信仰的支柱

渴望加入伊斯兰的英国妇女
渴望加入伊斯兰的英国妇女

1990年起在英国,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决定放弃英国国教归信伊斯兰。现年25岁护理系毕业的妮可拉便是典型的例证。

对女儿这项重大决定很能谅解的母亲樊乐莉记得,女儿初披面纱长裙外出时,邻居纷纷不以为然的前来询问:"你女儿变成穆斯林,难道你不害怕,伊斯兰世界对女人的规范特别多,干嘛自我束缚?"已改名挪伊拉的妮可拉可不那么认为。她说她从来不习惯西方流行的坦胸露背的穿着。例如穿泳衣卧躺海滩,她从未感到自在。以往她怀疑自己心理有缺陷,直到她找到新的宗教归属,一切才为之改观。

妮可拉承认,最初她对男女不能同在一室祈祷感到忿忿不平,但现在她反觉得女人独处一室没有拘束,更能海阔天空进行各类讨论;而且她举例反驳伊斯兰妇女无尊严的观念,她说:"就以经济权来说,伊斯兰妇女拥有绝对的独立权,任何她所赚或继承的钱,全归她自己处理"。对男女授受不亲的规范,妮可拉也认为它至少可杜绝西方外遇猖獗的弊端,反让婚后女子觉得分外安定而有保障。

不可避免地,妮可拉未来的丈夫人选必须通过媒约之言。"不过,也不一定非嫁给双方都不同意的。这点也是外界对伊斯兰认识的错误"。

至于妮可拉的母亲,除了对女儿的选择早已从谅解改为完全认同外,最近自己也有意改信伊斯兰。主要的原因是她对女儿近年来的表现极为赞赏。这也说明了伊斯兰每年能以加倍的速率吸引英国女性归信的理由。

阿舒拉日斋戒的相关圣训及过程​
阿舒拉日斋戒的相关圣训及过程​



阿舒拉日斋戒的相关圣训及过程


一切赞颂全归于全世界的养主,祈求安拉赐福于我们的先知、最后的先知、众使者的领袖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以及全体圣门弟子。阿舒拉日是伟大尊贵的一天,在这一天斋戒是众使者和众先知以及安拉的清廉的仆人们都知道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关于阿舒拉日斋戒尊贵的圣训,以及关于阿舒拉日斋戒律例不同阶段的圣训。

关于阿舒拉日斋戒尊贵的圣训

1:阿卜杜拉.本.艾比.耶载德听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们)传述,他说:"我没有发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像重视这一日(阿舒拉日)一般重视其他时日的斋戒,伊历九月的斋戒例外"。

另有传述说:"我没有发现使者(求主福安之)在其他时间寻求斋戒的尊贵超过这一天,即阿舒拉日……"。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30/4;《穆斯林圣训集》1132,《尼萨依圣训集》204/4;《艾哈迈德圣训集》327;《伊本.哈子墨》245/4;《信仰的分支》传自白哈给3779;《大圣训》286/4;《泰白拉尼》1254。

2:伊本.盖塔得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为了寻求安拉的喜悦而在阿舒拉日斋戒的人,安拉饶恕他过去一年的罪过"。

出自《穆斯林圣训集》1164段;《艾布.达乌德圣训集》321/2;《铁密集圣训集》115/2;《伊本.马哲圣训集》113/1;《艾哈迈德圣训》集308/5;《白哈给圣训集》286。

评论:这两段圣训体现了阿舒拉日斋戒的尊贵,因为它能消去过去一年的罪过,当然学者们都主张所消去的只是小罪,大罪需要做忏悔。

伊玛目脑威(求主怜悯他)说:"消除所有的小罪,意思是饶恕除了大罪之外的所有的小罪。"接着说:"阿拉法特日的斋戒能消除两年的罪恶,阿舒拉日的斋戒消除一年的罪过,若你们的求准词与天使念的重合,就能饶恕你们以前一切罪过……所提到的每一项善功都能消除罪过,在行善功的时候,犯了小罪,就会消除它们;如果没有犯小罪就会给他们记录善功,提高他们的品级;如果犯了大罪而非小罪,我们希望善功能减轻大罪的惩罚。摘自《圣训总集》(482/6)。
伊斯兰的泰斗伊本.泰米耶(求主怜悯他)说:"小净、礼拜、莱曼丹月、阿拉法特日、阿舒拉日的斋戒所能消除的只是小罪"。摘自《教法解答》(428/4)。
我说,这样主张的证据是,《穆斯林圣训集》中艾布.胡莱勒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五番礼拜,一个聚礼到另一个聚礼,一个斋月到另一个斋月,只要远离了大罪,就会消去期间的罪过。"

关于这一天斋戒的圣训:

3: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便问道:'这是为什么?'询问犹太人,他们说:'这一天安拉拯救以色列人摆脱了敌人,所以穆萨在这天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萨'使者在在该天斋戒了,并命令人们斋戒。"

另有传述提到:"穆萨为了感激而斋戒,所以我们也斋戒"。

还有传述说:"我们为了尊重这一天而斋戒"。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44/4);《穆斯林圣训集》1130段;《艾布.达乌德圣训集》326/2;《伊本.马哲圣训集》552/1;《白哈给圣训集》286/4。
《艾哈迈德圣训集》(359/2)艾布.胡莱勒传述:"这一天船着到了朱迪"传述系统羸弱,其中有传述人阿卜杜.索迈德.本.哈比比,不知道为何人。

伊本.凯西尔在他的古兰经经注中引用了这段圣训以及传述系统后说:"从传述系统来看这段圣训是独传圣训"。
4:拉比尔.宾提.麦吴泽(求主喜悦她)说:"先知(求主福安之)把阿舒拉的午餐送到麦地那附近辅士的村庄说:'谁没有斋戒,就不要斋戒,谁已经斋戒,就完成斋戒',之后我们在这天斋戒,并让儿童也斋戒,我们去了清真寺,让孩子玩用羊毛做的玩具,如果他们中有谁因为饥饿哭泣,我们就给他食物,这样直到开斋时候"

另一圣训说:"如果他们向我们要食物,我们就给他们玩具玩,直到他们也完成了斋戒"。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00/4);《穆斯林圣训集》1132;《艾哈迈德圣训集》(309/6);《伊本.哈巴尼圣训集》385/8;《泰白拉尼圣训集》(275/4);《白哈给圣训集》288/4。
5:塞勒麦.本.汝枯阿(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安拉的先知命令一名归信伊斯兰的男子询问人们是否斋戒了,并让斋戒的人继续斋戒,让没有斋戒的人停止吃喝,因为这一天是阿舒拉日"。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45/4;《穆斯林圣训集》1135,《奈萨仪圣训集》192/4;《达勒米圣训集》(22/2);《伊本.哈子墨》2092;《伊本.哈巴尼圣训集》384/8;《白哈给圣训集》(288/4);白阿威《圣训注解》1784。

6:艾布.穆萨.艾什阿勒(求主喜悦他)说:"犹太人曾经非常重视阿舒拉日,并以阿舒拉日为节日,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你们在这一天斋戒吧'"。

另外有传述提到:"海波尔人曾在阿舒拉日斋戒,并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在这一天让妇女们戴上首饰,身着盛装。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你们在这一天斋戒吧'"。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44/4);《穆斯林圣训集》(1131)。

脑威说:"盛装就是以美丽漂亮的形象出现,也就是穿上美丽漂亮的衣服"《穆斯林圣训集注释》(10/8)。
伊本.艾斯勒说:"盛装:就是美丽漂亮的外表和装饰"。《原理总集》(308/6)。
7- 穆罕默德伊本.算费(求主喜悦他)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在阿舒拉日说:"今天你们中有人吃饭了吗?"人们说:"有的人斋戒了,有的人没有",他说:"你们全美这一天的斋戒",并派遣人们到吴如德人那里,让通知他们在这一天完成斋戒"。

出自《奈萨仪圣训集》192/4;《伊本.马哲圣训集》(552/1);《艾哈迈德圣训集》(388/4);《伊本.哈子墨》2091;《伊本.哈巴尼圣训集》382/8。

布遂勒在《玻璃灯盏》(30/2)说:"该圣训传述系统健全"。

我说:就是如此。

在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后,在这天可以选择斋戒或者开斋:

8:阿依莎(求主喜悦她)说:"在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前我们在阿舒拉日斋戒,当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后愿意斋戒的人在这天斋戒,不愿意的人,可以不斋戒"。

另有传述说:"蒙昧时期古莱氏人在阿舒拉日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在蒙昧时期也曾在这天斋戒,当使者来到麦地那时也在这天斋戒,并命令人们在这天斋戒,当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后,放弃了阿舒拉日的主命斋戒,愿意斋戒的人在这天斋戒,不愿意的人,可以不斋戒。

人性在沉思中提高
人性在沉思中提高

人性在沉思中提高

  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具备人类的思维﹐思维使人具有人性﹐有思维的人才有信仰。 有人说﹐譬如在远古的时候﹐一次森林大火﹐动物和人类同时奔跑避火﹐动物只会尽力飞奔乃至丧命﹐而人在奔跑中思考超自然的神力﹐祈求出现奇迹而得救。

  因此证明﹐人的信仰是一种本能﹐是思维的特征﹐是人性的特征。 在任何时代﹐人都不免在危机的时候祈求神灵﹐譬如在一栋摩天大楼上层正在开会的绅士们﹐突然下层发生爆炸起火﹐电梯已经停运。 这时﹐即使是非常无神论的那位绅士也会祈求神灵保佑他﹐因为他觉得自己已入绝境﹐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信仰﹐但是很低级﹑极微弱的信仰。

  如果我们把信仰的层次提高﹐在生活中随时沉思造物主的大能和慈恩﹐使我们的信仰本能升华﹐提高我们人性的素质﹐成为一个有深刻信仰的人﹐生活立即发生变化﹐眼前的一切都会改观。 生活中的沉思﹐引导我们认识生活现像的本质﹐认识安拉造化之奥秘和对人类的特慈﹐使我们的心灵接近安拉﹐敬畏安拉。

  没有信仰的人﹐思维进入不了这样的境界﹐他们如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精神的理解如同荒漠﹐百呼不应。 【古兰经】说﹕“你号召不信道者﹐就象叫唤只会听呼喊的牲口一样。 他们是聋的﹐是哑的﹐是瞎的﹐故他们不了解。"(2171)

  “他们有心却不用去思维﹐他们有眼却不用去观察﹐他们有耳却不用去听闻。 这等人好像畜生一样﹐甚至比畜生还要迷误。 这等人是疏忽的。"(7179)

  “难道你以为他们大半是能听从或者能了解的人吗? 他们只像畜生一样﹐他们甚至是更迷误的。"(2544)安拉的迹象和创造的奇迹﹐只有善思考的人才能觉悟和意识到﹔信道者时刻记念安拉﹐从一切大小生活事件中都能感觉到安拉的存在和安拉降赐人类的仁慈。 看看自己身体上的一切﹐观察周围世界的一切﹐安拉都在向信道者展示他的奇迹和慈恩。

  【古兰经】说﹕“我将在四方和在他们自身中﹐把我的许多迹象昭示他们﹐直到他们明白【古兰经】确是真理。"(4153)这个试验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任何设备和条件﹐只要你睁开眼见看看﹐开动你思维的功能想想﹐你立即能见到奇迹的出。譬如﹐早晨从酣睡中醒来﹐一个光明的世界又一次展现﹐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

  【古兰经】说﹕“安拉以黑夜为你们的衣服﹐以睡眠供你们安息﹐以白昼供你们苏醒。"(2547)

  昨天整日的疲劳在一夜的安息中全部消失﹐早晨醒来时精神焕发﹐这就是奇迹。 你知道那一夜是怎样度过的吗?那是你沉睡的一夜﹐你完全不省人事﹐对心脏的跳动和呼吸都毫无感觉﹐醒来时﹐才意识到你还活着。 外部的一切也都安然无恙﹐太平无事。 假如昨夜发生过不幸的灾祸﹐例如暴风骤雨﹑地震雷击﹑洪水着火﹑房倒屋塌﹑盗贼闯入﹑杀人越货。 这些都可能发生﹐但是都没有发生﹔信道者知﹐这是安拉在保护他的生命安全。

  你的身体功能难道就必然保证无事吗? 虽然没有休克窒息﹐心脏没有停止跳动﹐但是﹐一觉醒来﹐没有感觉到头痛﹐没有感觉到肠胃不舒服﹐四肢发软浑身无力。 醒来之后﹐精力充沛﹐计划一天营生﹐准备大干一场﹐创造一天的成果。 信道的人﹐不敢把这一切都归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他感谢安拉的奇迹和恩典﹐祈求安拉在这一天护佑。

  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这一天必然谨慎小心﹐处处以取悦安拉为目标﹐性格和蔼﹐与人为善﹐克制忍耐﹐造福他人。 你就会像先知苏莱曼一样事事祈祷﹕“我的主啊﹗ 求你启示我﹐使我常常感谢你所赐我和我的父母的恩惠﹐并使我常常作你所喜悦的善功﹐求你借你的恩惠使我得入你的善良的仆人之例。"(2719)

  至于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从事什么工作﹐对于信道者并不重要﹐他在任何一种工作和服务中都在沉思安拉的奥秘和意欲﹐世界上的一切创造来自于安拉﹐只要对人类有益的工作都是需要﹐都应当尽善尽美地做好。 他的行为和热情随时都受到安拉启示的鼓舞和鞭策﹐因为【古兰经】说﹕“在那里朝夕赞颂安拉超绝万物的﹐是若干男子。 商业不能使他们疏忽而不记念安拉﹑仅守拜功和完纳天课﹐他们畏惧那心乱眼花的日子。 以便安拉以他们的行为的善报赏赐他们﹐并以他的恩惠加赐他们。 安拉无量地供给他所意欲者。"(2436-38)

  人的活动和工作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大大小小的困难随时都有﹐为了达到个人私欲和个人名利﹐也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对于有信仰的人﹐在任何困难面前思考的方式很不一样﹐他在做努力的时候把希望寄托于安拉﹐把困难视为安拉的考验﹐成功的后果必须有利于大众﹐是他取悦于安拉的善功。 他在安拉大道上的奋斗﹐期待两世的报偿﹐既为今世有利于民众﹐也为获得安拉在后世的赏赐。

  生活中的困难或困扰是多种多样的﹐譬如算错了账付错了钱﹔做计算机程序忘记储存全部消失﹐一次粗心大意使全天的劳动付之东流﹔备考多年而在考试中误题结果不及格﹔出门办公事遇到官僚主义白白等待了一天一无所获﹔因为路上堵车晚到车站或机场误了车次或班机﹔诸如此类的困难说不完﹐人人难免﹐每天都可能遇到﹐甚至还有“祸不单行"﹐屋漏又遭连阴雨。 有信仰的人﹐对待任何困难坦然处之﹐不报冤﹐不发怒﹐认真对待﹐不怕失败﹐再接再励﹐接受安拉的考验﹔或者﹐接受失利的事实﹐不气馁﹐不绝望﹐沉思安拉的奥秘﹐其中必有缘故﹐感赞安拉的恩典﹐祈求安拉恕饶。 有信仰的人敬畏安拉﹐知主至慧至善﹐个人不因成功而狂喜﹐得意忘形﹐而赞颂安拉恩典﹔不因失利而悲观失望痛不欲生﹐而改变努力方向﹐寻求安拉在新机遇中的恩典。 比如误了一次班车﹐以后的一系列活动计划都须重新调整﹐把这样的不正常视为正常﹐思考其中必然隐藏安拉的奥秘﹐只要此行举意端正﹐必得安拉恩慈﹐因误车而得福。 一次钟点的失误可能改变一生的前途﹐例如参加考试﹑出席会议﹑相亲婚约﹑见工面试﹑求医寻药。

  【古兰经】说﹕“也许你们厌恶的某件事﹐而那件事是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 安拉知道﹐你们确不知道。"(2216)

  我们认为的厌恶和喜爱只是根据眼前的好处和利益﹐人是短见而不耐烦的﹐而且世事多变难以预测﹐是好是坏﹐人不可能全知﹐而唯安拉掌管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 信道者唯安拉是求﹐唯安拉是托靠﹐心地善良﹐行为端正﹐遵循主命﹐必有善报。

  人是微弱的动物﹐生死往往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周围的环境随时都有多种打击的可能性。 最明显的例子是疾病﹐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解脱疾病的困扰﹐这是安拉的意欲﹐有理智的人应当沉思其中的涵意。 比如感冒﹐是一种最平常的疾病﹐据现代医学发现﹐感冒是由于在普通显微镜下都看不见的病毒引起的﹐现代还没有找到有疗效的药物﹐聪明绝顶的人类还对付不了这么小的东西。 体重100公斤的八尺壮汉经不起微小病毒菌的困扰﹐头痛发烧﹐食欲不振﹐浑身无力﹐精力衰竭。 世界名医﹐高水平的医院﹐对这样普通疾病束手无策﹐只是劝说患者耐心调养﹐充份休息﹐等待安拉的恩慈﹐不要引发不治之症﹐一命呜呼。 信道者在病中是否应当沉思先知易卜拉欣说过的祷词﹕“安拉是创造我﹐然后引导我的。 他是供我食﹐供我饮的。 我害病时﹐是他使我痊愈的。 他将使我死﹐然后使我复活。 我希望在报应日赦宥我的过失。 主啊﹗ 求你赐我智慧﹐求你使我进入善人的行列。"(【古兰经】2679-83)

  安拉造化的人类﹐精明强干﹐心比天高﹐力拔山岳﹐但安拉的恩典是使所有的人难躲疾病的教训﹐使安拉喜悦的人能在病中思考安拉的大能和慈恩。 疾病缠身﹐体弱不支﹐危在旦夕﹐启示智者思考安拉的万能﹐被送去手术台的途中﹐有几人不在默默祈祷? 他的生命﹑家庭和财产一切都听命于安拉的怜悯。 伊斯兰鼓励穆斯林要经常去探望病人﹐给亡人送葬﹐其中的教育意义就是要健康的人沉思生命的珍贵﹐每个人的疾病和死亡绝对是安拉掌握的特权。 当信道者看到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想一想自己健康的躯体多么幸运﹔当看到断肢瘸腿的人﹐想一想自己在到处奔走多么自由﹔当看到昨天蹦跳活跃的青年在车祸中丧身被埋入了坟墓﹐想一想自己继续在学习和工作﹐如何珍惜生命使时光更有价值地度过。 经常这样沉思的人是伟大的﹐因为他自己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在认识造物主的大能和慈恩﹔探望病人和给亡人送葬是在教育自己接近安拉﹐达到了人性的提高。

  离开我们自身的生老病死﹐看看周围的世界和空间﹐善于思考的人立即就能明白﹐安拉的一切造化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没有任何存在的事物是无目的而造化﹐没有任何物质是凭自己的随意运动巧遇而生﹐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生存﹔有理智的人不会永远固执﹐对造物主忘恩负义﹐因为思维使人具备人性﹐沉思造化之妙﹐使人性更加提高。 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由许多气体成份组成﹐如果﹐比例不合适﹐所有的人都要头昏脑胀﹑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瘫痪在地。 只有地球上的大气﹐才有这样合适的比例﹐只有靠近人类居住的地面才有这么清爽的空气﹐科学家们在可知的宇宙空间还没有找到充满这样比例的空气可以使人感到清爽和健康。 宇宙科学家们肯定地说﹐如果其它星球上要有生命存在﹐首先必须有水。 一般的人﹐就像生活在丰衣足食中从来不懮虑农民的灾荒一样﹐天天有充足的清水饮用和洗涤﹐从来没有想到过水的珍贵﹐更没有想到过﹐水是安拉对人类的特殊慈恩。

  人的身体中主要是水在起作用﹐如果﹐身体中缺少了水份﹐立即发生口渴难忍﹑血液黏度变稠﹐大小便不通畅﹐这些是生命危机的信号。 下雨不及时﹐土地里缺少水份﹐农田荒芜颗粒不收﹐植物枯萎而死亡﹐整个城市和文明将变成废墟。 波涛汹涌的海洋占据大部分地球的表面﹐海水的成份﹑温度和水深都是在滋养着地球上占少数的土地上的人类﹐使五大洲风调雨顺﹐海外旅行﹐到处是家。 假如海水升高几米﹐大部分沿海城市将被淹没﹔假如海水下降几米﹐人类生活的地面立即就会干燥﹐良田变沙漠﹐不能想象人类如何继续存活。 整个宇宙﹐大千世界﹐都在维护一个能使人类生存的地球。 有理智的人应当容易理解是安拉造化之妙﹐有目的使人舒适地生活﹐一切都在安拉的掌管之中﹔他们不会同意﹐这些都是大自然机遇的巧合。 人的眼界有限﹐所知不多﹐普通人的思索和科学家的探险也都局限在人能生存的范围以内。 好在人的思维没有局限﹐可以沉思和推理﹐让想象的翅膀飞出天涯海角﹐到宇宙中去熬游﹐而且人的思维没有时间限制﹐只要睁开眼睛头脑清醒﹐每分每秒都可以不停地思索。 只有人能思考﹐能认识世界和宇宙﹐能认识人生和生活﹐也能认识造物主的大能和慈恩。 【古兰经】说﹕“安拉为你们制服天地万物﹐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很多迹象。"(4513) 在我们自身和大千世界中﹐到处都有安拉造化的迹象﹐如果诚实的话﹐没有人会不承认造物主的功劳﹐整个宇宙都是为了人而造﹔而人本身﹐也逃脱不了安拉的掌握。

穆萨(摩西)的故事
穆萨(摩西)的故事

穆萨(摩西)的故事

法老的暴政

昏庸腐败的埃及法老葛布斯,总是独断专横,暴虐无道,党同伐异。为彻底消灭不崇拜偶像的以色列人。他悍然宣布:即日起,凡以色列人生下的每一个男孩,都必须溺死,不得隐瞒、转移或私自哺育,违令者满门抄斩!乌云立即笼罩在歌珊地区的上空。恐怖的气氛蔓延到以色列人居住的每一块土地。

然而,由于安拉的护佑,按照安拉的旨意,却有一个以色列人的婴儿,居然在出生时未遭溺死的厄难,也未曾秘密转移到异国去抚养,更不是避开了当局者的耳目,却偏偏就在埃及的宫廷中.在法老的眼皮子底下,出人意外地安然成长。

这个幸运儿,名字就叫穆萨。他是安拉的使者,法老的掘墓人,伊斯兰教史上赫赫有名、贡献很大的先知。

绝路逢生的婴儿

在以色列人聚居的利维部落中,伊穆兰的妻子约卡宾太太刚有身孕,便像其他的夫妇一样提心吊胆,惶恐不安。

他们终日念叨着,切望呱呱坠地的将是一个暂免于灾难的女婴。

谁知道临盆降世者却是一个哭声清脆响亮、相貌非凡的男孩。给他命名为"穆萨"

在安拉的启发下,全家决定设法将婴儿转移,企望他能逃出法老的魔爪。他们钉制了一个摇篮式的小木箱,把他装在这个小木箱里,放入尼罗河。

木箱载着熟睡的小穆萨顺流而下。早已在下游河畔等候的姐姐,发现木箱从上游漂来,便沿着河岸跟踪尾随,以便弄清它的去向与归宿。

有几个少女在河边洗衣服。她们果真截住了木箱。“啊!婴儿!睡得多香!是从哪儿漂来的呢?"我们应该把他带回王宫去,由法老和王后决定如何处理。"

王后心慈手软,又见小家伙长得很俊,想收为养子,才使这条小生命活下来。可他不吃任何人的奶,王后怕他饿死了,直着急,让宫女们分头到民间去招雇奶妈呢!……"

就这样,穆萨的母亲约卡宾被带进法老的王宫,穆萨盯着自己的母亲,似乎是在恳求她今后不要再扔弃他。就这样,凭借安拉的调遣和巧妙安排,在王后的宠爱下,跟生母朝夕相处。

抱打不平

穆萨已经长成一个健壮结实的青年,由于安拉的恩赐,他具有天赋的聪慧,加上在王宫中所受的文化知识的教养,他逐渐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文武兼备富有正义感的人。

一天,穆萨像往常一样走出王宫,漫步街头。有两个男人正在远处的广场上决斗。穆萨加速步伐,向那里走去,想弄清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一个科普特人在欺凌人。当他弄清事情原委以后,便狠狠训斥科普特人说:“你凭什么欺负人?!科普特人凶相毕露,举起拳头,狠击穆萨。穆萨一再避让,最后,忍无可忍,便猛击一拳,把他打翻在地。他本想继续训斥对方一顿,谁知科普特人扑地以后,就呜呼哀哉了。这个科普特人不是无名之辈,乃法老的宠臣,打死他则闯了大祸。穆萨心里惴惴不安。他似乎预感到潜伏的灾难迟早会临头。

忽然有个人气喘吁吁地跑到穆萨跟前,法老大……大发雷霆,下紧急令,要抓……抓你,马上……绞死你……,快……,快逃……,快逃,再延误可就……就没命了。"

事情已经发展到刻不容缓、必须当机立断的地步,除了逃出虎口,不会再有别的选择。

逃亡异地暂栖身

穆萨距埃及城越来越远,晓行夜宿,整整走了八天,来到接近红海之滨约旦附近的麦德彦地区。

一天, 他来到一片牧人拥挤、羊群欢腾的郊野。但见几个胳膊粗壮的汉子,围在井台边,争先恐后地抢着汲水饮羊。两名柔弱腼腆的牧羊姑娘轮不着汲水,穆萨一看这光景,就几步抢向前去,把住井台,迅速果断地放下吊桶,把水一桶一桶地提起,让两个女孩快来饮羊群。

  这两个姑娘是亲姐妹,姐姐叫苏芜莉娜,妹妹叫兰娘,家里只有年迈体衰的老父亲舒阿卜,是一位先知,膝下无子,父女三人相依为命。

“孩子,今天怎么回来得早一点",舒阿卜似乎感到今天饮羊群比以往快,便亲切地询问。

两个女儿就把穆萨帮忙饮羊的事讲了一遍。

“孩子!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人。不知他住在何处?现在哪里?"舒阿卜问。老人找到了穆萨,“可得好好谢谢你啊,小伙子!难得你这样助人为乐。"老人对穆萨说,“从什么地方来?准备到哪里去?"穆萨回答道:“用不着谢,路见困难而相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接着,他便把自己的经历,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舒阿卜倾听完他的讲述,便宽慰他说:“你不必担惊受怕,你是个锄强扶弱的好心人,你有胆有识,我欢迎你!"说着,就让女儿摆出丰盛的晚餐,招待穆萨。

从此,穆萨就在麦德彦定居下来,以后,娶了苏芙莉娜为妻子,还生了两个儿子,家庭日益兴旺发展。

在这里,他常听到先知易布拉欣的故事和传说,还参观了他的遗迹,使他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受安拉的启示,他决心为解救法老奴役下的同胞而聚集力量,奔赴埃及与法老斗争。

离奇微妙的火光

一天晚上,他在偕眷夜行中迷失了方向。正在窘困之际,忽然见到前面的山上闪现出火光,穆萨高兴地对眷属说:“有办法了,我已经发现了火。你们在这里等着,说不定我会给你们带来好消息,弄清前进的道路,或者带回一把火来,用以取暖照明。"

穆萨向山上爬去。这座山,名叫西奈山。当他走近火光时,听见有声音喊他:“穆萨啊!穆萨!"“是谁在喊我呀?"穆萨鼓起勇气问。从火光处发出的回答说:“这是安拉,是养育全世界的主!" 穆萨慌忙把鞋脱下,祈求安拉指点,表示愿意遵从安拉的命令。

安拉指示穆萨:“你的族人正在受苦受难,他们啼饥号寒,渴望拯救。法老敲骨吸髓,十恶不赦,你应该到埃及去,解救你的同胞!

“我感谢安拉,愿意遵命!请求安拉襄助!我凭什么解救以色列人?"

“穆萨啊!你手里有什么?"

“只有这根手杖!'穆萨惶惑地回答。

“你把手杖抛出去吧!"

穆萨举起手杖,用力抛掷出去。

顷刻间,手杖化为一条又粗又长的巨蟒,摇头摆尾,张嘴吐舌,在山谷间蜿蜒爬行,那气势好吓人!

“你不用害怕,它并不伤害你,你不妨向它招手!"

穆萨硬着头皮把手一招,手杖飞回自己手里,定睛一看,巨蟒早已无影无踪,手杖依旧是手杖。他连忙跪伏在地,感赞安拉。

勇斗暴君

“我是奉安拉之命而来的使者,要向你郑重宣布安拉的指示,在你的暴力统治下,我们的同胞,成千上万的人,受尽奴役压迫,暗无天日,实在无法忍受下去,让他们自由地生活。该是结束你暴虐专制的时候了!"

趾高气扬的法老气得火冒三丈,大叫大嚷:“什么安拉!从来也没听说,我有那么多神灵在保护,我怕什么安拉?"你口口声声自称是什么使者,究竟有什么能耐?有什么凭证?!

“看吧!我手中的拐杖就是安拉授予我们的奇迹,这就是证据!"“啊哈——我还以为你们真有什么了不起,原来是耍魔术的骗子。"“我身边比你们高明的术士有的是,你如果有胆量,敢比一比,就约个时间、地点,较量较量吧!

“好吧!既然你不听劝谕,一意孤行,只能咎由自取。

约期既定,法老便匆匆忙忙召集谋臣,选拔术士,密商对策,

到了比试斗法那天,广场上人山人海,一阵锣鼓喧天的交响结束“斗法"开始

巫师术士们抛出涂上银粉的草绳、木棍等魔具,但见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白蛇、银蟒,蜿蜒奔跃,吐舌喷液。穆萨从容不迫地把手中的拐杖一扔,但见一条巨蟒,冲向巫师们制造的幻境蛇阵,把那些大蛇小蛇统统吞咽。

巫师、术士们都纷纷跪倒、匍伏在地。其中有人对穆萨说:“这是真正的奇迹,我算是心悦诚服了。我们愿意信奉你的安拉,真正的掌管宇宙万物的主!

“混蛋!没得到我的允许,你们胆敢归服穆萨……"法老气得暴跳如雷,“你们一定是早就暗中勾结私通,看我抽你们的筋,剥你们的皮,砍断你们的手脚,把你们一起吊在枣树上,钉在木架上。"

他的威胁恫吓没有丝毫效应,他们将坚定地归顺安拉。他们说:“我们既然已经醒悟,就一定要忠贞不渝地遵循安拉的命令。这是我们自己的抉择!"

自取覆灭

穆萨的威望越来越高,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暴虐的法老,在他周围的臣僚轮番怂恿下,决意采取断然措施,以制止穆萨的势力发展。

血腥的屠杀和恐怖活动又开始了。

穆萨和弟弟哈伦率领十二个支队离开埃及,来到了红海之滨,为如何使大队人马安全渡海而一筹莫展。尤其令人感到惊煌的是,法老的追兵越来越近,眼看就到。

穆萨终于得到安拉的启示,仍然使用他手中的那根拐杖。

他把它高高举起,向着海水猛抽。说时迟,那时快,在穆萨手杖所拍击的地方,海水突然自动向两边断开,中间露出一条坦荡的通道,人们都惊诧得莫可名状,疑为梦境。

法老的追兵兼程赶路,当他看到穆萨的队伍所走过的通道还没被海水合拢时,便下命令说:“追!快给我追!"

穆萨在对岸,观察着敌人的动静。族人们都严阵以待,听他发布命令。穆萨沉着地扬起他的手杖,向海面一击,只见被截断分开的海水,突然翻腾咆哮,重新融汇合拢,法老及其随从已全部葬身于这汪洋大海的惊涛骇浪之中。这时,红海上海浪相击的咆哮声,似乎在宣告对暴君法老的制裁。

漠野沙滩的甘苦

好容易横跨过红海,又必须穿越那一望无际、浩瀚辽阔的西奈大沙漠。穆萨按照他们各自的部族体系,把他们划编为十二支队伍,在沙漠中进军。天气炎热,唇焦舌燥,干渴难熬,恨不得浸在江湖河泊中猛吮饱吸,不少人纷纷向穆萨发牢骚,意志薄弱的人甚至后悔不该离开埃及。

穆萨默默地向安拉祈祷、求助。他终于得到安拉的启示:“用你的手杖猛击石头吧!"穆萨便向石头猛击。果然,一股清凉的泉水从地面喷涌出来,十二股奔泻不停的清泉,供十二个部落各自饮用。

沙漠得水,以色列人才领悟到安拉的恩赐,安拉的奇迹,不禁高呼赞美造物主的威力!从而也更信赖穆萨。

登山

穆萨率领的以色列部族,到达西奈山附近。西奈山势险峻挺拔。穆萨把部族大体安顿好,便决定沐浴斋戒,接受安拉的新启示。他把指挥重任委托给他的哥哥哈伦。

他如约斋戒整整一个月,后来又继续斋戒十天。这一切,都是在西奈山进行的。

“穆萨啊!你已经被我任命为劝化族人的先知,你是先知中的有威望者。记录在这些版片上的,是你必须劝谕以色列族人认真遵守的信条和准则,它将会教给你们如何立身处世,如何行善止恶,如何辨别是非,如何修行获赏,如何扶困济贫,如何弃偶像而敬安拉。你应该耐心地教化、说服你的族人,循正道而弃邪路,必须充分吸取自食其恶果者的教训……"穆萨虽然没有看见安拉,但对安拉的默示则是确信无疑的,他惊喜若狂,由衷地赞颂安拉。

穆萨通过登山悟道,深受教益。他不仅获得安拉的启示和教导,并且增添了引导部族挺身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当穆萨下山回到部族中时,所见到的情景使他大出所料。他不禁勃然变色,暗自叫苦。

重整旗鼓改邪归正

原来,当穆萨暂别族人、登山悟道的时候,一个本属沙迷赖氏族的坏家伙钻了空子。他乘机捣乱,煽惑以色列人背弃穆萨所教化的信仰,把为数众多的人引入歧途。

在埃及长期居留的以色列人,他们所接触的周围环境,他们所耳闻目睹的各式各样的宗教,崇奉的神灵、主宰、偶像,都是形形色色的、肉眼可见的实物。尽管他们并不承认这些被人们制造而树立的偶像。然而,他们还是产生过这样的幻想:希望能够具体、真切地看到他们崇拜的主究竟什么模样。

奸诈而诡计多端的沙迷赖人完全掌握了这样一种普遍心理。沙迷赖人把骗取到的金银熔化了一部分,铸成一只金牛,凭匠人的技艺使这金牛的某些部件能旋转自如。金牛顷刻间被奉为主宰、神灵。

代理穆萨总管部族事务的哈伦,虽然一再出面劝说、制止,但以哈伦的善良软弱,根本无法扭转这日益败坏的不良风尚。

穆萨一回到族人中间,气得脸色铁青。现在,摆在面前的最迫切问题,是妥善而有效地制止这拜牛的歪风。他想起了安拉的启示:

你们千万不可互相杀戮!

不要把你们的同族——

从他们居住的地方驱逐。

他觉得豁然明亮。经过穆萨、哈伦及他们的亲信随从的宣传,人们看到沙迷赖人一反常态的表现,渐渐意识到他的欺骗性。

眼看大多数人都已醒悟,不再相信金牛能够摆布和左右他们的命运,穆萨便下令销毁了金牛,把它熔化后投入水中。人们见它被熔毁可也没降什么灾祸,更相信穆萨的劝谕,回到崇奉安拉的正轨。穆萨为这些人祈祷安拉:宽恕所有真诚悔改的族人!并告诫他们应以此为教训。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