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五功之间的关系
五功之间的关系

郑州潘世杰

众所周知,人类的精神领域就像一个丰富的宝藏,里面蕴含着许多真善美的东西有待开发。伊斯兰作为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的伟大宗教,特别重视对人类精神宝藏的开发,为此伊斯兰教还制定了一套全方位的灵魂开发工程,这个工程就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修。

先知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教建立在五项基础上,即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礼拜、斋戒、交纳天课、朝觐。"

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有机组合,虽然各项功修分别都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意义,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

这些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时间上错落有致、贯穿终生

就时间规定而言,五功的时间安排错落有致,贯穿终生。比如念信仰证词(即,我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崇拜的;我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它要求信士时刻铭记,念念不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礼拜则规定一日五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五个不同的时间,按时定点,可谓一日五省,终生不懈。《古兰经》说:"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

斋戒的时间是每年一个月,即回历每年的九月(莱麦丹月)。真主在《古兰经》中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2:285);

天课的规定是每年一次,秋毫不差;"他们的钱财中有一定的份额,是用于施济乞丐和贫民的。"(《古兰经》70:24-25);

朝觐的义务终生仅一次,时间在每年伊斯兰教历的12月上旬,哪年条件齐备,哪年当前往。《古兰经》说:"朝觐是几个可知的月份……"(2:197)

五功的时间分布恰到好处,有的每时每刻,有的一日五番,有的一年一个月,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一生一次,真是错落有致,贯穿终生,使穆斯林的一生都在服从真主的功修中度过。

2、形式上相辅相成、互动互补

就形式来说,伊斯兰教的五功虽各有不同,但各项功修都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而且都要求身心结合、言行一致。

比如念信仰证词,只要内心笃信,口头表达即可。念有心念和口念之分,口念有时,则心念无时,念要心口一致,表里如一;

礼拜的仪式有站立、诵读古兰经、鞠躬、叩头、坐定等动作,要求身心到位,虔诚敬意,拜主如见主;

斋戒须饿其体腹,放弃饮食和欲望,要求清心寡欲、修身养性,非礼勿思,以内修为目的,而没有外部表现;

天课就是施舍钱财、扶困济贫,没有特别的仪式,只要求奉献爱心、怜悯穷人;

朝觐的仪式比较复杂,有巡礼天房七圈、两山奔走七趟、宿荒郊、投石、宰牲等,要求身心受戒,非礼无为,非礼无言……

一个人如果表白了信仰,承认了自己是真主的仆人,而没有履行拜功,遵守主命,则为空信;

如果仅履行拜功,而没有为真主斋戒寡欲,那么就称不上敬畏;

如果仅封斋礼拜,而为富不仁,没有博爱众生,那么其信仰也不真实;

如果仅做到了四功,而有能力不前往麦加朝觐,则不仅升华不了信仰,还会功亏一篑;

而如果一个人仅形式上五功齐全,却没有身心结合,没有在生活中体现五功的道德精神,那么还是无济于事。

总之,五功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补、身心结合的,决不能顾此失彼,偏废其中的任何一个。

五功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使人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熏陶;从心灵到身体,从身体到灵魂,从精神到物质,从物质到精神,由内而外,由外而内,身心结合,互动互补,相得益彰。

3、难度上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就难度方面来说,伊斯兰教的五功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比如念,只须内心承认,口头表达,最为简单,所以要求念念不忘,时刻铭记。

礼拜有鞠躬叩头等动作,而且天天如此,终生不懈,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忍耐,正如《古兰经》所说:"你当以忍耐和拜功而求佑助。礼拜确是一件难事,但对恭敬的人却不难。"(2:45)因此规定礼拜为一日五次,而且五次礼拜时间都是人们该休息的时候,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斋戒要求克制私欲、忍受饥渴,所以规定每年只封一个月的斋,假如每天封斋,人们肯定做不到。虽然斋戒比礼拜难,但是如果身体有病,或者年迈体弱,则可免除,至于长途旅行者、孕妇、产妇及哺乳期、月经期的妇女和老弱病残等,也可以不必斋戒,只需根据情况,以还补或施舍的方式加以弥补。

《古兰经》说:"你们中生病或旅行者,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者,当交纳罚赎,即款待穷人。自愿行善者,必获得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2:184)这也足见伊斯兰教是易行的,它处处以人为本,不强人所难。

天课规定,凡经济上达到"满贯"的人,每年应交纳一定比例的济贫税。钱财满贯的法定标准为20个金币(合现代75克黄金),或200个银币(合现代595克银子)。

凡除生活开支外达到与此等值经济收入的人,无论什么货币,每年当抽出2.5%施舍给穷人。(以人民币为例:满贯为75乘以每克黄金的人民币现价)。

至于其他财产,如家畜、庄稼、矿产等,则满贯及其应交天课的比例也各有不同,清算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涉及到现代金融问题时,还要请专家帮忙,因此规定一年仅交纳一次天课。

另外,天课的一大特色就是互换性,因为交天课的条件是满贯,如果没有达到满贯标准,则无义务交纳,如果自己生活贫困,不仅不用交纳天课,还会成为天课的接受对象。

伊斯兰教规定,天课的施济对象有七种:"赈济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款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献身者、途中困难者;这是真主的定制。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古兰经》9:60)

至于朝觐,比起其他几项功修都难。首先是去朝觐的条件,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的。朝觐不仅要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及路途平安等条件。

现代人有汽车、轮船、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尚有一定困难,而古代人则只能乘坐骆驼、马匹,甚至徒步千里迢迢,不远万里奔赴麦加圣地,其困难就更可想而知了。

至于朝觐的仪式也比其他功修辛苦,如巡礼、奔走、住帐篷、宿荒郊、投石等仪式都很劳累,而且要一连数日,像长征一样。因此伊斯兰教规定仅有能力的人有义务去朝觐,而且终生去一次即可。

《古兰经》说:"凡有能力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

从五功的难易之别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念礼斋课朝这五功,难度是循序渐进的。难度愈大,条件愈多,量也愈少,充分照顾人们的能力和条件。

比如斋戒的条件是身体健康,天课的条件是满贯,朝觐的条件则更多,具备了条件就履行,不具备则不可勉强。值得一提的是,唯有礼拜则无条件可讲,无论如何也不可无故撇拜,因为礼拜是信仰真主后的第一项义务,是顺主的最起码表现,作为仆人理当无条件服从。

五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升华人们的信仰。正因为五功有了难易之别,人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层层升华,直到完美五功。

4、意义上合而不同、相得益彰

尽管敬畏真主,纯洁心灵,升华道德是五功的共同特点,但五功升华道德的角度和涉及的精神领域却各有专长。如念作证词,是其它一切功修和一切善行的基础,是开启人类道德世界和精神宝藏的钥匙,是穆斯林的信仰纲领、行动指南和道德标准,穆斯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信仰,捍卫信仰,为信仰奋斗终生。

礼拜是穆斯林向真主表示顺从、感谢的一种崇拜仪式,是信士接近真主的阶梯,信士在礼拜中向真主虔诚忏悔、祈祷福祉、真心倾诉,达到拜主如见主的境界。礼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顺从真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善戒恶。《古兰经》说:"拜功的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29:45)

斋戒的意义主要是使人们敬畏真主,怜悯疾苦、修身养性、锻炼意志、忆苦思甜、明心见性。斋戒能培育人的恻隐心、怜悯心、自律力和爱心,能鼓励人们扶困济贫,慷慨解囊,把爱洒满人间。

《古兰经》说:"信士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所以,斋戒者只有做到非礼勿思、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为,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品行修养,方能体现斋戒的真正意义。

天课本意为纯净,指穆斯林通过缴纳天课使心灵和财产得到净化。《古兰经》说:"你当从他们的钱财中收取赈款,你借此净化他们,纯洁他们。"(9:103)天课的意义主要是鼓励人纯洁财产、扶困济贫、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杜绝聚敛财富、为富不仁。

毋庸置疑,天课对降低贫富悬殊,建立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物质方面的施舍,至于精神方面的施舍则很多,先知穆罕默德教导说:"对你的兄弟微笑是施舍,扬善抑恶是施舍,给迷途的人指路是施舍,清除路上的绊脚物是施舍,把你桶里的水倒给你的兄弟是施舍,给视力差的人照明是施舍。"

至于朝觐,其意义主要体现响应真主的召唤,复明归真,效法圣贤,升华信仰,完美五功,见证伊斯兰的伟大。同时朝觐者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正如《古兰经》所说:"……凡决定在这些月份中朝觐的人,应当在朝觐期间戒除秽语、恶言和争辩。凡你们所做的善功,真主都是知道的。你们当以敬畏做路费,因为最好的路费就是敬畏。"(2:197)

朝觐是穆斯林一年一度的大聚会,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人文奇观。每年几百万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来到麦加圣地朝觐,他们怀着同样的心情、穿着统一的服装、念着统一的响应词、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做着一样的功课,充分体现了伊斯兰的平等、博爱和团结精神,也显示了伊斯兰作为一个跨民族、跨肤色、跨国际的国际性宗教所特有的感召力。

总而言之,五功的意义分别体现在心里诚信、身体履行、清心寡欲、乐善好施、复命归真五个主要层面,依次涉及到人的心、身、欲、财、命五个关键环节,层层熏陶,步步升华,合而不同,相得益彰。

结束语

从五功之间这些层面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我们不难看出,五功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基本功修,也是伊斯兰教为人类制定的一套全方位的灵魂净化工程;

它利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思想角度和精神领域,对人们的身、心进行综合性、全方位、多角度的熏陶和启迪,从而使人们灵魂深处潜藏的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开发和高度的升华。

不言而喻,一个真正理解了五功的真精神,并全方位遵守五功的穆斯林,他们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

良言是施舍
良言是施舍

良言是善行


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有人问你说:你会说话吗?"或许你会觉得很可笑。而在生活当中确有不会说话之人!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司机一个急刹车,全车人猛地晃动。一位穿着很时尚的女青年,恶狠狠地瞪着撞在她身上的中年男子,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瞧你这德性!"中年男子站稳后,扶正鼻梁上的眼镜,回答道:这不是德性,而是惯性!"全车人都哄笑了起来,那女青年也笑了起采,就这样,一场危机"在一阵哄笑声中化解了。所以,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好了可以让人笑,说不好可以让人跳。这就要看你怎么去说,怎样去把握说话的艺术性了。真主在《古兰经》中是这样要求我们对人说话的:对人说善言。" (283)由此可见,善言就是真诚的温馨感人的话。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你的一句善言,一个简单的善行,都可能对别人产生你所意想不 到的效果和影响。与人接触、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真主赐予人类的特慈。语言的产生主要是用于传递真主的 教诲以及便于人们之间的交往、联系和沟通,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激发人们热爱美的情趣。正如真主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了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49:13)这段经典告诉我们真 主创造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共同体,但由于信仰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穆斯林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仅要同 穆斯林自己打交道,还要和非穆斯林打交道。所以,只有良言才能起到交往沟通和增进友谊的作用,反之,如果语言使用不当,会起到激化矛盾,加深误解的作用。 这是因为语言从产生使用开始,就有良莠之分,我们只有择良而从,才能真正体现真主创造语言的意义和作,才能发挥良言走向善行的作用。

那么作为安拉选择的优秀的民族——穆斯林,我们在言谈举止方面是不是更应该小心、谨慎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在言谈的时候口无遮拦的话,不但会伤害到我们自身,还会伤害到他人。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每说一句话,他面前都有天仙当场监察。" (50:18)

这句古兰经文就是告诉人们说话做事要有敬畏之心。虽然你肉眼看不到主宰,但真主却掌控着你的一言一行。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伊哈萨尼"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哲伯拉依天使问穆圣什么是伊哈萨尼" (至善、完美的境界)穆圣回答说:伊哈萨尼"就是你侍奉真主,好似你亲眼看见他一样,你无法用肉眼看见他,但是,你应当确信他在注视着你。"所以,穆圣要求我们说话要多加注意:一个人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而博得真主的喜悦,因此话,真主升高他的地位;一个人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而遭到真主的谴怒,他因说此话而跌入火狱之中。"真主在《古兰经》中给我们打了这样一个比喻: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主的许可,,按时结果。真主为众人打了许多比方,以便他们记取教诲。" (14:24)这段经文把美好的语言比作成一棵树,而一棵树是否果实累累,在于这棵树是否根植于肥沃土壤中,根深牢固。同样,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能否与人和睦相处,首先在于你要对别人讲友善的话,而不能说伤害别人话。

孔子曰:要敏于事而慎于言"一言以丧国,一言以安邦。"可见古人对说话的谨慎。所以,我们穆斯林更应该管好自己的舌头。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们对于自己所叙述的事,不要妄言:'这是合法的,那是违法的。'以致你们假借真主的名义而造谣。" (16:116)这段经文明确地规劝信士谨防滥用舌头。曾经有人请教穆圣说:你最怕什么?"圣人指着舌头说:我最怕它。"另一个人又问圣人:我们要求得到拯救的机密是什么?"穆圣回答道:管好你的舌头"。穆圣接着说:嘴和手不伤害穆斯林的人,才是真穆民。"又说:谁沉溺于闲聊中,他将是信仰中最差的人。"因此说:口出善言,可渡人;口出恶言,可毁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表述语言的质量,从安拉的教诲中净化心灵,心灵美好,语言自然也就美好。如若遇到一些是非场合,应保持沉默是金"的原则,才能免去许多是非之事。人常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确是饱含做人的道理。所以小至家庭亲戚邻里,大到社会交际,皆应谨守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原则。穆圣说:谁相信安拉和末日,就当说善言或沉默。"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寓言家伊索,因家庭贫穷,年轻时曾在贵族人家当佣人。有一次,主人要宴请许多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命令伊索准备最好的菜,伊索一道道的上菜,每一道都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主人大吃一惊,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回答:您要我准备最好的菜,舌头是传述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哲学家来说,没有舌头,也就无法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所以我觉得没有比舌头更好的东西。"客人们听了,都认为有道理而开怀大笑,主人也觉得很有面子。第二天,主人又要请客,故意吩咐伊索准备最坏的菜。哪知道上菜时,依然是一整桌的舌头宴",主人气冲冲地质问伊索:今天你怎么解释?"伊索从容回答:祸从口出,诽谤、造谣、诬蔑、中伤、挑拨等坏事,难道不是通过舌头产的吗,所以,我觉得没有比舌头更坏的东西。"时这些著名的哲学家,都十分称赞伊索的智慧。简、有力、贴切与恰到好处的绝妙比喻",给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舌头就是一把双刃剑",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舌头,不能舌头改变我们的方向——即通往乐园的方向。 所以,穆圣常常对索哈伯"说:欲正其,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正其言。"经训启迪我们,生活 告诫我们,良言的基础是坚定的信仰,体现信仰的语言才是良言,才能导致善行。穆斯都是有信仰的群体,既要敬行天道五功:念、礼、斋、课、朝,又要践行人道 五典,即孝顺父母、尊长幼、夫妻互敬、兄弟宽容、朋友忠信,真正做天道人道兼行、言论行动一致,那么我们穆斯就一定能完成真主交付的大地代治者"的光使命。

穆斯林同胞们,应当说善言:对受困的人,说些解围话;对一时疑惑的人,说些提醒的话;对处绝境中的人,说些宽慰话;对纷争中的人,说些公道话;对干罪的人,说些制止话,,...,总之,言确能给人益济,给人省悟和自尊,能使对方得希望和勇气。良言将为他(指安拉)所知,升起善行。" (35:10)真主是多么的仁慈啊!良言同样是善行。

宣教员的道德
宣教员的道德

宣教者的品


宣教者的品德也就是伊斯兰的品德,安拉已在《古兰》中阐明,并由使者在其逊乃中实践,圣门弟子在他们的生活中充分展示。这对于每一个穆斯林而言也是必须要遵循的,以便将自己置于这一品德的准则中,衡量一下自己,了解自己已经遵循的和尚未做到的方面。我们将提到一些伊斯兰的品德要求,这与宣教者的工作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是非常需要这些要求的,如果他们想使自己的工作获得成功的话。
一、诚实
在《古兰》中有许多章节谈到这一美德,并指示信士们要与诚实的人为伍。安拉说:归信安拉的人们啊!你们要敬畏安拉,要和诚实的人在一起。"9119
在复活日定将有益于信士,免于安拉的谴怒,引导他们得入乐园。安拉说:这确是诚实有裨于诚实人的日子,他们得享受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安拉喜悦他们,他们也喜悦安拉,这确是伟大的成功。"5119
伊本盖姆·兹叶谈到诚实时说,它包括心灵、语言、行为三方面。心灵的诚实意指在追求安拉之道,克服困难、障碍方面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强烈信念。积极履行安拉所要求的各项义务,其首要的便是为安拉的道路而奋斗,积极宣教,排除、避开、击退那些在安拉道路上、在宣教中设置困难和障碍的人,他们是昏溃不醒、醉生梦死之徒,他们的知识程度如此,这是真正的愚昧。
实是,诚实者的心里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他不会容纳阻挠者而与他们为伍、同席。对关心爱护他宣教的人而和蔼可亲。言语的诚实意指说真理与实话,无论何时何地,不谈谬误。行为的诚实是依据律法的指导和遵循使者的逊乃。如果一个穆斯林在心灵、言语、行为三方面实现了诚实的美德,那么,就会使他在诚实性方面向另一更高的境界升华,这也是安拉命令信士们所追求的,也是安拉对他尊贵的使者所晓喻的。
安拉说:说:我的主啊!求你使我顺利而入,顺利而出,求你赏赐我从你那里发出的权柄,以作我的辅弼。"1780诚实而入,诚实而出意指穆斯林在任何一项事务、工作中开始、结束与放弃都以安拉,为安拉而行,也即与安拉始终相联系,在工作中向安拉祈求援助,只求安拉的喜悦,安拉是唯一的主宰。
安拉教导我们:说:'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活,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安拉──众世界的主。"6162
如果一个穆斯林达到了这一诚实的高度,那么在他的眼里便不会有任何世俗生活的目的令他爱恋不舍,除非这些生活是他追求安拉喜悦的途径。一旦求主的喜悦的目的、机会丧失,成功难以实现,他会厌恶僵死般地生存而求一死。
欧麦尔(求主喜悦他)曾说:如若不是三件事,我是不愿活下去了。如果不是我欲骑快马为安拉的道路奋斗,伴随长夜拜主,与那些语言甜美如枣的智者座谈的话。"欧麦尔伊玛目所说的这三件事简单概括为奋斗、礼拜、有益的知识以追求安拉的喜悦。
诚挚的宣教者其诚实是会显示在面部表情与声音中。当时使者曾前往一群不认识他的人那里与他们交谈,随后他们说:指主发誓,在他(使者)的脸上和声音中毫无说谎的现象。"无疑,诚实是会显示于宣教者的面部表情与声音中进而对听讲的人产生影响,会接受他的讲话并尊敬他,除非心灵盲目到异常严重的程度。诚实是一件事成功的要素。而虚伪、谎言则是伪信的基础。为此,宣教者能做一个说谎者吗?说谎、虚伪只会导致罪行,正如使者所说罪恶之徒怎能召人归信于安拉?

二、忍耐
忍耐是伊斯兰要素之一,属于信仰的一半,尊贵的《古兰》中有八十多处提及于此。
安拉说:们以坚忍和礼拜向安拉求助吧!"245
说:应当坚忍,如有决心的众使者那样坚忍,你不要要求他们所应得的刑罚早日实现。"4635
说:安拉喜悦坚忍者。"3146
说:安拉的确与坚忍者们在一起。"846
说:们能坚忍,对你们是更好的。"425
说:只有坚忍的人,得享完全的,无量的报酬。"3910
说:对于每个坚忍的感谢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3131
说:祝你们平安!这是你们因坚忍而得的报酬。"1324
说:我曾以他们的一部分人为表率,当他们忍受艰难,确信我的迹象的时候,奉我的命令去引导众人。"3224
这是部分《古兰》章节中涉及有关忍耐的教诲。在使者的《圣训》中也多处提到忍耐。
一个人被给予最好的东西莫过于忍耐。"
说:信士真令人羡慕,他所经历的事都得以优美的报酬,这是除信士外任何一类的人所无法得到的殊荣。那就是当信士幸福时,他感谢安拉,从而获安拉的恩典;当他遭到不幸时,他忍耐,从而获安拉的恩典。"
忍耐"词的语言学含义是:禁闭、制止。其教律学的含义有三:坚忍地顺从发拉;克制住违逆安拉的罪恶行径;忍受不幸与困苦。
谓坚忍地顺从安拉,就是根据教律规定坚持不懈地虔诚顺主,它有助于对安拉的深刻认识,安拉也会对其仆人尽主之责,予以顺从者优美的回赐。所说克制住违逆主道的罪恶行径就是放弃,远离丑恶与罪行,长期保持对罪恶的警惕与回避,它有助于借此唤起对安拉严惩的畏惧,产生羞耻感,从而更加喜爱安拉。与此同时而产生的效益是其信仰得以保持并加以巩固、臻于完美,因为罪恶致使信仰减少降弱以致混浊不清,失去光辉。所言忍受不幸与困苦,就是对不幸不要怨声载道,要承受困难不要四处诉苦,坚忍者是不宜向被造物诉说困苦的,他可向安拉去诉说。
《古兰》中使者叶尔孤白说:我只向安拉诉说我的忧伤。"1286
《古兰》中使者安优布说:(安拉啊!),痼病确已伤害我,你是最仁慈的。"2183
在另一段《古兰》中安拉称赞他说:我确已发现他是坚忍的,多好的仆人啊!他确是归依安拉的。"3844
这些经训教导号召人们忍耐去获得安拉给予的无量的回赐,藐视困难,减少内心的苦楚,其情犹如获得了千枚金币而只失去一铜钱。忍耐者将获重大报酬的指示有助于他们忍受不幸。
依安拉而忍耐,为安拉而忍耐
忍耐可分为依安拉而忍耐、为安拉而忍耐。依安拉而忍耐意指穆斯林坚信忍耐只依赖安拉的支持,安拉助其忍耐力。
安拉说:应当坚忍──你的坚忍只依赖安拉的佑助(16127
为安拉而忍耐意指穆斯林顺从安拉,求安拉喜悦而忍耐,在忍耐中激发出对安拉的喜爱和寻求安拉的喜悦,这样的忍耐包含着顺主而忍,制恶而忍,优于对生活苦难的忍。因为前者之忍具有选择性,自觉性为爱主而忍,而后者之忍是应忍而忍,忍者无有选择的可能。
类需要忍耐
忍耐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因为如果丧失了忍耐,则他不可能达到其所欲达到的目的。想要达到目的则必然要面对困难,而必克制,这在社会生活中无一例外,学生在学习时要克制住玩耍、休闲的念头,直到他领会、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考试成功。经商的人及其它任何想要达到其目的均如此。个人如此,集体如此,国家、民族均如此,一个民族欲达到理想的目的,就必需要有巨大的忍耐力去承受各种困难、压力,如若要赢得战争,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而坚忍则是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忍耐实在是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必需要具备的,否则,他在社会生活事务中很快会因懦弱而被压得粉碎,烦恼、失意、痛苦、困难、充斥于心。如果他不以忍耐去承受、去克服,他会在生活中被撕碎,吞噬,被迅速发展的社会远远地抛在后面。
如果说,忍耐是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发展所必要具备的,那么,穆斯林对忍耐的追求应更为强烈,因为穆斯林被告诫对于任何恶行丑事必须克制内心泛起的不良之念,在恶的行为中有令欲望放纵而得的"感,抑制恶欲是件难事,从而就需要强烈意志与控制力来克制它。
穆斯林也被要求做顺主之事,这同样需要以忍耐来压制欲望,顺从安拉,尽力忍耐,不要急躁、失望,以免干罪,从而失去因忍耐而获得安拉的恩典。
如果忍耐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则穆斯林更应加强忍耐,穆斯林的宣教者就忍耐而言要求更高,因为一个宣教者,他要在二个领域内开展工作,一是自身欲望的领域,他要为安拉战斗,服从于安拉,克制恶行丑事之念;二是社会的领域,他所要召唤人们归依安拉,向人们宣教的领域。在这二个领域内欲望的领域,宣教的领域都需要相当程度的忍耐力,直至他克服困难、忍受迫害。一旦他失去忍耐他就会在宣教领域中停滞不前或者从中倒退,承受末日的责询,失去安拉的回赐。
难的考验是必须的
验是必然的,为考验成功忍耐是必须的。
安拉说:众人以为他们得自由地说:'们已信安拉了而不受考验吗?我确已考验在他们之前的人,安拉必定要知道说实话者,必定要知道说谎者。"2923
说:安拉不至于让信士们常在你们的现状之下,[但他考验你们],直到他甄别恶劣的与善良。"3179
说:们还没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难,就猜想自己得入乐园了吗?前人遭受穷困和患难,曾受震惊,甚至使者和信仰的人都说:'安拉的援助什么时候降临呢?'真的,安拉的援助,确是临近的。"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