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诵读古兰的回赐
​诵读古兰的回赐

诵读古兰的回赐


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每诵读古 兰经中的一个字母就获得一项善功,而每 一项善功又会得到十倍的回赐。我不是说'艾里夫-俩目-米目'是一个字母,而是说'艾里夫'算一个字母,'俩目'算一 个,'米目'算一个。" 【提尔密济】
解读:

赞主清净!相比回赐,还有什么事物能比得过古兰经吗?进一步讲,对其涵义的思考及研修并遵循其教导而行事还会有更大的回赐!

不遵从古兰经的法令与禁令行事就意味着丢掉了其真正的益处。这就好比你通读某本菜谱甚至背下所有菜肴,但你却从未真正依照菜谱做过一顿饭。

安拉的定制使最基本的古兰诵读成为回赐如此巨大之事,只要我们去诵读古兰,某一天我们终究极有可能会希望真正弄懂其涵义并践行其教诲。

相关古兰经文:

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以便你们补足所缺的日数,以便你们赞颂真主引导你们的恩德,以便你们感谢他。(2:185)

他降示你这部经典,其中有许多明确的节文,是全经的基本;还有别的许多隐微的节文。心存邪念的人,遵从隐微的节文, 企图淆惑人心,探求经义的究竟。只有真主和学问精通的人,才知道经义的究竟。 (3:7)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 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 脱离那个火坑。真主如此为你们阐明他的迹象,以便你们遵循正道。(3:103)

你们应当诵《古兰经》中简易的(文辞)。他知道你们中将有一些病人,和别的许多人,或旅行四方,寻求真主的恩惠;或为真主而作战,故你们应当讽诵其 中简易的(文辞)。你们应当谨守拜功, 完纳天课,并以善债借给真主。你们为自己做什么善事,都将在真主那里得到更好更大的报酬。你们应当向真主求饶,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73:20)

真的,这《古兰经》确是一个教诲!谁愿意,谁记忆它,他们只因真主的意欲而记忆它。他是应受敬畏的,他是宜于赦宥的。(74:54-56)

除《古兰经》外,他们要信仰什么文辞 呢?(77:50)

伊斯兰的特色 3
伊斯兰的特色 3

伊斯兰的特色 3

12、伊斯兰十分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和小职员。伊斯兰保护这些人的权益,让他们享有合理的工资和充分的保障,使人各尽所能。伊斯兰也关注无法工作或没有能力谋生的人,如穷人、孤儿和旅行者。为有能力的人制定了除天课外相应的义务,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限制富人的奢侈,以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在伊斯兰社会中,不允许一个人饱腹过夜,而其邻居却在忍饥挨饿。

13、伊斯兰认为,穆斯林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并以此为荣,不能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束缚。

伊斯兰给予阿拉伯穆斯林特别的尊重,因为他们是伊斯兰最早的载体,阿拉伯语是《古兰经》和《圣训》的语言,也是伊斯兰功修和文化的语言,阿拉伯人是伊斯兰铸造的民族,也是伊斯兰使命的承担者。伊斯兰的圣地即伊斯兰的三大清真寺所在地:麦加(禁寺)﹑麦地那(圣寺)和耶路撒冷(远寺),是有能力的穆斯林旅行必去的地方。

伊斯兰提倡建设而不是破坏,团结而不是分裂,强大而不是弱小。伊斯兰倡导的统一,目的是为把全人类统一在共同的信仰和道德原则下。

14、伊斯兰用思想面对思想,用证据消除质疑,既不强迫信仰,也不压制思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与暴力,相信建设性的对话,能给每一个人提供机会。以客观、清楚地表述自我,也就是《古兰经》指出的:"你以最优美地方式与他们辩论"【古兰经16:125】。

15、伊斯兰认为,安拉创造的人是不一样的,安拉说:"假如你的主意欲,他必使世人成为一个民族"。【古兰经11:118】

因此,伊斯兰尊重别人的观点,不管是对教门的理解,还是对社会形式。分歧是一种恩慈和福祉,如果是出自"和而不同"。同样,为伊斯兰奋斗的团体也应多元化,只要是专业的多元,而非冲突的多元、是互补的多元,而不是排斥的多元、只要在重大问题上能保持一致,放下局部的分歧、只要都能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指导,以服务伊斯兰为目标。所有人都把"求大同,存小异"作为座右铭。

16、伊斯兰并不满足于昔日的辉煌,而是致力于创造现代文明,吸取现代文明的精华,学习科学技术,高效的管理制度。同时,保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因为伊斯兰是一种出世与入世并重,神圣与世俗相融的文明。这一文明既彰显了伊斯兰的本色,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它将科学与信仰,真理与武力融为一体,使物质创新与精神超越并驾齐驱,让理性之光与启示之光相得益彰。

这一文明在建设个人,铸造家庭,构建社会,创建国家,和引导全人类走向正道方面突出了伊斯兰的核心与特点,体现了伊斯兰的目标与方法。

伊斯兰文明既不同于东方的唯物主义文明,也不同于西方的功利主义,世俗主义文明,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文明,它只以伊斯兰作为自己的源泉、目标和动力。

同时,它相信文化之间的互动,文明之间的对话,民族之间的沟通,人类之间的兄弟情谊。但是,伊斯兰拒绝被其它文明同化和失去自己的传统与特色。

因此,伊斯兰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与霸权主义,反对当今的侵略者强行输出文明,表面上伪装成人道主义,内心却隐藏着邪恶与阴毒。

17、伊斯兰并不把表面实施法律当作最大目标,特别是刑法,如抵偿法等,即使这是伊斯兰法中不可忽视的领域。

而更大的任务是积极地让社会风气良好,思想道德良好,建设有信仰的个体,牢固的家庭,和谐的社会,正义的环境,让人们享受完美的伊斯兰生活,受伊斯兰信仰指导,受伊斯兰法律的制约,受伊斯兰伦理的规范。

一个完美的社会犹如一座坚固的建筑,使人人都能丰衣足食,医疗和住房得到保障,受到基本的教育,找到相应的工作,拿到合理的报酬,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无力谋生者能得到社会的经济保障。

18、伊斯兰认为,全世界的穆斯林是一个信仰共同体,每个穆斯林都应受到保护和捍卫。

穆斯林都是兄弟,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和朝向,信奉同一部经典﹑同一位使者,遵守同样的教律,他们应该消除所有分裂的因素,打破种族主义和地方主义。应该把团结从理论转到实践,并加强和拓宽团结的领域,我们的信仰共同体应该响应主的号召,团结一致,大家都应互相帮助。

安拉说:"你们当全体紧抓安拉的绳索,不要分裂 "【古兰经3:103】。

最后,祈求安拉让我们获益,使我们成为伊斯兰最好的宣传者。

伊历元月——安拉的月份
伊历元月——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安拉的月


穆哈热木月是吉庆尊贵的月份,它是伊斯兰历法中的第一个月,是禁月之

一,清高的安拉说:""依安拉的判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安拉创造天地之日

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

欺。"(讨白章,36节)

据艾布.白克尔(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时间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安拉初创天地时,便是如此,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

四个月份是禁月,而禁月中的三个月份是相连的,分别是伊历的十一月、十二

月、一月,以及六月和八月间的穆达尔人的七月。(布哈里圣训集第4662段,

穆斯林圣训集第1679段。)"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这段经文中专门提及禁

月旨在表明这几个月的尊贵,尽管任何时候都禁止不义的行为。摘自《古兰律

例》。 命名为安拉的月份的哲理是什么? 苏有提在《奈萨仪圣训注解》中提

到:哈菲兹.艾布.弗多勒在《铁密集圣训注释》中说:"所有的月份都属于安

拉,那把这个月命名为安拉的月份的哲理何在?答案可能是:它是安拉禁止杀

戮的禁月之一,他是一年中唯一被使者称为安拉的月份的一个月,此外其他月

份不能被这样称呼。" 在穆哈热木月多封副功斋的尊贵: 艾布.胡莱勒的传述:

安拉的先知(求主福安之)说:"莱曼丹月的斋戒外最好的斋戒是安拉的月份穆

哈热木月的斋戒"。(穆斯林圣训第1163段)。"莱曼丹月的斋戒外最好的斋戒

是安拉的月份穆哈热木月的斋戒"这句话直接表明穆哈热木月的副功斋是最尊贵

的,但是先知(求主福安之)在伊历八月份封的副功斋最多,有可能是因为以

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一方面:使者在其生命的最后才知道穆哈热木月副

功斋戒的尊贵。 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生病或者旅行等的原因,未能在穆哈热木

月多斋戒。正如在《艾布.达乌达圣训集注释》中所说的。 阿舒拉日和这一天斋

戒的尊贵: 这一天安拉拯救穆萨没有被大海淹没,正如在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

训提到的:"当先知(求主福安之)到达麦地那的时候,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

斋戒,他们说:'这是伟大的一天,这一天安拉拯救了穆萨,淹没了法老及其随

从,所以这一天穆萨为了感谢安拉而斋戒',使者边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

穆萨'使者便在这天斋戒,也命令人们在这天斋戒"。 脑威在《圣训总集》中

说:"'阿舒拉'(伊历一月十日)和'塔苏阿'(伊历一月九日)是两个延尾名词,

这在阿语书籍中众所周知,据说是艾布.阿穆尔.筛巴尼做的缩写。我们说:'阿

舒拉是穆哈热木月的第十天,塔苏阿是穆哈热木月的第九天,这是我们的主

张,大众学者也这样主张'。伊本.阿巴斯说:'阿舒拉是穆哈热木月的第九天'这

来自《穆斯林圣训集》,并解释道,所谓的第九日,是根据阿拉伯语给骆驼饮

水的习惯,阿拉伯人把饮水日的第五日,称为(ribua(源于自数字四),剩下的

日子以此类推,以此为序,那第九日就是ershiri(源于数字十) 。但正确的是大

众学者的主张,圣训中显而易见阿舒拉就是第十天,语言学家也如此使用。至

于说阿舒拉日是来自饮驼习惯的主张不正确,在《穆斯林圣训集》中,伊本.阿

巴斯传述的圣训提到,先知(求主福安之)曾阿舒拉日斋戒,有人说犹太人和

基督徒也在这天斋戒,所以先知(求主福安之)说:'如果来年我还健在,一定

要在第九日斋戒'。这明确说明了先知并没有在第九日斋戒,而是在第十日斋戒

了,我们和其他人都主张第九日和第十日都斋戒是可嘉的圣行'"。摘自《注解大

全》 伊本.阿巴斯说:"我从未见过先知(求主福安之)像重视阿舒拉日的斋戒

一般重视其他日子的斋戒,也没有像重视莱曼丹月的斋戒一样重视其他月份的

斋戒"。(布哈里圣训集,2006段)。 艾布.格塔德的传述:"为了安拉的喜悦而

在阿舒拉日斋戒的人,安拉将饶恕他过去一年的罪过"(穆斯了圣训集,1162

段)。脑威在《圣训总集》中提到:"两禁寺的伊玛目朱外尼说:'在圣训中提到

的能被善功消除的罪过都是指小罪,而不是大罪',这是他说的,有正确的圣训

支持这一说法,由奥斯曼传述的圣训,他听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只要

一个穆斯林,做好小净,虔诚敬意的鞠躬礼拜了,安拉就会饶恕他除了大罪外

的所有罪过,终身都是如此'。(穆斯了圣训集辑录)。艾布.胡莱勒的传述,安

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五番礼拜和聚礼能消除期间的罪过,除非是大

罪'(穆斯了圣训集辑录)。 我说这些的圣训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含义: 第一:

小罪过被消除的条件是,没有犯下大罪,一个犯下大罪的人,他的小罪和大罪

都不会被消除。 第二:也是更为正确的一种主张,所有的小罪过都能被消除,

即:就是除了大罪外的小罪都能被饶恕。 法官艾亚德(求主怜悯他)说:'如圣


训所说:小罪能被饶恕,大罪则不能,是正统派学者的主张,而大罪只能用忏

悔和安拉怜悯被消除。' 就这段圣训和其他圣训中的语句的意思看来,如果小净

能消除小罪,那么礼拜能消除什么?如果礼拜消除了小罪,那么聚礼和莱曼丹

月的斋戒能消除什么?同样还有:阿拉法日的斋戒能消除两年的罪过,阿舒拉

日的斋戒能消除一年的罪过,若你们的求准词与天使念的重合,就能饶恕你们

以前的一切罪过。 学者们的答案是:所提到的每一项善功都能消除罪过,在做

下善功的时候,犯下了小罪,就会消除它们,如果没有犯下小罪就会给他们记

录下善功,提高他们的品级,如先知和清廉者以及小孩的的礼拜、斋戒和小净

等的功修。如果犯下了大罪而不是小罪,我们希望善功能减轻大罪的惩罚。".

斋戒第九日和第十日是可嘉的行为 这样说是因为先知(求主福安之)在曾在第

十日斋戒,并举意在第九日斋戒。由阿布杜拉.本.阿巴斯的圣训,安拉的使者

(求主福安之)说:'如果来年,我依然健在,定会在第九日斋戒'。(穆斯林圣

训集第1134段)"。 脑威在《圣训总集》中提到:"我们的学者们和其他人提指

出伊历一月第九天斋戒为可嘉的原因是: 首先:是为了有别于犹太人,因为他

们只在第十天斋戒,正如伊马目艾哈迈德.本.罕百里传自伊本.阿巴斯的圣训,

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你们在第十日斋戒,并要有别于犹太人,在这

天之前一天和之后一天都斋戒。' 第二种观点认为:以便和第十天连续斋戒,就

如禁止专门在星期五一天斋戒一样,这是罕塔比和其他人的提到的。 第三种观

点认为:以便弥补观看新月有误带来的欠损,因为第九天有可能已经是第十

天"。 兄弟静下心来,想想看:时间流逝的多么快,不久前我们还在迎接莱曼

丹月的到来,很快斋月就过去了,然后我们迎接组里.哈吉月以及阿拉法特日,

还未来得及明白阿拉法特日的意义它就逝去了,接来下迎接了安拉的月份穆哈

热木月以及阿舒拉日,匆匆忙忙,已逝今朝……赶紧多多忏悔,诚心面向安

拉。亲爱的朋友,努力让自己服从安拉的命令,坚持功修,今世的确太短暂

了。 你要知道,信士的双脚踏上天堂的乐土前,他的心不能得到安静,他的理

智也不会得到平静……那么赶紧为进入宽如天地的天堂,脱离只有薄命者进入

的火狱,为了这一切而做准备吧,你应该看看这段圣训:艾布.胡莱勒的传述,

使者说:"故你们当适中工作,你们当中庸,你们不能凭借各自的工作进入天

堂,安拉最喜欢的工作是持之以恒的工作,即便是很少也罢"。(布哈里圣训

集,6464段,穆斯林圣训集2818段)。 主啊,求您使我们坚守信仰,坚持善

功,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使我们追随清廉者的步伐。主啊,求您接受我们的工

作,您的确是全听的,全知的;主啊,求您饶恕我和我的双亲以及全体穆斯林

同胞。 我们最后的祈祷是: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养主

为什么穆斯林要封斋
为什么穆斯林要封斋

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2

1、抑欲层面

斋戒可以抑制性本能或性欲。现代媒体大肆鼓吹性开放,传播一些色情影视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破坏伦理、推销这类的"产品。在这样一个花花世界,控制欲望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斋戒可以降低人的性欲望,因为封斋者在斋戒时必须刻意回避任何引起欲望的刺激因素,以保持自己斋戒的纯洁性。因此安拉的使者说:

年轻人们啊!你们中间有能力结婚的人应该结婚,因为结婚能使其降低视线,保守贞洁。至于无能力结婚者则应当斋戒,斋戒确是他的保护牌。"(《布哈里圣训实录》)

有较强克制力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抑制自己的性欲是有可能的,但封斋者籍斋戒的力量更容易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至于放纵欲望,犯下种种罪过。

2、情感层面

在人的大脑与灵魂深处往往有一些消极的情绪,斋戒可以防止人的情绪任意暴发。例如给人危害最大的消极情绪是愤怒,而斋戒有助于人控制这一情绪。对此安拉的使者说:

斋戒是一面盾牌,你们在封斋期间,既不可胡言乱语,又不可放荡无羁,遇人辱骂或殴打就说:'我是封斋的人啊!'"(《布哈里圣训实录》)

因此不管有什么样的消极情绪挑战封斋者,封斋者总能回避之。他必须远离低级下流的谈话、引起争辩从而引起仇恨的争论。如果人们之间一旦产生争执,封斋者即使自己在理,也应该主动避免争论,以保护自己的的斋戒不被争论中激起的愤怒所破坏。同样,封斋者在斋戒期间嫉妒性也随之减少,因为每一个封斋者都有克制欲望的目的,从这一目的上看去,谁也不落后于谁。

3、心理层面

从心理层面讲,斋戒能帮助封斋者控制邪恶的念头,从某种程度上锻炼他的意志,帮助他克服诸如吝啬、贪婪等恶习。安拉的使者说:

谁只戒绝饮食,而没有戒绝谎言和恶事,在安拉阙前,谁的斋戒是没有凭据的。"(《布哈里圣训实录》)

在这个人们惯于追求瞬间欢乐的时代,所有事物都被用来满足人们即时的各种需求和欲望。抑制这些欲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而忍耐是抑制欲望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封斋者通斋戒所培养和锻炼的基本品性、基本技能就是忍耐,忍耐又能使他获益终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某种程度上人能够远离世俗的各种物欲享受,是一件好事,对人不无裨益。当然,追求和享受美好的生活也不是什么错误。人们就应该希望这样的生活,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他能使自己脱离纯粹的物欲享受,不要把物质看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斋戒给人这样一个机会,摆脱现代生活中某些人们所倾向的物质享受,使自己有时间省察。对于许多人而言,美食只能提供一点物质上的舒适,精神上的欢愉。而封斋者通过斋戒,暂时摆脱美食,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教益,并从很大程度上明白,人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4、精神层面

在这一层面上,封斋的人只为追求安拉的喜悦而封斋,这是最高等级、最高水平的斋戒。为实现这一层面的斋戒,安拉的使者每天更新封斋的举意。他还教导我们说:

谁在黎明前没有专心致志地举意封斋,谁的斋戒是无效的。"(《艾布达乌德圣训集》)

每天更新举意有利于巩固信仰、清洁心灵、加强虔诚的程度。只有动机虔诚的斋戒才有消减罪过的功能。对此安拉的使者说:

谁有信心而求赏地封赖买丹月的斋,谁便得到安拉的饶恕,一切过失,既往不咎。"(《布哈里圣训实录》、《穆斯林圣训集》)

他还说:

斋月自始至终都是罚赎罪行的时间。"

虔诚的斋戒使人更加接近安拉,从而获得特殊的报酬。安拉的使者告诉我们:天堂有一道门叫饱饮门",专为封斋者打开。他说:

当赖买丹月来到时,天堂的门开了……"(《布哈里圣训实录》)

天堂里有一道门,名叫饱饮门,到了后世,别人都不能进去,只有封斋的人能进……"((《布哈里圣训实录》、《穆斯林圣训集》))

在斋戒中,人与安拉之间的联系是最直接的,因为从表明上,我们无法判断谁是封斋的人,谁不是封斋的人,所以斋戒有密切主仆关系的功效。安拉通过使者之口说:

人类的各种功课,都归他们私人而有,只有斋戒例外,戒斋惟归我所有,我因斋戒而酬报人。"(《穆斯林圣训集》)

这一层面的斋戒,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斋戒的上述几个层次,这种斋戒出自人的内心,在一个人回归信仰、强化信仰、从根本上改变个性与品格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这是斋戒者为安拉而封斋的最珍贵的回报。

当下一个月的新月出现时,斋月就结束了,人们用各种喜庆活动来庆祝开斋节,而此时最重要的第一个活动是出开斋捐",即有能力的穆斯林拿出一点粮食给穷人,帮助他们过节。第二个重要活动是人们淋浴净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或专设的广场举行会礼,之后宴请邻里、走亲访友。

一年之中除了斋月外,还可以在另外一些日子封斋。伊斯兰教律鼓励穆斯林在斋月之后的十月(Shawwal)封六天斋;在每周的星期一和星期四封斋;在伊历元月的初九、初十日或初十、十一日封斋(伊历元月的第十日叫“阿舒拉日"( Ashurah),是犹太人的“赎罪日",伊斯兰要求穆斯林若想在该日封斋,就应该与犹太人作出区别,所以除了该日封斋外,也要求在该日前一天或后一天也封斋。)

伊斯兰鼓励斋戒,但严厉谴责长年斋戒,犹如它谴责所谓的修道生活、独身等。教律禁止在两个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以及宰牲节之后晒肉的三日等日子封斋。

良言是施舍
良言是施舍

良言是善行


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有人问你说:你会说话吗?"或许你会觉得很可笑。而在生活当中确有不会说话之人!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司机一个急刹车,全车人猛地晃动。一位穿着很时尚的女青年,恶狠狠地瞪着撞在她身上的中年男子,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瞧你这德性!"中年男子站稳后,扶正鼻梁上的眼镜,回答道:这不是德性,而是惯性!"全车人都哄笑了起来,那女青年也笑了起采,就这样,一场危机"在一阵哄笑声中化解了。所以,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好了可以让人笑,说不好可以让人跳。这就要看你怎么去说,怎样去把握说话的艺术性了。真主在《古兰经》中是这样要求我们对人说话的:对人说善言。" (283)由此可见,善言就是真诚的温馨感人的话。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你的一句善言,一个简单的善行,都可能对别人产生你所意想不 到的效果和影响。与人接触、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真主赐予人类的特慈。语言的产生主要是用于传递真主的 教诲以及便于人们之间的交往、联系和沟通,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激发人们热爱美的情趣。正如真主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了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49:13)这段经典告诉我们真 主创造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共同体,但由于信仰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穆斯林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仅要同 穆斯林自己打交道,还要和非穆斯林打交道。所以,只有良言才能起到交往沟通和增进友谊的作用,反之,如果语言使用不当,会起到激化矛盾,加深误解的作用。 这是因为语言从产生使用开始,就有良莠之分,我们只有择良而从,才能真正体现真主创造语言的意义和作,才能发挥良言走向善行的作用。

那么作为安拉选择的优秀的民族——穆斯林,我们在言谈举止方面是不是更应该小心、谨慎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在言谈的时候口无遮拦的话,不但会伤害到我们自身,还会伤害到他人。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每说一句话,他面前都有天仙当场监察。" (50:18)

这句古兰经文就是告诉人们说话做事要有敬畏之心。虽然你肉眼看不到主宰,但真主却掌控着你的一言一行。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伊哈萨尼"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哲伯拉依天使问穆圣什么是伊哈萨尼" (至善、完美的境界)穆圣回答说:伊哈萨尼"就是你侍奉真主,好似你亲眼看见他一样,你无法用肉眼看见他,但是,你应当确信他在注视着你。"所以,穆圣要求我们说话要多加注意:一个人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而博得真主的喜悦,因此话,真主升高他的地位;一个人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而遭到真主的谴怒,他因说此话而跌入火狱之中。"真主在《古兰经》中给我们打了这样一个比喻: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主的许可,,按时结果。真主为众人打了许多比方,以便他们记取教诲。" (14:24)这段经文把美好的语言比作成一棵树,而一棵树是否果实累累,在于这棵树是否根植于肥沃土壤中,根深牢固。同样,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能否与人和睦相处,首先在于你要对别人讲友善的话,而不能说伤害别人话。

孔子曰:要敏于事而慎于言"一言以丧国,一言以安邦。"可见古人对说话的谨慎。所以,我们穆斯林更应该管好自己的舌头。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们对于自己所叙述的事,不要妄言:'这是合法的,那是违法的。'以致你们假借真主的名义而造谣。" (16:116)这段经文明确地规劝信士谨防滥用舌头。曾经有人请教穆圣说:你最怕什么?"圣人指着舌头说:我最怕它。"另一个人又问圣人:我们要求得到拯救的机密是什么?"穆圣回答道:管好你的舌头"。穆圣接着说:嘴和手不伤害穆斯林的人,才是真穆民。"又说:谁沉溺于闲聊中,他将是信仰中最差的人。"因此说:口出善言,可渡人;口出恶言,可毁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表述语言的质量,从安拉的教诲中净化心灵,心灵美好,语言自然也就美好。如若遇到一些是非场合,应保持沉默是金"的原则,才能免去许多是非之事。人常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确是饱含做人的道理。所以小至家庭亲戚邻里,大到社会交际,皆应谨守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原则。穆圣说:谁相信安拉和末日,就当说善言或沉默。"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寓言家伊索,因家庭贫穷,年轻时曾在贵族人家当佣人。有一次,主人要宴请许多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命令伊索准备最好的菜,伊索一道道的上菜,每一道都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主人大吃一惊,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回答:您要我准备最好的菜,舌头是传述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哲学家来说,没有舌头,也就无法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所以我觉得没有比舌头更好的东西。"客人们听了,都认为有道理而开怀大笑,主人也觉得很有面子。第二天,主人又要请客,故意吩咐伊索准备最坏的菜。哪知道上菜时,依然是一整桌的舌头宴",主人气冲冲地质问伊索:今天你怎么解释?"伊索从容回答:祸从口出,诽谤、造谣、诬蔑、中伤、挑拨等坏事,难道不是通过舌头产的吗,所以,我觉得没有比舌头更坏的东西。"时这些著名的哲学家,都十分称赞伊索的智慧。简、有力、贴切与恰到好处的绝妙比喻",给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舌头就是一把双刃剑",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舌头,不能舌头改变我们的方向——即通往乐园的方向。 所以,穆圣常常对索哈伯"说:欲正其,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正其言。"经训启迪我们,生活 告诫我们,良言的基础是坚定的信仰,体现信仰的语言才是良言,才能导致善行。穆斯都是有信仰的群体,既要敬行天道五功:念、礼、斋、课、朝,又要践行人道 五典,即孝顺父母、尊长幼、夫妻互敬、兄弟宽容、朋友忠信,真正做天道人道兼行、言论行动一致,那么我们穆斯就一定能完成真主交付的大地代治者"的光使命。

穆斯林同胞们,应当说善言:对受困的人,说些解围话;对一时疑惑的人,说些提醒的话;对处绝境中的人,说些宽慰话;对纷争中的人,说些公道话;对干罪的人,说些制止话,,...,总之,言确能给人益济,给人省悟和自尊,能使对方得希望和勇气。良言将为他(指安拉)所知,升起善行。" (35:10)真主是多么的仁慈啊!良言同样是善行。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