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祈求安拉赐福于先知。 时光如梭,如白驹过隙,日月转瞬


即逝,时光中留下了我们的工作,光阴就是我们的寿


在岁末年初,人们更应该忏悔反省,以崭新的面貌辞旧迎新。清高伟大的安拉


说:"信士们啊,你们全体向安拉忏悔吧,以便你们成功"。又说

我的确会)

(饶恕忏悔者

在嬉戏和疏忽中度过年月: 没有重视来到的穆哈热木月; 没有完成热杰布月

的义务; 尚未全美斋月的斋戒; 在组里.哈吉月里, 既没有礼站夜间拜,也

未曾受戒, 你怎么才能吸取教训、消除罪过,懊悔不已,泪流满面。 请你用

忏悔之心迎接新的一年,愿你能抹去往昔所犯的过错。 亲爱的兄弟们: 安拉

使时光各有优劣,使一部分时节更加尊贵,鼓励人们在其中努力做副功和各

种功修,这些由《古兰经》和圣训提到的尊贵的时节中,就有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接下来我们将要谈谈它的尊贵之处以及地位,以该月为

主,并谈及阿舒拉日。 首先:为什么叫做穆哈热木月? 历史学家称,公元

412年,先知(求主福安之)的第五代先祖-凯俩布是第一位用阿拉伯语给月

份起名的人,将该月命名为穆哈热木月,(穆哈热木在阿语由禁止,禁戒之

意),是因为在该月禁止杀戮,如此命名是为了强调这一禁戒。 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的尊贵之处: 1:它是禁月之一; 伟大的安拉说:"依安拉的判

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安拉创造天地之日,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

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讨白章,36节),穆哈热

木月是禁月之一,先知(求主福安之)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的四个月

份是禁月,而禁月中的三个月份是相连的,分别是伊历的十一月、十二月、

一月,以及六月和八月间的穆达尔人的七月"。(布哈里圣训集辑录)。格塔

德(求主怜悯他)在解释这段经文时说:"禁月中的不义行为罪过更大,尽管

所有时刻的不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安拉为所欲为的制定事务。"古热图

比(求主怜悯他)说:"安拉专门提及四个禁月,并禁止在其中行不义之事,

表明了这几个月的尊贵"。 2:将该月称为安拉的月份; 安拉将该月称之为安

拉的月份,充分证明了该月的地位,使该月优越于其他的月份。伊玛目伊本.

热杰布(求主怜悯他)说:"安拉将该月称为安拉的月份,用安拉的尊名修饰

该月,证明了该月的尊贵,安拉只会把一些特殊的被造物用安拉的某物来表

达"。 3:这个月斋戒的尊贵; 安拉的先知(求主福安之)说:"莱曼丹月的

斋戒外最好的斋戒是安拉的月份穆哈热木月(伊历一月)的斋戒"。(穆斯林

圣训集辑录)。 吉庆祥和之禁月, 谨遵圣训多斋戒, 斋戒只求主回赐, 定

被天使永记录。 艾布.奥斯曼.乃海底(求主怜悯他)说:"人们很重视三个十天:

(莱曼丹月)伊历九月的后十天,伊历十二月(组里.哈志月)的前十天,以

及伊历一月(穆哈热木月)的前十天。" 4:阿舒拉日斋戒的尊贵,以及相关

问题; (1):阿舒拉来自"阿舍热"(阿拉伯语"十"的音译),是一种张大名词,

表示夸大,这是古热图比等人的主张。 (2):在伊斯兰初期阿舒拉日的斋戒

对穆斯林是主命,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

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便问道:"这是为什么?"犹

太人说:"这是清廉的一天,这一天安拉拯救以色列人摆脱了敌人,所以穆萨

在这天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

萨"使者在在该天斋戒了,并命令人们斋戒。(布哈里圣训集辑录)。这段圣

训证明了犹太人在这天斋戒,另外一段圣训传述也证明了此事,在布哈里和

穆斯林圣训集中有圣训提到,蒙昧时期的人们也在这天斋戒。当莱曼丹月的

斋戒成为主命后,这一天的斋戒不再是主命,而成为可嘉的圣行。 伊本.哈杰

热(求主怜悯他),引用伊本.阿布杜.班勒(求主怜悯他)的话说:"公议决

定在该天斋戒不是主命,而是可嘉的圣行"。 (3):这一天斋戒的尊贵;

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为了安拉的喜悦而在阿舒拉日斋戒,能消除

过去一年的罪过"。(穆斯林圣训集辑录)。有人就阿舒拉日的斋戒询问伊本.

阿巴斯,他说:"使者从未像重视阿舒拉日一样重视过其他日子,也从未像莱

曼丹月一样重视过其他月份"(布哈里和穆斯林圣训集辑录)。在泰白拉尼

(求主怜悯他)传述的圣训中提到:"莱曼丹月之外,在使者(求主福安之)

看来最尊贵的日子是阿舒拉日。"艾里巴尼鉴定这段为正确的圣训。摘自《鼓

励行善的正确圣训》。 (4):在这一天怎么斋戒; 伊本.哈着勒(求主怜悯

他)说:阿舒拉日的斋戒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品级是只在阿舒拉日当天斋

戒; 中等品级是在第九日和阿舒拉日两天都斋戒; 最高品级是在第九日和阿

舒拉日以及第十一日都斋戒。 第一个等级的证据:有圣训中提到阿舒拉日斋

戒,而没有说前面一天和后面一天的斋戒; 第二个等级的证据:先知(求主

福安之)说:"如果活到来年,我定会在第九日斋戒"。(穆斯林圣训集辑

录)。 第三个等级的证据:白哈给传述的圣训,"你们要有别于犹太人,在阿

舒拉日前一天和后一天都斋戒"。传述系统羸弱。 伊本.盖伊姆(求主怜悯

他)说:"单独在第九日斋戒的人没有正确理解圣训,他没有明白圣训语句,

以及圣训的表达方式,远离了圣训字面意义以及教法意义"



天课在社会中的作用
天课在社会中的作用

"天课"(Zakat)是伊斯兰信仰的第四基柱。这是安拉(Allah)对那些丰衣足食的穆斯林规定的义务,指令他()们把其每年盈余财富的一部份用作帮助贫民和有需要的人。"天课"是在每年底之前抽收的。有关其评估、分配和征收办法是根据穆罕默德圣人(求主赐福他)的训令而制定,容后详述。

"天课"的字义是廉洁。穆圣(求主赐福他)说:"真主规定天课,为主命,纯粹是使我们的盈余得以涤净。" 这主命不同于其它的善举如:施舍、救济金、或赈济品等措词都无法完全表示出天课的真义。天课既不是政府征收的税款,亦不是随意捐助的赠金,而是人类最能获得真主喜悦的天职,亦是敬拜真主的一种行为。天课在古兰里中常与礼拜同时被提及,且看第二章二七七节:
"的确,归信、并作善事、守拜功、施天课的人们,可在主处获得报偿,他们将无惧无忧。"
"这是智能之经典的道理,为善之人的领导与慈悯,他们守拜功,施天课,并且坚信后世。这些人是守主的领导,这些人均是胜利的。"
(古兰经第卅一章二至五节)
由此,我们知道"礼拜"是一种通过行动和言词来崇拜真主,而天课则是藉看自己的财富向主表示虔诚。若我们缺乏对主的归顺和敬爱,则两者都毫无精神和道义上的意义。
从实际观点来看,伊斯兰国家是有责任去向每一有能力的穆斯林搜集天课的。第一位掌理人艾布伯克曾向那些拒绝缴纳天课的部落宣战,虽然他们都自称是伊斯兰的信徒,也有立拜功。他解释为伊斯兰律法(Shari'ah)是一体的,我们不能只遵守一部份而忽略了其它。不过,在非伊斯兰国的穆民可凭自觉去履行这责任,并要提醒其它教胞遵守这主命。

二、缴纳天课的精神
在古兰经中,财富被视为真主给予人类的恩惠。真主,既是宇宙的创造者、调养者,当然亦是万物的主宰了,包括一切人类所享有的。
"是那造化诸天与地,并为你们由云降水而用以发生美丽的园林的主呢?那园里的树不是你们能使它生长的。....."(古兰经第廿七章六十节)
既然安拉是万物之主宰,而我们祇是其受托人,因此,我们应该按主的旨意去支配和运用祂赐予的财富。金钱固然不应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用途上,更不可用作掠夺权势,欺压民主的工具。古兰经和圣训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任何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不义之财就是对主的不忠。换句话说,除了对主的信仰专一外,最能获主喜悦的德行便是对人施予、仁爱、慈悲、买想和容忍。
"那般人他们在富有与困窘的时候施舍的,且是抑怒饶人的,安拉喜爱为善的人。"(古兰经第三章一三四节)
主命令我们要在祂及祂的爱民跟前谦逊、礼让和慷慨。我们不应对主的给养过份苛求,应抑止对物质的非份欲念。祂更嘱咐我们不能骄傲、蔑视他人、放纵自己、任性、贪心和重视名利。因此,我们要时常立拜功来洁净心宁,斋戒来压止食欲.施天课来制胜贪念。我们之有这种种的德育皆因我们归顺了主而得到的恩宠.有赖祂的宽大和仁慈。
因此,那些有条件去施天课的穆斯林更应感谢主对他们特别的恩典,使他们有能力去帮助他人。须知道,施天课是对主的一种责任,并不是对受惠者的施舍,因为这是施者和受者的义务和权利。像其它侍奉主的行为一样,在施与爱天课的时候,彼此都要纯洁和诚恳。



三、天课的裨益
从道德和实际的角度来看,天课的好处都很明显。施天课者可以克服其自私心和对物质享受的贪慕,建立其对贫困者的同情心,而受天课者不但可避免对其较富裕的教胞妒忌和仇视,相反可产生好感。
因此,一个穆民,无论贫与富,都应视其在世上的生活为主对他们的考验,富者要慷慨和慈悲,要与其它教胞分享主赐予的恩泽,而贫者亦要容忍,发奋向上和免除嫉妒"古兰经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并不能代表他的人格,而是他对主的自觉、他的品行及如何处理主所赐予的给养,才能在最后审判中决定他的命运。圣人曾道:"慷慨的人接近主,接近天堂,接近人类,远离地狱,但吝啬的人却远离主,远离天堂,远离人类.接近地狱。当然,一个愚昧但慷慨的人比一个吝啬而守拜功者更能得到主的欢心。"
伊斯兰的经济观是公平和人道的,正如古兰经第五十九章七节记载:
".....以免那财产周流在你们的富人之间。......"
伊斯兰反对累积和不断大量谋取暴利,同时亦不赞成绝对的共产,因两者皆不公平。它鼓励我们要在合法、诚实和从事生产的原则下谋生,并提倡社会和劳资三方面都要平等地共享成果。社会的经济来源大部份是取自法定的天课和各善长自愿的奉捐。若天课是有效地彻底执行,社会民生便会避免有阶级区别,敌对,猜疑,甚至腐败。它使人民互爱互敬,关心别人的幸福。
施天课并不是一种可夸耀的事。正如"礼拜"一样,是一种对主表示感谢和皈依的行动,并求主饶恕。



四、征收天课的范畴
"天课"是征自现金、牲口和五谷的。每一种类的立例有异,尤以后两者的计算更为复杂,其详细可参考其它有关伊斯兰法律的书籍。
现金的最低征收率是百分之二点五,以其每年的盈余作计算,即除了合理开支外剩下来的金钱。百分之二点五祇是一个最低率而非最高限额。天课是无最高限额,祇要在非剥夺自己及其从属的合理生活条件下,施的天课愈多,对施及受者皆获益愈多。



五、天课的受惠者
古兰经有提及可接受天课的人群。
"救济品惟归给穷困的、赤贫的、为此工作的、其心可得安定的、用以赎身的、拖欠外债的、用于安拉之道上、与旅客。这是安拉的规定,安拉是深知的、明哲的。"(古兰经第九章六十节)
天课各类的受惠者早已在一千四百年前订定,至今仍适用。
1.贫人~那些不能工作或没法养活自己及其家属的人,或那些为主道工作而无瑕顾及生计的人。那些没有要求帮助的,则应优先受惠。
2.有急需要的人~那些受灾难而失去财物的人可接受天课。
3.天课的收集人~这些人的薪金可取自天课。据某些学者的解释,在伊斯兰国家里,天课可用作支付财政部,甚至整个政府顾员的薪金。公款的管理人,也在此列。
4.改信伊斯兰教的人~那些因归信伊斯兰教而丧失其财富的人应得到帮助,以使其能安定过日。
5.不自由的人~此类包括付出赎金去换取穆斯林的人质或战俘的自由。
6.欠债人~是指那些因支付合理的必需品而举债的人。那些因婚礼铺张或其它过度放纵,奢侈浪费而蒙受债务缠身的人,不入此类。
7.旅客~那些因某种合法的原因要离开其家园,而在异国无依靠的人,例如去宣扬伊斯兰、去求学、公干等。也可将天课拨给专为帮助这类人而设的福利机构。
8.用于主道上~这类包括一般社会公益,可分成下列各种:
甲、宣扬主道者的报酬。
乙、学生、学者和研究工作者的津贴和薪俸。
丙、推广社会公益的费用,例如建设医院、教育机构、图书馆等,或捐助为伊斯兰服务的团体。



六、天课的法则
I﹒施天课者所供养的亲属不能受他的天课。
2﹒不能给予超过受者需要的金钱。另一方面,受者也不能接受超出其需要的金钱。
3﹒付给政府的税项并不包括在天课内。
4﹒施天课的人不能因执行了这天职而感自豪和骄傲,但若提及其姓名能有鼓勘他人施天课之作用,则可公布其姓名。
5.施赠天课时,不需告诉受者他接受的是天课。对有些值得帮助而又不肯接受天课的人,我们可不必说出金钱的来源,但施者付出的仍是天课。
6,天课可直接给予个人或团体,祇要符合条件。施者可凭其最佳的判断去找出那些是最适当的受惠者。从前,在伊斯兰组织的国度里,天课走出官方正式搜集的,而分配也由政府一部门专责执行。今天,特别是在非伊斯兰国家,天课是一种个人的义务。每个成年的穆斯林每年一定要自己实行。在这些国家,穆斯林可以直接给予那些值得帮助的人(相信每个国家都有很多这类人)
,或者他可拨给某些伊斯兰团体,用以帮助我们的教胞组织青年营和训练中心,去教育穆斯林儿童,发展伊斯兰工作,支助他们建立穆斯林教育中心和医院,或其它有关伊斯兰的事业。

天课
天课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每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公元622年穆圣迁徙麦地那后的第二年确定了天课制度,并将完纳天课作为每个穆斯林必需履行的主命。天课是阿拉伯语则卡提"的音译。意为洁净、廉洁等"。天课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心灵,二是净化财产。就是说使完纳天课者的思想、精神不断得到升华,摆脱吝啬的控制。缴纳天课可以在各阶层、各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美德,逐渐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财富在社会上流通,使耕者有其田、孤寡有所养、饥寒交迫者有衣食。

穆圣在世时,天课由穆圣派人到各地收缴,然后送到麦地那,再由穆圣统一使用,分配给穷人,或用于解放奴隶和国家开支等。

缴纳天课的含义

真主说:

信道而且行善,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将在真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没有恐惧,也不会忧愁"。(2277

实行天课制度,富人既完成了施济的责任,而被资助者有了依托和生活希望。慷慨完纳天课者在今世将会相安无事,享受许多的赞誉;被人们称为好人、善人、仁义者、慷慨好施者、敬主爱人者、爱教门之士等美名,广泛得到人们的尊重。在后世更能得到安拉的优厚报酬,真主表扬他们说:确信天经,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确信真主和末日的人,我将赏赐他们重大的报酬"。(4162

一位法学家说过:你们要坚持施舍,无论多寡,施舍可获得十样好处。今世五样:1、洁净财产。2、涤出罪过。3、使穷人快乐。4、保护财产,给养宽裕。5、消灾减难。后世五样:1、替施舍者防避火狱。2、减轻清算。3、秤盘加重。4、迅速通过仙桥。5、升高乐园里的品级。

吝啬拒纳天课者在今世人身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终日为自己的财富煞费苦心,不知怎样存储最安全,因而背上许多的外号,如:守财奴、小气鬼、吝啬皮、一毛不拔等。因聚财而亲友远离,为富不仁。在后世将遭到安拉严厉的清算,等待他的是凌辱的刑罚。真主谴责他们说:

吝啬真主所赐的财产者,决不要以为吝啬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其实那对他们来说是坏事。末日里,他们吝啬的财产要向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脖项上。"(古兰3180

穆圣说:真主给了钱财而不交天课的人,复活日,那些钱财会变成蛇蟒,剧毒无比,露出两颗獠牙,缠住他不放,并张开两颌对他说。我就是你积攒的钱财,我就是你储存的财宝。"(布哈里圣训集)

上述《古兰》和圣训"的教诲,一再强调完纳天课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伊斯兰教中如果说诚信是念功的话,拜功则是身功,天课就是财功。在末日,只有具备虔诚的信仰和善良的功修才是脱离火狱进乐园的重要保障。 总之,积累的财产,只有诚心为安拉而施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哭声到来人间,带着别人的哭声回归后世。天课是五功中最容易遵行的,既取得安拉的喜悦,又救济了贫苦艰难的人。每年只抽出百分之二点五,就完成自己的天命。如果不抽出这点义务",自己的财产便都是不合法的。所以说则科特"意为纯洁"。譬如一头牛,它的肉是洁净的,但若不以安拉之名宰,不把血流尽,肉便是非法的,则科特也是同样的道理。《古兰经》警告不抽天课的人:窖藏金银,而不施舍于主道的人,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两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你们尝尝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滋味吧。"(934—35)经文中把积攒金银的人不用于主道的结局,说得这么严厉。用烧红的金银烙吝啬者的各个部位。同时,把刑罚说成报喜,这在修辞学中,称为似夸实贬",十分耐人寻味。

​朝觐的目的
​朝觐的目的

穆斯林的大聚会

伊斯兰提倡人与人之间关爱和团结,朝觐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朝觐期间相遇,他们相互认识,相亲相爱。在那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种族、肤色、语言的分别,穆斯林们在人类最大的盛会上口径一致,所有同伴的言语都是鼓励崇拜和敬畏,都是以真理相勉,以忍耐相瞩。他们最大的目的就是将主的命令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朝觐将全世界的穆斯林紧紧联系在一起。

想起后世

朝觐让穆斯林想起后世。当哈知穿上戒衣,念起响应词,当他站在阿拉法特山看到很多人穿着类似于"开凡"(裹尸布)的戒衣,立即就会联想到自己去世之后。联想起复生日的情形,这一点会使哈知们为死亡而准备,为见主之前应该拿上自己的"旅费"——善功而准备。表现出认主独一。一切言语、行为的崇拜只为真主。哈知的标志就是念"响应词","响应你,主啊!响应你!响应你,你独一无二;响应你,一切的赞颂、福泽和权柄都归于你,你独一 无偶。"认主独一很明显体现在朝觐的所有功课,所有言语和行为中。朝觐中付出身体的辛劳,财产这一切的奉献让人们更加接近安拉。

朝觐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

使者穆罕默德告诉我们:纯洁的朝觐带来的报酬是天堂,朝觐结束后,如果安拉意欲接受朝觐功课了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像新生儿一样纯洁,所有的罪过被饶恕了,这种朝觐的恩典和回报会让一个虔诚的朝觐者加倍的去珍惜去保持这种纯洁的无罪的状态,从而会使人极力的去做安拉喜欢的事情,远离罪恶的事情。所以朝觐会使人们更加的接近安拉,更加的虔诚,从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实现伊斯兰的教导,做个虔诚优秀的人。

经过朝觐的洗礼,会使一个人感受到在伟大安拉面前人人平等,全人类都是安拉被造物,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肤色、人种、国籍不同而产生歧视和仇恨,人类都来自同一个祖先,都将归于伟大安拉,会让人学会博爱和谦虚,这就是朝觐带给我们的改变。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