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穆斯林家庭的生活
穆斯林家庭的生活

穆斯林的家庭生

在伊斯兰看来,优先考虑他人而不优先考虑自己,是一种美德。这观念深深根植于这个宗教的信仰者中,即便是非穆斯林也能看到这一点。英国人权律师克里夫·斯达夫·史密斯是一位非穆斯林,他说:我喜欢伊斯兰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伊斯兰注重团体利益,与此相反,西方却注重个人利益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又以团体的形式,建立起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牢固关系,而这些团体中,社会关系最为坚固的就是家庭。家庭是任何社会的基础,这一道理是毋庸置疑的。在穆斯林社会,家庭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实际上,正因为伊斯兰重视家庭建设,所以才吸引许多人皈依伊斯兰。特别吸引女性皈依伊斯兰的因素之一就是,伊斯兰特别强调维护家庭,稳定家庭

伊斯兰以信仰为基础,建立起与生活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赋予妇女特殊的地位,承认她们在建设健全的家庭和社会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依靠她们,可以纠正过去三十多年里世俗人文主义带给社会的破坏。多位专家如是肯定。此外,伊斯兰对那些家庭遭到破坏的妇女有特别的吸引力,因为伊斯兰特别强调家庭的价值。"美国芝加哥地区罗月拉(Loyola)大学的一位研究伊斯兰的教授马歇尔·门森如是说

现在这里人们的倾向是,在北美拉丁美洲人社会中,那些重视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人更易于接受伊斯兰。诚如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穆斯林所说的:我想拉丁美洲文化本身有丰富的重视家庭的传统,这一点在伊斯兰教中也是非常突出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伊斯兰研讨会上,厄瓜多尔裔美国人赫南·瓜达鲁普说:对拉丁美洲人和穆斯林而言,他们拥有相似的文化和家庭观念。特别是,拉丁人家庭犹如编制的毛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忠诚,孩子们在严格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些特征就是穆斯林家庭的特征。"而在最近的一个报道中,有人指出:在穆斯林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家庭价值观方面,比如尊重老人、婚姻生活、抚育子女等,拉丁社会和穆斯林社会有许多相同点,这也是拉丁传统和伊斯兰价值观相近或相同的方面。"

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有些美国的皈依者也如是认为。卡洛尔维是一位这样的皈依者。她著了一本书,名为《另一条道路上的女儿》,在这本书里她搜集了这方面的事例。在书中,她引用了一个妇女的经历。该妇女讲述皈依伊斯兰后,对婚姻和家庭生活态度的重大变化:我愈接近这个宗教,我愈加感觉纯洁和安宁。我变得更有克制力。成为穆斯林之前,我打算不结婚,但现在我已成了妻子和母亲。因为伊斯兰给我提供了一个准则,使我对诸如谦虚、友好、爱情等有了信念,现在这些我都已经拥有了。通过婚姻我有自己的两个子女,伊斯兰使我得到了幸福。在信奉伊斯兰之前,我没打算要家庭,因为我不喜欢孩子。"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妇女谈到了皈依伊斯兰之后,进入一个大家庭的经历:他的一大家子人在机场迎接我们。那是一个令我感动的时刻,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妈妈(她的婆婆)简直像一位天使……,因为我在这儿的所见所闻,所以经常热泪盈眶。他们的家庭制度是独特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我无法语言表达他们家庭的氛围。"

这本书的附录C部分,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信奉伊斯兰14年的美国妇女的故事。她写了她丈夫的家庭和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与美国价值观之间的差异:见到了我丈夫家的所有成员,包括近亲和他家族的远亲……,我从婆婆那里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他们对待孩子有一套令人称奇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孩子尊重他人,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尊。看到抚育子女的观点和宗教观点和谐的运行方式,的确令人感到惊奇。与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的婆婆对我的美国文化的认同和赏识,给予了我极大的慰藉……,我确实看到伊斯兰是真理,因为伊斯兰认为保持中正就是正道。"

以上有些引文出自非穆斯林学者的观点,后面两篇引文出自皈依者的叙述和报道。一些普通的美国妇女,她们信奉了伊斯兰。我们看到她们之所以皈依伊斯兰,主要就是因为伊斯兰的价值观吸引了她们。这些价值观来自安拉,来自安拉的指导。通过安拉下降的《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愿安拉赐福于他)的教导,人们得到了这些指导。穆圣指出,家庭是伊斯兰信仰和伊斯兰生活方式的柱石。先知本人这样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当一个人结婚了,他就履行了宗教的一半义务,让他在剩下的另一半中,敬畏安拉。"(《摆海格圣训集》

后面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兰经》和圣训是如何谈论家庭的,比如夫妻婚姻生活、孝敬长辈、教育子女等问题,藉此我们来看看伊斯兰家庭制度的优越

​斋戒的七大裨益
​斋戒的七大裨益

斋戒的七大裨益

伊斯兰教的斋戒与它的其他四种功修一样,不单纯是一种宗教仪式,对于举行这些仪式所产生的效果,能给个人和社会留下极其深远的影响。现在仅将其中的斋戒这一功修的裨益,分成七个方面来谈谈。

1)、斋戒可以增进身体的健康。

因为斋戒具有体育的内容,它可以把身体内部的一切湿气排除,使沉淀物质消失。伊斯兰教的伟大哲学家和名医伊本西奈(阿维森纳)早在若干世纪前就说过:"体内的湿气和沉淀物质是由食物产生的,它们在体内集中过多,便导致许多病因潜伏下来。"现代医学科学才开始不断地揭示出食物中某些成分给人带来疾病甚至致命的事实,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而饮食的节制和定时定量是被普遍地认为有预防和治疗疾病,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而伊斯兰教的斋戒就有节制饮食,定时定量的性质。然而有那么一些现象主义者说道:"伊斯兰教的斋戒已经削弱了人们的身体而使之无精打采,怎么还谈得上健康?健康嘛,应该有力量才是!"我们说:"斋戒造成人体有点衰弱,那是暂时的,必然现象,其结果还是要使身体坚强和发展。大家难道没有发现或注意:植物在停止一度时间的水分而产生凋谢、枯萎的现象吗?可是这时,植物因缺水分而从土壤里所获得的其他养料,要比它在正常情况下所获得的多得多。

植物经过这凋谢、枯萎以后,再灌溉它,那么其发展之速度就比经常灌溉的要快,这种原理称作"反作用"。生物体在活力方面是大同小异的。医学科学的实践证明:一个民族和地区如果发生严重旱灾时,受害最敏感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平时耽于逸乐、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悠闲阶级的人们,因为人们的肠胃已经一向惯于饱和的湿润和多脂,因此旱灾往往造成他们伤亡较多。至于素来惯于艰苦朴实、粗茶淡饭的人们,在旱灾中都能挣扎生存,不致于丧命。因此,终年沉湎于奢华生活,丰衣足食、山珍海味、油灌满肠的人们更需要斋戒的清理、锻炼来改善自己的体质!

2)、斋戒可以节制各种欲望和嗜好,不致超过法度,形成犯罪。

人们的欲望和嗜好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约束而任其过度泛滥,必然就形成纵欲为恶,廉洁、纯正之泯灭。廉洁、纯正是各种美德的基础,基础既毁,那么,诸如知耻、柔和、忍耐、慷慨、自重、知足、谦让、温良、整洁、沉着、虔诚、忠实……等美德也就无所寄托。因为性灵上的素质紊乱了,身体上的气质也就随之而紊乱;纵欲是一切疾病的根源,这是医生们一致的看法。根据这一精神,至圣曾经说过:

"当莱麦丹月一跨入的时候,乐园里的各道门都被敞开着;火狱的各道门都被关闭起来;一切魔鬼都被镣铐禁锢。有一个号召者召唤道:寻找福利的人啊!快来吧!追求邪恶的人啊!应该适可而止了!"

乐园的大门,就是各种美德和善功,它们在斋月里的作用最广泛最显著;火狱的门是恶德和罪恶。但是它们的影响可以用真正的斋戒来消除,这是无可否认的。

反对者可能会说:"斋戒期间,人的情欲如果被削弱了,那么,根据你们在前面讲的'反作用'的原理,在过了斋月以后,情欲不是更加旺盛了吗?既然如此,斋戒反而有害身体。"

我们的答复是:情欲的灭亡和长期受到抑制都是有害于身体和精神,伊斯兰教制定斋戒和其他善功,目的是在于利人,使其两世幸福、康乐。而斋戒的要求是要身体消瘦,正如使难以驾驭的战马消瘦一样,以便人们好控制、驯服它;斋戒使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放弃各种非法的欲望和嗜好,养成人们在精神与物质的爱好、利益面前,有能取不取,舍而不惜的情操,不致于见利忘义或利令智昏。此外,除了斋戒作为节制欲望为主要手段以外,还可以通过天课、施济、礼拜等经常性的善功作辅助训练,所以人们的情欲和偏爱就不存在太过与不及两种极端的情况,"反作用"也不会产生。阿拉伯人在训练战马使之消瘦而驯服的时间往往是四十天。伊斯兰教以斋戒训练、陶冶教徒性灵的时间以一个月为天职,这就是莱麦丹月,此月以外的斋戒,或为"圣行"或属"副功"出于自愿。对于自知本性顽劣、刚愎自用的人则更需要较多一些时日的斋戒,以便使自己锻炼成为以理智主宰感情的人,不致于象牲畜一样被情欲所控制、驱使。但是,人们不能够制约自己的情欲和不良嗜好的话,那么,这种人生要比牲畜不幸多了。因为造物主使各种低等动物在获取自己的各方面欲望上有适可而止的本能,所以它们在吃、饮、交尾方面是自然需要;当这些生理需要一旦达其目的,它便满足了,决不会让自身再去承担过度的重担而想方设法点燃欲念的烈火,享受超生理需要的欲望。真主创造人类为高级动物,用思想与自然界作斗争,根据个人思维的正确与谬误,知识的宽广与狭隘,在趋利避害上就有各种不同的情况,难道读者没有发现过:大多数人遭受病害甚至还没有到达真主所预定的寿终正寝之前就夭折,主要原因就是暴食暴饮、狂吃烂喝、房事过度;而牲畜在这方面尚能自制,没有这些现象,除了外来的原因如失去食物、太冷、酷热使它们致病、死亡以外,牲畜寿限的结束都往往在享尽了健康过程后发生的。因此,人类的幸福有待于正确的健康教育,以及用教养的指导去实现,而完美的教育、教养只有寓于伊斯兰教教律里。如果弃拒这种教律的教育、教养,那么,人们确实比低等动物还不幸。真主曾经谴责那些不使用自己的知识媒介的愚昧无知的人说:

"我为火狱创造了许多人类和精灵,他们有心而不用来明理,有眼而不用来观察,有耳不用来倾听。这些人等于牲畜,甚至比(牲畜)还迷误,这些人是真正的混蛋。"又说:

"你未曾看见那种以私欲为自己的主宰的人吗?你难道信赖他吗?或者你以为他们大多数人为听话,会觉悟吗?他们只是象些牲畜,甚至更迷误多了!"

伊斯兰教的任务是要人们求得两世幸福。现世的不幸往往预示着未来的不幸。但是现世的幸福,如果不坚持伊斯兰教的原则和教训,不一定意味着来世的幸福。

3)斋戒可以使人认识恩惠的价值。

人们常年地处在真主的各种恩惠之中,往往不知道、不感谢。正如中国文豪苏东坡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例如:不生病,不懂得健康的可贵;不坐监不能体会自由的价值,不到年迈不会珍惜青春的年华。所以对任何事物的实质,只有通过失去对立的一面,才能真正达到深刻、全面的认识。斋戒期间为了失去自由自在的享受,忍饥挨饿,自然就会回忆饱暖的恩惠,从而激发了人们对真主感恩图报的意念。

4)斋戒可以培养人们忍苦耐劳的精神。

很多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人,如果骤然碰到一种愤怒之事,他的心思就要混乱而受到不安的折磨,失去了理性、烦躁、焦急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据说有一个纨绔子弟一向养着一只十分钟爱的鸟儿,有一夜,他不慎把鸟笼放在水池边,一只猫儿来到笼子旁边为了捕捉笼中之鸟儿而没办法,结果把鸟笼推到水池里去了。清晨,这纨绔子弟发现自己心爱的鸟儿已经淹死,太悔恨自己的疏忽,便啼啼哭哭,将两手不断地在膝盖骨上拍打,结果双膝患了神经病,不能自如,经过医治多年虽然可以行走而终未痊愈。这就是平时缺乏涵养,缺乏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锻炼。真正的斋戒是需要高度的忍耐和涵养才能坚持到底,胜任愉快。所以圣训说:"斋戒是忍耐的一半。"斋戒方面修养有素的穆斯林不但能任劳任怨,而且临危不惧,骤然不惊,任何突如其来的遭遇,能够沉着应付,这就是忍耐的品质,斋戒迫使人们去培养忍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忍耐是能控制食欲和性欲两方面,必须付出极大的耐性和毅力。所以使者穆罕默德说:

"斋戒是一个盾牌,如果你们任何人在斋戒时,言语不要下流,行为不可鲁莽。一旦有人要和他战斗或者吵架的话,他应该申明:我是斋戒者,我是斋戒者。"

使者穆罕默德把斋戒作为对挑衅者的回答,表明斋戒能起到御敌自卫的作用。使者穆罕默德在谈到婚姻问题也提到斋戒。他说:

"你们当中,谁够结婚了,让他结婚吧!因为结了婚最能使眼睛(对色情事物)视而不见,最能保护贞操。不能结婚的,让他谨守斋戒,因为斋戒(在防止色情方面)是一把匕首。"可见真正有益的斋戒是以钢铁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杜绝一切有损于斋戒的思想、言行,使斋戒者守正不偏,坐怀不乱。

5)斋戒这一制度把贫富、贵贱在丧失愉快和恩惠的需要方面处于一律平等的地位。

"平等"是各民族人民都在追求的一种理想,是古今一切伟人所致力于使它普及到全人类的一种人道主义的宗旨,伊斯兰教的斋戒、礼拜、朝觐所包含的内容和仪式已经具备这种意义,不论是帝王将相、军政要员,或者是贩夫走卒、贫民布衣,在履行这些宗教义务时,不得有任何区别。这样,就能使富贵者受到警戒和自爱的教训,使贫困者获得慰藉与自重的启发。宗教上这种平等观念和事实,持久有恒,行之有素,自然也就会潜移默化,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可望实现。

6)斋戒能使人产生恻隐心、同情感。

丰衣足食的人通过斋戒可以亲临其境地感受到饥寒交迫、嗷嗷待哺者的处境,从而培养他们怜贫、恤贫、济贫、敬贫的感情,一旦耳闻目睹可怜乞求者,不至于冷酷无情、一毛不拔。

7)斋戒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

其中念功是心的功课,礼是身的功课;斋是性的功课;课是财的功课;朝是命的功课。心功没有时间、地点之分;身功每日五次;性功每年一次;而命功、财功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胜任,那么,作为一个穆斯林,一年一次作性灵上的训练和功修,是表明自己对真主的命令,心悦诚服、拳拳服膺,因而斋戒是心灵纯洁、信仰忠贞的生动表现,否则,哪怕他口头上信主爱圣的言谈如何动听,而实际上不礼拜、不斋戒,只能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没有真实内容的一具躯壳。对主圣的命令、禁戒不敬畏,不奉行的人,难道对人的交往能存真心实意,可以信赖吗?所以能按教律要求坚持斋戒的人,是真信士伊玛尼(信仰)的流露,是穆斯林大众可以信任他的依据和保证。

【(英)艾罕默德哈施密马恩信译】

原载《到伊斯兰教的法律中去寻找永恒的幸福吧!》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

纵 观人类历史,冲破旧观念的真理,在普遍为人接受之前都是障碍重重,历尽艰辛。本文的观点,可能又会招来种种非难。我只是想把它提出来,把理智思考的机会留 给公众。至于给我的责难,也许是很好的礼物。新事物的诞生历来如此。谩骂和大帽子能住挡真理的脚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当今的科学,许多人引以为荣:人们庆幸地球这个得天独厚的星球,在宇宙中不多见的环境中孕育了生命,庆幸从低等生物成功地进化出了人类,尤其自矜从古代的愚昧到今天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事实,使得这种科学的信仰开始动摇了。

进化论曾经作为十九 世纪的重大发现,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也是近代生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以至社会意识的基石。但是,进化论的危 机,使一些学者重新审视人类真正的历史,探寻人类真实的由来。另一方面,对化石重新的严格鉴定和系统总结使进化论的证据更加飘渺,而史前文明发现和深入研 究无疑是对进化论的最后一击,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现代的科学。一些史前文明遗迹展现的高度发达的科技,是今天的人类望尘莫及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今天科学 的巨大局限性和误入歧途之处。

史前文明的发现

传统的理论认为现代的人类大约在10万年前起源于南非,从那里迁移到欧洲和亚洲南部,从亚洲继续迁移,于3万年前经白令海峡到达新大陆,于1.5万年前抵达南美。但是,大量事实否定了这种脱胎于进化论的假说。

大量具有高超智慧的文明遗迹,却有著远远超出人类文明的历史,这些不同时期的遗迹,完全打破了进化论的框框。18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太波山300英尺的地下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石器工具,经鉴定这是5500万年前的遗迹;1968年,考古学家朱伊特(Y. Druet)和萨尔法蒂(H. Salfati)在法国的一块石灰岩层里发现了一些不同型号的金属管,岩层的年龄是6500万年(Corliss, 1978, 652 ~ 653 )。远可追溯到在南非克莱克山出土的几百个精巧的金属球,距今28亿年。在这些事实和进化论假说面前,我们选择什么?

1966年,墨西哥的霍亚勒克出土了一批铁矛,美国的地质学家麦金泰尔博士发现这是25 万年的武器。这个违背进化论的结果实在让传统的科学家无法接受。这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名望的教授,因为坚持事实,被迫离开了自己的事业。

考古学家胡安.阿曼塔的遭遇同样发人深省。在墨西哥的普瑞拉瓦城,他发现一个动物的颌骨化石里面有一块残破的铁矛的矛头,鉴定这是26万年前的武器,一些刊物公布了这个不寻常的发现,但很快招来了权威们不做任何调查的批判。随后,阿曼塔失去进入考古现场的权利,一些人带著枪去现场,逼迫工人签字,表明那是他们埋在那里的。60个人中,有3个人签字。阿曼塔的事业夭折了,失去了继续从事研究的权利。

这类故事还有不少。 好象一些人总在维护著过去的东西,他们可以凭见识否定客观事实。随著时间的推移,在事实面前,进化论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进化论学者开始反戈一击,他 们根据事实对进化论谨慎地提出了疑问,自然毫无例外地招来了经验性的批判。然而,事实毕竟是真理的土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史前文明展示了人类周期性发展的规律,与化石记录珠联璧合

大量史前文明遗迹的相继发现,事实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前的诸如进化论之类的假说。考古学家克莱默和汤姆森(Michael A. Cremo& Richard Thompson)的《考古学禁区》(Forbidden Archeology) 一书,列举了500个确凿的事例,那是几万、几十万、百万、几万以至几十亿年前的人类文明遗迹,这些都曾是进化论回避的对象。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拉克西河岸的岩层中,在恐龙脚印化石旁边发现了12具人的脚印化石,十几年前,卡尔.鲍就对此开始了深入的研究,他以充分的论据排除了人为雕刻的可能。后来,同一地层中又发现了人的手指化石和一把铁锤,锤柄已经变成了煤,表明这个地区在远古时,曾经深埋在地下。锤头含有96.6 %的铁,0.74 %的硫,2.6 %的氯,这种现在都不可能造出来的合金,展示了史前一个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

在加蓬共和国发现20亿年前的大型核反应堆,反应堆的结构也比今天的还要先进,可用的放射性元素全部被提炼光了。许多学者猜测那个反应堆是外星人的遗迹,那么玻利维亚2万年前的帝华纳科(Tiahuaracu)古城,其中的古代神庙等巨石建筑显然是地球人的遗迹,它体现的天文学知识和冶金技术也超出了现代人;而25万年前的铁制武器又展示出一个不太发达的人类文明,著名的美国Science杂志98年(28214531459)刊登了一系列考古发现:1.5万年前的人像,2.3万年前的人像、3万年前用猛象牙雕刻的马,9万年前带倒钩的矛。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文明从蒙昧时期发展到今天的辉煌,只用了5千年左右,这些间隔久远古迹的,很可能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根据这些确凿无疑的 事实,一些学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学说。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并不象以前想象的那样,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时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不同时期地球的大灾难毁灭了当 时的文明,甚至灭绝了当时绝大多数的生物。有幸残存下来的人,从原始状态开始,繁衍发展,又进入下一次文明,又在下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毁灭,周而复始。遵 循著"出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循环往复。

施舍是高尚的品德
施舍是高尚的品德

穆斯林的行为:敬畏真主、热爱人类、仁慈、善良、怜悯和宽宏大量等这些都是健康的心理表现;反之就是病态﹕自私、嫉妒、狭隘、极端或穷奢极欲。 遵循真主启示的《古兰经》精神和先知穆圣的行为楷模,这是正道,其中一个重要的行为是施舍。 施舍的含义很广,一切受惠于真主的恩典,都可以向需要的人施舍,如金钱、衣食、物质、时间、劳动、服务、知识、技术、感情,即使是一个会意的微笑。 这些都是你所具有的财富",可以使受益者感到困境的解脱和心情愉快,施舍者本人也受益匪浅。


《古兰经》说﹕人确是被造成浮躁的,遭遇灾殃的时候是烦恼的,获得财富的时候是吝啬的。"(7019-21) 人性如此,性情浮躁,生性爱财,这也是真主的秘密,是对每个人的考验。 真主通过他的使者,引导正道,能克服缺陷者,能获得成功。 因此只有礼拜的人,不是那样,他们是常守拜功的﹔他们的财产中,有一个定份,是用于施济乞丐和贫民的。" (7022-25) 礼拜的人代表了时刻记念真主的信士,因为礼拜是遵循主道的表现,能获得真主的佑助,使他们减少浮躁,理解施舍的深层奥秘。



施舍就是穆斯林表达对真主的感恩,对人类的热爱,为他人的处境着想。 例如先知穆圣说:“ 一个优秀的穆斯林,得知邻居中有人半夜饥饿无食,自然会寝不安枕。 为真主而施舍,不会使你的财富减少,而会增多,将使施舍者得到更多的回报。 先知穆圣说﹕施舍,将有助于增加财富。"《穆斯林圣训集》 《古兰经》说﹕你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有利于你们自己的,你们只可为求真主的喜悦而施舍。 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你们都将享受完全的报酬,你们不受亏枉。"(2272) 先知穆圣是施舍的模范。 有一次,他家宰了一头羊,他回到家问他的妻子阿依莎:“羊宰了以后,家中还有多少。" 阿依莎说﹕只剩下一只前腿,其余都施舍了。" 先知穆圣说﹕很好,除了这只羊前腿,其余部份我们都得到了。"《提尔密济圣训集》



伊斯兰鼓励人们施舍,施舍者将获得真主的补偿和多种援助。



《古兰经》说﹕为主道而施舍财产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谷种,每穗结一百颗谷粒。 真主加倍地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1)



《古兰经》说﹕你们所施舍的东西,他将补偿它﹔他是最优的供给者。"(3439)

《古兰经》说﹕在死亡降临之前,你们当分舍我赐予你们的,否则,将来人人说﹕'我的主啊﹗ 你为何不让我延迟到一个临近的定期,以便我有所施舍,而成为善人呢﹖'"(6310) 这是对守财奴的警告,一生劳碌积累财富,不知何日临终。 趁着生命还在,头脑清醒,做一些为真主所喜悦的善功,比把财富丢在人间,而自己背负着罪孽去世更有价值。



《古兰经》说﹕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务。 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



善良的施舍,受真主的嘉许,取悦于真主,构成穆斯林的重要美德。 先知穆圣说﹕施舍吧﹗ 即使你给别人施舍一颗蜜枣,也能帮助你避开火狱中的刑罚。" 《布哈里圣训集》



根据众多弟子们见证,先知穆圣对别人的要求,从来不说不行。" 对于有困难的人相求,他甚至向别人借钱,也要给予求助者帮助。



先知穆圣说﹕至仁至慈的真主说﹕'阿丹的子孙们啊﹗ 你们施舍吧,你们也将接收施舍。"



先知穆圣说﹕每天有两位天使来到人间。 一位天使对施舍者给予更多的补偿和愉快,而另一位天使,对吝啬者送去灾难和痛苦。" 施舍者虽有所出,但他从无形中获得真主的回报,财富有增长,精神爽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收获,避免今世灾难,也在复活日受到保护,减少火狱的痛苦。



施舍时态度要端正,对收益者表示欢喜和亲切,没有忧愁和犯难的表情,更没有吝啬和挖苦的言词。 伴随着你的礼物和施舍,是你的笑容和满意,对收益者表示尊重和敬意,真主将为此奖励你的好心情,使你的生活充满欢笑和健康。


施舍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力而为,不必大肆宣扬,也不同任何人攀比。 施舍不论多少,都是一片真心,都将获得真主的喜悦。 《古兰经》说﹕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加以责成。 各人要享受自己所行善功的奖赏,要遭遇自己所作罪恶的惩罚。"(2286)



伊斯兰教育穆斯林,敬畏真主,表现在热爱人类上,最直接的表现是把真主恩赐的各种形式的财富向急需者及时施舍。 施舍对各人是功修,是善功的积累,对社会更有巨大效益。 大家都发挥助人为乐的精神,团结民众,提升全社会信仰精神,因此慷慨无私的施舍形成了穆斯林社会的文明特色。 先知穆圣说﹕每个穆斯林都应当施舍。" 有弟子问﹕真主的使者啊﹗ 假如有人家庭穷苦无力施舍,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就让他帮助有困难的人吧﹗ 劝说他人行善,劝戒别人不做坏事,也是施舍的行为。"《布哈里圣训集》《穆斯林圣训集》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