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原基督教徒阿克法·贝克斯特
原基督教徒阿克法·贝克斯特

原基督教徒阿克法·贝克斯特

我一直相信养主的存在,也始终感到他是存在的。虽然有时感到很遥远,所以经常会忽略。但我不能否认这一真理的存在。正因为如此,我一生都在追寻着这一前定的真理。我参加过许多的教会。我聆听、祷告、同来自不同信仰的人们探讨。却总是觉得不对劲,很迷惑,好像缺些什么。

以前听到许多人对我说:“是的,我信仰上帝,但我不属于任何宗教。我认为他们都不正确。"我确有此同感,但是,我不能就此罢休,而接受这一现实。我知道,如果上帝存在,那么,他不会遗弃我们,而使我们迷入歧途,甚至篡改真理。必有“正教"的存在。我一定要找到它。我把所有的尽力都集中在了各种基督教会里,仅仅是因为它们伴我长大,似乎在他们的教诲中有我所追寻的真知。

然而,教会之间各执己见,甚至在基本教义方面也有所冲突,如怎么祷告?祷告谁?谁将被“拯救"?谁被遗弃?一个人因什么才得以“拯救"?这错综复杂令人费解的问题,我几近放弃。我从一个教堂到另一个教会,旨在寻找关于对上帝的观点和我们生存的目的,但一无所获,只是因为他们的教诲的荒谬。

一天,我迷惘地走进一家书店,随之查阅各种宗教派别。在那儿我翻阅了许多的基督教书籍,突然脑海中闪出一个念头,看能不能在关于伊斯兰方面查找到什么。事实上,我对伊斯兰一点儿也不了解。出于好奇心,我随意拿起一本书读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的兴奋。其中“除安拉外绝无应受拜的主"这一句话,这一观念深深地触动了我,“他无任何匹敌,所有的崇拜只归于独一的安拉"。如此明了,如此伟大,如此直接的语句,包含着如此深沉的意义。

从此,我便开始通过阅读来了解有关伊斯兰的方方面面。我通过阅读所了解到的每一事都使我很受触动。它对于我曾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都给予了完美的解答,似乎给了我一幅清晰的画卷。兴奋的心跳促使我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了解伊斯兰的一切。

当阅读了《古兰经》之后,我感觉到能了解到这一真理是多么的幸运。我认识到,这一真理是安拉降示给他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然后由使者穆罕默德传达给全人类的。这正是我所追寻的真知。现在,我已经以一位穆斯林的身份开始了我的生活,我以认识和学习这一纯洁的真理而感到心灵宁静,。我将以自己的学习接近安拉。愿安拉指引我。阿敏!

来源:www.islamreligion.com

施舍
施舍

伊斯兰是一个天启的完美的生活方式,主要宗旨是敬主爱人。

捐献施舍是穆斯林的一项重要的功修,它是真主给穆斯林的一项重要义务,其目的是合理的运用自己手中的钱财既利于自己又造福于他人。所以合理的捐献施舍方式能最大发挥信仰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古兰经》给与充分的肯定:"行一件善事将获得十倍的回赐。"(6:160)又说:"为主道而施舍钱财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种子,发出七个穗,每一穗结一百颗谷粒。真主加倍的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1)穆圣说:"慷慨好比一棵树,它的根是在天堂里,它的枝叶伸在顿亚(今世)中,谁抓住了它,它就把谁引向天堂;吝啬也好比一棵树,其根是在火狱中,它的枝叶伸在顿亚中,抓住它的人会坠入火狱。
所以伊斯兰教义规定了正确的施舍方式,要想获得真主的喜悦又不伤害接受人、同时虔心敬意不带有任何私心杂念的做好这项工作获得完美的报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虔心敬意为主,《古兰经》:"施舍钱财以寻求真主的喜悦,并确定自身信仰的人譬如高原上的园圃,它得到大雨,便结出加倍的果实;如得不到大雨,小雨也足以滋润。真主是明察众仆的。"(2:265)又说:"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利于你们自己的,你们只可以为真主的喜悦而施舍,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将获得完美的报酬,你们不受亏枉。"(2:272)
二:费用自己心爱的东西,《古兰经》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或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仙、信经典、信先知,并将自己心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2:177)与之相反,拿着不好的东西或者自己该扔的东西用之施舍不但起不到作用,而且引起人们对他反感,真主也不喜欢,也不会获得任何报酬。《古兰经》云:"有正信的人们啊!你们当分舍自己所获得的美品和我为你们从地下出产的物品用以施舍。你们不要用那除非闭着眼睛连自己也不愿收的劣质物品用以施舍。你们当知道安拉是无求的主,是可颂的。"(2:265)尤其是现在的穆斯林群体对于施舍有很大问题,清真寺收供养(麦子),往往出一些最差的,捐献东西往往是自己该扔掉的来美其名曰用以施舍,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反省了。
三:不计报酬,真正捐献施舍者是不图别人的回报,只寻求主的喜悦,也不是礼尚往来的报答。《古兰经》:"敬畏者得免于火狱,他虔诚施舍他的钱财,他没有受过任何人应报的恩德,但他的施舍只是为了寻求真主的喜悦,他自己将来必定喜悦。"(93:17——21)又说:"我们只为爱戴真主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感谢。"(76:9)。
四:不待人求,捐献者的目的是让真正有需要的人的需求得到解决,而自己的捐献施舍能够发挥最大效益。尤其是一些虔诚的为主道服务的人,轻易不愿张口求别人援助,实际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古兰经》:"施舍应归于那些贫民,他们献身于主道,不能到远方去谋生,不明他们真相的人,以为他们是富足的,因为他们不肯向人乞讨。你从他们的外表可以认识他们,他们不会呶呶不休的向人乞讨。你们所施舍任何美物真主都是知道的。"(2:273)
五:不使人蒙羞,有些人稍微捐献一点,就说一些刺挠难听话,让受施者难堪和蒙羞,或者让受施人表白他的恩惠,
这是真主所不允许的。《古兰经》:"为主道费用自己钱财,施舍后不示惠受施人,也不损害他们,,这等人在他们主那里享受他们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2:261)又说:"与其在施舍后损害受施人,不如婉言谢绝,并原谅他的烦扰。真主是自足的,是至容的。"(2:262)
六:不沽名钓誉,真主说:"有信仰的人们啊!你们不要对受施人示惠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得无效。犹如为沽名钓誉而施舍的人,并不信真主和后世一样,譬如一个光滑石头,上面有一层浮土,一阵大雨过后,使它变得又硬又滑。他们不能够获得他们所施舍的报酬,真主是不引导没正信的民众。"(2:264)又说:"他们中有沽名钓誉而施舍钱财的人,他们不信真主,也不信末日。谁以恶魔为伴侣,谁的伴侣真恶劣。"(4:38)从这两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凡作善而专给人看,他的信仰就有很大的问题。但我们应明白:如果捐献施舍只是为真主,内心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或者炫耀,而是起到带头作用,或者是寺内公布名单,或者是你施舍后别人知道后夸赞你都不属于沽名钓誉的范畴。毕竟暗藏的要贵过名扬的价值。真主说:"如果你们公开的施舍,这是很好的;如果你们秘密的施济贫民这对于你们是更好的。这能消除你们的一部分罪恶。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2:271)
七:不是贿赂性的,有一段经文我们必须注意,就是二十七章二十节至三十六节因为这段文字太长,其大意如下:当年苏莱曼得到消息有个"塞拜"小国非常富有,本国女王和臣民不拜真主而拜太阳,苏莱曼就写了一封信劝她归信。女王见信后差人送来了许多礼物来试探苏莱曼。苏莱曼对那送礼的差人说,你们用钱财来资助我的吗?真主赐给我的强过赐给你们的。你们以为礼品可以解决问题吗?你回去吧,我必定率军队前去攻打你们,直到你们信仰真主,或者在卑贱的状态下离开那块土地。苏莱曼接了礼物为什么发怒而率军队征讨呢?就因为其带有贿赂性。因此真正的捐献不能是为了某一种利益,如公务员对长官、商家对公务员送的礼品,或者回扣诉讼人对法官、纳税人对税吏、老百姓为办事便利对有权人所送的礼物均属贿赂,这一段经文是告诉我们真正施舍不是贿赂性的。
八:不要怕穷,要有克己利人的精神,真主说:"恶魔以贫穷恐吓你们,以丑事命令你们,而真主应许你们的是恕饶和恩典,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8)又说:"在他们之前,安居故乡确信正道的人们,他们对于那些教胞所获得的赏赐不怀怨恨,他们虽有急需也愿把自己所有的让给那些教胞。能戒除自身贪吝者才是成功者。"(59:9)
以上是根据经典的指示正确捐献施舍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捐献施舍价值既利己又利人,同时又能获得真主的喜悦。这才叫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拜功的条件
拜功的条件

第一节 礼拜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缺一不可

1、肯定礼拜的准时。肯定拜时已到便可礼拜。无论这个肯定来自可靠人的通知、推算,或是宣礼员的宣礼,或个人的推算,或通过某种足以了解时间的方法。

2、做大、小净。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古兰经》五:6)。伊本·欧玛的传述:穆圣说:真主不接受无小净者的拜功,不接受由贪污而来的施济。"

3、清除身体、衣服和拜所上的污秽物。何时能够,何时清除。若难于清除污迹时,可以带着污迹礼拜,拜后不必重礼。

清洁身体。艾奈斯的传述:穆圣说:你们当清洁小便,因为坟墓中的惩罚大部分与此有关。"阿里的传述:我是一个多欢水的人,因我是穆圣的门婿,难以启齿。所以,我委托人向穆圣请教此事。穆圣说:你做小净,并清洗生殖器。"阿依舍的传述:穆圣对一个有病血的女人说:你要清洗血迹,尔后才能礼拜。"

清洁衣服。真主说:(你当洗涤你的衣服)(《古兰经》七四:4)。赛姆勒之子扎比尔的传述:我听一人问穆圣:我能穿着与妻子性交过的衣服做礼拜吗?穆圣说:可以。但你见到污迹时,就要清洁它。"穆阿威耶的传述:我问了温姆哈比白:穆圣穿着睡衣做过礼拜吗?她说:是的。衣服上没有污秽物时,可以礼拜。艾布赛义德的传述:穆圣正带着他的众门弟子礼拜,在拜内他脱下两鞋,大家也脱了鞋。穆圣礼完拜就问:你们为什么要脱鞋呢?"大家齐声说:我们见你脱了鞋,所以,我们也脱了鞋。穆圣说:颉伯勒莱天使降临了,他告诉我说:我的两鞋有污秽物。如果你们到礼拜殿做礼拜时,首先,检查一下两鞋,谁发现自己的鞋上有污秽物,就应当用土把它擦掉。然后,穿着它礼拜。"这段圣训说明,礼拜者带着污秽物,而不知道染有污秽物或忘记污秽物入了拜,而在拜中记起时,应该先去清除污秽,然后,接着礼拜,不必重礼。

清洁礼拜场所。艾布胡勒的传述:一个乡下人在清真寺里小便,大家站起想呵斥他,穆圣说:你们不要制止他,他小便后,你们可用一桶水把他的尿刷洗一下就好了。你们的使命只是给人方便,不能强人所难。"邵卡尼说:上述圣训说明清洁衣服为当然,谁的衣服染上污秽物而礼拜,谁就负于抛弃一件当然"功课的职责,其拜功是成功的。众学者主张:必须清洁衣服、身体、礼拜场所。部分学者主张:这是礼拜成功的条件。部分学者主张:这是圣行,其实是'当然'。谁有意带着污秽礼拜,谁就撇了当然",其拜功是不成功的。

4、遮盖羞体。真主说:(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古兰经》七:31)。即每逢礼拜时,你们必须遮住羞体。艾克沃尔之子赛里麦的传述:我问穆圣,主的使者啊!我可以穿着长衣礼拜吗?穆圣说:是的,你应系上钮扣,即使用刺也要串住。"

男人羞体的界限

男人礼拜时,应遮住前、后窍。因前、后窍属羞体。除前、后窍外,大腿、脐眼、膝盖是否属羞体方面众学者众说纷纭。这是由于很多遗训的不同而不同,一说是羞体,另一说不是羞体。

主张上述三窍不是羞体的人以下面的圣训为依据

1)阿依舍的传述:穆圣露着大腿坐着。艾布伯克尔和欧玛先后进来谈话,穆圣均未遮住大腿。后来奥斯曼来了,穆圣连忙整衣。他们走后,我问:真主的使者啊!前两人进来时,你毫无介意,奥斯曼一来,你却连忙整衣,这是什么道理?穆圣说:誓于真主!连天使都为他害羞的人,我怎能对其不害羞呢?"

2)艾奈斯的传述:海白尔之战,穆圣卷起裤子,露出大腿。致使我见到他白皙的大腿。伊本·哈兹姆主张:千真万确,大腿不是羞体。倘若大腿是羞体,那么,真主不让内净外洁,受天使保护的使者在为圣后露出羞体。更不会让马立克之子艾奈斯等人看见他的大腿。尽管穆圣在孩提时代,为圣前露过一次羞体,从那以后再未露过羞体。扎比尔的传述:穆圣同他们一道为修筑克尔白"搬运石头,他穿着裤子。他的叔叔安巴斯对他说:侄子啊!你脱下裤子,放在肩膀上,以免石头损伤肩膀。然后,穆圣脱下裤子,放在肩膀上。突然,他晕倒了。从那以后,任何人再没见过穆圣露出过羞体。

3)艾布阿里耶的传述:萨米特之子阿布顿拉说:我去见艾布赞勒,他拍打我的大腿。并说,穆圣像我拍打你的大腿一样,拍打了我的大腿。并对我说:你当按时礼拜。"伊本·哈兹姆说:假设大腿是羞体,穆圣绝不会用圣洁的手,触摸艾布赞勒的大腿。假设艾布赞勒认为大腿是羞体,那么,他也绝不拍打萨米特之子阿布顿拉的大腿。任何一个穆斯林不应该用手去拍打他人的前、后窍。更不应该用手去拍打外妇人的身体,那怕她穿着衣服也不行。伊本·哈兹姆说:胡外勒斯之子朱白尔见到艾布伯克尔露着大腿。马立克之子艾奈斯来见闪玛斯之子盖斯时,他露着大腿。

主张大腿是羞体的人以下面两段圣训为依据

1)哲哈什之子穆罕默德的传述:穆圣经过穆阿麦勒,见他露着两大腿时说:穆阿麦勒啊!你应该遮住大腿。因为大腿是羞体。"

2)朱尔海吉的传述:穆圣路过见我穿着斗蓬,露着大腿时,便说:你遮住大腿,因为大腿是羞体。"

综上所述,都是两派学者各自的依据。做为穆斯林有权选择以上任何一派的主见。但是为了小心起见,礼拜者应尽量遮盖脐眼与膝盖之间的部位。

女人羞体的界限

女人除两手和面容外全身都是羞体,必须遮住。真主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古兰经》二四:31)。即她们不要露出装饰的部位,除面容和两手外。阿依舍的传述:穆圣说:真主不接受不带面纱(盖头)的成年女人的礼拜。"温姆赛莱麦的传述:我问穆圣:女人只穿一件长衣、戴一顶面纱(盖头),不穿裤子可以礼拜吗?穆圣说:可以,不过长衫必须长而宽,遮住脚面。"阿依舍的传述:有人问我:女人做礼拜时,应穿几件衣服?我说:你去请教艾布塔里布之子阿里,然后,你回来告诉我。那人去问阿里,他说:应戴面纱(盖头),穿宽大而遮住脚面的大衣。尔后,那人回来告诉了我。我说:阿里说的正确。

礼拜者应穿的衣服及最佳服饰

凡礼拜者必须穿能遮盖羞体的衣服,即使衣服又窄又小,刚能遮住羞体。若衣服质地薄而透明,甚至能看清肤色时,决不能穿着这种衣服礼拜。

可以只穿一件衣服做礼拜。艾布胡勒的传述:有人问穆圣,可以穿一件衣服礼拜吗?穆圣说:难道你们人人都有两件衣服吗?"

穿两件或多于两件的衣服,尽量修饰,穿着整洁地礼拜为可佳。伊本·欧玛的传述:穆圣说:当你们的一个人要礼拜时,他应该穿上两件衣服,他更应该为真主而修饰。若他没有两件衣服可穿,而要礼拜时,他可以只穿一条裤子。但千万不要像犹太教徒那样披着衣服礼拜。"阿布都兰咱格的传述:对此问题吴班耶和伊本·麦赛吴德有争议,吴班耶说:穿一件衣服礼拜不为可憎。伊本·麦赛吴德说:穿一件衣服礼拜为可憎。但只有一件衣服者则不然。欧玛在演讲台上总结两种主张说:他俩说的都有道理,真主给人宽裕的时候,你们就 当宽用,衣服多的人,他可以有时穿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衫礼拜;有时穿一条裤子和一件大衣礼拜;有时穿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礼拜;有时穿一条裙子和一件上衫礼拜;有时穿一条裙子和一件大衣礼拜;有时穿一条裙子和一件上衣礼拜;有时穿一条短裤和一件披风礼拜。布热德的传述:穆圣禁止男人披一件斗蓬或只穿裙子不穿斗蓬礼拜。阿里之子哈桑的传述:当我立站拜功时,便穿着最好的衣服,有人问我时,我说:真主是俊美的,他喜欢俊美。所以,我为我的养主修饰。我便引证经文(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古兰经》七:31)。

可否光着头礼拜

伊本·安巴斯的传述:穆圣有时摘下他的帽子,放在他的前面做遮挡物。哈奈菲派主张:男人光着头礼拜为认可,但为了表示虔诚光着头礼拜为可佳。无任何证据说明戴帽礼拜为可贵。

5、朝向天房。众学者公决:礼拜者必须面向禁寺(天房)礼拜,真主说:(你应当把你的脸转向禁寺。你们无论在那里,都应当把你们的脸转向禁寺)(《古兰经》二:144)。白拉依的传述:我们同穆圣朝向巴勒斯坦圣殿礼拜,历时十六、七个月,后来我们改向天房礼拜。

亲眼目睹天房和未见天房者应怎样朝向

亲眼见到天房者,应面向其房体。未见者应面向其方位。这是根据各人力所能及而言。真主对每个人只按能力责成。艾布胡勒的传述:穆圣说: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地方都是礼拜的朝方。"这是指麦地纳、叙利亚、伊拉克及美索布达米亚的北方人;埃及人的朝方在东南方之间;也门人的朝方是北方;中国人、印度人的朝方是西方。

怎样了解朝向

每个国家都有了解朝向特定的标志。如在清真寺里所修建的壁龛和指南针,都是辨别朝向的标志。

辨不清朝向者的律例

因天阴或黑暗或别的原因而辨不清朝向时,必须向人请教。若找不到请教者时,自己推断,凭推断的方向礼拜,其拜功是成功的。即使拜后知道朝向错位,也不必重礼。若拜中知道朝向错位时,就在拜中转向朝向,切不可中断拜功。伊本·欧玛的传述:人们在古巴邑清真寺正做晨拜,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他说:穆圣昨天夜里得到启示:真主命令他朝向天房礼拜。"故你们应该朝向天房礼拜。大家本来都是面向叙利亚礼拜的,现在统统转向天房礼拜。

若以推断的方向礼了一番拜后,想再做另一番拜时,必须再次推断。若推断有新的改变时,就执行新的推断结果,而不必重礼第一次推断的拜功。

什么情况下不朝向天房

朝向天房是主命。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不朝向天房

1)骑乘者礼副功拜时,可以在骑乘物上礼拜,他要指点鞠躬、叩头,但叩头要低于鞠躬。骑乘物走向那里,那里便是他的朝向。热比尔之子阿密尔的传述:我见穆圣在骑乘物上照着骑乘物行走的方向礼副功拜,并用头指点。但主命拜没有这样做过。《艾哈默德圣训集》中有:穆圣从麦加来到麦地纳时,在骑乘物上礼拜,骑乘物走向那里,他就朝向那里。故降示了这段经文:(无论你们转向哪方,那里就是真主的方向)(《古兰经》二:115)。伊布拉欣说:我们原来在骑乘物上礼拜时,骑乘物走向那里,我们就朝向那里。伊本·哈兹姆说:根据圣门弟子、再传弟子的传述,居家者和旅行者都可以执行这种律例。

2)受强迫者、病人、恐惧者礼拜时,怎样朝向

上述三种人无能朝向天房礼拜时,可以不朝向天房。穆圣说:我凡命令你们做的一件工作,你们要尽力遵之。"真主说:(如果你们有所畏惧,那么,可以步行着或骑乘着做礼拜)(《古兰经》二:239)。伊本·欧玛说:如果你们害怕时,可以朝向,也可以不朝向的礼拜。

​论伊斯兰教的斋戒
​论伊斯兰教的斋戒

论伊斯兰教的斋戒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念、礼、斋、课、朝)之一。真主对穆斯林们说道:"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故你们当斋戒有数的若干日。你们中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的人,当纳罚赎,即以一餐饭,施给一个贫民。自愿行善的人,必获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倘若你们知道。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知道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守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以便你们补足所缺的日数,以便你们赞颂真主引导你们的恩德,以便你们感谢他。"(《古兰经》2:183-185)

使者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教是建立在五件事上:(1)证实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宰,并证实穆罕默德是真主的特使;(2)力行拜功;(3)完纳天课;(4)朝觐天房;(5)封莱麦丹月的斋。"(《布哈里和穆斯林圣训实录全集》)

以上两段经训是伊斯兰教把斋戒作为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天职的依据。从经训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斋戒"这一天命不仅是伊斯兰教信徒所必须履行,伊斯兰教以前的人民和其他宗教信徒也曾奉行过,可见自古以来,斋戒这种宗教活动,就被真主和各宗教所重视。

(一)古代各民族、宗教的斋戒一瞥

只要注意研究各民族宗教发展史的人,便可以发现那些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没有不把斋戒当作善功的一种要素来看待。例如:印度的摩尼教教律就十分强调斋戒的必要性,把它看成是教徒高尚行为的表现;而婆罗门教徒从远古以来就对斋戒克尽其职,恪守不移,连老、病、残、弱者也不放弃,其中尤以瑜伽派最为虔诚和突出,他们为了献身于一件善事而需斋戒十天到十五天,在此期间除了饮少量的水以外,任何食物都不吃。

佛教和中国的儒教也都有各自的斋戒规定和仪式,我们中国的穆斯林都耳闻目睹过,这就不多说了。

古埃及人在所有的节日都要斋戒。他们的宗教师则需斋戒七天至六个星期;古希腊的艾勒资纽人和特思目夫尔人则责成自己的妻女斋戒,要她们坐地上,现出犹豫、悲伤的情状,以示斋戒应有的礼节;希腊古代民族的拉森底姆奈人,每到战争以前,也要连续斋戒数天,当时,克里特岛的牧师们都不吃鱼肉类及烹调过的食物,像佛教的和尚、尼姑一样,终生以素食为生;罗马人和意大利人,同样地也是以持斋为美而称著于世,据传说塔尼梯人,当罗马人包围他们的时候,也曾经斋戒了十天,以求胜利的降临。

至于犹太人,在他们的经典中也有歌颂斋戒的诗篇,他们的祖先在斋戒时,不仅仅满足于二十四小时之内不吃不饮,而且还要睡眠在沙土之上,对自己所遭的不幸事情要深刻自我反省,而表示哀痛,因此,他们的青年男女,其教律规定不许在斋月结婚。可是近代的犹太人每年只斋戒六七天了,其中德行好的,则斋戒一整月,每二十四小时开斋一次。如今的以色列人,只是每年阳历八月九日这天才斋戒一次,以纪念耶路撒冷大寺被毁而已,在八月九日以前要作好斋戒的一切准备,例如饮食方面就开始限于只吃一味,品行优良的人所吃的面包里还要混合着土质,夜间睡在盘石上,不断地呻吟、啼哭,以示对灾难的哀伤。

基督教徒则每年需斋戒四十天,以仿效尔萨圣人的德行。每二十四小时开斋一次,在开斋时的饮食不许可有带生命物类或由生物身上产生的付食品,如乳汁、乳饼、干酪等。另外,基督教还有四旬斋(也叫大斋)的规定,即每个季节斋戒三天,都列为天职,其余的如每星期四、五的斋戒为自愿的副功斋。可是,时至今日,在基督教中,不说普通教徒已废弃传统的斋戒制度。就连牧师、神职人员也违背了这一教律。

以上是对古代各民族、各宗教的斋戒作简略地回顾一下,以此证明斋戒在人类社会中的历史性和连贯性。

(二)伊斯兰教的斋戒和要求

伊斯兰教的斋戒是使者穆罕默德由麦加迁都麦地那的第二年(即伊斯兰历二年——公元六二三年)开始定制的,规定每年的九月(莱麦丹月)为穆斯林举行斋戒的月份,所以普通称为斋月。斋月到底相当于阳历的哪个月,这是难以肯定的,因为伊斯兰教的历法是根据太阴(月亮)绕地球一周(29530588日)为一月来算的,因而是纯阴历,全年十二个月,合计有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每年与阳历相差十一日左右,每三年相差一月,所以斋月虽固定在回历九月,然而与阳历相比是活动的,每三年向后退一个月。

从斋月的第一天起到最后一天,每天从破晓到日落戒除饮食和房事(夜间不戒),是伊斯兰教斋戒的基本要求。这是根据下面这节《古兰经》的原文提出的,真主说:

"斋戒的夜间,准你们和妻室行房……你们吃吧!饮吧!直到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截然划分,然后整日斋戒,直到夜间。"(《古兰经》2:187)"这是真主的法度,你们不要临近它。真主这样为世人阐明他的迹象,以便他们敬畏。"

伊斯兰教斋戒的宗旨,总的说来是使穆斯林通过斋戒这一手段养成坚强的意志、廉洁的操行、守法的精神。对于合法的饮食与正当的夫妻性生活尚能戒除和节制,那么对于非法贪污和败坏道德的奸淫更能加以防范和杜绝了。所以《古兰经》说"以便你们敬畏",便是斋戒的宗旨和效果。

但是,伊斯兰教的斋戒,除了止""""这两方面以外,在耳、眼、口、鼻、手、脚、思想等各个器官和肢体方面也要受到教法的约束和训练,如果仅仅不吃不饮,不行房事,还不完全符合斋戒的要求,那么,要达到斋戒的宗旨自然也就谈不上了。因为圣使者穆罕默德说过:

"有许多所谓斋戒者,除了饥渴以外,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斋戒可言"又说:

"谁不放弃谎言,仍津津乐道,那么真主并不需要他放弃食饮(指斋戒)"又说:

"背谈他人,会使斋戒者开斋。"

由此可见,仅仅不吃不饮,不行房事,但是眼所视、耳所闻、口所言、心所思、手所取、脚所趋,仍然离不开低级下流、猥亵淫荡、败坏道德、伤天害理、违反教法、扰乱治安、危害人群的思想言行,都足以坏斋,所以,这种徒具形式的斋戒自然没有价值和任何意义。因为伊斯兰教的斋戒,要使斋戒者第一:远离食色;第二:节制欲行;第三:克尽己私,然后"省功涤过"从而"明心见性"以达到"敬畏"真主。要做到这样,斋戒者就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非礼勿思、非礼勿取、非礼勿趋",整个身心都纳入在斋戒的范围内,使思想言行表里一致地受教律的规范和熏陶。这样的斋戒才符合要求,才有益处。

此外,斋戒者要出于自觉自愿,诚心诚意,如果是为了应付或沽名钓誉等等不纯动机而斋戒,那么,也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伊斯兰教的斋戒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精神方面和躯体方面来谈谈。

(三)伊斯兰教的斋戒是促进思想向善的有效措施。

大家都知道:人是精神(灵魂)与肉体两者的结合物。造物主使精神与肉体又各赋有相互不同的特性。大多数人常常被他内体方面的各种需求所控制、驱使,于是陷入在欲念的深渊里,给自身和集体甚至给社会造成许多危害。而伊斯兰教制定的每一种律例,责成人们必须奉行的每一种仪式,其目的是要使人类的思想品质在适度与可能的范围内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因此,教律根据人的操行优劣、体质强弱、性别差异、接受能力快慢,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信徒在宗教生活中逐步学习和培养许多礼仪和美德,规定他们要实践各种集体性的善功,以保证相互鼓舞,一致向善,不致独善其身,因为在各种集体活动的善功中,无论从形式到内涵,都具有无穷的潜在能量,可以用以推动人人从善如流,防止放肆行为和纵欲为恶。比如:规定按时集体礼拜,一日五次,以便让全体穆斯林共同都能在敬畏真主的前提下并驾齐驱,团结互助,并养成守法、守时、践约的精神;规定斋戒,以造就穆斯林适应于高尚美德的人格,从而尽可能地脱离物质欲望的拘羁。因为要清心,必须寡欲。

真的!人的生活环境如果能处在适度与中和的情况下,那么精神与肉体的两种能量就可以保持平衡,符合机体的自然规律,否则,平衡就要失调,规律就要被破坏,导致道德堕落,人格扫地,因为人身上的情感和欲望是多方面的,中医说的"七情六欲"是导致疾病,损害魂魄的主要原因。比如,单以口腔这一器官来说,如果不节制食欲,那么"病从口入"那是必然的,因为食欲过甚,便是大吃大喝,于是各种肠胃疾病生发,同时,饮暖思淫,色胆包天,常常把人的高等理性泯灭,而降成低级的兽性,但是,如果通过斋戒的锻炼,节制食欲、色欲,再加上在斋月期间,口诵心惟地阅读《古兰经》,研究学术,探讨真理,勤于拜功,热心公益,自然无暇搬弄是非,说谎背谈,虚度时光……等等教律所禁戒的事情,于是优良的道德品质逐渐形成,向善的心情与日俱增,这种超凡脱俗的高尚思想是属于上界(天仙)的特性,因为天仙是不吃不饮、没有男女之性别、超然于物质和情欲的控制、一尘不染,所以如果按教律的要求,斋戒者能达到"己私克尽,物我全忘"的话,那么在性质上他已臻于天仙的境界,可以享受真主之光的沐浴,使性灵得以净化、纯洁,进一步有力克服各种欲望的干扰和私心杂念的复萌;增进了与真主的接近,远离了各种罪恶。

从善功的地位而论,伊斯兰教的斋戒比其他善功占据更高的等级,以致真主把它器重为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真主说:

"人类的每一种工作都是为了他自己,只有斋戒是为了我,我将亲自报赏他。他为我而放弃情欲和食欲。斋戒者有两种快乐——一种快乐是在他开斋时,另一种快乐是在与我相会时。"(经外传说)。斋戒者每天开斋时的快乐人人都有体会,但是与真主相会的快乐,一说是在将来,一说是斋戒者如能一尘不染、一私不立,那么,便能与真主神交,这种快乐是无以复加的,不可以比拟的。所以伊玛目安萨里大哲学家说:"琵琶之所以能弹出悦耳动听的美丽音调,是因为它有一个空空的腹腔。斋戒者能领会与真主相交的快乐并且享受智慧的果实,也是因为他绝其外物,化其己私,少吃少饮,清心寡欲所致。"真主不久将对斋戒者们说:

"你吃吧,你喝吧,你愉快吧!如果你见人来,你可以说:'我确已向至仁主发愿斋戒,所以今天我绝不对任何人说话。'"(《古兰经》19:26)可见斋戒的效益何等的大,地位多么高啊!这是因为斋戒者为了真主的喜悦,抑制了自己物质与精神上一切需要,心悦诚服地遵从真主的命令。"服从"是仆民的义务,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旨之一。

此外,斋戒的本质,除了能与真主神通交往这种密切关系外,还可以培养许多为真主所喜爱和命名的美德。例如斋戒者亲身体验到饥饿的真实情况,于是便能推己及人,对于赤贫者、弱者、受难者产生恻隐怜悯之心情,而给以救济或寄以同情,不致冷酷无情、无动于衷。"仁慈"、"博爱"、"怜悯"等等是真主的属性,如果人人能具备了这些品质和美德,一旦形成集体的、社会的性质,那么,大家都能感到强者与弱者,贫富之间的相互依赖,团结一致是非常必要的,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定,从而消除由于各种矛盾的对立和贫富不均而引起的经济上的、道德上的各种社会危机和弊端。大家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又有天课这一经济制度节制了资本的集中和社会产品的垄断,那么便为在世界上建立公道与正义的普遍的秩序,在精神与物质创造了条件。

斋戒对于人们的思想建设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既然有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宗教上被列为伊玛尼(信仰)的四分之一看待。因为至圣说:

"斋戒是忍耐的一半"而"忍耐是信仰的一半"

近代有一些心理学家已经公认伊斯兰教的斋戒,在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法不可媲美的,因为斋戒是以无穷的精神为力量,自觉克制肉体上的非法要求,以理性的需要,适当调整物质(躯体)的存在。根据这一原理,法国的加布哈尔德教授以伊斯兰教的斋戒为论据,写了一本《意志的强化》的书,主张伊斯兰的斋戒是实现精神主宰身体的有效手段,它能使人成为自己生活的真正主人,不致变成物质偏向的俘虏,而导致伤亡。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因为如果真正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实行斋戒的话,确实需要很大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我们仍旧以口腔这一器官为例来说明问题,如果有一丰盛可口的山珍海味摆设在面前,对于一个斋戒有素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毫不困难地控制住食欲,无动于衷,不屑一顾,即使是平时贪食,食欲旺盛的人,在垂涎三尺的情况下,他一定不致轻易中途开斋而去品尝一口,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器官强烈冲动的抑制,正如前面所说那样,是对耳、眼、鼻、手……整个躯体的绳之以法、治之以礼,不能任性、放肆,通过这样严格训练,又能持之以恒,那么,性格暴躁的人,可以变成温和的人;矜骄自持的,在"真主的法度"面前,也只得服服帖帖,变成谦卑、平凡、懦弱的人,并可以培养坚强的思想;富贵逞强的,可以挫其骄奢淫逸的锐气,而受到忆苦思甜的启示,贫苦的人进一步加强艰苦的精神,并树立了自尊心。此外,斋戒者无论在大庭广众之间或独处幽居的情况下,开斋时间不到,除突然因病确需打针吃药外,都不可提前或推迟食饮;言、行、视、听同样受到教律的规范,这就养成人们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奉公守法、廉洁可嘉的品德,以及守时、践约的观念。人人都能如此坚持不渝,男女老少,家家户户,同心同德,推己及人,那么斋戒的意义,便从宗教的范围、个人的修养,发展成社会性的、集体的领域里,从而使和平、安宁、幸福、团结的环境更能稳定、持久。

(四)伊斯兰教的斋戒对增强体质所起的作用

实践证明,伊斯兰教的斋戒,其优点还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思想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建设上,而且对于促进人体健康、防止或医治许多疾病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谁是穆罕默德?
谁是穆罕默德?

"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月亮,他穿着一件红色的斗篷。在我看来,他比圆月还美丽。"《提尔米济圣训集

圣门弟子贾比尔赛姆尔这样描述人类最后的使者、众信士的领袖、安拉所选拔的高贵的先知——穆罕默德:

他,被现代人评为影响人类历史的百位伟人之首。

他,生活在野蛮、杀戮的阿拉伯半岛,但在短短23年内,他平定了阿拉伯半岛。

他,从小就别族人爱称为"忠实可靠之人"

他,为了人类的解放,放弃了称王称帝的美差。

他是十四个世纪以来,穆斯林心目中完美的榜样,被当今十几亿穆斯林学习的典范。

他,有一张令人喜欢的脸,这张脸圆而洁白,十分英俊;他高兴的时候,满面红光;他微笑的时候,笑靥甜美;他的双眼炯炯有神,睫毛眉宽而浓厚。当麦地那的犹太拉比(犹太学者)阿卜杜拉赛俩目见到先知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先知的脸上,说:这张高贵的脸表明,他是不会说谎的。

他的到来,未见其人,先闻其芳香之气味;

他的演讲简短有力,吐字清晰。坐在他周围的人,很容易记住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他的语调抑扬顿挫,以至于听讲的人可以数出他所说的每一个词。当他讲到激动人心的事情时,双眼发红,声音高亢,情绪激昂,好似面临敌人的进攻。圣门弟子说,他既不粗野又不失体面,他既不谩骂人又不施暴力,他责备人的最重语气只是:"有些人竟然是这样"《布哈里圣训实录》。

在他看来,最可恨的行为就是说谎;

先知还是在半夜起身礼拜,感谢安拉的赐予。他站立礼拜的时间很长,以至于他的双脚都肿了。当他的众妻问他为什么这样从事功修,先知的回答是:

"难道我不该成为一名感谢安拉的仆人吗?"

他曾兵不血刃地解放麦加,他原谅了那些曾穷凶极恶地迫害他的人。杀害他叔父的黑奴外哈氏。杀过同胞的哈立德。

他曾被人们辱骂为疯子、诗人。

先知还原谅了胡巴尔艾斯外德。当时先知的女儿宰乃白准备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麦加人试图阻拦她迁徙,胡巴尔就是阻拦者之一。他在拦截过程中,使宰乃白从骆驼上掉下来而流产。为了躲避罪责,他逃到了波斯,但是安拉使他的心转向先知,后来他来到先知的面前,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皈依了伊斯兰,先知也原谅了他。

他是妻子眼中最优秀的丈夫。阿依莎是他的妻子之一,她曾这样描述他的谦虚:"他经常忙着干家务活,当礼拜时间一到,他洗小净去礼拜。他自己缝鞋,自己补衣服。他是一位普通的人,自己捉衣服中的虱子,自己挤奶,自己干家务活。"《布哈里圣训实录》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