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魔术
魔术

信邪术者,即断外道。真主说:"众恶魔却叛道了——他们教人魔术。"(黄牛章102节)

被诅咒的恶魔教人魔术的目的是以物配主。

真主叙述(两天神)哈鲁特和马鲁特说:"他们俩在教授任何人之前,必说:'我们只是试验,故你不可叛道。'他们就从他们俩学了可以离间夫妻的魔术,但不得真主的许可,他们绝不能用魔术伤害任何人。他们学了对于自己有害而无益的东西。他们确已知道谁购取魔术,谁在后世绝无福分。"(黄牛章102节)

我们能目睹到许多误入歧途者,他们钻研魔术,仅把它看作非法,而没意识到那正是以物配主。他们所传授和运用的练丹术正是邪术,丈夫对妻子的挽结及双双为喜怒而运用的邪术咒语皆为"世尔克"(意为以物配主)和迷路。

魔法师应处死刑,因其不信主,或近似于不信道。穆圣说:"你们当远离七件毁人之物(七大罪恶)。" 接着他提到邪门妖术,罪恶及伤人之物。仆人应敬畏他的主,不应沾染两世佘本之事。

拜扎赖阿卜代传来:欧默尔在去世前一年致信我们说:"你们处死所有男女魔法师。"(《布哈里圣训集》)握海卜穆纳毕海传来:"我见到一部经中真主说:'除我外没有真主,运用魔法者不信我了,接受魔法者不信我了,占卜者与接受占卜者不信我了,信吉凶兆者与给人占吉凶者不信我了。'"

阿里传;穆圣说:"三种人不能进天堂,常饮酒者,割断骨肉者,诚信魔法者。"(《艾哈迈德圣训集》传来)

伊本迈斯欧德传;他说:"念符驱邪,护身符、妖术是'世而克'(以物配主)。"

护身符是一种椎骨,无知者把它戴在自己或子女或牲畜身上,以为可用以阻挡毒眼,这些均属蒙昧时代之愚昧,诚信它即为以物配主。

讨赖(妖术)亦是邪术的一种,认为此术可使女人爱男人,亦属以物配主,因他们认为妖术起作用,而否认全能的主。

黑塔毕大教长说:"至于以《古兰经》或真主尊名念符则是许可的,因为穆圣曾为哈桑和候赛因念符说: '我以真主完美的语言从一切恐吓的恶魔和非难之眼上护佑你们俩个。'"


求主援助,我们只全依靠他!

​从经训去认识穆斯林妇女的职责
​从经训去认识穆斯林妇女的职责

从经训去认识穆斯林妇女的职责


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养育者,们赞颂他,们只向他求佑助,们只向他求饶恕, 们从我们自身以及工作上的过错向安拉求护佑。安拉引导谁没有人能够使他迷误;安拉使谁迷误,没有人能够使他得正道。我见证:除独一无偶的安拉外绝无真正应 受崇拜的主宰,对他绝无伙伴;我又见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愿安拉赐福于他的使者的本身、及其家属和圣门弟子们以及端正无误的跟随使者言行的所 有穆斯林大众

这里我们切要谈的话题是:"穆斯林妇女的职责"

根据圣门弟子伊本欧麦尔(愿安拉喜之)传述:安拉的使者穆圣(愿安拉福安之)说:"须知!你们皆为牧人,每个人对其所牧者负有责任。领袖负人民之责,男人负家人之责,妇女负夫家之责,奴仆负主人财产之责。你们皆为牧人,对其所牧,个负其责"《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

"对其所牧,各尽其责,"多好的比喻啊!使者的这段圣训告诉我们,每位穆斯林都要"各行其事,各尽其责。"妇女作为伊斯兰的花朵,牧民家中的珍宝,更应该高度的重视自身的名节和声誉,更应该明白其应尽的职责(义务),以便其获得今后两世的吉庆与幸福

为一位女信士,就应该在崇拜安拉和服从安拉及其使者的命令,远离安拉及其使者的禁令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成为一名高尚的、纯洁的、幸福的、虔诚 敬意的女仆人。因为使者(愿安拉福安之)说:"安拉欲使谁获得幸福,就让他精通教门。我只是分配者,而安拉是赏赐者。只要这个民族一直坚持安拉的命令,背离他们的人绝对伤害不了他们,直到安拉的命令(末日)来临。"「圣门弟子胡迈德阿卜杜拉赫曼传自穆阿维叶(愿安拉喜悦他俩)」《布哈里圣训实录全 集》。

这说明,无论是个人还团体,国家还是民族,都以服从和坚持安拉的命令,远离安拉的禁令而取得成功。所以,穆斯林妇女所尽其责必须以坚持和服从安拉和使者的命令,远离安拉和使者的禁令为准则,这是安拉赏赐给我们的最大幸福

那么,穆斯林妇女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呢?根据妇女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分为:在未婚期,做一名优秀的女儿;婚后做一位全职的妻子和一位慈善而又伟大的母亲。下面我们一一来看这"三大职责"

一、 做一名优秀的女

为穆斯林优秀的女儿的第一要务就是:认识、坚信并崇拜独一的安拉,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播种者章)56节中说:(创造精灵和人类,只是要他们崇拜我)所以,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的首要价值趋向就是崇拜独一的安拉

们走过了一个通稚的、纯真而又烂漫的年代。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们没有任何重任所负担,所留下的只有学习的时间。所以,学习伊斯兰知识就是这项首要任务的开始和基础,我们从一懂事就要开始学习纪念安拉、崇拜安拉的崇高知识。因为安拉的使者穆圣(愿安拉福安之)说:"安拉欲使谁获得幸福,就让他精通教门" 而精通教门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伊斯兰知识。安拉的使者穆圣(愿安拉福安之)又说:"习是每个穆斯林男女的主命,从摇篮直到坟墓"通过学习,我们达到了认 识安拉、认识使者(愿安拉福安之)和认识伊斯兰的目的,进而学会了崇拜安拉的各种功修,知道了安拉及其使者的命令和禁令,做一位合格的穆斯林少女

时,我们又度过了一个花季雨季、情感丰富、思维敏感的少女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发育成熟、体格健美、情感真挚、爱憎分明、思维敏捷、美貌动人、年轻而又富有魅力,这一切一切的恩典,都因安拉所赐,难道我们不感谢吗?我们的姐妹们绝不能做忘恩负义之辈

为女儿的第二个要务就是要孝敬父母、服从父母的教导。因为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夜行章)第23~24说:(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或两个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么,你不太对他俩说'',不要呵斥他俩,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们应当必恭必敬的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求你(安拉)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 安拉在这里把孝敬父母放在 仅次于崇拜安拉的地位。可见,作为儿女信士,孝敬父母是义不容辞的,是仅次于崇拜安拉的职责和善功。因此,忤逆父母也是仅次于举办安拉的罪刑,据艾布拜克莱(愿安拉喜之)传述:安拉的使者(愿安拉福安之)连问了三遍"我告诉你们最大的罪恶好吗?"们说:"安拉的使者啊!很好。"说:"举办安拉和忤逆父母。"他本来躺着,说到这里就坐起来说:"注意!还有谎言和伪证,注意!还有谎言和伪证。"《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所以,我们"不要对他俩说 '',不要呵斥他俩。"这是安拉及其使者的命令

经文还告诉我们,对他俩还要礼貌、必恭必敬的服侍、服从他俩,即便是他俩有些不对也罢,我们也要善意的、温和的去应对,这是更人性、更道德的。可是姐妹们啊!请想想我们作为女儿,做到这些了吗

其是当今的许多孩子到外边沾染了一些低俗的、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父母的教导视之不礼。甚至有些孩子,父母说上一句,他就顶撞三句,难道我们这也是身为人子 和身为信士的作风吗?难道我们的父母还会希望我们迷误吗?除非他俩命令你举办安拉,否认使者,要不然,只要他俩的命令和教导符合《古兰经》和正确的"",那我们必须全部服从

在孝道方面的经训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女儿,还应当多帮妈妈做做家务、多陪伴父母(谈心),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等都属于孝道。而且,孝道也是没个人一辈子都要尽的义务

有,作为女儿就要从小培养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格,不与道德败坏、秉性低俗者为列。这是对你在今世做一个高洁的、受尊重的人是具有无穷意义的。而 且伊斯兰的方针教育女儿安分守己、保守贞操,远离安拉禁止的艳装出游,以便他们全体顺从安拉及其使者,不触犯安拉的禁律,这是对女儿最大的善待

于美好的品格,我们的女孩子绝不可轻视,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和保护。对于女信士而言,美德的根本来源便是安拉的《古兰经》和使者的""。我们都应该 像使者那样,经常向安拉祈求:"主啊!求你引导我,使我具备最好的品德,只有你才能赋予我最好的品德;求你使我摆脱恶劣的品性,只有你才能使我摆脱恶劣的品性。"女信士还应该明白,信仰最明显的标记就是高尚的品德

兰的美德范围之广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敬畏安拉、劝善戒恶、公平正义、知荣辱廉耻、说话诚实、交还托物、不背信弃义、关爱邻居、怜悯孤儿、谨言慎 行、洁身自爱、谦恭待人、喜爱后世以及严禁搬弄是非、产生嫉妒等等,这些美德都是来自《古兰经》和"布哈里""穆斯林"等一些正确的圣训集里边所录的。 这方面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姐妹们,请联想一下我们的现状,看我们做到位的有哪几点?我们是不是在外边鬼混的,是不是有很多恶习的?如果有,请赶紧学习,立马改掉。否则,它就会使我们成为最失败的人,使我们的归宿变成火狱

们,只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美德才能使我们立足于世,才能是我们出类拨萃,才能使我们亲近安拉,远离火狱;才能使我们远离丑恶,获得今后两世的成功与幸 福。因为我们是安拉所选拔的最优秀的、纯洁的民族,我们怎么能和一些否认安拉和末日的、低贱的、道德败坏的社会败类、人渣同流合污呢

姐妹们,对于穆斯林妇女第一大职责━━做一名优秀的女儿(就是崇拜安拉,孝敬父母,培养高尚的美德)我们暂且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探讨一下穆斯妇女的第二大职责━━做一位全职的妻子

二、 做一位全职的妻

当今社会中,有很一部分女士都以不结婚做为女性自由和解放的表现,将此,做为一种荣誉。可是,姐妹们,这不是丧失了人的天性了吗?人,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可是,他们为了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的僧侣思想以及一些无神论者所提出的所谓的自由、个性,而连建立家庭这一最基本的责任都不敢承担,他们放弃了伟大的母爱

美国姑娘信奉伊斯兰后对伊斯兰的认识
美国姑娘信奉伊斯兰后对伊斯兰的认识

我是出生在穆斯林家庭的美国姑娘﹐家住新泽西州纽瓦克市﹐那里的穆斯林不多。

我从小不听话﹐使父母很失望﹐因为我认为他们不肯放弃叙利亚故乡的信仰和习惯﹐不能适应这里高度发达的自由社会。
从初中毕业那年开始﹐我公开同母亲作对﹐喜欢穿短裙和紧身的衣衫﹐小伙子们向我投来挑逗的眼光﹐使我感到满足和骄傲。
我使他们对我的容貌和姿色迷﹐故意让他们可望不可及﹐捉弄他们的感情。
在读高中的四年中﹐我最任性﹐换了几个男友﹐游戏人生﹐每次玩耍后回到家里感到非常空虚﹐无聊透了﹐那一段生命白白浪费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回忆幼稚和昏庸的童年时代﹐十分后悔。
大学课程中的"宗教学"是一门必修课﹐每一种主要的宗教都认真地介绍﹐教授常说﹕"你们不必接受我信仰的宗教﹐但是一个人必须追随一种宗教﹐使你的人性完美。"
我认真阅读和思考"伊斯兰介绍"的那些章节﹐真主说:(只有学者才能最敬畏真主)
我过去对伊斯兰的意识很单薄﹐总觉得清规戒律太多﹐限制自由﹐现在从书本中我发现﹐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到人间的最后使者﹐向人类传达真主的启示《古兰经》﹐启发人类的理智思维﹐懂得生存的本质和意义。
人不能象动物那样凭着本能去贪图玩耍和享乐﹐而对自己的前程﹑家庭和社会不负责任。
美国是个物质文明发达的社会﹐金钱使人获得一切欲望的满足﹐也容易使人道德败坏﹐精神堕落。
疯狂的物欲迫使人沉思人性的价值﹔人是需要克制和约束的﹐唯有虔诚信仰的人﹐在这个社会大泥潭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洁身自爱﹐不失高尚的人格。
我的父母和我们家的亲属都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中站稳脚跟﹐保持纯洁的人格﹐但是他们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寻求人生的真理﹐真主恩赐我接近伊斯兰是我的近水楼台之便﹐逐渐吸收和消化﹐为我自己的过去和我的那些年幼伙伴们感到害臊和羞愧。
在我没有认真学习《古兰经》之前﹐我细心体会"宗教学"教科书中引证的几十段《古兰经》经文﹐每一句话都打动了我的心﹐决心做真正的穆斯林。
回到家里﹐父母发现了我的变化﹐我很愿意照我妈妈说的去做﹐吃饭穿衣都开始讲究了起来﹐在学校餐厅里﹐对不能确定是清真的食品﹐我做别的选择。
信仰的意识加深之后﹐我没有觉得我的生活方式给我带来任何困难﹐比如我在餐厅里不吃(非穆斯林宰杀的)牛肉汉堡﹐而选择炸鱼肉汉堡﹐味道也不错﹔早点﹐我不吃动物黄油(其中可能有猪油的成份)﹐改用植物黄油﹐而觉得对我的血液更加健康。
关于戴盖头问题﹐这是真主的命令。
《古兰经》说﹕((先知穆圣)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体﹐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首饰 ……)(2431)
我曾经向一位基督教的神学博士请教过﹐伊斯兰信仰的真主是否也是他们崇拜的上帝﹐他说﹕"是的。" 我说﹐真主命令女子们穿长衣﹐戴头巾﹐为什么只对穆斯林女子有效?
他很坦率地承认﹐穆斯林做的对﹐上帝对所有的女子都是这样要求的﹐基督教的信徒变心了﹐不听上帝的话。
我说﹐《古兰经》中明确地示﹐真主造化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因此﹐服从真主的命令应当是信士的天职。 从命者﹐人性受益﹔违背者﹐人性受损﹐给社会带来灾难。
真主在地球上﹐只造化了一种人类﹐各地的人﹐只是外表不同﹐心灵都是绝对相同的﹐对成败荣辱的感受都一样﹐而人类中只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没有第三种类型。
因此﹐男女在行为和责任方面有区别是理所当然的﹐不能用"男女一切平等"的口号来欺骗人﹐否定真主对男人和女人的公正和恩典。
马利兰大学离我家不远﹐那年暑假我没有回家﹐大胆做一次试验和社会调查﹐我尝试一下﹐在美国做一个穆斯林女子社会有什么反应。
校园中有几位阿拉伯女生﹐都支持我这样做﹐她们指导我穆斯林的生活知识和礼拜。 我开始戴盖头﹐而且说话和行动都很谨慎﹐不随意嘻笑和戏言﹐以温和的眼神看人。
我变了样﹐但是突然发现﹐我周围的一切也变了样﹗ 人们自动地对我特别严肃和尊敬。
对照我过去曾经穿着性感服饰时﹐那时候的我好像一块臭肉﹐招来无数苍蝇﹐嗡嗡不停地向我扑来﹔而今﹐我象一片冰晶玉洁的樟脑﹐仍旧在同样的地方﹐那些肮脏﹑讨厌的苍蝇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似乎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苍蝇这种东西。
我的这个比喻也许不恰当﹐但是我想表明的意思是﹐一个女人要懂得自重﹐然后才能得到尊重。如果以你的服饰和姿态发出的是荡妇的信号﹐那些心怀鬼胎的龌龊男人们收到信号的刺激被招惹过来﹐向女性挑逗﹐得寸进尺。
现代心理学家们认定﹐男人比女人有更强烈的性主动﹐好在女人面前逞强争胜。
当他们觉察到有机可乘的信号﹐便迅速扑上来﹐原形毕露﹐色胆包天﹐表现雄性的勇气﹐性骚扰从此开始﹐愈演愈烈。
根据性犯罪的法律记录﹐多半是由于女子的引诱﹐使邪恶的男子产生淫火冲动和大胆作案的动机﹐制造了种种社会桃色新闻﹐如强奸﹑通奸﹑姘居﹑奸杀﹑私奔﹑离异﹑情杀﹑自杀﹑家庭破裂﹑被抛弃的子女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些说不完的人间悲剧。
当我身着长衣﹐头戴盖头﹐举止斯文﹐少说闲话的时候﹐周围注意我的目光多是好奇﹐没有邪念和色情的恶意﹐不会引起男人们的淫欲冲动和放纵行为﹐这样使两性之间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危险性降到了最低点。
在正常的文明社会中﹐男人和女人互相尊重﹐各守其责﹐互不干扰和侵犯﹐家庭得以平安﹐社会得以安宁﹐这是真主的意欲。
要达到这个目标﹐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应有所克制﹐只在不同层次的礼仪上接触﹐表现高度的人性和人格﹐这就是伊斯兰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有一次﹐我在路边公园里坐着﹐看见两个女人对面而来﹐都牵着一条狗。 这两条狗走近的时候﹐识别出对方是异性﹐便开始互相亲昵和调情。
后来﹐双方狗的主人使劲把它们拉开了距离﹐但这两条狗都对自己的主人表示不满﹐叫了几声发泄对主人的怨气﹐愤愤不平地走远了。
我想到﹐这是真主给狗设置的性本能﹐对异性表示心理一时冲动﹐主人的强制使它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它们表示了愤怒和反抗。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同这两条狗一样﹐随心所欲地与男同学做调情游戏﹐表现了低级动物的本性﹐缺乏人格的理智和克制﹐我对妈妈的管教很不服气﹐发泄怨恨说﹕"我们在美国﹐女孩大了﹐父母不用多操心。我受法律的保护﹐你们不能干涉我个人的自由。" 其实﹐我对母亲发出的这些怨言﹐同那两条狗没有区别。 真主恩赐我会说人的话﹐但是我的情绪和欲望不比狗高尚多少。
想到这里﹐感到无比惭愧﹐羞容满面。 我的主啊﹗ 饶恕我吧﹗不要让我的女儿同我当年那样不懂人事﹐幼稚无知。 求真主把人类都引向光明吧﹗
美国这个社会把信仰与政治分开﹐使精神与物质脱离关系﹐市场宣传和商业广告使金钱成为至高无上的崇拜偶像﹐这是拜金主义的社会。
基督教的信徒走出教堂便可不服从上帝的命令﹐他们说这是美国的自由和文明﹐实行"政教分离"的社会最先进。
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他们利用女人做广告﹐增加商品的刺激性﹐鼓励人们无休止的消费和享受﹐没有女人﹐将万般失色。
看看充斥街头巷尾的美女广告﹐她们个个艳丽﹑性感﹑妩媚﹐足以征服那些出手大方的男士们。
女人们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商人们研究了许多赚女人钱的好办法﹕化妆﹑美容﹑美发﹑减肥﹑整容﹑增加她们的漂亮﹑温柔﹑魅力﹐引导女子变成虚荣的奴隶﹐成为色狼们追逐的小白兔。
我在上高中二年级的一个夏天﹐有几个同学约我去观看脱衣舞表演﹐大厅里震耳欲聋的音乐﹐刺人心痛﹐忽明忽暗的闪光﹐使人眼花头晕。
低矮的舞台周围都是小酒桌﹐演员和观众近在咫尺﹐当赤条条的女人们向男性观众显露最无耻部份的时候﹐观众厅里暴发出野兽般的叫和刺耳的口哨﹐乌烟瘴气的场面里充满了猥亵和淫秽。
这就是美国社会的"自由"和市场经济"效益"﹐男人用金钱购买女人的廉耻﹐双方都完全抛弃了人性和人格。 我想起了在路边公园看到的那两只见面就发情的公狗和母狗。
它们只是随着真主恩赐它们的本能表现了欲望﹐它们没有淫秽的邪念﹐也没有辞藻的伪装﹐心地还算纯洁﹐而在这个大厅里的高等动物人类﹐却彻底暴露了肮脏的灵魂和恶念。
当人类受到金钱和邪恶驱使的时候﹐他们连狗都不如。 男人有钱﹐女人是商品﹐赤裸裸地没有人性﹐但是他们的身上仍旧包裹着神圣的"自由"旗帜。
人类失去了正信﹐就成了这个样子。
真主造化了男人和女人﹐人都要吃饭穿衣﹐但必须遵循真主的规范﹐应当庄重和自尊。男人和女人肩负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丈夫和妻子都是管理家庭的"牧羊人"﹐各尽所能。
男人和女人互相合作﹐结为妻﹐共同支撑一个美好的家庭﹐培养优秀的穆斯林后代。
女人们天生丽质﹐外形优美称﹐性格温柔坚忍。 这些条件有利于与丈夫建立牢固的恩爱感情﹐分担家庭的责任。
西方的资本主义把女人沦为商品﹐教唆女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风情﹐做大众的情人﹐出卖肉体和灵魂﹐这是误导﹐是罪恶﹐是对真主的背叛﹐将逃脱不了真主的惩罚。
伊斯兰的精神坚持原则﹐服从主命﹐丈夫为妻子任劳任怨﹐妻子为丈夫忍辱负重﹐都是为了维护一个美好﹑欢乐﹑健康的家庭。
穆斯林女子们出门衣着简朴﹑庄严﹑大方﹐用盖头把美发和胸膛遮盖起来﹐放低视线﹐说话谦逊﹐内心里蕴藏着高尚的人格和尊严。
服从真主命令的男女﹐将获得真主恩赐的两世吉庆。 穆斯林的姐妹们﹗
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真主在对每一个人考验﹔当多数人还在迷误中堕落的时候﹐我们应当醒悟了﹐我们将比任何人得到真主更多的恩慈。
这是我在一个暑假里的收获﹐来自真主的启示和恩赐﹐我深有在堕落中得救的感觉﹐我经常大声赞主﹐呼喊成功和胜利。 我为你们祈祷﹐亲爱的穆斯林姐妹们﹗
让我们共同走向光明。

​《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古兰经》在全世界已经拥有成百上千的译本,包括七、八十个大小语种。几乎凡有穆斯林聚居的国家或地区,只要有伊斯兰社团,有清真寺建筑,就会有。

用该地区通用的语言翻译的《古兰经》。有些大语种,如英语、法语,近、现代相继出现的以及当代争相竞译的版本很多,从十几种到几十种,而且,仍有新译本频频问世。限于时间和能力,我不准备把话题扯得太远,只侧重谈一谈我国翻译《古兰经》的概况,特别是汉译本的若干特色。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很早就传入我国,早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国"遣使朝贡",被多数史学家认为是第一批具有穆斯林身份的人前来我国,建议这一年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起点。这一年,距穆圣奉命在阿拉伯半岛传教才40 来年,离穆圣归真也只有19年。屈指一算,至今已有1356年。1300多年来,伊斯兰教在这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广泛传播,我们从唐、宋文献资料中,能够寻找到不少有关伊斯兰教的记载或介绍。然而,《古兰经》的翻译,却起步很晚。尽管伊斯兰教在我国的十个民族中有很大发展,而今已拥有穆斯林二千万人,但回顾历程,在千百年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古兰经》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口传面授,阿訇讲解,群众聆听的方式进行,宣传条件简陋,宣讲范围有限。用文字翻译,虽然是广大穆斯林的迫切需要,却迟迟不能实现。明末清初,有些精通阿拉伯文和汉文修养很高的穆斯林学者如王岱舆、刘智、马注等,都有极其丰富的译著,但他们也不敢把翻译《古兰经》的计划列入议程。主要是由于这些学者态度特别严肃、认真、谨慎、虔诚,认为《古兰经》是真主的语言,是最有权威的最高经典,惟恐曲解误译,走样失真,表达不了原文的微言妙意,自己承担不了误己误人的重任。在他们的著述中,偶尔出现几句汉语转述《古兰经》的引文,译者也会感到诚惶诚恐。看来,穆斯林学者认真严肃、小心谨慎的态度,是《古兰经》全译本推迟到20世纪才陆续问世的主要原因。从1927年开始,才有《古兰经》汉文全译本的出现,迄今还到不到80年。即便如此,也并非穆斯林文人在试探摸索,勇开先河,才打开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翻译的局面。

回顾《古兰经》在我国翻译的历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概况是:
1.摘译阶段。即零零星星的片段摘译,出现在17-18世纪(明末清初)几位译著丰富的穆斯林学者如刘智、王岱舆、马注的著述中,其中最长的译文是刘智在《天方至圣实录》中翻译的"开端"章:
世赞归主,化育万物,普慈独慈,执掌公期。
吾唯拜主,唯主求助,导吾正路!
是夫人路,主福之者,非祸之者,亦非迷路。
译文仿效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体裁四言体,呕心沥血,字斟句酌,庄重严肃,音韵铿锵,节奏和谐,很有特色。可惜像刘智这样的大师,没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古兰经》译文。

2. 选译阶段。即若干中、短章和局部长章片段的选译,主要是根据在我们流传已数百年之久的一个被称为"海特姆古拉尼"的《古兰经》选本翻译,民间习惯称之为"孩提(或亥听)",又称"18个素来"(实际上有大亥听,小亥听两种选本,都不止18章)。其中最早的汉文译本出现于19世纪末叶,即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在昆明出版的马联元译本,以后,译本连续不断,直到目前还有新译本流传。在全国,这个译本的阿,汉文对照手抄本、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以至注音本有几十种,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能朗读或背诵的穆斯林大有人在,他们常在宗教礼仪中"圆经"时集体轮流恭诵。它被翻译成许多汉文本,反映了穆斯林群众在不可能学习全部《古兰经》的情况下,对选本的迫切需要。

3.通译阶段。即自始至终、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翻译全部《古兰经》。穆斯林对通译的探索,大约在19世纪中叶,清代穆斯林著名学者马德新(公元 1794~1879年)及其得意门生马安礼曾经发愿举意,要翻译全部《古兰经》,并且已实际动笔尝试。据说已经按照顺序译成20卷(即全经的2/3),但保存下来的只有5卷,题为《宝命真经直解》。遗稿在马德新归真后将近50年,才在上海刊印了少量样本,目前已不容易搜集到。至于全文通译本,迟至20世纪才接二连三问世,从1927年到1996年约70年时间,包括港、台和海外,共有14个译文通译本出版,此外还有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全译本问世。按先后出版次序是:

汉译本名称 译者姓名 出版年代 出版处
1 可兰经铁铮1927年北平中华印刷厂铅印本
2 汉译古兰经姬觉弥 1931年上海光仓学窘线装本
3 古兰经译解王文清 1932年 北平中国回教俱进会铅印本
4 古兰经译解王静斋 1942年 宁夏石印线装本
5 可兰经汉译附传 刘锦标1943年 北平新民印刷局铅印本
6 古兰经译解王静斋 1946年 上海永祥印书馆铅印本
7 古兰经大义杨仲明 1947年 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铅印本
8 古兰经国语译解 时子周 1958年 台北中华学术院回教研究所铅印本
9 古兰经马坚1981年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铅印本
10 古兰经韵律 林松1988年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阿汉对照本
11 对照详注古兰经 仝道章 1989年 南京译林出版社铅印本
12 古兰经 周仲羲 1990年 新加坡佳艺彩印公司铅印本
13 古兰经 马振武 1995年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影印本
14 清真溪流古兰经 沈瑕淮 1996年 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铅印本
新译
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维吾尔文《古兰经》译本 买买提赛来1986年 北京民族出版社
哈萨克文《古兰经》译本 哈再孜、马哈什 1990年 北京民族出版社
从译者的身份或经历看,这些汉文通译本的译者,最早摸索开路的是非穆斯林学者铁铮、姬觉弥。相继而起的回族学者中,有在经堂教学第一线的清真寺掌教王静斋(文清)、杨仲明、马振武;有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授马坚、林松;有海外华裔仝道章、周仲羲;有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社会人士刘锦标、时子周、沈瑕淮。至于少数民族译文的译者, 买买提赛来是维吾尔族著名学者,哈再孜、马哈什是两位优秀的哈萨克译者。

从《古兰经》在我国的翻译主要是汉译本的概况看,似乎有几条规律:
1.穆斯林学者的翻译,是从零星摘译开始,发展到重点选译,往后才敢于顺序通译,有长期的小心翼翼的摸索过程。
2.全译本的完成,是教外人首先从非阿拉伯文转译,而后刺激并推动穆斯林学者从阿拉伯文原文直译。
3.初期,只刊印汉文单行本,逐渐发展到越来越多的注释。
从译文的体裁和风格看,可以说是丰富多采的,译者们作了种种尝试,大致说来,有4类文体:即一、文言体;二、白话体;三、经堂语;四、押韵体。
究竟那种体裁更好、更适宜呢?对不同的译者本人和读者群众来说,似乎不可笼统地一概而论,也许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也各有利弊,读者可以自己选择,或参照阅读。比如:
文言体--凝练古雅,给人以深奥含蓄之感,但用词过于艰涩冷僻,曲高和寡,不易理解;
白话文--通俗畅达,给人以明白易懂之便,但措辞接近口语过多,咀嚼不出经文古雅的韵味;
经堂语--结构独特,使习听耳熟的父老乡亲觉得亲切有味,但面临中年人及往下的后代对这种语言没有机会接触,恐怕人们会对它越来越陌生;
押韵体--顺口悦耳,使距离寺院较远的青年人增加阅读兴趣,但为了保持韵脚协调,用词有时就难免顾此失彼,因韵损意。

再从译本的质量和具体情况看,有有些问题值得探讨。应该怎样看待或评价这许许多多的译本呢?先说教外人的译本,以铁铮、姬觉弥为例,他们都有向国人介绍外国优秀名著的动机,都有弘扬人类文化遗产的善良愿望,不像早期西方学者那样不怀好意,声称要"批判"《古兰经》。铁铮很赞赏《古兰经》"经文简洁遒劲",表示要尽可能翻译得"存神,求真",姬觉弥郑重声明他对伊斯兰教的态度是"既重其道,复敬其经",他的译本"经再三修订,句求简练,文重雅驯",还特别邀请了李廷相、薛天辉两位精通伊斯兰教义的阿訇参证审查,态度十分友好。更何况他们勇于开拓,顾虑较少,率先翻译《古兰经》,对小心翼翼的穆斯林学者而言,客观上起到了促发、刺激、推动、鞭策的作用,使他们鼓起勇气,当仁不让,急起直追,担负起译经的重任。当然,教外人的译作,既是从日文、英文转译,难免会有隔膜,情感上对于经文的分量与重视,不可能像穆斯林那样贴近、深刻;他们又不太熟悉回回人的语汇和用词习惯,译文肯定不尽完善、到位,但也不宜苛求。
至于回族穆斯林的译本,正如马坚教授所说,"见仁见智,各有特色,亦各有价值",彼此之间总会有截长补短与交流、借鉴之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王静斋阿訇的译本。他毕生孜孜不倦,发愤治学,著作等身,光是《古兰经》,就自始至终、从头到尾翻译过4遍,除第3部手稿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飞机轰炸毁灭外,其余用古汉语、经堂语、白话文翻译成的3部天经,都前后出版,向广大穆斯林推出过,习惯上被大家分别称之为"甲种本、乙种本、丙种本"。 尤其是《古兰经译解》丙种本,久经锤炼,注解充实,引证丰富,措辞用句与穆斯林乡亲的习惯互相吻合,深受欢迎,海内外和民间纷纷再版、翻印,流传极广泛。
学术界推崇的马坚译本,是孕育过程甚长、准备阶段很久、公开发行量最多、社会影响面极广的一部。译者着说他"在翻译的时候,力求忠实、明白、流利;在注释的时候,不敢牵强、附会、穿凿",以译者精湛的阿、汉文造诣和海内外享有的威望,深得舆论好评,我国学者的论著中引用《古兰经》语句,大都以马坚译本为依据。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厂,已将《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原文和马坚译文一起,精印成对照本,馈赠前往麦加的朝觐者。
杨仲明(敬修)在北方著名阿訇中素有"杨才子"之美称,他译的《古兰经大义》,用文言体扣紧原文直译,典雅凝练,给人以古朴、庄重、严肃之感。可惜只有高度概括、提炼的本经译文,缺乏必要的注疏或解说,有如阳春白雪,不免曲高和寡,一般读者看不懂,望文生畏,汉文水平较低的阿訇们读起来也很费劲。
马振武译本的主要特色是全面整理并反映了几百年来经堂语教学的结晶,译文所用的全部是纯粹的、浓郁的"正宗"经堂语。长期习惯于听阿訇按照传统方式和特殊语言讲经的朵斯提乡老,会感到津津有味,倍加亲切。此外,译本中还使用了经堂教学中发明创造的一种汉语拼音符号"小儿锦"(借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字母拼写汉语),记录并保存了眼看逐渐消失、迟早可能废弃的宝贵资料,很有历史文献价值,值得永久珍藏。时子周的《古兰经国语译解》,参照尤素福阿里的英文译本翻译,其译文与王静斋的"丙种本"大同小异,但其释文却大不相同。释文达2117条,内容主要采自他认为"注释精辟、领域最多"的英译本,确实很丰富,有不少材料吸取了现代以至当代结合现实研究经文的新成果。
美籍华裔仝道章的《〈古兰经〉中阿文对照详释本》,是其在新加坡遭遇冤狱的年代,在牢房中着手翻译的,以穆马毕克滔氏英译本为蓝本,译文语言朴实,畅达明快,遣词造句,琅琅上口,每章有开篇提示,长章有段落提要。译本后附录的《古兰经引得及其注释》,是一份呕心沥血编成的详细索引,近8.3千行,约19万字,条分缕析,独具匠心,自有特色,查阅方便,一目了然,读者可以节省大量烦琐查资料的功夫。

林松的《古兰经韵译》,以带韵脚的散文体试译,读者有音韵铿锵、顺口悦耳、好记易懂的反映,能激发年轻人阅读的兴趣。
有一些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或特殊境遇中活动的社会人士,他们翻译的《古兰经》,固然有其可取的、自身的、文笔流畅的特点,但如前所述,总会存在一些未见得与经文原意相符的情况。问题不一定表现在译文上,而是更多地暴露于注释中。态度端正严肃,阅读仔细用心,感觉灵敏迅速的一些穆斯林,多有强烈反映或反感。例如刘锦标的《可兰经汉译附传》是1943年在日寇占领下的北平出版的,他当时在敌伪统治下担任伪职,国难当头,严重失足,甘当奴才,在其译文的"附传"中,就夹杂着糟粕,散发他的个人牢骚与情绪,为其苟且偷安、媚敌求荣辩护,甚至为帝国主义企图搞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张目,与《古兰经》分清敌友、爱憎分明、抵抗侵略的教诲背道而驰。又如周仲羲的译本译文、编排方面确实有很多优点,但在释文中却不时宣扬了"爱哈默底也"观点,特别是在注解第33章《联军》40节时,释文第1935条居然否认穆圣是最后一位先知,鼓吹继穆罕默德之后还会有先知,因而遭到穆斯林的抵制。再如沈遐淮在台湾出版的译本题为《清真溪流》,竟然将他自己乱七八糟的文章同尊贵神圣的《古兰经》并列,与译文装订成一本书。他的文章中还散布了敌视大陆的反动言论,借出版《古兰经》之机,放肆发泄,已经受到海峡两岸穆斯林舆论的谴责。

以上事例表明,虔诚的穆斯林学者翻译和宣传《古兰经》,必须首先参悟经文本身内涵的真谛,必须认真严肃地、不含任何偏见地领会《古兰经》的精髓,必须虚心倾听并接受穆斯林群众的正确批评,不断学习钻研,反复修改译文的错误、漏洞与不足,决不能掉以轻心,自以为是。

汉语,是全世界人口使用最多的大语种,宏观上看,全球普遍流行的、到处通用的似乎是英语,但确实不可忽略有13亿中国公民和众多海外侨胞、华裔都在使用汉语,因此,把《古兰经》翻译成汉译本,不仅仅是为中国上千万的操华语穆斯林服务,实际上也是把这部阿拉伯文尊贵的天经,推荐与传送给有十几亿人口能读懂它的国度。从这个角度看,《古兰经》的翻译,下笔落墨,更应该一丝不苟,慎之又慎。

对于任何语种翻译的《古兰经》,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多么高明出众的译本,都不能取代阿拉伯原来的经典,都不能与原经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因为它们只是译者个人学习《古兰经》的心得体会,谁也不敢狂妄地认为自己的或他人的某种译本尽善尽美。因此,当我们听到对任何名家的译本有意见时,是正常现象,并不奇怪,而且,也不是对整个译本的否定或贬低。






我们现在已有十几种汉、维、哈3种文字的《古兰经》译本,值得欣慰,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来说,特别是与西方国家和大语种地区出版《古兰经》的数量相对而言,十几种译本不算太多。据我所知,目前还有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新译本的翻译,有的已经送到出版社、印刷厂,有的正陆续在期刊上连载,还有些穆斯林青年留学生也在国外努力翻译,这是令人鼓舞的信息。我们期待着、企盼着有数量更多,特别是质量更高的、尽可能吸取现、当代《古兰经》研究成果的新译本问世。使我们翻译《古兰经》的水平、质量迈上更高的台阶,与飞速发展中的祖国前进的步伐相适应,作出中国穆斯林应有的贡献!

朝觐的哲理
朝觐的哲理

赞归于安拉,他使古老的天房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圣地,他使人们通过对他的敬拜而成为高尚的代治者,他使朝觐成为伊斯兰的五功之一,成为对安拉的一种敬拜方式,成为伊斯兰的一个鲜明标志,他还使朝觐成为朝觐者求饶赎罪、使自己变得犹如新生的婴儿一样一尘不染的最佳机会。愿安拉赐福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他的弟子、妻室及所有跟随者们

觐是伊斯兰的五大功课之一。是指在伊历128-12日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完成环游克尔白等一系列宗教礼仪活动。伊斯兰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成年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麦加朝觐一次,作为必须履行的主命课。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安拉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

有关朝觐的详细律例,在伊斯兰法学典籍中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在此我们不必赘述。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谈谈朝觐的意义和哲理

安拉规定的任何功课都富有哲理和意义,朝觐作为伊斯兰的五功之一也不例外。自先知伊布拉欣修建了天房,号召世人朝觐以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成群结队地从世界各地前来响应安拉的召唤。朝觐意义深远,朝觐的哲理更是不胜枚举


一、世界大团结

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穆斯林朝觐者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麦加,身着统一的服装,以统一的语言——阿拉伯——高念着统一的口号:们的主啊!我们来了,我们来响应你的召唤,我们来了,我们来了,响应独一无偶的主的召唤,我们来了,一切赞颂都归你,一切恩惠都归你,一切权力都归你,独一无偶的主。"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天房、米那山谷和阿尔法平原行进,在那些圣洁之地进行统一的活动。尤其是在阿尔法,那里是朝觐活动的高潮之地,高潮之时。在那里朝觐者们回顾过去,祈福未来,他们伸出双手,向伟大的安拉悔罪、祈祷,用虔诚的泪水洗刷心灵。到晌礼时,在阿尔法集体并礼晌礼和晡礼,然后继续忏悔以往的过错,作未来的计划,等太阳落山后,集体涌向穆兹代里法,身着洁白戒衣的朝觐者们高念着大赞词缓缓移动,远远望去好似天空中的白云在流动,这一壮丽的景象使人们联想到复生日走向安拉跟前受审的那一时刻。到了宵礼时,在那无边无际的穆兹代里法一起并礼昏礼和宵礼,并在那里过夜。次日集体晨礼后,又统一奔向米那山,进行射石仪式,表示记念安拉,同时也表示纪念圣祖易卜拉欣和伊斯玛依父子坚决服从主命,勇敢地驱赶蛊惑人心的恶魔的高尚事迹,从而警示自己要戒除内心的私欲,以免遭一切恶魔的教唆。射石礼之后,开始剃头开戒,表示从头开始,重新做人。最后去环游天房,以纯洁的心灵赞念安拉,寻求安拉的喜悦,到那时真正体会安拉的《古兰经》文

如果我的仆人询问我的情状,你就告诉他们,我确是临近的,确是答应祈祷者的祈祷的,当他祈祷我的时候。"2186

犹如安拉在自己的身边,那时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述。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奔跑赛法"尔瓦"山,回忆当时伊布拉欣圣人的太太哈吉尔为了给幼小的孩子伊斯玛仪找水奔跑的故事。炎热的沙漠,无助的女人,幼小的孩子,那是怎样的考验啊。伊布拉欣经受了考验,没有被眼前凄惨的一幕击倒他对安拉的坚信,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哈吉尔太太也凭借她对安拉坚定信仰,对安拉的无限信赖,没有绝望于安拉的恩惠。每每想起她对易卜拉欣的话,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易卜拉欣啊,如果这是安拉的安排,那么,你请回吧,安拉绝不会弃绝我们的!她对安拉充满希望,便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奔跑于赛法和麦尔瓦山之间,去寻找水源。安拉没有使她失望,而是赐予了她们渗渗泉"……


二、安拉饶恕罪过的最佳时

觐是安拉饶恕罪恶的最佳时机。人生在世,难免犯罪,犯罪后不应该自暴自弃,而应该知错改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朝觐就是安拉赐予犯罪的穆斯林这样的一个机会。先知说:阿丹的所有子孙都是犯错误的,而他们当中最好的人就是立即悔过者"(伊本·马哲辑录)不管是在阿尔法还是在天房跟前,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安拉都会接受,并消除他的罪恶,使他一尘不染,犹如母亲刚刚生下的新生儿一样


三、升华信

觐的每项功课都不断地升华着哈智的信仰,净化着他们的心灵。每项功课都在缩短着哈智与安拉之间的距离。虔诚举意,只为取得安拉喜悦的哈智,他的信仰一次次地得到升华,他的心灵一次次地得到洗涤


四、回忆先贤们的功绩

先知(愿主福安之)和他的弟子及先贤们为了把真理的光芒带给世人,在那科技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时期,便从遥远的麦加、麦地那,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阻力,牺牲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或徒步,或骑马,或乘船把伊斯兰的光芒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让世人认识了宇宙万物的造化主——安拉。


五、自我修炼,感谢主

觐之旅,困难重重,磨练了哈智的意志,锻炼他的耐心;种种集体功修,提高了哈智的服从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互助互利意识,培养了舍己为人的品德,内心栽培了顺主顺圣的精神;他从内心感谢安拉的恩典,赐予了他财产和健康的身体,使他完成朝觐的主命。大学者卡萨尼说:觐体现着奴仆性和感恩的心,至于奴仆性,不管是总统还是百姓,不管是富翁还是贫民,大家都穿着统一的白色戒衣,不得装扮,远离物欲,抛弃现世的一切浮华,毕恭毕敬,一心一意地进行每一项功课;至于感恩之心,伊斯兰的功修要么是身体立行,如礼拜,斋戒,要么是费用钱财,如天课,只有朝觐是身体和钱财的功修兼并,有了足够的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方可朝觐。因此内心要感谢安拉的这一大特恩。"


六、世界大集会,交朋

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习俗的穆斯林同胞们由统一的信仰、统一的目的、统一的理念使他们汇集在麦加,畅所欲言,互相传播各自的文化,互相了解对方的状况,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哈智们都成了难分难舍的亲朋好友

这也许就是美国民权领袖马尔科姆·X在他的历史性朝觐中获得的最大收获,他写道

这里有白色人种、黑人人种、棕色人种、黄色人种,有蓝眼睛的、黄头发的,还有像我一样的红色卷发的,此时皆为兄弟,人人都用同一种方式赞颂着安拉,安拉面前人人平等……而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不同肤色的人彼此真诚地称兄道弟,情同手足,彼此尊重。"


七、敬畏安拉

觐的哲理之一就是敬畏安拉。这一点安拉在《古兰经》文中说得很清楚,安拉说

在朝觐中当戒除淫辞,恶言和争辩,凡你们所行的善功,安拉都是知道的,你们当以敬畏做旅费,因为最好的旅费是敬畏,有理智的人啊,你们当敬畏我"2197)了解了朝觐的含义及哲理的哈智,他的朝觐才会使他一尘不染,他才能具备真正的敬畏。而如果没有实现敬畏,那么,他的朝觐只是一次劳民伤财的远程旅行而已,毫无意义


八、紧跟先知的步

对穆斯林而言,取得成功的多少取决于跟随先知脚步的多少。这在朝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朝觐的所有功修方式都来自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指导,如果朝觐者在朝觐过程中随心所欲,对圣行漠不关心,对异端乐此不疲,那么,其朝觐要么大打折扣,要么功亏一篑,不被接受


九、美化品德,自我完善

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派遣我只是为了完成一切美德"摆海给辑录)朝觐培养哈智们的以下品德

廉耻。安拉

凡在这几个月内决计朝觐的人,在朝觐中当戒除淫辞,恶言和争辩"2197)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克制自己的私欲。

抑怒。控制自己的私欲,克制恼怒,不得跟他人无意地争辩,正如上述经文所禁止的那样

稳重。先知(愿主福安之)有次在穆兹带里法听到人们大声赶驼声和喧嚷声时说:们啊!你们要稳重,你们要稳重。"(穆斯林辑录

吃苦耐劳。几百万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水泄不通的道路上,步行快于车速的情况下同时完成五日的功修,虽使哈智们精疲力竭,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互助互爱。不懂一句阿拉伯语的哈智们远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慷慨大方。一点一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平日里也许啬不舍",但为了完成安拉制定的主命朝觐却毫不犹豫

记念安拉。整个朝觐的过程就是记念安拉的过程,通过每项功修接近安拉,记念安拉是朝觐的哲理中最大的哲理

以上,就是我们对朝觐及其哲理的大概阐述。知晓了这些哲理的哈智,他的朝觐便是终生最大的一次训练,是最高级别的一次培训,是心灵的洗涤,思想的净化,信仰的提升

主啊!求您赐给我们一颗不敢违抗您的敬畏之心,赐给我们进天堂的顺主机会,赐给我们化解今世磨难的坚定信心;主啊!求您使我们的听觉、视觉和体力能够享受您所赐的生活乐趣,求您使其持续到我们的生命结束;求您惩罚对我们不公的人,求您援助我们战胜敌人;求您不要使今世成为我们的最烦恼和知识极限;主啊!求您援助伊斯兰和穆斯林,使以物配主行为和以物配主者变得卑贱,求您使真理、正义、正教之言高于一切,求您援助您的信民。主啊!求您饶恕所有的男女信士和穆斯林,宽恕他们中的活人和亡人

主啊!求您接受正朝和副朝者们的功课,求您喜爱我们和他们以及所有的穆斯林,使他们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