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提到穆斯林,很多人都知道的就是他们不吃猪肉,至于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却不是很多人所了解的。要想彻底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界限感,这是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凡事要有界限,要有规矩,这是人人都信奉的原则,俗话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穆斯林看来,凡事都有"为"和"不为",凡事都有"界限",生活中大到对造物主的崇拜认识,小到吃喝拉撒,都是有规矩,有界限,有原则。不吃猪肉,就是穆斯林在饮食方面的一个界限,一个规则,伟大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二章∶一七三节)。

这段经文,就是这个界限的来源,安拉告诉我们不能吃猪肉,这是一种界限,一种考验,一个人信仰伊斯兰,就要付诸于实践,怎么表明你信仰了?那就是是否按照造物主的指导生活,造物主对饮食方面的指导就是,不能吃猪肉,自死物,血液,这是穆斯林不吃猪肉的根源,那就是接受安拉的指导,接受安拉指导的规定。

人们在世间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界限,没有人是没有界限的,有人吃猪肉,吃很多东西,那么吃"婴儿汤"肯定就难以接受了,这是人为自己制定的规则,但是穆斯林看来,人是安拉创造的,应该遵循安拉制定的最符合人性的规则,很多时候安拉制定的规则里面是富含智慧的,尽管这种智慧每个时代的人能够认识到,感受到的程度大不相同。

很多人往往将不吃猪肉解释为猪肉很脏,的确猪肉 猪是牲畜中最不爱清洁的东西,不像牛羊样选择食物,因此,一般的猪,常害各种疾病,故猪肉是益少害多的。古代的中国医学家一致承认猪肉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但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代的医学家,借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帮助,进一步证明了猪肉中的寄生虫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伊斯兰教禁止吃猪肉,有着清洁卫生含义,因为伊斯兰立法的一个前提是维护人类的利益,安拉禁止的事项当然是对人类有益的,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去禁止,比如禁止饮酒、赌博都是如此。但这绝不是安拉这项命令的全部奥义所在。

或许有人质疑,为什么我们祖祖辈辈吃猪肉还那么长寿?高温消毒后的猪肉不就可以吃了吗?之所以有这样的质疑,是因为没有深层的理解这一原则背后的含义,那就是人活着要有界限,要有规则,世界有很多规则,没有人可以逃离规则而生存,那么我们在世间生活,不能离开人类制定的规则,那么造物主制定的规则是更需要遵循的,当然这个的前提就是我们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创造我们的造物主,最了解人类,也制定了最符合人类的规则。宇宙不是徒然的存在,而是来自于造物主的创造,创造物主创造了万物,人类也来自于造物主的创造,同时造物主给了我们生活的指导,其中的指导之一就是不吃猪肉。所以穆斯林不吃猪肉。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信仰教育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信仰教育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信仰教育

今天伊斯兰民族所面对的战争,是对教门的各项原则和根本所发动的,它打击的是教门的核心。只有通过明确的、坚定的信仰才能应对这类残酷的战争。其次,研究历史的人会发现,信仰和教门的纯正与获得胜利和荣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紧抓信仰,重视信仰,守护信仰的时代,伊斯兰民族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居于各民族中最先进的地位,而在每一个各种歪理邪说、异端、迷误出现的时代,伊斯兰民族就会受挫,尝尽苦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论述对孩子进行信仰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信仰教育,来保护教门不受各种使人迷误的东西的侵害,要培养孩子保卫教门。虽然此文是针对儿童教育的,但我们不是写给想教育孩子的父母的,而是写给每一个在清真寺教育听众的谢赫,是写给在学校指导学生的教师,是写给在人群中宣教的宣教员。我们要对这些人说:信仰第一!信仰第一!为什么是儿童?紧抓儿童信仰教育是出于几个重要的缘由:

一: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希望,他们是下一代要肩负起“只有安拉是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一句崇高言辞的大旗。如果我们为此目的而培育了他们,他们就会高举这面大旗,并给予援助;如果我们忽视了他们,他们就会抛弃这面大旗,正如一些宣教者所说:“如果说我们蒙受了失败之辱,那至少我们也应该去为获胜而培育我们的女子。"二:孩童时代是信仰建设与接受各种价值和原则的基石,也是天性上预备接纳正确信仰的起点。正如先知所说:“每一个孩子都是诞生在天性上,是他的父母将他变为了犹太徒或是基督徒又或是祆教徒。"然后艾布.胡莱勒读到:“(并谨守)真主所赋予人的本性。"(3030

三:儿时学过的各种价值、原则、原理以及信条,终身都将稳居在脑海中,很难改变或被更替。四:正确的信仰与高尚的道德;虚假的信仰与恶劣的道德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信仰在构建人格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先知重视儿童教育。

要重视儿童教育的因素之一是,我发现安拉的使者给予了儿童与成人同等的重视。或许有些人因很少留意,或很少得到指点,又或者是因为这方面的著述较少,而并未察觉到这一点。这方面你要读到的奇妙的内容有:阿卜杜拉扎格在他的《穆桑奈夫》一书中提到:阿里说:“我参加了安拉的使者与白尼.泰格利卜基督徒间签署的和约,和约要求他们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变为基督徒。否则,与他们就没有和约可谈。"阿里说:“如果违约,我就要与他们作战。"在《穆桑奈夫》中还提到:白尼.泰格利卜的一些人来找欧麦尔,欧麦尔就说:“你们在伊斯兰时代,可以享受到蒙昧时期所享受到的一切待遇。"(他们似乎是拒绝归信伊斯兰)欧麦尔就与他们签订了和约,规定他们加倍缴纳人丁税,不得将自己的孩子变为基督徒。穆加希德有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仆人。他对那仆人说:“贾里勒,你归信伊斯兰吧。"然后又说道:“人们曾经跟他们就是这样说的。"意思是:圣门弟子们曾经就是这样对待他们手中的那些信奉基督教的仆人的。

布哈里辑录:据艾乃斯传述:他说:“曾有一个犹太男孩服侍过先知,当他生病时,先知就去看望他,坐到他的头跟前对他说:'你归信伊斯兰吧!'那男孩就望向他父亲,他父亲就说:'你顺从艾布.噶西姆吧'(是使者的别称)那男孩就归信了伊斯兰。先知离开的时候就说:'感赞安拉,将他救出了火狱。'"在另一传述中,先知说:“你见证只有安拉是应受崇拜的主,我是安拉的使者吧。"那男孩就望向他父亲,他父亲沉默着,那男孩也沉默着。然后使者说了第二次,第三次,在第三次时,他父亲就说:“你就照他的话做吧。"男孩就念了清真言,之后就死去了。犹太人想给他办丧事,安拉的使者就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来处理他的丧事。"然后先知就洗了他,给他穿上了卡凡,为他站了拜。先知对儿童的信仰给予了与成人同等的重视。

他在号召艾布.白克尔归信伊斯兰的同时,也号召阿里归信伊斯兰,而阿里当时只有七岁或十岁。同样的,他在重视图费勒..阿穆尔,与他谈话,给他宣教的同时,也给予了小牧童艾布.盖尔萨费以重视。艾布.盖尔萨费说:“我归信伊斯兰时,我是个孤儿,被我母亲和姨妈抚养着,但我更倾向于我姨妈。我当时牧放着一些羔羊,我姨妈常常对我说:“孩子,你不要靠近那人,他会诱惑你,使你陷入迷途..."然后,第一天我就去找了使者听他讲话,之后我就赶着没奶的羊回去了。我姨妈就说:“你的羊怎么都没奶?"我就说我不知道呀。第二天亦如此,在第三天我一直听使者讲,直至我归信了伊斯兰,并与他握了手宣了誓,然后我就跟使者说了我姨妈和羔羊的事,使者就对我说:“你去把那些羊赶到我这儿来。"我就把羊赶到了使者那里。

使者摸了摸它们的脊背和乳房,并祈祷在它们身上降下吉庆,然后,那些羊就充满了脂肪和奶水。当我把羊群赶到我姨妈那里时,她就对我说:'孩子,你就要这样放羊。'我就说:'姨妈,我就是到老地方去牧放羊群了,但我想把我的故事告诉你。'我就把整件事告诉了她,跟她说了我去找过先知,并告诉了她先知的为人和话语。我母亲和姨妈就说:'你带我们去找他吧。'我就和我母亲还有姨妈一起去找了先知,之后,她俩都归信了伊斯兰,并向先知宣了誓。"(泰百里辑录)

我们大家都知道伊本·阿巴斯的那段著名的圣训,在那段圣训中,使者教授了他信仰的根本之所在。众所周知,当安拉的使者归真时,伊本·阿巴斯只有十三岁。他说:“有一天,我走在安拉使者的身后,他就对我说:'孩子,我教你几句言辞:你服从安拉的命令,安拉就会保护你;你服从安拉的命令,你会发现安拉就在你身旁;当你要祈祷时,就向安拉祈祷;当你要求助时,就向安拉求助;须知,即使整个民族联合起来要给你点裨益,除了安拉所预定好的以外,他们不能裨益你一丝豪;即使整个民族联合起来要给你点伤害,除了安拉所预定好的以外,他们不能伤害你一丝豪;仙笔已写就,卷本已变干。'"(艾哈迈德和铁尔密集辑录)还有穆阿兹.本.杰拜勒的圣训,听听他说的:“我和先知同骑着一头名叫“欧费尔"的毛驴,我骑在先知的后面。先知说:'穆阿兹,你知道仆人对安拉的义务,安拉对仆人的义务各是什么吗?'我说:'安拉和他的使者最知道。'先知说:'仆人对安拉的义务是要崇拜他,不以物配他;安拉对仆人的义务是不惩罚没有以物配主的人。'我就说:'安拉的使者,我要不要将此喜讯告诉人们?'先知说:'别去跟他们说,以免他们依赖于此。'"(两大圣训集辑录)

当安拉命令使者将使命传达给他的家属,宗族,并告诉他们自己是安拉派给他们的使者的时候,使者就说过:“穆罕默德的女儿法提麦,你干功修吧!我在安拉那里对你起不到丝毫作用。"那时的法提麦还只是个小女孩而已。史书记载她是在使者四十一岁出生的。

乌姆.赛里木对艾乃斯——当时他还只是个小顽童——说:“艾乃斯,你念清真言吧。"艾布.胡莱勒经过了一些孩童,他就一些孩子说:“孩子,如果你见到了麦尔彦之子尔萨,就请给他带瑟兰。"他这样做就是想给孩子们开启疑问和认知之门,好让他们学习到穆斯林对尔萨先知的信仰。他会在末尾光阴降下,那是末日来临前的迹象之一,正如先知所说。

我们的主旨是要阐述先知以及尊贵的先辈们,重视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这也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至于方式方法,安拉意欲,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论述。我们祈求安拉默助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女们,并引导我们大家走向正道。

来源:伊斯兰之光

​阿訇(宣传者)必须克服的几点
​阿訇(宣传者)必须克服的几点

阿訇必须克服的几点


阿訇是穆斯林的楷模,圣人的代理者。伊斯兰的发展需要阿訇,穆斯林的兴盛离不开阿訇。新世纪穆斯林在企盼着阿訇勇往直前,替圣传教,替主扬法!阿訇的个人修养是继良好的宗教操守之后,体现阿訇个人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是言谈举止,思想心胸,穿衣打扮,行走坐卧乃至吃饭就餐,都得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中规中距,一点不能走板。穿衣得体,行为端庄,言谈大方,这一点一滴都是在树立阿訇的外在形象。而思想心胸则属于内练修养的范畴,这一点尤为重要。对于内心世界的修炼,就必须克服下列缺点:

一、克服虚荣

克服虚荣。就是在物质生活上不去跟社会上的人攀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跟着在不断地提高,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富了起来,房子也住上了,车子也开上了,可是我们阿訇与他们相比还算一穷二白,面对外面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是不是开始抱怨了,是不是也在羡慕和垂涎那些人?阿訇不是一个谋生的工作,它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奉献大于索取。只要我们选择了这项事业就注定选择了奉献。我们静静地想一想,我们有幸走进教门,并能服务于主道,又有那么多穆斯林和各级领导的拥戴和关怀,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就叫有所失有所得。记得穆圣的一段圣训说,你们在教门上要看比自己强的,在物质上要看不如你们的。我看这段圣训堪称我们阿訇的座右铭。

二、克服浮躁

克服浮躁。阿訇这个职业不同于社会上的任何工作,它基本上是按照礼拜的作息时间运转的,如果是在过去一个寺里一个阿訇的话,那就基本上是24时工作了,这就是工作性质决定的,那没办法。所以,对这一点的承认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阿訇是否浮躁和踏实,如果阿訇爱这个岗位,愿意把自己的这份工作当成一种高尚的事业来做的话,就一定能踏实,一定能够坐得下来,好好地学点东西。相反,如果只是把阿訇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就会浮躁。什么叫职业?就是把阿訇只当做一个饭碗,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进更多的钱,如果没有很多的事去了,没有事去打发时间,就干巴巴地呆在寺里能不烦,能不浮躁吗?但是如果把阿訇当作事业来干,那就不一样了,什么叫事业?就是通过自己钻研业务,提高执教能力,为社会牧化出高素质、高修养的穆斯林公民来。常言道,十年育,百年育人,这是一项育人的伟大工程,很不简单。要想干好这番事业,其基础是具有深厚的宗教学识和虔诚的宗教修养,即,所谓的言传身教。说某某阿訇念的经动听,""能打动人,那绝不是偶然的,那是艰苦学习和努力磨练的结果。因此自己认为在事业方面应保持一个""字,也就是能够在寺里坐得下来,能安贫乐道,寓学于乐。

三、克服骄傲

克服骄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光环,不免有些骄傲的情绪。在学业方面,不论我们是在哪儿毕业的,拿到了什么学位,学习是没有毕业的,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全面学习的观点。在事业方面,不论我们有多少成绩,有多少层光环,都证明那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昨天优秀不等于今天就一定也优秀,明天继续优秀。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向人取长补短才能会经常进步,所以说,社会是一所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学校,我们有取之不尽,学之不完的东西,要谦虚做人,虚心学习。常言道,人生也有涯,学而也无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离阿訇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还远着呢!我们身上有的各种光环也可能只是光环而已,还没有真正地为社会发光,因此,自己在各种成绩和荣誉面前一定要记住一个""字,就是时刻不能记住我们首先是一名阿訇,所有的光环都是戴在阿訇这个职位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訇这一职位而产生的,我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常言道,皮子不存,毛将焉附啊!也就是说不好好地做阿訇,光环从何而来?因此,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阿訇,把阿訇做好,过去的成绩和荣誉就让它过去了,不管有什么荣誉,说到家我们还是阿訇,我们要把那些所谓的荣誉忘了,一切从头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

​家中的斋月
​家中的斋月

家中的斋月

我们每年都在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斋月。在那屈指可数的日子里,人们过着一种特殊的生活。伊斯兰的斋戒与其它宗教的斋戒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呢?因为穆斯林的斋戒是通过真主所保护的神圣启示确定的。因此,当我们思考家中的斋月时,会有以下的感悟:

第一、自豪。作为穆斯林,我们以伊斯兰而自豪。我们在伊斯兰中感受到了功修的甜美,我们的斋戒不是对人的折磨"真主不愿惩罚你们",也不意味着懒惰和放弃工作。历史上有数不胜数的榜样。白德尔战役、光复麦加、艾因•扎鲁特战役、解放西奈半岛等告诉我们,在一切时代和地域,斋戒都是穆斯林生活中的亮点。因此,我们要反思侵蚀我们身体的懒惰、软弱、消极的原因,一个以自己的宗教为荣的人,会为人们展现出一副消极悲观的形象吗?

第二、快乐。我们以斋戒感到快乐。"让他们以此而高兴吧,这要比他们聚敛的财富更好"。真主是至仁至慈的,他将给予我们特殊的回赐。真主在古都斯圣训中说:"人类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自己,除过斋戒,它是属于我的,我要亲自报赏它。"

第三、在斋月中,我们努力使自己的功修体现出其真正意义,我们要成为崇拜真主的人,而不是崇拜斋月的人。斋月是我们锤炼灵魂的学校,它会使我们在其它月份保持强大。亲爱的姐妹们,请让我们一起反思一下我们自身,感受一下你心脏的跳动。我们是否一直在审视自己的心灵,清除其中的各种杂念?检查一下你的盖头——你带着盖头出去礼拜、朝觐——是否符合你的斋戒?你奉真主的命令封斋,你的盖头是否如此?还是它本身变成了一种装饰,让别人注意你的衣饰和容貌呢?检查一下你购买的节日服装,它符合真主的命令,还是符合装饰的要求——性感迷人?检查一下你的眼睛和耳朵,它们是否在看和听真主禁止的事物?检查一下你的诵读,你将坚持下去,还是会一曝十寒?

第四、坚持不懈。"叶哈雅啊,你当恪守经典","那些人恪守经典"。在穆斯林的家庭生活中,斋月是坚持的标志。在斋月中,子女们锻炼斋戒,以加强宗教操守。在斋月中,我们重视有关破坏斋戒的细小问题,以便放弃这些事项。我是否领会了真主所规定的斋月的本质?让我们检查自己在斋月中的生活,我们只是自愿放弃了许可之事——饮食和房事。难道我们不祈求真主赐予力量,以便在斋月和其它月份放弃非法之事吗?

第五、斋月是否意味着极端?观察一下我们家中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对食物的过度重视。许多家庭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食物上,使斋月成为重视肉体和饕餮的月份。其结果是心灵的冷酷。许多穆斯林妇女忙于准备食物而放弃了做间歇拜,放弃了诵读《古兰经》。也有一些家庭认为,为家人准备食物是犯罪和浪费时间,所以,以妻子去清真寺做间歇拜、月末坐静和每天封印《古兰经》为由,要求家庭成员过苦行的生活。这两种人都没有真正的理解斋戒。事实上,家庭主妇为家人做饭既是功修,也是义务。

第六、有的妇女认为必须去清真寺做间歇拜,去清真寺坐静,即使这样会导致将子女留给保姆或其他人——她并不赞同他们的教育方式。却疏忽了妇女在家中礼拜更好,而且还可以在家中集体礼拜,给子女教授间歇拜,与他们一起诵读《古兰经》。妇女为了教育子女所做的一切,都是伟大的功修。

第七、妇女在斋月中炫耀功修,沽名钓誉,失去了真正的虔诚。真主在古都斯圣训中说:"谁做了一件工作,在其中以物配主的话,我就会放弃他和他所举伴的。"

第八、斋月是一个很特殊的月份,需要我们安排好斋月中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把斋月的时间浪费在各种聚会和不需要的拜访中。购物最好放在夜间。我们应该领会接续近亲的本质,将其放在恰当的时间,使所有的人远离极端、背谈、浪费时间、炫耀食物和衣服等斋月聚会中常见的现象。

以上就是斋月中有关家庭的一些思考,还有许多方面其他人会阐述。但是,我们都应该思考,保持清醒,志向高远,虔诚地、争先恐后地进入最高的乐园。主啊,求你使我们成为虔诚的斋戒者;最仁慈的主啊,求你接受我们的斋戒。

【作者:哈雅•宾特•赛义德•艾布•艾赫朵尔博士】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