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禁月的优越与例律
禁月的优越与例律

禁月的优越与例律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众世界的养主!愿真主赐福并下降安宁于众先知、使者

的领袖,我们的圣人穆罕默德及其门弟子、家眷直至世界末日

真主对其仆民的恩惠包括即制定了一些善功的季节,以便来实现对仆民最大限

度的奖赏及增加恩惠

正如在吉庆的朝觐月份刚刚结束,紧接着就是真主的一个禁月的到来。下面我

们将给大家讲述关于这个禁 月的优越性及其例律

禁月的禁戒性

清高伟大的真主说:"依真主的判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真主创造天地之日,

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

以物配主的人群起而进攻你们,你们也就应当群起而抵抗他们。你们应当知

道,真主是和敬畏者在一起的"。(忏悔章36节)传自于艾卜伯克尔(愿主喜悦

之)的圣训,使者(愿主福安之)在举行朝觐的时候曾站在演讲台上说道:"光

阴如流,一尘不变,一如真主创造天地万物之时,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有四

个禁月;三个月是连续着的;祖尔格尔德(伊历十一月)、祖尔哈吉(伊历十

二月)、穆罕勒姆(伊历一月份),还有就是在六月与八月之间的莱吉布(伊

( 历七月

——汇同圣训辑录

古尔图比说:"真主特别提及几个月,其目的是禁止在其中行不义,以示对禁月

的尊重。当然了,不义与亏枉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被禁止的。正如古兰所

言:"朝觐期间应该不污言秽语、不作恶多端、不争不吵"。(黃牛章197节)

对此,很多经注学家的解释。即:你们不要在四个禁月里自欺。传自于哈玛德-

本-赛莱麦由阿里-本-宰德由尤素福-本-麦哈拉尼由伊本-阿巴斯上传述的圣训他

说:"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所指的是全年的十二个月"。伊本-凯西尔

说:"学者们对禁月中禁止杀戮是否被废止而产生了分岐"。有两种主张:

第一种主张,也是比较著名的主张:"即禁月中禁止杀戮这一说法是被废止的。

因为清高伟大的真主在这里说:"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并且命令杀戮多

神教徒。行文表面给人感觉这里命令是笼统的。假若有限定禁月内作战那,那

这一命令几乎也可以废止它了。因为使者(愿主福安之)曾在禁月(祖尔格尔

德伊历十一月份)内围攻塔伊夫人。这在两部正确圣训集中有着正确的记载。

第二种主张:在禁月内开战是非法的。因为没有明文来废止过禁月的开战。因

为清高的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亵渎真主的标识和禁月"。(古兰


筵席章2节)。有可能允许穆斯林在禁月期间杀戮多神教徒可能是因为他们首

挑起战争

第二、禁月的优越性

伊本-热杰布说:"学者关于那个禁月最为高贵产生了分岐"。哈桑及其它学者认

为:"最为高贵的应该是穆罕拉姆(伊历一月)部份后辈学者也侧重于这一说

法。传自于外亥布-本-吉里了由古尔-本-哈立德由哈桑上传述的圣训,他说:"

真主以禁月来开始新的一年,也以禁月来结束这一年。在真主看来一年之内除

莱麦丹(伊历九月)之外,没有比穆罕拉姆(伊历一月)更高贵的月份。奈萨

仪辑录的圣训中有传述自艾卜-赞尔(愿主喜悦之)的圣训他说:"我曾问先知

(愿主福安之)夜间的哪段时间最高贵?哪个月份最高贵?使者回答道:"夜间

最高贵的时间是半夜,最高贵的月份就是你们所说的穆罕拉姆(伊历一月)"

圣训中使者明示了最高贵的月份所指的是莱麦丹(伊历九月)之后的月份。正

如哈桑所传述的圣训所指出的那样

证明穆罕拉姆(伊历一月)高贵的证据,还有穆斯林圣训辑录中由艾卜-胡勒

(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他说:"真主的使者曾说:'莱麦丹(伊历九月)之

后最高贵的斋戒就是穆罕拉姆(伊历一月)的斋戒;主命礼拜后最为高贵的礼

拜即夜间的礼拜"。伊本-嘎西木说:"莱麦丹(伊历九月)之后副功最高贵的月

份即穆罕拉姆(伊历一月)。因为部份副余功课确实比穆罕拉姆(伊历一月)

的部份日子高贵得多,如:阿拉法特日及祖尔哈吉(伊历十二月)前十天。当

然了笼统的副功最高贵的还是穆罕拉姆(伊历一月),正如主命礼拜后最为高

贵的礼拜是夜间的礼拜"

脑威说:"如果有人说:'圣训中提到莱麦丹(伊历九月)之后最高贵的斋戒就是

穆罕拉姆(伊历一月)的斋戒,那为什么使者斋戒最多的是舍尔巴(伊历八

月)而不是穆罕拉姆(伊历一月)呢?"回答如下:"或许使者只有到了晚年才

知道穆罕拉姆(伊历一月)的高贵;或许当时有很多特殊情况如生病、旅行等

而不行进行斋戒

伊本-热杰布说:"使者(愿主福安之)曾把穆罕拉姆(伊历一月)称之为禁

月,并附缀于真主的名誉之后,以此来加强它的尊贵性及优越性,因为只有因

被造物的特殊性才会把真主的名誉附缀其上。正如把穆罕默德、伊卜拉欣、伊

斯哈格、叶孤伯、等其它的使者附缀上真主的仆民一样。同样真主的朝房及母

驼等。当这个月份被特殊的附缀上真主的名誉后,那么其间的功修中的斋戒也

自然被特例为真主而封的"。也有人说:"因这个月份的特殊原因被附缀于真主

的名誉后,其禁戒性是归之于真主而非任何人。犹如蒙昧时代人们随自己私欲

而禁戒或开放某一个地方

在这一个月中曾发生过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很明显的援助,真主在这件事情中

让真理战胜了虚伪,拯救了穆萨圣人及其民众,并且淹没了法老及其军队。这

是一个极其重大,尤为重要的日子。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的传述的圣

训: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到达麦地那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犹太人们在封阿

舒拉日的斋,便问他们:"你们所封的今天的斋戒是什么斋呢?他们回答

说:"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真主在今天拯救了穆萨圣人及其民众,并淹没法老

及其军队。穆萨圣人封了今天的斋戒为了感谢真主。故我们也封今天的斋戒

使者说:"我们比你们更适合、更接近穆萨"然后使者就封了阿舒拉日的斋,并

命令人们封这一天的斋戒。——汇同圣训辑录

艾哈默德圣训辑录中记载了相同的圣训并增加道:"在这一天真主使努哈圣人的

船泊在了朱迪山上,努哈圣人斋戒了这一天为了感谢真主。
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他说:"我没有见过使者(愿主福安

之)让阿舒拉日胜过于其它日子,让莱麦丹月胜过于其它月份一样。汇同圣训

辑录

阿舒拉日的优越性

阿舒拉日有着非同寻常的优越性及古老的神圣性。穆萨圣人封了这一天的斋戒

是因为其优越性。甚至有经之人也在这一日斋戒。远至蒙昧时代的古莱氏族人

也封这一日的斋戒。关于阿舒拉日的优越性很多圣训对此都有提及。其中就

有:

穆斯林传自艾卜-格塔德的圣训:有人曾向使者询问关于阿舒拉日的斋戒,使者

回答道:"我确实希冀真主以此来罚赎之前一年的错误"。(穆斯林圣训辑录

1976段)。这是真主对我们的恩惠,斋戒一天能罚赎一年错误

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他说:"我没有见过使者(愿主福安

之)让阿舒拉日胜过于其它日子,让莱麦丹月胜过于其它月份一样。(布哈里

圣训辑录1967段)希冀就是以这一日的斋戒来渴望它的回赐

斋戒阿舒拉日的哲理


斋戒阿舒拉日的哲理在于这一日真主拯救了穆萨圣人及其民众,并淹没法老及

其军队。穆萨圣人封了今天的斋戒为了感谢真主。我们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

福安之)也封了阿舒拉日的斋,并命令人们封这一天的斋戒。在两部正确圣训

辑录中记载着传自于伊本-艾乃斯(愿主喜悦之)的圣训:真主的使者(愿主福

安之)到达麦地那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犹太人们在封阿舒拉日的斋,便问他

们:"你们所封的今天的斋戒是什么斋呢?他们回答说:"今天是个伟大的日

子,真主在今天拯救了穆萨圣人及其民众,并淹没法老及其军队。穆萨圣人封

今天的斋戒为了感谢真主。故我们也封今天的斋戒。使者说:"我们比你们更


适合、更接近穆萨"然后使者就封了阿舒拉日的斋,并命令人们封这一天的斋

戒。至于斋戒穆罕拉姆(伊历一月)九号斋戒的哲理,学者脑威(祈主慈悯

之)由众学者上传述几点:


、与犹太教徒区别开来只封阿舒拉日(伊历十号)的斋

、能够与阿舒拉日(伊历十号)的斋联系起来。避免发生只封主麻(星期五)

禁止日的斋戒一样

、为小心起见避免产生缺月及殘月而推迟了阿舒拉日(伊历十号)的斋

这几点就明确了与犹太人的区别。伊斯兰学者伊本-泰米耶也是持有同样的主


斋戒阿舒拉日(伊历十号)的斋的等级

第一、斋戒九号、十号两天。这是最高贵的做法。因为有穆斯林正确辑录中传

述自艾卜-格塔德的圣训:有人曾向使者询问关于阿舒拉日的斋戒,使者回答

道:"我确实希冀真主以此来罚赎之前一年的错误"。同样还有穆斯林正确圣训

辑录中传述自伊本-阿巴斯的圣训:"假若我还能活到来年的话,我一定要封九

号、十号两天的斋戒

第二、斋戒十号、十一号两天。因为有传述自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的圣

训:"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当与犹太教徒有所区分,你们当斋戒阿舒拉

日和之前一天或斋戒阿舒拉日和之后一天。"艾哈默德、伊本-哈兹姆圣训辑录

第三、斋戒九号、十号、十一号三天。因为有传述自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

之)的圣训:"你们当斋戒阿舒拉日和之前一天和之后一天"

第四、仅斋戒十号(即阿舒拉日)。因为穆斯林圣训辑录中传述自艾卜-格塔德

的圣训:"使者在斋戒阿舒拉日的斋的时候说道:"我希冀真主宽恕之前一年的

错误



合格的穆斯林妇女形象
合格的穆斯林妇女形象

法蒂玛编译

伊斯兰鼓励穆斯林卓越超群,以自己的着装、外表和行为区别于其他人,并成为众人中的楷模,以便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将伊斯兰的信仰和观念传播到全人类。

据《圣训》记载:穆圣曾在拜访其他穆斯林兄弟前对他的同道们讲:″你们将去拜访你们的兄弟,请整修好马鞍,确保着装得体,以使你们象装饰品一样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因为安拉不喜欢龌龊。″

穆圣认为,龌龊包括外表的不整洁和不修边幅、衣着和服饰的肮脏与凌乱等,这都是伊斯兰所禁止和憎恨的。

伊斯兰鼓励全体穆斯林在人群中出类拔萃,且特别鼓励穆斯林的妇女在外表、思想和信仰方面都要区别于其他非穆斯林妇女。

不管家务和教育子女的任务多么繁重,穆斯林妇女们都不能忽视自己的外表,因为赏心悦目的外表是一个人充分理解自身价值、自身的伊斯兰特性(穆斯林身份)和人生使命的重要体现。

同时,外在的整洁不应与自尊和正直的内在品质相脱离,这两部分组成了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妇女的主要特征。优秀的穆斯林妇女应当努力在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之间寻求平衡,应当理解她自身是由身体、思想和灵魂三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给予关注,不能过分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尽力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是伊斯兰给予妇女的指导原则。

穆斯林妇女如何追求身体、思想和灵魂三者的平衡,以完善自我呢?以下将具体讨论在三方面应关注的主要因素。

一、身体篇

应适度饮食

为保持身体健康并充满活力,穆斯林妇女应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既不能柔弱无力,也不能过度肥胖。因此,在饮食方面不能过度,应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体力为限,服从安拉在《古兰经》中的教导:″……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古兰经》7:31)。穆圣也曾对适度饮食提出建议:″对阿丹的子孙来说,没有比胃更难侍弄的容器;如果必须进食,则允许三分之一为食物,三分之一为饮料,留三分之一给空气。″奥玛尔也曾告诫我们:″谨防将胃填满,这对身体不利,会引发疾病,且会使人在礼拜时滋生惰性。饮食必须适度,这样才有益于健康,并最大限度地防止放纵自我。安拉憎恨过度肥胖的人,因为这些人过着放纵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个人对欲望的喜好超过对信仰的关注,那就应当受到谴责。″

穆斯林妇女还应当把握好对药物和刺激物的使用,特别是那些明令禁止的物品;避免陷入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习惯中,早睡早起,保持精力充沛,避免无谓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夜生活。穆圣教导我们:安拉对于健康的信仰者的喜爱超过体弱的信仰者。因此,穆斯林妇女应当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锻炼身体

要保持身体协调和充满活力,必须按照伊斯兰的方式进行锻炼。因而穆斯林妇女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节食来保持身体健康,还应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安排有计划的锻炼,以保持身体敏捷、优美和健康,少生疾病,以便更好地履行各项社会和生活中的责任。

保持身体和衣服的清洁

穆斯林妇女应当按照穆圣的教诲定期沐浴:″在星期五沐浴并洗头,即使你并不是处于不洁的状态;然后洒上香水。″″不论谁参加星期五的聚礼,男人或女人,都应该沐浴。″保持身体的清洁可以使穆斯林妇女更为丈夫、亲戚和其他妇女所喜爱。

穆圣憎恨那些有条件洗衣服,却在公众场合穿脏衣服的人们。据贾比尔传述:″安拉的使者来看望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脏衣服,他说:'难道这个人找不到可以洗衣服的东西吗?'″穆圣强调穆斯林应当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和赏心悦目,这一教诲对穆斯林妇女更为重要。清洁的意识不应仅仅体现在妇女本人,还应该使丈夫和孩子保持整洁,使清洁成为穆斯林妇女的美德。

照顾好口腔和牙齿

聪明的穆斯林妇女应当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中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应在每次饭后清洁牙齿,并每年至少做一次牙科检查,以保持牙齿健康和结实。穆圣非常关注口腔卫生,他说:″如果不是怕给我的教民增加负担的话,我会要求他们每次礼拜前都必须刷牙。″保持口气清新可以使妇女更加优雅从容,这也是伊斯兰的基本要求。穆圣曾在许多场合强调清洁的重要性,他憎恨口腔的异味和肮脏的外表:″无论谁吃了洋葱、大蒜和韭菜,都不应当进清真寺,因为那些冒犯阿丹子孙的东西也会冒犯天使。″

照顾好头发

穆圣告诫穆斯林要照顾好头发,定期清洗、梳理,使之在伊斯兰许可的范围内保持吸引力。他不喜欢头发蓬乱、外表邋遢的人,据《圣训》记载,穆圣看到一个头发和胡子邋遢的人进入清真寺里,他用手势指示这个人去清理头发和胡子。这个人出去,按照穆圣的要求做好后又回来。穆圣说:″难道这样不比你刚才邋遢得像撒旦似的好吗?″显然,妇女更应当注重保护头发和遮蔽头发。

注重外表

毫无疑问,穆斯林妇女应当注重自己的衣服和外表,只要不是走向炫耀自己的极端。好的外表会使人们愉悦,因而穆斯林妇女应当随时检查自己,避免外表不整洁,这是符合伊斯兰的教导的。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真主为他的臣民而创造的服饰和佳美的食物,谁能禁止他们去享受呢?″(《古兰经》7:32)

穆圣曾经说:″当一个人去会见穆斯林兄弟的时候,他应当精心地打扮自己,因为安拉是优美的,安拉也喜欢优美。″

伊斯兰教导所有穆斯林,特别是宣教人员,在外表方面要具有吸引力,不能使外表难看或令人无法忍受。以克制欲望或艰苦朴素为借口而过分忽视个人的外表,甚至达到令同伴讨厌的程度,这样的行为不是伊斯兰。

穆圣是朴素的典范,但他总是穿着得体,不论在家人还是同道们面前总保持令人愉悦的外表,他把外表优雅看作顺从安拉的表现:″安拉喜欢看到其馈赠在其仆人身上体现出来。″

不炫耀自己

穆斯林妇女应当关注自己的外表,但不可以因此而走极端,不能陷入炫耀财富的陷阱或向丈夫及直系亲属之外的人显露自己的姿色。

穆斯林妇女应当以适度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事物,应根据伊斯兰的观念,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个人魅力,而不应该成为外表的奴隶,正如《圣训》中所指出的:″最可悲的是那些第纳尔、迪拉姆和天鹅绒的、丝绸的奇装异服的奴隶!如果他们得到了所要的东西就开心;如果没有得到就郁郁寡欢。″

受西方观念的影响,穆斯林妇女可能在两个方面走向歧途,一方面是奢侈浪费,每种衣物服饰没用几次就舍弃;另一方面是互相攀比,利用结婚等公共聚会的机会互相炫耀。这两个愚蠢的错误都是应当避免的。

二、思想篇

通过追求知识来关心精神健康

聪明的穆斯林妇女会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因为精神比身体更重要;而保持精神健康的主要方式就是尽力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

与男人一样,穆斯林妇女也肩负着自己的责任,也需要同时寻求信仰和专业两方面的知识,以利于个人的发展。因为当我们诵读到相关的《古兰经》章节(……你说:″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识。″(《古兰经》20:114)),听到相关的《圣训》(″寻求知识是每个穆斯林的天职。″)时,我们应当理解这些教导对于男人和妇女是同等适用的,穆斯林妇女也有义务吸取有关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知识。

在伊斯兰传播的早期,穆斯林妇女就理解知识的重要价值。安萨尔家的妇女们曾问穆圣:″请安排一天时间给我们,以便我们向您学习;男人们几乎占用了您所有的时间。″穆圣告诉她们,某某时间安排在某某妇女家中,然后他就到那里去,传授知识给妇女们。

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关于伊斯兰基本信念的知识时,穆斯林妇女不能因为羞于启齿而放弃了解知识的机会,因为安拉要求我们了解真相:″安拉是不耻于揭示真理的。″(《古兰经》33:53)

许多《圣训》展现了早期的穆斯林妇女为正确了解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在向穆圣这位伟大的使者请教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与成熟,她们会将遇到的问题直接向穆圣请教,如果她们质疑一个人的观点,或对某些做法不太确定,就会多问几次,直至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理解。

这正是有智慧的妇女所应持有的学习态度。以致于圣妻阿依莎也不禁感慨到:″安萨尔家的妇女们多好啊!害羞从未阻止过她们正确地理解她们的信仰。″

事实上,各个时代不同地域的穆斯林妇女都理解获取有益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对她们的个性和她们的孩子、家庭以至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她们充满热情地学习知识,期望今世和后世都从中受益。

穆斯林妇女需要了解的知识

首先应当了解信仰的知识,应当学会如何正确阅读《古兰经》并理解经文的涵义,然后学习一些圣训学的知识,了解圣行,了解伊斯兰早期优秀妇女们的故事,包括圣妻们、圣女以及索哈伯们的家人。尽可能多学习一些教法的知识以保证礼拜和日常的言行符合教法的要求,应该较系统地掌握伊斯兰的基本理念。

其次是学习社会生活的知识,以便照料好家庭、丈夫和孩子,因为安拉创造女性就是要使之成为母亲的,她有义务使家庭保持祥和与快乐的氛围,有巨大的责任养育聪明而勇敢的孩子们。

因而许多谚语和说法反映了妇女对于丈夫和孩子们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影响,如″每个伟大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等等。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思想开放、具有智慧、性格坚强且心地纯洁,因此妇女更需要接受教育,接受正确的引导以形成鲜明的伊斯兰特性。

妇女的教育不应完全雷同于男性的教育,因为有些事物是专门为妇女而创造的。穆斯林妇女在学习各个领域知识的时候,应牢记伊斯兰关于妇女的角色定位,应侧重于自己的责任所在,使自己成为家庭、社会和穆斯林社区有创造性并发挥特殊作用的成员,而不是像在当前社会,由于男女教育大纲相同以及劳动法的不合理规定而导致妇女效仿男性,为了在众多男性中间谋得一个位置而不得不竭力与男性竞争。这完全违背了安拉创造妇女的本意。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穆斯林妇女都应当尽力去理解自己的工作并争取做得完美,因为穆圣曾教导我们:″安拉喜欢你们当中的这种人,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穆斯林妇女在知识领域的成就

知识的大门对于穆斯林妇女是完全敞开的,只要不违背妇女的本性,她们可以涉足任何一个领域,激发个人的智慧,促进情感的成熟和进步。

历史上有许多在知识领域取得极高成就的女性,圣妻阿依莎就是最早的一位,她是许多《圣训》的最根本来源,索哈伯们经常到她这里请教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和《古兰经》的精确涵义。她的知识不仅仅限于信仰方面,在诗歌、文学、历史和医学方面也颇有成就,还擅长演讲,这来源于她好奇的天性和乐于学习的精神;无论遇到任何她不知道的事物,她总会刨根问底直到完全理解。

除阿依莎之外,还有不少妇女成为优秀的教法学家或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就。另外,据统计,有700多位妇女是有据可依的《圣训》传述者,她们传述的《圣训》更亲切和真实,几乎没有被教法学家怀疑或否定为假《圣训》的例子。因此,现代穆斯林妇女应以历史上优秀的穆斯林女性学者为榜样,提升对知识的渴望,藉以发展个人的思维和智慧,拓展视野。

不迷信盲从

有知识的穆斯林妇女应当避免由于无知而导致迷信和盲从,决不可以听信算命先生、预言家、术士们的胡言乱语,这是一项大罪,注定会在后世得到审判,穆圣说:″谁到算命先生那里去讨教,他40天的拜功将不被接受。″他还说过:″谁去了算命先生那里并相信他所说的,他就不是伊斯兰的信仰者。″

不要停止阅读和学习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丰富个人思想、保持精神健康的主要手段,因此,穆斯林妇女不应因家务繁忙而疏于读书,应当忙里偷闲,随时随地找机会翻阅一本好书,或有用的杂志,以获取有益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灵魂篇

穆斯林妇女决不可以忽视灵魂建设,应当通过礼拜、赞主和诵读《古兰经》来提升信仰和净化灵魂,应当像关心身体和思想一样关心自己的灵魂建设。

按时礼拜以净化灵魂

穆斯林妇女对于如何巩固信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完善自己的拜功来达到这一目的,礼拜应以纯洁而宁静的方式进行,以便使其精神内涵渗透到心灵深处。

礼拜的时候应尽量避开喧闹和事务的匆忙,应心平气和,思想集中,这样所诵念的每一句经文和赞主词都发自内心,在回想其涵义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震撼。礼拜之后应小坐片刻,赞美安拉,诵念几段经文,回味经文的优美措辞和深刻内涵。

礼拜的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自己的态度和动作,有错误或思想不集中时应随时纠正,这样的礼拜才能达到净化灵魂、清除罪过的理想效果,使我们从恶魔的禁锢和诱惑之中解脱出来。如果犯了错误或对信仰的正道产生困惑,真正的穆斯林妇女会立即纠正自己,祈求安拉的恕饶,决然杜绝罪恶,诚心悔过自新。

这就是一个正直的、敬畏安拉的穆斯林妇女应当做的:″敬畏者遭遇恶魔蛊惑的时候,能恍然大悟,立刻看见真理。″(《古兰经》7:201)

穆圣经常告诫他的同道们:″提升你们的信仰。″同道们问:″安拉的使者,如何提升信仰呢?″穆圣回答到:″反复诵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因此,穆斯林妇女应当时常寻求安拉的引导和佑助,通过按时礼拜和记念安拉,随时审视自己,牢记如何取悦于安拉,以求不断提升信仰,净化灵魂。取悦于安拉的事,尽力去做;令安拉恼怒的事,坚决避免,这样我们才能时刻坚持走正道,不会因偏离主道而犯错误。

与正直的人为伴,经常参加穆斯林的聚会

穆斯林妇女应当选择正直的、敬畏安拉的朋友,这种朋友会提供我们诚恳的建议,不会在言行上背叛我们。优秀的朋友会对我们的个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我们保持在主道上,帮助我们形成好的习惯和正直的品格。

可以说,朋友通常就是一个人行为和态度的一面镜子,正如人们常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优秀的朋友往往可以避免走向歧途。

穆斯林妇女还应当积极参加穆斯林的聚会,一起讨论伊斯兰的教义以及关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观念,听取别人讲述安拉的大能以及安拉对于所创万物的慷慨恩泽,互相激励彼此要遵从主的教导,小心避免安拉所禁止的事物并祈求主的佑助。通过这种聚会,每个人都在信仰的道路上得到鼓舞,心底充满信仰的愉悦,灵魂从而得到净化。

据《圣训》记载,阿布杜拉本拉瓦哈每次遇到穆圣的同道时,就会说:″来,让我们小聚片刻,一起来敬畏主。″穆圣听说此事后说:″愿主慈悯阿布杜拉本拉瓦哈,因为他喜欢那些连天使都乐于参加的聚会。″

哈里发奥玛尔在执政期间,总会定期在百忙之中抽出一段时间,拉住一两个人的手,说:″来,让我们去提升我们的信仰。″于是他们一起记念安拉。

像奥玛尔这样品格高尚、功修卓著的人尚且感到需要随时抽身于繁忙事务片刻来敬畏主,以净化灵魂,何况我们?!穆阿杜本贾巴尔也常在行路途中对他的同行者说:″让我们坐一会儿,一同来记念安拉。″

穆斯林有义务不断提升个人的信仰,应当经常督促自己努力达到一个新的信仰高度,防止失足。″以灵魂及使其均衡、并启示其善恶者发誓,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古兰经》91:7-10)

因而,要求穆斯林妇女谨慎选择优秀的伙伴,经常参加有益信仰的聚会,使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共同提高信仰水平和敬主之心。″在早晨和晚夕祈祷自己的主而求其喜爱者,你们应当耐心地和他们在一起,不要藐视他们,而求今世生活的浮华。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视我的教训,而顺从自己的欲望。他们的行为是过分的,这种人你们不要顺从他们。″(《古兰经》18:28)

经常做堵阿(祈祷)

促进穆斯林妇女提升信仰以及保持心灵与安拉相通的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反复诵念祈祷词,即《圣训》所记载的、穆圣在各个场合中诵念的祈祷词。

无论是离开家还是回到家中,无论是开饭之前还是进食完毕,无论是合衣上床休息还是从睡眠中醒来,无论是与旅行者道别还是欢迎旅行者平安归来,哪怕是穿着新衣服,穆圣都会做不同的堵阿,祈求主回赐他的努力,佑护他免除错误,引导他走向真理,赐予他良好的结局,保护他免遭恶魔的侵害。穆圣经常将这些堵阿和宣礼词教给他的同道们,鼓励他们在合适的场合反复诵念。

信道的穆斯林妇女应当效仿穆圣和他的同道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些堵阿和祈祷词,并尽可能寻找合适的机会反复诵念。在诵念的过程中,心灵将专注于安拉,灵魂将得以净化,信仰将获得提升。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穆斯林妇女特别需要不断洗刷自己的灵魂,远离各种诱惑和现代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侵扰,以避免因偏离主道而招致安拉火狱的惩罚,就像穆圣所指出的:″我向火狱看去,发现大多数居民是妇女。″因此,理解伊斯兰教义的穆斯林妇女必须心向天园,多做善功,以期免遭火狱的惩罚。

我成为了穆斯林
我成为了穆斯林

我尝试过六种不同的宗教,最终成为了穆斯林

"所以,你是一个穆斯林?不过,不对啊,你来自哪里?"

自从2009年我改信伊斯兰教起,就不断地被问到这个问题。感觉潜台词是:"你明明是一个白人,却……"

他们往往不满意我的回答——我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于是便会继续询问:"那你的父母呢?你的祖父母呢?他们来自哪里?"

他们只是无法想象,一个西方白人竟然不信仰基督教或是犹太教。即使我是一名无神论者,也比较容易理解。而我竟然是一位穆斯林?所以我一定是有一位神秘的阿拉伯祖母。

但是,事实是,我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后来我自己选择改变信仰,成为一名伊斯兰教徒。

我本该成为一名牧师

我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基督教家庭,我的父亲是天主教徒,我的母亲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a Seventh-Day Adventist)。童年的很多时间我都在母亲的教会帮忙,挨家挨户发小册子,或是在小镇集会上传播福音。当其他人都围着油炸食品摊时,我们会搭好展台,帮助潜在的信众认识到他们有多需要复临安息日会。

我每周都去教堂,我对基督教的认识广泛,我可以凭着记忆从《圣经》中引经据典,比大人们更好地解释复临的某些观点。大家都深信我长大后会成为一名牧师。我是那种你在电视上可能会看到的,穿着漂亮的卡其裤和衬衫的典型的基督教男孩。我在宗教学校上到八年级,之后开始在家接受教育。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所接触到的都是基督教知识,不过当时我很喜欢这些。

后来,我去了大学。

当我质疑自己的信仰,我的世界崩塌了

这就像是一个古老的故事:生活在小镇上的男孩去上大学。第一次,他的信仰开始被质疑,他产生了信仰危机。

在那之前,我所见到的人全都信仰基督教:我信仰基督教,一起上学的朋友们也信仰基督教,我每天接触的都是基督教徒,这使我认为所有的白人都是信仰基督教的。

但突然之间,我身处在一个新的世界,许多人信仰的宗教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甚至还有些人没有宗教信仰。

我的同学和教授令我的信仰产生动摇,他们指出基督教体系中的漏洞,这让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的我大为震惊。

当然,我立刻就去向我的牧师询问。

他就像其他圣经故事中的牧师一样,读了几段适用于当时情况的经文,说了一些"魔鬼的引诱"之类的话,然后就打发我走了。当时确实起了一些作用,但是不久我又陷入了困扰。

那是我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候,我之前一直认为上帝与我同在,但我突然觉得被抛弃了,非常孤独。教会的前辈们认为我提的问题是无聊而琐碎的,他们要我忽视这些问题。

那段日子,我的生活并不好过,我被父亲赶出家门,没有谋生技能,流落街头。后来还是我爷爷收留了我,让我住进他的一间小房子,尽管另一边就住着毒贩。犯罪猖獗的街巷,抢劫横行,我最终失去了我的信仰,我再也不相信上帝了。

这一切在当时都合情合理:看看我的遭遇,看看世界上到处充斥着仇恨、战争、死亡,如果真有上帝,为什么会允许这些事发生?我一直是一个创世论者,被灌输进化论是恶魔撒的谎,但我开始相信无神论了。还好,这并没有持续很久。

我开始随意地信仰宗教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同过无神论。我总是觉得有些东西在冥冥中指引着我们,我们称它们为命运或是神的旨意。这可能这是我从小到大都存有的想法,我相信世界是有创造者的,有一个神,只不过它可能不同于基督教的神罢了。

所以,为了寻找到答案,我去了图书馆,阅读了大量有关宗教的书籍,凡是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宗教我都有所涉猎,从犹太教到耆那教,从印度教、锡克教到佛教和异教。我花了六个月时间尽可能地阅读有关宗教和哲学的典籍。

我觉得光靠阅读是不够的,没有一位先知、大师或神秘主义者是仅凭阅读就获得启示的。所以从2008年11月起,我决定每个月都尝试一种不同的宗教。在最初五个月中,我先后尝试了索罗亚斯德教(Zoroaster),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和耆那教。

不过有一种信仰我不打算尝试,那就是伊斯兰教。我从图书馆里找来的唯一相关的书就是Robert Spencer写的《伊斯兰政治不正确指南》(The Politically Incorrect Guide to Islam),所以我打消了尝试的念头。

但没有一种宗教让我觉得合适。有一段时间我还把各种不同宗教的点滴拼凑成我喜欢的样子,不过那只是在自欺欺人。

半年后,我再一次走进图书馆,和社区大学教授讲起我的故事。听完后,他笑了,他给了我当地清真寺的号码。他说我即使不尝试,也应该去看看,因为我对于伊斯兰教的看法是扭曲的。我当时觉得穆斯林是邪恶的,会残杀那些不肯顺服的人。不过我信任那位教授,于是决定去看看。

和我的想象完全不同的伊斯兰教

我很紧张,在读过那本书之后,在经历了美国"911"之后,我担心穆斯林会强迫我入教,要不然就会用死刑惩罚我。所以我干脆舍近求远,花了一个小时开车去了别的小镇上的清真寺。

在那里,发生了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

我对伊斯兰教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显得格格不入。不过大家都非常热情,他们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向我展示了净仪和祈祷的常识。在祈祷时,我和大家肩靠肩紧挨着坐着,没有人在乎我是不是穆斯林。

我还记得讲道的场景,我本以为内容是关于征服异教,渴望鲜血的。但是,阿訇讲了一个耐心的男人故事。当人们在那个男人祈祷时向他泼脏物,他毫不在意,也没有心生恶意;当他挨打时,他没有还手;当人们用石头砸他,嘲笑他,将他赶走时,他还是选择原谅,并且回去帮助大家。

这跟我先前的理解截然不同。在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认识是扭曲的之后,我决定开始尝试信仰伊斯兰教。

之后的一周,我上网找了许多伊斯兰教的相关书籍。白天一有机会我就会用英语祈祷,晚上我会阅读《古兰经》。

当我越了解伊斯兰教,就觉得越欣喜。出乎我意料的是,几乎我读到的内容都能引起我的共鸣,它们和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不谋而合。

从小到大,我都感觉宗教是自上而下的,人们应该被领导和传统约束。但伊斯兰教是没有限制的,《古兰经》敦促人们自发思考伊斯兰教的教义。

我被伊斯兰教讲究平等的教义所吸引,种族并不重要,贫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虔诚。在祈祷时,乞丐也可能就站在国王旁边,因为在真主眼里众生平等。

我也欣赏伊斯兰教有时愿意进行斗争的精神。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着暴力与仇恨,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战斗。不同于西方人对伊斯兰教的看法,伊斯兰教鼓励人们尽可能地追求和平的生活。伊斯兰教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你可以作战:当你和你的家人受到直接威胁,或是当你或者其他人受到迫害。"这个时候,你必须站出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

伊斯兰教还要求教徒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先知穆罕默德说过:"追求知识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伴随着求知的还有自我提升,穆罕默德曾经从战场上回来后说:"我们从小的战争里出来了,即将投身更大的战争。"他暗示的是,出门打仗是简单的,但是回家后成为一名更好的丈夫,父亲,成为一名更好的妻子、母亲,却是困难的。

很快,伊斯兰教就解答了困扰我许久的问题,至少对我来说,我找到了我一生的信仰。

所以,在2009年8月,我在清真寺接受了仪式,正式成为了一名穆斯林。

现在,我被夹在中间

虽然我改变了信仰,但道路却很坎坷。人,包括穆斯林,都是不完美的。尽管伊斯兰教强调平等,但是很多穆斯林往往将他们的文化与信仰结合。有时我与身边的穆斯林交流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有时我无意中说出的话,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侮辱。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尤其我们还面临着语言障碍。

更大的困难还在穆斯林世界之外,自从我的妻子和我一起改变了信仰,她便开始戴头巾。尽管我们是传统的美国人,但往往会引起陌生人的误解和仇恨。在商店里我们被质问是不是恐怖分子,我们还被要求不能戴着头巾或是留着胡子工作。

更糟糕的是,因为我们的选择,我们受到了家人的嫌弃、诅咒。我并不生气,只是很伤心。它也使我明白了为什么穆斯林越来越孤立。

我们夹在中间,被两边孤立,文化和语言障碍使我们无法完全融入穆斯林,偏见使基督教徒也远离我们。但是我们挺了过来,我们坚信我们受到的排斥并不是人们故意为之,外在的偏见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大多数美国人和基督徒。我们拥有彼此,我们拥有信仰,这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将给我终生前行的动力。

认主独一是人生的价值
认主独一是人生的价值

讨赫德 " (认主独一)是天地存在基础,是安拉造化人神并差圣降经的终极目标。一个人对讨赫德 " 的落实有多真,对安拉的忠诚有多深,离明显的和隐含的什勒克 " (以物配主)有多远,他就有多大福分的两世成功与引导。

第一讲

演讲目标:

1 说明讨赫德"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2 说明讨赫德"是罚赎罪过,并获得末日拯救的根本。

3 说明讨赫德"是能使人躲灾避难重要因素之一。

4 说明穆斯林学习讨赫德"及认清危害它的各种什勒克"的重要性。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我们赞颂他,向他求助,向他求怒,求安拉保护我们免遭来自我们自身和我们不良行为的伤害。安拉意欲引导的人,谁也不能使他迷误;安拉意欲迷误的人,谁也不能引导他。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拜的,安拉至尊独一,绝无匹敌;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

穆斯林同胞们!

俩一俩海,印兰拉呼" لا إله إلا الله 除安拉之外,绝无受崇拜的),这是讨赫德"的使命,这是进入伊斯兰大门的必由之路,是伊斯兰信仰的核心,这也是始自阿丹,历经努哈、易卜拉欣、穆萨、尔萨等十二万有余的先知,直至最后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一脉相承的使命。为这一使命,安拉派遣先知,降示经典;为了这一使命,众先知和他们的追随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这一使命,圣门弟子们不畏道路艰险,不惜漂洋过海,更不惜流血牺牲,终于把伊斯兰的种子撒播到全世界……

那么,什么是讨赫德"?它有哪些具体内容?它何以如此重要?哪些思想或行为会危害到它的健全和延续?我们如何保护它?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谈谈讨赫德"及其落实讨赫德"的意义吧。

讨赫德"是阿拉伯语词汇,是……为唯一"的意思。伊斯兰赋予它新的内涵,在伊斯兰的术语中,它表示从意识形态到宗教功修,再到日常的行为举止,全方位地表示认主独一"。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三方面紧密相关,互为映衬,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被认为是整体的缺失。

第一:认主独一。

即承认并坚信安拉是独一的造物主,只有安拉供给万物给养,只有安拉是支配整个宇宙的主宰,整个宇宙及其宇宙间的人类、动物及一切,无时不需要安拉的眷顾。

实际上,这一层面的认主独一,是安拉禀赋于人的天性,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都在冥冥中信仰着造物主。即便是当时那些反对伊斯兰的麦加的多神教徒,他们也承认安拉是造物主。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وَلَئِن سَأَلْتَهُم مَّنْ خَلَقَ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لَيَقُولُنَّ خَلَقَهُنَّ الْعَزِيزُ الْعَلِيمُ

如果你问他们:'谁创造了天地?'他们必定说:'万能的、全知的主创造了天地。'"439

人类历史上,或许只有法老是最先否认这种认主独一的。

قَالَ فِرْعَوْنُ وَمَا رَبُّ الْعَالَمِينَ

法老说:'全世界的主是什么'" 2623)。

法老的否认只是出于他的狂妄自大,其实他的内心还是承认造物主的:

وَجَحَدُوا بِهَا وَاسْتَيْقَنَتْهَا أَنفُسُهُمْ ظُلْمًا وَعُلُوًّا

他们的内心承认那些迹象,但他们为不义和傲慢而否认它。" 2714)因此,《古兰经》往往用反问句的形式肯定这种认主独一,如:

أَفِي اللّهِ شَكٌّ فَاطِرِ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难道对于安拉——天地的创造者——还有怀疑吗?" 1410

这是因为人在天性中是承认安拉是宇宙的创造者、养育者和支配者的。

任何与天启经典相悖的思想、认识或主义,都破坏认主独一"的原则。至于像无神论"二神论"三位一体论"多神论"这些公然相悖于伊斯兰信仰的意识形态,我们不必在这里讨论。但是出现在许多穆斯林意识形态里与认主独一"相悖的思想认识,我们务必认识清楚。比如:很多修士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没有区分造物主和被造物的概念;又如过分推崇贵人、卧里,甚至赋予他们"的属性;再如过分地推崇理智,夸大理智的作用,把理智的产物置于经典之上……,这些思想认识都与认主独一"格格不入,已接近以物配主"之险地。信仰上有此类认识的人,他们的情况与当时麦加的多神教徒也差不了多少,正如安拉所说:

وَمَا يُؤْمِنُ أَكْثَرُهُمْ بِاللّهِ إِلاَّ وَهُم مُّشْرِكُونَ

他们虽然大半信仰安拉,但他们都是以物配主的。" 12106

第二:拜主独一。

即虔诚地崇拜独一无偶的安拉,将自身完全交付于安拉。要求一切形式的崇拜必须是为安拉的,无论是心灵的,如爱、畏惧、希望、托靠等,还是语言的,如祈祷、求护、求助等,无论是身体的,如礼拜、牺牲等,还是财产的,如天课、施舍、义产、馈赠等。谁若把这些作为功修来膜拜除安拉以外的人或物,谁就已经以物配主了。

这一层面的讨赫德"是众使者使命的核心,这个核心就体现在清真言: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者"这句话的意义上。这句清真言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否定(俩一俩海——没有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第二部分为肯定(印兰拉呼——唯有安拉)。

否定,即否定除安拉以外被人类顶礼膜拜的一切受崇拜者,不管他(她、它))值不值得崇拜。肯定,即肯定只有唯一的安拉才值得崇拜,才有资格享受任何形式的崇拜。整个《古兰经》自始至终都在强调这一主题。这方面的经文太多了:

وَلَقَدْ بَعَثْنَا فِي كُلِّ أُمَّةٍ رَّسُولاً أَنِ اعْبُدُواْ اللّهَ وَاجْتَنِبُواْ الطَّاغُوتَ

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说:'你们当崇拜安拉,当远离恶魔。'"1636

وَمَا أَرْسَلْنَا مِن قَبْلِكَ مِن رَّسُولٍ إِلَّا نُوحِي إِلَيْهِ أَنَّهُ لَا إِلَهَ إِلَّا أَنَا فَاعْبُدُونِ

在你之前,我所派遣的使者,都奉到我的启示: 除我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所以你们应当崇拜我。" 2125

如果第一层面的讨赫德"认知上的认主独一"的话,那么,这一层面的讨赫德"就是行为上的认主独一",它是第一层面讨赫德"的要求和必然结果。谁承认并相信安拉是创造者、拥有者、支配者,谁就应该从行动上有所表现。因此,安拉在《古兰经》中多处指责多神教徒,既然承认安拉的化育,为何不从行动上崇拜他呢?

穆斯林兄弟们!安拉对当时多神教徒的指责,难道不也是对我们的指责吗?扪心自问,我们落实讨赫德"了吗?我们杜绝以物配主了吗?看看这个世界上几种公然以物配主的人:偶像崇拜者,他们崇拜石头、树木、人、精灵,天使、星宿还有动物等;坟墓崇拜者,他们供祖坟,向坟墓中的死人祈祷、许愿和献牲;耍邪术者,如巫婆神汉、魔术家、占星家等,他们屈从精灵,借助精灵装神弄鬼,显示魔法。看看这些人,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再看看那里有没有我们穆斯林的影子?

确实,对拜主独一的讨赫德"来说,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各种形式的以物配主"。为保护讨赫德"的纯洁,为防微杜渐,避免人在不知不觉中去接近任

宣教员对宣教的理解
宣教员对宣教的理解

对宣教者的认

宣教者是指负有召人信仰安拉的责任的人,伊斯兰赋予他们合法的身份和神圣使命。对此,必须引经据典加以认识并说明其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有助于履行这一重大使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我们将在此篇中分三部分来论述。

第一章──对宣教者的认识

第二章──宣教者的条件

第三章──宣教者的品德

第一篇 宣教者

第一章 对宣教者的认识

在安拉以“伊斯兰"命名我们的教门,完善对我们的恩典之后,第一位召人信主的宣教者就是最后一位封印的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

安拉说:“使者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者、为报喜者、为警告者、为奉安拉之命而召人于安拉者、为灿烂的明灯。"(3345──46

崇高的安拉多次呼唤尊贵的使者坚持不懈地召人信主。

安拉说:“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2267

又说:“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归顺你的主,你绝不要做以物配主者"。(2887

又说:“你说:'我只崇拜安拉,而不以物配他,我只号召人崇拜他,我只归依他。'"(1336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召人于安拉,直至生命的最后,无限喜悦地回归荣耀的安拉那里,安拉给予他最美好的回赐。

召人信主是所有使者的使命

召人信主是所有使者的使命,安拉也是为此而向全人类派遣他们的,他们中毫无例外地向他们的族人和他们所被派往的地区的人宣传信仰独一的安拉,按照安拉颁降的律例敬侍独一的安拉。

安拉对使者努哈说:“我确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59

安拉对使者呼德说:“我确已派遣阿德人的兄弟呼德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1150

安拉对使者萨利哈说:“我确已派遣赛莫德人弟兄萨利哈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73

由此可见,所在的使者,他们一致的使命,便是召人信仰并敬侍独一的安拉,不兼拜其它的任何虚妄的神与灵。

安拉说:“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说:'你们当崇拜安拉,当远离恶魔。'"(1636

所有使者他们都是召人信主的宣教者,安拉挑选他们承担这一神圣的宣教使命,向世人宣谕并传达。

穆斯林民族应协同效法安拉的使者承担宣教责任

在前述中我们曾说过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为伊斯兰的第一位宣教者,也提及部分启示——再指示他召人信主,这些启示也是针对全体穆斯林的。因为对使者的称呼其本质上也是对他的民众的召唤,除非有除外词。在安拉命令宣教一事上没有被除外,这意味着安拉意欲穆斯林民族协同效法安拉使者宣教而得以尊贵、荣耀,这一尊贵和荣耀不仅表现在安拉对使者的召唤方面,也直接体现于下现的这些启示。

安拉说:“你们是为全人类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

这节启示有两点意义:首先,安拉肯定了穆斯林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其次,阐明了它的优秀正在于它承担了劝善戒恶的责任和使命,而这正是所有使者的责任与使命。劝善戒恶的首要是召人信仰独一的安拉,弃绝一分假主的崇拜。安拉在《古兰》中还将真信士与伪信士的特征做了鲜明的对比。

“伪信的男女,彼此是同类的,他们劝恶戒善。"(967

“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497

格尔塔比在注释这两节启示时说:“安拉以劝善戒恶作为真信士和伪信士的区分标准,并特别指出真信士的特质就是劝善戒恶,其首先要做的便是召人于伊斯兰正道。"安拉又以下节对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陈述进一步肯定了伊斯兰民族的特性。

“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做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7157

谁来承担宣教的使命?

穆斯林无论男女都应承担宣教的使命,因为他们是伊斯兰民族的一员。每个理智健全、长到成年的穆斯林都应承担这一责任,而不是专属于部分从事教门工作的学者、阿訇,责任是全体的,他们比常人之不同是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能对教门的各项事务、规则予以解释、说明,至于宣教它是全体穆斯林的责任。

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正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我证]安拉超绝万物!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人。"(12108

如同使者以明证召人信主一样,追随使者的信士们也同样依据明证向人们宣教。由此可知,宣教是构成穆斯林信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他宣教消极落后,则他的信仰也就有所缺损,他应尽快弥补,积极宣教。伊本·凯茜尔伊玛目在注释该节启示时说:“安拉让使者告诉众人说这是他的道,即他的信仰、行为、生活之道,也就是召人于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之道。他以及追随他的人都依据理智和启示的明证而宣教。"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训说:“让在场者将知识传达给缺席之人吧!"所谓在场者也即每个知道一些伊斯兰的道理的穆斯林。

宣教是每个男女穆斯林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以个人的还是以集体的方式。确切地说:或是以个人的形式履行这一责任,或是作为集体中一员。

安拉说:“你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伊本·凯茜尔伊玛目注释该节启示说:“这节启示意在指示穆斯林民族中应有一部分专注于宣教工作的人,既便每个穆斯林都有此责任。正如圣训所肯定的那样,'你们中谁看到不义之事应亲手制止;若不能,则以舆论遣责;若不能,则以心诅咒。这是最起码的信仰要求。'"事实上当宣教工作重大而艰巨时,宣教者们团结合作,以集体的方式 致力于宣教是十分必要的。譬如在多神教和无神论地区,在敌对势力阻碍伊斯兰发展的地区,如非洲等地就急需有组织地投入更大人力、物力地开展宣教工作,教授他们伊斯兰各项事务的要求。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行的,要以团体、组织的形式去开展各项工作。使者曾指示穆斯林迁往麦地那,就是为了集聚更大的力量和接受使者的正确指导。

安拉说:“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52

这又一次证明了组织起来集体性地宣称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如果不组织起团体,是无望达到宣教事业成功的目的。伊玛目艾布·哈尼法也提到凝聚起来劝善戒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达到目的必要性。

对宣教的错误认识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宣教不是一件必须的事因为他不是宗教界人士,这是属于宣教人士或学者们的工作和责任,而且以下列《古兰》为证:

“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事实上,在上述伊本·凯茜尔伊玛目的注释中对此已作了解释:“穆斯林民族中应有一部分人专注于宣教工作,既便每个穆斯林都有责任。"拉齐伊玛目注释这节启示说:“安拉说:'你们中'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词句中的介词'敏'音不作部分讲,证据有二,首先,安拉责成整个穆斯林民族都有劝善戒恶的责任。"

安拉说:“你们是为世人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

其次,穆斯林民族所承担的责任就是劝善戒恶,或以力改之,或舆论遣责,或内心里诅咒罪恶。如果这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说这节启示是号召整个穆斯林民族都成为劝善戒恶的宣教者。至于介词“敏"此处是说明义,不是部分义。如安拉说:“你们应当避开污秽即偶像。"(2230

拉齐伊玛目又说到:“敏"的第二个意思是有'部分'的意思,因为在穆斯林民族中确实有无能力劝善戒恶的人。针对有人说:“宣教责任专属于学者,因为宣教的条件是要知道什么是恶,他也肯定了这一责任确是由学者承担,并非无知者,而学者是穆斯林全体中的一部分。关于这节启示,格尔塔比和吉萨索的注释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事实上拉齐伊玛目的话是正确的。伊本·凯茜尔伊玛目以他精辟的论述证实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有宣教的责任,同时必须有一部分人专注于此项工作。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产生误解,首先是因为学者一词的解释,“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指出了宣教的条件是具备知识,其次是因为将宣教视为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对此,必须进一步说明。

毫无疑问,宣教是需要知识,但知识又是分门别类的,有人在一方面是权威,在另一方面却又懂得很少,这意味着他只属于一方面的权威,他的责任就是宣传所知的,不知不说。这与法学家没有什么两样,哪一方面不知道就不要说,因为知识是宣教者得以成功宣教的重要条件。据此每个穆斯林都应尽力以其所知的去宣教。所谓宣教的责任是学者们的而不是他人的,意在说明凡了解自己所要宣传内容与道理的人都有责任,无论是普通穆斯林还是大学者,说宣教只是学者或宗教人士的责任,普通人不负此责任的话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宗教人士正好说明了每一位穆斯林都是伊斯兰人士,而不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其次,产生这一误解的另一原因是说“宣教是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意味着一部分人做了,其余的人就无责任了,即便要求的是全体。拉齐伊玛目说:首先“宣教是所有穆斯林的责任,介词'敏'是说明义而非部分义,除非一部分人承担了这一责任,其余的人则不再承担,其观点是根据古兰:“你们当轻装地或重装地出征。"(941)又说:“如果你们不出征,安拉就要痛惩你们。"(939)这是一项对全体穆斯林的命令,但如果一部分人履行了,则其余的人再无责任了。吉萨索在注释“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时说这节启示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劝善戒恶的责任;二是要求有人承担这一责任,如果一部分人履行了就不再要求每一个人了,这就是说,他不象绝对的主命,即便有一部分人做了,其他人也不能免除。据此看来,宣教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他根据其能力去做,因为宣教是信士的品质之一,而且圣训也一再要求每个男女穆斯林根据其能力铲除邪恶,如果说一些人他们已经达到了铲除邪恶的目的了,其他人就不必要求让邪恶重现以便亲手制止,他们不会因无邪恶铲除而受责问。穆斯林应积极主动地劝善戒恶,而不应消极等待他人去做,一旦他人也不做,则罪责难以脱离。穆斯林就是召人信主,才被称作穆斯林、穆民。对此,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12108)每个穆斯林必须召人信主,假若他没有特定的对象以宣教召人信主,或没有时间去做,而他人做了,那么,后者获得宣教者应获的回赐。如果一个穆斯林长期放弃宣教的责任,那么,他就不能算做是使者的追随者,因为追随使者的人是如人信主的人。

“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12108

至一于此处“部分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该主命针对的是全体穆斯林,要求他们履行这一主命,有能力者应主动地肩负这一责任。

安拉说:“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3104

指出穆斯林应组成专门的宣教团体,为建立、传播安拉的教门而以各种方法相互协作,如果大家都不做,则全体承担罪责,这不仅适用于宣教领域,其他工作亦然。

也有学者指出:即便按“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一部分人承担,另一部分人得免除,他指的也是有人担起了这一责任。如果尚未有人承担,则全体穆斯林根据其能力都有此责任。特别是我们当今时代,在世界许多地区多神信仰、无神论思想、蒙昧主义在欧美、亚、非等地泛滥、漫延,在这一蒙昧的世界里弘扬真理,以财富、知识、思想、权力召人信主,更需要全体穆斯林根据其能力加强协作。

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保持自身的纯正。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别人的迷误,不能损害你们。"(5105

但有人错误地领会这段启示,想以为只要自己遵守正道,仍可以脱卸宣教的责任,为自己的观望、消极、等待辩解。这一错误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艾布·白克尔时期,他曾在一次宣讲中说到:“众人啊!你们谈到了这段启示,但未正确地理解它的意思:“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别人的迷误,不能损害你们。"我曾听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说过:“当人们看到不义之人而不制止,安拉的惩罚将很快地累及他们。"

这节启示的本意旨在强调每个穆斯林有宣教的责任,否定了那些消极坐视者的错误认识。崇高的安拉说:“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按照伊本·泰米叶伊玛目的解释说:“所谓遵守正道,就是充分履行其责任。"

如果穆斯林履行了他应该充分履行的劝善戒恶及其它责任与义务,他人的执意迷误才不会损害他。

也许有人存在着另外的错误观点,他们认为社会上谬误横行,而宣教的效益甚微,穆斯林只应注重自身建设,莫管他人事务。对这样模糊的观点我们的答复是:宣教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不论他达到目的与否,不管人们响应与否,他只履行自己的职责。关于此,安拉在《古兰》中早已告诫我们:

“当时,他们中有一伙人说:“安拉要加以毁灭,或加以严惩的民众,你们何必劝戒他们呢?他们说:'因为求得你们的主原谅,而且希望他们能敬畏。当他们不采纳忠告的时候,我拯救了戒人作恶者,而以严刑惩罚不义者,因为他们犯了罪。"(7164──165

这段启示指出了该地方的人分为三种类型:犯罪作恶者;忠言劝告者;袖手旁观、沉默不语者,他们不但自己沉默不语,而且对劝告者说:安拉要加以毁灭、或加以严惩的民众,你们何必劝戒他们呢?意思是:你们知道他们趋于毁灭或应受主的惩罚,为什么还要阻止他们呢?对于他们的忠告是没什么作用的。忠告的人则回答说:“希望得到你们的主的原谅。"因为安拉责成我们劝善戒恶,我们向安拉请求原谅,我们只是受安拉之托忠告那些罪人弃恶从善。“希望他们能敬畏。"也既希望我们的忠告唤起他们的响应。这就表明只要我们承担了宣教的责任,就坚持不懈地去忠告,指导,召唤人们信仰安拉,让复苏的心灵复苏,让沉沦的灵魂沉沦。

另有一些人未能正确理解下列启示:“安拉只以人的能力加以责成。"他们推诿自己承受不了宣教的辛苦、劳累,而这正是他们信仰低弱的证明。他们所谓的劳苦都投入到今世生活的追求上去了,所获得的微不足道。宣教中的辛苦是最应付出的,所获得的也最丰裕。事实上他们所臆造的辛劳并非艰难异常,那只是他们不愿宣教的借口,难道教人伊斯兰知识,向对伊斯兰一无所知而不信安拉的人传递伊斯兰的讯息就会使他们劳累不堪吗?难道思考伊斯兰事务,阐述真理就令他们不堪重负吗?难道坦途大道地前往无神论、多神教地区宣教会让他们不胜辛劳吗?难道他们没有看到某些基督徒传教士前往一些地区传教,一去就是若干年吗?而穆斯林是最应该向世人报喜讯、传警告的,最应在无神论、多神教地区传播对安拉的信仰。因此,他们所说的辛苦、劳累的借口只是易卜利斯的唆使。

安拉说:“你们对于追逐敌人,不要懈怠;如果你们感到痛苦,那末,他们确是象你们一样感到痛苦的;你们希望从安拉那里获得他们所不能希望的报酬。"(4104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同伴们,他们积极地承担宣教重任,并为此而奋斗。这里摘录使者生平中的一段史实为证。当使者与穆斯林们在吴侯德战役后回到麦地那,传来消息说,艾布·苏福扬和那些麦加的多神教徒决意要再攻打麦地那,以图消灭余下的穆斯林。当使者做完晨礼后便让比俩里传唤说:安拉的使者命令你们向敌人讨回血债,凡在昨天出战的人与我们一同再度出战。"赛阿德··穆阿兹回到其部族,命令他们出战,而当时他们全部有伤。他说到:安拉的使者要求你们向敌人讨回血债。"多处受伤而需治疗的伍赛德··哈蒂勒立刻说:我听从指挥,服从安拉和安拉的使者,并随时拿起武器,跟随使者出战。"赛阿德··尔巴德回到其部族动员,艾布·盖塔德回到他的队伍中,全部赶来参战,白尼·赛莱曼族中的四十个伤员,其中塔菲勒··努尔曼身受十三处伤,哈尔斯

为什么穆斯林要封斋
为什么穆斯林要封斋

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1

凡是减肥的人都禁食某一种食物,有人禁食果类,有人禁饮水,有人禁食糖,人们还可以列出更多禁食的食物。但整个民族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富人还是穷人,全民整整一个月每天从黎明至日落不吃不饮,禁食食物,确是一件奇异的事。可是,为什么在斋月中他们缩短工作时间?这难道不是一项艰苦的实践工作吗?这难道是他们白天斋戒、睡觉、不工作,夜间吃喝、举行各种活动、整夜不睡觉的月份吗?斋月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所有的宗教都有斋戒的规定

在英语中斋戒"的含义是:自愿地禁食全部食物或禁食部分食物,其目的是为了遵守某个圣月、或表示悲痛、伤心、忏悔之意。世界上主要的一些宗教都有斋戒的规定。比如,在印度教,梵文称“空腹"为“upavaasa",虔诚的印度教徒为了表示对神的尊重,或表示悔罪,在某些特殊场合、特殊时间空腹修行——斋戒。对于这一活动,许多印度教徒对待它就象对待重大节日一样。在这样的日子,他们不吃任何东西,或只吃一顿饭,或吃一点点水果,或吃特别简单的食物。又如犹太人在“赎罪日"(Yom Kippur)封斋。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在“提市黎月"第十天,犹太历法的新年(阳历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之间)过后的第10天。在这一天,犹太人彻底斋戒、停止所有工作,甚至禁止性生活,聚集在会堂内祈祷上帝赦免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所犯的罪过。除此以外,犹太教还规定在安息日禁止劳动。人们应该注意到《旧约》中记载先知穆萨(摩西)封了斋:

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旧约·出埃及记》3428

天主教徒在大斋戒期间斋戒(从圣灰日"复活节"前四十天,译者注)。他们在这一段时间仿效耶稣(先知尓撒)斋戒。公元四世纪,在复活节或圣周以前他们斋戒36天。公元七世纪,许多地方把斋戒的时间调整为四十天。在《新约》中有记载说耶稣象摩西一样曾封斋四十天:

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马太福音》42

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他就饿了。"《路加福音》42

《古兰经》中安拉也提到先前的民族都曾斋戒:

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古兰经》2183

二、斋戒是所有行为中最可贵的行为

许多宗教把斋戒当做赎罪的过程,但伊斯兰认为斋戒是近主的功修,如同在上面的《古兰经》文中提到的那样以便你们敬畏",这是因为敬畏安拉是走上正道的前提。伊斯兰认为斋戒本身就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先知穆罕默德这样评价斋戒,一点也不足为奇:

安拉的使者啊,请你给我指示一件善功,我因它而蒙受安拉的赐福。"使者说:你斋戒吧,因为各种善功没有能够与它媲美的。"(《奈萨仪圣训集》)

象人类分层次一样,斋戒也呈现出多层次、不同水平的状况。斋戒涉及人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与人的举意密切相关。

下面是斋戒的几个层次:

三、斋戒的层次

1、仪式层面(基本层次)

为了明确何谓斋戒,伊斯兰规定了斋戒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在斋月29天或30天的日子里,每天从黎明到日落不吃不喝,戒绝房事。这是斋戒的最低层次,这些规定是封斋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这一层次的斋戒没有考虑斋戒的精神意义。如果封斋的人想要使自己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还需要使自己的斋戒更上一层楼,仅仅凭遵守前面提到的基本规定,封斋者是不会有精神方面的收获的,他们只是勉强屈从于安拉的法律而已。这样的斋戒自然起不到罚赎罪过的作用。

2、物质层面

如果封斋者按照使者的斋戒方式进行斋戒,那么他就会体验到饥饿之苦。使者封斋时,食不过饱,开斋时,也食不过饱,他不喜欢吃得过饱。先知说:

最差劲的容器莫过于填满食物的胃。一个人吃一点能使自己的脊梁直起来的食物就足够了。假若一个人吃东西的欲望不可战胜,那么让他用胃的三分之一盛吃的,三分之一盛喝的,另外三分之一留给胃用来呼吸。"(《伊本·马哲圣训集》)

安拉的使者习惯用新鲜的椰枣或干枣开斋,在昏礼之前还饮一杯水。

封斋者在这一层次的斋戒中,可以体验到饥饿之苦,从而培养他对世界各地遭受饥饿之苦人的同情怜悯之心。

3、利益层面

斋戒对身体产生影响,大脑中传递信息刺激感觉的化学元素可通过斋戒被激活,这些元素称之为神经传输元素。斋戒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传输系统,这一系统与人的愉悦心理、亢奋精神有关,斋戒能导致更多兴奋"元素的产生,使我们感觉很好",这一过程相当于身体锻炼(但不是身体的运动或工作)。有些专家指出,人可以通过斋戒全面改善身体的状况。斋戒期间封斋者既消耗体内的脂肪,也消耗沉淀于血管中的胆固醇(脂肪),这样斋戒者体能保持健康、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前文提到斋戒的仪式层次"(初级)和物质层次"(较高级)的区别是,如果一个封斋者在封斋时暴食暴饮,然后整日挨饿,接着在开斋时又暴食暴饮,那么,整整一个月他也许就根本体验不到饥饿的痛苦。因此,如果封斋者只做到基本层次的斋戒,而没有使之上升到更高的一层,那么,他的斋戒只是身体的受苦。对此安拉的使者说:

许多封斋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封斋,只是白受饥饿之苦。"(《伊本·马哲圣训集》)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