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穆斯林的补给

开斋捐
开斋捐

开斋捐

开斋捐是在开斋节会礼前,生活富足的家庭为全家成员交纳的法定性施舍,赈济贫困者。交纳的价值以半升小麦或一升大麦为准,足以供给一名贫苦人一天的伙食,可以兑换成其他施舍的物质或现金,富足的家庭必须按时交纳开斋捐,此系斋戒完美不可缺少的条件。

    1、谁有责任交纳开斋捐?

  这个捐只限于有能力负担的穆斯林。在家庭成员中,他们自己有足够经济能力承担开斋捐者,就应当由他们自己交纳,不要替他们代交,如儿女或亲戚,因为开斋捐的实际意义是净化个人斋戒中不纯洁的部分。即使妻子自己有财产,丈夫也要为妻子交纳开斋捐;如果女儿已经订亲而没有过门出嫁,仍旧是父亲的责任,替女儿交纳此捐;如果儿子有收入,经济独立,父亲就没有责任为他代交。如果夫妻已经离婚,但离婚后的妻子仍在待婚期(未到改嫁的时间),原来的丈夫有责任为她交纳开斋捐。有经济能力的儿子没有责任替父亲的妻子交纳开斋捐,那是他父亲的责任。在莱麦丹月最后一天的日落前出生的婴儿或娶进的新娘,在最后一天日落后死亡的家人,都有交纳开斋捐的责任;莱麦丹月最后一天日落后出生的婴儿或娶进的新娘就没有纳捐的责任。尚在母亲体内的胎儿没有纳捐的责任,但家长可以为胎儿出散自愿的施舍。

  当一家之长为家人交纳开斋捐举意时,由近向远伸延,先为自己举意,然后是妻子,儿女,以及同居一室经济有依赖的老人或亲戚,根据遗产分配法的亲疏关系排列先后。如果在那一天,应当交纳开斋捐的人死亡,应从他的遗产中替他交纳;如果为亡人承担纳捐的人也死了,那么,可以免交。

    2、开斋捐的数量应当是多少?

  开斋捐最初的规定是以一升食物为标准,如果是制成的食物,例如面包或米饭,以使用粮食的一升原料为标准。如果用现金来代替,也是这个原则,每个人应交纳的开斋捐款相当于用来购买一升主食原料的价值。

  3、交纳开斋捐的时间有什么规定?

  交纳开斋捐的时间必须在开斋节的会礼之前,先知穆圣说:必须在人们出门去参加会礼之前(交纳则卡特·费特勒)"《布哈里圣训集》根据圣行的传统,交纳开斋捐的最佳时间是在开斋节那一天的一大早,因此,有些地方故意把会礼时间推迟,以便大家都把开斋捐交清;而举行宰牲节会礼的时间提前,以便尽早屠宰牲畜,把新鲜肉分给大家。

  交纳开斋捐被许可的时间是提前一、两天。开斋捐目的是在开斋节那一天,生活富足的人家交纳一部分捐助,让贫苦的家庭也能过好开斋节,构成穆斯林社会皆大欢喜的普天同庆局面,而且许多贫困的家庭在那一天期盼着穆斯林弟兄们对他们提供帮助。如果有人不按照规定的原则,任意拖延时间交纳捐助,这样就破坏了开斋捐的本来意义和目的,构成了个人的罪过,以后要做忏悔和补救。

  4、谁有资格接受这个施舍?

  根据教法规定,有八种人有资格获得赈济的施舍,适用于则卡特(天课)的分配对象,根据是《古兰经》的启示: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这是真主的定制。"(960)

  开斋捐虽然属于天课的性质,因为是服从真主命令的定制,但与正式的天课则卡特"的区别之处在于它的方式和目的,开斋捐只是富裕的人家每人负担一份口粮的小额施舍,而且时间性很强,以便使受惠者参加全民欢庆的节日。如果当地的经济发达,人人生活富裕,没有贫穷者和赤贫户,开斋捐仍旧必须支付,因为这是每个穆斯林遵照真主命令的考验和功修,是属于真主的权利。这份物质或财产是根据真主的命令支付出去,享受的权利属于贫困的穆斯林,这是伊斯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伊斯兰的赈济原则是,经济富裕的人帮助贫困的人,经济发达的地区支援落后的地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譬如不允许从贫苦的乡村收集捐款支持城市的宾馆楼堂建设。

  开斋捐可以由纳捐人直接向受惠的贫困人施舍,也可以交给收捐人作总体规划和处理.  

小净的哲理和世界清洁日
小净的哲理和世界清洁日

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五章第六节云: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当摸头,当洗脚,洗至两踝。"这节《古兰经》文是在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真主启示给先知穆圣的,以经文的行式正式把洗小净定制为穆斯林的主命,必须履行的净礼仪式,其中洗手是小净中四项主命条件之一。每年的1015日是全球洗手日"与古老的伊斯兰教净礼仪式的不谋而合,是伊斯兰教的神圣性与科学性的坚不可摧的有力证明。

2011111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麦吉莲表示:腹泻和肺炎严重威胁着儿童生命,每年超过200万名儿童因此无法迎来他们自己的5岁生日。用肥皂洗手可以改善这种状况,而人们对此却并不重视。"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我国第一个《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显示:通过对北京、辽宁、浙江的5省市居民的调查,居民的正确洗手率仅为4%。换句话来说,就是全国有96%的国民不懂得任何正确洗手,不了解怎样才能洗干净自己的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是与外界接触最多的身体部分,人们常常说的病从口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 双手携带着许多细菌,双手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接触,给身体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洗手能够预防腹泻、肺炎、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病、非典和禽流感,对 癌症病人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健康都非常有利。卫生部发布的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坚持用肥皂洗手,可以使全球位居儿童死亡原因前两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腹泻 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为25%50%

按照卫生部推广的洗手步骤应该是:首先取下手上的饰物以及手表,然后打开水龙头,润湿双手,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者肥皂。接着采用6步洗手法"洗手,每一步骤至少洗5次,要充分搓洗15秒钟以上,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擦手纸或者肘部关闭水龙头,擦个双手。6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搓洗双手的手心;第二步,擦洗双手的手背;第三步,交错清洗双手的手指缝;第四步,转洗双手的拇指;第五步,细细地洗双手的手心;第六步,绕洗双手的手腕。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仅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预防经双手传播疾病的有效办法。这种21世纪科学洗手方法,其实早在1400年前,伊斯兰教就已经颁布实施了。我们可以下面的论述之中了解到伊斯兰教净仪中的科学。

首先、洗手是伊斯兰教净仪中的主命(法雷度)条件之一,是敬拜真主之前必须做到的清洁步骤之一。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五章第三节云: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教法学家们一致决议洗手要洗到肘部位。其次、小净开始之前,要先洗两手至两腕。因为两手是清洁其他肢体的清洁用具,所以要先洗净两手,然后才能清洗其他肢体。以圣训为证,奥斯曼的仆人哈慕兰传述:欧帆之子欧斯曼要来洗小净的水作小净,他洗手三遍,然后漱口……。(穆斯林辑录)洗两手至两腕是小净中的圣行礼仪(逊奈),是先知穆圣经常做的事情,而且不曾放弃的行为。阿语中"称作耶代",一是指手指尖至手腕"的范围,二是指手指尖至肘部位"的范围。因此,在阿语中说洗手"就知道是指洗手至腕,或者是指洗手至肘部,在《古兰经》中提到洗手的时候,也是指手至肘部"。其三、两手交叉着搜洗手指缝,也是圣行礼仪之一。伊本·阿巴斯传述:穆圣说:你洗小净的时侯,应当搜洗手指缝和脚趾缝。"(提尔米兹辑录)。其四、每一步骤至少洗三遍。因为有许多圣训叙述过穆圣洗小净的时候,都洗三遍。其中,舒阿布之子阿慕尔传述:有人来见穆圣说:真主的使者啊!怎样洗小净呢?"因此,穆圣要来一器皿水,先洗三遍手,然后洗三遍脸……"(艾布·达乌德辑录)教法规定:洗一遍是主命,洗三遍是圣行,也可以洗五遍、七遍,但是以不浪费为原则。其五、洗小净时,要转动手上的饰品。据艾布·拉斐尔传述:穆圣洗小净的时候,转动戒指。(白海格辑录)这是小净中的嘉仪(穆斯泰汗布)的礼仪。如果戒指等饰品比较容易取下来的话,就必须要取下来,清洗干净后再戴上。其六、睡醒后起来要先洗手,再做其它事情。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你们中谁睡醒后,在洗三遍手之前,不要把手伸入器皿里面,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手在哪儿过的夜。"(穆斯林辑录)这是非常好的礼仪,睡醒后要先洗干净双手,然后再做其它的事情。其七、大小便后要洗净双手,最好是用肥皂擦洗双手。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去方便后,我给他拿来一罐水,他先净下,然后用手擦地,我又他 拿来一罐水,他洗来小净。(白海格辑录)教法规定:便后一定要洗手,最好是用肥皂擦洗双手,这样才能洗干净。其八、净下后用肥皂洗双手。麦姆娜传述:穆圣 放下大净水,然后用右手把水倒在左手上二三次洗生殖器,然后用手擦地或擦墙二三次。"(布哈里辑录)等等。

以上这些小净中关于洗手的礼仪,都是来自于先知穆圣的言行圣训。故此,教法学家们把这些步骤定为圣行(逊奈)或者嘉仪(穆斯泰汗布)的行为。这些圣训的传述与洗手步骤都是1400年前的事情了,它们与现代科学的洗手方法却是非常的吻合。是科学验证了伊斯兰教的净礼仪式的正确性呢,还是伊斯兰教的净礼仪式引导了科学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伊斯兰教是具有神圣性和科学性的宗教。

我们再看看科学规定了在什么时候应该洗手,科学规定在10种情况下必须要洗手:1、饭前饭后:2、吃药之前;3、便前便后;4、接触钱币之后;5、接触别人之后;6、做完扫除工作之后;7、做完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8、在室外沾染了脏东西之后:9接触过血液、泪液、唾液、和鼻涕等之后;10、抱孩子之前,尤其 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后反复洗。这十种情况必须洗手也是伊斯兰教教法规定之中的事情,除去前面所提及的圣训中的论述之外,圣训中还有提到这些 方面的。如:饭前饭后要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等等,这些都证明了伊斯兰教对于个人修养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求与规范是非常科学的。我们不妨仔细想想:1400年前,伊斯兰教所引导的是一个文化落后,更谈不上有什么文明的民族,在那个蛮荒的时代,人们根本就懂得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因此讲,说伊斯兰教是科学的、理性的、神圣性的宗教,绝对不是自吹自擂。这是伟大的真主引导并恩赐的宗教——伊斯兰教,因为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

穆斯林教胞们,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九章第-O八节云:真主是喜爱清洁者的。"先知穆圣也说:清洁是信仰的一半。"(穆斯林辑录)因 此,我们在完成自己的功课之后,要多学习,把伊斯兰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力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发扬伊斯兰教优秀文化,发挥伊斯 兰教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应尽的贡献。

伊斯兰是什么?
伊斯兰是什么?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尊名


伊斯兰是什么?怎样才能加入伊斯兰?


任何宗教、任何团体、任何政党都有各自的思想基本原则、信仰纲领、信条法规,用来限制着它的目的走向;驱使着它的行动方针;这些思想基本原则、信仰纲领、信条法规对于各自成员、跟随者来说就像是宪法制度一样。



谁要想加入上述的任何一项,他便会事先观察一下那些基本原则,他如果潜意识地感觉得它真实、合理、诚恳,心悦诚服将它作为人生的目标,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加入其团体,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理所当然地履行宪法纲领所要求的一切工作,恪守无违,交付出其组织所规定的必然之费用,毫不吝啬。从此以后他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对所坚信的基本原则虔诚敬意,接连不断地思索这些原理法规,不违法乱纪、大逆不道。相反升华自己,以个人的道德行为做一名标兵和招人行善的楷模。
身为该组织的成员就是务必学习弄明白其规章制度;信仰其基本原则;无条件地服从其法律;生活里言行举止都要与其符合。这是总则,普通的规律,正好与伊斯兰符合。



麦加



谁想加入伊斯兰,他首先应接受具有理性的伊斯兰基本原则,应该果断地对其深信不疑,直到成为他的信仰。


伊斯兰的基本原则信仰,一言以蔽之:这个物质世界不是应有尽有的,这个今世的生活也不是人生的终点。



人类并不能使自身无中生有,他周围的无生物也不能使他从无到有,因为人是有理智的,而无生物是没有理智的。那么,是谁创造了他,使他从无到有的呢?是真主——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主宰,只有他才能使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他掌管人类的生死,他创造了一切,如果他意欲,顷刻间就会使其化为乌有、或使应有尽有。这个主宰——他绝不似像宇宙间的任何一物!他是固有的、永恒的;前无始的、是永存、永生的;后无终的,无所不能的;是全知的,任何事物都不能隐瞒他;他是绝对公正的主,但,真主这绝对的公正不能以人类正义的标准加以衡量!安拉制定了宇宙的法规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观规律。他使万物都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先天他就制定了它的细则和种类,无论是有生物、无生物、行为和动静,都不会偶然产生,都是由他的意志自由决定的。他赋予人理智,用来操纵许多事情,都去完全屈从于人的运用自如。他恩赐予人任意自由选择的理智,那意愿乃是实现自己所选择的。真主在短暂的今生之后安排了一个永恒的后世,使善者得以善报永居乐园,使恶者必遭恶报永坠火狱。



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主宰,是唯一应受崇拜的主宰,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可接近他,不经他的许可谁都不能在他的跟前替人说情。因为所有的"欧巴德" (善功、功课)无论内在和表面的一切只有虔诚敬意地归于真主。



在他创造的宇宙中,有些是我们直观可以看到的,有些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些被造物有些是赋予责任的生物,有些是无生物。赋予责任的生物有专做纯善的——他们是天使;有些赋予责任的生物是无恶不作的——他们就是恶魔;有些介于善恶两者之间,他们中有好的、有坏的、有善的、有恶的。这些便是人类和神类。



真主从人类中选拔了一些人,并命令天使把真主的法律启示给他们,以便他们奉真主的命令向世人传喜讯和警告,这些人就是真主的使者。



安拉所颁布的一切法律,历代先知天启的经典中所载的无所不包。其后者《古兰经》废除了前代一切经典,而取而代之。这些经典的最后一部便是《古兰经》。的确前代的有些经典已经被篡改、失真、遗忘,现存的其真本均已不复存在。只有《古兰经》与世长存,永无变更。



那些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便是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古莱氏贵族,其父亲阿布杜拉。他是一位封印的先知,他之后再没有先知,直至末日,以他结束了所有派遣使者的事情,凭他的教门终结了所有天启的宗教,他乃是封印的钦圣。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宪法,是正信的根源。一个人要坚定不移、完全彻底地相信它是来自于真主的经典,才能堪称为具有正信的人(穆民)。



这种意义的信仰,只有安拉才知道,人仅仅是知其外表。要想成为大众公认的一个穆斯林,必须公开地口诵两段作证词:"我作证:除真主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者;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无论是谁,只要他诚心敬意地念了它,那么他就是一位穆斯林,在伊斯兰国家就是一位合法的公民,他可以享受到一个穆斯林应享有的权利。当然,他必须履行伊斯兰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各项功修。这些功修简单易行,毫无困难,而且对自身有很大的裨益。


首先是礼拜:

两拜晨礼(1)(时间是在黎明开始直至日出之前),在这两拜里与真主密谈,祈福避祸。礼拜之前务必要洗小净,洗身体的局部,如果没有大净者需要洗全身!参看《清洁与拜功》。在中午太阳偏后 ,礼四拜晌礼(2);在一件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倍或两倍开始至日落前礼四拜晡礼(3);日落后(从日落后至红霞消失)礼三拜昏礼(4);最后是从红霞消失直至黎明前(侧重的说法:直到半夜),在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宵礼(5)。这就是一昼夜之间的五番主命拜,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这些功修,无论是谁、也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尽力遵守,直接向真主祈祷,无需任何媒介。


其次,要在每年伊历的"赖麦丹"(九月)封一个月的斋戒,被称为斋月。穆斯林在这一个月内,每天早晨在黎明之前吃饭,然后在白天不允许吃饮,夫妻不允许过性生活,通过这样一个月的修炼,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净化,肠胃得以休息,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与此同时,在这个月内还要积极行善,劝善戒恶,以此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道德风尚。斋月的另一大益处就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激发富人对穷人的恻隐之心和怜悯之情。


第三:交纳天课, 有钱人在满足了自身和家庭的生活需求之后,年终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一次清理净化,拿出百分之二点五的份额用以周济贫民、孤寡和一些无依无靠的人等等,这对他来说是很微不足道的。尽管这样,对需求者来说确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帮助,它能增强人与人之间团结和友爱,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济世良药。


第四:伊斯兰为人类制定了一系列有秩序、有规律的社会活动,有些活动是日常的简单聚会,那就是每天礼五时拜的形式,它和学校上课一样,分几个课室,每天大家在一起礼拜就类似这种情境。礼拜时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是站在真主的面前,诚心拜主,与主密谈,这种集体礼拜的效果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支持。每次集体礼拜最多只需要十五分钟的时间,无论是工人、农民、商人、学生都不会有任何影响,如果有人因故未能参加这种集会,他可以在家中自己去做,也不会受到任何责备,只不过他失去了集体礼拜的报酬而已。


有些活动是区域性的,比如每一周的聚礼,聚会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成年的、理智健全男子必须参加这种活动。


有些活动如同在城市里召开的大型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我们把它称为会礼,这种活动并不强制人们去参加,历时不到一个小时。


如同召开人民大会一样,每年按时在一个地方集中起来,这对每个人来说确是一次思想受到教育、言行受到熏陶和身体得到训练的机会。这种聚会,作为一个穆斯林如果他有能力一生中必须参加一次,这就是伊斯兰的五功之一 ——朝觐。


这是必须履行的基本功修。


这些基本功修包括一些戒律,都是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大家应该避免的、丑恶的、理当远离的事情,比如:无故杀人、侵害他人的财产与利益、亏害他人、酗酒闹事、奸淫乱性、吃利息、说谎欺诈、背信弃义、作战时临阵脱逃,这些罪恶中最大的莫过于忤逆双亲、发假誓和作伪证等丑陋的犯罪事例,健全的理智是不谋而合地皆知其罪大恶极!



身作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或者是违背了真主的部分禁令,只要他向真主忏悔,知过即改,寻求真主的宽恕,真主就会饶恕他,因为真主是多恕的、赦宥的。如果他执迷不悟、不忏悔,那他就是个犯罪者,复生日必定受到真主的惩罚。不过其刑罚是有限的,不会像那些否认主的人一样永居火狱。若是一个人否认了信仰中的某个基本原则、或信仰基础、或对其有所怀疑,或者对该行必止的事情加以否认,或否认《古兰经》中的任何一段经文,那就叫叛教,被视为是背离伊斯兰的范畴!在伊斯兰的法律中任何罪过莫过于叛教,如果他不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必自食其果,今后两世难逃其罪责。


一个穆斯林,虽然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违背了部分禁令,只要他依然承认应当做的和必须放弃的,他仍然算是一个穆斯林,但他仍然是有违抗主命之罪的。信仰问题就不同了,比如一百条款,而他承认了九十九条,仅否认其中的一条那他也算是叛教。


也许一个穆斯林不一定是真信士。这比如一个人加入了某个人组织,他参加组织的会议,也作了捐献,也履行一个组织成员应尽的义务,但就是不接受其基本原则,不心悦诚服其健全体制,甚至他加入的目的只是为了搞破坏、作奸细、当密探,这种人我们称之为伪信者。因为他虽然口称归信伊斯兰,念了作证词,甚至表面也做功修,他也不能算真正归信伊斯兰,他在真主那里是不能逃脱刑罚的,甚至会罪加一等,这种人尽管也被称为穆斯林也罢!因为人们只能看其表面,只有真主才能洞悉人们的内心和隐私。


如果一个人能归信伊斯兰的基本思想原则,对真主诚信无疑,远离以物配主的行为,且皈信天使、信经典、信末日,信好歹的前定,念出作证词,礼五时拜功,封伊历九月"赖麦丹"的斋戒,条件符合便交纳天课,若能力所及终生朝觐一次,远离真主的禁令,那么,他既是穆斯林又是穆民!但,正信的果实还未能真正显示出来,也还未能算感觉到了正信的乐趣,直到他脚踏实地的履行一个穆斯林、穆民所应遵循的道路而后已!这条康庄道路,先知(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曾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描述得淋漓尽致:"你崇拜真主,就如同看见真主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真主,须知,真主是观察着你们的。"此句箴言最能表达人们心声的;这句话它包含着今、后两世的福利和恩泽;此句箴言提醒一个穆斯林应时刻牢记:无论是在行走、坐卧、公开独处、无论身居何处,真主都观察着他的所作所为,都与他同在。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观察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他就不敢违法乱纪;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与他同在时,他就不会畏惧、胆怯;他不会绝望、忧虑、寂寞,他有真主在与他自己密谈;他只向真主祈求,只向他求救。一旦他犯了不可避免之错误,他就急忙向主忏悔,他知道只有真主才能赦宥其罪过。



所述的一切都蕴藏在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这句关于确认真善美的金玉良言里:"你崇拜真主,就如同看见真主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真主,须知,真主是观察着你们的。"


这就是伊斯兰! 天启的宗教,其法律宽宏大量、浅显易懂、简而易行、普通百姓、知识分子都能懂;大人小孩都熟悉,它不会强人所难,责成人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要是没有违抗化育主和没有伤害到他人,伊斯兰将保障给予人们完全的自由。鉴于此,伊斯兰教确是安宁的、宽大的、和平的宗教。总而言之,这就是伊斯兰!

参考资料:

选自《伊 斯 兰 概 论》一书,(略有改动)

作者:谢赫 阿里 团塔威(愿主饶恕他!)

天课
天课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每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公元622年穆圣迁徙麦地那后的第二年确定了天课制度,并将完纳天课作为每个穆斯林必需履行的主命。天课是阿拉伯语则卡提"的音译。意为洁净、廉洁等"。天课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心灵,二是净化财产。就是说使完纳天课者的思想、精神不断得到升华,摆脱吝啬的控制。缴纳天课可以在各阶层、各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美德,逐渐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财富在社会上流通,使耕者有其田、孤寡有所养、饥寒交迫者有衣食。

穆圣在世时,天课由穆圣派人到各地收缴,然后送到麦地那,再由穆圣统一使用,分配给穷人,或用于解放奴隶和国家开支等。

缴纳天课的含义

真主说:

信道而且行善,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将在真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没有恐惧,也不会忧愁"。(2277

实行天课制度,富人既完成了施济的责任,而被资助者有了依托和生活希望。慷慨完纳天课者在今世将会相安无事,享受许多的赞誉;被人们称为好人、善人、仁义者、慷慨好施者、敬主爱人者、爱教门之士等美名,广泛得到人们的尊重。在后世更能得到安拉的优厚报酬,真主表扬他们说:确信天经,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确信真主和末日的人,我将赏赐他们重大的报酬"。(4162

一位法学家说过:你们要坚持施舍,无论多寡,施舍可获得十样好处。今世五样:1、洁净财产。2、涤出罪过。3、使穷人快乐。4、保护财产,给养宽裕。5、消灾减难。后世五样:1、替施舍者防避火狱。2、减轻清算。3、秤盘加重。4、迅速通过仙桥。5、升高乐园里的品级。

吝啬拒纳天课者在今世人身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终日为自己的财富煞费苦心,不知怎样存储最安全,因而背上许多的外号,如:守财奴、小气鬼、吝啬皮、一毛不拔等。因聚财而亲友远离,为富不仁。在后世将遭到安拉严厉的清算,等待他的是凌辱的刑罚。真主谴责他们说:

吝啬真主所赐的财产者,决不要以为吝啬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其实那对他们来说是坏事。末日里,他们吝啬的财产要向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脖项上。"(古兰3180

穆圣说:真主给了钱财而不交天课的人,复活日,那些钱财会变成蛇蟒,剧毒无比,露出两颗獠牙,缠住他不放,并张开两颌对他说。我就是你积攒的钱财,我就是你储存的财宝。"(布哈里圣训集)

上述《古兰》和圣训"的教诲,一再强调完纳天课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伊斯兰教中如果说诚信是念功的话,拜功则是身功,天课就是财功。在末日,只有具备虔诚的信仰和善良的功修才是脱离火狱进乐园的重要保障。 总之,积累的财产,只有诚心为安拉而施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哭声到来人间,带着别人的哭声回归后世。天课是五功中最容易遵行的,既取得安拉的喜悦,又救济了贫苦艰难的人。每年只抽出百分之二点五,就完成自己的天命。如果不抽出这点义务",自己的财产便都是不合法的。所以说则科特"意为纯洁"。譬如一头牛,它的肉是洁净的,但若不以安拉之名宰,不把血流尽,肉便是非法的,则科特也是同样的道理。《古兰经》警告不抽天课的人:窖藏金银,而不施舍于主道的人,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两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你们尝尝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滋味吧。"(934—35)经文中把积攒金银的人不用于主道的结局,说得这么严厉。用烧红的金银烙吝啬者的各个部位。同时,把刑罚说成报喜,这在修辞学中,称为似夸实贬",十分耐人寻味。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