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道德

​阿訇(宣传者)必须克服的几点
​阿訇(宣传者)必须克服的几点

阿訇必须克服的几点


阿訇是穆斯林的楷模,圣人的代理者。伊斯兰的发展需要阿訇,穆斯林的兴盛离不开阿訇。新世纪穆斯林在企盼着阿訇勇往直前,替圣传教,替主扬法!阿訇的个人修养是继良好的宗教操守之后,体现阿訇个人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是言谈举止,思想心胸,穿衣打扮,行走坐卧乃至吃饭就餐,都得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中规中距,一点不能走板。穿衣得体,行为端庄,言谈大方,这一点一滴都是在树立阿訇的外在形象。而思想心胸则属于内练修养的范畴,这一点尤为重要。对于内心世界的修炼,就必须克服下列缺点:

一、克服虚荣

克服虚荣。就是在物质生活上不去跟社会上的人攀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跟着在不断地提高,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富了起来,房子也住上了,车子也开上了,可是我们阿訇与他们相比还算一穷二白,面对外面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是不是开始抱怨了,是不是也在羡慕和垂涎那些人?阿訇不是一个谋生的工作,它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奉献大于索取。只要我们选择了这项事业就注定选择了奉献。我们静静地想一想,我们有幸走进教门,并能服务于主道,又有那么多穆斯林和各级领导的拥戴和关怀,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就叫有所失有所得。记得穆圣的一段圣训说,你们在教门上要看比自己强的,在物质上要看不如你们的。我看这段圣训堪称我们阿訇的座右铭。

二、克服浮躁

克服浮躁。阿訇这个职业不同于社会上的任何工作,它基本上是按照礼拜的作息时间运转的,如果是在过去一个寺里一个阿訇的话,那就基本上是24时工作了,这就是工作性质决定的,那没办法。所以,对这一点的承认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阿訇是否浮躁和踏实,如果阿訇爱这个岗位,愿意把自己的这份工作当成一种高尚的事业来做的话,就一定能踏实,一定能够坐得下来,好好地学点东西。相反,如果只是把阿訇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就会浮躁。什么叫职业?就是把阿訇只当做一个饭碗,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进更多的钱,如果没有很多的事去了,没有事去打发时间,就干巴巴地呆在寺里能不烦,能不浮躁吗?但是如果把阿訇当作事业来干,那就不一样了,什么叫事业?就是通过自己钻研业务,提高执教能力,为社会牧化出高素质、高修养的穆斯林公民来。常言道,十年育,百年育人,这是一项育人的伟大工程,很不简单。要想干好这番事业,其基础是具有深厚的宗教学识和虔诚的宗教修养,即,所谓的言传身教。说某某阿訇念的经动听,""能打动人,那绝不是偶然的,那是艰苦学习和努力磨练的结果。因此自己认为在事业方面应保持一个""字,也就是能够在寺里坐得下来,能安贫乐道,寓学于乐。

三、克服骄傲

克服骄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光环,不免有些骄傲的情绪。在学业方面,不论我们是在哪儿毕业的,拿到了什么学位,学习是没有毕业的,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全面学习的观点。在事业方面,不论我们有多少成绩,有多少层光环,都证明那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昨天优秀不等于今天就一定也优秀,明天继续优秀。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向人取长补短才能会经常进步,所以说,社会是一所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学校,我们有取之不尽,学之不完的东西,要谦虚做人,虚心学习。常言道,人生也有涯,学而也无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离阿訇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还远着呢!我们身上有的各种光环也可能只是光环而已,还没有真正地为社会发光,因此,自己在各种成绩和荣誉面前一定要记住一个""字,就是时刻不能记住我们首先是一名阿訇,所有的光环都是戴在阿訇这个职位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訇这一职位而产生的,我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常言道,皮子不存,毛将焉附啊!也就是说不好好地做阿訇,光环从何而来?因此,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阿訇,把阿訇做好,过去的成绩和荣誉就让它过去了,不管有什么荣誉,说到家我们还是阿訇,我们要把那些所谓的荣誉忘了,一切从头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

伊斯兰倡导两世吉庆
伊斯兰倡导两世吉庆

两世吉庆思想主张的社会效应

作者:马文敬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尊敬的穆斯林教胞们:赛俩目!

两世吉庆是伊斯兰教倡导的优良传统,是伊斯兰教主张的高尚精神境界,是穆斯林追求的美好生活,是穆斯林最终的信仰目标。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要求穆斯林要两世兼顾、两世并重、两世双修,实现穆斯林今生后世的双重幸福的美好生活。穆圣对于两世兼顾的问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中最优秀的人,不是为了后世而抛弃今世,也不是为了今世而抛弃后世,而是两世并重。"圣训确切地解释了两世吉庆的真正内涵。

因此说,两世吉庆是两世并重的结果,两世兼顾是两世吉庆的前提,今世与后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有相互联系的密切关系。正确理解伊斯兰教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深刻解读两世吉庆的信仰内涵,对于我国伊斯兰教的自身发展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和谐社会与追求美好的两世生活,都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起到什么样社会的效应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第一、两世吉庆思想主张,就是要求穆斯林要建设好社会

尊贵的《古兰经》云: "他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6:165)经文明确的告诉我们,人类是真主的代治者,包括我们穆斯林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代替真主来管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把这个地球村管理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这是真主交给我们人类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建设这个社会,维护这个社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与社会上的每一分子和谐相处,和睦共存。否则,我们有愧于真主创造我们人类的初衷。尊贵的《古兰经》云:"当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清净,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的确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2:30)真主对我们信任,就是把治理世界、建设社会的重任交给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这份重担,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中努力实现两世吉庆的伟大思想,这样才能不愧为真主代治者的光荣称号,才能建设好当今的社会。

第二、两世吉庆思想主张,就是要求穆斯林首先做好今世的工作

穆圣说:"今世是后世的栽种场。"圣训深刻地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今世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这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是我们在为后世做准备,所以要想后世好,就必然先把今世的工作做好,这个不可逾越的;今世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的生活,我们更离不开今世的生活,今世的生活不美好,后世的美好生活也无从谈起,我们必须要把今世的工作做好。圣训中的"栽种场"的比喻可谓是恰到好处,"栽种场"就是"试验田",我们就是工作人员。我们要想在"试验田"里长出硕果累累的作物来,就必须要经过精心的耕耘,才能有一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耕耘的时期,我们需要物质基础来维持我们的生存需求,物质基础的来源是需要我们辛勤劳作而获得的。

尊贵的《古兰经》云:"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当散布在地方上,当寻求真主的恩惠,你们应当多多地记念真主,以便你们成功。"(62:10)"你们应当在大地的各方行走,应当吃他的给养。"(67:15)真主的恩惠是需要我们辛勤劳作来换得,我们获得了生活资源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对真主的感恩。为今世而努力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做好今世的工作,才能安心踏实的去完成为后世而准备的工作;做好今世的工作,才能做好后世的后勤保障的工作;做好今世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后世所需要的工作,一切才能按部就班,顺理成章。因此,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让人们有理由地去工作,有尊严地去劳动,心甘情愿地去耕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两世吉庆思想主张,就是要求穆斯林务实辛勤地工作

尊贵的《古兰经》云:"当你的事务完毕时,你应当勤劳,你应当向你的主恳求。"(94:7~8)我们完成今世的宗教功课和今世生活需要的工作之后,还要去勤劳奋斗、拼搏进取,还要为更美好的今世生活和后世生活而勤奋劳作,还要为建设更美好的两世家园而努力工作,我们应当向伟大而仁慈的真主恳求,祈求今后两世的美好生活,祈求我们全人类的幸福安康。

《古兰经》教诲我们,既不要脱离现实生活而只求后世的回报,也不要脱离信仰独一的真主内涵而只专注今世的需求;既要求我们穆斯林纯洁信仰,不要忘记祈求真主,也要求我们穆斯林要用辛勤的双手去建设家园,改变生活环境,不要懒惰,要把信仰与行动结合在一起,要把信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要把宗教与世俗联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两世吉庆的美好生活。两世吉庆的美好生活不是仅停留在思想主张之中的,而是要我们穆斯林务实勤劳的工作,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两世吉庆的真谛,从而建设我们美好幸福的两世家园。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极力地鼓舞了穆斯林爱岗敬业的热情。

第四、两世吉庆思想主张,就是要求穆斯林两世兼顾地工作

尊贵的《古兰经》云:"他们只知道今世生活的表面,他们对于后世是疏忽的。"(30:7)只知道一味的追求今世的生活,满足今世生活的需求,而忽视了对后世生活的重视是不对的,也是不可取的;只为了追求今世生活的荣华富贵,享受今世生活的幸福快乐,从而疏忽了后世的工作,甚至放弃了为后世生活而做的准备工作,那是得不偿失的,那是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因此,尊贵的《古兰经》云:"不然,你们却选择今世的生活;其实,后世是更好的,是更久长的。"(87:16~17)我们人类谁都不能离开今世的生活,选择放弃今世生活也是不正确的主张,放弃今世生活不是伊斯兰教的正确思想。因为伊斯兰教是入世的宗教,决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但是,只为了今世生活而抛弃后世生活的工作更是不对的,是完全脱离了伊斯兰教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的行为,作为穆斯林,我们应当争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时时想着后世的理想,处处履行今世的职责。

尊贵的《古兰经》云:"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为了后世的工作,不能忘记今世的工作,这就是两世兼顾、两世并重的理念实践,我们要两世双修,才能取得两世吉庆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尊贵的《古兰经》云:"有人说:'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他在后世绝无福分。有人说:'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这等人,将因他们的营求而享受一部分的报酬。真主的清算是神速的。"(2:200~202)这是真主教诲我们,两世兼顾的思想行为是伊斯兰教的正确主张,两世吉庆的美好生活是穆斯林的终极目标,两世吉庆的思想主张极大地激发了穆斯林建设好社会的热情。

朵斯提们!实现两世吉庆,追求美好生活是我们穆斯林必须身体力行的工作,是我们伊斯兰教的正确主张。我们必须消除穆斯林只要完成宗教功课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建设社会与我们没有太多关系,甚至是毫不相干的思想意识。我们要努力追求两世吉庆的美好生活,掌握为两世吉庆而奋斗的各项社会工作本领,只有这样,伊斯兰教才能与社会同步,才能与社会同行,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为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做出贡献。

阿敏!

伊斯兰禁止伤害非穆斯林
伊斯兰禁止伤害非穆斯林

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杂居早在先知穆圣时代就是社会现实﹐以后随着伊斯兰的广泛传播﹐既有生活在非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也有生活在穆斯林国家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因此﹐对待非穆斯林民众的文化﹑信仰和习惯﹐不是什么现代新事务﹐伊斯兰早有固定的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先知穆圣时代就有先例﹐后来的穆斯林贤哲和政权领袖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因为他们的依据是《古兰经》和圣训﹐形成固定了伊斯兰法制﹐禁止毁坏任何宗教的崇拜场所。

根据当代伊斯兰法学家尤素夫盖拉达维博士的权威著作《在伊斯兰社会中的非穆斯林地位》(Ghayr Al-Muslimeen fil Mujtama Al-Islami)﹐伊斯兰政权对待非穆斯林和平居民有确定的法律保护制度﹐对他们表示宽容﹑仁慈和公正﹐禁止对他们任何形式的伤害。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未曾为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也未曾把你们从你们的故乡驱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们怜悯他们﹐公平待遇他们。 真主确是喜爱公平者的。他只禁止你们结交曾为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曾把你们从故乡驱逐出境﹐曾协助别人驱逐你们的人。 谁与他们结交﹐谁是不义者。)(60﹕8-9) 与穆斯林相处的非穆斯林﹐不是明显的敌人﹐就是朋友﹐有责任对他们实行力所能及的仁慈和帮助﹐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伊斯兰是真主对全人类的怜悯和仁慈﹐不限于穆斯林﹐不因某些人信仰不同而剥夺他们应得的生存权利和行动自由。 在一个政权之下﹐凡是穆斯林所能享有的权利﹐非穆斯林不能例外﹐这就是真主允诺的公平﹐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崇拜场所。 当年在麦地那﹐先知穆圣曾经同信仰基督教的纳吉兰人(Najran)有过协议﹕"纳吉兰人和他们居住区内的邻舍﹐都是生活在万能真主和真主使者保护下的居民。 他们的财产﹑宗教和教堂﹐不论多寡或大小﹐都受到真主使者的保护。"(根据阿布尤素夫著《Al-Kharaj》) 先知穆圣许可教堂在穆斯林礼拜前后敲钟﹐"许可他们在白天和夜间敲钟﹐只是在穆斯林礼拜时间除外。 许可他们在节日举行背负十字架行走的礼仪。"

伊斯兰保护多种信仰﹐以信仰自由选择为第一保证﹐并且希望不同信仰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中。 真主在《古兰经》中启示保护所有信仰者的祈祷场所﹐真主说﹕(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 ---- 其中常有人记念真主之名的建筑物 ---- 必定被人破坏了)。(22﹕40) 先知穆圣归真后的第一任哈里法艾布伯克尔指示为捍卫伊斯兰出征的将士们说﹕"(你们所到之处)不许砍伐和烧毁椰枣树﹐不许杀害动物和破坏树林﹐不许伤害儿童﹑妇女和老人。 如果你们看到人们逃进祈祷场所去避难﹐保护他们在那里和平祈祷。"

伊斯兰政权对待非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保护他们的自愿选择﹐不许可以任何方式诱使或强迫他们改变信仰接受伊斯兰。这是根据真主在《古兰经》中的明确启示﹕(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谁不信恶魔而信真主﹐谁确已把握住坚实的把柄。 真主是全聪的﹐是全知的。)(2﹕256) 历代的穆斯林领袖和学者都以此为执政纲领﹐真主的信仰自由启示非常明确﹐是真主的命令﹐不容曲解或误解﹐没有任何借口或理由不执行或变化花样。 既然保证非穆斯林居民的信仰完全自由﹐就应当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方式和崇拜场所﹐他们的信仰受到尊重﹐体现在对他们的信仰场所的认真保护﹐而不是虚伪地对待真主的启示和命令。

穆斯林从罗马人的占领下解放了多民族共存的历史名城耶路撒冷﹐当时的名称是"伊利亚"(Iliya)﹐哈里法欧麦尔对那里的民众发布的公告说﹕"真主的奴仆﹑信士的领袖欧麦尔保护伊利亚城内的所有居民﹐保护全体居民的生命﹑财产﹑教堂和十字架。 禁止对他们的教堂有任何占据﹑拆毁或损坏的行动﹐也禁止对教堂的任何附属物,如十字架等有任何破坏。 教堂里的信徒永远不被强迫改变信仰﹐也永远不受压迫﹐也不许可伊利亚城内的犹太人进驻教堂。" (根据《At-Tabari﹐Tarikh》卷三﹐P﹒609)

对非穆斯林的自由﹐不局限于宗教礼仪﹐而且也准许他们保持地方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信仰和习惯是对不同文明的宽容﹐伊斯兰政权教育穆斯林必须树立同非穆斯林和平共处的道德行为。在一个穆斯林国家﹐非穆斯林的信仰活动和地方风俗照常﹐如佛教徒在节日里高抬菩萨游行。穆斯林历史学家特里顿(Tritton)说﹕"穆斯林历代统治者对非伊斯兰信徒的宽容﹐令人钦佩。 例如在伊斯兰的城市中﹐许可基督教教堂正常举行礼拜仪式﹐政府中容纳非穆斯林的官职﹐如基督教徒和犹太人。有许多非穆斯林商人成为富翁﹐政府保证他们的合法收入和财产安全。"(根据《Khartubali》 by Hssan Ali﹐P﹒256)

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精神﹐以及前几代哈里法依据先知穆圣的行政范例﹐对生活在伊斯兰政权下的非穆斯林民众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伊斯兰文明历史形成过程中所演绎的伊斯兰法学也对信仰自由和保护其它宗教崇拜场所﹐有一致的法学律例。四大法学家都这个原则基本一致同意﹐哈乃菲﹑马立克﹑沙斐仪和罕伯勒这些法学大师都留下了明确的论述﹐伊斯兰世界不存在一个许可伤害非穆斯林居民的教派。他们确认在伊斯兰领土之内生活的非穆斯林﹐都是穆斯林的邻舍和同等居民﹐受到同穆斯林一样的保护﹐穆斯林必须以真主﹑使者和宗教的名义保护他们的平等﹑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甚至不许可对非穆斯林有不尊敬的言词。在这些居民受到敌人攻击时﹐穆斯林有责任派遣军队保护他们﹐如果穆斯林让他们受到敌人任意欺凌﹐就是忽视真主的法令。著名的哈乃菲学派大学者卡迈尔胡曼姆(Al-Kamal ibn Al-Humm)在他的著作中说﹕"哈乃菲学派的法制规定﹐禁止任何穆斯林破坏寺庙﹑教堂和祈祷场所。"

在伊斯兰的所有经典和法典中﹐或在任何一个伊斯兰政权的宪法中﹐从来没有过毁坏寺庙或强制非穆斯林入教的规定。从最早的麦地那穆斯林公社一直到公元1924年最后一位奥斯曼哈里法被迫宣布退位﹐在伊斯兰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伊斯兰政权宣布禁止其它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制和措施。信仰自由和互相尊重是伊斯兰自古以来的一贯政策﹐从先知穆圣时代开始﹐历代王朝和历朝官员必须遵照执行。从理论到实践﹐历史证明凡是穆斯林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地方﹐绝对不会发生毁坏其它宗教场所的不幸事件﹐因为伊斯兰对待非穆斯林的开明政策﹐充满了真主的仁爱恩德和人道主义精神。

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发生文明冲突﹐长期忍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的穆斯林地区﹐许多地方处于无政府状态﹐出现某些野蛮行为﹐他们破坏寺庙和教堂﹐粗暴对待非穆斯林民众。根据当代著名法学大师盖尔达维博士的意见﹐我们应当划清一条界限﹕一边是明确无误的伊斯兰保护非穆斯林居民的原则﹐另一方面在穆斯林人群之中有少数思想极端狭隘的无知民众。那些违背伊斯兰基本人道精神和野蛮破坏其它宗教祈祷场所的人﹐是穆斯林的内部敌人﹐他们对伊斯兰文明的破坏性超过伊斯兰的正面敌人。

追查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冲突的地方﹐寺庙或教堂遭到袭击和被焚烧﹐冲突的原因不是宗教﹐而是涉及许多其它原因﹐例如经济﹑政治或历史仇恨。当伊斯兰的敌人利用宗教发动军事入侵或经济掠夺的时候﹐散布宗教仇恨﹐煽动民族矛盾﹐激发当代人民的激愤﹐反抗的形式脱离伊斯兰法制常规行为。盖尔达维博士告诫人们要划清界限﹐目的是﹐莫将政治与社会问题与宗教精神混为一谈。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不幸的事件﹐既有以宗教为幌子﹐披着宗教外衣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有人把正义的抗战归于伊斯兰"好战"与"恐怖"﹐而对根本原因和真相却金蝉脱壳﹐转移视线。

重新认识穆斯林妇女
重新认识穆斯林妇女

美国福布莱特学术基金会邀请的国际教授拉齐德

0pt">迪瓦尼博士在匹兹堡大学对公众演讲时说﹐西方社会一直对伊斯兰文明丑化﹐尤其对穆斯林妇女的歪曲﹐应当为她们澄清历史的冤屈。迪瓦尼博士是埃及亚力山大大学的文学教授﹐学术成就显著﹐接受美国福布莱特基金会的接纳为院士﹐经常应邀到美国各大学访问和讲学。

她说﹕"作为一名穆斯林妇女﹐我应当来到这个国家向你们说明事实真相﹐美国人和许多西方人认为穆斯林妇女是世界上受压迫的人群﹐因为在伊斯兰社会中她们没有社会地位。这是错误的论调﹐你们受骗了﹐事实根本不是如此。我有责任向你们介绍被西方社会误导和曲解的事实﹐伊斯兰是一个完美和全面的人类文明﹐妇女们不会受到虐待﹐因为﹐那样不符合逻辑。伊斯兰也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充满暴力和野蛮﹐恰恰相反﹐伊斯兰是和平﹐是人性﹐是仁慈。"

她说﹕"如果你们看到了一些在穆斯林国家妇女不平等的现象﹐那是因为﹐那个民族和社会偏离了伊斯兰的基本精神﹐他们陷入了无知和迷误。只能怪他们没有执行伊斯兰的精神﹐而绝不是伊斯兰造成的不合理。"

"穆斯林的行为和社会实际与伊斯兰的精神有距离﹐这个距离在历史上形成的﹐而且根深蒂固﹐譬如当地的独裁者和军阀统治。许多穆斯林社会的落后现象﹐如文化停滞﹑经济贫困﹑科技落后﹑社会不公正﹑妇女不自由﹐都是这些历史原因造成的恶果。"

迪瓦尼博士在演讲中引用了许多古兰经的经文来证明﹐现实与伊斯兰精神之间存在的差距﹐譬如歧视女子和轻视女孩﹐是阿拉伯人的历史传统﹐他们在接受伊斯兰之后没有多少进步﹐阿拉伯人还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伊斯兰的精神。

有些地方﹐他们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例如说夏娃听信恶魔的引诱犯了天规﹐其实伊斯兰不同意这样说法﹐不能把违背真主的命令都归罪于女人﹐古兰经上没有这么说﹐所以这个思想来自圣经﹐中东地方也是基督教的最早发源地﹐基督教文化影响也很深远。古兰经保证了妇女的婚姻自主﹐结婚和离婚都有妇女的自由。

西方人看到穆斯林妇女穿长衣﹐戴头巾感到奇怪﹐认为她们受宗教约束﹐没有自由的选择。这么说﹐不对﹐伊斯兰教育妇女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女性人格和尊严﹐头巾和衣着是谦逊和稳重的表示﹐她们自重﹐也要求社会尊重她们。

女人的这样装饰原则不是男人们强加给她们的规定﹐而是真主的启示﹐要她们能自我保护﹔不是人间的压迫﹐而是造物主的仁慈。她们戴头巾不是要她们对男人畏惧和屈从﹐而是要她们顺从真主﹐做真主的仆人。她们的一切行为不是对男人的社会﹐或者对自己的丈夫负责﹐而是对自己的信仰﹑道德﹑社会影响负责。

迪瓦尼博士说﹕"西方人希望用他们的自由和解放来同化穆斯林妇女﹐挑动她们起来造反﹐争取同他们一样的个人自由和解放。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伊斯兰在所有的穆斯林社会中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里。穆斯林只能向往更加纯正的伊斯兰改进自己﹐提高自己﹐而不可能引进西方人的文化使自己走向生活腐败﹐使自己堕落。"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