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者的特点

著名的女辅士温姆苏莱姆
著名的女辅士温姆苏莱姆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穆圣(祈主福安)在短短的二十三年中,将"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句言辞传遍了阿拉伯半岛,然后不到百年的时间,圣门弟子们将它传遍了全世界,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的伊斯兰国。先知之所以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首先来自真主的襄助和先知的奋斗,但如果没有十几万圣门弟子为主道无私的付出,追随先知去奋斗的话,先知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吗?

莱麦丹月前的一段时间,我们分别讲述了十九位圣门弟子的经历,他们是"以乐园被报喜的十大圣门弟子"、"四大阿卜杜拉"、"三位非阿拉伯裔圣门弟子"和"三位女圣门弟子之圣妻赫蒂彻和圣女法图麦"。

今天我们讲述一位女圣门弟子,她既不是圣妻,也不是圣女,跟穆圣(祈主福安)也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她就是温姆苏莱姆。

温姆苏莱姆是辅士当中的一员,当穆圣(祈主福安)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原名叶斯里卜),当地许多人归信了伊斯兰,其中就包括温姆苏莱姆。

温姆苏莱姆和丈夫马利克结婚多年,他们深深相爱着,可马利克拒绝加入伊斯兰。穆圣(祈主福安)迁徙到麦地那后,马利克依然拒绝加入伊斯兰。她很矛盾,很痛苦,一边是信仰,另一边是深爱着的丈夫(圣门弟子艾奈斯的父亲),温姆苏莱姆该如何选择?温姆苏莱姆毅然选择了信仰,最终两人不得不离婚,丈夫远走他乡。

麦地那一位很有地位,且很富裕的名士——艾布托里哈(当时还是多神教徒)来向她求婚,温姆苏莱姆说:"你是个男子汉,像你这样的人不应该被拒绝,但我是一个穆斯林,而你是多神教徒,我不可能嫁给你。你崇拜的是木头雕成的偶像,你不感到羞耻吗?只要你加入伊斯兰,我就嫁给你,如果你选择伊斯兰,我不要任何聘礼。"艾布托里哈说:"让我考虑一下。"很快,他就回到温姆苏莱姆跟前说:"我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温姆苏莱姆以艾布托里哈的归信作为聘礼,没有要一分钱就嫁给了他。

温姆苏莱姆和前夫的儿子艾乃斯十岁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儿子来到穆圣(祈主福安)跟前,说:"主的使者啊!这是艾乃斯,让他侍奉您吧。"先知接受了温姆苏莱姆的好意,从那时起,艾乃斯一直追随先知整整十年,直到先知归真。

艾乃斯是传述圣训最多的人之一,无论先知走到哪里,他都形影不离,耳濡目染听到了很多圣训,把先知的高贵的行为传给了后人,这位伟大、聪明的母亲,选择了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她没有把孩子留在身边溺爱,而是送到先知跟前接受高尚的教育。

有一天,温姆苏莱姆来到穆圣(祈主福安)面前,说:"主的使者啊!请给我的儿子艾乃斯做个好都阿。"先知随即祈祷道:"主啊!求您使艾乃斯多子多孙多财富,在您所恩赐给他的一切中给予福分。"这位母亲多么聪明啊!她不要别的东西,只要了先知的祈祷。

果然,穆圣(祈主福安)的祈祷得到真主的应答,艾乃斯不仅长寿,而且多子多孙,钱财更不用说了。艾乃斯子孙满堂,有一百二十多个,享年103岁,归真于巴士拉。

艾乃斯在麦地那有个果园,别人的果园一年一熟,奇怪的是艾乃斯的果园一年要结两次果,园内弥漫着芬芳,气味如同麝香一般。

这一切都来自那位伟大的母亲的塞拜布,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温姆苏莱姆和艾布托里哈有了一个孩子,名叫艾布吾麦勒,真主的考验来临了,孩子生病了,生病期间艾布托里哈有事出门去了。主的定然,可爱的艾布吾麦勒归真了。此时突然听说丈夫要回家了,她不想让旅途劳顿的丈夫突闻噩耗,于是强忍着悲痛,告诫大家谁都不要告诉丈夫这个噩耗。她强装笑颜,穿一身新衣服梳洗一番,并为丈夫备好了晚餐,笑脸迎接丈夫的归来。艾布塔里哈一回到家便问道:"孩子怎么样?"一个失去心爱孩子的母亲是多么的痛苦,但是她说:"他从来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安静。"多么聪明的回答!丈夫以为孩子睡着了。饭毕,她强装笑颜,侍候丈夫安寝。

第二天早上,两人洗了大净后温姆苏莱姆说:"邻居借了我们的东西,我们要回来,但他们很不高兴,你说这有道理吗?"丈夫回答:"这当然没有道理,借的东西就应该还。"她紧接着说:"孩子本是真主借给我们的,现在他已经拿去了。"

艾布托里哈很生气,责怪妻子没有早点告诉他,他当时没有理解妻子的一片苦心。她不想舟车劳顿的丈夫一回到家,就听到孩子的噩耗。

艾布塔里哈去做礼拜,穆圣(祈主福安)通过启示知道了这件事情。艾布塔里哈告诉先知所发生的事情,先知说:"主啊!求您给他俩的夜晚降福。"温姆索莱姆不久又生一子,后来这个儿子结婚后又生了十个孩子,全成了大学者

温姆索莱姆这位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艾乃斯记忆超群,传述了很多圣训,他还有个绝活儿,就是射箭百发百中。他十岁就跟穆圣(祈主福安)上战场,不过当时他还年少,只做些后勤工作。艾乃斯培养儿孙射箭技术,史料记载,艾乃斯经常召集子孙们举行箭术比赛,但常常比赛都是他——百岁老人得冠军,这一切都是由于母亲的赛拜卜。

温姆索莱姆还有刚强的一面,经常跟随穆圣(祈主福安)上战场,负责运送武器装备和救护伤员。侯奈尼战役是光复麦加后和赫瓦津部落展开的一次规模很大的战役,这次战役穆斯林出战不利,甚至威胁到穆圣(祈主福安)的生命安全。温姆索莱姆手拿着刀亲自参加战役,艾布托里哈笑着对先知说:"主的使者啊!看温姆索莱姆手里还拿着一把刀呢。"温姆索莱姆则说:"假如我看到多神教徒走过我身边,我一定会捅他的肚腹。"

温姆索莱姆为我们穆斯林妇女树立了一个榜样,她是贤妻良母的典型,她没有为教门事务而放弃家庭,也没有因为家庭而放弃对教门的奉献。

我们讲述了二十位圣门弟子,他们有的是富翁,如:阿卜杜拉赫曼奥夫;有的位高权重,如四大哈立法;有大学者,如四大阿卜杜拉;也有各个民族的代表,如赛利曼,苏海布和比俩里。

他们和其他圣门弟子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其一、热爱真主和使者;其二、遵行教门的规定;其三、不遗余力地为主道奋斗。

圣门弟子是行走在大地上的活生生的《古兰》,他们将学到的《古兰》精神实践在他们的生活当中,他们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将"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的言辞传向了全世界。

祈求真主赐福于每位圣门弟子,赐予我们陶菲格,让我们追随他们在热爱主圣、遵行教门、传播伊斯兰方面能够踏着他们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伊斯兰教发源地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尊贵的麦加,位于阿拉伯半岛西部希贾兹地区,现今属于沙特阿拉伯王国境内。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地处群山之间,为热带干旱气候,降雨稀少。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北有圣城麦地那,东有夏都塔伊夫,西有沿海城市吉达和红海。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全球约有十五亿穆斯林把它作为每天礼拜的朝向。礼拜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之一。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穆斯林每天须做五次礼拜,它们分别是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是所有穆斯林最向往的地方,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前来此地朝觐。除了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外,伊斯兰教所认可的另外两个圣地,一个是位于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北部的麦地那,一个是位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最神圣的地方,因为其中有尊贵的禁寺和天房。禁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禁寺环绕着天房。天房的历史可追溯至易卜拉欣(基督教称作亚伯拉罕)先知时代,他奉到真主启示,和儿子伊斯玛仪(基督教称作以实玛利)一起修建了它。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除了禁寺和天房外,还有其它很多神圣的标识,例如易卜拉欣先知的立足处、伊斯玛仪短墙、黑石、也门角、索法和麦尔瓦、阿尔法特山、米纳山、穆兹戴里法、射石场(分别有大、中、小三个石柱)等。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有一个著名的泉眼——渗渗泉。渗渗泉的历史可追溯至伊斯玛仪的母亲哈洁尔。渗渗泉是真主的恩赐,从古至今渗渗泉水一直流淌不息,供给当地人和前来朝觐的人们饮用。据科学家们研究,渗渗泉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钙、镁、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钠、钾以及低含量的氟化物。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先知和使者穆罕默德出生的地方。公元571年,穆罕默德出生在古老的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中。四十岁那年,他在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西边光明山顶的希拉山洞中静修时,通过吉卜利勒天使受到真主启示,开始宣传和传播伊斯兰教。迄今伊斯兰教的信众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和角落。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斯林的宪法,《古兰经》除了阐述宗教生活和礼义方面的规定外,还广泛涉猎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庭婚姻、遗产继承、债务纠纷、饮食禁忌、衣着服饰、财经法令、刑法、诉讼程序法、宪法、战争法等等。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到了每年斋月(伊斯兰历九月)都会人满为患,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副朝者都会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度过斋月,因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斋月里的副朝,相当于正朝的回赐。"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大地上真主最喜爱的地方,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誓以安拉,你确是真主的大地上最高贵的地方,真主在大地上最喜欢的地方。"如果在其中的禁寺礼一番拜相当于其他地方礼十万拜的回赐,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在禁寺中礼的一拜优越于在其他地方礼的十万拜。"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一个安宁的地方,易卜拉欣先知和他的儿子伊斯玛仪筑起天房地基时曾虔诚地向真主做了祈祷,正如《古兰经》中记述说:"当时,易卜拉欣说: '我的主啊!求你使这里变成安宁的地方。'"(黄牛章:126)"这里"指的就是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先知易卜拉欣祈求真主把麦加作为安宁的城市, 因为只有一个城市的居民获得了安宁,那么他们的生活才会是幸福的。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在《古兰经》中多次被提及,真主说:"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老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仪姆兰的家属章:96)真主说:"我们的主啊!我确已使我的部分后裔住在一个没有庄稼的山谷里,住在你的禁寺附近——我们的主啊!——以便他们谨守拜功,求你使一部分人的心依恋他们,求你以一部分果实供给他们,以便他们感谢。"(易卜拉欣章:37)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在《圣经》中也有提及:"他(以实玛利)住在巴兰(麦加)的旷野,他母亲(夏甲)从埃及地给他娶了一个妻子。"(《创世纪》21:21)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是我对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的简单介绍,如果你们想了解有关伊斯兰发源地麦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可以登录穆斯林在线等网站,查询更多的内容,谢谢大家。

中国赛莱菲耶的历史与现况
中国赛莱菲耶的历史与现况

中国赛莱菲耶的历史与现况

السلفي تاريخه وخصائصه في الصين


社会各界对中国伊斯兰教赛莱菲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聚焦国际赛莱菲耶民间运动及不同的赛莱菲耶团体的政治层面,而忽视了其更为根本的思想体系、教法主张和社会特征。实际上,中国赛莱菲耶不参与政治,是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维护国家法律和地方政府法规的,是积极配合所在地政府工作的自发性质的穆斯林团队。
第二、把国际赛莱菲耶与中国赛莱菲耶视为具有相同内涵与特点的思潮和运动。

实际上,中国的赛莱菲耶不具有政治色彩,只是在宗教属性方面与国际赛莱菲有相似之处。
第三、把赛莱菲耶的广泛传播和较大吸引力归于沙特阿拉伯的经费支持。实际上,中国赛莱菲耶与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和经济毫无瓜葛、泾渭分明。
须知,真正的"赛莱菲耶"即:复兴伊斯兰初期前三代先贤的言行精髓。其性质决定,它追求的是仿效前三辈,使穆斯林在信仰方面回归到《古兰经》、《圣训》的指引下,回归到纯净的先贤时代。所以,赛莱菲耶在教法、教律上比较相似于伊斯兰初期,但相似不等于相等。他们在穆斯林国家并不宣扬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而在非穆斯林国家也不参与任何政治组织,故没有任何政治行动的倾向。

第四、中国赛莱菲耶被国内伊斯兰教其他自立门户的派系污蔑、抨击、诽谤,扣了"三抬"、"外道"、"卡非日"、"恐怖分子"、"原教旨主义"、"万哈比耶思潮、"激进分子"、"极端分子"等等的帽子,希望得到政府的关注,以期达到限制其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排除异己的私欲之心,甚至是怀恨和嫉妒的扭曲心理在作祟。

实际上,中国的安全部门通过大量的取证和调研很清楚:中国赛莱菲耶是配合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安排的,他们的阿訇学者们积极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开展着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修桥铺路等等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美好心愿和善良举止开展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尽管社会各界对中国伊斯兰教赛莱菲耶存在着认识上的诸多误区,但是,无论如何,中国赛莱菲耶人士凭着《古兰经》和圣训及其光辉原则下的正信,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在信教自由政策的鼓舞下,总是彰显出爱国爱教的赤子之心;纵虽中国赛莱菲耶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赛莱菲耶人士步履维艰、风雨兼程,但他们始终在狭缝中非常温和的生存着。
本文就此作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还请高人指点。

详解"赛莱菲耶"
一、词源释义

"赛莱菲耶"(adj.从属名词)一词派生于阿拉伯语"赛莱夫"(n.名词)。

"赛莱夫"的意思是"过去的人和事"、"前辈"、"先贤"等意,该词在《古兰经》和圣训中就是以这样的意思出现的。而后"赛莱夫"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或特指名词,专指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复兴伊斯兰教后的早期三代精英穆斯林,尤其是他们中的学者们,即穆圣(祈主福安之)及其门弟子、再传弟子和三传弟子。就这样,"赛莱菲耶"一词便有了特殊的含义,指这三辈的精神境界和行为精髓的总和。

"赛莱夫"的思想境界和行为精髓包括:《古兰经》和圣训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依据。

"赛莱菲耶"要求对没有经训依据的宗教仪式和思想应加以否定,以净化千余年演变后的伊斯兰信仰体系和宗教功修实践,使伊斯兰信徒在信仰和功修上更加靠近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及其早期的三代紧随者们(愿安拉喜悦和慈悯他们)

由于中国国情所致,每个宗教团体都要有个名称。所以,中国伊斯兰教内部一开始就称有上述特征或行为倾向的穆斯林为"三抬"

中国赛莱菲耶人士被称作"三抬"是因为在礼拜中开头的第一拜中出现了三次抬手,第二拜中两次抬手,第三拜中又出现三次抬手,第四拜如同第二拜抬手两次。其可靠的圣训证据,在知名圣训集中不胜枚举,单《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自第735则起就连续有数十则圣训证据。但我国穆斯林大众世代在入拜与出拜之间只抬一次手,放弃拜中鞠躬前后的抬手和中坐起来后的抬手,据说我国穆斯林的这种传统做法来自伊玛目艾布•哈尼法(伊历80年—150年)及其两位高徒——阿巴斯王朝总穆夫提大法官艾布•优素福和最早一部圣训集《穆宛塔圣训集》写注释的大学者穆罕默德。

在历史上,我国穆斯林传统的"一抬手"传布广泛、影响深远,据说为伊玛目艾布•哈尼法大半生的做法,是他的徒弟艾卜•优素福和穆罕默德早期的主张,而非最终主张,历史记录了他俩后期都依从了圣训所侧重的多次抬手,但他们的这一主张的传播之快已经让他们无法逆转和挽回,因为他们当时在伊斯兰帝国极富盛名,甚至在我国至今仍有一大批阿訇极度推崇他们,坚持他们曾经所带来的影响,即便这些影响与圣训相反而三位先辈在晚期已经自行更正了也罢。

在中国,"三抬"这种称呼其实带有很强的讽刺味道,可以引发听众的不满;其实,怎样抬手并不是中国赛莱菲耶人士宗教信仰生活的全部内容。中国有正义感的学者们后来将"三抬"的蔑称改称为"圣训派",但中国穆斯林学界对此意见分歧;经过学者们的充分酝酿,大家一致认为:从奉行教义教法来看,他们是"赛莱夫"(前三辈穆斯林)的追随者,故称"赛莱菲耶"(效法前三辈穆斯林的〔人〕)。

赛莱菲耶人士非常尊重四大伊麻目和前三代的正统学者,不单纯遵循某个学派的主张,他们不喜欢把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派别或思潮。

赛莱菲耶的历史背景
"赛莱菲耶"的提法,据说最早缘于9世纪伊斯兰教法学家和信仰学家艾哈迈德•本•罕佰里(公元780 年~855 年)提出的"清廉的先贤(赛莱夫)"的概念。

罕佰里教长与艾布•哈尼法、马利克、沙菲尔并称为四大伊玛目,是伊斯兰教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的罕佰里教法学派的创始人,又是罕佰里信仰学派的创始人。他生活在阿巴斯王朝初期,在他所处的时代,阿拉伯人走出半岛,从沙漠游牧的生活过渡到城市定居的生活;伊斯兰文化从半岛单一的宗教信仰体系融入到了多元文化汇聚的开放模式中。境况的变迁给伊斯兰带来了新的挑战,希腊、波斯、印度的思想,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伊斯兰的学术领域中——希腊理性主义倾向以穆尔泰济勒派的形式在伊斯兰教义学中大行其道,严重威胁着伊斯兰的纯真性。面对这种情况,罕佰里教长提出了回归纯真的伊斯兰传统的口号,要求:回归经训(《古兰经》和圣训),回归"清廉的先贤"对经训的实践,反对外来文化对信仰学的侵蚀。

罕佰里派尊重"赛莱夫"(先贤)、回归传统、正本清源的思想,正是后来"赛莱菲耶"思想和精神的端倪。

13世纪前后,穆斯林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的困扰。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有组织的十字军东侵和东亚、中亚的蒙古人西侵纷至沓来,使穆斯林的家园遭到了无情的蹂躏,伊斯兰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伊斯兰世界内部小国不断迭起,使统一的哈里发国家分崩离析,民不聊生。

苦难的境遇为苏菲主义(隐遁修行)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处在社会下层的虔诚之士从苏菲主义中汲取了生存的力量和面对现实的勇气,悲观厌世的人民找到了精神的归宁,于是苏菲主义盛极一时。

然而,随着苏菲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印度教、袄教、基督教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部分思想开始渗透到了伊斯兰的苏非主义中,使苏菲主义者的部分信仰和实践彻底脱离了纯真的伊斯兰传统和先贤的道路。就在这时,罕佰里学派著名的学者伊本•泰米叶(公元1263~1328年)挺身而出,竖起了改革的大旗,公开反对教义学中希腊、波斯、印度文化的蔓延,以及苏菲实践中的"泛神论"等非伊斯兰思想的渗透。

伊本泰米叶对苏菲主义的批判尤为严厉,几乎让人觉得他就是苏菲的大敌,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否定苏菲主义的历史源泉,只是对违背伊斯兰的实践与观念进行了针砭和净化。

伊本•泰米叶像罕佰里教长一样,号召回归纯真的伊斯兰源头——《古兰经》和圣训,遵守"清廉的先贤"的传统。因此,他的思想成了"赛莱菲耶"的又一大精神渊源。

18世纪,待穆罕默德•阿卜杜勒•万哈卜改革时,他发现他所面对的现实跟400年前伊本•泰米叶所面对的现实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他继承了伊本•泰米叶的学术,号召正本清源、回归经训。他高举"拜主独一"的旗帜,反对异端,而他反对最坚决的就是苏菲理论和实践。

由于穆罕默德•阿卜杜勒•万哈卜的思想和做法跟伊本•泰米叶和罕佰里教长的一脉相承,相得益彰,自然就有了"赛莱菲耶"的特性,故他自称"赛莱菲耶"(正本清源、遵经革俗、移风易俗的人)。

赛莱菲耶的特征
1.信仰特征

赛莱菲耶在安拉的"本体"与"德性"的认识上,主张学习前三辈的信仰,完全信奉《古兰经》在这一方面的一切阐述和先知在这一问题上的教诲。

赛莱菲耶人士认为:安拉是无始的造物主,他造化了有始的宇宙;《古兰经》第七章第54节、第十章第3节、第十三章第2节、第二十章第5节、第二十五章第59节、第三十二章第4节、第五十七章第4节等处都提到安拉的"宝座"问题,但这里所指的"宝座"确实存在,属于安拉,但并非专指我们用人世间的物质而理解的"宝座";同样,在《古兰经》提到的安拉的"德性",如"能言的"、"全听的"、"全观的"等,也不能用人世间存在的说、听、看来衡量和对比,没有可比性;安拉的本体对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不可知的,同样,安拉的"德性"的实质也是不可知的;伊斯兰正统教法禁止争议安拉的种种"德性",穆圣所禁止的是思索安拉的本体;思索理性所不及的未见,也包括思索安拉的本体,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安拉有本体,就够了,至于此外的,安拉自知,非我们的理性所能及,所以庄严的《古兰经》,及之前的"天经",都只教人观察所造物,以便认识到造物主存在,以及感触到造物主的完美"德性";至于造物主如何具有这些"德性",则非我们所宜探讨的话题。

所以,赛莱菲耶认为,在安拉的"本质"与"德性"问题上的看法,不存在给安拉定方位的问题。

赛莱菲耶把"陶黑德"(认主独一)放在信仰的重中之重。赛莱菲耶人士把"六方向不定"和"六方向不空"的认主学视为"无神论"加"泛神论"的错误信仰,把归信伟大的安拉的"养育之独一性"、"应受崇拜之独一性"和"各尊名与德性之独一性"这三项基本的信仰知识确定为归信安拉的三大原则、基础信仰。即:安拉有独一的主宰权,独有自己的权力和行为,此中绝对无任何伙伴;他独具自己的本体、自己的一切尊名和德性,此中绝无任何代替者;他独享受拜权,独自接受一切宗教功修,此中绝无任何合作者。

①养育之独一性。意即:肯定清高的安拉是万物的养育者,是万物的管理者,是万物的造化者和食禄的供给者。他是使万物生,使万物死的主;他是普施恩典,限谴灾难的主;在患难时刻,只有他独享对祈祷者应答祈祷的权力;万事只归他主持;一切恩典只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是万事的意欲者,此中绝无任何匹敌。

②应受崇拜之独一性。意即:清高的安拉独享仆人(人类)对他的谦恭和敬意,热爱和忠诚,鞠躬和叩头,宰牲和许愿,以及其它的一切功修,此中安拉绝无任何伙伴。

③各尊名与德性之独一性。意即:清高的安拉独具自己在他的经典中为自己所描述的一切尊名和德性,以及通过他的先知之口为他所描述的一切尊名和德性;这些尊名和德性绝无任何残缺和瑕疵。对于安拉的这些特性,绝不可以被造物的属性来加以比拟。肯定安拉是彻知万物的,是全能于万事的,是永活自立的——睡眠和困顿无法侵扰他。他享有必得实施的意志和无以绝伦的智慧,他是全听全观的主,是宽厚仁慈的主。他已升上了包容主权的宝座。他是君主,是圣洁之主,是和平之主,是保佑之主,是见证之主,是万能之主,是尊严之主,是尊大之主。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是超乎他们所用以匹配他的。

归信安拉的本体,没有任何一物相似他;归信安拉的属性,没有任何属性类似他。他的尊名证明他有绝对完美的属性。犹如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所说:"没有任何一物与他相似,他是全听的、全观的主。"(42-协商:11)与此同时,安拉为他自身在其经典中所描述的,他的使者为他确定的所有高贵的适合他的属性与美名,我们穆斯林只能诚信,不得加以任何猜测、探究、例解、比喻、否认、注释和形式化,也不试图用我们的心和我们的形象去形容;我们不寻问安拉属性中的任何事情,更不用被造物的属性去形容。反之都是异端,都属以物配主。
2.宗教特征

赛莱菲耶认为:在伊斯兰教的历史上,从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愿安拉福安之)归真到882年,这250年内,是伊斯兰教最纯洁、最正统、最符合先知传教精神的年代;圣门弟子为了跟随先知传播伊斯兰教,经历了种种考验,受到了古莱什人的迫害,参与了伊斯兰教的整个宏扬过程,他们的信仰是最纯正的;再传弟子们直接领受了圣门弟子的遗训和宗教实践,继承了伊斯兰教的真谛;三传弟子从祖辈、父辈的言行中学习到了伊斯兰教的固有精神,并且完完整整地加以领会和遵守。因此,前三辈时代的伊斯兰教是纯洁无暇的,他们的信仰最纯正、传教精神最崇高、履行的宗教仪礼最准确。

所以,赛莱菲耶对前三辈时代产生的教义、教法最为效法,并在宗教礼仪中仿效前三辈的做法。赛莱菲耶人士主张穆斯林的全部言行和宗教礼仪均要以《古兰经》为准则,而"圣训"是《古兰经》的体现,先知的言行是穆斯林效仿的典范。每个穆斯林只能遵循《古兰经》和"圣训",操持安拉命令的善行,离绝安拉所禁止的一切恶行,决不允许顺从私欲而各取所需,任意解释经训。对《古兰经》中一些"穆特沙比哈提"(المتشابهات意为"模棱两可")的经文,不能妄加注解、不能调换字意、不能隐昧词义,因为这些经文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传授的,只有安拉和他的使者知之,使者也未阐明其意,那么其他人不能任意解释,否则就会致使信仰混乱。因而必须坚定地执行"清净""归信"和"交付"的三原则。"清净"指不以任何物比拟安拉的"德性",严格区分"主"与"物"的界线;"归信"指不追究文字表意之外的意义;"交付"指将文字表意之外的究竟交由安拉判断,不妄加揣测。也就是说,相信"穆特沙比哈提"是"瓦直布"(当然的),而任意解释和分析则属异端。
3.法学特征
赛莱菲耶主张:

①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四大法学家艾布哈尼法(哈乃斐教法学派创始人)、马立克(马立克教法学派创始人)、沙斐仪(沙斐仪教法学派创始人)、伊本罕百里(罕百里教法学派的创始人),都生活在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再传弟子和三传弟子时代(约伊历164年以前),对于他们制定的教法,凡符合《古兰经》和"圣训"原则的,不分彼此,一律遵照执行。

②在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上,圣门弟子的言行与先知不一致时,要遵行先知的;再传弟子与圣门弟子不一致时遵行圣门弟子的;三传弟子与再传弟子不一致时,遵行再传弟子的。

③法学家们的主张与《古兰经》、"圣训"有抵触时,坚决遵行《古兰经》、"圣训"。
4.仪式特征
赛莱菲耶要求以"圣行"为榜样。

①念: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每读一个字母都是一件善功,我不说'艾里夫/俩木米姆'是一个字母,而我说'艾里夫'是一个字母,'俩木'是一个字母,'米姆'是一个字母;每件善功得十倍回赐。"(《铁尔密济圣训集》)《古兰经》将给读经的人求情。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当读《古兰经》,复生日它将为读它的人求情。"(《穆斯林圣训实录》)所以,赛莱菲耶人士倡导穆斯林大众都要诵读《古兰经》,领悟安拉的教诲,践行安拉的命令。

②礼拜:在召唤穆斯林进行每日五次礼拜的宣礼词念法上,赛莱菲耶对"外宣礼"(الأذان)的念法,与其他派别相同,都念双句,而在念"内宣礼"(الاقامة)时除"拜已成立了"外,通常都念单句。赛莱菲耶人士效仿穆圣的礼拜模式,默默举意,开始念大赞词时举起双手,对准两肩膀,抬第一次手,然后在鞠躬前抬一次手,鞠躬起来再抬一次手,从中坐站起又抬一次手。赛莱菲耶人士发现六大部圣训集中均有诸多这样的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礼拜中抬手多次。一般,在高念的主命拜中跟拜者低念《古兰经》首章"法谛海"(الفاتحة),而领拜者高念"法谛海"。礼完"主命拜"(الفريضة)后各自立即默念赞词,然后才礼"圣行"拜,或者结束拜功。礼拜中两个叩头之间和第三拜站起之前,都要稍坐。在中坐时立起右脚,铺平左脚,而末坐时臀部着地。对待"聚礼",赛莱菲耶人士按照先辈们的做法只礼两拜"主命拜",以及"主命拜"前后各两拜或四拜"圣行拜",而且除奇数拜之外的所有圣行拜都是两拜两拜地礼完;聚礼后,不再礼"晌礼拜"(صلاة الظهر),因为前三代穆斯林几乎都没礼过,同一个时刻没有如此的两个主命。在一年两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的"会礼拜"(صلاة العيد)中先礼两拜"会礼拜",拜后进行演讲。对斋月内每晚宵礼后举行的"特拉威哈"(صلاة التراويح)间歇拜,先礼8拜,再礼三拜"威特尔"(الوتر),共11拜,他们不追求拜数多,但求礼得毕恭毕敬、恭正入仪,在间歇拜中,这个月领拜师有至少通诵一遍《古兰经》的传统。在特殊情况下,有故出门不能按时礼拜时,允许短礼或并礼。短礼:指晌礼、晡礼和宵礼中的4拜主命拜减为2拜。并礼:只能把晌礼和晡礼并礼,把昏礼和宵礼并礼;不能前后随意并礼,譬如不能把晨礼和昏礼并礼,也不能把晡礼和昏礼并礼。

③斋戒:倡导看新月,见月封斋,见月开斋,如果月被云遮挡,就数够伊历8月30日后封斋或数足9月30日后开斋。

④天课跟其他穆斯林无区别。

⑤朝觐和其他学派也相似。
5.装饰特征

根据《古兰经》第二章"黄牛"章第124节中记载:"当时,易卜拉欣的主用若干诫命试验他,他就实践了那些诫命。"故赛莱菲耶人士认为这些诫命是指圣训中提及的:留发分发两半;留须,去髭(打短唇须);漱口;呛鼻;刷牙;剪指甲;拔腋毛;剃阴毛;割包皮;净下体。

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曾遵行这些诫命,故而成为"圣行"。特别是留长发,赛莱菲耶人士提出留长发不是他们的独创,而是一种"圣行",并且有"经"、"训"为依据。《圣训珠玑》(〈〈الاؤلؤ والمرجان〉〉)第42章"美德"第20节中记载:"先知的头发既不太直,又不太卷曲,垂在肩耳之间,形似波浪……穆圣的头发垂到两肩"。《布哈里圣训实录》(〈〈صحيح البخارى〉〉)第877页记载穆罕默德分发两半,878页记载圣妻阿以莎给穆圣梳长发。

至于头饰,他们认为"戴斯塔勒"(دستار)是波斯语(现在的伊朗语),中国阿訇们其实是仿效伊朗和阿富汗人所戴的圆形中空帽子。而贵圣头上戴的名称叫"艾玛默"( عمامة,复数是عمائم) 是"头巾"之意,而中国人将它译成了缠头巾,多加了个"缠"字,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所以,在清真寺或举行宗教活动时披戴"艾玛默"(العمامة)(阿拉伯人常戴的头巾),被中国赛莱菲耶人士认为是复兴一项圣行。有文字记载,在一次"圣战"中,前来助战的大天仙伽伯利勒(خبريل)披戴着黄色的"艾玛默",其他天仙披戴着白色的"艾玛默"。古泰宜白传述说:"我听穆圣说:'我们与异教徒搭头巾的区别是我们在头巾下戴个帽子。'"(《艾卜达吴德圣训集》"圣城麦地纳的一位长老告诉我们说:'我听奥菲的儿子阿卜都拉赫曼说:安拉的使者给我搭了头巾、然后他将头巾从我的后面披到我的胸前'"(《艾卜达吴德圣训集》)。在其它"圣训集"中也有先知披戴"艾玛默"的记载依据。

6.殡葬特征

赛莱菲耶根据《古兰经》和圣训不给亡者转"伊斯嘎退"(الاسقاط)(转经或"费德耶"(الفدية)(赎金),认为这些仅仅只是一种人为形式,并不能赎免死者的"罪过"。要想在后世赎免"罪过",只能在现世按照经训的要求修持善功,才可在后世永得"脱离"。

赛莱菲耶人士更不主张给亡者举行纪念活动,如宰牲、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纪念"头七"(七天)、"二七"、"四十日"、"百日"等。

在给死者上坟的问题上,赛莱菲耶人士上坟的目的是向安拉"忏悔",而不是去"搭救"死者。

赛莱菲耶人士在给死者送葬时不戴孝,也不大声哭泣;反对在坟地里诵读《古兰经》,只提倡每个人平日都应学习和诵读《古兰经》;倡导给亡人做美好的祈祷,坟前为亡人做祈祷时,不以面向坟墓为要求,而要求朝向礼拜时的方向。

赛莱菲耶不尊崇门宦中的"老人家"、不敬仰"圣墓"、不举行对教主、教主家族成员以及殉教者的生辰、忌日的宗教活动,不过"圣纪"(مولد النبى),也不过什叶派那种自残性质的"阿赎拉日"(العاشورى),而是按照圣行的方式封阿赎拉日的副功斋,更不会过"法蒂玛纪念日"等针对某某先贤的宗教纪念活动。赛莱菲耶人士认为:不举行"圣纪"活动并不说明不尊敬先知,而是因为这种纪念活动在《古兰经》和"圣训"中都没有规定,且在形式上有模仿异教搞个人崇拜的嫌疑,有损认主独一的信仰。前三辈都未举行过类似的纪念活动,这只是后来一些教长的主张。

赛莱菲耶人士不仅鼓励人们多"赞圣"(即祝福祝平安先知穆罕默德圣人),而且还主张多做"圣行"副功。如鼓励人们礼"太罕朱底"拜(التهجد)(夜间的副功拜)、"杜哈"拜(上午的副功拜)、昏礼后的副功拜,以及封副功斋等等,用遵行"圣行"的实际行动来纪念先知(祈主福安之)。

赛莱菲耶在中国出现的萌芽时期

1.马万福与"伊赫瓦尼"

1886年,出身宗教世家的马万福阿訇(1849-1934年)去沙特阿拉伯朝觐后,在麦加留学,期间正值沙特搞伊斯兰复兴运动,他亲眼看到了沙特阿拉伯通过伊斯兰复兴运动,坚决执行《古兰经》和圣训所规定的教义教法,从而使伊斯兰教复兴起来的生动事实,受到很大启发。同时,他深入钻研《古兰经》和六大部圣训集,进一步领会伊斯兰教真谛,不仅眼界更加开阔了,思想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因此,他立志在回国后大力宣传《古兰经》和圣训化的伊斯兰,使国内伊斯兰教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1892年马万福从麦加回到临夏,人们尊称他为"果园哈智",声望很高。关心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对马万福抱有很大的希望。

马万福考虑到中国伊斯兰教的现状,无论在穆斯林的"陶赫德"(认主独一的信仰,还是在教门遵行方面都存在一些偏离正道的"比达艾提"(不属于纯正的伊斯兰教的东西),年长日久,积重难返,故不能急切进行全面的改革。他认为应当首先革除一些明显违背伊斯兰教法的陋风败俗,还原伊斯兰教以本来面目,然后逐步深入开展复兴运动。为此他提出"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并针对国内伊斯兰教中存在的不符合经训原则的礼仪习俗制定了著名的"果园十条"规定。他主张凡穆斯林必须认真履行天命五功:念、礼、斋、课、朝。他还提倡兴办经堂教育,培养伊斯兰有用人才,继承和捍卫中国伊斯兰的优良传统。

马万福在教内提倡"伊赫瓦尼"(穆斯林兄弟),团结一切立志复兴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逐步贯彻和落实十大改革主张"果园十条"。

当时,"伊赫瓦尼"成为中国伊斯兰教内先进分子的尊称。人们把它称作"新行""新教""新兴教""新兴派"。"果园十条"一发布,就迅速在临夏乃至西北地区逐步传开,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穆斯林的拥护和支持,伊斯兰教开始出现可喜的局面。

马万福在复兴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宣传"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果园十条"必然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遭到这些人激烈的反对和抵制,他们说马万福是"新生的外道",对他进行攻击、污蔑和控告。为躲避陷害,马万福背井离乡去新疆哈密开学。不久,哈密王沙莫胡素特报请新疆督军杨增新查办马万福,并批示逮捕了他。因为马万福是甘肃人,故将其押往甘肃处理。途经平番(今永登)时,由西宁镇守使马麒派兵救马万福到青海。

1934年,马万福在青海西宁归真。

马万福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复兴活动,为中国赛莱菲耶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先驱作用。他的活动得到了马得宝、马正清两位阿訇的积极赞同和大力支持。马万福归真后,马得宝、马正清继承了马万福的事业,继续为复兴伊斯兰教而奋斗。
2.马得宝和马正清的紧跟沙特

1936年,时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的马麟组织部分阿訇,前往麦加朝觐,声势浩大,影响非凡。成员中有学识渊博的阿訇马得宝(1867~1977),因他为河州广河白庄人,又被称作"尕白庄",还有马正清阿訇,经名叫优努斯,人称"老阿林"(老学者。

他们朝觐期间,正是伊本沙特夺取政权,宣布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后大力扩张的时期,要求"回归经训(《古兰经》和圣训),回归清廉的先贤对经训的实践"的运动在两大圣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马得宝、马正清在麦加期间,经过认真学习,他们明白赛莱菲耶思想的内涵,回归经训(《古兰经》和圣训)是为了追随伊斯兰教最早的三代传人的做法。他们还拜访了当时麦加的一些宗教学者,进一步了解了赛莱菲耶的信仰和教法主张,坚定了回国后高举《古兰经》和圣训的伟大旗帜,结合中国穆斯林的实际情况宣扬伊斯兰教的信念。

赛莱菲耶初传中国时,仍然是以一种改革者的姿态出现,即对中国穆斯林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要求回归《古兰经》和圣训,回归"前三辈"(سلف赛莱夫)的实践。在赛莱菲耶人士看来,原有的三大教派(格迪目、门宦、伊赫瓦尼)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三大教派提出的质疑是:教法学派存在的依据何在,为何越过经训而跟从某个学派;应该公开反对三大教派在认主学上跟从麦特鲁迪耶学说,认为那是经院哲学的理论,并非伊斯兰教的根基;反对"格迪目"和门宦中存在的汉化和汉俗现象,反对诸如为亡人过七日、百日、周年、丧事戴孝等具有汉俗特色的中国穆斯林传统,也反对除了两大节日之外的忌日,如过圣纪、转"拜拉特"、过"法图麦太太节"、念"阿舒拉"等;反对门宦的诸多做法,如修建拱北、探望拱北、信奉教主老人家、修持道乘,即反对苏菲主义,视其为异端。

上述改革和活动引起了"格迪目"、门宦和伊赫瓦尼的强烈反对。


中国赛莱菲耶形成的历史背景

马正清,经名马一奴四,又称老阿林。马得宝,经名阿卜东拉。两人早期同是伊赫瓦尼派的著名阿訇,言行上具有赛莱菲耶的倾向,两人同为中国赛莱菲耶形成的启蒙者。

在中国伊赫瓦尼创始人马万福传播伊赫瓦尼主张初期,马正清和马得宝曾积极赞助和大力支持。两人分别在临夏、和政、兰州、张掖、西宁、循化、西安、固原等地开学,期间莫不大力宣传和推行"遵经革俗"的主张,为伊赫瓦尼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公元1936年马正清和马得宝同原青海省主席马麟为首的、由123名阿訇和乡老组成的朝觐团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期间接受了伊斯兰正统教门,即:以《古兰经》为伊斯兰教生活的指南,以六大部圣训集为依据,以前三辈为榜样。

回国时,他们带回了阿拉伯文的《布哈里圣训实录》、《穆斯林圣训实录》、《艾布达吾德圣训集》、《铁密济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伊本马哲圣训集》等六大部圣训集和《古兰经》注解《鲁海麦阿尼》(روح المعانى)、以及《乐园的钥匙》(مفتاح الجنة)、《正统派的聚会》(رياض الصالحين)等学术典籍。这些经书的内容主要是说明以物配主的危害性,强调"安拉"的绝对独一性,反对一切含有多神祟拜的行为,如祟拜圣徒、圣物、圣墓等,反对相信吉日、厄运,反对占卜等思想,主张按文字的表意去解释《古兰经》及其降示初期的圣训,要求净化教义学,恢复早期的纯正教义,反对标新立异,反对任何希腊哲学思想所影响的伊斯兰派别。

总之,赛莱菲耶人士衡量伊斯兰教法学派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古兰经》和圣训。所以,马正清,马得宝在八坊传播时,很快就有人响应了。首先接受的阿訇有北寺祁连生阿訇(经名"伊布拉黑麦")、铁家寺马邵良阿訇(即郭干阿訇"阿卜东拉黑")、大祁寺阿訇丁敏学(经名"阿里")、韩家寺阿訇马占明(经名"尤努斯")、新王寺阿訇马白克(又名"大阿訇")父子俩(马白克之子马向真阿訇,经名"伊布拉黑麦")、木场寺阿訇(经名"宰凯里雅")和尕南寺绽光明阿訇(经名"艾海麦迪"),这几位阿訇在各自的圈子里不同程度地传播了赛莱菲耶的教法律例。他们在宣传期间,也受到多方面的阻力。不过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凡是宣扬真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反对的声音,这是人在世间生活的常道,永世不变。

1950年6月,铁家寺教民马冠三先生看到赛莱菲耶人士的宣教事业受到不少阻力,就举意出面解决教法争端,特在家设宴邀请了八坊所有伊赫瓦尼阿訇和赛莱菲耶阿訇,共同研究解决方案。马先生说:"各位教长,眼下刚解放,请各位心平气和,开诚不公的研究讨论关于赛莱菲耶的这些教义是否有必要毫不掩饰的继续宣传下去?"所有在场的阿訇同声表态:这是关系着穆斯林大众正确信仰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尽我们阿訇们的一份职责宣传下去,因为我们生存在非穆斯林国家,穆斯林群众在信仰及功修方面存在着形形色色违背《古兰经》和圣训原则的事情,最要命的是认主独一和拜主独一方面的不纯洁。

当时,除了水泉寺尕哈三阿訇(又名高家庄)因事回家不在场外,包括南关大寺的开学阿訇等17位阿訇都表了态。所有在场的阿訇都是各清真寺负责任的教长,共同商定在"主麻日"(星期五的聚礼)于各自寺中宣讲圣训中的主要知识和礼仪,普及回归经训的思想。

几天后,尕哈三阿訇从家里回到清真寺,清真寺的部分教民对他说:"老人家,你不在时,南关大寺周阿訇(周维新)和赛莱菲耶阿訇们在马冠三家里会同,一致表示举意下个主麻宣讲关于赛莱菲耶的教义。"因教义的重大变革,各方群众议论纷纷,说'周阿訇的学开不成了,他同意传播赛莱菲耶的教义!'"因此,高家庄阿訇在群众的压力下前去找周阿訇说:"你这次怎么做了这么一件事情?!你等我回来商议后再说不成吗?!"

周阿訇回答说:"这很容易!我在下个主麻讲个演讲就行了。"于是周阿訇在那一个主麻日以蒙骗群众的手法说是老阿林马正清和白庄阿訇马得宝借故邀请他去的,可谓含沙射影。攻击性的讲道:"哎领(知识)高,哎领高,'白勒随撒'的艾琳高。他的70个徒弟在空中飞行,最后他的'伊玛尼'还是被'伊布里斯'(恶魔)夺走了。其实'白勒随撒"是传说中的修士,并非学者。"毫无疑义,周阿訇这是明显的背信弃义,仅是以此故事来哄骗部分没有宗教知识的教民

有宗教知识的人当即在主麻日后议论说:"他的这个演讲并未提及赛莱菲耶的知识。围绕主麻日的演讲没有达到对赛莱菲耶宣传的预期目的。"

周阿訇在第二个主麻日又精心策划了一幕让很多群众不明真相的事件。事情的内幕如下:

他手下的一个"满拉"(学员)的父亲,俗称"腰肠",将200银元寄存在周阿訇的柜子里,钥匙由周阿訇亲自掌管。过了一段时间满拉要钱时柜子里所存放的200银元却不翼而飞了。周阿訇于是将所有满拉集合起来,一一询问,并拿《古兰经》给所有满拉发誓,所有满拉一一起誓过关,而在寺里常念"呼图白"的丁阿訇坚持不拿《古兰经》起誓。

丁阿訇此时已经接受了赛莱菲耶的信仰学,他知道随便拿《古兰经》来证明一件事情是非常危险的,决不能拿《古兰经》当儿戏,他坚持不拿并且准备念完"呼图白"后澄清200银元之事。正当他开始说到:"大家细听我给你们讲一件离奇而疼心的事情……"话音未落,静候在大殿里的别有用心的人就大喊大叫起来:"把这个老三抬拉下来轰出大殿!"

就这样,丁阿訇连主麻(聚礼)都未做成,一件关乎穆斯林大众两世平安与幸福的大好事情就被如此葬送在周阿訇的手里了,从此以后,周阿訇在大寺里高枕无忧地把好了教长的位子,做着长期稳坐教长宝座的黄粱美梦。

中国赛莱菲耶在形成中受到重重阻力

自从周维新阿訇违约后,以临夏八坊的新王寺为立足点,又开始传播赛莱菲耶。八坊的七个清真寺中接受赛莱菲耶的阿訇均属老阿林马正清的徒弟或兄弟,他们同时在各自的圈子里宣讲赛莱菲耶的知识,并在伊赫瓦尼中带头讲《古兰经》、学《圣训》、讲圣史、遵圣行。

马得宝首先仿效穆圣留了发,礼拜中多次抬手,跟拜时低念《古兰经》首章"法谛海"。在他们的带动下,学《圣训》、讲圣史、遵圣行渐渐掀起了群众性的热潮。尤其新王寺马向真阿訇在学董毛福亭等人的建议下,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特在每日中午坚持两个半小时的宣讲。

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在部分教民的喧闹声和议论的压力下,毛福亭见风使舵,并伙同韩美茹和祁寺的学董马凤柏,铁家寺教民拜满俗、拜忠勤、马介全等结成联盟,极力反对马向真等赛莱菲耶人士,甚而写诉状,起诉到当时的地委书记兼专员杨和亭麾下。

数天后,杨书记下令委托当时民委主任马斌先生(人称红胡子东乡,系巴苏门宦的负责人)及张乐山二人调解处理马向真等赛莱菲耶人士。

事后民委通知各清真寺阿訇、寺管在民委开会。大祁寺的哲马尔提(圈子/团体出席会议的人员有:马志天、海清(海二爷)、马忠义、马芳林、马善清、马全亭。北寺哲马尔提(圈子)有教长祁连生及马善清与会。新王寺阿訇马向真及白洁如、白殿元、白义卿和毛守贞列席。还有铁家寺哲麻尔提(圈子)的王仲林哈智和拜永祥等也到场。

这些人一同走进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在很醒目的地方贴着布告及会议日程,处处漫布着含有敌意的想先以气势压倒一切的景象。敏感的心感觉到今天的事情不会有善了。

刚刚踏入会议室的这些人就很快带着一颗平静的心迅速撤离了会场,并立即前去找杨书记,说明没有参加会议的原因。此时杨书记也正等待会议的结果,杨书记听到汇报后很是生气的说:"怎么搞的嘛!连这点小事情都解决不好,这直接损害了党的威信,违背了民族宗教政策,现在我请你们暂且回去,等待另行通知,再做处理。"

不久,在每个主麻日由军分区政治部抽调专人在各清真寺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事后,各派各行其是,互不干涉,互不侵犯,相互尊重。

时至1950年秋,中共中央西北访问团团长沈均儒在临夏访问,甘肃省副省长马洪斌陪同。伊赫瓦尼的个别心术不正的人趁机告赛莱奉耶的状,故马洪斌在家宴请各清真寺的阿訇,说:"今天宴请各位阿訇相聚不易,一是了结我的一点心愿,二是以目前教派争端问题,我提议,解决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各位有学问的阿訇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讨论〔讲经〕——都是为了伊斯兰教发展的好事情,拿出正确的经典,以证据、理论对为标准去遵循,求大同存小异,和睦相处。"

随后,马洪斌将讲经一事上报政治部,结果没有批准下来,说:"伊斯兰教的派系讲经有前车之鉴,始终没有好结果。"

此后,祁连生阿訇给大寺的周维新阿訇写了一封有关赛莱菲耶的证据方面的信,周看后说"按照此信所说是有道理的,很有说服力",可见此人还是有点教门知识的。

紧接着,高家庄阿訇(尕哈三)也给周写了一封信,其内容都是些不沾边、不受论的经卷,如"色哇西都力含革""都坡热宋硬也""太按绿给力穆沾俩""穆硬叶图里穆算俩""路海里拜亚呢"等。周看后说到:"你所述的'经典证据'连我这关都通不过,还能说服'赛莱菲耶'呢?!"

就在这非常微妙的关键时刻,有上层非教职人员喇筱珊、张乐山、马斌等人唆使毛福亭、马凤柏、韩美茹等阿訇,极力反对赛莱奉耶。此时毛福亭以学董的身份迫使柏克阿訇辞职,而白洁如、王成安也以寺管学董的身份坚决站在真理一面支持柏克阿訇不让辞学。

同一时间,马凤柏威逼祁寺阿訇丁艾力辞学,其目的是让其弟马灵吾(尕五阿訇)任祁寺教长之职,此事除他以外别无他人提议,故他本人难以启齿,于是自已的亲弟任教长一事在此情况下未能如愿以偿。但在此事后,双方矛盾越来越激化。

在一个主麻日,祁寺丁艾力阿訇让北寺祁连生阿訇演讲,马风伯却借口说祁阿訇是"三抬"指示王子良出面阻挠,致使演讲没能讲完,半途而废。当晚马凤柏又联络毛福亭等人纠集十几人持刀挑衅,扬言要强行放翻丁阿訇,祁寺教众知晓后紧急关闭寺门,严防矛盾继续升级。

铁家寺哲麻尔提(圈子)还算基本稳定,但后来在毛福亭等人的策划和煽动下又挑起事端,由马顺西、沙占奎、拜忠清等人出面逼迫郭干阿訇辞学。可是,本坊教亲大部分愿顾全大局,以团结为重,经教亲自行协商,把改选寺管委会成员和阿訇等事决定在"古尔邦"节后再议。

在这错综复杂的严重形势下,木场寺、韩家寺的阿訇生怕发生流血事件,影响穆斯林的形象与团结,为缓和矛盾,随即主动辞去了教长之职。

只有北寺和尕南寺哲麻尔提的教亲们,为了维护本坊哲麻尔提的安定团结,不但对赛莱菲耶没有一点疑义,反而表示拥护和支持赛莱菲耶阿訇,全部倒向赛莱菲耶。

教义分歧的内在矛盾尖锐而复杂,这要是在旧中国时期定会酿成一场严重的流血事件。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于制定了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倡导民族与民族间、宗教与宗教间、教派与教派间互相团结,互不干涉,最终避免了历史性的悲剧重演,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化解。

中国赛莱菲耶的逐步形成

蒙清高尊大的安拉的特恩,临夏部分穆斯林开始遵循穆圣(愿主福安之)的教导,广大穆斯林也在学习《古兰经》和学习圣训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教门真谛的认识。这正如经训所述:
1.尊大的安拉在《古兰经》中说道:

⑴ "这只是全世界的教诲,对于你们中欲循规蹈矩者的教诲,你们不欲循规蹈矩,除非安拉——全世界的养主——意欲的时候。"(81:27-29)

⑵ "今天我为你们成全了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赐与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5:3)

⑶"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真实的敬畏安拉,你们除非成了顺主的人。"(3:102)
⑷"你们全体坚持安拉的绳索,不要自已分裂。"(3:103)
⑸"你说:'如果你们喜爱安拉,就当顺随我。你们顺随我,安拉就喜爱你们,就赦宥你们的罪过。安拉是至赦的、至慈的。"(3:31)
⑹"归信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主事人,如果你们为一件事而争执,你们把那件事归安拉和使者判决。如果你们确信安拉和末日的话,这对于你们是裨益更多的,结果更美的。"(4:59)
⑺"我降示你教诲,以便你对众人阐明他们所受的启示,以便他们思维。"(16:44)
⑻"谁服从使者,谁确已服从真主;谁违背(使者,你不要管谁), 因为我没有派你做他们的监护者。"(4:80)
⑼"希望安拉和末日,并且多多纪念安拉者,你们有使者可以做优秀模范。"(33:21)
⑽"凡使者给你们的,你们应当接受;凡使者禁止你们的,你们应当戒除。"(59:7)
⑾"你们的朋友〔穆罕默德〕即不迷误,又未迷信,也未随私欲而言,这只是他所受到的启示。"(53:2—4)
⑿"归信的人们啊!你们在安拉和使者的面前不要先做任何一件事,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全聪的、确是全知的"(49:1)

2.穆圣(愿主福安之)在圣训中说道:

⑴"你们中最优秀者是学习《古兰经》,并教授《古兰经》的人。"(《布哈里圣训实录》)

⑵"谁诵读安拉的经典中的一个字母,他以此必得一件善行,而每件善行必得十陪的回赐。"(《铁尔密济圣训集》)

⑶"你们当诵读《古兰经》,因为在复生日《古兰经》为诵读者求情。"(《穆斯林圣训实录》)

总之,当人们遵照安拉和穆圣的教诲,紧紧抓住《古兰经》和圣训的教诲时,穆斯林的事务就会有转机,穆斯林的生活就会充满吉庆与安宁。

其实,中国赛莱菲耶人士与其他同胞教亲之间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对圣训的认识和领受程度的差异。

圣训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传教立教的言行记录,其中也包括圣门弟子的经穆圣默许的言行记录,圣训及圣行属于教法的基本立法源泉。

圣训经过了相当长的收集时期和考证时期,经筛选辑录而成的册子叫"圣训集"或"圣训实录",是仅次于《古兰经》的基本经典,是《古兰经》的基本阐释,对整个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律、礼仪、道德和穆斯林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作了详尽的解答。

穆斯林只有在学习和了解经训的过程中,才能正确认识到什么是安拉喜悦的道路。首先,穆斯林须心口如一地信托清高伟大的安拉,以安拉的意欲为前提在信仰和服从《古兰经》、圣训的同时把个人的不断忏悔与自我提高作为信仰与生活的基础,时刻修正自己的言行,弥补曾有的过失。其次,穆斯林坚信:安拉引导了谁,谁就遵循正道;安拉未加引导谁,你决不能为谁发现除安拉以外的保护者。

中国穆斯林逐渐遵经革俗、效法先贤而立行教门,首先是因为安拉的意欲与特恩,其次是因为有知识的阿訇们顶着各种谩骂与敌视,不畏艰险,大力宣教《古兰经》和圣训。

马正清、马得宝等赛莱奉耶的阿訇们善于雄辩而不失言之有据,以其渊博的知识让教众受益匪浅。祁连生阿訇用三年的苦功编撰了"关于赛莱菲耶的有力证据"方面的四本小册子:《挥比海里阿菲力乃》,《外力外思纳尼安吾主布里伊玛尼》,《比玛特沙白海米乃力古勒阿尼》,《外力海底斯》。小册子的内容丰富透彻,深得很多穆斯林群众的信服,让他们纷纷接受赛莱菲耶,在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等8省)传播得以迅速展开。

国内动荡(从1958年的宗教改革一直到1978年)使中国的伊斯兰教受到了重创,但给赛莱菲耶的发展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宣传工作由明处转入地下。这些阿訇们东奔西走,从临夏到新疆、青海、宁夏、河南、云南、天津、河北等省(市、自治区),从城市到农村,通过登门讲经论道,也有个别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阿訇为了追求真理而陆续接受了回归经训的思想,携带家属和亲朋好友加入到赛莱菲耶的圈子中,并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扩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赛莱菲耶思想的种子散布到了大江南北,除在陕、甘、宁、青、新、滇、豫等地区普遍传播与发展外,在东南沿海地区亦有发展。

改革开放的号角唤醒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复苏,国家确认赛莱菲耶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教派之一。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奉行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奉行那个教派的自由。教派不管大小,一律平等"等政策给赛莱菲耶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国各地,赛莱菲耶人士纷纷向政府申请兴建清真寺和学校,国内动荡时期中暗暗传播的果实终于有了成熟之机,见到了一线曙光。

但是,中国伊斯兰教内部的排斥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格迪目、门宦、伊赫瓦尼强烈的反对赛莱菲耶,因为赛莱菲耶一旦得势获得信教群众的支持就会导致中国穆斯林的空前大团结大统一,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利益和地位。所以,他们中个别上层人士始终一如既往地丑化赛莱菲耶,攻击赛莱菲耶人士。如:甘肃省临夏市门宦奈格什班顶耶的代表人物祁介泉专门撰写了《聋阿訇》一书,欲达到攻击赛莱菲耶的目的。青海省的马有得、新疆的大哈三等伊赫瓦尼代表人物,每逢周五主麻日或两个会节日,在凭请阿訇们聚会时以演讲的形式对赛莱菲耶进行攻击、侮辱、诽谤和谩骂。他们有针对性的编印了《走出穆斯林的误区》、《圣教真相》和《严峻的考验》等攻击性的书籍,以期孤立赛莱菲耶;还炮制了低级下流的"马有得十条";培养和发展了一批不学无术的以蛮狠霸道不讲理著称的阿訇,在青海湟中、化隆,新疆伊宁,甘肃临夏,宁夏固原等地的个别清真寺中以集会的形式组织联盟,对追随者们进行培训,统一好抨击赛莱菲耶的内容和方式,千方百计煽动鼓惑无知的教民排斥和打压回归经训的塞拉菲耶人士;每当地方政府批准赛莱菲耶人士兴建清真寺时,他们就鼓动乡间教民横加干涉,百般阻扰,甚至强行拆除,对赛莱菲耶人士大打出手,进行生命威胁和人身攻击:有的村庄以多欺少,开除庄籍,开除家族;人亡后不让送葬,甚至强行抬走亡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挑拨离间,制造矛盾,致使亲朋好友断绝联系,甚至闹的妻离子散;也有个别户人家因在交通、饮水和行路等方面受到人为限制,迫于压力,无法生存,只得远走他乡。赛莱菲耶人士的这种现况在我国很多地方还在继续着。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

马有良,青海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前沟口子村人,他虽是文盲,但凡事爱思考,他权衡了周围的教门,觉得西宁树林巷寺有独到之处,所以他就常常前往树林巷清真寺去听讲,最后接受了回归经训的思想,并且奉行了赛莱菲耶教法。

村里的开学阿訇开始针对马有良进行恶意宣讲:"我们村里终于出来万哈比耶了,万哈比耶是卡非勒(否认真主的人),对他们上一切乎昆(教法)照卡非勒执行,因此他们是"大汉尔"(没有信仰的汉人),没有呢卡海(伊斯兰的合法婚姻),把他们应该杀掉,如果国家法律不允许杀人,那么把他们逐出家门应该!"村里的其他阿訇也就跟着这样说开了。

从此,马有良的老婆、孩子们将他按阿訇们的话称为"大汉儿",不认他了。老婆长达数月不回家不与他同住,说是没呢卡海;三个儿子不回家和他见个面,两个女儿不讲亲情了,连个人情味儿都没有了。

后来,马有良的老婆去省会问了另一个伊黑瓦尼派的阿訇,该阿訇说:呢卡海不坏。于是她就回家来了。没过上两天又走了,因为村里那些自己冠以正统派的阿訇们又对她说:"他上没有尼卡海!"

马有良去不了当地穆斯林的圈子,他也认为跟不成那般阿訇的拜,因为阿訇的口里库付勒言语(否认真主安拉的语言)不离口。他只能在家里做礼拜,吃着一个儿媳的饭。后来,他因看到儿女们的无情,就毅然决然执行了安拉的命令:迁移!

《古兰经》第4章第100节:谁为主道而迁移,谁在大地上发现许多出路,和丰富的财源。谁从家中出走,欲迁至真主和使者那里,而中途死亡,真主必报酬谁。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马有良含着眼泪伤感地离开了他一辈子含辛茹苦营造起来的家:"唉!70岁的人了,曾来西宁靠给人家看工地、守铺子为生。可怜受惑不浅的儿女们,几年来手机上从没显示过他们的电话号码!"

现在马有良在西宁市树林巷清真寺跟哲麻尔提。

再举一例:

李才队阿訇,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哈喇河乡人,在外上大学期间接受了赛莱菲耶教义教法,并从马来西亚背《古兰经》后回国与一位云南省鲁甸县的同学结婚。尽管夫妻婚后经济生活困难,但夫妻俩还是毅然决然回到哈喇河乡宣教,宣传回归经训、凭经立教的赛莱菲耶思想,结果遭到乡民排斥和告状,致使民宗局百般劝阻,引来安全局的侦查和检控,遭人诽谤为"搭铁阿訇",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无奈之下只好随妻子来鲁甸县生活。

李才对阿訇初到鲁甸,经县伊协会长马仲威阿訇的介绍来到一个因贫穷而多年请不起阿訇的清真寺——文屏镇卯家湾李家村清真寺,李阿訇承诺经济自理。在一贫如洗、破檐壁斜、危房散立的清真寺内,李才队阿訇立志办学,教过三届学生,多由他出资送往外地赛莱菲耶学校续读,好有几个留学生。

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李阿訇曾借钱办学,找过政界官员和商界土豪,但多不情愿,甚至冷嘲热讽,不予理睬。迫于无奈,李才队阿訇立志成为优秀的穆斯林企业家,一边办学一边在寺内的危房里办了个洗衣粉作坊,后来随着学员的增加和经费的紧张,李才队阿訇就到县城里送货,卖过卷纸,送过矿泉水,纵虽在斋月封斋的炎热白天也坚持着用肩膀把货物扛起,逐栋楼爬楼梯送到客户家门口。

现在李才队阿訇主要批发昆明新希望雪兰牛奶,同时与其他穆斯林兄弟和自己曾教的学生合作经商,卖过二手汽车、建材沙石,建立"伊联商会"微信群既做生意又宣教,通过这个群以500元人民币为一股集资又办起了一家清真米线厂"伊联高端清真米线厂"。

目前,李才队阿訇在李家村清真寺任教长一职将近8年了,可喜的是,他自己能够介绍年轻有为的阿訇在该寺负责日常的教务,并支付生活津贴,不再像以前那样因贫穷请不起阿訇而无组织地礼每天的五次拜功;但遗憾的是自从他租房子在鲁甸县城里谋发展后,随着生意的忙碌而无瑕在该村继续亲自办学,李家村的正规办学就停止了下来,不得不改办为穆斯林幼儿园,要是老、中、幼学习班同时开办得多好啊!但是李阿訇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实在没有分身之术,只得把李家村清真寺的日常工作托付给可信赖的阿校毕业生,同时自己抓紧时间寻求解决经济问题的合法途径,积极营谋,并在县城里组织了人工湖穆斯林礼拜点,带头礼拜抬手多次,并向生意上的同胞宣传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伊斯兰知识,如他会给买牛奶的非穆斯林客户赠送名叫"了解伊斯兰"的小折叠册。

目前,李才队阿訇把在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发展赛莱菲耶的希望寄托于年轻一代学子们,可谓努力挣钱、大力扶学,渴望慢慢疏导开人们对正统教门"回归经训、遵经革俗"的不理解。
总结两个例子:
仅仅以马有良教亲

妇女的礼拜方式与男子一样
妇女的礼拜方式与男子一样

妇女的礼拜方式与男子一样

صفة صلاة النساء و الرجال مستويان


问:请告诉我妇女在拜中正确的跪坐方式,并请描述男女在拜中跪坐方式的区别?

答:一切赞颂全归安拉! 妇女的礼拜方式在叩头,跪坐和其他所有的动作中都与男子完全一致。有下列证据可证明:

一:先知{祈主福安之}说:"你们当如亲眼见我礼拜一样礼拜。"——《布哈里辑录》这一指示包括了男女穆斯林。

筛黑艾勒巴尼{求主慈悯他}说:"通过对先知{祈主福安之}礼拜方式的考证可以得知,男女在礼拜方式上都是一致的,圣训中并没有提到女性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先知{祈主福安之}的圣训'你们当如亲眼见我礼拜一样礼拜'对男女都是一概而论的。

二:先知{祈主福安之}还说:"女人只是男人的同胞。"即是男女同论。——艾布达伍德、铁密济传自阿依莎,达里密传自艾乃斯。阿卢吉提到:伊本格汤说:"这段圣训从阿依莎的传述系统看,是软弱圣训,可从艾乃斯的传述看,则是正确圣训。"——载于《咖沙夫衡珐》1/248

汉塔比说:"从这段圣训中可以理解到的教法之一:圣训中出现的阳性人称也包含阴性,除非是在有证据证明其为特指的特殊部分。"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妇女不可像男子一样跪坐,他们所引证的则是两段软弱圣训。拜伊海格说:"针对这个问题记载有两段软弱圣训,都不足为据。"

第一段是由尔塔阿吉拉传自艾比乃祖勒阿布迪、传自先知{祈主福安之}的圣门弟子艾布赛尔德胡得里、传自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先知曾命令男子叩头时要松弛,妇女叩头时要收缩。他还曾命令男子在'太闪乎德'跪坐时要铺平左脚,立起右脚,妇女则叠足而坐。"拜伊海格说:"这是一段讹圣训"。【即属软弱圣训】

第二段是由艾比穆退尔哈凯姆本阿布杜拉柏拉赫传自欧麦尔本赞尔、传自穆扎西德传自阿布杜拉本欧麦尔,他说:"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妇女在拜中跪坐时要把双腿交叠,叩头时则将腹部贴向双腿,这样最能遮挡她。而安拉会看着她,并说:'我的天仙们啊!我已饶恕她了!"——《拜伊海格笋乃集》

这段也是软弱圣训,因为是传自艾比穆退尔柏拉赫。伊本哈哲尔对其评价为:'不足为论。'默勒说:'软弱圣训。'布哈里也评价说:'属软弱传述人,善用个人见解。'乃撒依评价为:'软弱圣训。'——《里撒米宰》2/334

伊本阿迪说:"艾布穆退尔传述的很多圣训明显软弱,大多不足为论。"——《软弱传述人全集》2/214

第三段则是由也宰德本艾比哈比布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经过两个正在礼拜的妇女,他说道:"你们叩头时当把部分身子贴向地面,因为妇女叩头不同于男子。"——艾比达伍德收录于《麦拉赛勒》118页,拜伊海格也有收录。这段圣训的传述中缺圣门弟子,属软弱圣训。

伊本艾比谢柏在《姆算乃夫》第一卷242页记载了部分传自先贤的有关男女跪坐方式不一的史料,然而,教门当以安拉和使者所说为依据。

布哈里{求主慈悯他}曾说:"温姆岱尔达在拜中曾像男子一样跪坐,她是著名的女法学家。"伊本哈哲尔在《布哈里注释》一书中提到:"艾布岱尔达曾有两位妻子,两人都叫温姆岱尔达,第一位是圣门弟子,第二位是再传弟子,布哈里所指的是第二位。"

----安拉至知!

奉安拉之名的优越
奉安拉之名的优越

奉真主之名" Bismillah奉真主之名)是一切善事的开端,所以我们当以此开始。这句受赐福的话是伊斯兰的标志,所有的生灵都在以它们天性的舌头不断地诵念着这句话。如果想要了解其中永不枯竭的力量与福赐的源泉,不妨思考一下这个寓言:

在阿拉伯沙漠中旅行的人,必须以一个部落首领的名义出行并受其保护,否则他们就会受到匪徒的骚 扰,无法完成旅行的目的。有两个人一起出发旅行,其中一个很谦虚,而另一个却很傲慢,那个谦虚的人获得了部落首领的名义,而傲慢的人却没有,谦虚的人到处 旅行都非常安全,每次遇到歹徒,他就说:我是以酋长的名义来的。"于是他就安然无事,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尊敬,相比之下,那个傲慢的人却饱受灾难、恐慌不已,因为他凡事都得挣扎乞讨,最终沦落为一个被厌弃之人。

傲慢的人啊!你只是一个旅行者,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沙漠,你的软弱与贫穷是没有尽头的,你所遇到的敌人和受到的损失也是不计其数的。所以,必须向这个世界永恒的主人和永在的统治者祈求名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摆脱乞讨和恐惧。

奉真主之名"是一份受祝福的财宝,不仅可以转化你无穷的贫弱,将你和全能普慈主的无穷力量与仁慈联系起来,还可以成为真主的至高法庭上最受欢迎的说情者。你如果说了奉真主之名",等于是在以真主的名义做事,你就犹如以国家的名义出征的士兵,不畏惧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法律和国家的名义,不会有风险。

那么,万物如何以它们的存在方式诵念奉真主之名"呢?比如,一个陌生人初来乍到一个城市,却能够将这里的居民召集到一个地方并完 成一项任务,既然人们愿意服从他的命令,那么很明显这个陌生人是在以统治者的名义行使权力,而不是他自己的。同样,万物都在以全能真主的名义行事,一粒小 小的种子却能够头顶参天大树并举起如山般的重物,每一棵树都在说奉真主之名",满载着来自仁慈主的宝藏的果实,用盘子呈现给我们,每一个果园都是来自真主大权之厨房的托盘,上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鲜美水果,说着奉真主之名"

所有受祝福的牲畜,如牛羊骆驼,都在说奉真主之名",并因为真主无穷的仁慈而成为乳汁的喷泉。它们以给养者的名义向我们提供最为可口纯洁的食物,有如生活中的水。每一棵植物每一片草叶,每一条根茎和枝干,都在说奉真主之名",所有的花草树木,纤弱如丝者却能够口诵奉真主之名"破土而出。诵念仁慈真主之名,等于是在借真主之力而行事。

树木的繁茂枝叶直指云霄,而根系却下扎于土石之中不受阻碍,在上长(向上生长)的同时也在下长 (向下延伸),而其娇嫩的绿叶却能够在炎炎烈日下保持水分。这些现实让自然主义论者恼怒不已,因为这等于是在指着自然论者视而不见的眼睛说:你不是相信固 体和高温的力量吗?但是它们服从的是真主的命令。因为植物根系的每一根纤维,都有如穆萨(摩西)的手杖,惟命是从:我说:你用手杖打那磐石吧。"(古兰经260)结果手杖就击穿了岩石,每一片轻薄如纸的树叶,都如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手足,在诵念:火啊!你对易卜拉欣变成凉爽的和平的吧!"(古兰经21:69)而公然藐视着高温。

万物都在内心里说奉真主之名"并以真主的名义将他的恩惠给了我们,所以我们也应当以真主的名义取予,并且拒绝接受任何不以真主的名义给出的东西。

问题:无论我们从人们那里获得什么,我们都要付钱。尽管他们只是送货人"。那么货物真正的拥有者,真主会向我们要什么?

回答:我们所享受的所有珍贵恩惠与福利的赐予者向我们要求三样东西:记念、感恩和反思。在行事之初就念奉真主之名"是一种记念方式,在事后说艾利哈目度利俩(一切赞颂归于真主)则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反思的意思是时刻清 醒,记住我们所接受的这些珍贵的恩惠是万物所向之大能的奇迹,是来自于真主仁慈的礼物。有人给你送来了珍贵的礼品,你就吻谢了他的手,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 送出者是国王,那么你犯了一个大错。赞扬喜爱表面上的施赠者,却忘记了真正的馈赠者,是更大的错误。人们啊!如果你们要避免这样的蠢事,那么就以真主的名 义取舍吧。白始至终都以真主的名义,这会使你富足。

第十四束光的第二站

奉真主之名"。这其中有无穷的奥秘,我现在解释其中的六个。尽管这封信是写给我自己的,但是我还是称之为第十四束光的第二站"。但愿这封信能够使那些在思想上与我息息相通的人和那些比我更聪慧的人受益。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灵而不是思想,我们的目的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寻求理性的证据。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她说:臣仆们啊!我接到一封贵重的信?这封信确是素菜曼寄来的,这封信的内容确是'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古兰经27:29-30)

奥秘之一:在宇宙、地球和人类的脸上都有真主的三个印记。这三个印相互包含,并且携带着彼此的式样。

真主之神圣:体现于宇宙万物的相互帮助和彼此合作,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和互惠互利中,其中的主题是:奉真主之名。

真主之仁:体现于彼此的相似性和形式的共同性,以及在处置、培育和管理动植物时的秩序、和谐、恩赐和怜悯,其中的主题是:普慈主,奉普慈真主之名。

真主之慈:体现于真主之善的精妙、真主之中和的细微,以及播撒在我们全面本性中的真主慈悯之光的的广博。其中的主题是:特慈主,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所以,奉真主之名"是独一真主的三个印记的神圣表达。它们在宇宙的书页上形成一道光明之线,强健稳固,闪着金光。奉真主之名"之线的一端来自于我们之上的天国,另一端直接通向人类——微型的宇宙和宇宙的果实。奉真主之名"将这个世界和真主的宝座联系起来,是我们通向那里的梯阶。

奥秘之二:真主的统一性在无穷无尽、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的生灵中可以体现出来。为了不至于一下子将我们的思想淹没,《古兰经》反复强调统一性中独一性的展观(统一性是所有生灵都在展示的真主尊名)。这也是《古兰经》的奇迹之一。

不妨这样类推:太阳的光辉普照万物,但是如果要将太阳全部的光集中在我们脑海中,那我们就需要 巨大的概念和感知力,所以,为了不将太阳忘记,所有的反光体都在竭尽全力地反射着太阳的特性(光和热)并显示自己就是太阳。这种显示是相互的,因为这些特 性(光、热和色谱)也包裹围绕着太阳所面对的那些物体。

犹如真主的独一性、他为万物永久之诉求和他的尊名在万物中得到展现一样,真主的每一个与生命有 关的尊名都通过真主的统一性包含了所有的生命,尤其是在有感知的生命和我们明镜般的本质当中,所以《古兰经》不断地提醒我们注意真主统一性中的独一性印 记。唯恐我们的头脑被统一性所淹没,从而致使我们对真主的纯洁和神圣本质掉以轻心。奉真主之名"表明了真主统一性之印记的三个重要方面。

奥秘之三:真主的仁慈使整个宇宙欢腾,它带来了光明的火花并赋予那些黑暗的实体以生命,它养育 了与自己无尽的需求作斗争的众生命。它使宇宙面向人类,就像果树面向果实那样,从而加强了对我们的援助,它充满、照亮了无穷的空间,使之欢腾。如果没有真 主的仁慈,那必是一个空虚冷漠的世界。对于瞬间存在的人类,真主也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并使其晋升到与真主对话、受真主关爱的品级,那是独一的主在永恒之前和 之后都永恒存在的主。既然真主的仁慈是如此强有力的真理,如此的吸引人、温和、有益、值得热爱,那么就说: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吧。坚持真理,则可以从无 尽的荒凉和需求中得到拯救。接近那至高无上、无始无终的永恒主宰吧,与他交谈、与他交友、为他所爱吧。

万物都有目的、有预见地汇集在人类周围,争先恐后地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此地恰到好处、如此和谐 有序,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它们认识我们才跑过来帮助我们吗?它们毫无理性可言,无论从那方面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难道是因为我们有威盛无比、举高无上的 绝对大权吗?对不起,而我们毫无权力可言,抑或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以可见的宇宙为帷幕而隐藏在后面的绝对大权——独一的主?换言之,万物之所以认识我们,是因为那全知、特慈的独一主熟知我们。

我们思考一下,威严无比的真主命令万物趋向于你,伸出它们的手帮助你,他怎么可能不了解、看不 见或者不彻知你的需求?他教导你他是因为他的仁慈而知道你。所以,认识真主吧,虔诚地表明你确信无疑地理解了这一点:是真主的仁慈让宇宙万物为你所用,而 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转瞬即逝、弱不禁风、无法无力、充满需求的生命。

对于这样的仁慈,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感谢并虔诚热切地敬畏。说了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这句话,就是在表达传递这样的感情,这就是通往真主仁慈的桥梁,在普慈主的法庭上,这句话就是你的说情者和辩护人。

真主的仁慈是现实存在的,这如同太阳一般明白无误。一个有中心图案的挂毯在编织的时候要对经线 和纬线进行定位和排序,然后使它们都向中心汇集。同样道理,彰显真主尊名的光辉射线编织了一枚怜悯的印章,一幅温和柔雅的挂毯,一个仁慈印记之中的善良图 案,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其光亮胜过了太阳。

普慈特慈的独一主使万物为生命而服务,他让他的怜悯在动植物的自我牺牲、非凡柔情和母性当中体现无遗,他让动物顺服人类,从而展现了我们作为真主和他的仁慈光辉最精美、最可爱的织作的重要性和地位——独一的主没有任何需求,他允许他的仁慈成为短暂的众生和人类的说情者。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人,那你就说:人类啊,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吧!"寻找这个说情者吧。唯有真主的仁慈创造了所有动植物的生命,哺育着它们、管理着 它们。既不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不相互混淆,而是在适当的时机以完美的秩序、智慧和善良对它们进行抚育,然后在地球的表面上留下了独一真主的印记。真主 的仁慈是存在的,这就像大地上的众生是存在的一样确信无疑,每一个生命都是证据。

真主的仁慈和独一性的印记留在大地上和人类的本性之中,留在我们身上的仁慈印记与留在宇宙中的一样多,我们的本性是全面的,因为我们是织作的中心,是真主尊名的汇集点。

既然真主给了你这样的形象,并在其上留下了他仁慈和独一性的印记, 他怎么可能将你弃之不理呢?他怎么可能让你为所欲为而不负任何责任呢?他让你成 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你所用。难道这些都是毫无用途的浪费之举吗?他怎么可能让造化之树变得分文不值、任由其果实腐烂呢?他的仁慈如太阳般显而易见,他的智 慧如阳光般清楚无误,他怎么可能让这些都被否认呢?这些都不容怀疑,也不会被认为有所缺陷。

通过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你可以上升到真主仁慈的宝座之前。不妨观察《古兰经》的每一章都是以此开始的,所有优秀的书籍和善行都是以此为开端的,这其中的重要性要领会,是真主决定了这句话的伟大,关于这句话的伟大有一个明确的证据,那就是伊玛日沙菲仪说的:“'奉真主之名'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在《古兰经》中它被提到114"

奥秘之四:真主造化的各种生命多种多样、无穷无尽,这其中体现了真主的统一性。如果只是说:我们只崇拜你(古兰经:15"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会因为现实而徘徊。我们的心必须像大地一样广阔,在这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的万物中观察那隐藏在统一性之后的真主的独一性。然后说: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如此,真主独一性的印记必然显现在万物的思想和类型上,正如显现在每个单独个体上一样。

此外,他们应当记住他的独一性中的独一之主,是真主的仁慈的印记中表现出来的真主独一性满足了这个需求。所以,处于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求助于纯洁、神圣的独一主,说: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并和他直接交谈。

至睿的《古兰经》将个体与整体、渺小与宏大、具体与普遍相提并论,这样显得很突兀,但是,这是 为了表达伟大的奥秘和指明真主仁慈的印记,为了不让思想彷徨,不让心灵窒息,为了灵魂直接找到崇拜的方向,《古兰经》将我们的造化和语言、我们特性中那恩 宠和智慧的细微点滴都穿插论述,同时还提及诸天与大地的造化,这一事实奇迹般地体现在这句经文中:他的一种迹象是:天地的创造,以及你们的语言和肤色的差 异。对于有学问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古兰经3022)。

物种生命无穷的数目和无尽的多样性所体现的真主统一性具有不同的种类和程度,它们就像是同心 圆,环环相套,从最大一直到最小。但是无论统一性有多么清楚,它依然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观察者无法真正地探讨。所以真主独一性的印记必然隐在统一性之 后,因此形式的不同并不等于思想的不同,于是就会有一条畅通的道路直接通向纯洁神圣的独一主。

真主的独一性印记光芒四射、优美迷人、润如甘饴、强力其外、真理其内,令人心驰神往。仁慈的勃勃生机强烈地吸引着有感知能力的生灵,使它们达致独一性的印记,侍奉独一的主,从而真正也彰显了这句经文的主题: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

所以《古兰经》开端章的一句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经》的浓缩,是这一伟大奇迹的迹象和阐释者。凡是能够获得这句话的人都能够拾级而上获得真主的仁慈, 凡是令这句话发扬光大者会得知真主仁慈的奥秘并目睹真主慈悯的光辉。

奥秘之五:有一则圣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真主以普慈独一主的形貌创造了人类,有一些苏菲对此做的过分解释并不符合信仰的基本原则,有些处于狂喜状态的苏菲说我们的灵魂本质是普慈主的形貌"。这些人在沉思参悟时思维状态混乱,所说的这些话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其他人接受这样的观点,那么他们犯了相同的错误。

纯洁神圣的真主指挥管理宇宙,轻松自如,犹如闲庭信步,他拨转星系犹如拨转微粒般容易,并以智慧和优雅使它们在空间中运转,他差遣最微小的粒子有如差遣毕恭毕敬的官员, 他没有任何匹敌、伙伴或者对手。根据经文任何物不似象他。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明的 (古兰经30:27",他是无形的,没有任何相似物也没有匹敌。另据经文天地间最高的典型,只属于他,他是万能的,至睿的(古兰经30:27"。人类可以通过类比和对比来了解他的行为、属性和尊名。所以,这则圣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的形貌总合起来反映了真主的尊名之普慈。"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