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伊斯兰教发源地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尊贵的麦加,位于阿拉伯半岛西部希贾兹地区,现今属于沙特阿拉伯王国境内。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地处群山之间,为热带干旱气候,降雨稀少。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北有圣城麦地那,东有夏都塔伊夫,西有沿海城市吉达和红海。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全球约有十五亿穆斯林把它作为每天礼拜的朝向。礼拜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之一。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穆斯林每天须做五次礼拜,它们分别是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是所有穆斯林最向往的地方,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前来此地朝觐。除了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外,伊斯兰教所认可的另外两个圣地,一个是位于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北部的麦地那,一个是位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最神圣的地方,因为其中有尊贵的禁寺和天房。禁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禁寺环绕着天房。天房的历史可追溯至易卜拉欣(基督教称作亚伯拉罕)先知时代,他奉到真主启示,和儿子伊斯玛仪(基督教称作以实玛利)一起修建了它。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除了禁寺和天房外,还有其它很多神圣的标识,例如易卜拉欣先知的立足处、伊斯玛仪短墙、黑石、也门角、索法和麦尔瓦、阿尔法特山、米纳山、穆兹戴里法、射石场(分别有大、中、小三个石柱)等。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有一个著名的泉眼——渗渗泉。渗渗泉的历史可追溯至伊斯玛仪的母亲哈洁尔。渗渗泉是真主的恩赐,从古至今渗渗泉水一直流淌不息,供给当地人和前来朝觐的人们饮用。据科学家们研究,渗渗泉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钙、镁、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钠、钾以及低含量的氟化物。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先知和使者穆罕默德出生的地方。公元571年,穆罕默德出生在古老的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中。四十岁那年,他在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西边光明山顶的希拉山洞中静修时,通过吉卜利勒天使受到真主启示,开始宣传和传播伊斯兰教。迄今伊斯兰教的信众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和角落。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斯林的宪法,《古兰经》除了阐述宗教生活和礼义方面的规定外,还广泛涉猎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庭婚姻、遗产继承、债务纠纷、饮食禁忌、衣着服饰、财经法令、刑法、诉讼程序法、宪法、战争法等等。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到了每年斋月(伊斯兰历九月)都会人满为患,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副朝者都会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度过斋月,因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斋月里的副朝,相当于正朝的回赐。"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大地上真主最喜爱的地方,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誓以安拉,你确是真主的大地上最高贵的地方,真主在大地上最喜欢的地方。"如果在其中的禁寺礼一番拜相当于其他地方礼十万拜的回赐,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在禁寺中礼的一拜优越于在其他地方礼的十万拜。"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一个安宁的地方,易卜拉欣先知和他的儿子伊斯玛仪筑起天房地基时曾虔诚地向真主做了祈祷,正如《古兰经》中记述说:"当时,易卜拉欣说: '我的主啊!求你使这里变成安宁的地方。'"(黄牛章:126)"这里"指的就是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先知易卜拉欣祈求真主把麦加作为安宁的城市, 因为只有一个城市的居民获得了安宁,那么他们的生活才会是幸福的。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在《古兰经》中多次被提及,真主说:"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老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仪姆兰的家属章:96)真主说:"我们的主啊!我确已使我的部分后裔住在一个没有庄稼的山谷里,住在你的禁寺附近——我们的主啊!——以便他们谨守拜功,求你使一部分人的心依恋他们,求你以一部分果实供给他们,以便他们感谢。"(易卜拉欣章:37)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在《圣经》中也有提及:"他(以实玛利)住在巴兰(麦加)的旷野,他母亲(夏甲)从埃及地给他娶了一个妻子。"(《创世纪》21:21)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是我对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的简单介绍,如果你们想了解有关伊斯兰发源地麦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可以登录穆斯林在线等网站,查询更多的内容,谢谢大家。

为什么穆斯林不食猪肉?
为什么穆斯林不食猪肉?

穆斯林为何不吃猪肉

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食,回民也是中国人,而且在大部分地区与汉民杂居,他们却不吃猪肉。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呢?汉民固然不知道,一般回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来。“疑思问",本是人之常情,故汉民常常向回民提出这个问题来。回民不能做圆满的答复,故不愿别人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回民不吃猪肉,已经够奇怪了;不许别人问,更加奇怪,真令人觉得有几分神秘。

  回汉同胞之间,因为这个问题,在反动统治的时代,曾发生了不少的摩擦和纠纷,曾影响了回汉同胞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有澄清的必要。

(一)古代各民族对于猪的看法

  古代的埃及人认为猪是污秽的,牧猪的人不得入寺庙。希腊人和罗马人却以猪为赎罪的祭品。除巴比伦人外,闪族人都不吃猪肉。哈兰人(Harranians)平常不吃猪肉,但每年吃一次。

  汉族的祖先是吃猪肉的,但他们祭天地的时候用牛,故牺牲二字从牛。礼记上说:“燔柴于泰坛, 穆斯林为何不吃猪肉

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食,回民也是中国人,而且在大部分地区与汉民杂居,他们却不吃猪肉。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呢?汉民固然不知道,一般回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来。“疑思问",本是人之常情,故汉民常常向回民提出这个问题来。回民不能做圆满的答复,故不愿别人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回民不吃猪肉,已经够奇怪了;不许别人问,更加奇怪,真令人觉得有几分神秘。

  回汉同胞之间,因为这个问题,在反动统治的时代,曾发生了不少的摩擦和纠纷,曾影响了回汉同胞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有澄清的必要。

(一)古代各民族对于猪的看法

  古代的埃及人认为猪是污秽的,牧猪的人不得入寺庙。希腊人和罗马人却以猪为赎罪的祭品。除巴比伦人外,闪族人都不吃猪肉。哈兰人(Harranians)平常不吃猪肉,但每年吃一次。

  汉族的祖先是吃猪肉的,但他们祭天地的时候用牛,故牺牲二字从牛。礼记上说:“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天也:用骍犊。"(祭法)祭宗庙、山川或衅钟的时候,也大半用牛或用羊,如“告朔之饩羊",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对于羊的观念是很好的,故“美"、“善"、“义"、“祥"等字,都从羊。他们认为牛羊是比猪高贵的,因此,礼记上说:“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曲礼)又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王制)这大概是由于猪不爱清洁的缘故。易经睽卦:“上九,睽孤,见豕负涂。"程传说:“睽极无所不疑,其见三,如豕之污秽,而又背负泥涂,见其可恶之甚也。"说卦:“坎为豕"。周易大全说:“前后皆阴之污浊,而中心刚躁者,豕也。"李时珍说:“按许氏说文云:“豕字象毛足而后有尾形。"林氏小说云:“豕食不洁,故谓之豕。"“坎为豕",水畜,而性趋下,喜秽也。"(本草纲目卷五十兽部)猪喜欢吃污秽,故古人把猪关在厕所里,因此,溷字有两个意义:(1)豕所居也(见苍颉篇),(2)厕也(见说文);厕字也有两个意义:(1)便所也,(2)以养豕溷也。由此可见,在古代的中国,猪通常是豢养在厕所里的,故地位很低。

(二)现在不吃猪肉的民族

  大家都知道中国回民不吃猪肉,却不知道国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兄弟民族,以及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包括苏联千百万的伊斯兰教徒——也都不吃猪肉。蒙民同胞大部分是不吃的。印度教徒,也是不吃的。日本人民,在明治维新以后(十九世纪末期),才开始吃猪肉。在马达加斯加岛和坡里尼西亚岛上,猪是禁忌。南非洲班图人的男子不吃猪肉。南非洲组鲁人的女儿们不吃猪肉,因为她们恐怕吃了猪肉之后,相貌会变得像猪那样的难看。南美洲北部的加利比人不吃猪肉,因为他们像大部分的原始民族一样,相信人的体格和性格大半与所吃的食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生怕吃了猪肉之后,眼睛会变得像猪眼那样的渺小。

(三)伊斯兰教为什么禁止吃猪肉呢?

  伊斯兰教承认人类是世界的主人翁,是代理安拉(上帝)统治世界的,世界万物是供人利用的,供人享受的,故古兰经说:他(指安拉)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六∶一六五)

  “安拉为你们而制服海洋,以便船舶奉他的命令而航行,以便你们寻求他的恩惠,以便你们感谢。他为你们而制服天地万物,对于能思维的民众,其中确有许多迹象。"(四五∶一二,一三)

  “他已为你们创造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二∶二九)

  世界万物是供人利用和享受的,故伊斯兰教准许人吃各种合法的、佳美的食物。古兰经说:

  “众人呀!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你们不要随从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明敌。"(二∶一六八)

  合法的食物,是以合法的手段取得的食物;佳美的食物,是纯洁的、可口的、富于营养的食物。随从恶魔的步伐,是指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因为封建迷信而戒除种种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

  当日,他们不知道清洁卫生,常吃自死的牛羊骆驼和宰牲时流出的血液,也吃猪肉,故古兰经叙述穆罕默德的任务说:

  “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作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吃不洁的食物。"(七∶一五六)

  古兰经指出不洁的食物只有四种:(1)自死物,(2)流血,(3)猪肉,(4)奉偶像之名而宰的动物。

  “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二∶一七三)

  “你说:在我所受的启示里,我不能发见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除非自死物,或流血,或猪肉——因为它确是不洁的——或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犯罪物。"(六∶一四五)

  为什么禁止吃自死物,血液和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因为篇幅所限,不能在本文内加以解释。

  猪是牲畜中最不爱清洁的东西,不像牛羊样选择食物,因此,一般的猪,常害各种疾病,故猪肉是益少害多的。

  古代的中国医学家一致承认猪肉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但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代的医学家,借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帮助,进一步证明了猪肉中的寄生虫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伊斯兰教禁止吃猪肉,正是从清洁卫生着眼的。

  (四)批评和自我批评

  南北各省,回汉杂居;汉民经常吃猪肉,回民却绝对不吃。汉民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就想出了种种穿凿附会的说法。

  有些人说:回教的经典上说:'勿食诸肉',回民不识汉字,所以不吃猪肉。"这是佛教徒的观点,是想当然"的说法。回教的经典是回文的,不是汉文的,怎么会把"字误解作"字呢?

  有些人说:回民把猪当神灵,所以不敢吃猪肉。清真寺里还供奉着一个铜铸的猪头哩。"这简直是幻想和诬蔑。回教是绝对的一神教,除安拉(Allah)之外,什么都不崇拜,回民怎么会把猪当做神灵呢?

  中国人民革命成功了,全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有了平等的地位,在全国各民族的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绝没有人敢侮辱我们了。我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无论要保持或要改革,我们都有绝对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迫或干涉。这是我们应该感谢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要全部实现的,毫无疑义。但有个别的工作人员,认识不够,不能把握政策,不知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致部分回民怀疑共同纲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据我所知,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不吃猪肉的回民干部和工作人员,加以冷嘲热讽,说他们封建迷信,思想有问题,使他们不能安心工作,甚至为环境所迫,不能不屈服或自动辞职。我认为这是一种左倾的幼稚病,是大汉族主义在下意识里作祟。这对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极端有害的。就回民干部和工作人员来说,吃了猪肉,思想未必进步;脱离回民群众,却是可以保证的。

  据我看来,吃猪肉与否,并不关乎思想的进步。我们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都是不吃猪肉的犹太人,但马克思发明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战犯白崇禧是随便吃猪肉的,他的思想却是那样的反动。由此可见,不吃猪肉的人,思想也能进步;吃猪肉的人,思想未必就没有问题。吃不吃猪肉绝对不是衡量思想的标准。

  我们回民同胞对于猪肉问题认识不够,以致有种种不正确的观点和不正当的行为,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也是应该加以深刻的检讨的。汉民同胞对于我们的种种误会和诬蔑,我们自己应该负一部分责任。

  古兰经上关于戒食猪肉的明文,共计三条(第二章第一七三节,第五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一四五节),每条都有猪肉二字,但这两个字并没有染污了古兰经,大家讽诵那三条明文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表情。大家说汉语的时候,提到猪肉二字为什么要唾一口,表示厌恶的意思呢?我认为这是一种无谓的举动;在汉民同胞面前作这种表情,是不礼貌的。提到牛肉二字的时候,倘若有人唾一口,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一般回民都忌讳猪字,因此闹出许多笑话来。

  东南的回民曾参加明太祖朱元璋的农民革命,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为了奖励他们的勋劳,赐他们姓朱,在专制时代,这是无上的光荣。但现在有人问那些功臣的子孙姓什么的时候,他们觉得很难为情,他们认为朱元璋叫回民姓朱,是一件缺德"的事情。据说有改姓黑的,不知确实否。

  古兰经上(一八∶九四,二一∶九六)提及古代的两个民族雅朱者和马朱者,有无知的回民,曾提议把经文改为雅牛者和马羊者。

  有些地方的回民,忌讳猪字,把猪肉叫做虎克肉,“虎克"是波斯语Khug的对音,翻译出来,是个肉字。中国的猪字,换成波斯的猪字,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云南回民忌讳猪字,因为通常用“肉"字表示猪肉,故改称牛肉羊肉为牛菜羊菜。他们又忌讳肥字,故改称肥牛肥羊为壮牛壮羊。但阿訇讲经的时候仍然说:“割断骨肉使不得",“应该宰肥胖的牲灵做古尔邦"。一般回民仍然说:“儿女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肥胖的回民,仍然承认他自己的脚太肥,不能穿太瘦的鞋子。

  反动统治时代,是大汉族主义的时代,汉人自称大教,称回民为小教,这显然是轻视回民的意思,一般回民却承认了这个称呼。凡是与汉人有关的东西,他们都加一个大字,例如把猪肉叫做大肉(云南回民把猪肉叫做大菜),把猪油叫做大油。因此,有些回民不愿别人称他的比较大一点的油瓶为大油瓶,这是很无谓的。

  在回民汉民杂居的地区,汉民携带猪肉通过回民居住的大街小巷,必须包藏起来;否则,就会挨打。赶着猪群通过回民村庄的人,猪和人都要遭无妄之灾。回民同胞不调查一下究竟他是有意给回民开玩笑的本地人呢?还是不知道回民风俗习惯的异乡人呢?不问青红皂白,动手打人,违背伊斯兰教和平宽容的精神,是应当改正的。

  最后,我要告诉回民同胞们,猪肉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吃,因为伊斯兰教是实事求是的,伊斯兰教的教律不是呆板的,却是灵活的,到了逃灾躲难的时候,一切都可以变通。因此,古兰经每次戒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之后,总要说明:“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二∶一七三,六∶一四五)或者说:“凡为饥荒所迫,而无意犯罪的,(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五∶三)

(五)总结

  我在本文中说明了回民不吃猪肉是由于爱好清洁,讲究卫生,不是由于封建迷信,思想落后;又说明了吃猪肉与否不关乎思想的进步,换句话说,吃猪肉的人,不一定是进步分子,不吃猪肉的人,思想不一定有问题。但是回民干部吃了猪肉,一定会脱离回民群众。回汉两族之间过去和现在因猪肉而引起的、莫须有的纷争和隔阂,只有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才能彻底澄清。

猪肉既然比较容易传疾病,汉族同胞也就应该化除成见,虚心地把这个问题研究一下。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各省市县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对于猪肉的检验,应该特别注意。再就回民同胞来说,也应该认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问题,而且是一个民族问题,政治问题。因此,回民也应该化除成见,学习政治,学习时事,认清环境,认清时代,同时,应该学教义,了解伊斯兰教和平宽容的教训,发扬穆罕默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达到加强各民族团结的目的。

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天也:用骍犊。"(祭法)祭宗庙、山川或衅钟的时候,也大半用牛或用羊,如“告朔之饩羊",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对于羊的观念是很好的,故“美"、“善"、“义"、“祥"等字,都从羊。他们认为牛羊是比猪高贵的,因此,礼记上说:“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曲礼)又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王制)这大概是由于猪不爱清洁的缘故。易经睽卦:“上九,睽孤,见豕负涂。"程传说:“睽极无所不疑,其见三,如豕之污秽,而又背负泥涂,见其可恶之甚也。"说卦:“坎为豕"。周易大全说:“前后皆阴之污浊,而中心刚躁者,豕也。"李时珍说:“按许氏说文云:“豕字象毛足而后有尾形。"林氏小说云:“豕食不洁,故谓之豕。"“坎为豕",水畜,而性趋下,喜秽也。"(本草纲目卷五十兽部)猪喜欢吃污秽,故古人把猪关在厕所里,因此,溷字有两个意义:(1)豕所居也(见苍颉篇),(2)厕也(见说文);厕字也有两个意义:(1)便所也,(2)以养豕溷也。由此可见,在古代的中国,猪通常是豢养在厕所里的,故地位很低。

(二)现在不吃猪肉的民族

  大家都知道中国回民不吃猪肉,却不知道国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兄弟民族,以及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包括苏联千百万的伊斯兰教徒——也都不吃猪肉。蒙民同胞大部分是不吃的。印度教徒,也是不吃的。日本人民,在明治维新以后(十九世纪末期),才开始吃猪肉。在马达加斯加岛和坡里尼西亚岛上,猪是禁忌。南非洲班图人的男子不吃猪肉。南非洲组鲁人的女儿们不吃猪肉,因为她们恐怕吃了猪肉之后,相貌会变得像猪那样的难看。南美洲北部的加利比人不吃猪肉,因为他们像大部分的原始民族一样,相信人的体格和性格大半与所吃的食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生怕吃了猪肉之后,眼睛会变得像猪眼那样的渺小。

(三)伊斯兰教为什么禁止吃猪肉呢?

  伊斯兰教承认人类是世界的主人翁,是代理安拉(上帝)统治世界的,世界万物是供人利用的,供人享受的,故古兰经说:他(指安拉)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六∶一六五)

  “安拉为你们而制服海洋,以便船舶奉他的命令而航行,以便你们寻求他的恩惠,以便你们感谢。他为你们而制服天地万物,对于能思维的民众,其中确有许多迹象。"(四五∶一二,一三)

  “他已为你们创造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二∶二九)

  世界万物是供人利用和享受的,故伊斯兰教准许人吃各种合法的、佳美的食物。古兰经说:

  “众人呀!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你们不要随从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明敌。"(二∶一六八)

  合法的食物,是以合法的手段取得的食物;佳美的食物,是纯洁的、可口的、富于营养的食物。随从恶魔的步伐,是指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因为封建迷信而戒除种种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

  当日,他们不知道清洁卫生,常吃自死的牛羊骆驼和宰牲时流出的血液,也吃猪肉,故古兰经叙述穆罕默德的任务说:

  “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作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吃不洁的食物。"(七∶一五六)

  古兰经指出不洁的食物只有四种:(1)自死物,(2)流血,(3)猪肉,(4)奉偶像之名而宰的动物。

  “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二∶一七三)

  “你说:在我所受的启示里,我不能发见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除非自死物,或流血,或猪肉——因为它确是不洁的——或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犯罪物。"(六∶一四五)

  为什么禁止吃自死物,血液和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因为篇幅所限,不能在本文内加以解释。

  猪是牲畜中最不爱清洁的东西,不像牛羊样选择食物,因此,一般的猪,常害各种疾病,故猪肉是益少害多的。

  古代的中国医学家一致承认猪肉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但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代的医学家,借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帮助,进一步证明了猪肉中的寄生虫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伊斯兰教禁止吃猪肉,正是从清洁卫生着眼的。

  (四)批评和自我批评

  南北各省,回汉杂居;汉民经常吃猪肉,回民却绝对不吃。汉民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就想出了种种穿凿附会的说法。

  有些人说:回教的经典上说:'勿食诸肉',回民不识汉字,所以不吃猪肉。"这是佛教徒的观点,是想当然"的说法。回教的经典是回文的,不是汉文的,怎么会把"字误解作"字呢?

  有些人说:回民把猪当神灵,所以不敢吃猪肉。清真寺里还供奉着一个铜铸的猪头哩。"这简直是幻想和诬蔑。回教是绝对的一神教,除安拉(Allah)之外,什么都不崇拜,回民怎么会把猪当做神灵呢?

  中国人民革命成功了,全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有了平等的地位,在全国各民族的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绝没有人敢侮辱我们了。我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无论要保持或要改革,我们都有绝对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迫或干涉。这是我们应该感谢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要全部实现的,毫无疑义。但有个别的工作人员,认识不够,不能把握政策,不知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致部分回民怀疑共同纲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据我所知,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不吃猪肉的回民干部和工作人员,加以冷嘲热讽,说他们封建迷信,思想有问题,使他们不能安心工作,甚至为环境所迫,不能不屈服或自动辞职。我认为这是一种左倾的幼稚病,是大汉族主义在下意识里作祟。这对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极端有害的。就回民干部和工作人员来说,吃了猪肉,思想未必进步;脱离回民群众,却是可以保证的。

  据我看来,吃猪肉与否,并不关乎思想的进步。我们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都是不吃猪肉的犹太人,但马克思发明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战犯白崇禧是随便吃猪肉的,他的思想却是那样的反动。由此可见,不吃猪肉的人,思想也能进步;吃猪肉的人,思想未必就没有问题。吃不吃猪肉绝对不是衡量思想的标准。

  我们回民同胞对于猪肉问题认识不够,以致有种种不正确的观点和不正当的行为,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也是应该加以深刻的检讨的。汉民同胞对于我们的种种误会和诬蔑,我们自己应该负一部分责任。

  古兰经上关于戒食猪肉的明文,共计三条(第二章第一七三节,第五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一四五节),每条都有猪肉二字,但这两个字并没有染污了古兰经,大家讽诵那三条明文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表情。大家说汉语的时候,提到猪肉二字为什么要唾一口,表示厌恶的意思呢?我认为这是一种无谓的举动;在汉民同胞面前作这种表情,是不礼貌的。提到牛肉二字的时候,倘若有人唾一口,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一般回民都忌讳猪字,因此闹出许多笑话来。

  东南的回民曾参加明太祖朱元璋的农民革命,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为了奖励他们的勋劳,赐他们姓朱,在专制时代,这是无上的光荣。但现在有人问那些功臣的子孙姓什么的时候,他们觉得很难为情,他们认为朱元璋叫回民姓朱,是一件缺德"的事情。据说有改姓黑的,不知确实否。

  古兰经上(一八∶九四,二一∶九六)提及古代的两个民族雅朱者和马朱者,有无知的回民,曾提议把经文改为雅牛者和马羊者。

  有些地方的回民,忌讳猪字,把猪肉叫做虎克肉,“虎克"是波斯语Khug的对音,翻译出来,是个肉字。中国的猪字,换成波斯的猪字,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云南回民忌讳猪字,因为通常用“肉"字表示猪肉,故改称牛肉羊肉为牛菜羊菜。他们又忌讳肥字,故改称肥牛肥羊为壮牛壮羊。但阿訇讲经的时候仍然说:“割断骨肉使不得",“应该宰肥胖的牲灵做古尔邦"。一般回民仍然说:“儿女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肥胖的回民,仍然承认他自己的脚太肥,不能穿太瘦的鞋子。

  反动统治时代,是大汉族主义的时代,汉人自称大教,称回民为小教,这显然是轻视回民的意思,一般回民却承认了这个称呼。凡是与汉人有关的东西,他们都加一个大字,例如把猪肉叫做大肉(云南回民把猪肉叫做大菜),把猪油叫做大油。因此,有些回民不愿别人称他的比较大一点的油瓶为大油瓶,这是很无谓的。

  在回民汉民杂居的地区,汉民携带猪肉通过回民居住的大街小巷,必须包藏起来;否则,就会挨打。赶着猪群通过回民村庄的

伊斯兰允许多妻
伊斯兰允许多妻

我是一位刚加入伊斯兰教的妇女,我想请教下列问题。为什么伊斯兰教允许男子娶两个、三个、四个妻子,而妇女不允许多夫?那么伊斯兰教的公平和平等怎么体现?我想请你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谢谢!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阿齐兹教授回复如下:
禁止多夫包含着安拉的一个伟大哲理,因为我们知道:由非法的性接触而导致 的大部分疾病源自女人在短时间内和多个男人性接触,而和前一个男人接触留下的影响还未消失!这正会发生在允许多夫的情况下!真实的学术研究在统计之后证 实:很高比例的子宫癌发生在那些放荡生活的女人身上,因为多种液体(精液)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同一个地方(女人的羞体),这就是奸淫在后世之前今世的报应。 也因此,安拉禁止女人们在丈夫过世后直接嫁人的原因,因为这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和两个男人有性接触,并会导致各种疾病,对在同一时间内和多个男人性接触的女 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也说明了守限的奥秘之一是等待;让与前夫性生活时对子宫留下的影响消失。只有在怀孕时允许女人在生育之后直接嫁人,她的限期在生育 之后就结束了,因为分娩时同时流出了一些液体和分泌物,这就结束了前夫留下的所有影响。
男人多妻不会有这些影响,所以允许男人多妻。女人多夫也会导致血统混乱,父亲不认识自己的儿子,这会导致家庭分裂;造成家庭灾难。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本能的要认识自己的儿女。禁止多夫,因为这违背正常的本性及人道;因为这导致血统的混乱!
从另一方面,统计证实男人的数量比女人少;所有的雌性动物数量大,男人因为生活奔波而置身于事故中,也因为战争等原因数量在减少,所以为了人类社会的利益,教法允许一夫多妻,更不要说在一些伊斯兰立法原理方面的书籍里可以找到的这么多的哲理!

拜功在伊斯兰中的地位
拜功在伊斯兰中的地位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养主。他规定礼拜为信士定时的义务,他告诉人们,对于礼拜敷衍塞责的人,就是阳奉阴违的人。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独一无二;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他的仆人和使者。愿安拉赐予他、他的家眷、弟子以及追随他们行善的人们幸福平安!

人们啊!你们当敬畏安拉,应深思自己为什么被创造?安拉创造你们的目的是为了敬拜安拉,不以任何物举伴他。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你说:'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活、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安拉,全世界的主。他绝无伙伴,我只奉到这个命令,我是首先顺服的人。'你说:'安拉是万物的主,我能舍他而另求一个主吗?'各人犯罪,自己负责,一个负罪的人,不负别人的罪,然后,你们将来要归于你们的主,而他将把你们所争论的是非告诉你们。"6:162-164

非常清楚,这里要求穆斯林的所有善功应该只为独一无二的安拉而为,因为他是万物的养主。严禁用任何功修来敬事除安拉以外任何人或物。不能用来敬事安拉的任何功修用以敬事偶像、活人、死人还是君王;不能用来徇私情、图现世、沽名钓誉及哗众取宠。任何掺入一丝半毫举伴意念或行为的功修都是徒劳无益的。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浑浑噩噩,只知吃喝拉撒睡,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用欲望淹没了天性,浑然不知自己生存的意义。

有些人放弃了教门功修,如同隐昧者一样,精神空虚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不信主,也不信清算日;而又有些人思想混乱,崇拜安拉的同时也崇拜多神",喜爱偶像犹如喜爱安拉,为这些偶像花费钱财犹如为主道奉献钱财。

今天有许多穆斯林放弃了伊斯兰的五大功修或其中的部分功修,尤其放弃或轻视了教门的支柱——拜功。很多人长年累月不礼拜,或漫不经心或心血来潮时做一部分,放弃一部分。

须知,礼拜是伊斯兰五功之一,是伊斯兰的支柱,是先知(愿主福安之)临终之际的最后嘱托。因此当礼拜被荒废时,一个人的教门便无从谈起。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礼拜是信仰与不信的分水岭,谁放弃了拜功,谁确已隐昧了。"(伊本·马哲、穆斯林等辑录)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在他们去世之后,有不肖的后裔继承他们,那些后裔废弃拜功,顺从嗜欲,他们将遇迷误的恶报,但悔罪而信道,且行善者除外,他们将入乐园,将不受丝毫亏待。"19:59-60

很多穆斯林兄弟懒于参加众礼,这也是废弃拜功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愿意到清真寺参加集体礼拜,即使他们的家距清真寺近在咫尺,即使宣礼员的声音在他们家的上空回荡也罢,他们充耳不闻,好像集体礼拜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安拉的仆人啊!敬拜安拉是万善之源,是作为仆人最应该履行的宗教义务,而安拉的权利就是人们敬拜他,不以任何物举伴他。这是安拉派遣的所有使者要求他们民族的第一要事。

《古兰经》云:

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说:'你们当崇拜安拉,当远离恶魔。'"16:36)所有的使者都对他们的民众说:

我的民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之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59

亲爱的穆斯林兄弟们!崇拜安拉是我们的义务,而礼拜就是崇拜的安拉一种最直接表现。每当我们拜中诵读:

我们只敬拜你,我们只求你襄助"15)时,我们确已在同安拉结约,在向安拉表白:我们只敬拜他,只求他襄助。

安拉规定我们务必在每日特定时间内履行五番拜功。我们应当按时完成,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提前,不得推迟。安拉说:

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

有很多圣训对五番拜功的具体时间做了详细的说明。比如下面这段圣训:扎比尔的传述:哲卜依勒天使来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说:你礼拜吧!"使者礼了晌礼,那时太阳刚刚偏西;晡礼的时间到了,天使说:你礼拜吧!"使者礼了晡礼,那时物体的影子正好是物体本身长度的一倍;当昏礼的时间到了,天使说:你礼拜吧!"使者礼了昏礼,那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当宵礼的时间到了,天使说:你礼拜吧!"使者礼了宵礼,那时晚霞已经散尽;当晨礼的时间到了,天使说:你礼拜吧!"使者礼了晨礼,那时曙光已经闪耀。(艾哈默德等辑录)

安拉的仆人们啊!每位信士都应该按时履行每番拜功,不可提前,亦不得推迟。除非遇到外出旅行或生病等特殊情况,即便是在这些特殊情况下,教法也不允许放弃拜功,而是特许并礼及短礼,站着礼、坐着礼、指点礼等特殊变通。毫无合理的托辞,随心所欲推迟拜功的人,确实已经荒废了拜功了,可视为犯罪。安拉在《古兰经》中对这种人表示惋惜:

伤哉!礼拜的人们,他们是忽视拜功的。"107:4-5

伊本·阿巴斯说:“'忽视拜功'的意思并不是指完全放弃拜功,而仅仅是指推迟礼拜时间。"赛义德··穆塞耶布说:“'忽视拜功'指的是不按时礼拜,比如,不礼晌礼直到晡礼拜时间到了才匆匆去做,不礼晡礼直到昏礼拜时间到了才匆匆去做,不礼昏礼直到宵礼拜时间到了才做,不礼宵礼直到清晨才做,不礼晨礼直到太阳显照后才做。"生门弟子赛尔德传述,他说:我向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询问'他们是疏忽拜功的'这节经文的奥义,安拉的使者说:'就是推迟时间,不按时礼拜。"(坂匝勒辑录)称他们为礼拜的人,可他们轻视拜功。以伤哉"警告他们,那是最严厉的刑罚。"

安拉在《古兰经》中还强调: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的财产和子女,不要使你们忽略了记念安拉,谁那样做,谁是亏折的。"63:9

《古兰经》注释家们说:记念安拉"指的是做五番拜功。因忙于财帛儿女、金钱地位、买卖贸易而忘却礼拜的人确是亏折的。金钱和儿女对他毫无益处。"

愿安拉以伟大的《古兰经》赐福我和你们,使我们大家受益于天经的启示和教诲。祈望主饶恕我和你们所犯的罪过,向安拉忏悔吧!安拉是至恕至慈的。

安拉的仆人啊!不要忘了我们尊贵的先知在归真前留下的最后遗言不是财产,也不是权利,而是礼拜和善待下人:礼拜,礼拜,善待下人。"(艾哈迈德辑录)可是,我们当中有多少人不按时礼拜,有多少人疏忽礼拜,又有多少人轻视礼拜甚至放弃礼拜?但是,人很会为自己寻找托辞,比如:田间劳作忙碌,无暇礼拜;商店生意红火,哪能抽出时间;清早睡梦酣甜,没能早点醒来;游戏玩耍快活,不忍败了兴致……等等,总之能找出一百个不做礼拜的借口。其实,所有的借口归于一点,那就是信仰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内心中,自然不知礼拜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一些人确实因为某些缘故撇下拜功的情况,比如因睡觉或忘记而耽误了拜功。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即速还补,因为安拉的使者说过:忘记礼拜的人,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让他立即礼之。"(伊本·马哲、艾哈迈德等辑录)假如因为同样的原因或忙碌而一撇下了一天中的几番拜功,那么,他可以按照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的次序进行还补。很多人在这方面疏忽大意,甚至犯下了很大的错误,撇了几番拜,却故意当前不还补,待到第二天的时候,晌礼时还补失去的晌礼、晡礼时还补失去的晡礼……,还有些人更是荒唐,撇下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拜功,到老了,闲了,再还补。

安拉说:

我确是安拉,除我外,绝无应受敬拜的,你应当崇拜我,当为记念我而谨守拜功。"20:14

又说:

你们当谨守许多拜功和最贵的拜功,你们当为安拉而顺服地立正,如果你们有所畏惧,那么,可以步行着或骑乘着做礼拜,你们安全的时候,当依安拉所教你们的礼仪而记念他。"2:238-239

亲爱的穆斯林兄弟们!安拉并不需要我们的拜功,但是我们自己需要,因为虔诚的日常拜功能够强化我们的信仰,使我们过上高尚的、服从安拉的生活。礼拜的作用在于不断地增强我们的信仰,增加我们的勇气、真诚和信心,净化我们的心灵,擢升我们的灵魂和道德。难道这段《古兰经》文还不够教我们谨守拜功吗?

你当谨守拜功,拜功的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记念安拉确是一件更大的事。安拉知道你们的做为。"29:45

主啊!祈求你宽恕我们过去的疏忽大意吧,求你让礼拜自然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自觉的习惯吧。

祈求伟大的安拉接受我们每一个人的拜功,通过拜功饶恕我们每一个人的罪过,并且让我们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阿敏)

​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的简介
​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的简介

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自述

我是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赫合曼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巴兹家族。我于伊历133012月生于利雅德市,在初学阶段,我本来不是盲目的,后来在伊历1346年因两眼患病,造成视力低下,最终在伊历1350年元月初彻底失明,时刻感赞安拉!我祈求清高的安拉在今世以此给我于补偿,在后世给予我很好的报酬,正如安拉通过穆圣所许约的那样,也祈求他使我获得两世善果。

我自幼开始学习,并背记了《古兰经》,接着我跟利雅德市的许多著名学者开始学习阿语和伊斯兰宗教各门学科,这些学者是:

1、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莱推夫本阿卜杜拉赫曼本哈桑本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愿主怜悯他们。

2、谢赫萨利哈本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胡赛尼本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利雅德法官----愿安拉怜悯他。

3、谢赫赛义德本哈迈德本阿齐格:利雅德法官----愿主怜悯他。

4、谢赫赛义德法勒西:利雅德国库副部长----愿主怜悯他。

5、谢赫赛义德宛嘎斯布哈里人(麦加学者之一),愿主怜悯他,我于伊历1355年在麦加跟他学习了古兰读法学。

6、谢赫穆罕默德本伊卜拉欣本阿卜杜莱推夫阿卜杜勒瓦哈布家族-----愿安拉怜悯他,我追随他长达十年,他给我传授了各种宗教知识,后来,恩师推荐我担任法官。愿安拉很好的回赏他!并怜悯、喜悦他!

我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1哈勒吉法官一职,长达14年之久,我于伊历1357年六月上任,于伊历的1371年年底辞职。

2、我于伊历1372年在利雅德学院任教,于伊历的1373年利雅德教法系建校后,我在其中教授教法、信仰、圣训等学科,长达九年时间,伊历1380年结束。

3、于伊历1381年我被任命为麦地那伊大的副校长,直到伊历的1390年。

4、在大学校长我的恩师谢赫穆罕默德本伊卜拉欣于伊历的1389年九月归真后(愿主怜悯他),我于伊历1390年担任了伊大校长职务,直到伊历1395年。

5、在伊历1395年10月14日国王发布命令让我担任学术、裁决、宣教研讨委员会秘书长职务直到伊历的1414年。

6、在伊历的1414年1月20日国王发出命令让我担任沙特教法总说明官,高级学者委员会主席和学术、裁决、研讨委员会秘书长职务直至现在。我向安拉祈求相助、成功和正确!

另外,我还是当时的许多伊斯兰学术研究理事会委员,其中有:

1、沙特高级学者委员会;

2、上述机构的学术、裁决研讨常务委员会职位;

3、伊斯兰世界联盟制定宪法议会委员;

4、世界清真寺高级理事会职位;

5、麦加伊斯兰教法议院委(伊盟分会);

6、麦地那伊斯兰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7、沙特伊斯兰宣教组织委员会委员。

我的著作如下:

1、《遗产学详解》

2、《朝觐若干问题的说明》

3、《谨防异端》(此书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过圣纪的断法;②纪念登宵之夜的断法;③纪念'白拉特'夜之断法;④揭穿圣墓的守护者:谢赫艾哈迈德虚构的谎言)

4、《天课、斋戒概论》

5、《正信及其反面》

6、《必须遵行圣训与其否认者之断法》

7、《宣教与宣教者之品德》

8、《必须依安拉的法律裁决事务》

9、《带盖头、面纱和互换婚姻之断法》

10、《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评论》

11、《画像的断法之答复》

12、《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生平(传)》

13、拜功方面的3个小册子:(穆圣拜功模式、必须同众集体礼拜、礼拜者鞠躬起来两手放在何处)

14、《伊斯兰对诽谤古兰及圣人者之断法》

15、《对布哈里圣训实录之注(泛梯合巴勒)之旁注》

16、《对太阳运行、地球的不动,可以登上星球(星系)经训和理性的依据》

17、《提出论证反驳向安拉以外的求助或相信占卜者、看相者》

18、《为主道奋斗》

19、《扩大伊斯兰民族之重要讲座》

20、《朝觐指南》

21、《必须遵循圣行谨防异端》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