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阿舒拉日斋戒的一封信
阿舒拉日斋戒的一封信

阿舒拉日斋戒的一封信


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尊名


一切赞颂全归于独一的安拉,祈求安拉赐福先知和他的追随者以及遵从他的引导的人。

  • 穆斯林兄弟,如果你觉得方便的话在穆哈热木月斋戒,因为这是圣行,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除莱曼丹月的斋戒外最佳的斋戒是安拉的月份穆哈热木月的斋戒,主命拜之外,最尊贵的礼拜是夜间拜"。(穆斯林圣训集辑录)。

  • 在穆哈热木月的第十天也就是阿舒拉日斋戒是圣行,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便问道:"这是为什么?"询问犹太人,他们说:"这一天安拉拯救穆萨和以色列人摆脱了法老,所以为了尊重这一天我们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萨",使者便命令人们在这一天斋戒。(两大圣训集辑录)。


  • 在穆哈热木月的第九天和阿舒拉日都斋戒是圣行,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在阿舒拉日斋戒的时候,命令人们斋戒,有人说犹太人和基督徒也在这天斋戒,先知(求主福安之)说:'如果安拉意欲,来年一定要在第九日斋戒',但是还没到第二年,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就去世了"。(穆斯林圣训集辑录)。


  • 如果你未能在第九天斋戒,那么在阿舒拉日之后的一天斋戒,即在阿舒拉日和穆哈热木月的第十一日斋戒,因为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你们在阿舒拉日斋戒,并要有别于犹太人,在这天之前一天和之后一天都斋戒"。(艾哈迈德圣训集辑录,健全的圣训)。


  • 阿舒拉日非常尊贵,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为了安拉的喜悦而在阿舒拉日斋戒能消除过去一年的罪过"。(穆斯林圣训集辑录)。


  • 对于阿舒拉日的斋戒和其他的副功斋戒并不要求斋戒者必须要斋戒的意念过夜才行,在白天举意就可以,阿依莎(求主喜悦她)说:"那一天使者(求主福安之)来到我跟前问:'你这儿有吃的东西吗?'我说没有,使者便说:'那么我斋戒'"。(穆斯林圣训集辑录)。.


  • 穆斯林兄弟:穆哈热木月属于禁月(禁月分别是分别是伊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穆哈热木月)、七月),所以不要在其中以罪恶和忤逆而自欺,伟大的安拉说:"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忏悔章,36节),你要知道在禁月和其他的月份里都是禁止犯罪的,但是在尊贵的时间和地点犯罪,罪加一等。

  • 充分利用尊贵的时光,如禁月、斋月、伊历十二月的前十天等多做善功,因为这期间的善功都有加倍的回赐,同样充分利用尊贵的地点如麦加、麦地那多做善功,因为其中所做的善功也是有加倍的回赐。安拉至知。

阿舒拉日斋戒的相关圣训及过程​
阿舒拉日斋戒的相关圣训及过程​



阿舒拉日斋戒的相关圣训及过程


一切赞颂全归于全世界的养主,祈求安拉赐福于我们的先知、最后的先知、众使者的领袖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以及全体圣门弟子。阿舒拉日是伟大尊贵的一天,在这一天斋戒是众使者和众先知以及安拉的清廉的仆人们都知道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关于阿舒拉日斋戒尊贵的圣训,以及关于阿舒拉日斋戒律例不同阶段的圣训。

关于阿舒拉日斋戒尊贵的圣训

1:阿卜杜拉.本.艾比.耶载德听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们)传述,他说:"我没有发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像重视这一日(阿舒拉日)一般重视其他时日的斋戒,伊历九月的斋戒例外"。

另有传述说:"我没有发现使者(求主福安之)在其他时间寻求斋戒的尊贵超过这一天,即阿舒拉日……"。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30/4;《穆斯林圣训集》1132,《尼萨依圣训集》204/4;《艾哈迈德圣训集》327;《伊本.哈子墨》245/4;《信仰的分支》传自白哈给3779;《大圣训》286/4;《泰白拉尼》1254。

2:伊本.盖塔得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为了寻求安拉的喜悦而在阿舒拉日斋戒的人,安拉饶恕他过去一年的罪过"。

出自《穆斯林圣训集》1164段;《艾布.达乌德圣训集》321/2;《铁密集圣训集》115/2;《伊本.马哲圣训集》113/1;《艾哈迈德圣训》集308/5;《白哈给圣训集》286。

评论:这两段圣训体现了阿舒拉日斋戒的尊贵,因为它能消去过去一年的罪过,当然学者们都主张所消去的只是小罪,大罪需要做忏悔。

伊玛目脑威(求主怜悯他)说:"消除所有的小罪,意思是饶恕除了大罪之外的所有的小罪。"接着说:"阿拉法特日的斋戒能消除两年的罪恶,阿舒拉日的斋戒消除一年的罪过,若你们的求准词与天使念的重合,就能饶恕你们以前一切罪过……所提到的每一项善功都能消除罪过,在行善功的时候,犯了小罪,就会消除它们;如果没有犯小罪就会给他们记录善功,提高他们的品级;如果犯了大罪而非小罪,我们希望善功能减轻大罪的惩罚。摘自《圣训总集》(482/6)。
伊斯兰的泰斗伊本.泰米耶(求主怜悯他)说:"小净、礼拜、莱曼丹月、阿拉法特日、阿舒拉日的斋戒所能消除的只是小罪"。摘自《教法解答》(428/4)。
我说,这样主张的证据是,《穆斯林圣训集》中艾布.胡莱勒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五番礼拜,一个聚礼到另一个聚礼,一个斋月到另一个斋月,只要远离了大罪,就会消去期间的罪过。"

关于这一天斋戒的圣训:

3: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便问道:'这是为什么?'询问犹太人,他们说:'这一天安拉拯救以色列人摆脱了敌人,所以穆萨在这天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萨'使者在在该天斋戒了,并命令人们斋戒。"

另有传述提到:"穆萨为了感激而斋戒,所以我们也斋戒"。

还有传述说:"我们为了尊重这一天而斋戒"。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44/4);《穆斯林圣训集》1130段;《艾布.达乌德圣训集》326/2;《伊本.马哲圣训集》552/1;《白哈给圣训集》286/4。
《艾哈迈德圣训集》(359/2)艾布.胡莱勒传述:"这一天船着到了朱迪"传述系统羸弱,其中有传述人阿卜杜.索迈德.本.哈比比,不知道为何人。

伊本.凯西尔在他的古兰经经注中引用了这段圣训以及传述系统后说:"从传述系统来看这段圣训是独传圣训"。
4:拉比尔.宾提.麦吴泽(求主喜悦她)说:"先知(求主福安之)把阿舒拉的午餐送到麦地那附近辅士的村庄说:'谁没有斋戒,就不要斋戒,谁已经斋戒,就完成斋戒',之后我们在这天斋戒,并让儿童也斋戒,我们去了清真寺,让孩子玩用羊毛做的玩具,如果他们中有谁因为饥饿哭泣,我们就给他食物,这样直到开斋时候"

另一圣训说:"如果他们向我们要食物,我们就给他们玩具玩,直到他们也完成了斋戒"。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00/4);《穆斯林圣训集》1132;《艾哈迈德圣训集》(309/6);《伊本.哈巴尼圣训集》385/8;《泰白拉尼圣训集》(275/4);《白哈给圣训集》288/4。
5:塞勒麦.本.汝枯阿(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安拉的先知命令一名归信伊斯兰的男子询问人们是否斋戒了,并让斋戒的人继续斋戒,让没有斋戒的人停止吃喝,因为这一天是阿舒拉日"。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45/4;《穆斯林圣训集》1135,《奈萨仪圣训集》192/4;《达勒米圣训集》(22/2);《伊本.哈子墨》2092;《伊本.哈巴尼圣训集》384/8;《白哈给圣训集》(288/4);白阿威《圣训注解》1784。

6:艾布.穆萨.艾什阿勒(求主喜悦他)说:"犹太人曾经非常重视阿舒拉日,并以阿舒拉日为节日,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你们在这一天斋戒吧'"。

另外有传述提到:"海波尔人曾在阿舒拉日斋戒,并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在这一天让妇女们戴上首饰,身着盛装。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你们在这一天斋戒吧'"。
出自《布哈里圣训集》(244/4);《穆斯林圣训集》(1131)。

脑威说:"盛装就是以美丽漂亮的形象出现,也就是穿上美丽漂亮的衣服"《穆斯林圣训集注释》(10/8)。
伊本.艾斯勒说:"盛装:就是美丽漂亮的外表和装饰"。《原理总集》(308/6)。
7- 穆罕默德伊本.算费(求主喜悦他)传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在阿舒拉日说:"今天你们中有人吃饭了吗?"人们说:"有的人斋戒了,有的人没有",他说:"你们全美这一天的斋戒",并派遣人们到吴如德人那里,让通知他们在这一天完成斋戒"。

出自《奈萨仪圣训集》192/4;《伊本.马哲圣训集》(552/1);《艾哈迈德圣训集》(388/4);《伊本.哈子墨》2091;《伊本.哈巴尼圣训集》382/8。

布遂勒在《玻璃灯盏》(30/2)说:"该圣训传述系统健全"。

我说:就是如此。

在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后,在这天可以选择斋戒或者开斋:

8:阿依莎(求主喜悦她)说:"在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前我们在阿舒拉日斋戒,当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后愿意斋戒的人在这天斋戒,不愿意的人,可以不斋戒"。

另有传述说:"蒙昧时期古莱氏人在阿舒拉日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在蒙昧时期也曾在这天斋戒,当使者来到麦地那时也在这天斋戒,并命令人们在这天斋戒,当莱曼丹月的斋戒成为主命后,放弃了阿舒拉日的主命斋戒,愿意斋戒的人在这天斋戒,不愿意的人,可以不斋戒。

穆斯林对待古兰和圣训的义务
穆斯林对待古兰和圣训的义务


今天,穆斯林迫切需要团结一致、统一方向,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信仰、教法、操守等方面都统一在《古兰经》与圣训的指导下。然而,号召人们遵《古兰 经》与圣训,往往会与一些因袭的传统主义者的禁锢相冲突,这些人认为,遵循经训有损四位伊玛目的作用,或贬低了他们的形象。他们还认为,这是废黜四位伊玛目的法学,是在教门中制造混乱。

在 伊斯兰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学者、伊玛目,他们为服务经训、宣传经训、引导穆斯林"稳麦"鞠躬尽瘁,付出毕生的精力,他们中有的从事注释《古兰经》、有 的从事辑录圣训、有的从事辑录圣史、有的从事编辑教法,安拉藉着他们的努力体现对这个"稳麦"的仁慈。求安拉加倍地回赐他们,啊米乃!

在伊历1世纪末至3世纪中的150年 间,有四位杰出的伊玛目、教法学家,他们的教法主张在整个"稳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乃至一般人认为,伊斯兰的教法主张仅局限于这四位伊玛目。那么,四位伊玛目是怎样在"稳麦"中赢得如此高的声誉?"稳麦"对他们的立场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人把他们的主张当成传统的、不可改变的?为什么有人把号召人们遵 《古兰经》与圣训称之为"赛莱菲耶"?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一下,什么是"赛莱菲耶"。"赛莱菲耶"这个词是阿语"赛莱夫"(前人之意)的从属名词,意为"前人的主张"或"继承前人的主张"。"赛莱夫"(前人)是怎样概定的呢?伊斯兰历史学家们认为,伊斯兰信仰最纯洁的时代是这个"稳麦"的前三代,即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三传弟子,这一点有圣训为佐证:你们最优秀的是我这个时代,然后是接近他们的人,然后是接近他们的人。(《布哈里圣训实录》:2651)有许多圣门弟子以及众多的学者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前三代的人心地更纯洁、学识更渊博、信仰更虔诚、受外道思想影响更少。从时间上说,圣门弟子的年代以伊历100年为截止时间,再传弟子的年代以伊历181年为截止时间,三传弟子的年代以伊历220年为截止时间。从这个时间表来看,四位伊玛目都是"赛莱夫"(前人),艾布哈尼法是再传弟子,其他三位伊玛目是三传弟子,所以,四位伊玛目的教法主张应该归在"赛莱菲耶"的范畴中。

"赛莱菲耶"不是一种教派,它是紧紧依靠经训证据为指导,同伊斯兰"稳麦"优秀的前三代的信仰纲领以及教法主张保持统一的思想认识,并依照《古兰经》、圣训以及前人的训示来履行功修。或许会有人说,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怎么能老是抓住前人的东西?不错,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可是,穆斯林的信仰与功修能随着变化与发展吗?信仰与功修是安拉和圣人(祈主福安之)确定的,是不容变更的,不变更的东西才显示出它的高贵与完美,要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添加一些东西,或者吸收一些外道的思想,这怎称得上高贵与完美,这哪是主圣制定的内容,这是对主圣的污蔑,是对伊斯兰的亵渎,在教门功修中遵守前人的训示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简要地谈一谈四位伊玛目的简历及他们的风范和为教门所做的工作,以认识"赛莱菲耶"与四位伊玛目的关系,并探讨上面提到的问题。

第一位伊玛目是努尔曼本撒比特,号艾布哈尼法。伊历80年生,伊历150年 归真。从小在库发生长,他从事教法编辑和传授教法后,在库发及巴格达享有很高的声誉。安拉赐于他许多优秀的学生,如艾布优素福、穆罕默德本哈桑、祖 菲尔本胡载依勒。艾布哈尼法传授教法的风格是,他在学堂里召集学生,向他们提出问题,尔后让他们去寻找证据和钻研该问题,接着再次召集他们,让他们 各自称述自己的教法主张,最后伊玛目再加以纠正和点评。他的教法主张中很大程度上应用了"创制",这是因为当时他得到的可靠正确的圣训较少以及他慎用圣训 的原因所致。他的学生们从事辑录他的教法主张,不过他还是禁止辑录他的所有教法主张,他对艾布优素福说:"你不要完全记录我所说的话,我们都是凡人,今天说过的话,明天会反悔;明天说过的话,后天会反悔。"莎菲仪伊玛目曾评价他说:"论法学我们都是艾布哈尼法的家属。"

艾布哈尼法自食其力,靠经商布匹、丝织品为生,从不欺骗人,也不巴结有权有势者。当时,伊拉克总督要委任他作法官,遭到他的拒绝;后来,帝国哈里发曼素尔也要委任他作法官,同样遭到他的拒绝;他因此被投入监狱,直至死于狱中,一直保持着伟大学者的风范。求主慈悯他,啊米乃!

第二位伊玛目是马立克艾乃斯,伊历93年生,伊历179年归真。从小在麦地那生长,他酷爱学习,尊重圣训,未满20岁 就学有所成,大批学者证明他可以作教法决议。他辑录了集圣训、圣门弟子的主张为一体的教法典籍——《穆宛塔》,帝国哈里发曼素尔曾要求把它当作帝国法典, 遭到他的拒绝,理由是圣门弟子已遍及帝国各大城市,《穆宛塔》只搜集了圣训和圣门弟子主张的一部分。这部典籍吸引了众多穆斯林学子,纷纷投入到马立克帐下 学习,包括莎菲仪和艾哈迈德罕佰里等,它让穆斯林大众在教法主张中紧紧依靠经训明文和重视圣训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马立克的传授风格与艾布哈尼法的讨论式完全不同,他的风格是灌输式的,在授课中他不喜欢有人打断他,这是因为他背记的圣训多,授课时都援引经训明文,而打断经训明文是不礼貌的。他一生授徒颇多,其中包括莎菲尔。

第三位伊玛目是莎菲尔,伊历150年生,伊历204年归真。他从小在麦加生长,随禁地大学者学习,15岁就被学者们公认有资格做出教法决议。他后来到麦地那随马立克学习,背记了《穆宛塔》。

莎菲尔伊玛目游历了伊斯兰各大城市,如巴格达、开罗等,同各大城市的教法学家研讨教法问题,据传他同艾布哈尼法的学生穆罕默德哈桑讨论过教法,使后者的1/3的教法主张都归到了他的观点上来,当然他的一些教法主张也受到了哈乃菲学派的影响,这一点说明了伊玛目们是追求真理者,而不是因袭者。他还同艾哈迈德罕佰里研讨过教法问题,从后者那里获得了许多圣训依据,他对罕佰里说:"你比我更知道圣训,你跟前有的正确圣训,你应该告诉我,以便我遵循它的要义" 。罕佰里也非常敬重他,称自己的许多知识都是从莎菲尔跟前学的。闻知莎菲尔归真,罕佰里非常痛苦地啼哭,对人才的流失感到深深的无奈。他的儿子阿卜杜拉问他:"父亲啊!莎菲尔是什么人啊?"他说:"莎菲尔是世界的太阳,是身体的健康;这两样东西一旦失去,还能有弥补吗?"他还说过:"30年来,我一直没有中断为莎菲尔做好杜阿宜、替他向真主求恕饶。"

第四位伊玛目是艾哈迈德罕佰里,伊历164年生,伊历241年归真。他自小就酷爱圣训,在巴格达就跟随几位大学者学习圣训与教法,其中包括莎菲尔、艾布优素福。后来他从事搜集圣训的事业,曾多次徒步旅行到麦加、麦地那、库发、巴士拉、也门等大城市,遍访圣训传述人,搜集和编录了40000多段圣训,统编为《艾哈迈德圣训集》。他因对待圣训的严谨态度而赢得了广大穆斯林的尊敬和爱戴,在教法方面,他严格依照圣训根据,虽然他也著过一些创制性的 教法经典,但他没有让它流传下来;在信仰和操守方面,他严格批评:"苏菲主义"的蛊惑思想、"哲赫林耶派"否定安拉的属性的论调、受希腊哲学影响的"穆阿太齐勒派"关于"《古兰经》受造"等问题的理性思潮。他在这些离经叛道的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激怒了深受"穆阿太齐勒派"思想影响的帝国哈里发马蒙,以致于被捕入狱,受尽磨难。

艾哈迈德罕佰里的学生很多,有教法学家、圣训学家:布哈里、穆斯林、艾布达悟德等都是他的学生。他是以其善良、虔诚、笃信、畏主而闻名于世的。在他归真之日,巴格达的男女老幼都出来给他送葬。

通过我们简要地了解四位伊玛目的大概情况,我们明白了这些伊玛目们都是主道上的诤友、是弟兄、是朋友、是师徒。他们言传身教地遵循真理,互相学习,互相讨论,谁也没有固执己见,自立门户,更没有号召人们来跟随他们。他们同时都禁止自己的学生因袭师传,命令他们跟随真理、寻找证据,艾布哈尼法说:"不知道我的证据的人,禁止他用我的话来作出决议。"艾哈迈德罕佰里说:"不要因袭我,不要因袭马立克,不要因袭奥扎仪,不要因袭扫里,你们应从他们获取原理之处去获取教法主张。"

四位伊玛目是再传弟子或者三传弟子,是我们的"赛莱夫"。他们的根本主张是"赛莱菲耶";他们寻真理、抓证据、不因袭,而且禁止人们因袭他们、跟随他们、不 问青红皂白地采取他们的教法主张。是啊!《古兰经》没有一节经文、圣训里也没有一段圣训、伊玛目们更没有一句话讲过要跟随哪一个伊玛目,而《古兰经》、圣 训、伊玛目的话确确实实讲到要跟随穆圣(祈主福安之),关于跟随穆圣(祈主福安之)的内容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当然,四位伊玛目给整个"稳麦"留下了丰富 的遗产——教法学、圣训学,他们为主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丰硕的贡献,求主加倍地回赐他们,艾啊米一乃!

需要说明的是,与四位伊玛目同时代的还有一些知识渊博、为主道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伊玛目,如奥扎仪、莱依斯本赛尔德、艾布扫里。可是,安拉前定了四位伊 玛目培养的学生们辑录了老师们的知识和教法主张,并编辑成书,得以流传后辈。这就是四位伊玛目的教法主张驰名于后人而其他伊玛目的教法主张及他们本人的名 字均未驰名于后人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这种驰名的因素,以及阿巴斯王朝的危难时刻的来临——国力衰退、四分五裂、反对阿拉伯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的声音高涨、地方首领及长官各自为政、教派林 立而迎合各种不同的私欲的不良教法决议层出不穷,这个时候,穆斯林们强烈希望结束危险的教法主张和创制决议。于是,在人们之间出现了这样一种论调:四位伊 玛目之后不再有教法主张,创制教法决议之门已被关闭,人们不可以采用和他们的教法主张相反的内容来创制教法决议。这样一来,非但没有制止不良教法决议的出 现,而且,又走向了另一个死胡同,给"稳麦"带来了不小和不少的危害,大致为以下几点:

1.因袭自己喜欢的伊玛目的教法主张,不追求经训证据,放弃对经训内容的思考与领悟,只追求认识自己喜欢的伊玛目的教法主张,毫不在意其他伊玛目的教法求证证据和不同教法主张之间的相互比较。

2.因袭的各教法学派之间各立门户、相互竞争,这导致了穆斯林之间相互仇恨、相互残害。历史已证明这一点,很多穆斯林互相不在不同于自己的学派的弟兄后面跟随礼拜。这是明显的分裂现象。

3.认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主张,甚至是矛盾的主张都是对的,这是另一种怪异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要因袭出自四位伊玛目的教法主张都是正确的。这是人的思想所不能接受的啊!一件事情怎么可能同时既是白又是黑,即是非法又是合法,既是对又是错。

4.使"稳麦"看不到与四位伊玛目不同的许多经训证据,如"一次休妻三休"是算一休,还是算三休。四位伊玛目都主张算三休,而正确、可靠的圣训讲到在圣人(祈主福安之)时代、在艾布拜克尔时代、欧麦尔执政的前两年是算一休。

5.使"稳麦"失去在新形势下对各种教法问题的创制能力,穆斯林思想因此僵化,对学习与求证的兴趣荡然无存。这导致了"沙里亚"与穆斯林的生活渐行渐远,并且逐渐默认了"世俗法律"。

6.把因袭的教法主张当"迪尼"遵循,严厉指责遵循经训、以经训证据创制教法的穆斯林,认为这是反对四位伊玛目、是搞分裂,从而加以仇视、诋毁和贬责。

7.让人认为每一个穆斯林都可以采取四位伊玛目的任何主张,即便是与经训内容相反的也罢。因此,各种不同的教法主张在穆斯林中间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

8.使人减弱对经训的认可力度,一个承担教法责任的人,当他听到《古兰经》与圣训明文的时候,他可能不以为然;可当他听到是某位伊玛目的主张时,他会马上给以重视,两眼发起光来。

9.各学派间互抓辫子、互找弱点,每一个学派都在搜寻其他学派松软的、证据不强的教法主张,以致互相轻视,导致穆斯林不团结。如果,寻求的证据都是《古兰经》与圣训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10.尊重伊玛目超过应有的限度,甚至有人认为他们不会犯错误。我们看到很多学者,即便知道伊玛目的一些主张与经训内容相反,也不敢断言伊玛目的错误。这样的尊重会导致该学者因害怕与某位伊玛目不能保持一致而断然拒绝正确的经训证据。这虽然还不是举伴主的大罪,可也是导致举伴主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 上十条,是盲目因袭伊玛目的主张、断言创制之门已被关闭的危害,事实上危害远不止这些,我们把最严重的这十点罗列出来,为的是提醒大家注意,应该加强警 觉,遵经革俗。不错的,四位伊玛目是我们的先辈,是我们"稳麦"中被公认为虔诚、高贵的优秀学者,我们应当效法和学习他们一丝不苟、严格追求经训证据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因袭他们的教法主张。

因袭者以为自己跟伊玛目们很亲近,实际上他们跟伊玛目很疏远,因为他们违背了伊玛目们关于禁止因袭和不弄明白证据就出决议的训示,又因为他们忽视了伊玛目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他们以为自己跟伊玛目们很亲善,实际上,他们的言行已经拒绝了伊玛目们的教育纲领,这跟仇视伊玛目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伊玛目们都说过:如果我的话跟圣人(祈主福安之)的言行相矛盾,那么你们就遵循圣人(祈主福安之)的言行,而把我的话抛在墙角跟。没有任何一个伊玛目说过:教法的知识只归于我们做伊玛目的所有,你们要紧跟我的每一个步伐。

综上所述,反对因袭、倡导紧抓经训证据、跟随圣人(祈主福安之)是整个"稳麦"的学者们共同的心声,是四位伊玛目等一切先辈学者们召人于主道的纲领和最终目标。

跟随圣人(祈主福安之)、依据经训创制教法主张,这是教法所赋予"稳麦"的使命。这一使命对"稳麦"和个人都有许多益处和重大的吉庆。我们把它大致归纳如下:

1.保持"稳麦"的团结与统一,不搞宗派主义、门户之见,没有四家学派、五家学派的说法,只有一家学派——那就是《古兰经》与圣训学派,伊玛目们是这唯一一家学 派的开创者、号召者和宣传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这一条统一道路上的一座座灯塔、盏盏明灯。他们的主张和决议,只要符合经训明文都是被"《古兰经》与圣训 大众派"所接受的。

2.让整个"稳麦"与天经、圣训紧紧联系起来,加强教门的亲切感,因为一个人记住主圣的话与记住别人的话是完全不同的。

3.培养完美的、真正的穆斯林,让他们养成求真理、寻证据的作风,让他们用心去做事,凡事都寻证据而不是因袭别人。这样,他们能辨别各种不同的言论,真理才能被他们看见和看重。

4.认识教门的原则是:遵循经训的证据。穆斯林要与这一原理紧扣在一起,假如人们过度地青睐某个人的主张和意见,必定不能更多地从经训中获益,这也就违背了安拉的教诲。尊大的真主说:(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们觉悟。)38-萨德章:29毫无疑问,追求经训知识、寻找经训证据的人与依靠学者们的各种不同主张,这二者本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根据是正确的、受保护的,而后者是不受保护的、或许是错误的。

总之,遵循经训证据、放弃因袭、不搞门户主义是充满吉庆的。这样做难道会受指责吗?又难道怕受指责吗?跟随受主保佑的使者(祈主福安之)与跟随不受主保护的学者、伊玛目或其他人相等吗?

遵循经训是我们的信仰要求,不是创新,不是异端,是安拉已经证实了的真知灼见,是使者(祈主福安之)的号召,是伊斯兰的号召,是"稳麦"喜爱的四位伊玛目的号召,是优秀、高贵的圣门弟子们所奉行的统一纲领,是每一个穆斯林的要为!

有《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我们信仰、思想和行为的具体指导。我们通过遵循它得享安拉的巨大恩惠,祈求安拉让我们凭经训而生,为经训而死,坚持经训,直至见主,啊米乃!

安拉是应答其众仆祈求的真宰,我们只依靠他;除了依靠他,我们没有任何力量与策略。


摘自《怎样跟随圣人مُحَمَّد(祈主福安之)

伊斯兰与知识
伊斯兰与知识

伊斯兰是科学的宗教,是文化知识的宗教。安拉说:"你说:有知识的人和无知识的人一样吗?"(39:9)伊斯兰批评无知,批评无知而不学习之人。安拉叙述穆萨圣人的话说:"我求安拉保护避免成为无知的人。"

伊斯兰把知识分为绝对的主命知识和相对的主命知识。绝对的主命知识是每个穆斯林必须学习和了解而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识和生活知识,相对的主命知识是那些知识-----当一部分人学习或掌握之后,其余的人可免去责任的知识。

安拉没有命令他的圣人要求增加现世生活中的其它的东西,唯命令圣人要求安拉为他们增加知识。安拉说:"你说:我的主啊!你给我增加知识吧。"(21:114)伊斯兰命令人们尊重知识,尊重学者。穆圣(祈求安拉赐福之)说:"不知尊重我们的年长者,不知慈爱我们的年幼者,不知对于学者应尽的义务之人,不是我的稳麦之一。"《艾罕默德圣训集》(第22807段)

伊斯兰给予了学者高尚的地位。穆圣(祈求安拉赐福之)说:"学者贵于修士就像我贵于你们中最平凡的人一样。"《铁尔密济圣训集》(第2685段)

伊斯兰传播知识,鼓励人求知。寻求知识,学习知识,教授知识,相当于为主道的圣战,相当于行走通往乐园之路。

穆圣(祈求安拉赐福之)说:"踏上求学之道的人,犹如为主道圣战,直到他返回家中。"《铁尔密济圣训集》(第2647段)又说:"踏上求学之道的人,安拉已使他踏上了直达乐园的坦途了。行为落伍的人,即使高贵的门弟也不能使其进步。"《两大圣训实录补遗》(第299段)

伊斯兰不仅仅鼓励学习教律知识,而且也鼓励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和学问,并把学习这些学科的知识列为功课之一。这就是我们前边所提到的相对主命的学科知识。

因为人类生活需要这些知识安拉说:"你岂没有看到吗?安拉从云中降下雨水,然后我以之生长出颜色各异的果实,山上有白的,红的,各色的条纹,和漆黑的岩石。人类,野兽和牲畜中,也同样地有不同的种类。安拉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安拉确是万能的,确是至赦的。"(35:27)

这段经文召唤人们思考和参悟,正确的思考,健全的理智会引导人认识到早晚主的存在,召唤人们享用安拉在宇宙中给人类寄放的各类宝藏,毫无怀疑。

在 这段经文中 指的学者不仅仅是宗教学者,它也包括了其它学科的有能力认识到化育主的存在的社会学者。举例说:人们不了解云彩是怎样形成的,雨水是怎样降下的,只有知道 了物理学,化学方面的知识才能认识清楚;人们不知道树木,果实,庄稼是怎样生成的,也只有了解了农业学知识的人才能知道;人们不了解山上和平原上的各种色 彩是怎样不同的,只有了解地理学知识的人才能认识到;人们不了解人的秉性,人的性别,动物的性别,动物的特性,只有了解生物学知识的人才能够认识到。

六大部著名圣训集的形成
六大部著名圣训集的形成

六大部著名圣训集的形成

كتابة وتدوين الكتب الستة في الحديث

(1) 布哈里圣训实录

布哈里:(伊历194—256)本名叫穆罕默德,称号艾布阿布顿拉,父亲叫伊斯玛仪,祖父叫伊卜拉欣,回历一九四年出生于中亚西亚的布哈拉城。回历二五六年殁于撒玛尔罕郊外的霍尔坦克村。由于出生于布哈拉地方,因此以布哈里而著名。

《布哈里圣训实录》:他用了近十六年的时间,走访各地,搜集圣训,背记了六十万段圣训,其中三十万段为健全正确的圣训,三十万段为不健全圣训。从三十万段为健全正确的圣训中筛选出了七千多段最可靠的健全正确的圣训,编进了他的圣训集中《布哈里圣训实录》共分97章。圣训学家脑威说,布哈里的圣训实录里,除去重复的圣训,共有四千多段。

布哈里的故事:有一次,伊玛目布哈里去了巴格达。那时,他的盛名已经在各地家喻户晓了。巴格达的学者聚集起来商定对这位以圣训背诵家著称的布哈里教长进行一次公开的测试。他们把一百段圣训的传述系统和正文错乱地混合起来,分别由十个人记着,等见到伊玛目布哈里时再考他。他们约好时间让伊玛目进行一次讲座。讲座那天,前来听讲的人不计其数。在讲座当中,学者们按私下商量好的办法先由一人向伊玛目布哈里说出错乱后的一段圣训,问伊玛目对不对。伊玛目布哈里说:"我不知道"。他又问第二段,伊玛目布哈里仍说不知道,直到他把十段问完,伊玛目一直答道:"我不知道"。当时,测试伊玛目布哈里的人们面面相觑,心下佩服不已,不知情者却以为伊玛目真的无言以对。
第二个人站起来又问了事先准备好的十段张冠李戴的圣训,一段一段问下去,伊玛目每次都说:"我不知道"。就这样,十个人都提问了,伊玛目的答复始终是"我不知道"。 末了,伊玛目布哈里对第一个向他提问的人说,你问的第一段圣训的正确传述系统应该是这样,那条传述系统的正文应该是这样。如此等等,他把十段圣训对号入座地重新组合起来。又把第二、第三,一直到第十个人事前弄错乱的圣训一一纠正了过来。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愕然,大加赞赏他的学识,在座的人被他的渊博知识和准确记忆力折服了。

编辑布哈里圣训实录的起因: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在伊斯哈盖拉海威耶身边学习,同伴们说:'希望你们能编辑一本书,简洁地收集穆圣的一些圣训。'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于是我开始编辑这样的一本书。"

另一个传述,伊玛目布哈里曾说过:"我梦见穆圣,我站在他的前边,我的手中有一把扇子,用它保护穆圣。后来我询问一些学者此事的含义,他对我说:"你在保护穆圣,避免人们给穆圣造谣。于是,这件事使我决心收集一些正确的圣训。"

编辑与整理: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从六十万段圣训中选编了这部圣训集,我使它成为我与安拉之间的见证。"

伊布拉欣穆阿格里说:我听穆罕默德伊斯玛尔来〔布哈里原名〕说:"我收入在这本书中的都是正确的圣训,还有更多的正确的圣训我没有收录在其中。因为担心书太长。"

伊玛目布哈里还说过:"由于我对某一传述人有看法,因此我放弃了数万段的圣训,没有录用。"

伊玛目布哈里曾说过:"在这部圣训集中,选编的每一段圣训,在收入之前我都要先洗小净,然后礼两拜,才开始收录其中。"

欧麦尔拜基里伊说:"我听穆罕默德伊斯玛尔来(布哈里原名)说:'我在禁寺里编辑这部圣训实录,每收录一段圣训我都向安拉祈求,然后礼两拜,直到我确认圣训的正确性时,才收录其中。'"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祈求安拉在这部圣训实录中给予广大穆斯林吉庆。"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给此部书命名为《有可靠传述系统的正确圣训实录》

这就是现在的《布哈里圣训实录》

(2)穆斯林圣训实录

《穆斯林圣训实录》:伊玛目穆斯林用毕生精力共收集圣训三十万段,然后从中精选出一万二千多个传述系统编辑成册,在这部圣训实录里共收录圣训七千二百七十五段, 除去意义重复的外,有四千多段。

伊玛目穆斯林:

穆斯林:(伊历204—261)他本名叫穆斯林,称号艾布侯赛尼,父亲叫汉札智,祖父叫穆斯林古色力,瑚罗珊属的奈萨布尔人,回历二零四年出生,二六一年归真,享年五十七岁。

伊玛目穆斯林出生于著名学者家庭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然后跟着本地方上的著名的谢赫学习,曾游学伊拉克、黑贾兹、叙利亚、埃及等地。具有渊博的知识并精通圣训。当伊玛目布哈里旅行到纳萨布尔时,曾居住在那里研究圣训,伊玛目穆斯林便前来向他学习,伊玛目布哈里在那里居住了五年之久,伊玛目穆斯林一直跟随着伊玛目布哈里学习。因此,伊玛目穆斯林从伊玛目布哈里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的特长,其地位和学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伊玛目穆斯林曾跟随过很多著名谢赫学习,从他们上学习和传述圣训。因此,伊玛目穆斯林的地位仅此于伊玛目布哈里。

编辑穆斯林圣训实录的原因:

一些人要求伊玛目穆斯林为他们写一些有关圣行与圣训教法律例的圣训和有关善功的回赐、罪恶的惩罚;鼓励人们行善等的圣训,并要求要有传述线索而且不能有过多的重复,因为他们工作繁忙,无法过多地学习与阅读。

促使伊玛目穆斯林编辑这部圣训的另外原因是:当时编辑的一些圣训集其中许多传述线索羸弱、传述人不详等原因。这促使伊玛目穆斯林重新编辑一部正确的圣训集录。

编辑与整理:

伊玛目穆斯林说:"我从背记的三十万段圣训中选编了这部圣训实录。"

这部圣训实录,伊玛目穆斯林花费了十五年的精力,无论在路途或者在居家时都认真刻苦地编辑整理,其中共收集有一万二千段圣训。在编辑完成之后,伊玛目穆斯林说:"我们应该谈论安拉给予的恩惠,即使大地上的人用二百年的时间编辑圣训,这部圣训实录一直都会是他们围绕的中心。"

伊玛目穆斯林说:"在这部圣训实录中,每收录一段圣训都要有具体的证据,即使不收录的,也要有不收录的具体原因。"

他还说:"我把这部圣训实录整理之后好交给谢赫艾布资尔阿,凡是他指出有疑问的,我都将之删除,只有他说是正确的,没有任何疑问时我才肯定下来。"

穆斯林圣训实录的著名前言:

《穆斯林圣训实录》中有一个著名的前言,在前言中包括了:

①说明编辑的原因

②说明在选取圣训和确认传述人的可靠程序时所传述的方法

③说明了应该了解传述人的具体情况,要精研他的有关细节

④说明了以穆圣之名编谎的严重性

⑤鼓励仔细甄别和确认传述系统,禁止传述弱圣训和伪圣训

⑥说明了研究传述线索是属于宗教功课的一部分

⑦说明了"某人由某人上传述"的形式可以作为教法的证据。

编排方法:

首先以前言开始,然后分门别类地编辑,如信仰章、洁净章、妇女律例章、拜功章等。穆斯林圣训实录原来每章并没有冠名,是后来圣训学家伊玛目脑威附加上去的。

(3)艾布达伍德圣训集

《艾布达吾德圣训集》:收编者苏莱曼本艾什尔赛本伯什尔,称号艾布达吾德(伊历202—275),于回历202年生于西吉斯坦,回历275年10月殁于巴士拉。

《艾布达吾德圣训集》共收录圣训五十万段,选出四千八百段四千八百段编辑成册。

(4)铁尔密济圣训集

《提尔米宰圣训集》:收编者穆罕默德本尔萨本苏热,称号艾布尔萨提尔米宰,并以提尔米宰著称(伊历200—279)。回历200年生,279年殁于故乡。他的圣训集,有五千多段圣训 。

(5)奈萨伊圣训集

《奈萨伊圣训集》:收编者艾罕默德舒尔布本阿里。称号艾布阿布顿热合曼。(伊历215—303)于回历215年生于瑚罗珊的奈萨。因此,他以奈萨伊著称,回历303年殁于巴勒斯坦,一说殁于麦加。他的圣训集,有很多段都是重复。《奈萨伊圣训集》共收录五千七百段。

(6)伊本玛哲圣训集

《伊本玛哲圣训集》:编者穆罕默德本叶宰德本玛哲,称号艾布阿布顿拉。(伊历209—273)生于回历209年,殁于回历273年。《伊本玛哲圣训集》共收录四千段

以上六部圣训经,被称做著名的六大部圣训经。此外,教长马力克(于回历一七九年归真)的穆旺塔与伊玛目艾哈默德的圣训集也很著名。

主要的传述圣训者及其简介

传述圣训者,都是圣门弟子,许多的圣门第子由于终天不离穆圣的左右,故对穆圣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传述的圣训最多;有些圣门第子因为生活、务农、经商或圣战的原因,则不能和穆圣在一起,因此,他们所传圣训的多寡,各不相同;经常追随穆圣,从事教务者传的圣训较多;忙于农事和商业者,传的圣训较少。下列几位,便是传述圣训最多的人:
艾布胡勒:也门人;回历七年奉教,常跟随穆圣,记忆力最强,传圣训五千三百七十四段,欧玛尔为哈里法时起用他,他辞而不就,居住麦地那,回历五十七年归真,享年七十七岁。
俄绮舍 :第一位哈里发艾布伯克的女儿,她九岁同穆圣结婚,和穆圣共同生活九年,聪明而善文学,曾参加政治生活,对日常生活方面的圣训知道得最多,传圣训二千二百一十段,回历五十八年归真,享年六十五岁。
伊本欧玛尔 :名阿布顿拉,第二位哈里发欧玛尔的儿子,幼年即随其父入教,后又随其父迁至麦地那。十四岁便请求穆圣参加吴候德之战,因其年幼,圣人不许。十五岁参加壕沟之战,传圣训一千六百三十段,回历七十三年归真,享年八十四岁。

札比尔:札氏的父亲名叫阿布顿拉,札氏是著名的圣门弟子,参加过十九次战争,传圣训一千五百四十段,回历七十三年于麦地那归真,享年九十四岁。

艾奈斯:马力克的儿子,是穆圣的侍从,侍奉穆圣十年,跟随穆圣参战八次,传圣训一千二百八十六段,回历九十三年于白索勒归真,享年一百零三岁。

伊本阿木尔:名阿布顿拉,古莱氏族人,先其父而奉教,于麦加光复前迁至麦地那,能书写,且有品学,穆圣许可他记录圣训,传圣训七百段,回历六十五年于叙利亚归真,享年七十二岁。

此外,欧玛尔、阿里、伊本阿巴斯、伊本迈司欧德、艾布赛尔代等人也传述过了不少的圣训。

学习圣训的重要性

伊斯兰的教义包罗万象,即广且深,其基本法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是伊斯兰的第一法典,圣训是伊斯兰的第二法典,它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是因为它同《古兰经》一样都是真主的启示,两者的区别是《古兰经》从文字到意义都是真主的启示,而圣训的意义来自于真主,文字是自于穆圣(祈安拉赐福他)的。因此,《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完全是一致的。圣训是对《古兰经》的最可靠的解释,对理解《古兰经》的精神和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圣训对《古兰经》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古兰经》中有些明文的意义深奥难解,圣训对此进行分析。(二)有些明文的意义广泛,圣训使其具体化。(三)有些明文的意义细腻而严格,圣训进行条理化。(四)有些明文的意义隐含,圣训加以阐明。总之,圣训是对《古兰经》的基本大纲和原则精神的阐述。

《古兰经》是原则原理,圣训是细则条规。圣训一方面注解并发扬了《古兰经》的哲理,另一方面开拓了整个伊斯兰文化,伊斯兰的哲学,法学,史学等都是在圣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除《古兰经》外,圣训的地位高于一切。

因此,遵循圣训必须与《古兰经》紧密结合,《古兰经》明确提出,人们必须服从使者:"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执事者,如果你们为一事而争执,你们使那件事归安拉和使者(判决),如果你们确信安拉和末日的话。"(4:59) 作为伊斯兰教的立法依据,《古兰经》是立法的第一根据,圣训是第二根据,因此,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以及后来的圣训学家们无不给予重视。

在科威特皈信的故事
在科威特皈信的故事

在科威特皈依的故事

一个一辈子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无神论教育的人,到了耆旧的年龄,竟自愿地决定信仰一个宗教,若不是经过深刻的比较和认真的反思,其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是不会轻易改变得了的。为了说明我思想变化的顺理成章,就拿一段亲历作为我的回答吧!

1993年 之前,一直以来,我和众多的平民百姓一样,为国情所追寻的理想和希冀的目标而坚定不移地拼搏和跋涉着。纵使放弃为人之夫的义务和为子之父的责任,亦或在追 求中遇到过多少迷惘不解,无所适从,也没能使我从家庭生活的拮据和尴尬中悔悟其中的根由,更没曾怀疑过诸多的此一时彼一时的充满变数、时而发生前后矛盾和 相悖的说教,可能是人为杜撰出来的乌托邦",其目的是为了麻痹、愚弄和控制人的思想。

回顾往事,只觉自己善良老实几乎近于天真的没有思想,心里只知一个主义真,而一旦听到或看到宗教"这个词,头脑里第一反应就是即刻与封建迷信"联系起来。所以,对于宗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社会都有哪些宗教?我知之甚少的程度,即使用一个没受过教育、目不识丁的人来形容我的愚昧也未尝不可。

我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变化,开始对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进行诘问和不平,是来源于我在职场中的一次可谓灭顶之灾的打击——“饭碗"无端的被夺去。而在这之前,虽然摩擦和矛盾也时有发生,毕竟靠我的无私才能无畏"的精神,在与各类人物的据理抗争中还没有失去过事业,但心理失衡已使我萌生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渴求与呼唤。

199218日,一个即使失忆得连自己的出生日都能忘记,却也不可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因为学生示范跳步,不慎左脚骨折。于是,在凛冽的冬天,我打着石膏,持续月余,每天艰难地骑着挂有双拐的自行车上班,确保了运动员系统训练不受丝毫影响。可令人震惊愤怒的事也就在这时发生——我在没耽误一个早操和训练课的情况下,突然被人解聘。矛盾的激化,使当时的一把手也不得不感叹地说:体操队整人也不看时机,偏偏赶我刚在大会上表扬他的时候,这不是给我上眼药吗?"在拄着双拐为讨说法而申诉的过程中,得到的唯一安慰就是:我知道你是干事业的,可我也不能为你一个人得罪一帮人呀!"

这次缺乏人性的被整,让我在近两年的苦苦煎熬和思索中,终于盼来转折人生的机会……。

19931025日,我在失去无法继续从事专业的苦痛中,无奈地选择背井离乡走出国门谋生。心里存留许多 质问、不平和遗恨。

时 至今天,我尚清晰地记得,当我终于坐在飞往科威特的机舱里时的感觉,心怦怦跳个不停,四肢像似有点痉挛,脑海里犹如波涛汹涌的思绪,使我为即将身临另一个 世界激动和遐想。我为可以摆脱是非難断的环境激动;为可以继续笑下去激动;为有了从新教体操并可得到令人羡慕的收入激动;为从此能改变家庭生活质量激动; 为不知今后自己将遇到怎么的命运和新的环境能否充满和谐和公平遐想……

值 得庆幸和自豪的是,凭我业务水平、认真勤奋、努力学习阿拉伯语的精神,在不足二个月的时间内,就毫不费力地得到了科方的认可。都说国外的人际关系简单,我 身临其境自然感同身受,原来人的活动空间是可以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势、人面兽心、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以及刻意考虑与业务无关的人际关系呀……,就像清新的空气可以没有污染一样!我对这个充满了浓厚的伊斯兰教氛围的社会轻易就产生了好感、认同、信任、和渴望。曾几何时,我幻想的工作氛围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呈现。

也许闲暇大大多于工作时间,我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或者出于回国后能向亲朋好友讲述出更多的异国风俗习惯、人文素质等耳闻目染的故事,我破天荒地很认真地读了两遍中译本的《古兰经》以及由伊斯兰教宣传中心(Islam Presentation Committee,简称IPC)出版发行的大量关于伊斯兰教的书籍。我除了感到耳目一新外,就是有了对宗教初步的认识,随之很自然地联想到信仰之于人的意义和重要。

随着时间的延续以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深感自己过去之所以不谙和排斥宗教知识,就在于受无神论思想的束缚。通过理性自觉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己的无知,也纠正了一些认识上的谬误。例如:明白了回民是个特例的民族,回教是个不当的说法,民族与宗教不能混为一谈;穆斯林是信仰和顺从伊斯兰教的人,伊斯兰与穆斯林不是一回事;回民不吃猪肉不是猪曾救过其先人,更不是什么祖宗;穆罕默德并非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而是安拉派往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尤其让我顿开茅塞,也是我在科威特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认识到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所在,就在于他对人的衣食住行的规范和要求,对人今世行善做好人以求来世安宁幸福的启迪。他绝非曾受过的灌输——信仰宗教的人愚昧另类,宗教与封建迷信是同类等奇谈怪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可以感受到太多的虔诚的穆斯林们的助人为乐,所以每每不由自主的想到雷锋。如果用我国的雷锋精神"来比喻穆斯林无私和慷慨的话,那么,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雷锋"凤毛麟角,而穆斯林中却是随处可见。

1995年 夏季,我刚刚开始走近伊斯兰教。应该说此时,我思想还没有真正从无神论的认识中,达到认主独一,脱胎换骨质的变化,因为当时我仅仅是出于对一位科威特人的 感激,才在他要求我加入穆斯林时,毫不犹豫地顺从了他。因为他的信仰之虔诚、对我及他人帮助之大、人品之高尚,实在让我感到他是做人的楷模。

始 略不及的是,就是这样一次在我看来十分简单的赞颂安拉,无论当时我的思想多么随意,却即得到了我这位朋友的极大满意,又使我从此之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 生,改变了我的家庭。我经常反思我的人生,可快乐、舒畅和幸福却只能与我这十几年的日子相提并论。所以,如果说是安拉青睐于我,并把赐予我的恩泽又波及到 我家人的话,那么,我绝无牵强附会的赧然!

19975月,我不堪忍受我那位同学的压制和欺负,也不想与他理论孰对孰错,以归心似箭的心情辞职返回祖国,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有机会再来科威特。

19984月, 已记不得是哪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国际电话,说是让我马上将护照复印件电传过去,阿拉伯俱乐部要聘任我。他没有想到我回国时,因护照由公转私缺 少一个出境章而被吊销,即使找人花了近万元也是受骗上当没能如愿取回。那时从新申报手续繁琐,时间肯定来不及,无奈只好眼睁睁地错过机会。但此事给了我很 多的安慰,说明我的表现让科威特领导始终没忘。

这之后,我决定回单位上班。没想到新上任的校长,竟在省体育局局长点头让我归队的情况下,给了我无法忍受的刁难和傲慢,凭我一贯的作风,自然这位校长被我奚落的淋漓尽致,之后我毅然回到机关。

让大官们吃惊的是,凭我的表现,竟在年终评比中,被群众和直接领导一致评为先进工作者。这可是省体育局的一大新闻呀!在他们眼中,我怎么可能一改桀骜不驯而学乖听话。可我自己心明肚知,此时的我已心静如水,明白了一切不良风气绝不是个人所能左右得了的!

200110月,科威特又给了我一次机会,而且是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天有不测风云,这次我只工作一年,就赶上新任领导喜欢乌克兰人而将中国教练全部辞退。要说这次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没能得到一直梦寐以求的《古兰经解释》。

20051月,我退休后正在中山执教,一位学生突然来电话,火急火燎地让我速将护照复印件寄去,并准备3月赴科上任。这次虽有感于科方对我的念念不忘,但我实在不舍得放弃中山,毕竟事业感和不薄的待遇让我已没了更多的奢望。就这样,在这位学生不肯罢休的策反"后,我终于一拖再拖至9月才悲壮地告别中山,于106日第三次来到科威特。

十 余年与伊斯兰教国家的缘份,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的根本改变,我的思想、灵魂和良心无法不受到启迪和震撼。这次赴科我像似恢复了青春活力,思想产生了变化同时 立下新的追求目标,即主动地、情愿地将我皈依安拉,并从文字开始认真地学习阿拉伯语。于是,每逢周五,除非因工作无法脱身,我都坚持到IPC学习。说实话,我的进步就连自己都觉得吃惊,一个耆旧哪里得来充沛的精力和不减的记忆?更意外的是,那本在国内也未曾放弃过寻找,至今已十几年的《古兰经解释》,这次我如愿以偿了。我的收获和进步,让我感到十几年前没想来ipc学习,噬脐何及!

在学习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中国传统的穆斯林IPC的陈老师,并得到他热情耐心的帮助和指导。交往中,我深感他人格的高尚、品质的可贵,以及对信仰的笃行与虔诚。

他 曾做过这样一件事:有十余位国人因手持假护照被识破,被关进了监狱。经陈老师出面斡旋,科方同意只要他们买好机票马上放行。这些人也都表示愿意让陈老师与 其家人联系马上给寄钱。可在等钱的同时,陈老师出于对同胞的同情,竟力陈科方争取到提供机票的可能。结果这十几个人没花一分钱就返回祖国。而陈老师将他们 家寄来的钱细数返还本人。此事已载科方国家报纸予以颂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面对一笔数目不菲的钱,只要有一点私欲,于一念之差中,这笔钱饱肥私囊就是举 手之劳。可陈老师却在道德的考验中,交了一份只有道德高尚的楷模才能完成的答卷。而他无私的精神就来源于伊斯兰教!

20061013日,我的老伴来科,了解到女儿遇到了人生的劫难,并沉陷于极度的悲痛中。于是,我立即决定让她来科,以尽快使其心理恢复常态。此事我告诉了陈老师,他说:“1123日有朋友也从北京来,我会让其照顾她的,你放心吧!"没想到那一天,竟是他亲自与我女儿同机。原来他是陪同一位科方领导回国考察,已预先知道这一天返回科威特,所以他才 那么说。这可能是个巧合,但却给我女儿带来难以预料的转机。就是这位领导知道我女儿的情况后,不仅从语言上给了她安慰,更是从行动上给了更多的帮助。目前,我女儿的工作很顺心,而且收入也令人满意。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她的心理已从阴霾中走出来,满怀信心的面对余下的人生。

按照我们的国情,绝对需要感激给于我们帮助的人,可每每得到的回答都是:你应该感谢安拉,是安拉指令我这样做的!

一言以蔽之,我的思想与灵魂真的被穆斯林的精神和行为感动的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归宿。

既然赞颂安拉能给我带来如此之大的改变,能给我的家人带来福祉,能使我从以往的恶性循环中彻底摆脱出来,能使我于退休后尚能有机会体现自身价值,能在这大千世界占有可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一席之地,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安拉的恩泽呢?安拉的确是全知的!

我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就是这样,我足以感受到安拉的喜爱,那么,倘若我如真正的穆斯林一样的虔诚,不就会得到更多的恩惠吗?即使今生我已满足,还有来世呢!所以,我将会在余生坚定地赞颂下去:万物非主,唯有安拉才是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安拉,至尊至大!

目前,我还算不上是真正的穆斯林,因为思想和灵魂还远远与真正的传统的穆斯林有着天渊之别。但是,单就从做人这一点来说,我会不断地用伊斯兰的教义来规范自己的言与行,力求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

  ( 冯汉文于 07129­­


转载自伊斯兰之光(norislam.com)资讯,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