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
这一讲我们谈谈责任。
安拉说:
إِنَّا عَرَضْنَا الْأَمَانَةَ عَلَى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وَالْجِبَالِ فَأَبَيْنَ أَن يَحْمِلْنَهَا وَأَشْفَقْنَ مِنْهَا وَحَمَلَهَا الْإِنسَانُ إِنَّهُ كَانَ ظَلُوماً جَهُولاً
"我确已将重任信托天地和山岳,但它们不肯承担它,它们畏惧它,而人却承担了——人确是不义的,确是无知的。"(33:72)
安拉的仆民啊!这个重任就是要求我们去完成对安拉、对同胞、对自己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义务。我们人类承担了这一重任,对此重任,我们在末日将要接受审问。
一个人,只有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才会有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才会激发潜能去承担责任。清高的安拉说:
وَإِذْ قَالَ رَبُّكَ لِلْمَلاَئِكَةِ إِنِّي جَاعِلٌ فِي الأَرْضِ خَلِيفَةً
"当时,你的主对众天神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治者。'"(2:30)安拉以"代治者"确立了人类的身份,也用"代治者"明确了人负的责任:对造物主、对人类自身、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头顶的天空、身边的花草树木、江海湖泊、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一切有生物和无生物。明确责任本身会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参悟宇宙的创造,思考生命的来源,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利用有限的生命更加虔诚地崇拜安拉。
对安拉的责任
认主拜主是每一位穆斯林对造物主的首要责任。对安拉负责,就是要信主独一,拜主独一,不以任何物举伴他,同时,履行伊斯兰规定的拜主的功课:礼拜是责任、斋戒是责任、天课是责任、朝觐是责任……
对社会的责任
每个人都不能单独地在世界上生存,因此伊斯兰所定义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伊斯兰强调人与社会之间彼此存在着相互的责任。一方面,伊斯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个人享有一定范围的自由,但另一方面,更强调每一个人对其他人以及对整个社会所应负有的一定的责任。伊斯兰认为个人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自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和自由,就会使作为整体的社会利益受到损害,到头来害已害人。同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个人无论做了好事,还是做了坏事,都要被记录在他自己的账簿上,而别人是不为他的行为负责任的。安拉说:
أَلَّا تَزِرُ وَازِرَةٌ وِزْرَ أُخْرَى وَأَن لَّيْسَ لِلْإِنسَانِ إِلَّا مَا سَعَى
"一个负罪者,不负别人的罪。各人只得享受自己的劳绩。"(53︰38-39)
对家庭的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也就承担和解决了一部分社会责任。《古兰经》中安拉明确地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责任,要求子女必须孝敬侍养父母,父母也须抚养教育子女,丈夫需善待妻子,妻子也需忠于丈夫,只有这样,成员在家庭中各尽其责,共同维护家庭和睦生活。
关于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安拉说:
وَقَضَى رَبُّكَ أَلاَّ تَعْبُدُواْ إِلاَّ إِيَّاهُ وَبِالْوَالِدَيْنِ إِحْسَاناً إِمَّا يَبْلُغَنَّ عِندَكَ الْكِبَرَ أَحَدُهُمَا أَوْ كِلاَهُمَا فَلاَ تَقُل لَّهُمَا أُفٍّ وَلاَ تَنْهَرْهُمَا وَقُل لَّهُمَا قَوْلاً كَرِيماً وَاخْفِضْ لَهُمَا جَنَاحَ الذُّلِّ مِنَ الرَّحْمَةِ وَقُل رَّبِّ ارْحَمْهُمَا كَمَا رَبَّيَانِي صَغِيراً
"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
关于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伊斯兰教义认为,孩子是来自安拉的赐予,是安拉对我们的信托和考验。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极大的责任,尤其在这个信仰衰败和道德滑坡的时代,父母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并不断完善自己。因为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儿女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也是作为父母必须履行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安拉的使者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牧羊人,将要因自己所牧放的而受审问。"(布哈里辑录)
关于丈夫的责任。伊斯兰要求丈夫宽容忍让妻子,要关心、爱护、体贴妻子,不得无故怀疑猜忌妻子,更不得无理伤害和虐待妻子。安拉说:
وَعَاشِرُوهُنَّ بِالْمَعْرُوفِ
"你们当善待她们。"(4:19)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也说:"你们中最好的人是善待妻子的人。"(伊本马哲) 在家庭中,丈夫为一家之主,他要承担起供养和保护家人的责任。
关于妻子的责任。在伊斯兰看来,男人并不比女子高贵,女人在建设家庭及社会方面的作用也丝毫不亚于男人。她对家庭的主要责任是管理家务和教育子女,使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妇女是家庭的牧人,她要对丈夫的家庭负责……"(布哈里辑录)
对亲友的责任
安拉说:
وَاتَّقُواْ اللّهَ الَّذِي تَسَاءلُونَ بِهِ وَالأَرْحَامَ إِنَّ اللّهَ كَانَ عَلَيْكُمْ رَقِيباً
"你们当敬畏安拉—你们常假借他的名义,而要求相互的权利的主—当尊重血亲。安拉确是监视你们的。"(4:1) 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断绝骨肉者入不了天堂。"(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对邻居的责任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归信安拉和后世,谁就不要伤害自己的邻居。"又说:"使邻居不得安宁者,不能进乐园。"(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每个人对自己的责任
人对自己的责任,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伊斯兰禁止那些对人的理智、道德、精神等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食物和行为。人,一方面要通过佳美的食物滋养身体,另一方面要通过教门、知识滋养自己的精神。
安拉的仆人啊!赞颂伟大的安拉,安拉会赐福你们;感谢安拉的恩典,安拉会加倍回赐你们。
主啊!求您赐予我们的家园和所有穆斯林国家长治久安。主啊!求您接纳所有的穆斯林烈士。我们的主啊!求您赐予我们今世幸福和后世幸福,使我们免遭后世火狱之灾。
良言是施舍
良言也是善行
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有人问你说: “你会说话吗?"或许你会觉得很可笑。而在生活当中确有不会说话之人!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司机一个急刹车,全车人猛地晃动。一位穿着很时尚的女青年,恶狠狠地瞪着撞在她身上的中年男子,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瞧你这德性!"中年男子站稳后,扶正鼻梁上的眼镜,回答道: “这不是德性,而是惯性!"全车人都哄笑了起来,那女青年也笑了起采,就这样,一场“危机"在一阵哄笑声中化解了。所以,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好了可以让人笑,说不好可以让人跳。这就要看你怎么去说,怎样去把握说话的艺术性了。真主在《古兰经》中是这样要求我们对人说话的: “对人说善言。" (2:83)由此可见,善言就是真诚的温馨感人的话。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你的一句善言,一个简单的善行,都可能对别人产生你所意想不 到的效果和影响。与人接触、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真主赐予人类的特慈。语言的产生主要是用于传递真主的 教诲以及便于人们之间的交往、联系和沟通,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调节人们的行为,激发人们热爱美的情趣。正如真主说: “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了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49:13)这段经典告诉我们真 主创造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共同体,但由于信仰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穆斯林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仅要同 穆斯林自己打交道,还要和非穆斯林打交道。所以,只有良言才能起到交往沟通和增进友谊的作用,反之,如果语言使用不当,会起到激化矛盾,加深误解的作用。 这是因为语言从产生使用开始,就有良莠之分,我们只有择良而从,才能真正体现真主创造语言的意义和作,才能发挥良言走向善行的作用。
那么作为安拉选择的优秀的民族——穆斯林,我们在言谈举止方面是不是更应该小心、谨慎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在言谈的时候口无遮拦的话,不但会伤害到我们自身,还会伤害到他人。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每说一句话,他面前都有天仙当场监察。" (50:18)
这句古兰经文就是告诉人们说话做事要有敬畏之心。虽然你肉眼看不到主宰,但真主却掌控着你的一言一行。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伊哈萨尼"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哲伯拉依天使问穆圣什么是“伊哈萨尼"? (至善、完美的境界)穆圣回答说: “伊哈萨尼"就是你侍奉真主,好似你亲眼看见他一样,你无法用肉眼看见他,但是,你应当确信他在注视着你。"所以,穆圣要求我们说话要多加注意:“一个人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而博得真主的喜悦,因此话,真主升高他的地位;一个人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而遭到真主的谴怒,他因说此话而跌入火狱之中。"真主在《古兰经》中给我们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主的许可,,按时结果。真主为众人打了许多比方,以便他们记取教诲。" (14:24)这段经文把美好的语言比作成一棵树,而一棵树是否果实累累,在于这棵树是否根植于肥沃土壤中,根深牢固。同样,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能否与人和睦相处,首先在于你要对别人讲友善的话,而不能说伤害别人话。
孔子曰: “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一言以丧国,一言以安邦。"可见古人对说话的谨慎。所以,我们穆斯林更应该管好自己的舌头。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们对于自己所叙述的事,不要妄言:'这是合法的,那是违法的。'以致你们假借真主的名义而造谣。" (16:116)这段经文明确地规劝信士谨防滥用舌头。曾经有人请教穆圣说:“你最怕什么?"圣人指着舌头说:“我最怕它。"另一个人又问圣人:“我们要求得到拯救的机密是什么?"穆圣回答道: “管好你的舌头"。穆圣接着说: “嘴和手不伤害穆斯林的人,才是真穆民。"又说: “谁沉溺于闲聊中,他将是信仰中最差的人。"因此说: “口出善言,可渡人;口出恶言,可毁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表述语言的质量,从安拉的教诲中净化心灵,心灵美好,语言自然也就美好。如若遇到一些是非场合,应保持“沉默是金"的原则,才能免去许多是非之事。人常说: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确是饱含做人的道理。所以小至家庭亲戚邻里,大到社会交际,皆应谨守“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原则。穆圣说:“谁相信安拉和末日,就当说善言或沉默。"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寓言家伊索,因家庭贫穷,年轻时曾在贵族人家当佣人。有一次,主人要宴请许多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命令伊索准备最好的菜,伊索一道道的上菜,每一道都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主人大吃一惊,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回答:“您要我准备最好的菜,舌头是传述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哲学家来说,没有舌头,也就无法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所以我觉得没有比舌头更好的东西。"客人们听了,都认为有道理而开怀大笑,主人也觉得很有面子。第二天,主人又要请客,故意吩咐伊索准备最坏的菜。哪知道上菜时,依然是一整桌的“舌头宴",主人气冲冲地质问伊索:“今天你怎么解释?"伊索从容回答:“祸从口出,诽谤、造谣、诬蔑、中伤、挑拨等坏事,难道不是通过舌头产的吗,所以,我觉得没有比舌头更坏的东西。"时这些著名的哲学家,都十分称赞伊索的智慧。简、有力、贴切与恰到好处的绝妙“比喻",给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舌头就是一把“双刃剑",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舌头,不能舌头改变我们的方向——即通往乐园的方向。 所以,穆圣常常对“索哈伯"说:“欲正其,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正其言。"经训启迪我们,生活 告诫我们,良言的基础是坚定的信仰,体现信仰的语言才是良言,才能导致善行。穆斯都是有信仰的群体,既要敬行天道五功:念、礼、斋、课、朝,又要践行人道 五典,即孝顺父母、尊长幼、夫妻互敬、兄弟宽容、朋友忠信,真正做天道人道兼行、言论行动一致,那么我们穆斯就一定能完成真主交付的“大地代治者"的光使命。
穆斯林同胞们,应当说善言:对受困的人,说些解围话;对一时疑惑的人,说些提醒的话;对处绝境中的人,说些宽慰话;对纷争中的人,说些公道话;对干罪的人,说些制止话,,...,总之,言确能给人益济,给人省悟和自尊,能使对方得希望和勇气。 “良言将为他(指安拉)所知,升起善行。" (35:10)真主是多么的仁慈啊!良言同样是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