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伊斯兰禁止伤害非穆斯林
伊斯兰禁止伤害非穆斯林

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杂居早在先知穆圣时代就是社会现实﹐以后随着伊斯兰的广泛传播﹐既有生活在非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也有生活在穆斯林国家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因此﹐对待非穆斯林民众的文化﹑信仰和习惯﹐不是什么现代新事务﹐伊斯兰早有固定的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先知穆圣时代就有先例﹐后来的穆斯林贤哲和政权领袖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因为他们的依据是《古兰经》和圣训﹐形成固定了伊斯兰法制﹐禁止毁坏任何宗教的崇拜场所。

根据当代伊斯兰法学家尤素夫盖拉达维博士的权威著作《在伊斯兰社会中的非穆斯林地位》(Ghayr Al-Muslimeen fil Mujtama Al-Islami)﹐伊斯兰政权对待非穆斯林和平居民有确定的法律保护制度﹐对他们表示宽容﹑仁慈和公正﹐禁止对他们任何形式的伤害。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未曾为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也未曾把你们从你们的故乡驱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们怜悯他们﹐公平待遇他们。 真主确是喜爱公平者的。他只禁止你们结交曾为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曾把你们从故乡驱逐出境﹐曾协助别人驱逐你们的人。 谁与他们结交﹐谁是不义者。)(60﹕8-9) 与穆斯林相处的非穆斯林﹐不是明显的敌人﹐就是朋友﹐有责任对他们实行力所能及的仁慈和帮助﹐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伊斯兰是真主对全人类的怜悯和仁慈﹐不限于穆斯林﹐不因某些人信仰不同而剥夺他们应得的生存权利和行动自由。 在一个政权之下﹐凡是穆斯林所能享有的权利﹐非穆斯林不能例外﹐这就是真主允诺的公平﹐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崇拜场所。 当年在麦地那﹐先知穆圣曾经同信仰基督教的纳吉兰人(Najran)有过协议﹕"纳吉兰人和他们居住区内的邻舍﹐都是生活在万能真主和真主使者保护下的居民。 他们的财产﹑宗教和教堂﹐不论多寡或大小﹐都受到真主使者的保护。"(根据阿布尤素夫著《Al-Kharaj》) 先知穆圣许可教堂在穆斯林礼拜前后敲钟﹐"许可他们在白天和夜间敲钟﹐只是在穆斯林礼拜时间除外。 许可他们在节日举行背负十字架行走的礼仪。"

伊斯兰保护多种信仰﹐以信仰自由选择为第一保证﹐并且希望不同信仰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中。 真主在《古兰经》中启示保护所有信仰者的祈祷场所﹐真主说﹕(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 ---- 其中常有人记念真主之名的建筑物 ---- 必定被人破坏了)。(22﹕40) 先知穆圣归真后的第一任哈里法艾布伯克尔指示为捍卫伊斯兰出征的将士们说﹕"(你们所到之处)不许砍伐和烧毁椰枣树﹐不许杀害动物和破坏树林﹐不许伤害儿童﹑妇女和老人。 如果你们看到人们逃进祈祷场所去避难﹐保护他们在那里和平祈祷。"

伊斯兰政权对待非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保护他们的自愿选择﹐不许可以任何方式诱使或强迫他们改变信仰接受伊斯兰。这是根据真主在《古兰经》中的明确启示﹕(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谁不信恶魔而信真主﹐谁确已把握住坚实的把柄。 真主是全聪的﹐是全知的。)(2﹕256) 历代的穆斯林领袖和学者都以此为执政纲领﹐真主的信仰自由启示非常明确﹐是真主的命令﹐不容曲解或误解﹐没有任何借口或理由不执行或变化花样。 既然保证非穆斯林居民的信仰完全自由﹐就应当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方式和崇拜场所﹐他们的信仰受到尊重﹐体现在对他们的信仰场所的认真保护﹐而不是虚伪地对待真主的启示和命令。

穆斯林从罗马人的占领下解放了多民族共存的历史名城耶路撒冷﹐当时的名称是"伊利亚"(Iliya)﹐哈里法欧麦尔对那里的民众发布的公告说﹕"真主的奴仆﹑信士的领袖欧麦尔保护伊利亚城内的所有居民﹐保护全体居民的生命﹑财产﹑教堂和十字架。 禁止对他们的教堂有任何占据﹑拆毁或损坏的行动﹐也禁止对教堂的任何附属物,如十字架等有任何破坏。 教堂里的信徒永远不被强迫改变信仰﹐也永远不受压迫﹐也不许可伊利亚城内的犹太人进驻教堂。" (根据《At-Tabari﹐Tarikh》卷三﹐P﹒609)

对非穆斯林的自由﹐不局限于宗教礼仪﹐而且也准许他们保持地方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信仰和习惯是对不同文明的宽容﹐伊斯兰政权教育穆斯林必须树立同非穆斯林和平共处的道德行为。在一个穆斯林国家﹐非穆斯林的信仰活动和地方风俗照常﹐如佛教徒在节日里高抬菩萨游行。穆斯林历史学家特里顿(Tritton)说﹕"穆斯林历代统治者对非伊斯兰信徒的宽容﹐令人钦佩。 例如在伊斯兰的城市中﹐许可基督教教堂正常举行礼拜仪式﹐政府中容纳非穆斯林的官职﹐如基督教徒和犹太人。有许多非穆斯林商人成为富翁﹐政府保证他们的合法收入和财产安全。"(根据《Khartubali》 by Hssan Ali﹐P﹒256)

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精神﹐以及前几代哈里法依据先知穆圣的行政范例﹐对生活在伊斯兰政权下的非穆斯林民众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伊斯兰文明历史形成过程中所演绎的伊斯兰法学也对信仰自由和保护其它宗教崇拜场所﹐有一致的法学律例。四大法学家都这个原则基本一致同意﹐哈乃菲﹑马立克﹑沙斐仪和罕伯勒这些法学大师都留下了明确的论述﹐伊斯兰世界不存在一个许可伤害非穆斯林居民的教派。他们确认在伊斯兰领土之内生活的非穆斯林﹐都是穆斯林的邻舍和同等居民﹐受到同穆斯林一样的保护﹐穆斯林必须以真主﹑使者和宗教的名义保护他们的平等﹑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甚至不许可对非穆斯林有不尊敬的言词。在这些居民受到敌人攻击时﹐穆斯林有责任派遣军队保护他们﹐如果穆斯林让他们受到敌人任意欺凌﹐就是忽视真主的法令。著名的哈乃菲学派大学者卡迈尔胡曼姆(Al-Kamal ibn Al-Humm)在他的著作中说﹕"哈乃菲学派的法制规定﹐禁止任何穆斯林破坏寺庙﹑教堂和祈祷场所。"

在伊斯兰的所有经典和法典中﹐或在任何一个伊斯兰政权的宪法中﹐从来没有过毁坏寺庙或强制非穆斯林入教的规定。从最早的麦地那穆斯林公社一直到公元1924年最后一位奥斯曼哈里法被迫宣布退位﹐在伊斯兰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伊斯兰政权宣布禁止其它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制和措施。信仰自由和互相尊重是伊斯兰自古以来的一贯政策﹐从先知穆圣时代开始﹐历代王朝和历朝官员必须遵照执行。从理论到实践﹐历史证明凡是穆斯林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地方﹐绝对不会发生毁坏其它宗教场所的不幸事件﹐因为伊斯兰对待非穆斯林的开明政策﹐充满了真主的仁爱恩德和人道主义精神。

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发生文明冲突﹐长期忍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的穆斯林地区﹐许多地方处于无政府状态﹐出现某些野蛮行为﹐他们破坏寺庙和教堂﹐粗暴对待非穆斯林民众。根据当代著名法学大师盖尔达维博士的意见﹐我们应当划清一条界限﹕一边是明确无误的伊斯兰保护非穆斯林居民的原则﹐另一方面在穆斯林人群之中有少数思想极端狭隘的无知民众。那些违背伊斯兰基本人道精神和野蛮破坏其它宗教祈祷场所的人﹐是穆斯林的内部敌人﹐他们对伊斯兰文明的破坏性超过伊斯兰的正面敌人。

追查任何一个地方发生冲突的地方﹐寺庙或教堂遭到袭击和被焚烧﹐冲突的原因不是宗教﹐而是涉及许多其它原因﹐例如经济﹑政治或历史仇恨。当伊斯兰的敌人利用宗教发动军事入侵或经济掠夺的时候﹐散布宗教仇恨﹐煽动民族矛盾﹐激发当代人民的激愤﹐反抗的形式脱离伊斯兰法制常规行为。盖尔达维博士告诫人们要划清界限﹐目的是﹐莫将政治与社会问题与宗教精神混为一谈。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不幸的事件﹐既有以宗教为幌子﹐披着宗教外衣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有人把正义的抗战归于伊斯兰"好战"与"恐怖"﹐而对根本原因和真相却金蝉脱壳﹐转移视线。

一名汉族青年加入伊斯兰教
一名汉族青年加入伊斯兰教

我叫李波,是一个汉族青年,十二年读书生涯一直接受着正统的唯物主义教育,对世界所有宗教不甚了解,或者说带有一种幼稚的偏见与误解。在一段求学途中相识我忠诚的友人金庭君后,才得以接触一点与伊斯兰有关的知识,这些接触是非常短暂且无意识的,以后中断过很长时间。

等到正式深入其中已是一九九二年初夏,地点在河南南阳,很遗憾逗留仅月余。

关于离开的原因大约如此:

一、当时主观上我还带有很大程度的试探性质,对伊斯兰教义及其主张的思想真正吸收太少,此外我那时也不愿放弃自己曾为之学习过五年之久的音乐,而且对社会其它领域的职业抱着很大希望;

二、客观上河南坊上不相信我的诚意,加上他们对音乐的某种偏见,其间还似乎带有一种狭隘的民族排斥心理。回到家乡后,欲通过本地伊斯兰团体继续学习,最终因他们的排外而夭折。

而真正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伊斯兰却是从脱离那段生活后,这一年多的日子里,特别是到现在,献身伊斯兰的愿望更加强烈。这种清晰与透彻的转变,与我对伊斯兰的认识有绝对关系。

与其它宗教相比较,伊斯兰更注重现实,有其卓越的优越性:

一、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奖励求学,不排斥先进的外来文化;

二、奖励奋发进取,自食其力,不许隐居,反对独身主义或坐安得食作社会的寄生虫;

三、奖励造福社会,反对碌碌无为;

四、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主张因地制宜,反对僵化不变;

五、主张全人类一律平等,反对等级制度与种族歧视;六、反对侵略战争,保卫和平二这便是伊斯兰的生命力。

以我短暂的接触看中国伊斯兰现状,所形成的印象是大部分穆斯林文化素质普遍太低,甚而还处于一种懵懂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启蒙教育和理性信仰。

纵观历史,伊斯兰自唐朝传入我国后,以元、明两代最为兴盛,其因归功于当时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从阿拉伯世界传进的伊斯兰理论体系已显弱势。

所以,现在,

一是需将国外现代的伊斯兰研究成果介绍到中国来,填充国内研究空白,使众多的人从因袭信仰上升到理性高度;

二是之所以我国青年人对伊斯兰的精神缺乏了解,原因如下:

a、接触它的机会有限;

b.大多数阿訇的素质不高;

C、宣传材料缺乏,宣传工具落后;(关于C我必须补充一点,香港的基督教会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利用自己拥有的广播电台对外播音,扩大影响);

三是振兴伊斯兰需要一系列伊斯兰机构为群众提供宣传与咨询服务,鼓励大家去研究《古兰经》和《圣训》以解决人生与未来的归宿问题。

历史上曾有一些坚决反对并严厉遣责宗教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们所持有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都是以人类现有的能够解释世界的一些东西为起点的,他们没能也无法站在"真理"的高度来形成世界关学说。

对大多数还不能解释的东西他们亦束手无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它们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与谬误。我以为伊斯兰不仅是什么"宗教",它也是一整套完美的社会体系,包括物质的与意识的,诸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科学、教育学。

原作者:李波

六大部著名圣训集的形成
六大部著名圣训集的形成

六大部著名圣训集的形成

كتابة وتدوين الكتب الستة في الحديث

(1) 布哈里圣训实录

布哈里:(伊历194—256)本名叫穆罕默德,称号艾布阿布顿拉,父亲叫伊斯玛仪,祖父叫伊卜拉欣,回历一九四年出生于中亚西亚的布哈拉城。回历二五六年殁于撒玛尔罕郊外的霍尔坦克村。由于出生于布哈拉地方,因此以布哈里而著名。

《布哈里圣训实录》:他用了近十六年的时间,走访各地,搜集圣训,背记了六十万段圣训,其中三十万段为健全正确的圣训,三十万段为不健全圣训。从三十万段为健全正确的圣训中筛选出了七千多段最可靠的健全正确的圣训,编进了他的圣训集中《布哈里圣训实录》共分97章。圣训学家脑威说,布哈里的圣训实录里,除去重复的圣训,共有四千多段。

布哈里的故事:有一次,伊玛目布哈里去了巴格达。那时,他的盛名已经在各地家喻户晓了。巴格达的学者聚集起来商定对这位以圣训背诵家著称的布哈里教长进行一次公开的测试。他们把一百段圣训的传述系统和正文错乱地混合起来,分别由十个人记着,等见到伊玛目布哈里时再考他。他们约好时间让伊玛目进行一次讲座。讲座那天,前来听讲的人不计其数。在讲座当中,学者们按私下商量好的办法先由一人向伊玛目布哈里说出错乱后的一段圣训,问伊玛目对不对。伊玛目布哈里说:"我不知道"。他又问第二段,伊玛目布哈里仍说不知道,直到他把十段问完,伊玛目一直答道:"我不知道"。当时,测试伊玛目布哈里的人们面面相觑,心下佩服不已,不知情者却以为伊玛目真的无言以对。
第二个人站起来又问了事先准备好的十段张冠李戴的圣训,一段一段问下去,伊玛目每次都说:"我不知道"。就这样,十个人都提问了,伊玛目的答复始终是"我不知道"。 末了,伊玛目布哈里对第一个向他提问的人说,你问的第一段圣训的正确传述系统应该是这样,那条传述系统的正文应该是这样。如此等等,他把十段圣训对号入座地重新组合起来。又把第二、第三,一直到第十个人事前弄错乱的圣训一一纠正了过来。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愕然,大加赞赏他的学识,在座的人被他的渊博知识和准确记忆力折服了。

编辑布哈里圣训实录的起因: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在伊斯哈盖拉海威耶身边学习,同伴们说:'希望你们能编辑一本书,简洁地收集穆圣的一些圣训。'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于是我开始编辑这样的一本书。"

另一个传述,伊玛目布哈里曾说过:"我梦见穆圣,我站在他的前边,我的手中有一把扇子,用它保护穆圣。后来我询问一些学者此事的含义,他对我说:"你在保护穆圣,避免人们给穆圣造谣。于是,这件事使我决心收集一些正确的圣训。"

编辑与整理: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从六十万段圣训中选编了这部圣训集,我使它成为我与安拉之间的见证。"

伊布拉欣穆阿格里说:我听穆罕默德伊斯玛尔来〔布哈里原名〕说:"我收入在这本书中的都是正确的圣训,还有更多的正确的圣训我没有收录在其中。因为担心书太长。"

伊玛目布哈里还说过:"由于我对某一传述人有看法,因此我放弃了数万段的圣训,没有录用。"

伊玛目布哈里曾说过:"在这部圣训集中,选编的每一段圣训,在收入之前我都要先洗小净,然后礼两拜,才开始收录其中。"

欧麦尔拜基里伊说:"我听穆罕默德伊斯玛尔来(布哈里原名)说:'我在禁寺里编辑这部圣训实录,每收录一段圣训我都向安拉祈求,然后礼两拜,直到我确认圣训的正确性时,才收录其中。'"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祈求安拉在这部圣训实录中给予广大穆斯林吉庆。"

伊玛目布哈里说:"我给此部书命名为《有可靠传述系统的正确圣训实录》

这就是现在的《布哈里圣训实录》

(2)穆斯林圣训实录

《穆斯林圣训实录》:伊玛目穆斯林用毕生精力共收集圣训三十万段,然后从中精选出一万二千多个传述系统编辑成册,在这部圣训实录里共收录圣训七千二百七十五段, 除去意义重复的外,有四千多段。

伊玛目穆斯林:

穆斯林:(伊历204—261)他本名叫穆斯林,称号艾布侯赛尼,父亲叫汉札智,祖父叫穆斯林古色力,瑚罗珊属的奈萨布尔人,回历二零四年出生,二六一年归真,享年五十七岁。

伊玛目穆斯林出生于著名学者家庭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然后跟着本地方上的著名的谢赫学习,曾游学伊拉克、黑贾兹、叙利亚、埃及等地。具有渊博的知识并精通圣训。当伊玛目布哈里旅行到纳萨布尔时,曾居住在那里研究圣训,伊玛目穆斯林便前来向他学习,伊玛目布哈里在那里居住了五年之久,伊玛目穆斯林一直跟随着伊玛目布哈里学习。因此,伊玛目穆斯林从伊玛目布哈里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的特长,其地位和学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伊玛目穆斯林曾跟随过很多著名谢赫学习,从他们上学习和传述圣训。因此,伊玛目穆斯林的地位仅此于伊玛目布哈里。

编辑穆斯林圣训实录的原因:

一些人要求伊玛目穆斯林为他们写一些有关圣行与圣训教法律例的圣训和有关善功的回赐、罪恶的惩罚;鼓励人们行善等的圣训,并要求要有传述线索而且不能有过多的重复,因为他们工作繁忙,无法过多地学习与阅读。

促使伊玛目穆斯林编辑这部圣训的另外原因是:当时编辑的一些圣训集其中许多传述线索羸弱、传述人不详等原因。这促使伊玛目穆斯林重新编辑一部正确的圣训集录。

编辑与整理:

伊玛目穆斯林说:"我从背记的三十万段圣训中选编了这部圣训实录。"

这部圣训实录,伊玛目穆斯林花费了十五年的精力,无论在路途或者在居家时都认真刻苦地编辑整理,其中共收集有一万二千段圣训。在编辑完成之后,伊玛目穆斯林说:"我们应该谈论安拉给予的恩惠,即使大地上的人用二百年的时间编辑圣训,这部圣训实录一直都会是他们围绕的中心。"

伊玛目穆斯林说:"在这部圣训实录中,每收录一段圣训都要有具体的证据,即使不收录的,也要有不收录的具体原因。"

他还说:"我把这部圣训实录整理之后好交给谢赫艾布资尔阿,凡是他指出有疑问的,我都将之删除,只有他说是正确的,没有任何疑问时我才肯定下来。"

穆斯林圣训实录的著名前言:

《穆斯林圣训实录》中有一个著名的前言,在前言中包括了:

①说明编辑的原因

②说明在选取圣训和确认传述人的可靠程序时所传述的方法

③说明了应该了解传述人的具体情况,要精研他的有关细节

④说明了以穆圣之名编谎的严重性

⑤鼓励仔细甄别和确认传述系统,禁止传述弱圣训和伪圣训

⑥说明了研究传述线索是属于宗教功课的一部分

⑦说明了"某人由某人上传述"的形式可以作为教法的证据。

编排方法:

首先以前言开始,然后分门别类地编辑,如信仰章、洁净章、妇女律例章、拜功章等。穆斯林圣训实录原来每章并没有冠名,是后来圣训学家伊玛目脑威附加上去的。

(3)艾布达伍德圣训集

《艾布达吾德圣训集》:收编者苏莱曼本艾什尔赛本伯什尔,称号艾布达吾德(伊历202—275),于回历202年生于西吉斯坦,回历275年10月殁于巴士拉。

《艾布达吾德圣训集》共收录圣训五十万段,选出四千八百段四千八百段编辑成册。

(4)铁尔密济圣训集

《提尔米宰圣训集》:收编者穆罕默德本尔萨本苏热,称号艾布尔萨提尔米宰,并以提尔米宰著称(伊历200—279)。回历200年生,279年殁于故乡。他的圣训集,有五千多段圣训 。

(5)奈萨伊圣训集

《奈萨伊圣训集》:收编者艾罕默德舒尔布本阿里。称号艾布阿布顿热合曼。(伊历215—303)于回历215年生于瑚罗珊的奈萨。因此,他以奈萨伊著称,回历303年殁于巴勒斯坦,一说殁于麦加。他的圣训集,有很多段都是重复。《奈萨伊圣训集》共收录五千七百段。

(6)伊本玛哲圣训集

《伊本玛哲圣训集》:编者穆罕默德本叶宰德本玛哲,称号艾布阿布顿拉。(伊历209—273)生于回历209年,殁于回历273年。《伊本玛哲圣训集》共收录四千段

以上六部圣训经,被称做著名的六大部圣训经。此外,教长马力克(于回历一七九年归真)的穆旺塔与伊玛目艾哈默德的圣训集也很著名。

主要的传述圣训者及其简介

传述圣训者,都是圣门弟子,许多的圣门第子由于终天不离穆圣的左右,故对穆圣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传述的圣训最多;有些圣门第子因为生活、务农、经商或圣战的原因,则不能和穆圣在一起,因此,他们所传圣训的多寡,各不相同;经常追随穆圣,从事教务者传的圣训较多;忙于农事和商业者,传的圣训较少。下列几位,便是传述圣训最多的人:
艾布胡勒:也门人;回历七年奉教,常跟随穆圣,记忆力最强,传圣训五千三百七十四段,欧玛尔为哈里法时起用他,他辞而不就,居住麦地那,回历五十七年归真,享年七十七岁。
俄绮舍 :第一位哈里发艾布伯克的女儿,她九岁同穆圣结婚,和穆圣共同生活九年,聪明而善文学,曾参加政治生活,对日常生活方面的圣训知道得最多,传圣训二千二百一十段,回历五十八年归真,享年六十五岁。
伊本欧玛尔 :名阿布顿拉,第二位哈里发欧玛尔的儿子,幼年即随其父入教,后又随其父迁至麦地那。十四岁便请求穆圣参加吴候德之战,因其年幼,圣人不许。十五岁参加壕沟之战,传圣训一千六百三十段,回历七十三年归真,享年八十四岁。

札比尔:札氏的父亲名叫阿布顿拉,札氏是著名的圣门弟子,参加过十九次战争,传圣训一千五百四十段,回历七十三年于麦地那归真,享年九十四岁。

艾奈斯:马力克的儿子,是穆圣的侍从,侍奉穆圣十年,跟随穆圣参战八次,传圣训一千二百八十六段,回历九十三年于白索勒归真,享年一百零三岁。

伊本阿木尔:名阿布顿拉,古莱氏族人,先其父而奉教,于麦加光复前迁至麦地那,能书写,且有品学,穆圣许可他记录圣训,传圣训七百段,回历六十五年于叙利亚归真,享年七十二岁。

此外,欧玛尔、阿里、伊本阿巴斯、伊本迈司欧德、艾布赛尔代等人也传述过了不少的圣训。

学习圣训的重要性

伊斯兰的教义包罗万象,即广且深,其基本法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是伊斯兰的第一法典,圣训是伊斯兰的第二法典,它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是因为它同《古兰经》一样都是真主的启示,两者的区别是《古兰经》从文字到意义都是真主的启示,而圣训的意义来自于真主,文字是自于穆圣(祈安拉赐福他)的。因此,《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完全是一致的。圣训是对《古兰经》的最可靠的解释,对理解《古兰经》的精神和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圣训对《古兰经》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古兰经》中有些明文的意义深奥难解,圣训对此进行分析。(二)有些明文的意义广泛,圣训使其具体化。(三)有些明文的意义细腻而严格,圣训进行条理化。(四)有些明文的意义隐含,圣训加以阐明。总之,圣训是对《古兰经》的基本大纲和原则精神的阐述。

《古兰经》是原则原理,圣训是细则条规。圣训一方面注解并发扬了《古兰经》的哲理,另一方面开拓了整个伊斯兰文化,伊斯兰的哲学,法学,史学等都是在圣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除《古兰经》外,圣训的地位高于一切。

因此,遵循圣训必须与《古兰经》紧密结合,《古兰经》明确提出,人们必须服从使者:"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执事者,如果你们为一事而争执,你们使那件事归安拉和使者(判决),如果你们确信安拉和末日的话。"(4:59) 作为伊斯兰教的立法依据,《古兰经》是立法的第一根据,圣训是第二根据,因此,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以及后来的圣训学家们无不给予重视。

关于前定
关于前定

今日主题:关于前定。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要铭 记,即使所有人都联合起来帮助你,除非 安拉意欲,他们就无法帮助你;即使所有 人都联合起来伤害你,除非安拉意欲,他 们就无法伤害你。

一旁,前定之书中的文字早已风干。" 【铁密兹】

解读:

我们要从此段圣训中学习的重要一课是, 我们绝不该惧怕死亡、损失或因服从安拉 的指令而受到责骂,因为,只有安拉已经 前定的事物才可能伤害我们。信士不应当 惧怕安拉的敌人之数目或手段,也决不能 让这些成为自己是否要服从安拉的决定因 素,正如这段圣训告诉我们的,他们决不 能够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除非安拉在前 定时就已意欲。纵使信士最终受到伤害, 他也会因服从安拉而得到回赐。

不幸的是,今天,我们看到有的穆斯林帮 助别人去伤害甚至屠杀其他穆斯林,而他 们的借口是:倘若不这么做,受伤害的就 是他们自己。我们必须提升我们对"前 定"的认识,从而变得更加虔诚。

相关古兰经文:

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 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谁想获得今世的 报酬,我给谁今世的报酬;谁想获得后世 的报酬,我给谁后世的报酬。我将报酬感 谢的人。(3章45节)

凡灾难的发生,无一不是依真主的判决 的。谁信真主,他将引导谁的心,真主是 全知万物的。(6章41节)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