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后世之恐怖
后世之恐怖

你曾否记起过死亡和坟坑,并且为死亡作准备?

   清高的安拉说:凡是有生命之物都要尝试一下死亡的滋味,然后回到真主那里去"。古人也说:人固有一死,
   诗曰:白发人渐渐稀少,红颜女也要归坟;他人死如报我信,黄泉路老少不分;既没有长生妙药,又不能永世长存;有钱财难买活路,亲儿女也难替身;古今有多少豪杰,终难逃一命归真。

坟坑是通向后世的第一站,如果第一站能顺利通过,后边的清算就会很容易。穆圣*说:坟坑每天都向人类呼吁三次:'我是一块荒野;我是一块废地;我是一块寄生虫之地'。在此奉劝穆斯林兄弟姐妹们,为坟坑、为后世的永恒幸福作准备吧!

你曾否记起过后世的恐惧和灾难?
   清高的安拉说:在那日﹐你们看见地震吓的每个乳母都被吓得忘记了婴儿,吓得每个孕妇都要流产﹔你把人们看成醉汉﹐其实他们并非是醉汉而是因为真主的刑罚是严峻的"
   又说:在那日﹐各人将逃避自己的兄弟﹑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子儿女;在那日﹐各人将自顾不暇"
欧麦尔的传述:穆圣*说:审判日,人们被复生,犹如母亲生下来一样,完全是赤身裸体的"。圣妻阿伊沙问:主的钦差啊!男人和女人一同复生吗?"穆圣*说:是的!"她惊道:啊讶!羞死人啦!人看人的羞体!"穆圣*说:那个日子人哪能顾得上看人的羞体呢?。
   阿伊沙的传述:穆圣*说:在三个地方再亲近的朋友,相互之间也顾不得拉:

   1 在天秤的跟前,人们担心他的功干是重还是轻;2、当文卷被递来时,人们担心他的文卷是交给右手还是左手;3、从火狱里伸出一条长脖子拾卷审算场的人们,并且扔进火狱的时候;人们担心他要被扔进火狱"。阿克莱麦的传述:他说:在审判场里一位父亲抓住儿子说:'儿啊!请你把你的善功给我一点吧!让我得脱离'。儿子说:'我万分担心自己不能得脱离,哪能顾及你呢'。然后他抓住妻子的手说:'爱妻啊!'顿也'上我们恩恩爱爱,请你把你的善功给我一点吧!好让我得脱离'。妻子说:'我非常担惊自己,不能顾及你啦'!兄弟们啊!后世你想靠谁啊?你只能靠自己!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播种善功,怎能收获天堂呢

你向真主祈求过三次进天堂吗?
   因为凡向真主祈求三次进天堂者,天堂便向真主祈求说:主啊!你让他进来吧"——“安拉混买印纳,奈死艾鲁开勒剑乃台"。常言说:'穆民生活在希望和害怕之间',在你的希望中不能没有天堂啊!

你向真主祈求过三次远离火狱吗?因为,凡向真主祈求三次远离火狱者,火狱便向真主祈求说:主啊!你让他远离我吧"
  ——“安拉混买印纳,乃欧族比开,米难纳雷"。在你的害怕中也不能没有火狱啊!

五功之间的关系
五功之间的关系

郑州潘世杰

众所周知,人类的精神领域就像一个丰富的宝藏,里面蕴含着许多真善美的东西有待开发。伊斯兰作为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的伟大宗教,特别重视对人类精神宝藏的开发,为此伊斯兰教还制定了一套全方位的灵魂开发工程,这个工程就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修。

先知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教建立在五项基础上,即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礼拜、斋戒、交纳天课、朝觐。"

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有机组合,虽然各项功修分别都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意义,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

这些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时间上错落有致、贯穿终生

就时间规定而言,五功的时间安排错落有致,贯穿终生。比如念信仰证词(即,我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崇拜的;我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它要求信士时刻铭记,念念不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礼拜则规定一日五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五个不同的时间,按时定点,可谓一日五省,终生不懈。《古兰经》说:"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

斋戒的时间是每年一个月,即回历每年的九月(莱麦丹月)。真主在《古兰经》中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2:285);

天课的规定是每年一次,秋毫不差;"他们的钱财中有一定的份额,是用于施济乞丐和贫民的。"(《古兰经》70:24-25);

朝觐的义务终生仅一次,时间在每年伊斯兰教历的12月上旬,哪年条件齐备,哪年当前往。《古兰经》说:"朝觐是几个可知的月份……"(2:197)

五功的时间分布恰到好处,有的每时每刻,有的一日五番,有的一年一个月,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一生一次,真是错落有致,贯穿终生,使穆斯林的一生都在服从真主的功修中度过。

2、形式上相辅相成、互动互补

就形式来说,伊斯兰教的五功虽各有不同,但各项功修都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而且都要求身心结合、言行一致。

比如念信仰证词,只要内心笃信,口头表达即可。念有心念和口念之分,口念有时,则心念无时,念要心口一致,表里如一;

礼拜的仪式有站立、诵读古兰经、鞠躬、叩头、坐定等动作,要求身心到位,虔诚敬意,拜主如见主;

斋戒须饿其体腹,放弃饮食和欲望,要求清心寡欲、修身养性,非礼勿思,以内修为目的,而没有外部表现;

天课就是施舍钱财、扶困济贫,没有特别的仪式,只要求奉献爱心、怜悯穷人;

朝觐的仪式比较复杂,有巡礼天房七圈、两山奔走七趟、宿荒郊、投石、宰牲等,要求身心受戒,非礼无为,非礼无言……

一个人如果表白了信仰,承认了自己是真主的仆人,而没有履行拜功,遵守主命,则为空信;

如果仅履行拜功,而没有为真主斋戒寡欲,那么就称不上敬畏;

如果仅封斋礼拜,而为富不仁,没有博爱众生,那么其信仰也不真实;

如果仅做到了四功,而有能力不前往麦加朝觐,则不仅升华不了信仰,还会功亏一篑;

而如果一个人仅形式上五功齐全,却没有身心结合,没有在生活中体现五功的道德精神,那么还是无济于事。

总之,五功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补、身心结合的,决不能顾此失彼,偏废其中的任何一个。

五功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使人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熏陶;从心灵到身体,从身体到灵魂,从精神到物质,从物质到精神,由内而外,由外而内,身心结合,互动互补,相得益彰。

3、难度上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就难度方面来说,伊斯兰教的五功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比如念,只须内心承认,口头表达,最为简单,所以要求念念不忘,时刻铭记。

礼拜有鞠躬叩头等动作,而且天天如此,终生不懈,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忍耐,正如《古兰经》所说:"你当以忍耐和拜功而求佑助。礼拜确是一件难事,但对恭敬的人却不难。"(2:45)因此规定礼拜为一日五次,而且五次礼拜时间都是人们该休息的时候,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斋戒要求克制私欲、忍受饥渴,所以规定每年只封一个月的斋,假如每天封斋,人们肯定做不到。虽然斋戒比礼拜难,但是如果身体有病,或者年迈体弱,则可免除,至于长途旅行者、孕妇、产妇及哺乳期、月经期的妇女和老弱病残等,也可以不必斋戒,只需根据情况,以还补或施舍的方式加以弥补。

《古兰经》说:"你们中生病或旅行者,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者,当交纳罚赎,即款待穷人。自愿行善者,必获得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2:184)这也足见伊斯兰教是易行的,它处处以人为本,不强人所难。

天课规定,凡经济上达到"满贯"的人,每年应交纳一定比例的济贫税。钱财满贯的法定标准为20个金币(合现代75克黄金),或200个银币(合现代595克银子)。

凡除生活开支外达到与此等值经济收入的人,无论什么货币,每年当抽出2.5%施舍给穷人。(以人民币为例:满贯为75乘以每克黄金的人民币现价)。

至于其他财产,如家畜、庄稼、矿产等,则满贯及其应交天课的比例也各有不同,清算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涉及到现代金融问题时,还要请专家帮忙,因此规定一年仅交纳一次天课。

另外,天课的一大特色就是互换性,因为交天课的条件是满贯,如果没有达到满贯标准,则无义务交纳,如果自己生活贫困,不仅不用交纳天课,还会成为天课的接受对象。

伊斯兰教规定,天课的施济对象有七种:"赈济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款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献身者、途中困难者;这是真主的定制。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古兰经》9:60)

至于朝觐,比起其他几项功修都难。首先是去朝觐的条件,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的。朝觐不仅要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及路途平安等条件。

现代人有汽车、轮船、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尚有一定困难,而古代人则只能乘坐骆驼、马匹,甚至徒步千里迢迢,不远万里奔赴麦加圣地,其困难就更可想而知了。

至于朝觐的仪式也比其他功修辛苦,如巡礼、奔走、住帐篷、宿荒郊、投石等仪式都很劳累,而且要一连数日,像长征一样。因此伊斯兰教规定仅有能力的人有义务去朝觐,而且终生去一次即可。

《古兰经》说:"凡有能力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

从五功的难易之别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念礼斋课朝这五功,难度是循序渐进的。难度愈大,条件愈多,量也愈少,充分照顾人们的能力和条件。

比如斋戒的条件是身体健康,天课的条件是满贯,朝觐的条件则更多,具备了条件就履行,不具备则不可勉强。值得一提的是,唯有礼拜则无条件可讲,无论如何也不可无故撇拜,因为礼拜是信仰真主后的第一项义务,是顺主的最起码表现,作为仆人理当无条件服从。

五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升华人们的信仰。正因为五功有了难易之别,人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层层升华,直到完美五功。

4、意义上合而不同、相得益彰

尽管敬畏真主,纯洁心灵,升华道德是五功的共同特点,但五功升华道德的角度和涉及的精神领域却各有专长。如念作证词,是其它一切功修和一切善行的基础,是开启人类道德世界和精神宝藏的钥匙,是穆斯林的信仰纲领、行动指南和道德标准,穆斯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信仰,捍卫信仰,为信仰奋斗终生。

礼拜是穆斯林向真主表示顺从、感谢的一种崇拜仪式,是信士接近真主的阶梯,信士在礼拜中向真主虔诚忏悔、祈祷福祉、真心倾诉,达到拜主如见主的境界。礼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顺从真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善戒恶。《古兰经》说:"拜功的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29:45)

斋戒的意义主要是使人们敬畏真主,怜悯疾苦、修身养性、锻炼意志、忆苦思甜、明心见性。斋戒能培育人的恻隐心、怜悯心、自律力和爱心,能鼓励人们扶困济贫,慷慨解囊,把爱洒满人间。

《古兰经》说:"信士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所以,斋戒者只有做到非礼勿思、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为,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品行修养,方能体现斋戒的真正意义。

天课本意为纯净,指穆斯林通过缴纳天课使心灵和财产得到净化。《古兰经》说:"你当从他们的钱财中收取赈款,你借此净化他们,纯洁他们。"(9:103)天课的意义主要是鼓励人纯洁财产、扶困济贫、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杜绝聚敛财富、为富不仁。

毋庸置疑,天课对降低贫富悬殊,建立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物质方面的施舍,至于精神方面的施舍则很多,先知穆罕默德教导说:"对你的兄弟微笑是施舍,扬善抑恶是施舍,给迷途的人指路是施舍,清除路上的绊脚物是施舍,把你桶里的水倒给你的兄弟是施舍,给视力差的人照明是施舍。"

至于朝觐,其意义主要体现响应真主的召唤,复明归真,效法圣贤,升华信仰,完美五功,见证伊斯兰的伟大。同时朝觐者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正如《古兰经》所说:"……凡决定在这些月份中朝觐的人,应当在朝觐期间戒除秽语、恶言和争辩。凡你们所做的善功,真主都是知道的。你们当以敬畏做路费,因为最好的路费就是敬畏。"(2:197)

朝觐是穆斯林一年一度的大聚会,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人文奇观。每年几百万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来到麦加圣地朝觐,他们怀着同样的心情、穿着统一的服装、念着统一的响应词、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做着一样的功课,充分体现了伊斯兰的平等、博爱和团结精神,也显示了伊斯兰作为一个跨民族、跨肤色、跨国际的国际性宗教所特有的感召力。

总而言之,五功的意义分别体现在心里诚信、身体履行、清心寡欲、乐善好施、复命归真五个主要层面,依次涉及到人的心、身、欲、财、命五个关键环节,层层熏陶,步步升华,合而不同,相得益彰。

结束语

从五功之间这些层面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我们不难看出,五功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基本功修,也是伊斯兰教为人类制定的一套全方位的灵魂净化工程;

它利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思想角度和精神领域,对人们的身、心进行综合性、全方位、多角度的熏陶和启迪,从而使人们灵魂深处潜藏的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开发和高度的升华。

不言而喻,一个真正理解了五功的真精神,并全方位遵守五功的穆斯林,他们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

记主之优越
记主之优越

记念安拉是每个人都应履行的最重要、最高贵的一项功课,安拉在《古兰经》中曾命令信士多记念他,圣人(祈主福安之)也传述许多圣训,说明记念安拉的益处,同时传授记念安拉的赞念辞。记念安拉是心灵和舌肉同时进行的功修,安拉对我们有创造之恩、养育之恩,我们敬主、拜主、爱主,我们更应当时刻念主。记念安拉是擦亮我们的心灵、是善功的精神、是主仆之间的一扇大门,一个人忽视记念安拉,他将变成行尸走肉。著名伊斯兰学者——伊本·葛义姆把记念安拉的益处统计下列三十项,我把它整理一下,并加于简要的解释,以飨记主者。

一、 驱逐恶魔。记念安拉,使人只信仰安拉,增加勇气、鄙视恶魔。同时,安拉也护佑他免遭恶魔的侵害,圣训里提到记念安拉、诵读《古兰经》首章、黄牛章225节(库尔西节文)及该章末两节经文、忠诚章、求护两章可获安拉护佑,不受恶魔干挠。

二、 博取至仁主的喜悦。艾比·赞勒传述:安拉的使者(祈

记念安拉是每个人都应履行的最重要、最高贵的一项功课,安拉在《古兰经》中曾命令信士多记念他,圣人(祈主福安之)也传述许多圣训,说明记念安拉的益处,同时传授记念安拉的赞念辞。记念安拉是心灵和舌肉同时进行的功修,安拉对我们有创造之恩、养育之恩,我们敬主、拜主、爱主,我们更应当时刻念主。记念安拉是擦亮我们的心灵、是善功的精神、是主仆之间的一扇大门,一个人忽视记念安拉,他将变成行尸走肉。著名伊斯兰学者——伊本·葛义姆把记念安拉的益处统计下列三十项,我把它整理一下,并加于简要的解释,以飨记主者。

一、 驱逐恶魔。记念安拉,使人只信仰安拉,增加勇气、鄙视恶魔。同时,安拉也护佑他免遭恶魔的侵害,圣训里提到记念安拉、诵读《古兰经》首章、黄牛章225节(库尔西节文)及该章末两节经文、忠诚章、求护两章可获安拉护佑,不受恶魔干挠。

二、 博取至仁主的喜悦。艾比·赞勒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对我说:“我教你一句安拉最喜悦的话语吧好吗?"我说:“很好!安拉的使者,请你教我安拉最喜爱的话语吧!"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安拉最喜爱的话语就是' 赞颂安拉超绝,赞美他 '(سبحان الله وبحمده )。"(穆斯林圣训)

三、 消除心灵的烦恼与忧虑。记念安拉,使人托靠安拉、向往安拉,追求安拉的浩翰宏恩,摆脱依赖人、恋尘世的狭隘思想和为物喜、为已悲的种种自寻的烦恼。

四、 记主者心常乐。安拉说:他们(记主者)站着、坐着、躺着记念安拉,并思维天地的创造,(他们说):“我们的主啊!你没有徒然地创造这个世界,我们赞颂你超绝万物,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3:191)

五、 强身心的力量。记念安拉是擦亮心灵,涤除心灵里面的低级思想。这是安拉为仆民敞开的一扇大门,它给心灵灌输力量,没有心灵的力量,身体就没有力量。

六、 心灵明亮。记主者身心获得明亮,这种明亮源自心灵,显现面部,使记主者面泽如光。

七、 获得给养。安拉说:“谁敬畏安拉,他将为谁开辟一条出路,并从他料想不到之处供给他,谁信托安拉,他将使谁满足。"(65:2-3)

八、 赢得众人的尊敬。记主者谨遵主命,不违害别人,不违害生物,只做对人有益的事情,当然赢得众人的尊敬。

九、 确立爱主圣的原则。爱主圣是伊斯兰的精神,是幸福与成功的关键。当然,爱主就是要一切听命于主,《古兰经》说:你说:“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父亲、儿子、兄弟、妻子、亲戚,以及你们营谋的财产,生怕滞销的生意,和心爱的住宅,比安拉及其使者和为主道奋斗更为喜爱,那你们就等待着吧,直到安拉执行他命令。安拉不引导放肆的民众。"(9:24)

十、 归向安拉。一个常记主者,他的心时刻归向安拉。那怕他遇到种种灾难与考验,安拉都会使他镇静自如,泰然视之。安拉在《古兰经》中常常把圣人们、久经考验的虔诚者称为“归依者"( الأوّابين )。

十一、 接近安拉。多记主者就多接近主,艾乃斯传述的圣训: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传自安拉说:当一个仆民接近我一寸,我就接近他一尺;当他接近我一尺,我就接近他一丈;当他步行走向我,我就飞奔迎向他。(布哈里)

十二、 阐开知识之门。一个常记主者,安拉阐开他的胸襟,透过记主辞与《古兰》、圣训,给他增加许多教门知识。

十三、 获安拉提记之殊荣。《古兰经》说:你们应当提记我,我就提记你们。(2:152)艾比·胡勒伊勒传述:安拉的使者传自安拉说:“我以仆民对我的坚信而对待他,当他提记我时,我与他同在。如果他在心里提记我,我在心里提记他;如果他当众提记我,我就当更优越的群体(天使们)而提记他。"(布哈里、穆斯林)

十四、 消除错误。《古兰经》说:善行必能消除错误,这是对于记主者的教诲。(11:114)记主是善行,它能消除人的日常小错误。

十五、 心灵充实。记主者心系安拉,信仰坚定;志愿远大,立足今生,展望后世;这正是消除与安拉疏远所导致的心灵空虚之良方。

十六、 获得宁静。艾比·赛尔德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只要有一伙民众坐下来记念安拉,那么,天使们就聚在他们周围,主的仁慈笼罩他们,宁静降临于他们,安拉在近主的天使中提记他们。(穆斯林)

十七、 避除口舌犯罪。人的口舌所犯之罪较为繁多,撒谎、背谈、挑唆、脏话、恶语、谗言等,一个人让自己的口舌常常流露记主、念主,就保护口舌,不再犯罪。反之,一个人的口舌为记念安拉而拙口钝辞,便为脏话恶语而口若悬河、唾沫横飞。求主护佑。

十八、 易行酬丰。记念安拉是最简易的功修,但它的回赐、报酬确无比丰硕。记念安拉是口舌的功修,口舌是人体上最易活动的一个肢体。

十九、 天堂植树。伊本·买赛欧德传述的圣训: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天堂是土壤肥沃、泉水甘甜、万里平川,在其中植树只需常诵“赞颂安拉超绝"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者"、“安拉伟大"。(铁尔密济)

二十、 赐超越。记念安拉所获得的回赐超过于一切功修的回赐,艾比·达尔达伊传述的圣训: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注意!我告诉你们最优越的、近主跟前最纯洁的、使你们品级最升华的、胜于费用金银的、强于冲锋陷阵与敌厮杀的一件工作。"圣门弟子们说:“太好了,使者。"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就是记念安拉。"(铁尔密济)

二十一、 不致忘却自身。《古兰经》说:你们不要象那些忘却安拉故安拉使他们忘却自身的人们一样;这等人,确是悖逆的。(59:19)谢赫伊本·泰米耶说:今世就有一座天堂,谁要是没有进入今世的这座天堂,他就进入不了后世的天堂。今世的天堂指的是记念安拉、喜爱安拉。一个忽视记念安拉的人,必遭到现时的各种忧虑、苦恼、压抑及至各种灾难之困挠,这相当于火狱一般,求主护佑。

二十二、 时刻可做的功修。记念安拉,无论卧床还是站立,无论是坐卧还是步行,无论是健康还是患病,无论是享恩还是遇险,无论是居家还是旅行,都可以履行这项功修。这是安拉赐予人的恩典,让人们在这一切时间与情形中,履行易行之功修,获得丰硕之报酬。

二十三、 纯善之伙伴为伍。记念安拉的人,天使与他们为伴,伙伴为纯善的天使者,必定幸福。艾比·胡勒伊勒传述:记主者是这样的群体,他们因自己的伙伴不致遭难。(布哈里、穆斯林)反之,忽视记念安拉之群体,恶魔常伴与他们左右,教唆他们,使他们步入迷途。

二十四、 蒙主夸耀。艾比·赛尔德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来到一群索哈伯跟前,他问:你们坐在这里干什么?他们答:我们坐在这里记念安拉,感赞他引导我们伊斯兰。使者问:以安拉起誓,你们坐在这里,只为这样吗?他们答:以安拉起誓,我们坐在这里,只为这样。使者说:注意啊!我让你们发誓,不是我信不过你们。而是哲伯利天使来告诉我,安拉确已在众天使当中夸耀你们。(穆斯林)

二十五、 所有善功之目的。安拉给人们规定的一切善功,都是为了达到记念安拉。正如《古兰经》说:你们当为记念我而谨守拜功。(20:14)

二十六、 补副功。记念安拉代替了许多身体方面或财产方面的善功。艾比·胡勒伊莱的传述的圣训:一伙贫穷的迁士来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跟前说:富足的人们获得了高品与宏恩。使者说:此话怎讲。他们说:我们礼拜,他们也礼拜;我们封斋,他们也封斋;他们获得钱财的恩典,可作正朝、副朝,可为主道奋斗,可施贫济穷,可释放奴隶;而我们却无能力施贫济穷,也无能力释放奴隶。使者(祈主福安之)说:你们在每番拜后赞念安拉超绝三十三遍,感赞安拉三十三遍,赞安拉伟大三十三遍。(布哈里、穆斯林)

二十七、 难之后的容易,苦闷之后的解脱。记念安拉的人,安拉为他解除各种困难、艰苦,也让他感受逆境之后顺利的人生体验,磨练其坚定的意志。

二十八、 强胆识。一个人害怕任何东西都没有比害怕安拉更为有用,害怕安拉、记念安拉,就会把安拉担作自己安宁的避护所,自然就不惧怕任何东西。反过来,一个人不怕主、不记主,他就会变得胆小如鼠,什么东西都怕,惟独不怕安拉。

二十九、 能力超群。一个记念安拉的人,安拉赐给他力量,让他能做一些平时做不到的工作。圣人(祈主福安之)的女儿向圣人诉其疲惫时,圣人教她记念安拉,便能增强她的能力。我们看到伊斯兰史上的一些大学者,他们每天写的著作,超过他人一周或一月所写的内容,这就是他们在记念安拉的吉庆中所获得的能力。

三十、 万物见证。一个人不管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记念安拉,在末日,都会得到见证。《古兰经》说:在那日,大地将报告它的消息。(99:4)使者(祈主福安之)在解释此节经文时说:大地将给每一个男仆女仆见证其在地面上所做的工作,它将说:某人在某日做了何事。(铁尔密济)

记念安拉的益处远不止这些,我们应多多记念安拉,正如安拉所命令的一样,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记念安拉这项功修。如果我们忽视记念安拉或不记念安拉,不仅我们失去以上伊本·葛仪姆提到的这三十项益处,而且还会遭遇更大的损失。切记,记念安拉,人之需要。

主福安之)对我说:“我教你一句安拉最喜悦的话语吧好吗?"我说:“很好!安拉的使者,请你教我安拉最喜爱的话语吧!"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安拉最喜爱的话语就是' 赞颂安拉超绝,赞美他 '(سبحان الله وبحمده )。"(穆斯林圣训)

三、 消除心灵的烦恼与忧虑。记念安拉,使人托靠安拉、向往安拉,追求安拉的浩翰宏恩,摆脱依赖人、恋尘世的狭隘思想和为物喜、为已悲的种种自寻的烦恼。

四、 记主者心常乐。安拉说:他们(记主者)站着、坐着、躺着记念安拉,并思维天地的创造,(他们说):“我们的主啊!你没有徒然地创造这个世界,我们赞颂你超绝万物,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3:191)

五、 强身心的力量。记念安拉是擦亮心灵,涤除心灵里面的低级思想。这是安拉为仆民敞开的一扇大门,它给心灵灌输力量,没有心灵的力量,身体就没有力量。

六、 心灵明亮。记主者身心获得明亮,这种明亮源自心灵,显现面部,使记主者面泽如光。

七、 获得给养。安拉说:“谁敬畏安拉,他将为谁开辟一条出路,并从他料想不到之处供给他,谁信托安拉,他将使谁满足。"(65:2-3)

八、 赢得众人的尊敬。记主者谨遵主命,不违害别人,不违害生物,只做对人有益的事情,当然赢得众人的尊敬。

九、 确立爱主圣的原则。爱主圣是伊斯兰的精神,是幸福与成功的关键。当然,爱主就是要一切听命于主,《古兰经》说:你说:“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父亲、儿子、兄弟、妻子、亲戚,以及你们营谋的财产,生怕滞销的生意,和心爱的住宅,比安拉及其使者和为主道奋斗更为喜爱,那你们就等待着吧,直到安拉执行他命令。安拉不引导放肆的民众。"(9:24)

十、 归向安拉。一个常记主者,他的心时刻归向安拉。那怕他遇到种种灾难与考验,安拉都会使他镇静自如,泰然视之。安拉在《古兰经》中常常把圣人们、久经考验的虔诚者称为“归依者"( الأوّابين )。

十一、 接近安拉。多记主者就多接近主,艾乃斯传述的圣训: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传自安拉说:当一个仆民接近我一寸,我就接近他一尺;当他接近我一尺,我就接近他一丈;当他步行走向我,我就飞奔迎向他。(布哈里)

十二、 阐开知识之门。一个常记主者,安拉阐开他的胸襟,透过记主辞与《古兰》、圣训,给他增加许多教门知识。

十三、 获安拉提记之殊荣。《古兰经》说:你们应当提记我,我就提记你们。(2:152)艾比·胡勒伊勒传述:安拉的使者传自安拉说:“我以仆民对我的坚信而对待他,当他提记我时,我与他同在。如果他在心里提记我,我在心里提记他;如果他当众提记我,我就当更优越的群体(天使们)而提记他。"(布哈里、穆斯林)

十四、 消除错误。《古兰经》说:善行必能消除错误,这是对于记主者的教诲。(11:114)记主是善行,它能消除人的日常小错误。

十五、 心灵充实。记主者心系安拉,信仰坚定;志愿远大,立足今生,展望后世;这正是消除与安拉疏远所导致的心灵空虚之良方。

十六、 获得宁静。艾比·赛尔德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只要有一伙民众坐下来记念安拉,那么,天使们就聚在他们周围,主的仁慈笼罩他们,宁静降临于他们,安拉在近主的天使中提记他们。(穆斯林)

十七、 避除口舌犯罪。人的口舌所犯之罪较为繁多,撒谎、背谈、挑唆、脏话、恶语、谗言等,一个人让自己的口舌常常流露记主、念主,就保护口舌,不再犯罪。反之,一个人的口舌为记念安拉而拙口钝辞,便为脏话恶语而口若悬河、唾沫横飞。求主护佑。

十八、 易行酬丰。记念安拉是最简易的功修,但它的回赐、报酬确无比丰硕。记念安拉是口舌的功修,口舌是人体上最易活动的一个肢体。

十九、 天堂植树。伊本·买赛欧德传述的圣训:安拉的使

为什么穆斯林要封斋
为什么穆斯林要封斋

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1

凡是减肥的人都禁食某一种食物,有人禁食果类,有人禁饮水,有人禁食糖,人们还可以列出更多禁食的食物。但整个民族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富人还是穷人,全民整整一个月每天从黎明至日落不吃不饮,禁食食物,确是一件奇异的事。可是,为什么在斋月中他们缩短工作时间?这难道不是一项艰苦的实践工作吗?这难道是他们白天斋戒、睡觉、不工作,夜间吃喝、举行各种活动、整夜不睡觉的月份吗?斋月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所有的宗教都有斋戒的规定

在英语中斋戒"的含义是:自愿地禁食全部食物或禁食部分食物,其目的是为了遵守某个圣月、或表示悲痛、伤心、忏悔之意。世界上主要的一些宗教都有斋戒的规定。比如,在印度教,梵文称“空腹"为“upavaasa",虔诚的印度教徒为了表示对神的尊重,或表示悔罪,在某些特殊场合、特殊时间空腹修行——斋戒。对于这一活动,许多印度教徒对待它就象对待重大节日一样。在这样的日子,他们不吃任何东西,或只吃一顿饭,或吃一点点水果,或吃特别简单的食物。又如犹太人在“赎罪日"(Yom Kippur)封斋。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在“提市黎月"第十天,犹太历法的新年(阳历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之间)过后的第10天。在这一天,犹太人彻底斋戒、停止所有工作,甚至禁止性生活,聚集在会堂内祈祷上帝赦免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所犯的罪过。除此以外,犹太教还规定在安息日禁止劳动。人们应该注意到《旧约》中记载先知穆萨(摩西)封了斋:

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旧约·出埃及记》3428

天主教徒在大斋戒期间斋戒(从圣灰日"复活节"前四十天,译者注)。他们在这一段时间仿效耶稣(先知尓撒)斋戒。公元四世纪,在复活节或圣周以前他们斋戒36天。公元七世纪,许多地方把斋戒的时间调整为四十天。在《新约》中有记载说耶稣象摩西一样曾封斋四十天:

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马太福音》42

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他就饿了。"《路加福音》42

《古兰经》中安拉也提到先前的民族都曾斋戒:

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古兰经》2183

二、斋戒是所有行为中最可贵的行为

许多宗教把斋戒当做赎罪的过程,但伊斯兰认为斋戒是近主的功修,如同在上面的《古兰经》文中提到的那样以便你们敬畏",这是因为敬畏安拉是走上正道的前提。伊斯兰认为斋戒本身就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先知穆罕默德这样评价斋戒,一点也不足为奇:

安拉的使者啊,请你给我指示一件善功,我因它而蒙受安拉的赐福。"使者说:你斋戒吧,因为各种善功没有能够与它媲美的。"(《奈萨仪圣训集》)

象人类分层次一样,斋戒也呈现出多层次、不同水平的状况。斋戒涉及人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与人的举意密切相关。

下面是斋戒的几个层次:

三、斋戒的层次

1、仪式层面(基本层次)

为了明确何谓斋戒,伊斯兰规定了斋戒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在斋月29天或30天的日子里,每天从黎明到日落不吃不喝,戒绝房事。这是斋戒的最低层次,这些规定是封斋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这一层次的斋戒没有考虑斋戒的精神意义。如果封斋的人想要使自己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还需要使自己的斋戒更上一层楼,仅仅凭遵守前面提到的基本规定,封斋者是不会有精神方面的收获的,他们只是勉强屈从于安拉的法律而已。这样的斋戒自然起不到罚赎罪过的作用。

2、物质层面

如果封斋者按照使者的斋戒方式进行斋戒,那么他就会体验到饥饿之苦。使者封斋时,食不过饱,开斋时,也食不过饱,他不喜欢吃得过饱。先知说:

最差劲的容器莫过于填满食物的胃。一个人吃一点能使自己的脊梁直起来的食物就足够了。假若一个人吃东西的欲望不可战胜,那么让他用胃的三分之一盛吃的,三分之一盛喝的,另外三分之一留给胃用来呼吸。"(《伊本·马哲圣训集》)

安拉的使者习惯用新鲜的椰枣或干枣开斋,在昏礼之前还饮一杯水。

封斋者在这一层次的斋戒中,可以体验到饥饿之苦,从而培养他对世界各地遭受饥饿之苦人的同情怜悯之心。

3、利益层面

斋戒对身体产生影响,大脑中传递信息刺激感觉的化学元素可通过斋戒被激活,这些元素称之为神经传输元素。斋戒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传输系统,这一系统与人的愉悦心理、亢奋精神有关,斋戒能导致更多兴奋"元素的产生,使我们感觉很好",这一过程相当于身体锻炼(但不是身体的运动或工作)。有些专家指出,人可以通过斋戒全面改善身体的状况。斋戒期间封斋者既消耗体内的脂肪,也消耗沉淀于血管中的胆固醇(脂肪),这样斋戒者体能保持健康、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前文提到斋戒的仪式层次"(初级)和物质层次"(较高级)的区别是,如果一个封斋者在封斋时暴食暴饮,然后整日挨饿,接着在开斋时又暴食暴饮,那么,整整一个月他也许就根本体验不到饥饿的痛苦。因此,如果封斋者只做到基本层次的斋戒,而没有使之上升到更高的一层,那么,他的斋戒只是身体的受苦。对此安拉的使者说:

许多封斋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封斋,只是白受饥饿之苦。"(《伊本·马哲圣训集》)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