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关于服从
关于服从

关于服从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绝不应 该有任何针对恶行的服从。的确,服从只 针对美好的事物。" 【布哈里】

解读:

虽然安拉命令我们服从父母、穆斯林的领 袖等等,但是,对他们的服从绝不能超出 对安拉的服从。换句话说,如果服从某个 人类、组织或规则会让我们违背安拉和他 的使者,我们就必须拒绝服从他们。

清高的安拉创造了我们,赐予我们生命、 父母及配偶,并让我们相互享有权利与义 务,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服从只是出于对安 拉的服从,如果我们服从他们的同时却违 背了安拉,那我们就注定永世难逃厄运。 我们终将回归于安拉,我们终将为自己在 今世的所作所为向安拉做出解释。

相关古兰经文:

你说:「你们当服从真主和使者。」如果 他们违背正道,那末,真主确是不喜爱不 信道的人的。(3:32)

你们当服从真主和使者,以便你们蒙主的 怜恤。(3:132)

谁服从真主和使者,真主将使谁入那下临 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这是伟大的成 功。谁违抗真主和使者,并超越他的法 度,真主将使谁入火狱,而永居其中,他 将受凌辱的刑罚。(4:13-14)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真主,应当服 从使者和你们中的主事人,如果你们为一 件事而争执,你们使那件事归真主和使者 (判决),如果你们确信真主和末日的 话。这对于你们是裨益更多的,是结果更 美的。(4:59)

凡服从真主和使者的人,都与真主所祜佑 的众先知、忠信的人、诚笃的人、善良的 人同在。这等人,是很好的伙伴。 (4:69)

你们当服从真主,当服从使者,当防备罪 恶。如果你们违背命令,那末,你们须知 我的使者只负明白的通知的责任。 (5:92)

你们当服从真主及其使者,你们不要纷 争,否则,你们必定胆怯,你们的实力必 定消失;你们应当坚忍,真主确是同坚忍 者同在的。(8:46)

我曾命人孝敬父母;如果他俩勒令你用你 所不知道的东西配我,那末,你不要服从 他俩。你们要归于我,我要把你们的行为 告诉你们。(29:8)

幸福生活的五大法则: 1. 喜爱安拉 2. 多行善事 3. 原谅他人 4. 不伤害人 5. 积极乐观

众信士之母 -赫蒂彻
众信士之母 -赫蒂彻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圣妻赫蒂彻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穆圣(祈主福安)说:"我的同伴们犹如繁星一般,无论跟随哪一个,你们都会得正道。"穆圣(祈主福安)二十三年的传教生涯中,十几万圣门弟子全力以赴地支持着他,为传播伊斯兰赴汤蹈火。穆圣(祈主福安)的宣教事业之所以取得空前绝后的辉煌,与圣门弟子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打算讲述二十位圣门弟子的生平以及他们为主道奋斗的历程,此前我们已经讲述了十七位圣门弟子,他们是"以乐园被报喜的十大圣门弟子"、"四大阿卜杜拉"和"三位非阿拉伯裔圣门弟子",从今天起我们要讲述的三位圣门弟子非常特殊,且具有代表性,她们是三位女圣门弟子。大家不禁要问:圣门弟子中有女人吗?事实上,圣门弟子的定义是:穆圣(祈主福安)时代归信了伊斯兰,并且追随先知,坚持信仰,直至归真的人。这个定义并没有限定圣门弟子是男性。因此,几乎所有的圣门弟子传记,都会专门列章论述女圣门弟子。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第一个归信伊斯兰、追随穆圣(祈主福安)的人——圣妻赫蒂彻。

穆圣(祈主福安)降生前,他的父亲阿卜杜拉就归真了,当先知六岁的时候,母亲阿米娜也归真了。之后,爷爷阿卜杜蒙特里布把先知领回麦加,留在自己身边,亲自照顾着爱孙。不幸的是,两年之后,爷爷也去世了,临终之际,把先知托付给伯父艾布塔利布继续抚养。伯父家孩子众多,家庭比较清贫,先知很早就替人放羊,以赚钱减轻伯父的负担。

穆圣(祈主福安)的童年非常艰辛,不同于一般人。先知直到二十五都还未婚,但先知在那淫乱、私通泛滥的时代,仍然洁身自好。穆圣(祈主福安)曾如此表述:蒙昧时期人们的所为,我只想过两次,但每次都被安拉制止住了,以后就再也没想过。是安拉优待了我,让我承担使命。有天晚上,我对在麦加高处一起放羊的同伴儿说:"你能否替我照看羊群,好让我到麦加城,像其他年青人一样玩一晚上。"同伴说:"我会替你照看好的。"于是,我离开那儿,走到麦加的一处宅院时,听到阵阵乐器声,我问别人:"这是干什么呢?"他们说:"是某某在这儿举行婚礼。"我便坐下来听,但安拉堵塞了我的耳朵,让我睡着了,直到第二天,灼热的阳光晒醒了我。我返回后,同伴问我,我如实相告。第二天晚上,我又向他提出同样的请求,并再次回到麦加,像第一晚一样,我又睡着了。以后,没再产生过此类不良的想法。

赫蒂彻是位麦加富孀,曾经结果两次婚,她常雇人替她经商。赫蒂彻听说默罕默德为人诚实,忠于信托,于是,请先知替她去沙姆经商,随行的是赫蒂彻的一个仆人,名叫迈赛尔。先知答应后,带上钱和货物,同迈赛尔一同出发前往沙姆。途中,迈赛尔看到了先知具有的诸多美德和奇特的现象。他待人温和,慷慨大方,说话诚实,做生意童叟不欺。

穆圣(祈主福安)和迈赛尔到达了沙姆,在一座修道堂旁边的树下休息。一位年大的修道士把迈赛尔叫过来,问他:"树下是何人?"答曰:"他是我的主人,我们来这里做生意。"修道士接着说:"此人不简单,根据我们的经典记载,此时此刻,在这棵树下休息的人是先知。"

穆圣(祈主福安)返回麦加后,赫蒂彻发现这次赚的钱比以往都多,另外,迈赛尔还告诉她,经商途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以及先知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赫蒂彻当时就觉得,自己找到了寻觅已久的可托付之人。可是由于女人的矜持,加之自己比穆罕默德大十五岁,而且曾结过两次婚,而先知还没有结过婚,虽心生爱慕,但实在难以启齿。此前,有许多达官贵人前来求婚,都被她一概拒绝,。她把内心的感觉透露给自己的好友奈妃赛,奈妃赛找到穆圣(祈主福安),提出给先知介绍个对象,就是赫蒂彻,先知很乐意。随后,先知把情况告诉叔伯们,他们立刻找到赫蒂彻的叔叔,替侄儿向赫蒂彻求婚。不久,二人成婚。

两人相亲相爱,直到先知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他喜欢远离尘世的喧嚣,常带上炒面和水到离麦加不远的希拉山洞,按照易卜拉欣圣人留下的宗教仪式敬拜真主。穆圣(祈主福安)满四十岁时,各种为圣的迹象开始显现。公元610年莱麦丹月二十一的晚上,穆圣(祈主福安)正在希拉山洞里,一位天使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口中念道:"你读!"先知回答:"我不会读。"先知叙述说:"于是,他抓住我,并紧紧地抱着我,勒得我几乎喘不过起来。然后他松开,说道:'你读!'我说:'我不会读。'他再次紧紧地抱着我,然后松开,说道:'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

穆圣胆战心惊地跑回家,一看到赫蒂彻,忙说:"快用被子把我蒙起来,快用被子把我蒙起来。"她赶忙把他蒙起来,穆圣心情平稳后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赫蒂彻,并说自己很担心。赫蒂彻当即说道:"不必担心,安拉绝不会抛弃你。你接恤骨肉,对族人亲友都很仁慈,你扶弱济贫,款待客人,坚持正义。"说完,又带着穆圣找到她的堂兄沃尔盖本诺法利,他是蒙昧时期的一位基督教徒,当时已年迈且双目失明。穆圣把发生的事告诉他,沃尔盖听后说道:"那是传达启示的大天使吉卜利勒,你就是封印万圣的至圣。我年纪大了,当你的族人驱赶你时,但愿我能助你一臂之力。"穆圣惊问:"他们会驱赶我?"沃尔盖说:"是的,但凡宣传认主独一思想的人必会受到敌视和迫害,如果我能活到那一天,我一定大力支持你。"

赫蒂彻成为了第一个归信伊斯兰的人,这是妇女同胞的荣耀,第一个归信的人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穆圣(祈主福安)积极宣扬伊斯兰,而赫蒂彻则全身心支持,她将自己所有的钱财费用于主道。古莱氏人决定和穆圣(祈主福安)、圣门弟子,包括由于家族关系一直支持穆圣(祈主福安)、但尚未归信的哈希姆部族,实行长达三年的经济封锁,并且将他们驱赶到山谷,规定不准古莱氏人和穆斯林交往、不说话、不做生意、不通婚。

从山谷出来不久,艾布塔利布的病越来越重,最终去世。两三个月后,信士之母赫蒂彻也复命归真,享年六十五岁。一年内,穆圣(祈主福安)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悲痛年"。

穆圣(祈主福安)的七个子女都是赫蒂彻所生,三个儿子噶西姆、阿卜杜拉和泰伊布相继夭折,四个女儿分别是宰乃拜、鲁格娅、温姆库利苏姆和法图麦。直到穆圣(祈主福安)五十岁,都没有娶过其他妻室,赫蒂彻归真后,由于宣教的需要等原因迎娶了其他几位妻子。

赫蒂彻归真后,穆圣(祈主福安)一直都很牵挂她,每当先知家煮肉的时候,必定要给赫蒂彻生前的好友送点儿。穆圣(祈主福安)经常叨念自己的爱妻,甚至在其他妻室面前也常说起赫蒂彻。这引起了穆圣(祈主福安)另一位妻子阿伊莎的妒忌,她说:"她不过是个老太婆,真主已给你比她更好的妻子。"先知勃然大怒,说:"不!真主没有给我比她更好的妻子。当人们否认我的时候,她承认我;当人们都说我在撒谎时,她相信我;当人们剥夺我的一切时,她倾囊相助我;真主慈悯她为我生了孩子,其他妻室都没生过。"

赫蒂彻用自身、用钱财、用生命全力以赴的支持着穆圣(祈主福安),假设没有赫蒂彻的支持,穆圣(祈主福安)的宣教事业从塞拜布的角度来说,没办法完成。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穆圣(祈主福安)是最成功的男人,但离不开赫蒂彻——这个伟大的女人。祈主饶恕她,擢升她在乐园中的品级。

施舍
施舍

凡穆斯林均应施舍。如果无物可施,就应当积极地用自己的双手去辛勤劳作,这样既有益于自己,亦可用所得施舍。如果无业可就,不能劳作,尽力去帮助向你求助的人,也是施舍;如果连这也做不到的话,命人行好止人作恶也是你的施舍。因此,施舍要根据自己的能力。

施舍的最佳时机。

高贵的施舍应选择在你畏贫求富、迷恋钱财和身体健康时。因为,当你在生命垂危时才想起施舍,你的财物已经不属于你了,先弃你而去了。

施舍的方式。

公开和秘密两种。而暗地里施舍是更好的:左手不知右手所施何物者,在末日,安拉会让他在自己的浓荫下乘凉,何其美哉!
施舍的报酬。会消除自己的一部分罪恶,而且将来会在安拉哪里享受报酬,没有恐惧,没有忧愁。

施舍的对象。

可以是任何人。使者曾说过,把施济物给了盗贼,但愿他从此洗手不干。把施济物给了淫妇,但愿她从此停止卖淫。把施济物给了富人,但愿他能够醒悟,从安拉恩赐给他的财物中抽出些许施散于穷人。关键是要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善良的举意。

施舍就是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人性大美的体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需用我们一生向善而不趋恶的努力,博大而温暖的爱心去践行,去诠释。真正善良的心灵,是藏在云间的雨露,是伏在林间的清风,默默地把清爽与润泽送给人们之后,便转身逝去,不留下一丝印痕。

施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当你幸福的时候,留些幸福给你身边和周围的人;当你快乐时,分些快乐给默默关注你的人;当你成功时,让些激励给正在苦苦跋涉的人。这都是施舍。""永远比""愉快。自己的"财富"并不会因为施舍而减少,反而会因为施舍而增值。
施舍其实就是奉献精神。当你心中有了一颗爱的种子,用虔诚的信仰之水去浇灌后,它就会发芽、开花,开遍全世界!

施舍是高尚的品德
施舍是高尚的品德

穆斯林的行为:敬畏真主、热爱人类、仁慈、善良、怜悯和宽宏大量等这些都是健康的心理表现;反之就是病态﹕自私、嫉妒、狭隘、极端或穷奢极欲。 遵循真主启示的《古兰经》精神和先知穆圣的行为楷模,这是正道,其中一个重要的行为是施舍。 施舍的含义很广,一切受惠于真主的恩典,都可以向需要的人施舍,如金钱、衣食、物质、时间、劳动、服务、知识、技术、感情,即使是一个会意的微笑。 这些都是你所具有的财富",可以使受益者感到困境的解脱和心情愉快,施舍者本人也受益匪浅。


《古兰经》说﹕人确是被造成浮躁的,遭遇灾殃的时候是烦恼的,获得财富的时候是吝啬的。"(7019-21) 人性如此,性情浮躁,生性爱财,这也是真主的秘密,是对每个人的考验。 真主通过他的使者,引导正道,能克服缺陷者,能获得成功。 因此只有礼拜的人,不是那样,他们是常守拜功的﹔他们的财产中,有一个定份,是用于施济乞丐和贫民的。" (7022-25) 礼拜的人代表了时刻记念真主的信士,因为礼拜是遵循主道的表现,能获得真主的佑助,使他们减少浮躁,理解施舍的深层奥秘。



施舍就是穆斯林表达对真主的感恩,对人类的热爱,为他人的处境着想。 例如先知穆圣说:“ 一个优秀的穆斯林,得知邻居中有人半夜饥饿无食,自然会寝不安枕。 为真主而施舍,不会使你的财富减少,而会增多,将使施舍者得到更多的回报。 先知穆圣说﹕施舍,将有助于增加财富。"《穆斯林圣训集》 《古兰经》说﹕你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有利于你们自己的,你们只可为求真主的喜悦而施舍。 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你们都将享受完全的报酬,你们不受亏枉。"(2272) 先知穆圣是施舍的模范。 有一次,他家宰了一头羊,他回到家问他的妻子阿依莎:“羊宰了以后,家中还有多少。" 阿依莎说﹕只剩下一只前腿,其余都施舍了。" 先知穆圣说﹕很好,除了这只羊前腿,其余部份我们都得到了。"《提尔密济圣训集》



伊斯兰鼓励人们施舍,施舍者将获得真主的补偿和多种援助。



《古兰经》说﹕为主道而施舍财产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谷种,每穗结一百颗谷粒。 真主加倍地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1)



《古兰经》说﹕你们所施舍的东西,他将补偿它﹔他是最优的供给者。"(3439)

《古兰经》说﹕在死亡降临之前,你们当分舍我赐予你们的,否则,将来人人说﹕'我的主啊﹗ 你为何不让我延迟到一个临近的定期,以便我有所施舍,而成为善人呢﹖'"(6310) 这是对守财奴的警告,一生劳碌积累财富,不知何日临终。 趁着生命还在,头脑清醒,做一些为真主所喜悦的善功,比把财富丢在人间,而自己背负着罪孽去世更有价值。



《古兰经》说﹕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务。 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



善良的施舍,受真主的嘉许,取悦于真主,构成穆斯林的重要美德。 先知穆圣说﹕施舍吧﹗ 即使你给别人施舍一颗蜜枣,也能帮助你避开火狱中的刑罚。" 《布哈里圣训集》



根据众多弟子们见证,先知穆圣对别人的要求,从来不说不行。" 对于有困难的人相求,他甚至向别人借钱,也要给予求助者帮助。



先知穆圣说﹕至仁至慈的真主说﹕'阿丹的子孙们啊﹗ 你们施舍吧,你们也将接收施舍。"



先知穆圣说﹕每天有两位天使来到人间。 一位天使对施舍者给予更多的补偿和愉快,而另一位天使,对吝啬者送去灾难和痛苦。" 施舍者虽有所出,但他从无形中获得真主的回报,财富有增长,精神爽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收获,避免今世灾难,也在复活日受到保护,减少火狱的痛苦。



施舍时态度要端正,对收益者表示欢喜和亲切,没有忧愁和犯难的表情,更没有吝啬和挖苦的言词。 伴随着你的礼物和施舍,是你的笑容和满意,对收益者表示尊重和敬意,真主将为此奖励你的好心情,使你的生活充满欢笑和健康。


施舍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力而为,不必大肆宣扬,也不同任何人攀比。 施舍不论多少,都是一片真心,都将获得真主的喜悦。 《古兰经》说﹕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加以责成。 各人要享受自己所行善功的奖赏,要遭遇自己所作罪恶的惩罚。"(2286)



伊斯兰教育穆斯林,敬畏真主,表现在热爱人类上,最直接的表现是把真主恩赐的各种形式的财富向急需者及时施舍。 施舍对各人是功修,是善功的积累,对社会更有巨大效益。 大家都发挥助人为乐的精神,团结民众,提升全社会信仰精神,因此慷慨无私的施舍形成了穆斯林社会的文明特色。 先知穆圣说﹕每个穆斯林都应当施舍。" 有弟子问﹕真主的使者啊﹗ 假如有人家庭穷苦无力施舍,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就让他帮助有困难的人吧﹗ 劝说他人行善,劝戒别人不做坏事,也是施舍的行为。"《布哈里圣训集》《穆斯林圣训集》

伊斯兰简介
伊斯兰简介

伊斯兰简介

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出身于麦加古莱氏族的穆罕默德(约570年-632年,意为:深受人们高度赞扬的先知)在阿拉伯半岛上开始传播。原意为"顺从"、"和平",指信仰和顺从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以求得今后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信奉伊斯兰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伊斯兰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有五十个左右。此外,在其它很多国家也都有信仰伊斯兰的人(穆斯林),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俄、法、德等。

伊斯兰的使者穆罕默德曾经说过:"求知是穆斯林男女的义务。"又说:"你们教人知识,给人方便,传达喜讯,切勿恐吓他人,若生气动怒时应当沉默。"

穆罕默德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进行贸易或旅行,伊斯兰通过他们得以传播。

穆斯林诚信安拉独一、承认穆罕默德是安拉派遣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最后一位先知;笃信安拉的独一、全知、全能、自立、无始无终、无匹敌,这是穆斯林的基本信仰,也是穆斯林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

伊斯兰信仰主要纲领

伊斯兰的信仰主要包括: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

还包括穆斯林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作证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

伊斯兰五功

伊斯兰学者根据《古兰经》、《圣训》的内容,将五项基本功课概括为:念"作证言"、礼拜、斋戒、天课、与朝觐。穆罕默德说:"伊斯兰建立于五项基础: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履行拜功;完纳天课;封莱买丹月的斋;有能力的人朝觐天房"。

念"作证言":又称为"宣誓词",是非穆斯林加入伊斯兰的标志。意思是: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收崇拜的,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当一个人当众见证这一证词后,他就成为一名穆斯林了。

礼拜: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一年两次的会礼拜(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礼拜)。礼拜是督促穆斯林坚守正道,对自己过错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给社会减少不安定因素,为人类和平共处提供条件。

斋戒:清心寡欲,以近安拉。即成年的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的莱买丹月(即伊历九月),从黎明前起日落止,戒除饮食和夫妻房事等一切戒除的事项,整整一个月。但封斋有困难者,如病人、年老体弱者和出门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以暂免,或过时再补,或交纳定量的物品施济。

天课:是伊斯兰对拥有一定财力的穆斯林规定的一种功修。伊斯兰认为,财富是安拉所赐,富裕者有义务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济贫和慈善事业。"营运生息"的金银或货币每年抽百分之二点五,农产品抽十分之一;各类牧放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课的用途在《古兰经》有明确的规定,最主要的还是救济贫困,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朝觐:是指穆斯林在伊斯兰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履行的一系列功课活动的总称。伊历的每年12月8-13日为法定的朝觐日期(即正朝)。在此时间外去觐见麦加天房称为"欧姆尔"(即"副朝")。所谓"朝觐"一般是指"正朝"。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路途通畅的情况下,一生一次到圣地麦加朝觐是必定的义务。不具备此3个条件之一者则可以免除此义务。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