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宣教中吸引人心的方法
宣教中吸引人心的方法

切赞颂归于安拉!他用泥土造人,并赋予其灵魂;一切赞颂归于安拉!他赋予人理智与天性,将正、邪两条道路摆在他们面前,选择正路者,两世幸福,选择它途者,自受其害。祝福和赞美正教的典范——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家人,祝福所有的圣门弟子、再传弟子和追随正教直至末日者。

安拉的仆人们啊!每个人生来就向往幸福、快乐、顺利的生活,同时,每个人又都想急于求成,希望自己的善功立竿见影。这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天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好事时,总是高兴,得意,甚至有时候会得意忘形,更有甚者会变的狂妄自大,忘记安拉、忘记教门,把所有的成就归给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的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唯一因素;相反,每当他们遭遇不幸、连连失败的时候,他就忧伤失望,甚至绝望,以至于怨天尤人,抱怨安拉对他不公。但是,不管境况如何变化,具有坚定信仰的人总是时刻牢记安拉,从不忘记今世生活中的富贵或贫贱都是安拉的考验,是暂时的。因此,他们在康乐富足时,感赞安拉,更加努力地行善、做好事;在贫困潦倒时,也知道忍耐和祈求安拉的回赏。

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فَأَمَّا الْإِنسَانُ إِذَا مَا ابْتَلَاهُ رَبُّهُ فَأَكْرَمَهُ وَنَعَّمَهُ فَيَقُولُ رَبِّي أَكْرَمَنِ وَأَمَّا إِذَا مَا ابْتَلَاهُ فَقَدَرَ عَلَيْهِ رِزْقَهُ فَيَقُولُ رَبِّي أَهَانَنِ

“至于人,当他的主考验他,故优待他,而且使他过安逸生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优待我了。'当他考验他,故节约他的给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凌辱我了。"8915-16

又说:

وَلَئِنْ أَذَقْنَا الإِنْسَانَ مِنَّا رَحْمَةً ثُمَّ نَزَعْنَاهَا مِنْهُ إِنَّهُ لَيَئُوسٌ كَفُورٌ،وَلَئِنْ أَذَقْنَاهُ نَعْمَاء بَعْدَ ضَرَّاء مَسَّتْهُ لَيَقُولَنَّ ذَهَبَ السَّيِّئَاتُ عَنِّي إِنَّهُ لَفَرِحٌ فَخُور،إِلاَّ الَّذِينَ صَبَرُواْ وَعَمِلُواْ الصَّالِحَاتِ أُوْلَئِكَ لَهُم مَّغْفِرَةٌ وَأَجْرٌ كَبِيرٌ

“在遭遇艰难之后,如果我使他尝试幸福,他必定说:'灾害已脱离我了。'他必定欣喜而且自夸。如果我使人尝试从我发出的慈恩,然后我把那慈恩夺取了,他必定失望而且孤恩。但坚忍而且行善的人们,将蒙饶恕,并受重大的报酬。"11:9-11

由此可见,急于求成、急于下结论、随着遭遇的优劣变化而欣喜或失望等,都是人的天性,唯有当人们心系安拉,信仰坚如磐石时,才不至于如此浮躁。那么,如何使人心系于安拉,又如何坚定人们的信仰?这是每一个有志于宣传圣教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这问题的最简单直接的答案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认可你的时候,才会接受你的宣传。正如《古兰经》所说:

فَبِمَا رَحْمَةٍ مِّنَ اللّهِ لِنتَ لَهُمْ وَلَوْ كُنتَ فَظّاً غَلِيظَ الْقَلْبِ لاَنفَضُّواْ مِنْ حَوْلِكَ

“只因为从安拉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末,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3:159)又如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人们的)灵魂犹如征集的军队,相互认可的,团结在一起;相互排挤的,彼此分歧。"(布哈里辑录)那么,如何赢得人心呢?这正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

伊斯兰非常重视用各种美德和嘉言懿行感化人心,联合人心,把伊斯兰的精义用最美好的方式传递给世人。

圣妻赫蒂彻曾描述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性格说:“誓于安拉,你接续骨肉,忍辱负重,救助贫弱,款待客人,援助真理,安拉绝不会羞辱你。"(布哈里辑录)

迁徙到麦地那之后,先知(愿主福安之)运用伊斯兰的精诚互助精神,把迁士和辅士们团结在一起,让这些曾经相互仇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人结成了同甘共苦的兄弟。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我们看看使者是怎样教育迁士和辅士们团结在一起的。扎比尔的传述:“某此行军途中,一位迁士从后面用手或脚打了一位辅士。那位辅士喊道:'辅士们啊!'那位迁士喊道:'迁士们啊!'(呼喊各自的部族以威慑对方)安拉的使者听见喊叫声,问道:'这个愚昧时代的呼叫是怎么回事?'他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一位迁士从后面用手或脚打了一位辅士。'使者说:'你们放弃这样的呼喊吧!它的确令人恶心。'阿卜杜拉·本·吴班耶(伪信士)听到这个话以后说:'他们做了这(样的事),以安拉发誓!如果我们返回麦地那,尊荣者必将卑贱者驱逐出城。'(他指的卑贱者是使者和信士们)有人把阿卜杜拉的话告诉了安拉的使者,大贤欧麦尔站起来说:'安拉的使者啊!允许我杀了这个阳奉阴违的人吧!'使者说:'由他去吧!以免人们说:穆罕默德杀自己的弟子。'当时,迁士少而辅士多,之后迁士增多。"(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就这样,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凭着他包容的胸襟和智慧的方法,让所有的穆斯林成为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他常教导穆斯林要宽容、温和,不要粗暴、狭隘,他曾警告说:“人们啊!你们中有些人只能让人们惊恐逃散。你们中有谁带众礼拜,就让他礼的轻快一点,因为他后面有老人、小孩和有急事者。"(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从上面两段圣训中,不难看出伊斯兰对联合人心的重视,说明赢得人心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伊斯兰同时强调,为了赢取人们的心和信任,得到他们的喜爱和接受,我们的态度、方式和方法都必须源自我们的信仰,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要真实地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上,没有造作,没有虚情假意。《古兰经》中讲述了“七人一狗"的故事,故事中的几个青年人之所以离开故乡和家人,放弃舒适的生活,完全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安拉在《故事章》中关于穆萨圣人和那位报信人而说:

وَجَاء رَجُلٌ مِّنْ أَقْصَى الْمَدِينَةِ يَسْعَى قَالَ يَا مُوسَى إِنَّ الْمَلَأَ يَأْتَمِرُونَ بِكَ لِيَقْتُلُوكَ فَاخْرُجْ إِنِّي لَكَ مِنَ النَّاصِحِين، فَخَرَجَ مِنْهَا خَائِفًا يَتَرَقَّبُ قَالَ رَبِّ نَجِّنِي مِنَ الْقَوْمِ الظَّالِمِينَ

“有一个人,从城的极远处忙来说:'穆萨啊!臣仆们的确正在商议要杀你,你快出走吧。我确是忠于你的。'他就从城里战战兢兢地逃出来了,他说:'我的主啊!求你使我脱离不义的民众。'"28:20-21)报信人之所以“从城的极远处忙来",是因为其信仰使然,穆萨圣人之所以从城里逃出,是为了“脱离不义的民众"。

为了赢得人们的心和信任,得到他们的喜爱和接受,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首先要有端正的举意。时刻牢记“一切工作,全凭意念。";其次,要紧随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圣行,学习和效法他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第三,同时还要借鉴清廉先贤们的经验;第四,始终坚持温和、宽容的待人方式,避免粗暴、狭隘。正如安拉在《古兰经》中要求使者说:

فَبِمَا رَحْمَةٍ مِّنَ اللّهِ لِنتَ لَهُمْ وَلَوْ كُنتَ فَظًّا غَلِيظَ الْقَلْبِ لاَنفَضُّواْ مِنْ حَوْلِكَ فَاعْفُ عَنْهُم ْ وَاسْتَغْفِرْ لَهُمْ وَشَاوِرْهُمْ فِي الأَمْرِ فَإِذَا عَزَمْتَ فَتَوَكَّلْ عَلَى اللّهِ إِنَّ اللّهَ يُحِبُّ الْمُتَوَكِّلِينَ

“只因为从安拉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么,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故你当恕饶他们,当为他们向主求饶,当与他们商议公事;你既决计行事,就当信托安拉。安拉的确喜爱信托他的人。"3159

获取人们的喜悦和接受的方式有:与人见面时亲切握手、问候;说话交谈时和颜悦色;对方说话时认真倾听;要经常和人们接触,关心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人们做好事、善事;保持幽默风趣的性格;给人容易,不强人所难;在劝告别人时,态度诚恳,语言温和,就事论事,点到为止,最好能引经据典,让人心服口服;对行善的人和工作积极的人表示感谢和支持,认可他们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

安拉在《古兰经了》中描述敬畏者说:

الَّذِينَ يُنفِقُونَ فِي السَّرَّاء وَالضَّرَّاء وَالْكَاظِمِينَ الْغَيْظَ وَالْعَافِينَ عَنِ النَّاسِ وَاللّهُ يُحِبُّ الْمُحْسِنِينَ

“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安拉是喜爱行善者的。"3:134

伊本·欧麦尔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与人们相处并能忍耐他们的伤害的信士要比不与人往来,也不能忍耐他们的伤害的信士优越得多。"(艾哈迈德辑录)努尔曼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信士们彼此友爱、互相怜悯,犹如一个身体,如果一个肢体疼痛,全身就会为它失眠、发烧。"(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安拉啊!求你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德,增加我们的善行,你确是唯一引导者!

愿安拉以伟大的《古兰经》赐福我和你们,使我们大家受益于天经的启示和教诲。祈望主饶恕我和你们所犯的罪过,向安拉忏悔吧!安拉是至恕至慈的。

天课
天课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每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公元622年穆圣迁徙麦地那后的第二年确定了天课制度,并将完纳天课作为每个穆斯林必需履行的主命。天课是阿拉伯语则卡提"的音译。意为洁净、廉洁等"。天课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心灵,二是净化财产。就是说使完纳天课者的思想、精神不断得到升华,摆脱吝啬的控制。缴纳天课可以在各阶层、各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美德,逐渐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财富在社会上流通,使耕者有其田、孤寡有所养、饥寒交迫者有衣食。

穆圣在世时,天课由穆圣派人到各地收缴,然后送到麦地那,再由穆圣统一使用,分配给穷人,或用于解放奴隶和国家开支等。

缴纳天课的含义

真主说:

信道而且行善,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将在真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没有恐惧,也不会忧愁"。(2277

实行天课制度,富人既完成了施济的责任,而被资助者有了依托和生活希望。慷慨完纳天课者在今世将会相安无事,享受许多的赞誉;被人们称为好人、善人、仁义者、慷慨好施者、敬主爱人者、爱教门之士等美名,广泛得到人们的尊重。在后世更能得到安拉的优厚报酬,真主表扬他们说:确信天经,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确信真主和末日的人,我将赏赐他们重大的报酬"。(4162

一位法学家说过:你们要坚持施舍,无论多寡,施舍可获得十样好处。今世五样:1、洁净财产。2、涤出罪过。3、使穷人快乐。4、保护财产,给养宽裕。5、消灾减难。后世五样:1、替施舍者防避火狱。2、减轻清算。3、秤盘加重。4、迅速通过仙桥。5、升高乐园里的品级。

吝啬拒纳天课者在今世人身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终日为自己的财富煞费苦心,不知怎样存储最安全,因而背上许多的外号,如:守财奴、小气鬼、吝啬皮、一毛不拔等。因聚财而亲友远离,为富不仁。在后世将遭到安拉严厉的清算,等待他的是凌辱的刑罚。真主谴责他们说:

吝啬真主所赐的财产者,决不要以为吝啬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其实那对他们来说是坏事。末日里,他们吝啬的财产要向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脖项上。"(古兰3180

穆圣说:真主给了钱财而不交天课的人,复活日,那些钱财会变成蛇蟒,剧毒无比,露出两颗獠牙,缠住他不放,并张开两颌对他说。我就是你积攒的钱财,我就是你储存的财宝。"(布哈里圣训集)

上述《古兰》和圣训"的教诲,一再强调完纳天课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伊斯兰教中如果说诚信是念功的话,拜功则是身功,天课就是财功。在末日,只有具备虔诚的信仰和善良的功修才是脱离火狱进乐园的重要保障。 总之,积累的财产,只有诚心为安拉而施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哭声到来人间,带着别人的哭声回归后世。天课是五功中最容易遵行的,既取得安拉的喜悦,又救济了贫苦艰难的人。每年只抽出百分之二点五,就完成自己的天命。如果不抽出这点义务",自己的财产便都是不合法的。所以说则科特"意为纯洁"。譬如一头牛,它的肉是洁净的,但若不以安拉之名宰,不把血流尽,肉便是非法的,则科特也是同样的道理。《古兰经》警告不抽天课的人:窖藏金银,而不施舍于主道的人,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两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你们尝尝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滋味吧。"(934—35)经文中把积攒金银的人不用于主道的结局,说得这么严厉。用烧红的金银烙吝啬者的各个部位。同时,把刑罚说成报喜,这在修辞学中,称为似夸实贬",十分耐人寻味。

参悟古兰的故事
参悟古兰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发生在肯塔基东部山脉的一个农场。一位美国穆斯林老者和他的小孙子住在那儿。每天早上,爷爷都起个大早,坐在厨房的餐桌边读古兰经。孙子想做爷爷那样的人,就努力的模仿爷爷做的所有事情。

一天,孙子问:爷爷!我试着象你一样读古兰经,但是我又不懂它,而且一关上书就完全不知道是些什么了。这样读古兰经有什么益处啊?"

爷爷把煤扔到炉子里,很平静地转向孙子,说:拿着这只装煤的篮子,到河里去盛水回来给我。"

孙子照他说的去做,但是在他到家以前,水都漏光了。爷爷笑着说:下次你得走快点。"又让他去河边去,再试试。这次孙子飞快地跑回来,但水仍然漏光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爷爷说,不可能用篮子打到水的,换成桶吧。老人说:我不想让你用桶打水,想让你用篮子。你没有尽力。"说完他走到门外,看着孙子又去试一遍。

孙子已经知道不可能,可是想让爷爷看看,无论他如何尽力快跑,水还是在回到家以前漏光了。孙子又一次到河里打了水,竭尽全力地快跑,但回到爷爷身边时篮子还是空的。他喘着粗气,说:爷爷,瞧啊!没有用的。"

你认为没有用?"老人说,看看篮子。"

孙子望着篮子,才发现篮子不一样了。一只又旧又脏,装煤的篮子,里外都已经干净了。

孩子啊,这和你读古兰经是一样的。也许你不能明白和记住每一个地方。但当你读后,你已经在改变了。里边和外边。安拉使我们在生活中发生这种变化。"

如果你觉得这个邮件有阅读的价值,请发给其它的人。穆圣(求主福安之)说:引导别人向善的人会得到应得的回賜。"

认主独一的重要性 2
认主独一的重要性 2

认主独一的重要性(2

三:许多圣训证明了认主独一的优越性。

1认主独一"一词是进入天堂的因素;谁诚信他的意思,心口一致地遵从它的要求,那么让他欢乐吧!因为使者作证他能进入天堂,远离火狱。穆斯林辑录的一段圣训,先知听到宣礼员念到我作证没有真正应受崇拜者除非安拉"后说:你从火狱中出来了。"

根据欧巴待··萨必特传述,安拉说使者(愿主福安之)曾说:谁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那么安拉就禁止他入火狱"

根据欧斯曼(愿主喜悦之)传述的一段正确圣训,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知道除真主外,绝无应手崇拜的的意思而死去,那么他会入天堂"

2)“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的优越还体现在诵念它的人是在复活日人们中最有幸得到先知(愿主福安之)求情的人。正如艾布胡莱勒(愿主喜悦之)所传述的正确圣训所证明,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最有幸得到我求情的人是内心纯洁地诵念了'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那个人"

3)这句证词是最贵的记主词,也是在复生之日仆人秤盘中最重的东西。由伊玛目艾哈默德辑录的阿卜杜拉··阿穆尔(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先知(愿主福安之)说:“穆萨曾说:主啊!求你教授我一句言辞,我用它来纪念你;向你祈祷。他说:穆萨啊!你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萨说:我的主啊!你的所有的仆人都会念这句言辞,他说:你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萨说: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只想你教授我一句只有我一个人诵念的言辞。他说:穆萨!假若把七层大地和居民放入一个秤盘,把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放入一个秤盘,那么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定会重于它们。"

4)在这句词句和安拉之间没有屏障。铁蜜集等辑录阿卜杜拉··阿穆尔(愿主喜悦之)传述,他说: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与安拉之间没有屏障,他会直接到达于安拉。"

艾布胡莱勒(愿主喜悦之)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只要仆人虔诚地诵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那么天门会为他打开,直至到达宝座,只要他远离大罪。"

5)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可以让人得到安宁,让人摆脱坟墓中的孤寂,复活之日集合场的恐惧。艾哈默德辑录的一段圣训,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诵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的人,在坟墓中,在集合众生之日不恐惧,不会孤单。我好像看见遵行'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这句证词的人们站起来抖动他们头上尘土,念道: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他消除了我们的恐惧。"

6)'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是信仰分支中最高贵的分支。艾布胡莱勒(愿主喜悦之)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信仰分为七十几个分支,另一传述中是六十几个分支,最优越最高贵的那个分支就是诵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最低的就是清除路障,知耻是信仰的一个分支。"

证明这句言辞优越的证据还有很多,这些证据证明诵念'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并践行它的人具备了信仰,它是区分信仰和否认的标准。

四: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仆人"即他是被安拉统治的,他根本不具备统治性和应受崇拜性他只是蒙主眷顾的仆人,安拉授以他使命,并以此赋予他荣耀。

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即顺服他所命令的,确信他传达的,远离他所禁止的,只以他所指定的方法崇拜安拉!这就是喜爱使者,以此才能完美两作证言的含义。因此否认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就是放弃他的命令,顺从其他的人,侵犯他的禁令,怀疑他传达的讯息,这样的人没有落实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在这方面,人们犯了两个错误,陷入了两种极端,一种人过分了,他们认为使者具备应受崇拜权,他们祈祷安拉的同时也祈祷使者,并寻求通向他的媒介,事实上,他们侵犯了使者的禁令,反对了使者的命令,在使者带来的宗教中标新立异。正如你看见一个人不停地反对安拉的属性!毫无疑问,这些人迷失正道,远离真理,恐遭刑罚。

另外,一种人承认这一证词,却不遵行使者的命令,比如:他忽视拜功,拒缴天课等,同时他也侵犯使者的禁令:撒谎、欺骗、背谈、摆弄是非、淫奸、鸡奸、观看所不合法事物等等。

这两种人并没有落实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仅仅念两个证词无益,除非通过诚信、言、行方面全面落实两证词。

五:前面的圣训中提到的并要作证尔萨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是他奴婢之子。"这说明了基督教的错误诚信;说尔萨是安拉,或安拉之子。赞颂安拉清高超乎于他们的谬论。安拉说:他说:我是安拉的仆人,他赐予我经典,使我成为了先知,无论我在哪里,他都赐我吉庆,在我有生之年他命令我礼拜和天课,他使我孝敬我的母亲,他没有让我成为霸道的,薄命的人。我在出生日、死亡日、复活日都享受和平,这是麦尔彦的儿子尔萨,这是他们所争论的真理之言"

由此可见尔萨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而不像基督教所诈称的那样:他是应受崇拜的。安拉说:麦西哈和蒙主眷顾的天仙都不会拒绝称为安拉的仆人。"

六:圣训中提到:即尔萨是安拉授以麦尔彦的一句话,是他所造的一个灵魂。"伊玛目艾哈默德说:授以麦尔彦的那句话就是尔萨"尔萨随即有了。伊本·凯西尔说:安拉派遣哲布勒里天使投向麦尔燕的那句话造化了尔萨"来自安拉的灵魂"。武班耶··凯尔布说:“尔萨是安拉造化的众灵魂中的一个灵魂"。

七:天堂是真的,火狱是真的。"即见证安拉在经典中所告知的,为信仰安拉和使命的人准备的天堂是确凿无疑的,并作证安拉在经典中所告知的,为否认安拉和使者的人准备的火狱是确凿无疑的。安拉说:你们奔赴来自你们主的饶恕和天堂,他的宽度是天地的宽度,已为信仰安拉和使者的人预备好了,那是安拉的宏恩,他把它赏赐给他所意欲的人,安拉是具有伟大宏恩的"安拉又说:你们当防备其燃料是人和石头的火狱,它已为不信道者预备好了"

八:学者们说:信仰天堂火狱是真的,天堂是为信士所准备的,火狱是为不信道者所预备的。这是属于对后世的信仰,信仰后世是信仰的六大要素之一"。

信仰的六大要素:信安拉、信天仙、信使者、信经典、信末日、信好坏的前定。天堂是安拉为其所意欲的人准备的,火狱是为安拉的敌人所预备的。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为自身和家属预防那以人和石为燃料的火刑。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仙,他们不违抗安拉的命令。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当向安拉诚意悔罪,你们的主定会免除你们的罪恶,并且使你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安拉又说你们当防备为不信道者预备的火狱。你们当顺从安拉和使者,以便你们获得怜悯。你们奔赴到来自你们主的饶恕和与天地宽的已为敬畏者准备好的天堂。"安拉又说你们当防备那以人和石头为燃料的火狱,已为不信道者准备好了。你当为那些信道而且行善的人报喜,他们将会进入下临诸河的天堂。"

根据伊本·安巴斯(愿主喜悦之)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礼夜间拜时念道:主啊!一切赞颂全归您!您是天地万物的维护者,一切赞颂全归您!您是天地的光明!一切赞颂全归您!您是真的!您的许诺是真的!与您相遇是真的!您的话是真的!天堂火狱是真的!众先知是真的!穆罕默德是真的!复生日是真的!真主啊!我只顺服您,我只信仰您,我只托靠您!我只归依您,我只为您和人辩论,我只向您申诉,求您饶恕我前前后后,公开隐藏犯的所有罪恶!您确是让人先进让人堕落的,出您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九:穆斯林只在理论方面相信天堂火狱是真的还不够,他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这一信仰。理论信仰必须要得到行为信仰的证实,所以他必须要把伊斯兰的律法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要通过考试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仔细功课。谁想安全驾驶平安抵达,必须在出发前做好车检,同样谁要想落实信仰,必须要做到信、言、行一致,谁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信仰和宣称,那么他只能自食其果。

:“安拉会以他的行为让他进入天堂"这句是条件的结局。即谁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尔萨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天堂是真的,火狱是真的。那么安拉就会以他的工作让他进入天堂。另一传述中说:安拉就让他从天堂的八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进入天堂。"这就是认主独一,跟随使者,确信末日者的报酬,他的归宿是天堂。反之,谁没有认主独一,跟随使者,没有确信末日,那么他的归宿是火狱。求主保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爱人属于敬畏安拉
爱人属于敬畏安拉

敬主爱人

—— 2013年(伊历1434年)盖德尔夜的演讲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在这吉庆的夜晚,向大家致以赛俩目问候。

"盖德尔"夜,是高贵之夜。所有的夜晚都是真主创造的,那为什么"盖德尔"夜比其他夜晚高贵了呢?《古兰》降示在这个月份,"盖德尔"夜也因此而高贵。"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 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麽?那高贵的夜间, 胜过一千个月, 众天神和精神, 奉他们的主的命令, 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 直到黎明显著的时侯。"(97:1—5)

"盖德尔"夜的另一层含义是定然之夜,"定然"是由"定"和"然"组成,"定"是盖达(قضاء),真主在艾则力(世界未被创造之前)所预定的一切;"然"为盖德尔(قدر),在后天中真主使万事万物按"定"的规则逐一实现。因此,"盖德尔"夜的意思是,在此夜真主重新安排"盖达",然后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实现"盖达"。这一夜如果我们平安了,那么未来一年就平安了;如果这一夜成功了,那么未来一年我们就成功了;如果这一夜获得了"盖德尔"的吉庆,那么未来一年也就有了吉庆。

何谓"复活"盖德尔夜?为什么要说"复活",经云:夜晚是睡觉休息的时候,睡觉是小死亡。我们在此夜熬夜记念真主、诵读《古兰》、礼拜、向真主求饶、为活着的人和已故的亡人做祈祷,以我们清醒的状态、熬夜求饶的决心而使此夜鲜活起来。

伊斯兰是博大精深的,人类全部的理智聚集起来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古兰》,更无能于表达其深奥的内涵。《古兰》云:"假若用大地上所有的树来制成笔,用海水作墨汁,再加上七海的墨汁,终不能写尽真主的言语。真主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31:27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德"字。

穆圣(祈主福安)是万圣万贤的领袖,是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政治家,空前绝后的社会改革家,但《古兰》中没有从这些方面来形容先知,而是说:"你确是具备一种伟大的性格的。"(684)穆圣(祈主福安)说:"我被差为圣,只是为了使各种美德臻于完善。"又说:"历代的先知就像一座美妙绝伦的宫殿一样,美中不足的是缺一块砖,而我便是那块砖。"

因此,用一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德"字。

这是我们2010年"盖德尔"夜的演讲——以德立教。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么非"中正"二字莫属。

《古兰》云:"我这样使你们成为一个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成为世人的作证者,而使者成为你们的作证者。"(2:143)穆斯林最大的特点就是中正,因为真主使我们成为了中正的民族。我们是最优秀的民族,优秀之处就在于中正。中正就是不左不右,不搞极端,不过分也不怠慢。

因此,用两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中正"两字。

这是我们2011年"盖德尔"夜的演讲——中正之道。

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真善美"三字。

真善美是整个人类的追求,每个民族、每个群体、每种主义和每个宗教都在追求真善美,甚至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在追求,但只有伊斯兰才真正体现了真善美,也只有伊斯兰用"伊赫桑"(إحسان)一个词涵盖了"真"、"善" 、"美"三个方面。试问,世界上除了伊斯兰外还有哪个宗教或主义可以用一个词来涵盖"真善美"?

因此,用三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真善美"三字。

这是我们2012年"盖德尔"夜的演讲——伊斯兰的真善美。

那么,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应该是哪几个字呢?

敬主爱人!这是我们今天晚上演讲的主题。

空口无凭,要拿证据来证明"敬主爱人"可以概括伊斯兰。

《古兰》是真主降示给我们使者穆罕默德——封印万圣的至圣的启示,是封印万经的至经。因此,《古兰》经文是最有力的证据。

《古兰》中有一节经文最特殊,也最贵重。

这节经文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没有哪节经文比这节更特殊,更贵重的了。这节经文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牙牙学语,长辈们就教我们吃饭时要念"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但是,往往我们最熟悉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最陌生的。

我们去国外的时候,会发现有的伊玛目领拜时,高念的第一句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而不是"一切赞颂,全归真主……"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众派有四大教法学派(مذهب),大家一致主张这四大学派都是正确的,但各个学派之间学术观点不同,伊玛目沙菲仪认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开端章——法谛海中的一节经文。伊玛目马利克认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不是《古兰》经文,是章与章之间的隔断。伊斯兰是各个宗教中最中正的宗教,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认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经文,否则不会出现在《古兰》中,但这节经文是独立的。

一位美国的学者把《古兰》的原文输入电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数字奇迹,其中包括:بِسْمِ اللَّـهِ الرَّحْمَـٰنِ الرَّحِيمِ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句经文由19个字母组成。

1)《古兰》共计114章,这节经文共出现114次,114是19的6倍。

(《古兰》共计114章,除第9章《忏悔章》外其余113章每章章首都有这节经文,而第27章《蚂蚁章》除章首一次外,中间还有一次。)

2)"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中含有四个名词, 其中"名"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1 9次;"安拉"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2 6 9 8次,是1 91 4 2倍;"至仁的"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5 7次,是1 93倍;"至慈的"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1 1 4次,是1 96倍。

3)最初降示的五节启示由1 9个单词、7 6个字母组成,7 6是1 9的4倍。这五节经文出现在《古兰》第96章《血块》章,按照《古兰经》编排成册的章序来算,这一章是倒数第19章。该章共有2 8 5个字母组成,而2 8 51 91 5倍,该章共有19节经文。

4)《古兰》的1 1 4章当中,有2 9章是用字母来开头的,而这些字母在该章里出现的次数,也是19的倍数。譬如:第5 0章《戛弗》章以ق 这个字母开始,这个字母在这一章里共出现5 7次,5 71 9的3倍。

1400年前颁降的《古兰》是摆在我们眼前、可验证的、实实在在的奇迹,这是来自真主的启示,绝非人的创作。这一点有力地反驳了一些质疑者,他们说:《古兰》是默罕默德的自创,或与他人合作的产物。大家想想,人能做到这一点吗?1400年前,写一部涵盖这些数字奇迹的著作,然后让后人发明电脑发现这些奇迹?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古兰》是真主降示的启示。

《古兰》是奇迹,它所有的词汇都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阿拉伯语也是由这28个字母组成的,只不过排列次序不同,这个排列恰恰就是奇迹所在。假如用一个汉字来概括整个宇宙,那就是"序"字。

著名经注《鲁哈白亚尼》云:真主降示给人类的104部经典涵盖了所有的知识,而《古兰》则涵盖了之前被降示的103部经典的精华;而《古兰》的精华浓缩在《古兰》开端章中,而《开端章》的精华则浓缩在"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这节经文中。

因此,"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涵盖了所有的经典,所有的启示。这节经文有着很深奥的内涵,穆圣(祈主福安)说:"凡是有意义的事情,没有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开始时,那这件事情就没有福分可言。"

原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韩生贵阿訇在一次会议上说:"伊斯兰就是尊重造物主,疼慈被造物。"尊重造物主,就是敬主;疼慈被造物,就是爱人。

2007年,本人应邀参加广东伊斯兰学术论坛时,发表《论伊斯兰的最高宗旨——敬主爱人》一文,其中谈到:近代中国四大阿訇之一的达浦生阿訇说:"故其为教也,以'敬主爱人'为宗旨,以顺从主命为功夫,以享受和平乐园幸福为究竟。夫敬主,天道也;爱人,人道也;顺从,天职也;享受,归宿也。"(伊斯兰六书)

特斯米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奉真主之名"表达了敬主;后半部分"至仁至慈的"则表达了爱人。

我们以吃饭为例:当一个穆斯林饭前诵念"奉真主之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安拉创造了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从而生出了粮食,是安拉赐给了他佳美的食物。在我们享受真主赐予各种各样美食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饥饿而死。

当一个穆斯林饭前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必须做到所吃的东西是合法的(海俩里);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应该讲究吃饭的礼仪,饭前洗手、用右手取食;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应尽量少食,不褒贬食物,更不浪费食物;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要知道进食、消化、吸收等新陈代谢的过程无一不是在真主的恩典下完成的;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吃饭,不是为吃而吃,而是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继而认主拜主,恪守五功,多行善事,从而获得两世的吉庆。

敬主表现在远离被禁止的事物,全心致力于真主命令的事情。口头满是敬主,而行动并没有表现,甚至还干被禁止的事情,就不算敬主。斋月中做礼拜,斋月一结束就将礼拜撇弃,这是敬主的表现吗?真主明令禁止饮酒和赌博,一个自称敬主的人执意饮酒、赌博,这是敬主的表现吗?

敬主还表现在不越权,对真主最大的不敬是举伴真主,其次便是越权。真主的权利是判决,合法与非法的判决者是真主,信士和非信示的判决者只是真主。穆民当中寻觅非穆斯林(臆断他人)是剥夺真主权利,是对真主的不敬。"……故复活日真主将判决他们所争论的是非。"(2:113)我们对事不对人,可以说某种行为或信仰是"库夫勒"(隐昧行为),但万不可臆断他人为非穆斯林,断人是真主的特权。

"奉真主之名"表达的是敬主,"至仁至慈的"则表达着爱人。"至仁的"和"至慈的"是真主九十九个尊名中的两个,为什么单单选中这两个尊名作为最特殊经文中"安拉"一词的定语,而不是其他尊名?在阿拉伯语中这两个词来源于同一个词根——"拉合买"( رحمة ),意为慈爱、怜悯,足见仁慈是安拉的所有属性中最显著的一个。"普慈"指真主在今世慈爱世人,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也无论是顺从者还是违抗者,真主都一样的保证他们的给养,同样地慈爱他们;"特慈"指真主在后世只慈爱行善干好的信士,只让他们进入乐园。

"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 : 107)因此,疼慈是伊斯兰最大特征之一。伊斯兰有五个关键词,即:伊斯兰(إسلام)、伊玛尼(إيمان)、伊赫桑(إحسان)、中正(وسطية)、怜悯(رحمة)。"拉合麦"这个词及其派生名词在《古兰》中出现的次数多达487次,这足以说明"拉合麦"的重要。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祈求安拉赐福于先知。 时光如梭,如白驹过隙,日月转瞬


即逝,时光中留下了我们的工作,光阴就是我们的寿


在岁末年初,人们更应该忏悔反省,以崭新的面貌辞旧迎新。清高伟大的安拉


说:"信士们啊,你们全体向安拉忏悔吧,以便你们成功"。又说

我的确会)

(饶恕忏悔者

在嬉戏和疏忽中度过年月: 没有重视来到的穆哈热木月; 没有完成热杰布月

的义务; 尚未全美斋月的斋戒; 在组里.哈吉月里, 既没有礼站夜间拜,也

未曾受戒, 你怎么才能吸取教训、消除罪过,懊悔不已,泪流满面。 请你用

忏悔之心迎接新的一年,愿你能抹去往昔所犯的过错。 亲爱的兄弟们: 安拉

使时光各有优劣,使一部分时节更加尊贵,鼓励人们在其中努力做副功和各

种功修,这些由《古兰经》和圣训提到的尊贵的时节中,就有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接下来我们将要谈谈它的尊贵之处以及地位,以该月为

主,并谈及阿舒拉日。 首先:为什么叫做穆哈热木月? 历史学家称,公元

412年,先知(求主福安之)的第五代先祖-凯俩布是第一位用阿拉伯语给月

份起名的人,将该月命名为穆哈热木月,(穆哈热木在阿语由禁止,禁戒之

意),是因为在该月禁止杀戮,如此命名是为了强调这一禁戒。 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的尊贵之处: 1:它是禁月之一; 伟大的安拉说:"依安拉的判

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安拉创造天地之日,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

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讨白章,36节),穆哈热

木月是禁月之一,先知(求主福安之)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的四个月

份是禁月,而禁月中的三个月份是相连的,分别是伊历的十一月、十二月、

一月,以及六月和八月间的穆达尔人的七月"。(布哈里圣训集辑录)。格塔

德(求主怜悯他)在解释这段经文时说:"禁月中的不义行为罪过更大,尽管

所有时刻的不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安拉为所欲为的制定事务。"古热图

比(求主怜悯他)说:"安拉专门提及四个禁月,并禁止在其中行不义之事,

表明了这几个月的尊贵"。 2:将该月称为安拉的月份; 安拉将该月称之为安

拉的月份,充分证明了该月的地位,使该月优越于其他的月份。伊玛目伊本.

热杰布(求主怜悯他)说:"安拉将该月称为安拉的月份,用安拉的尊名修饰

该月,证明了该月的尊贵,安拉只会把一些特殊的被造物用安拉的某物来表

达"。 3:这个月斋戒的尊贵; 安拉的先知(求主福安之)说:"莱曼丹月的

斋戒外最好的斋戒是安拉的月份穆哈热木月(伊历一月)的斋戒"。(穆斯林

圣训集辑录)。 吉庆祥和之禁月, 谨遵圣训多斋戒, 斋戒只求主回赐, 定

被天使永记录。 艾布.奥斯曼.乃海底(求主怜悯他)说:"人们很重视三个十天:

(莱曼丹月)伊历九月的后十天,伊历十二月(组里.哈志月)的前十天,以

及伊历一月(穆哈热木月)的前十天。" 4:阿舒拉日斋戒的尊贵,以及相关

问题; (1):阿舒拉来自"阿舍热"(阿拉伯语"十"的音译),是一种张大名词,

表示夸大,这是古热图比等人的主张。 (2):在伊斯兰初期阿舒拉日的斋戒

对穆斯林是主命,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

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便问道:"这是为什么?"犹

太人说:"这是清廉的一天,这一天安拉拯救以色列人摆脱了敌人,所以穆萨

在这天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

萨"使者在在该天斋戒了,并命令人们斋戒。(布哈里圣训集辑录)。这段圣

训证明了犹太人在这天斋戒,另外一段圣训传述也证明了此事,在布哈里和

穆斯林圣训集中有圣训提到,蒙昧时期的人们也在这天斋戒。当莱曼丹月的

斋戒成为主命后,这一天的斋戒不再是主命,而成为可嘉的圣行。 伊本.哈杰

热(求主怜悯他),引用伊本.阿布杜.班勒(求主怜悯他)的话说:"公议决

定在该天斋戒不是主命,而是可嘉的圣行"。 (3):这一天斋戒的尊贵;

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为了安拉的喜悦而在阿舒拉日斋戒,能消除

过去一年的罪过"。(穆斯林圣训集辑录)。有人就阿舒拉日的斋戒询问伊本.

阿巴斯,他说:"使者从未像重视阿舒拉日一样重视过其他日子,也从未像莱

曼丹月一样重视过其他月份"(布哈里和穆斯林圣训集辑录)。在泰白拉尼

(求主怜悯他)传述的圣训中提到:"莱曼丹月之外,在使者(求主福安之)

看来最尊贵的日子是阿舒拉日。"艾里巴尼鉴定这段为正确的圣训。摘自《鼓

励行善的正确圣训》。 (4):在这一天怎么斋戒; 伊本.哈着勒(求主怜悯

他)说:阿舒拉日的斋戒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品级是只在阿舒拉日当天斋

戒; 中等品级是在第九日和阿舒拉日两天都斋戒; 最高品级是在第九日和阿

舒拉日以及第十一日都斋戒。 第一个等级的证据:有圣训中提到阿舒拉日斋

戒,而没有说前面一天和后面一天的斋戒; 第二个等级的证据:先知(求主

福安之)说:"如果活到来年,我定会在第九日斋戒"。(穆斯林圣训集辑

录)。 第三个等级的证据:白哈给传述的圣训,"你们要有别于犹太人,在阿

舒拉日前一天和后一天都斋戒"。传述系统羸弱。 伊本.盖伊姆(求主怜悯

他)说:"单独在第九日斋戒的人没有正确理解圣训,他没有明白圣训语句,

以及圣训的表达方式,远离了圣训字面意义以及教法意义"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