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中吸引人心的方法
切赞颂归于安拉!他用泥土造人,并赋予其灵魂;一切赞颂归于安拉!他赋予人理智与天性,将正、邪两条道路摆在他们面前,选择正路者,两世幸福,选择它途者,自受其害。祝福和赞美正教的典范——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家人,祝福所有的圣门弟子、再传弟子和追随正教直至末日者。
安拉的仆人们啊!每个人生来就向往幸福、快乐、顺利的生活,同时,每个人又都想急于求成,希望自己的善功立竿见影。这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天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好事时,总是高兴,得意,甚至有时候会得意忘形,更有甚者会变的狂妄自大,忘记安拉、忘记教门,把所有的成就归给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的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唯一因素;相反,每当他们遭遇不幸、连连失败的时候,他就忧伤失望,甚至绝望,以至于怨天尤人,抱怨安拉对他不公。但是,不管境况如何变化,具有坚定信仰的人总是时刻牢记安拉,从不忘记今世生活中的富贵或贫贱都是安拉的考验,是暂时的。因此,他们在康乐富足时,感赞安拉,更加努力地行善、做好事;在贫困潦倒时,也知道忍耐和祈求安拉的回赏。
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فَأَمَّا الْإِنسَانُ إِذَا مَا ابْتَلَاهُ رَبُّهُ فَأَكْرَمَهُ وَنَعَّمَهُ فَيَقُولُ رَبِّي أَكْرَمَنِ وَأَمَّا إِذَا مَا ابْتَلَاهُ فَقَدَرَ عَلَيْهِ رِزْقَهُ فَيَقُولُ رَبِّي أَهَانَنِ
“至于人,当他的主考验他,故优待他,而且使他过安逸生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优待我了。'当他考验他,故节约他的给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凌辱我了。"(89:15-16)
又说:
وَلَئِنْ أَذَقْنَا الإِنْسَانَ مِنَّا رَحْمَةً ثُمَّ نَزَعْنَاهَا مِنْهُ إِنَّهُ لَيَئُوسٌ كَفُورٌ،وَلَئِنْ أَذَقْنَاهُ نَعْمَاء بَعْدَ ضَرَّاء مَسَّتْهُ لَيَقُولَنَّ ذَهَبَ السَّيِّئَاتُ عَنِّي إِنَّهُ لَفَرِحٌ فَخُور،إِلاَّ الَّذِينَ صَبَرُواْ وَعَمِلُواْ الصَّالِحَاتِ أُوْلَئِكَ لَهُم مَّغْفِرَةٌ وَأَجْرٌ كَبِيرٌ
“在遭遇艰难之后,如果我使他尝试幸福,他必定说:'灾害已脱离我了。'他必定欣喜而且自夸。如果我使人尝试从我发出的慈恩,然后我把那慈恩夺取了,他必定失望而且孤恩。但坚忍而且行善的人们,将蒙饶恕,并受重大的报酬。"(11:9-11)
由此可见,急于求成、急于下结论、随着遭遇的优劣变化而欣喜或失望等,都是人的天性,唯有当人们心系安拉,信仰坚如磐石时,才不至于如此浮躁。那么,如何使人心系于安拉,又如何坚定人们的信仰?这是每一个有志于宣传圣教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这问题的最简单直接的答案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认可你的时候,才会接受你的宣传。正如《古兰经》所说:
فَبِمَا رَحْمَةٍ مِّنَ اللّهِ لِنتَ لَهُمْ وَلَوْ كُنتَ فَظّاً غَلِيظَ الْقَلْبِ لاَنفَضُّواْ مِنْ حَوْلِكَ
“只因为从安拉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末,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3:159)又如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人们的)灵魂犹如征集的军队,相互认可的,团结在一起;相互排挤的,彼此分歧。"(布哈里辑录)那么,如何赢得人心呢?这正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
伊斯兰非常重视用各种美德和嘉言懿行感化人心,联合人心,把伊斯兰的精义用最美好的方式传递给世人。
圣妻赫蒂彻曾描述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性格说:“誓于安拉,你接续骨肉,忍辱负重,救助贫弱,款待客人,援助真理,安拉绝不会羞辱你。"(布哈里辑录)
迁徙到麦地那之后,先知(愿主福安之)运用伊斯兰的精诚互助精神,把迁士和辅士们团结在一起,让这些曾经相互仇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人结成了同甘共苦的兄弟。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我们看看使者是怎样教育迁士和辅士们团结在一起的。扎比尔的传述:“某此行军途中,一位迁士从后面用手或脚打了一位辅士。那位辅士喊道:'辅士们啊!'那位迁士喊道:'迁士们啊!'(呼喊各自的部族以威慑对方)安拉的使者听见喊叫声,问道:'这个愚昧时代的呼叫是怎么回事?'他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一位迁士从后面用手或脚打了一位辅士。'使者说:'你们放弃这样的呼喊吧!它的确令人恶心。'阿卜杜拉·本·吴班耶(伪信士)听到这个话以后说:'他们做了这(样的事),以安拉发誓!如果我们返回麦地那,尊荣者必将卑贱者驱逐出城。'(他指的卑贱者是使者和信士们)有人把阿卜杜拉的话告诉了安拉的使者,大贤欧麦尔站起来说:'安拉的使者啊!允许我杀了这个阳奉阴违的人吧!'使者说:'由他去吧!以免人们说:穆罕默德杀自己的弟子。'当时,迁士少而辅士多,之后迁士增多。"(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就这样,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凭着他包容的胸襟和智慧的方法,让所有的穆斯林成为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他常教导穆斯林要宽容、温和,不要粗暴、狭隘,他曾警告说:“人们啊!你们中有些人只能让人们惊恐逃散。你们中有谁带众礼拜,就让他礼的轻快一点,因为他后面有老人、小孩和有急事者。"(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从上面两段圣训中,不难看出伊斯兰对联合人心的重视,说明赢得人心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伊斯兰同时强调,为了赢取人们的心和信任,得到他们的喜爱和接受,我们的态度、方式和方法都必须源自我们的信仰,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要真实地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上,没有造作,没有虚情假意。《古兰经》中讲述了“七人一狗"的故事,故事中的几个青年人之所以离开故乡和家人,放弃舒适的生活,完全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安拉在《故事章》中关于穆萨圣人和那位报信人而说:
وَجَاء رَجُلٌ مِّنْ أَقْصَى الْمَدِينَةِ يَسْعَى قَالَ يَا مُوسَى إِنَّ الْمَلَأَ يَأْتَمِرُونَ بِكَ لِيَقْتُلُوكَ فَاخْرُجْ إِنِّي لَكَ مِنَ النَّاصِحِين، فَخَرَجَ مِنْهَا خَائِفًا يَتَرَقَّبُ قَالَ رَبِّ نَجِّنِي مِنَ الْقَوْمِ الظَّالِمِينَ
“有一个人,从城的极远处忙来说:'穆萨啊!臣仆们的确正在商议要杀你,你快出走吧。我确是忠于你的。'他就从城里战战兢兢地逃出来了,他说:'我的主啊!求你使我脱离不义的民众。'"(28:20-21)报信人之所以“从城的极远处忙来",是因为其信仰使然,穆萨圣人之所以从城里逃出,是为了“脱离不义的民众"。
为了赢得人们的心和信任,得到他们的喜爱和接受,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首先要有端正的举意。时刻牢记“一切工作,全凭意念。";其次,要紧随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圣行,学习和效法他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第三,同时还要借鉴清廉先贤们的经验;第四,始终坚持温和、宽容的待人方式,避免粗暴、狭隘。正如安拉在《古兰经》中要求使者说:
فَبِمَا رَحْمَةٍ مِّنَ اللّهِ لِنتَ لَهُمْ وَلَوْ كُنتَ فَظًّا غَلِيظَ الْقَلْبِ لاَنفَضُّواْ مِنْ حَوْلِكَ فَاعْفُ عَنْهُم ْ وَاسْتَغْفِرْ لَهُمْ وَشَاوِرْهُمْ فِي الأَمْرِ فَإِذَا عَزَمْتَ فَتَوَكَّلْ عَلَى اللّهِ إِنَّ اللّهَ يُحِبُّ الْمُتَوَكِّلِينَ
“只因为从安拉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么,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故你当恕饶他们,当为他们向主求饶,当与他们商议公事;你既决计行事,就当信托安拉。安拉的确喜爱信托他的人。"(3:159)
获取人们的喜悦和接受的方式有:与人见面时亲切握手、问候;说话交谈时和颜悦色;对方说话时认真倾听;要经常和人们接触,关心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人们做好事、善事;保持幽默风趣的性格;给人容易,不强人所难;在劝告别人时,态度诚恳,语言温和,就事论事,点到为止,最好能引经据典,让人心服口服;对行善的人和工作积极的人表示感谢和支持,认可他们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
安拉在《古兰经了》中描述敬畏者说:
الَّذِينَ يُنفِقُونَ فِي السَّرَّاء وَالضَّرَّاء وَالْكَاظِمِينَ الْغَيْظَ وَالْعَافِينَ عَنِ النَّاسِ وَاللّهُ يُحِبُّ الْمُحْسِنِينَ
“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安拉是喜爱行善者的。"(3:134)
伊本·欧麦尔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与人们相处并能忍耐他们的伤害的信士要比不与人往来,也不能忍耐他们的伤害的信士优越得多。"(艾哈迈德辑录)努尔曼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信士们彼此友爱、互相怜悯,犹如一个身体,如果一个肢体疼痛,全身就会为它失眠、发烧。"(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安拉啊!求你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德,增加我们的善行,你确是唯一引导者!
愿安拉以伟大的《古兰经》赐福我和你们,使我们大家受益于天经的启示和教诲。祈望主饶恕我和你们所犯的罪过,向安拉忏悔吧!安拉是至恕至慈的。

《古兰经》简介
《古兰经》的简介和主要内容
一直以来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询问着:"《古兰经》到底是本什么书籍?讲述些什么?为何穆斯林对其如此的敬重?"甚至很多所谓的穆斯林也很不明白《古兰经》到底是什么?
在此我们谈谈《古兰经》的简介和主要内容: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古兰"一词是阿拉伯语音译,也有译为"可兰",意思是读,首次被降下的经文便是"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尊名而宣读",我们要宣读造物主安拉的恩典,安拉的大能,传达安拉的教诲,读既是学习。《古兰经》是真主在先知穆罕默德*二十三年(公元610——632年)的传教过程中适时地、零星地用阿拉伯文降示的一部综合性法典。《古兰经》共有114章,不同章节有不同的长度,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在第三任哈立法奥斯曼执政时期才把《古兰经》整理成册的。学者们把《古兰经》分为大致相等的30个部分。这样安排《古兰经》,有利于记忆和诵读,在穆斯林的斋月,每晚诵读一部分(一本),30天内即可把《古兰经》全部诵读完。诵读和背记《古兰经》原文,对穆斯林来说是一种接近造物主安拉的功修,是有丰厚回赐的。
虽然《古兰经》是造物主用阿拉伯语降示的,但它包含的信息则是针对全人类的。《古兰经》特别提到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给全人类的使者,而且他是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所以,《古兰经》是真主降示给人类的最后启示,是来证实先知摩西和耶稣所带来的经典,纠正其中被人为篡改的部分,解除针对特定历史时期制定的律例,废除针对某些民族颁布的律法,从而让 《古兰经》成为普世价值的新法典。同时也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伊斯兰教法的渊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据,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
《古兰经》的风格
《古兰经》是受保护的,不被人为篡改的,《古兰经》的风格,韵律是人类无法模仿的。同样任何一种译文都不能完全表达原文的意义,甚至可能和原文不匹配,正因为这种情况存在,所以,诵读《古兰经》要用阿拉伯语,穆斯林每天的五次礼拜,要用阿拉伯语完成。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古兰经》使人百读不厌,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在穆圣时代确有很多人在《古兰经》威力的感召下信奉了伊斯兰教,大贤欧玛尔就是其中一位。
《古兰经》是人类走向成功的向导,是指导人类幸福的生活指南,是治疗人类心病的良药!先知穆罕默德是领路人。人类需要信仰,如同生命需要水一样,造物主所启示的信仰才是最正确的,伊斯兰就是认主独一的信仰。造物主用《古兰经》启示指导人类,有理智的人会参悟与思考。
《古兰经》包罗万象,涉及任何领域的内容:有人生所需要的一切精神力量和动力,有人生的生活原则,有细则,有方针,有规范,从信仰到功修,从社会到人生,从个人到集体,从品德到礼仪,从命令到禁止,从故事到历史,从经济到文化、教育,还包括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国家,战争与和平,科学与艺术,生物学,植物学,语言学等等的方面。
尽管很多人不懂阿拉伯语原文,不能看懂《古兰经》原文,但也不妨碍任何人学习和了解《古兰经》的内容和正确的信仰。愿你也有颗寻找正道的心和坚持的信念,通过《古兰经》的奇迹,愿你得到引领!人生不再迷茫!
请联系我们,穆斯林在线为你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