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法图麦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法图麦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圣女法图麦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穆圣(祈主福安)和圣门弟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真主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真主者,你们有使者可以作你们的优良模范。"(33:21),先知说:"我的同伴们犹如繁星一般,无论跟随哪一个,你们都会得到正道。"

莱麦丹月前的一段时间,我们分别讲述了十八位圣门弟子的经历,他们是"以乐园被报喜的十大圣门弟子"、"四大阿卜杜拉"、"三位非阿拉伯裔圣门弟子"和"三位女圣门弟子之圣妻赫蒂彻"。

今天我们讲述穆圣(祈主福安)和圣妻赫蒂彻最小的女儿法图麦,赫蒂彻是圣妻中的典范,法图麦是先知儿女中的典范。穆圣(祈主福安)说:"人类史上,有四位杰出的女性,她们是女性中的领袖人物,她们是尔萨圣人的母亲麦尔彦、暴君法老的妻子阿西亚、赫蒂彻和法图麦。"

穆圣(祈主福安)二十五岁那年,同比他大十五岁的赫蒂彻结婚,婚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真主赐予他们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噶西姆、阿卜杜拉和泰伊布相继夭折,四个女儿分别是宰乃拜、鲁格娅、温姆库利苏姆和法图麦。

穆圣(祈主福安)非常喜欢小女儿法图麦,四个女儿中法图麦不论长相还是性格,甚至走路的姿势都最像先知。圣妻阿伊莎说:"我没有见过言行举止、走姿方面比法图麦更像先知的人。"

法图麦出生在特殊的一年,那年穆圣(祈主福安)三十五岁。麦加发洪水,天房的墙体被冲垮,抢修天房已刻不容缓。麦加人一齐动手修建天房,工期进行到放置黑石时,部落之间产生了大的分歧,各部落都认为只有本族人最有资格独享这份殊荣,人们互不相让,几天的争吵毫无结果,几乎兵戎相见。为了避免一场大的流血冲突,有人提出了和平解决这一争端的方案——请第一个走进禁寺大门的人裁决,真主的意欲,第一个走进的人便是穆圣(祈主福安)。众人欢呼道:"穆罕默德,诚实的人,我们都愿意服从他的裁决。"穆圣机智从容地脱下身上的大衣,铺在地上,把黑石搬到上面,请各部落的头领各抓大衣的一角,命他们一起把它抬到原有的位置。穆圣(祈主福安)又亲手搬起黑石,将它安放到位。就这样,一场大的争端终于圆满的平息了,几乎面临战争的麦加人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穆圣(祈主福安)解决完这场危机,刚刚回到家门口,就听到房内婴儿呱呱叫声,圣妻赫蒂彻平安生下了法图麦。

法图麦备受父母的喜爱,但穆圣(祈主福安)家教非常严格,当法图麦长到五岁的时候,先知奉主命为圣,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天使吉卜利勒时不时地给穆圣(祈主福安)送启示,父亲的一切法图麦从小就看在眼里,耳濡目染,伊斯兰的信仰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在法图麦幼小的心灵当中。

穆圣(祈主福安)还没有为圣前,周围邻居朋友们非常友好,当先知接受启示开始传达使命的时候,人们开始和他作对起来,不相信先知的使命。麦加多神教徒百般折磨、迫害先知及其家人,门口倒满荆棘,将不干净的东西扔进院内。有一次,先知正在卡尔白礼拜,艾布杰赫利和他的同伙们在在一边互相说道,你们谁敢乘穆罕默德礼拜时,把某某家刚宰的骆驼胎盘倒在他背上!阿格白立即跳起来端来胎盘,盯着先知,等先知扣下头去的时候,上前把这些脏东西倒在先知的背上。先知扣着头一动不动,当时穆斯林由于力量还很单薄,都不敢站起来,后来,八九岁的法图麦赶来才清除掉这些污秽,并且咒骂了阿格白。

后来,古莱氏人决定和穆圣(祈主福安)、圣门弟子,包括由于家族关系一直支持穆圣(祈主福安)、但尚未归信的哈希姆部族,实行长达三年的经济封锁,并且将他们驱赶到山谷,规定不准古莱氏人和他们交往、说话、做生意、通婚。山谷中的生活非常艰难,甚至圣门弟子吃树叶充饥,很多人因此归真。从山谷出来不久,保护先知多年的伯父艾布塔利布的病越来越重,最终去世。两三个月后,信士之母赫蒂彻也归真,享年六十五岁。一年内,穆圣(祈主福安)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悲痛年"。法图麦从小失去了母爱,姐姐们也相继出嫁,照顾先知的重任就落在了法图麦的肩上。

穆圣(祈主福安)和圣门弟子将家庭和财产都留在麦加,背井离乡迁徙到麦地那后,生活非常窘迫。穆圣(祈主福安)非常疼爱法图麦,每当出门或出战回来第一站是到清真寺礼两拜庆贺拜,然后直接去探望女儿法图麦。

"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26:214)这节经文降示,穆圣(祈主福安)召集自己的亲人,并告诫道:"你们要自己干善功,要抓紧干教门,但如果你们你干善功,哪怕我是真主的使者,也不会对你们有丝毫裨益。法图麦!你要自己干善功,我不会有益于你。"

穆圣(祈主福安)时代,古莱氏贵族的一位妇女犯偷盗罪,按教法应割去其手。其家人怕丢面子,遂找乌萨麦向穆圣(祈主福安)说情,希望可以网开一面。结果,穆圣(祈主福安)听到乌萨麦的说情后勃然大怒,严厉训斥乌萨麦并登上讲台,说道:"正是由于不公道,前辈的人才遭受到真主的惩罚而被毁灭,当有权势之人违反法律,不执行律令;当贫穷可怜之人违法时,却要完全受惩罚。真主的法度一定要执行,任何人都不可逾越。指主起誓,假如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犯了偷盗罪,我一定会砍去她的手!"这里先知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说明在真主的法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先知对女儿严格的教育。哪怕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违法的法律,也绝不姑息!

法图麦要照顾自己的父亲,所以一直拒绝别人的求婚,直到十八岁还没有出嫁(阿拉伯女孩一般八九岁就已成熟,达到可婚配的年龄)。迁徙麦地那后,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相继来求婚,但穆圣(祈主福安)都婉言谢绝,阿里前来求婚,先知很情愿并且答应了求婚,并问阿里:"你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聘礼?"答曰:"什么都没有。"先知说:"我给你的铠甲呢?你卖了它吧。"欧斯曼花470个硬币买了阿里的铠甲,阿里用400个硬币作为聘礼,70个硬币买了其他东西。

就这样,法图麦从一个孝顺父亲、悉心照料父亲的女儿转变成一个贤妻。婚后,两人的生活非常清贫,法图麦亲自磨面,两只手上起了许多茧,阿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并说:"要不你去找先知,让他赏赐我们一个奴婢帮你干活。"先知看到女儿手上的茧,心疼地留下了眼泪,说:"我的女儿啊!你要忍耐,真主的回赐是无限量的。你夫妻二人晚上睡觉前念《忠诚》章,《曙光》章和《世人》章,真主会襄助你们的。"法图麦高心地回家了,丈夫阿里见妻子两手空空而回便问何故,法图麦说:"先知给我们比奴婢更好的了。"

夫妻二人生活如此艰难,但始终坚持行善干好。有一天昏礼,阿里和法图麦做了点好吃的准备开斋,正当他们要吃的时候,来了一个穷人讨饭,阿里二话不说把吃的全部给了乞丐。第二天,两人又做了点吃的,正要吃又有人来敲门,一个可怜的孤儿来要饭吃,阿里把吃的全给了孤儿。第三天,正开斋的时候,声称是俘虏的人来讨饭,于是阿力毫不犹豫地把吃的给了俘虏。经云:这三个人是天使吉卜利勒扮成人形来考验夫妻二人的。"他们为喜爱真主而赈济贫民、孤儿、俘虏。我们只为爱戴真主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感谢。"(76:7

婚后,法图麦生下了两个儿子哈桑、侯赛因,两个女儿宰乃拜和温姆库利苏姆,法图麦是个真正的贤妻良母,把孩子们照顾的很好。

伊历十一年,穆圣(祈主福安)归真了,法图麦非常痛苦,因为她不仅是女圣门弟子,也是先知活着的唯一的女儿。先知的三个儿子很小就夭折了,然后三个女儿也相继归真。

穆圣(祈主福安)归真前,法图麦来探望父亲,法图麦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心疼地说:"我的父亲啊,您受苦了。"先知回答说:"我的女儿啊!今天之后,你的父亲就不会受苦了。"先知给法图麦说了悄悄话,她立即就哭了,第二次又说悄悄话,她破涕为笑。先知归真后,阿伊莎就此询问了法图麦。他拒绝回答,后来阿伊莎再次询问时,法图麦说:"先知告诉我,由于这个病他会归真,所以我就哭了;第二次他告诉我,我是众妇女的领袖,我将是去见他的第一位亲人,我就笑了。"

果然,半年后法图麦归真了,年仅二十九岁。

一个人的成就不以年龄来衡量,而是以善功来衡量。

祈主擢升法图麦的品级,让我们的女同胞中出现更多的像法图麦一样优秀的女性。

宣教员要了解所宣对象的状况
宣教员要了解所宣对象的状况

宣教员对宣教对象的了

第一章 对宣教对象的了解

何谓宣教对象?

所有的人无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宣教对象,都有权力接受安拉的召唤,因为伊斯兰是永恒安拉的道路,他派遣使者向全人类宣告其使命。

安拉说:“你说:'众人啊!我确是安拉的使者,他派我来教化你们全体。'"(7158

又说:“我(安拉)只派遣你为全人类的报喜者和警告者。"(3428

这些宣谕是针对全人类而言,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被排除在外而丧失聆听召唤,接受宣教的机会,只要他具备理智,则不论他的种族、民族、血统、肤色、职业、性别等差异,犹如使者的同伴,艾卜·白克尔是阿拉伯人,比俩里是埃塞俄比亚人,索海布是罗马人,色来芒是波斯人,海蒂吉是妇女,阿里是少年,奥斯曼富甲一方,奥玛尔则一贫如洗。

召人信主的使者是面向全人类的,它不只专属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阶层、哪一部分人,正如《古兰》以阿丹的子孙呼唤众人那样。

安拉说:“众人啊!你们的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221

又说:“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731

宣教者应明白其宣教使命的全球性,尽其所能召人信仰安拉,这与宣教者先向身边的人宣教而后向外拓展其宣教领域是不矛盾的,每个人都有权获得召唤,但不应舍近求远,因为近而易于宣教,渐至外围远处,关于此《古兰》指示说:“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26214)尽管该节启示是对使者的告诫,但其意义却是针对每个宣教者,他们应首先从亲人、亲戚以及他们所认识的人开始宣教,而且对亲人、亲戚的宣教比对他人的宣教更有责任,因为宣教者若是一家之主,则他对家人有此责任。

使者说:“你们每个人都是放牧者,对他所牧放的要负责任。"这一责任范围很广,要提供他们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教门,教授人们所必须遵守的各项伊斯兰事务的规定,召唤他们信安拉。

安拉赞誉一位使者时说:“他以拜功和教课命令他的家属,他在他的主那里是可喜的。"(1955

安拉又说:“信安拉的人们啊!你们当为自身和家属预防那以人和石为燃料的火刑。"(666

为家人预防火狱的方法便是召唤他们服从安拉的命令,弃绝安拉的禁止,归顺伊斯兰。

宣教对象的权力

宣教对象有权获得探访、召唤,也既宣教者应该主动寻找、探访宣教对象,召唤他们信仰安拉。而不是坐于家中、寺内等待他人前来聆听教诲。使者曾亲往古莱氏人的聚会、谈话处,向人们宣教。节日期间,有不少部落的人前往麦加。在伊本·哈希姆生平中记载:“在一些节日期间,使者前去看望那些异地来的各部族,召唤他们信仰安拉,说明自己是安拉的使者,要求他们承认并支持。人站在各部落的驻地,对他们说:'某某部落的人啊!我是安拉派往你们的使者,他命令你们崇拜安拉,不以假主与之相匹配。你们脱离那些偶像,你们要相信我承认并支持我,我要向你们说明安拉派遣我的使命。'使者不问前来麦加的人姓名、地位,都无一例外地予以欢迎,召他信安拉,而且使者不满足于麦加居民和前来麦加的人,他还外出到塔伊夫去宣教(他到了塔伊夫,找到一部分有学识和地位的人,与他们座谈,向他们宣教)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去探寻宣教对象从而向他宣教而不是坐等他来?回答如下:

一、使者的职责就是传达安拉的启示。

安拉说:“使者啊!你当传达你的主所降示你的全部经典。"(567

又说:“使者只负明白的传达责任。"(2454

这个传达的使命要求使者转至任何一处宣教未曾达到的地方,或者传达的讯息有误或传达正确但未见落实与效果,从而找到使者聆听教诲,为此,使者奔赴各地传达启示,召人信主。

二、使者怜悯主的仆人,促使他努力指导他们脱离违逆安拉的境况,前往传达其使命,召他们信安拉。

三、背离伊斯兰的人,其心有病,有心病的人不了解他们的病因,甚至感觉不出自己有病而需诊治,在使者们看来必须将他们的病告诉他们,不能坐等他们前来求治,而是主动前往,明确告知并为其诊治,因为他们的病致使他们拒绝召唤,不愿寻医。

宣教应以使者为楷模,到人们中间去,向他们宣传伊斯兰,召唤他们信主,分散到城乡各地的宣教者多好啊!为此伊玛目安萨里说:“每个学者或负责一个国家、地区、清真寺或一处地方,他要教授他所负责的地区的人们的教门知识,告诉他们什么对他们有害,什么对他们有益,什么使他们不幸,什么使他们幸福。当人们求教于他时,他不应安坐不理,而是主动欢迎人们到他这里来。这样的学者是众使者的继承者,而众使者是不会坐视人们的无知愚昧而不顾,他们都曾主动召唤人们,敲打他们的房门,逐家逐户地去引导他们。对学者和掌权者而言,这是安拉的命令,他们在各地培养一些教门人才,教授人们教门知识。恶劣和德性不是生而带来的,是愚昧夫知导致的。必须前去传达和召唤他们信主、行善。"

不要轻视任何人

宣教者不应轻视任何人,而不向他宣教,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听取召唤。也许宣教者不以为然的事,他将在安拉那里以他服务于安拉,召唤人们信主的工作而获得更大的份额。使者对所遇见的或前去找到的每一个人都予以宣教。使者生平记载,在迁徙以前三年,在各部落都参加麦加节庆、季节的集会上,人遇到了六个从黑兹来吉来的人,使者与他们坐谈,召唤他们信仰安拉,并向他们诵读了《古兰》启示,他们随即响应,归信了安拉和使者,而后回到了他们的家乡麦地那,向他们的族人介绍了使者,敦促他们也信仰伊斯兰,从而伊斯兰在他们中间传播开来。使者并未轻视他遇见的这六个人,他们是理发匠。当时,在麦加周围的部落都不响应他的召唤,他未对自己说:“这几个理发匠又有什么希望呢?"而后这六个人成了麦地寻第一批宣教者,作为宣教者应该以使者为榜样,不轻视任何人努力宣教,也许将有他当时看不到的重大效益,在其手中产生出来。

宣教对象的义务

宣教对象有权得到召唤不受轻视,在他听到召唤时也应响应,因为他听到的是真善美的召唤,是安拉的召唤。现在要说明和解释的也许有益于宣教者,助其避免失望,低落的情绪,使其看到希望。我们认为人们在响应召唤,接受宣教方面是不一样的,有人很快响应,有人则很慢,在这二者间有许多不同的程度,有人很快信仰,有人则观望等待,反复犹豫,象艾卜·白克尔和法老的一些术士就属前者,使者在提到艾卜·白克尔响应宣教时说:“任何人听到我的召唤都观望犹豫,只有艾卜·白克尔,当他一听到召唤就即刻信仰了。"关于法老的那些术士们,当时他们被法老召集来了,与穆萨的奇迹能力抗衡,安拉叙述了他们的故事及他们的信仰过程:“穆萨就扔下他的手杖,那条手杖忽然吞下他们所有幻化的[大蛇],术士们就拜倒下去,他们说:'我们只信仰全世界的主──穆萨和哈伦的主。'法老说:'我还没有允许你们,你们就信仰他了吗?他必是你们的头目,他传授你们的魔术,你们不久就知道我必交互着砍你们的手和脚,我必将你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说:'那也没什么,我们将归于我们的主,我们的确渴望我们的主赫宥我们的过失,因为我们是首先归顺的。'"当时那些术士们应法老之召而来,原是要助纣为虐,对抗穆萨的召唤,但当他们看见穆萨的奇迹,他们知道,这绝不是什么魔术,而是来自于安拉的大能,证实了穆萨是安拉的使者,当他们看到了明证立刻信仰,这足证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光辉深入其心灵,驱除了谬误,使他们毫不迟疑地明确表达:“我们只信仰全世界的主──穆萨和哈伦的主。"当罪恶的法老恫吓他们时,他们说:“那也没什么。"也即今世的惩罚其痛苦是短暂的,我们能够忍受,而后,我们将看见我们的主,信士的主,我们渴望赦宥我们先前罪过。当我们看见穆萨的奇迹后,我们即刻归信安拉。

以上是二例迅速响应号召,信仰安拉的例子。至于观望等待、迟缓、犹豫的例子不胜枚举,努哈与其族人相伴九百五十春秋,但信仰者了了。象艾卜·苏福扬等人,他们有的在麦加收复后,才信仰伊斯兰。有的是经过二十多年严酷的战争之后才归信,另有一些人则至死不响应召唤,背逆地死去,求安拉使我们免遭此难!

宣教对象有义务在获得安拉引导后,履行伊斯兰的责任,按伊斯兰的准则处理各项事务和生活,遵从《古兰》、《圣训》,敬拜安拉,服从安拉、使者所命的各项要求,不能掺杂伪信,并说自己是穆斯林,但同时又不履行伊斯兰的责任与义务。

​非穆斯林怎么谈论伊斯兰?
​非穆斯林怎么谈论伊斯兰?

非穆斯林怎么谈论伊斯兰?

ماذا يقول غير المسلمين

عن الإسلام؟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真主赐予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伊斯兰,是前代各个天启宗教的延续,是道集大成的、至善至美的宗教,因此,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是全人类的信仰。事实胜于雄辩,伊斯兰在世界人类中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其一,它有纯正无误的《古兰经》,在现存的、蒙真主启示的宗教经典中,没有一部能像《古兰经》那样,其形式和内容完整如初地保存下来。其二,其它的宗教都不能给世世代代、各行各业的人提供令人信服的指引,而伊斯兰确是赋予全人类的信仰,它提供的基本指导能解决人世间的各种问题。伊斯兰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考验,有着深厚的潜力为人类缔造理想的社会,正如他在真主的最后一位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昔日领导下所建立的社会一样。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物质条件极度贫乏的情况下,却能战胜最顽强的敌人,使他们皈信伊斯兰,这实在是个奇迹。偶像崇拜者、盲目地追随祖先的遗教者、挑拨部落间的冲突者、侮辱人性尊严和制造血腥仇杀者,在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引导下,变成了最有秩序、最有道德的民族。伊斯兰开拓了人们的精神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尊严,向世人展示:正义是检验功绩和荣誉的唯一标准。人性是不变的,伊斯兰以适合人性和任何时代的法律与原则为人类塑造了社会、文化、道德和商业活动。

遗憾的是,对于伊斯兰这种卓越的成就,西方的基督教不但不予以肯定,以诚恳的态度去理解,反而视伊斯兰为一种对立的宗教。在十字军东征的年代,这种倾向变本加厉,他们杜撰了大量的文章,用以诬蔑伊斯兰、丑化伊斯兰的形象,当今的学者们开始认识伊斯兰的真正本质,他们以客观的言论有力地反击了那些自称为"东方通"者对伊斯兰的妄加雌黄。

在此,我们仅引证部分非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的客观评价,这些学者都是久负盛名的,本来真理无需对其多加辩护已昭著无疑,但是,长期以来伊斯兰都蒙受着恶毒的攻击,致使许多人对其是非不明,混淆不清。因此,我们希望下文所引证的评论,有助于促使人们对伊斯兰有一个明确而正当的了解。

Œ甘努泰勒于一八八七年十月七日在华盛顿教会一次会议上的演讲,本段是由艾诺引自《伊斯兰的传播》一书中的第七十一至七十二页。

"伊斯兰以勇敢刚毅取替了僧侣制度,它给努力带来了希望,给人类带来了兄弟般的友情,并对人们的基本权利予以肯定。"

沙路贞尼纳杜在讲授"伊斯兰的理想",见一九一八年在德拉斯出版的《沙路贞尼纳杜言论集》的一六七页。

{SaroJini naidu Lectures on "Theldeals of Islam"See Speeches and Writngs of sarojini}

"公义是伊斯兰最奇妙的理想之一,因为当我阅读《古兰经》时,我发现了充满活力的生活原则,那并非是些什么神秘莫测的教条,而是合乎人情道德的规范,适合于全人类的生活准则。"

Ž迪利斯奥拉利在其著作《十字路上的伊斯兰》——于一九三二年在伦敦出版——的第八页中说:

"然而,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传说中的穆斯林疯狂地横扫世界,持着利剑强迫被征服者接受伊斯兰,这纯属无稽之谈,是部分历史学家的一种荒谬绝伦的论调。"

基比在其著作《伊斯兰何去何从?》——于一九三二年在伦敦出版——的第三七九页中说:

"当然伊斯兰对人类的贡献还不止此,它毕竟比欧洲更接近真正的东方,而且有一种优越的传统,那就是各族之间能够相互谅解与合作,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其它的社会能如此成功地融合众多不同背景的民族,使人们得到同等的地位和机会。伊斯兰就是这样,它有能力使一些明显的、互不相容的种族和传统和平共处、和衷共济。若想让东西方社会从对抗变为合作的话,必须由伊斯兰来出面周旋;欧洲东方关系的种种问题,伊斯兰都有恰当的解决办法。如果他们能团结起来,和平的希望便能大为增加,但如果欧洲拒绝与伊斯兰合作,无形中便把它让到对方的怀里,其结果对双方都是一种灾难。"

萧伯特在其著作《真正的伊斯兰》——81936号——的第一卷中说:

"我时常把穆罕默德的宗教置于最崇高的地位,因为它充满了活力,在千变万化的社会里,我总觉得伊斯兰是唯一具有同化力的宗教,因此,无论在什么年代,它都能使自己具有很大的魅力,吸引众多的人。我曾经仔细地研究过穆罕默德的生平,他确实是一位非凡的人物,以我个人的见解,他并不是耶稣的敌人,而是他的朋友,他实在应被称之为人类的救星,我相信如果能有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在当今世界执掌政权的话,他会成功地解决世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人类带来人们急需的和平与快乐,我曾预言穆罕默德的宗教信仰,将会被欧洲人所接受。事实上,今日的欧洲已逐渐地开始接受了这个宗教。"

‘汤恩比在其著作《文明受考验》——于一九四八年在纽约出版——的第二零五页中说:

"穆斯林之间部分种族的态度,是伊斯兰的一项伟大的成就,事实上,当今世界正渴求着伊斯兰的这种优点传播。"

’史达德在其著作《伊斯兰——所有先知的宗教》——该书出版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的第五十六页中说:

{A.M.L.Stoddard.quoted in Islam-The Religiom of Allprophets. P.56,Begum,Bawani Waqf. Karachi,Pakistan}

"在人类历史上,伊斯兰的兴起纯属一椿令人惊讶的盛事。伊斯兰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土地和民族中兴起,在一个世纪内,已传遍了半个地球,它推翻了诸帝国,瓦解了创立已久的宗教,重铸了各个种族的灵魂,建立了一个新世界——伊斯兰世界。

我们越研究伊斯兰的发展,就越觉得它是一个不寻常的宗教,其它的宗教都是慢慢地发展、痛苦地挣扎,后来还要依靠一些改信宗教的君主的强大力量的协助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基督教要依靠康斯但丁大帝,佛教要依靠阿育王,而拜火教要靠波斯王塞鲁士。每位君主都以他们世俗的权利扶持他们改信的宗教。而伊斯兰并非如此,它复兴于人烟稀少的沙漠,在一个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游牧民族中发展起来,他没有强而有力的人物支持,但又要面对物质条件优厚的强敌,然而它却能奇迹般的胜利发展,在两三个世纪之间,伊斯兰绿色的新月形旗帜,由庇里牛斯山脉(在法西两国的边境)飘至喜马拉雅山脉,从中亚的沙漠飘至中非的沙漠。"

“本段由艾诺引自爱德华蒙达的著作《伊斯兰的传播》——一九一三年在伦敦出版——一书的第四十一至四十四页:

"广而言之,伊斯兰基本上是一个理性主义的宗教,从语源和历史的角度来说,所谓理想主义是指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宗教信仰必须基于合理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又能确切应用在这种制度上,无可否认,许多教义和神学制度、甚至许多迷信行为,例如崇拜圣人、以至使用念珠和护身符等都嫁接到穆斯林信条的主杆上。尽管穆罕默德的教导,后来发展得变化多端,但《古兰经》是基本出发点。穆斯林一种都以庄严、隆重和纯洁的态度,去宣誓'真主独一无二'这个教义,他们这种坚定不移的态度,是其它的宗教无法比拟的。伊斯兰的这个教义高度纯真,而解释它的方法又是那么自然简单,宣传者热切的信念,又能为它提出多方面的证据,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穆罕默德的宣道者成就大业的原因。'真主独一无二'这一信条是那么的简洁,完全没有神学上晦涩难明的地方,因而一般都很容易明白、理解,预料这个信条将有神奇的力量,深入人们的心灵中,事实上,它亦已然具有了这种力量。"

”孟甘穆利维特在其著作《今天的伊斯兰与基督教》——一九八三年在伦敦出版——的第九页中说:S(W.Montgomcry Watt: Islam and Christianity. Tody London 1983P. IX)

"我不是一个穆斯林,虽然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降服真主的穆斯林',我深信在《古兰经》和伊斯兰的其它义理里,蕴藏着广阔的神的真理,那是我和其他西方人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在各种宗教的争鸣之下,伊斯兰是强大的对手,肯定能为明日的唯一宗教奠定基础构架。"

什么是至善
什么是至善

奉安拉的尊名,一切赞诵,全归安拉,祝福和平安降临于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

伊斯兰律法(沙里阿)的各个领域里,均把至善(الاحسان)列为极高的位置。很多人认为至善就是给穷人、可怜者、有需要者等的施舍。所以,把经常向有需要者施舍财物的人称为"至善之士المحسنون"。但是,仅仅向穷人施舍并非至善的实质,更不是至善的全部。

至善(الاحسان)的真相是做好每一件事情,并跟踪和观察,直至确定其达到最佳效果。一段著名的圣训这样说:"…...至善就是你崇拜安拉,就如同你见到他一样,你不能见他,他却能见你"---《布哈里圣训集》第50段。

每当穆斯林敬拜安拉的时刻,满怀敬畏之心,犹如看见安拉一般,恭谨的崇拜,努力去完美拜功每一项主命、当然、圣行等细则。目的只是获得安拉的喜悦。而且他定会极为认真和诚恳的按时礼拜。在礼拜的时候,你看见他是幸福的,满脸喜庆的,他不会偷懒,更不会延迟时间。

任何一位穆斯林,想象自己干功修的时刻,可以看见安拉。那么他定会勤奋,丝毫不怠慢的去干这项功修。并在功修的过程中享受宁静、平和即温馨。先知(愿主福安之)对比拉力(愿主喜悦之)说:"比拉力啊!用拜功让我们舒心吧!"另一段圣训记载:"每当有事物使他(先知'愿主福安之')伤心时,他就去礼拜。"---《艾哈迈德圣训集》第23088段。

同样,如果穆斯林在礼拜中,丢失了御见安拉的(虔诚)品级,那么绝不会错过第二个等级,即安拉确实在看着他。这个等级是当礼拜者因知道安拉在看着自己,对此深感羞愧,便神贯注履行拜功,他坚信安拉在看着自己,做礼拜是不容忽视和慢待的。一段圣训这样说:"当穆斯林礼拜的时候,他是站在清高的仁慈在主面前,如果你左顾右盼,清高的养主问'你在顾盼谁呢?在顾盼比我更仁慈的吗?人啊!朝着我(认真礼拜)'我胜过你左顾右盼的。"---见(مسند البزار)第9332段。

正是因为如此,当再传弟子赛义德本木赛义卜(سعيد بن المسيب المخزومي القرشي)看到礼拜不认真的人时,就说:"如果这颗心敬畏了,(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敬畏。"---见伊本穆巴拉克(ابن المبارك伊历181年卒)的(الزهد)第1188段。

阿布胡赖拉说:"你们中礼拜的人,不要左右张望,因为他是在和他的养主交言诉己,他的养主就在他的面前对他说'你在顾盼谁呢?我比你顾盼的都优美'"---见(مصنف عبد الرزاق)第二册256页。

先知(愿主福安之)曾以此嘱咐圣门弟子。阿布祖尔(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他说"我的挚友(愿主福安之)嘱咐我敬畏安拉,犹如我看见他一样,我无法看见他,而他却能看见我。"---《四十段》第2段。

阿卜杜拉本欧麦尔传述,他说,先知(愿主福安之)抓住我的身子说:"你崇拜安拉的时候,要像看见他一样,你活在今世要像个陌生人或过路人一样。"---《艾哈迈德圣训集》第6156段。

"你崇拜安拉,要(恭谨的)就像看见他那样"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清廉者们劝告他人的座右铭。以为这句话阐明了经典倡导的"至善"的实质,并对实施者加以鼓励和肯定。在经文中多次提及"安拉喜爱行善者"。这是安拉对行善者的鼓励,鼓动他们加倍努力,争取进入被安拉喜爱之列。所以,穆斯林最应当追求的就是得到他的养主的喜悦。安拉对一个仆人的喜悦是所有的吉庆和祥运。圣洁的圣训说,安拉说:"……我的仆人一直通过副功接近我,直到我喜悦他,如果我喜悦了他,我就是他听从的听觉,观测的视觉,持取的手,行走的腿,他祈求我,我就赐予他,他求我护佑,我就护佑他……"---《布哈里圣训集》第6502段。安拉喜悦谁,谁 就在恩赐中畅游,赐予和吉庆围绕在他的左右。所有关于这段圣训的注释都是意义相近的表述,含义就是我们所提及的,即安拉将他的爱赐予这位仆人,得此恩赐 者,只能听见安拉意欲其听到的,看见安拉意欲其看到的,作为安拉喜悦他作为的,安拉赐予该仆人能力、援助、依靠,并保护他不听见、看见、行至安拉不喜悦 的。安拉会赐福他极高的等级和嘉奖。

?什么是伊斯兰教
?什么是伊斯兰教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伊斯兰是什么?怎样才能加入伊斯兰?

任何宗教、任何团体、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信仰纲领、组织原则、思想基础、宗旨和目的,这就叫做党章和党纲,如果有人原意加入,可以先看这些章程,如果觉得它真实、合理、诚恳、无欺,可以作为人生的目标,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加入,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对于党章与党纲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应时刻牢记,恪守无违,忠心耿耿,誓死不渝,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来升华自己的道德,争做一名标兵和楷模。

伊斯兰是道集大成的宗教,它也毫不例外地具备上述所提出的要求。无论如何人,只要他愿意加入伊斯兰,就应当首先对伊斯兰赋有理性的基本原则加以了解,然后再接受它,这样才能对其深信不疑。

伊斯兰告诉人们:这个物质世界不是永恒的,今世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人在出生之前就早已存在了,死后也将继续存在。人自己并非创造者,他周围的无生物也不能使他从无到有,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无生物是没有理智的,那么,是谁创造了他,使他从无到有的呢?是真主——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主宰,只有他才能使人以及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他掌管人类的生死,他创造了一切,如果他意欲,顷刻间他可以使其化为乌有。宇宙间的一切没有任何可以作为他的匹敌,他固有、永恒、无始、无终、永存、永生,他能而无所不能,知而无所不知,任何事物都不能隐瞒他,他公正而绝对公正,这公正绝不与人类的相对公正同等,他制定了宇宙的法规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观规律,他使万物都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先天他就制定了它的细规细则,无论是有生的、无生物、行为动静,都不会偶然产生,都是由他的意志自由决定的。他赋予人理智,用以辨别是非,对于他周密而又精细的安排,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短暂的今生之后安排了一个永恒的后世,使善者得以善报永居乐园,使恶者必遭恶报永坠火狱。

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主宰,是赏善罚恶的主宰,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的跟前替人说情呢?只有真心为主的善举才是接近主的唯一阶梯。

在他创造的宇宙中,有些是我们直观可以看到的,有些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些被造物,有些是生物,有些是无生物。有些专事作恶,我们把它称之为恶魔;有些介于两者之间,他们中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时我能们看见,有时我们则不能看见,我们把这种生活在四维空间的生物叫做精灵。真主从人类中选拔了一些人,并命令他的天使把发自他的法律启示给他们,以便他们奉真主的命令向世人传喜讯和警告,我们把这些人称之为真主的使者,这些就是历代先知的经典中所载的(共有一百零四部)。随着时代的变迁,后者废除或包含着前代经典中的内容,这些经典中的最后一部就是《古兰经》。《古兰经》的降示废除了前代的一百零三部经典,原因是前代的有些经典已经失去,存在的均已被篡改,其真本已不复存在。只有《古兰经》与世长存,永不变更。那些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便是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其父亲阿布杜拉,他是一位封印的先知,他之后再无先知直至末日,他的教门汇集了所有天启的宗教,是最完美的信仰。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立法原则,是正信的根源,坚定不移地相信它是来自于真主的经典者,才能堪称为一个有正信的人(信士)。既然《古兰经》是真主为引导世人而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伊斯兰是世界性的正道,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正确的信仰,都能成为穆斯林,那么,必须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种信仰。

它简单明了,即口诵清真言、作证词:我作证"除独一无二的真主,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真主的仆人"。无论是谁,只要他诚心敬意地念了它,那么他就是一位穆斯林,在伊斯兰国家就是一位合法的公民,他可以享受到一个穆斯林应享有的权利,当然,他必须履行伊斯兰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各项功修。这些功修简单易行,毫无困难,而且对自身也有很大的裨益。

首先是两拜晨礼(时间是在黎明升起直至太阳出生之前),在这两拜里与真主交言,祈福避祸,在礼拜之前需要洗小净,洗身体的局部,如果没有大净者需要洗全身,参看《清洁与拜功》。在中午日偏后(约十二点十五至三点时间内),礼四拜叫晌礼拜;在三点半之后至日落前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叫哺礼拜;日落后(从日落后至晚霞消失,在这段时间内)礼三拜叫昏礼拜;最后是从晚霞散尽直至黎明前,在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叫霄礼拜。这就是一昼夜之间的主命拜,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这些功修,无论是谁、也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尽力遵守,直接向真主祈祷,无需任何媒介。

其次,要在每年伊历的"赖麦丹"(九月)封一个月的斋戒,被称为斋月。穆斯林在这一个月内,每天早晨在黎明之前吃饭,然后在白天不允许吃饮,不允许过性生活,通过这样一个月的修炼,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净化,肠胃得以休息,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与此同时,在这个月内还要积极行善,劝善戒恶,以此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道德风尚。斋月的另一大益处就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激发富人对穷人的恻隐之心和怜悯之情。

第三:有钱人在满足了自身和家庭的需求之后,年终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一次清理净化,拿出百分之二点五的用以周济贫民、孤寡和一些无依无靠的人等等,这对他来说是很微不足道的。尽管这样,他对需求者来说确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帮助,它能增强人与人之间团结和友爱,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济世良药。

第四:伊斯兰为人类制定了一系列有秩序、有规律的社会活动,有些活动是日常的简单聚会,那就是每天礼五时拜的形式,它和学校上课一样,分几个课室,每天大家在一起礼拜就类似这种情境。

礼拜时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是站在真主的阙下,虔心拜主,与主交言,这种集体礼拜的效用则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精神团结、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共迈乐园。

每次集体礼拜最多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无论是工人、农民、商人、学生都不会有任何困难,如果有人因故未能参加这种集会,他可以在家中自己去做,也不会受到任何责备,只不过他失去了集体礼拜的报酬而已。

有些活动是赋有生机的,比如每一周的聚礼,聚会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成年的、理智健全男子必须参加这种活动。

有些活动如同在城市里召开的大型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我们把它称为会礼,这种活动并不强制人们去参加,历时不到一个小时。

就像人大会一样,每年按时在一个地方聚会,这对每个人来说确是一次思想受到教育、言行受到熏陶的良好的机会。聚会期间,人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改进自我、促进自我、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再接再厉。这种聚会,作为一个穆斯林如果他有能力一生中必须参加一次,这就是伊斯兰的朝觐,以上这些就是伊斯兰要求必须履行的基本功修。

现在我们再谈谈它的部分戒律,那都是正常的理智认为是丑恶的、应当远离的事物,如无故杀人、侵害他人的财产与利益、亏害他人、酗酒闹事、奸淫乱性、放高利贷、说谎欺诈、背信弃义、临阵逃脱、忤逆父母、无中生有、道听途说、背谈多端、发谎誓、作伪证等等,这些罪恶中最大莫过于忤逆双亲、不义和作伪证,作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或者是违背了真主的部分禁令,只要他向真主忏悔,知过改过,寻求真主的宽恕,真主就会饶恕他,因为真主是多恕的、宽宥的,如果他执迷不悟、不觉醒、不忏悔,那他就是个犯罪者,复生日必定受到真主的惩罚,不过其刑罚是有限的,不会像那些否认主的一样在火狱之中永居。

要是一个人否认了信仰中的某个基本原则、或信仰基础、或对其有所怀疑,或对当行可止的予以否认,或否认《古兰经》中的任何一段经文,那就叫叛,就是背离伊斯兰的行为,在伊斯兰的法律中任何罪过莫过于叛教,用现代的法律说就如同叛国。如果他不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必自食其果,今后两世难逃罪责。

一个穆斯林,虽然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违背了他的部分禁令,只要他承认应当作,必须止,他仍然算是一个穆斯林,但他是有罪的,信仰问题就不同了,比如一百条中他承认九十九条,而否认其中的一条那他也算是叛教。

是一个穆斯林不一定是一个穆民,比如一个人加入了某个人组织,他参加组织的会议,也作捐献,也能尽一个组织成员应尽的义务,但就是不接受其基本原则,拒不承认它的健全体制,他加入的目的只是为了搞破坏、作奸细、当密探,这种人我们称之为伪信者,因为他虽然口称归信,念作证词,甚至表面也做功修,他也不能算真正归信,他在真主那里是不能逃脱刑罚的,甚至会罪加一等,这种人尽管也被称为穆斯林也罢!因为人们只能看其表面,只有真主才能洞悉人们的内心和隐私。

如果一个人能归信伊斯兰的基本原则,对真主诚信无疑,远离配主的行为、信天使、信经典、信末日,信好歹的前定,念作证词,礼五时拜功,封伊历九月"赖麦丹"的斋戒,交纳天课,如有能力终生朝觐一次,远离真主的禁令,那么,他既是穆斯林又是穆民,不过正信的核心还未能真正显示出来,也可以说还不能算得到正信的乐趣,直到他脚踏实地的履行一个穆斯林、一个穆民所应遵循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曾以最能表达人们心声的、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描述了通向这条道路的方法,它包含着今后两世的福利:即一个穆斯林应时刻牢记,在他行起坐卧、公开独处、无论身居何处,真主都观察着他的所作所为,都与他同在,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观察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他就不敢违法乱纪;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与他同在时,他就不畏惧、不胆怯、不绝望、不忧虑、不寂寞,他知道只有真主才是他的拯救者,他只向真主祈求,只向他求救。一旦他犯了错误,他就急忙向主忏悔,他知道只有真主才能赦宥其罪过。以上所说的是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让人们认识真善的《圣训》中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了概括:"你崇拜真主,就如同看见真主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真主,须知,真主是观察着你们的。"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