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门是尽忠
切赞颂,全归安拉,他命令信士们在敬畏和正义方面互助互勉。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他以他的言传身教教导我们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愿安拉祝福祝安我们的先知及其眷属、弟子和所有追随他们脚步的后来者。
穆斯林兄弟姐妹们!相互尽忠,相互勉励,是我们穆斯林之间的一项重要义务。今天,我们就讲这个话题——宗教就是尽忠。
《穆斯林圣训集》辑录,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宗教就是尽忠"(重复了三遍)。我们问:为谁尽忠呢?他说:“为安拉,为安拉的经典,为安拉的使者,为穆斯林的首领与穆斯林大众。"
使者(愿主福安之)描述的尽忠涵盖了教门的一切。尽忠同样是历代众先知的使命。安拉叙述努哈圣人时说:
أُبَلِّغُكُمْ رِسَالاَتِ رَبِّي وَأَنصَحُ لَكُمْ
“我把我的主的使命传达给你们,并且忠告了你们。"(7:62)胡德、萨利哈、舒阿卜等先知也都曾说“我给你们传达了使命,忠告了你们。"(见7:68,7:79,7:93)
尽忠的意思是:诚心诚意的让被劝告者得到自己渴望的福利,并摆脱对他自身不利的一切。一位穆斯林只要做到了尽忠,那么他的信仰就得到了完善。反之,如果他不屑于尽忠,那他的教门就会根据他的忽视程度减弱。
首先,尽忠于安拉
安拉是全能的,至高无上的,是无求于任何事物的,难道安拉还需要人类的忠告吗?绝不!赞美安拉,对安拉尽忠指的是,笃信安拉独一,他无偶无伴,无匹敌;相信安拉具有完美德性;服从安拉的一切命令,远离一切禁令;一心一意地接受和相信安拉的定然;一丝不苟、虔诚敬意地履行安拉规定的一切功课。穆斯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获得今后两世的幸福。
其次,尽忠于安拉的经典
相信安拉降示给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是最后一部经典,它证实以前所降的所有经典。《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永恒的奇迹,是被铭记在心中与载入经卷的永恒启示,要尊敬它,诵读它,学习它并教授它,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义,遵从和实践其中的训诫。它是伊斯兰最权威的法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是伊斯兰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是人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行为规范的指南。
第三,尽忠于使者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我们必须坚信这一永恒的概念,承认他所接受的使命,笃信他所传达的一切,表里如一地遵从他的一切命令,远离他的一切禁令。同时还要喜爱他、服从他。安拉说:
قل إن كنتم تحبون الله فاتبعوني يحببكم الله ويغفر لكم ذنوبكم
“你说:如果你们喜爱安拉,就当顺从我。(你们顺从我),安拉就喜爱你们,就赦宥你们的罪过。"(3:31节)
对使者尽忠,还要学习他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高尚品德,效法他的言行举止,并用这一切教育下一代,把这一切传播到世界。
第四,尽忠于穆斯林的领袖
穆斯林领袖,指穆斯林中掌权的人。对每一位穆斯林来说都应该遵照《古兰经》的教导:
يَا أَيُّهَ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أَطِيعُواْ اللّهَ وَأَطِيعُواْ الرَّسُولَ وَأُوْلِي الأَمْرِ مِنكُمْ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服从你们中的主事的人。"(4:59)而服从穆斯林的领导人,只要他们的命令不违背安拉的经典,只要他们没有公开地叛教行为,我们就应该从大局出发,服从他们,忠于他们,还有尽心尽力地协助他们建设社会,而当他们偏离正道时,我们当以真理相告,以智慧的言辞奉劝之。
第五,尽忠于穆斯林大众
安拉说:
إِنَّمَا الْمُؤْمِنُونَ إِخْوَةٌ
“凡是信士皆为教胞。"(49:10)
穆斯林之间应建立起兄弟般的友情,应该相互都有一种责任感,互勉互励,互帮互助,团结一致,互不伤害,安拉忠告我们说:
وَالْعَصْرِ إِنَّ الْإِنسَانَ لَفِي خُسْرٍ إِلَّ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وَعَمِلُوا الصَّالِحَاتِ وَتَوَاصَوْا بِالْحَقِّ وَتَوَاصَوْا بِالصَّبْرِ
“以时光盟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惟信道而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103:1-3)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不用口舌和拳脚伤害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穆斯林。"
又说:“穆斯林是兄弟,不可抛弃他,也不可远离他,更不可伤害他。"(穆斯林辑录)
穆斯林相互尽忠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否则,尽忠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首先,尽忠要诚心诚意,不带私心杂念,不为沽名钓誉,完全出于对被忠告者关爱。
其次,尽忠者要明确所忠告之事的利弊权衡,若自己不懂或不了解事情,就不可唐突地进行忠告。
第三,尽忠者要坦诚率直,还要委婉善劝,尽忠时不可嘲弄讽刺,更不可揭人之短。我们常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何况这是在忠告他人。另外,尽忠要面对被忠告者本人,秘密处进行,不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忠告他人。如果需要公开忠告的也可以,但必须在不伤害对方脸面的前提下。
尽忠和被忠告,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权利,不管他是宗教学者、一般知识分子、各阶层领导,还是普通群众。
祈求仁慈的安拉赐予我们每一个信士尽忠之心,尽忠之行!
2伊斯兰民族是一个中正的民族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求安拉赐福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后裔、圣门弟子和所有追随者吉庆、平安。
穆斯林兄弟们!在功修层面,伊斯兰的中正性体现在它规定了适当的功修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安拉为了人的利益而设置的。伊斯兰不像某些宗教,提倡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家修行和苦修主义的方式,它也不像某些宗教,把功修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而在生活中放纵私欲和享乐。伊斯兰对 功修的规定,仍然遵循了不偏不倚的中正原则。中正原则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小到餐桌礼仪,大到参政治国,在功修中更是如此。一段著名的圣训提到,一 伙圣门弟子来到圣妻阿伊莎家里问先知的功修情况。圣妻告诉他们圣人的功修是怎样的。这些圣门弟子认为先知的功修有些少了,他们就说先知怎么能和常人比呢? 他的一切过错都被安拉饶恕了,他还这样做功修。我们更应该抓紧做功修。其中一个弟子说:“我将彻夜不睡,一直礼拜。"另一个说:“我将终年封斋,不开斋。"第三个说:“我将终生不娶妻子。"先知(愿主福安之)得知后就招来他们:“你们就是说了如此如此的话的人们吗?以安拉发誓,我是你们中最敬畏安拉的人,我礼拜我也睡觉,我封斋我也开斋,我也娶妻生子。谁违背了我的'逊乃',谁就不是我的教生。"(艾哈迈德辑录) 伊斯兰教把一切活动都纳入到功修的框架之内,不叫人轻视,也不叫人过分,所以它不是乌托邦,它是两世并重的宗教。不让穆斯林为了后世丢掉今世,也不让穆斯林为了今世而忘却后世。安拉在一段经文中引证先知(愿主福安之)的祈祷说:
رَبَّنَا آتِنَا فِي الدُّنْيَا حَسَنَةً وَفِي الْآخِرَةِ حَسَنَةً وَقِنَا عَذَابَ النَّارِ
“主啊,你赐我今世的福利和后世的福利并保护我们免遭火狱的刑罚吧!"(2:201)
所以穆斯林对人生的态度是两手抓,一手抓今世,一手抓后世。这就是出世与入世的 结合。穆斯林手抓今世而放眼后世,以出世的心态干入世的工作。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说:“你们当为今世工作就如同永生不死,你们当为后世工作就如同明 天就要归真上路。"(伊本·古太拜辑录)虽然很多圣训学家指出这段圣训的传述系统羸弱,但其意义是正确的,符号《古兰经》精神,正如安拉说的:
وَابْتَغِ فِيمَا آتَاكَ اللَّهُ الدَّارَ الْآخِرَةَ وَلَا تَنسَ نَصِيبَكَ مِنَ الدُّنْيَا
“你应当借安拉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
一些穆斯林认为抛弃今世才能得到后世,可是没有得到今世怎谈抛弃今世呢?只有得 到才能言谈抛弃,这是常识。安拉创造我们是让我们作大地的代治者,而不是苦行僧,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极端。另一个极端是许多人都抛弃了后世,被今世的表面现 象迷惑,沉浸到今世的浮华当中。在今世忘记安拉的人,在后世必被安拉忘记。人生必有一死,你尽量去享受吧!你每顿都山珍海味的吃吧,你能吃多少?一斤不 够,两斤撑死。今世你尽最大限度的享受吧!可是这个最大的享受总有个度,到死亡的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原来人生就是一口气(安拉创造阿丹的时候向 他的躯体吹了一口气),享受的再多还是逃不了这一关。使者曾经对圣门弟子们说,他不害怕他们的钱多,不害怕他们过富裕的生活,但担心他们把钱财,把今世的 浮华放在心中而迷失方向。我们应该把所谓物质享受放在手中,把安拉记在心间。这就是先知说的,当你崇拜安拉的时候就像是看见安拉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他, 那么(你要觉得)他看着你。这就是信仰的境界。
穆斯林兄弟们!伊斯兰的中正性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只要是关于伊斯兰的事物,我们都可以把中正性放在其中来讨论。因为安拉说“我这样使你们成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安拉的使者作证你们。"(2:143)
我们今天谈论的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囿于时间限制,我们不能从多方面探讨伊斯兰的中正原则及例举更多的实例,实为憾事。但是,穆斯林兄弟们!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把中正的原则放在首位,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一定要保持中正。
最后祈求安拉引导我们遵守先知的教导、追寻前辈们的方针,使我们不偏不倚地走在伊斯兰康庄的大道上。
我们的主啊!在你引导我们之后,求你不要使我们的心背离正道,求你把你那里发出的恩惠,赏赐我们,你确是博施的。
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