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索菲亚·詹金斯的信仰故事
索菲亚·詹金斯的信仰故事

索菲亚·詹金斯的信仰故事

我出生在英国中低产阶级家庭,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在电子公司工作,现在是一名电子工程学讲师。父亲有天主教背景,母亲是新教徒背景。他们在70年代早期都曾在基督教贵格会待过,在我出生后,他们也曾是无神论者,家里决不能提宗教,自由选择,各行其是。父母决定,如果我们长大后想有宗教信仰,他们也会支持的。

从小我就信仰主,尽管没有信仰环境,但我还是觉得基督教学校的教材多少有点不太对。我不信仰耶稣或圣灵,那看起来有点假,但学校里教的说这是唯一正道,其他都是错的,让我很困惑。当你还小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大人总是对的,因为是他们说的。但我不这么觉得,或许我更明智,坚持信仰独一的主。

有时候我感到很内疚,因为相信的东西是错的;有时候我感觉羞愧,想尽快结束做一个异教徒的生涯。年轻时听到过很多“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恐怖,特别是与塞勒曼·鲁施迪有关的负面报道,更是充斥人们的大脑,我非常害怕穆斯林。

那时候,我们小学有两个穆斯林同学,他们保持自己的信仰。我总是祈祷主给我指明正道,我总是祈祷主襄助。毫无疑问,主是存在的,慢慢的到了十一二岁,我开始意识到或许信仰独一的主不是错。

那时候,我没有真正的听到伊斯兰,对伊斯兰的所有了解仅仅是把它当作视女性为尘土的暴力宗教。而学校的教育是,伊斯兰靠宝剑传播(换句话说靠暴力和武力传播),女性的服饰是奴隶的象征,穆斯林崇拜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每次看到一个穆斯林女性在曼彻斯特逛街(我所在的地方有一些穆斯林),看她们戴盖头穿袍子我就在想,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让自己受压迫呢,我真的很反感。可是他们告诉我,穆斯林信仰独一的主,有些事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我也了解了犹太教、印度教和佛教,但他们表现出的都是人为的和矛盾的。有一天,突发奇想,想检验一下自己受到的教育是对是错,检验一下穆斯林是否真的信仰独一的主。

我在当地图书馆看了一本书叫《伊斯兰的基本》,偷偷的翻到穆斯林女性章节,我完全被里面的内容震惊了。与我之前的了解全都相反,超出我知道到的一切。我没有怀疑我看到的,我知道那是真的,我内心深处知道,所有的祈祷都被应答了。但我仍然有不好的感觉,旧的内疚从小学时代开始爬回来,我怎么可以相信这个假的宗教?我试着找证据证明伊斯兰不是真理,但不可能,看到伊斯兰的负面消息,我明白他们在撒谎,看到伊斯兰的积极消息,我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相。

于是,我决定必须成为穆斯林,尽管还不能接受伊斯兰,但也没有告诉任何人。我把手头上有关伊斯兰的书都读了一遍,那本图书馆《古兰经》译本我看不懂,因为是中古英语的译本。尽管如此,我并不气馁,我能有收获就已经很开心了。我知道,伊斯兰是我的新生命,我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只有确定。

经过了两年半的研究,19971月一次聊天室的机会,我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经常浏览的那个穆斯林网站,网友非常乐于助人,我第二次登陆的时候,就当着全世界的面念了作证言。感谢真主,让我成为了穆斯林。来源:www.islamreligion.com

勤于善功
勤于善功

勤于善功

【呼图白讲坛】

一卅柯 · 韩文成 编译

一切荣耀属于安拉,我们赞美主、求主佑助、求主宽恕,求主保佑我们免遭自身及其恶行的伤害;凡安拉引导者无人能使其迷误,凡安拉使其迷误者无人能引导之;我见证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独一无二的主;我见证先知穆罕默德是主的仆人和使者,愿主赐福安于他和圣裔及全体圣伴们!

“信士们啊!你们要虔诚地敬畏安拉,只应以顺从者的身份死亡。"(3102

“世人啊!你们要敬畏造化了你们的主,他创造了一个人,又从中创造了其配偶,再由他俩繁衍出许许多多的男女。你们要敬畏你们相互以其名义进行诉求的主,并要敬重亲属关系,安拉是监察你们的主。"(41

“【70】信士们啊!你们要敬畏安拉,并说正确的话,【71】安拉就会改善你们的行为,宽恕你们的罪过。顺从安拉及其使者的人必获巨大的成功。"(337071

安拉的仆民啊!

我嘱告你们和我自己要敬畏和顺从至高无上的主。

各位穆斯林:

造物主造化了人生万象,使人体验各种快乐和痛苦,历尽种种欲望和磨难,只为考验谁的表现更为出色。“他创造生死以考验你们谁的行为最好,他是至强至恕的主。"(672

至尊主承诺:努力行善之人,将会获得美好的生活、永久的光荣和主的护佑。“行善的男女信士,我必使其过上美好的生活,并以其最佳善行回报他们。"(1697

“为我奋斗之人,我必指引其走上我的正道,安拉与行善者同在。"(2969

至尊主在《古兰经》中多次明确地向我们报喜:他将以最全面的回报和最辉煌的善果回赐那些信仰和敬畏主的人。凡是顺从和取悦于主的人,都应该服从主的命令和远离主所禁止及警告的一切事物。

“信主并行善之人,将有天堂乐园款待他们。他们永居其中,乐不思迁。 "(18107108

“信主并行善之人,主因他们的信仰而引导他们,他们将安享下临诸河的幸福乐园。他们在乐园的赞语是:'主啊!赞美您超然一切。'他们在乐园的问候语是:'祝你平安!'他们的结束语是:'感谢安拉 —— 万世之主!'"(10910

先知(主赐福安)一再叮嘱我们不要忘了后世,而现今多数穆斯林却忽视这一点。担心自己后世命运的人肯定会诚信安拉并勤于善功,否则到头来只会亏本和悔恨不已。先知(主赐福安)说:“忧虑后世的人,安拉使其内心富有、精神集中,福禄自然而至。忧虑今世的人,安拉使其永不满足、精神涣散,只得注定之份额。"(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帖密济圣训录》第2470段)

“善行滞后者,论其血统无济于事。"(艾卜胡莱赖传述《穆斯林圣训录》第2699段)

“主说:'我的仆民啊!你们的一切行为由我审算,然后将其完全回报给你们,收获好的人要感谢安拉,收获不好的人只能怪自己。'"(艾卜赞赖传述《穆斯林圣训录》第2577段)

各位信士

先知(主赐福安)作为万圣之尊,完全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拜主方面是最勤奋用功的人。欧拜德·本欧迈勒曾经问圣妻阿伊莎(愿主喜爱):“请您告诉我们一件从先知身上看到的最令人称奇之事。"阿伊莎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有一天夜里,先知对我说:'阿伊莎!你让我去拜我的主吧。'我说:'以安拉发誓!我喜欢和您在一起,但也喜欢您高兴去做的事情。'于是先知站起来净身后去礼拜。他在礼拜时一直哭泣,泪水浸湿了衣襟,顺着胡须流下的泪珠打湿了地面。一直到比俩里进来告诉晨礼时间到了的时候,他看见先知在哭,便问:'安拉的使者啊!安拉已饶恕您前后的一切,您为什么还要哭呢?'先知回答说:'我不该做一个感恩的人吗?今夜我获得了一段启示,那些只读而不思考这段经文的人真可悲啊!''天地的造化和昼夜的循环,对于有识之士,确实有许多启发。'(3190"(《伊本亨班圣训录》第620段)

圣伴们以及后继的先贤们(愿主喜爱)也都为了追求后世而淡泊今世,他们个个鞠躬尽瘁勤于善功,都愿以自己的生命和财产换取天堂的归宿。《两大圣训录》记载:圣伴阿卜顿拉·本阿慕尔(愿主喜爱)每天夜里通读一遍《古兰经》,而在白天每日封斋。先知(主赐福安)得知此事后,劝他减少一些,以便腾出精力为家人履行义务。在先知的一再要求下,他答应三天通读一遍《古兰经》,隔一天封一天斋。

艾哈奈夫·本盖斯(愿主慈悯)讲:“我进入耶路撒冷圣寺后,发现有一个人礼拜礼的特别多,当时心想自己确实不如此人。等他礼完后出来时,我问道:'您礼这么多,能记得清最后是以双数拜还是单数拜结尾的?'他回答说:'如果我记不清,那么安拉肯定会记得清。我最亲爱的艾卜嘎西目(指先知)告诉我说,'说到这里他哭了起来,'我最亲爱的艾卜嘎西目告诉我说,'他又哭了一会儿,然后哽咽着说:'我最亲爱的艾卜嘎西姆告诉我说:「任何人只要向主叩一个头,主就会提升他一个品级,并赦免他的一个过错,为他记录一件善功。」'我问:'请问您是谁?愿主慈悯您!'他说:'我是艾卜赞赖,安拉的使者的伙伴。'我听后深感惭愧。(艾卜赞赖传述《艾哈迈德圣训录》第21783段)

愿主以伟大的《古兰经》赐福我和你们,使我们大家受益于天经的启示和教诲。

我讲这些,祈望主饶恕我和你们以及所有的穆斯林,向主忏悔吧!主是至恕至慈的。

第二部分

赞美安拉 —— 万世之主,善果属于敬主之人,不义者将自食恶果。我见证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独一无二、真实昭然的主;我见证先知穆罕默德是主的仆人和使者,是敬畏者的导师和万圣之尊,愿主赐福安于他和圣裔、圣伴及其遵循真理的后继者们,直至报应日!

安拉的仆民啊!

你们要虔诚地敬畏安拉,并以顺从博取主的喜悦。

各位穆斯林:

你们千万不要迷恋今世而忘却后世,不要陶醉于安逸的生活,今世的享受转瞬即逝,人人都要去见主。“到那日,人人会看到自己所做的善行被展现在眼前,人人都希望自己与所犯的罪行之间保持遥远的距离。安拉提醒你们敬畏他,安拉是怜悯众仆的主。"(330

沉湎红尘之人 深受虚幻所骗

死亡随时降临 墓中检验行为

所以,你们要坚持聚礼和众礼,要斋戒、朝觐、缴纳天课,要多做副功、勤积善功、培养美德、遵守礼仪、孝顺父母、接续骨肉、救济穷人、扶危济困、怜恤孤儿、善修口德、非礼勿视、远离奸淫、遵纪守法。

主啊!求您让我们做善事而不做坏事,使我们喜爱穷人。主啊!求您保佑我们无论站着、坐着、躺着都能坚守伊斯兰;求您不要使我们的敌人和嫉妒者对我们幸灾乐祸。

主啊!求您使伊斯兰和穆斯林变得强大,使以物配主行为和以物配主者变得卑贱,求您消灭与您和正教为敌的人主啊!求您饶恕所有的男女信士和穆斯林,宽恕他们中的活人和亡人,您是至听至近、有求必应的主。

主啊!求您改善我们的领导者们,使他们从事您喜欢的事业,迫使他们敬主从善,求您使我们的家园和所有穆斯林国家国泰民安;我们的主啊!求您赐予我们今世幸福和后世幸福,使我们免遭火狱之灾。主啊!求您赐福先知穆罕默德和圣裔及全体圣伴们。感赞安拉 ­—— 万世之主!

天启的宗教 第四章:崇拜真主的含义
天启的宗教 第四章:崇拜真主的含义

人类不是无意义的存在

《古兰经》说,

我没有以游戏的态度创造天地万物。(44:38)

创造万物和人类,是神的计划,是他精心的做工。那么,无限博爱,永久仁慈的真主,创造人类的目的何在呢?我们人类在世间生存的目的又何在呢?
许多不信神的人认为人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照他们的看法,人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主的安排,将来人也要自然地死去,而且整个世界也终将毁灭,他们认为,这都是自然的规律。既然如此,我们活着,只不过是偶然的结果,将来死去,一切也就结束了。这样,人活着,又有何结果呢?随着他的死去,他在世间所奋斗的一切都将白费,他的惊人的成就,动人的爱情都将不复存在,甚至他死后,竟然不知道自己曾经活过一次。即使你不是为了自己,你的成就能够益济他人,但由于你相信这个世界终将毁灭,所有人都将死去,那么那时,又有谁知道世界上曾经有过人类呢?那么,你说你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它即使实现,又将毁灭,这又有何用呢?胡适说过,与其讨论人生有没有意义,不如趁着人生,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假若人生本来是无意义的形成,还要无意义的灭亡,所干的一切又有何意义呢?所以,不信主的人,当他们的主张推理到最后,只能是无意义的结论。每当想到这里,他们就会有一种痛苦的空虚,有一种无名的恐惧。他们觉得,一切为他人服务的口号都是假的,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然而人活着,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吃喝享受吗?或者只是为了追求经济的腾飞,从而更好的去骄奢淫逸吗?我们所梦想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不过是要让我们象古代的帝王一样的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吗?这就是人类存在的价值吗?

《古兰经》说:

我没有徒劳无益的创造天地万物。(38:27)

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哲理,人类亦不是无意义的存在。我们知道,人类所生产的任何产品,都有其用途,一座房屋,供人居住;一件衣物,供人御寒;一台电视,供人娱乐;一盏明灯,则是为了驱散黑暗。有哪一件产品,是因为没有用途工人才制造它呢?没有。任何产品都有其用途,那么人类呢?他的用途是什么?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作为真主的造物,被设置在大地上的目的是什么呢?


乐园事件与人生观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他们都相信这样一个故事,神在创始工程的最后,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让他们生活在乐园中,除了一棵禁树之外,可以吃园中所有的食物。结果,魔鬼诱惑了人类始祖,他俩听信魔鬼的话,吃了禁树的果子,从而违背了神,被神从乐园中赶出,来到地面上生活。

然而对待这个相同的故事,却有不同的理解。基督教认为,上帝(真主)创造亚当和夏娃,本来是在乐园中和神同在永久的生活的。但没想到,人类却违背了上帝的教导犯了罪,这样人和神的关系破裂了,人必须死亡,无法再回到天国之中。这个罪遗留给人类的后代,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原罪。每个人都有始祖遗留的罪恶,所以上帝才找了一个没有罪的人——他的独生子耶稣,来用自己的死亡赎去人类的罪恶,相信耶稣的人,也就没有了罪恶,没有了死亡,从而获得永生。

由此看来,基督教的人生观,告诉人活着是为了赎去罪恶,这种赎罪思想,后来影响了整个西方。而伊斯兰认为,人活着不是为了消极的去赎罪,每个人不去犯罪,是根本不会有罪的。对待真主造人的故事,《古兰经》是这样记载的:

当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神圣,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他将万物的名称,都教授亚当,然后以万物昭示众天使说:"你们把这些事物的名称告诉我吧!如果你们是诚实的。"他们说:"赞你超绝,除了你所教授我们的知识外,我们毫无知识。你确是全知的,确是至睿的。"主说:"亚当啊!你把这些事物的名称告诉他们吧!"当他把那些事物的名称告诉他们的时候,真主说:"难道我没有对你们说过吗?我的确知道天地的幽玄,我的确知道你们所表白的,和你们所隐讳的。"(2:30-33)

我确已创造你们,然后使你们成形,然后对众天使说:"你们向亚当叩头。"他们就向他叩头,唯独易卜劣厮没有叩头。主说:"当我命令你叩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叩头呢?"他说:"我比他优越,你用火造我,用泥造他。"主说:"你从这里下去吧!你不该在这里自大。你出去吧!你确是卑贱的!"他说:"求你宽待我,直到人类复活之日。"主说:"你必定是被宽待的。"他说:"由于你使我迷误,我必定在你的正?上伺候他们。然后,我必定从他们的前后左右进攻他们。你不致于发现他们大半是感谢的。"主说:"你被贬责地,被弃绝地从这里出去吧!他们中凡是顺从你的,我必以你和他们一起充满火狱。""亚当啊!你和你的妻子同住乐园吧,你们可以随意吃园里的食物。但不要临近这棵树;否则,就要变成不义者。"但恶魔教唆他俩,以致为他俩显出他俩的被遮盖的阴部。他说:"你俩的主禁你们俩吃这棵树的果实,只为不愿你俩变成天使,或永生不灭。"他对他俩盟誓说:"我确是忠于你俩的。"他用欺骗的手段使他俩堕落。当他俩尝了那棵树的果实的时候,他俩的阴部便对自己显露出来了,他俩只好用园里的树叶遮盖自己的阴部。他俩的主喊叫他俩说:"难道我没有禁止你俩吃那棵树的果实吗?难道我没有对你俩说过,恶魔确是你俩的明敌吗?"他俩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自欺了,如果你不赦宥我们,不慈悯我们,我们必定变成亏折者。"主说:"你们互相仇视地下去吧。大地上有你们暂时的住处和享受。"主说:"你们将在大地上生活,将在大地上死亡,将从地下被取出来。"(7:11-25)

由此可以发现,伊斯兰相信,真主在造人之前,已经告诉天使,他要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者,天使们迷惑不解,有他们赞美真主,为何还要造人在大地上作恶?然而,真主造人的目的只是让他们作恶吗?绝不。而天使们只想到了人类坏的一面,他们不知主造人的目的是让人作代理者,也就是让人代替主,按照主的旨意去建设这个世界,按照主的引导去改造这个世界。

为了让人完成这个使命,他赋予了人聪明才智,以及辨别善恶的能力,治理世界的能力。"他把万物的名称都告诉了亚当。"而天使们没有承担这个使命,当然就没有人类的知识,当主要他们说出万物的名字时,他们并不知道。人类要担负这个使命,他是真主的代替者,所以真主命众天使向人类叩头,这里千万不要以为主在命令天使崇拜人,伊斯兰是最严格的一神教,它禁止崇拜除真主外的任何物。

命天使向人叩头,只是把人作为主的标示,因人是主在大地上的代表,以人作为标志而叩头,崇拜的对象却是真主。伊斯兰教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他被赋予神圣的使命——代替真主治理大地。

因此真主才将管理大地,驾驭自然的权柄给了人,人在万物中的地位是最高的,而万物的存在,也都是为了服务于人,天使向人叩头一事,就说明了人的地位。另一个角色的出现——易卜劣厮(魔鬼),则代表着人类在大地上进行治理时的反对势力,这股反对势力从他不向亚当叩头时,就意味着他已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紧接着又使人类始祖违背神令而犯罪。那么,是不是象基督教所认为,上帝本来要让人在乐园中永生,而魔鬼使人染上了原罪呢?

不,因为如果上帝没有预料到魔鬼的干涉,或上帝没想到人类会违反禁令,导致自己的计划破产,那么他就不是全知全能的。伊斯兰反对这种说法,《古兰经》指出:当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也就是说,与基督教不同,伊斯兰相信,真主造人之前就已决定,他要让人在大地上而不是乐园里生活的。

那么,为什么,真主又让亚当夫妻进入乐园,吃了禁果之后又使他们出去呢?其实,乐园事件的发生,全能的真主是预知的,他安排人类始祖进入乐园,旨在让人吸取乐园里犯罪的教训,让人认清他们将来在执行主的使命时的阻力和敌人,以及怎样才能战胜这个敌人而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在背起使命走向大地之前,仁慈的真主给人类上的第一堂课。

乐园事件发生后,人类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以及成功的途径。接受了主的诫命后,来到大地上,开始了人类奋斗的漫长历史。

然后,亚当奉到从主降示的几件诫命,主就恕宥了他。主确是至宥的,确是至慈的。我说:"你们都从这里下去吧!我的引导如果到达你们,那末,谁遵守我的引导,谁在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2:36-38)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得知,伊斯兰的人生观,是教人积极的去奋斗,代替真主来治理世界,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按照主的旨意,去建设一个文明、正义、充满真理、充满和平、充满爱心、充满幸福的世界。

而不是让人去消极地赎掉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原罪,也绝不是让人利用主赐的聪明才智,去满足简单的物欲,去追求感官的刺激,吃喝玩乐,肆意挥霍。更不是让人拿主所赐予的天地的宝藏,去制造邪恶、挑起战争、多行不义、反对真理。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伊斯兰所期望的理想,去建设一个文明、正义、充满真理、充满和平、充满爱心、充满幸福的世界呢?伊斯兰号召人类为真理而奋斗,让更多的人都放弃错误的信仰,来崇拜真主,从而才能使世界实现真正的正义、平等和和平。


为何崇拜真主

《古兰经》说: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他们崇拜我。(51:56)

这里真主把他创造人类的目的,说是为了让人类都崇拜他。那么,为什么真主非要命令人们崇拜他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崇拜他,对他有所裨益呢?或者因为我们不崇拜真主,对他就有所伤害吗?不,假若全世界的人都崇拜真主,对真主没有丝毫裨益;假若全世界的人都不信仰真主,对真主亦没有任何损伤。《古兰经》说:

如果你们和大地上的人统统都忘恩负义,(也无损于真主),因为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14:8)

不信道的人[无损于真主],因为真主确是无求于全世界的。(3:97)

真主既然不需要我们崇拜他,为什么又要命令我们崇拜他呢?这是因为,崇拜真主不是真主的需要,而是我们自身的需要。真主不需要我们的崇拜,而我们却需要崇拜真主。

感谢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感谢;孤负者(须知)我的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尊荣的。(27:40)

因为我们知道,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我们如若不崇拜真主,肯定就要崇拜真主之外的被造物,如若我们不顺从真理,必然会顺从虚伪的理论。要么崇尚真理,要么顺从虚伪,要么选择正义,要么选择邪恶。没有中间道路,那么,我们怎能在真知之外选择谬误呢?我们怎能在文明之外选择愚昧呢?我们怎能在真主之外崇拜邪神呢?


崇拜是人的天性

也许有人这样问,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崇拜呢?我们说,没有人不崇拜,崇拜是人的天性,宗教信仰是人的追求。真主在创造人类时,就已经赋予他这种追求真主、崇拜真主的天性了。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的天性,是人人都具备的。渴望信仰、追求真知、渴望抚慰、渴望他的主宰倾听他的诉说、追求神圣、追求敬畏、渴望为真理而奋斗,都是人类的宗教天性。

宗教自从人类诞生,就伴随着人类来到大地,时至今日,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科学越发达,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越高,选择宗教的人就越多。有的地方,人们信仰宗教,建起了教堂,建起了清真寺,而没有宗教的地区,人们千方百计的修建一座庙宇,或一座祠堂,供奉一尊神灵。这充分说明了人们需要崇拜的天性,他愿意为自己的信仰去奋斗终身,他希望在无助的时候,能够向神诉说自己的忧伤,祈祷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着形形色色的崇拜,有人崇拜一神,有人崇拜多神,有人崇拜耶稣,有人崇拜佛陀。还有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明星崇拜、领袖崇拜……

即使不相信世界上有神的人其实也在崇拜,他们要么夸大大自然的能力,认为一切都是物质的作用;要么把历史上的凡人的话当作金科玉律,放之四海皆准……在末日,他们将为自己的错误而悔恨:

他们将说:"但愿我们曾服从真主,服从使者!"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确已服从我们的领袖和我们的伟人,是他们使我们违背正道。我们的主啊!求你用加倍的刑罚处治他们,求你严厉地弃绝他们。"(33:67-68)

人类既然免不了崇拜,当他不崇拜真主时,就不免要堕入人对人的崇拜、人对物的崇拜之中。而伊斯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发明不出什么真理,任何人都不值得崇拜,伊斯兰就是要把人从种种错误崇拜的重重黑暗中解脱出来,让人只崇拜真正的主宰。


崇拜真主是唯一选择

我们必须崇拜真主,虽然真主不需要我们的崇拜,但我们需要正确的崇拜,否则,人类不可能消灭人压迫人的现象,而实现真正的平等。因为,当人陷入迷雾之中,把自己的同类加以崇拜之时,被崇拜的人、阶级、统治者就要反过来奴役人,让人忠于他,顺从他,让人为他山呼万岁,即使他奴役人,人也会对他俯首贴耳,言听计从,因为人崇拜他,敬畏他,虽然没有对他鞠躬叩首,但对他的认同,对他的顺服,对他的钦佩和赞美,无一不是崇拜的表现。

有的崇拜,是由于崇拜者自身的迷误,例如基督徒对先知耶稣的崇拜,并不是耶稣造成的;而有的崇拜,则是由大地上的强权造成的,例如法老在国人面前称自己是至高的主宰。

法老说:"臣仆们啊!我不知道除我外还有别的神灵。"(28:38)

法老曾喊叫他的百姓说:"我的百姓啊!埃及的国权,和在我脚下奔流的江河,不都是我的吗?难道你们看不见?(43:51)

法老说:"我是你们的至尊的主。"(79:24)

现代社会也有许多这样的法老,他们剥夺人民信仰的自由,用强权统治震慑百姓,曾经像法老一样不可一世,而伊斯兰让人认识到,这些权威都是暂时的,这些暴虐是没有资格奴役人民的。人们崇拜他们,必然会助长他们的压迫,加剧世界的不平等,而只有消除了人对人的崇拜,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因为不平等的根源在于人崇拜人,而不在于什么生产资料、私有制或阶级对立。


信仰天性与生俱来

其实,任何人都不是生下来就不信真主的,我们说过,信仰真主是人的天性,《古兰经》说:

当时你们的主从亚当的背脊中取出他们的后裔,并使他们招认。主说:"难道我不是你们的主吗?"他们说:"怎么不是呢?我们已作证了。(7:172)

先知穆罕默德也说:

"所有的孩子都带着正道的天性来到世界,是他的父母将他变成了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或祆教徒。"

(见《布哈里圣训实录》)

每个儿童在幼年时,都是纯洁无染的,有了正确的引导,从小就笃信真神。可是,如若在他理智尚不健全之时,就把世界上没有主宰,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这种知识灌输给他,他就会不加辨别的加以接受。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仍然不停的接受这种教育,等长大之后,不信神的成见已经根深蒂固,他就变成了一个不信主者了。这时,就如一张已被污渍染黑的白纸,再去洗净就十分困难了。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会看到,受过系统的无神教育的大学生要选择宗教,许多从来不相信神的人的口头禅竟是:"天啊!"足见这种宗教天性的强烈,然而这种天性只能归于仁慈的主宰,而不能归于任何人,人对人的崇拜只能称为奴性。伊斯兰不仅要求人不能给虚假的神灵为奴,而且还要求不能给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统治者为奴,也不相信任何凡人的理论、凡人的权威。


崇拜真主的含义

"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这句话,不但是指,任何人或物,没有资格接受人的鞠躬叩头,而且还指,任何人或物,没有权利分割主在天地间的的统治权,他不但是清真寺和教堂里的主宰,而且还是政务院和高级法院的主宰,他不象基督教所主张的:

凯撒的给凯撒,上帝的给上帝。

(《圣经马太福音》22:21)

《古兰经》告诉我们:

天地的国权只是他的,他是作证万物的。(85:9)

而人类作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理者,他的使命就是为这一真理"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而奋斗,使人摆脱愚昧和强权的枷锁,从领袖崇拜、强权崇拜、国家崇拜、以及人奴役人、人压迫人的错误中解脱,从而只崇拜真主,只顺从真主的法律。

他在天上是应受崇拜的,在地上也是应受崇拜的,他确是至睿的,确是全知的。(43:84)

为实现这个美好的世界而奋斗,就是每个信仰真主的人的使命。

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迫害消除,一切宗教全归真主。(8:39)

一切权威,只归真主。(6:57)

你说: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活,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真主,全世界的主(6:162)

众信士之母 -赫蒂彻
众信士之母 -赫蒂彻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圣妻赫蒂彻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穆圣(祈主福安)说:"我的同伴们犹如繁星一般,无论跟随哪一个,你们都会得正道。"穆圣(祈主福安)二十三年的传教生涯中,十几万圣门弟子全力以赴地支持着他,为传播伊斯兰赴汤蹈火。穆圣(祈主福安)的宣教事业之所以取得空前绝后的辉煌,与圣门弟子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打算讲述二十位圣门弟子的生平以及他们为主道奋斗的历程,此前我们已经讲述了十七位圣门弟子,他们是"以乐园被报喜的十大圣门弟子"、"四大阿卜杜拉"和"三位非阿拉伯裔圣门弟子",从今天起我们要讲述的三位圣门弟子非常特殊,且具有代表性,她们是三位女圣门弟子。大家不禁要问:圣门弟子中有女人吗?事实上,圣门弟子的定义是:穆圣(祈主福安)时代归信了伊斯兰,并且追随先知,坚持信仰,直至归真的人。这个定义并没有限定圣门弟子是男性。因此,几乎所有的圣门弟子传记,都会专门列章论述女圣门弟子。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第一个归信伊斯兰、追随穆圣(祈主福安)的人——圣妻赫蒂彻。

穆圣(祈主福安)降生前,他的父亲阿卜杜拉就归真了,当先知六岁的时候,母亲阿米娜也归真了。之后,爷爷阿卜杜蒙特里布把先知领回麦加,留在自己身边,亲自照顾着爱孙。不幸的是,两年之后,爷爷也去世了,临终之际,把先知托付给伯父艾布塔利布继续抚养。伯父家孩子众多,家庭比较清贫,先知很早就替人放羊,以赚钱减轻伯父的负担。

穆圣(祈主福安)的童年非常艰辛,不同于一般人。先知直到二十五都还未婚,但先知在那淫乱、私通泛滥的时代,仍然洁身自好。穆圣(祈主福安)曾如此表述:蒙昧时期人们的所为,我只想过两次,但每次都被安拉制止住了,以后就再也没想过。是安拉优待了我,让我承担使命。有天晚上,我对在麦加高处一起放羊的同伴儿说:"你能否替我照看羊群,好让我到麦加城,像其他年青人一样玩一晚上。"同伴说:"我会替你照看好的。"于是,我离开那儿,走到麦加的一处宅院时,听到阵阵乐器声,我问别人:"这是干什么呢?"他们说:"是某某在这儿举行婚礼。"我便坐下来听,但安拉堵塞了我的耳朵,让我睡着了,直到第二天,灼热的阳光晒醒了我。我返回后,同伴问我,我如实相告。第二天晚上,我又向他提出同样的请求,并再次回到麦加,像第一晚一样,我又睡着了。以后,没再产生过此类不良的想法。

赫蒂彻是位麦加富孀,曾经结果两次婚,她常雇人替她经商。赫蒂彻听说默罕默德为人诚实,忠于信托,于是,请先知替她去沙姆经商,随行的是赫蒂彻的一个仆人,名叫迈赛尔。先知答应后,带上钱和货物,同迈赛尔一同出发前往沙姆。途中,迈赛尔看到了先知具有的诸多美德和奇特的现象。他待人温和,慷慨大方,说话诚实,做生意童叟不欺。

穆圣(祈主福安)和迈赛尔到达了沙姆,在一座修道堂旁边的树下休息。一位年大的修道士把迈赛尔叫过来,问他:"树下是何人?"答曰:"他是我的主人,我们来这里做生意。"修道士接着说:"此人不简单,根据我们的经典记载,此时此刻,在这棵树下休息的人是先知。"

穆圣(祈主福安)返回麦加后,赫蒂彻发现这次赚的钱比以往都多,另外,迈赛尔还告诉她,经商途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以及先知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赫蒂彻当时就觉得,自己找到了寻觅已久的可托付之人。可是由于女人的矜持,加之自己比穆罕默德大十五岁,而且曾结过两次婚,而先知还没有结过婚,虽心生爱慕,但实在难以启齿。此前,有许多达官贵人前来求婚,都被她一概拒绝,。她把内心的感觉透露给自己的好友奈妃赛,奈妃赛找到穆圣(祈主福安),提出给先知介绍个对象,就是赫蒂彻,先知很乐意。随后,先知把情况告诉叔伯们,他们立刻找到赫蒂彻的叔叔,替侄儿向赫蒂彻求婚。不久,二人成婚。

两人相亲相爱,直到先知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他喜欢远离尘世的喧嚣,常带上炒面和水到离麦加不远的希拉山洞,按照易卜拉欣圣人留下的宗教仪式敬拜真主。穆圣(祈主福安)满四十岁时,各种为圣的迹象开始显现。公元610年莱麦丹月二十一的晚上,穆圣(祈主福安)正在希拉山洞里,一位天使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口中念道:"你读!"先知回答:"我不会读。"先知叙述说:"于是,他抓住我,并紧紧地抱着我,勒得我几乎喘不过起来。然后他松开,说道:'你读!'我说:'我不会读。'他再次紧紧地抱着我,然后松开,说道:'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

穆圣胆战心惊地跑回家,一看到赫蒂彻,忙说:"快用被子把我蒙起来,快用被子把我蒙起来。"她赶忙把他蒙起来,穆圣心情平稳后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赫蒂彻,并说自己很担心。赫蒂彻当即说道:"不必担心,安拉绝不会抛弃你。你接恤骨肉,对族人亲友都很仁慈,你扶弱济贫,款待客人,坚持正义。"说完,又带着穆圣找到她的堂兄沃尔盖本诺法利,他是蒙昧时期的一位基督教徒,当时已年迈且双目失明。穆圣把发生的事告诉他,沃尔盖听后说道:"那是传达启示的大天使吉卜利勒,你就是封印万圣的至圣。我年纪大了,当你的族人驱赶你时,但愿我能助你一臂之力。"穆圣惊问:"他们会驱赶我?"沃尔盖说:"是的,但凡宣传认主独一思想的人必会受到敌视和迫害,如果我能活到那一天,我一定大力支持你。"

赫蒂彻成为了第一个归信伊斯兰的人,这是妇女同胞的荣耀,第一个归信的人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穆圣(祈主福安)积极宣扬伊斯兰,而赫蒂彻则全身心支持,她将自己所有的钱财费用于主道。古莱氏人决定和穆圣(祈主福安)、圣门弟子,包括由于家族关系一直支持穆圣(祈主福安)、但尚未归信的哈希姆部族,实行长达三年的经济封锁,并且将他们驱赶到山谷,规定不准古莱氏人和穆斯林交往、不说话、不做生意、不通婚。

从山谷出来不久,艾布塔利布的病越来越重,最终去世。两三个月后,信士之母赫蒂彻也复命归真,享年六十五岁。一年内,穆圣(祈主福安)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悲痛年"。

穆圣(祈主福安)的七个子女都是赫蒂彻所生,三个儿子噶西姆、阿卜杜拉和泰伊布相继夭折,四个女儿分别是宰乃拜、鲁格娅、温姆库利苏姆和法图麦。直到穆圣(祈主福安)五十岁,都没有娶过其他妻室,赫蒂彻归真后,由于宣教的需要等原因迎娶了其他几位妻子。

赫蒂彻归真后,穆圣(祈主福安)一直都很牵挂她,每当先知家煮肉的时候,必定要给赫蒂彻生前的好友送点儿。穆圣(祈主福安)经常叨念自己的爱妻,甚至在其他妻室面前也常说起赫蒂彻。这引起了穆圣(祈主福安)另一位妻子阿伊莎的妒忌,她说:"她不过是个老太婆,真主已给你比她更好的妻子。"先知勃然大怒,说:"不!真主没有给我比她更好的妻子。当人们否认我的时候,她承认我;当人们都说我在撒谎时,她相信我;当人们剥夺我的一切时,她倾囊相助我;真主慈悯她为我生了孩子,其他妻室都没生过。"

赫蒂彻用自身、用钱财、用生命全力以赴的支持着穆圣(祈主福安),假设没有赫蒂彻的支持,穆圣(祈主福安)的宣教事业从塞拜布的角度来说,没办法完成。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穆圣(祈主福安)是最成功的男人,但离不开赫蒂彻——这个伟大的女人。祈主饶恕她,擢升她在乐园中的品级。

谁是先知穆罕默德?
谁是先知穆罕默德?

谁是先知穆罕默德?

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是至今全球约15亿穆斯林最喜爱的人。他告诉我们面对逆境时要忍耐,生活在今世中要寻求后世的福分。真主派遣穆罕默德为使者,降示《古兰经》为全人类的引导,故他的行为和道德是全世界的模范,他的生活就是对整部《古兰经》的诠释,他理解它,热爱它,以它作为生活标准,他教我们诵读《古兰经》,将它作为我们生活的准则,要求我们永远热爱它。当一个穆斯林宣布信仰独一的安拉的时候,他也同时宣布了他信仰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仆人和封印的使者。

每当穆斯林听到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就会向真主祈祷赐福于他。先知穆罕默德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但他对人类的爱使他成为全世界的典范。穆斯林热爱先知穆罕默德,他对我们的爱让他与众不同。他不为自己渴望天堂,而为所有人祈祷天堂;他不会为自己痛哭流涕,而为整个乌玛1和全人类忧虑,他经常会这样祈祷:

主啊!拯救我的乌玛吧,

主啊!拯救我的乌玛吧。穆斯林同样信仰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中的每一位先知,包括努哈、穆萨、易卜拉欣和尔萨(耶稣)等。

穆斯林相信所有的先知带来了的使命是一脉相承的:崇拜独一的真主,归信真主没有匹敌,没有子女,没有伙伴。但先知穆罕默德有别于其他先知,在他之前,所有的先知都只为某一时代某一地区的某个民族被派遣,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的使者,他的使命是针对全人类的。真主告诉我们在《古兰经》中说,他派遣先知穆罕默德只为怜悯全世界:“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古兰经》21:107)。

真主没有说先知穆罕默德是派遣给阿拉伯人的,或派遣给男人的,或派遣给公元7世纪的人的。他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先知穆罕默德不同于其他先知,他的使命会广泛传播到各个时代全世界各个角落。

穆斯林热爱他,尊重他,追随他,他们对先知穆罕默德的尊重超越对任何人的尊重,决不允许看到或听到有人对先知表示不敬或嘲笑。在历史上,很多非穆斯林对先知穆罕默德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尊敬,他被认为是在世俗和宗教两方面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圣雄甘地称其一丝不苟的履行誓言,对朋友和跟随者热心、勇敢、无畏,绝对忠诚于主和自己的使命。

先知穆罕默德告诉我们,伊斯兰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建立的是一个有道德规范,有尊重、宽容和公正法律制度的国度。他如此奉献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他的温文尔雅,慷慨仁慈和同情怜悯吗?先知穆罕默德是一个无私的人,为主道奉献了其最后23年的生命,他呕心沥血,教育圣门弟子们拜主爱人。

他强烈地意识到真主赋予的责任,一丝不苟地传授真主规定的教义,警告跟随者不要像前人追捧玛利亚的儿子耶稣那样的过分赞美他。2穆斯林不崇拜先知穆罕默德,他们知道他只是一个人,但他值得拥有我们最崇高的尊重和爱戴。

先知穆罕默德疼爱人类,常常因担心他们的处境而哭泣,真主在《古兰经》中都提到了他对乌玛的奉献和热爱。“你们本族中的使者确已来教化你们了,他不忍心见你们受痛苦,他渴望你们得正道,他慈爱信士们。"(《古兰经》9:128)先知穆罕默德教导我们热爱真主并服从真主;他教导我们宽容待人,尊老爱幼;他告诉我们奉献比索取好,每个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都值得尊重。他教导我们热爱兄弟姐妹犹如爱自己。家庭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个人的权利固然重要,稳定的道德社会更重要。先知穆罕默德教导我们,在真主看来男女平等,没有谁比谁优秀之说,除非是虔诚和对主的热爱。谁是先知穆罕默德?答案很简单,他是一个人,复生日他会站在真主面前,祈祷真主怜悯我们,也会为我们求情。

穆斯林热爱他,因为他是真主的仆人和使者,他是对全世界的怜悯,他亲切和高贵,他对人类的奉献是史无前例的。

慈爱
慈爱

慈爱——源自安拉的博大情操

 慈爱是一种对众生同情、爱护和帮助的思想感情,源自宇宙的创造者安拉。《古兰》中有一节非常特殊的经文,那就是被称作特斯米的“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在阿拉伯语中普慈和特慈这两个词来源于同一个词根——“拉合买",有慈爱、仁爱、仁慈、怜悯等意,除本名“安拉"外,真主有九十九个尊名,在特斯米中,单单选中这两个尊名作为“安拉"一词的定语,足见慈爱是安拉的所有属性中最显著的一个。《古兰》云:“你说:我的主啊!求你饶恕,求你怜悯,你是最怜悯的。"(23 : 118)“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 : 107)如若安拉没有仁慈的特征,他或许不会创造人类,即使创造人类,或许不会给人舒适的环境,不会承担人类的给养,也或许不会教人知识,引人走向文明之路……安拉将他的精神吹入人体,人之灵性也就有了仁爱的成分。先知说:“安拉把慈爱分成一百份,自己留下九十九份,向地上降了一份。凭此一份,产生了万物的相互怜悯。致使马担心自己的小驹而提起蹄子"的确,世界上所有的爱,包括父爱、母爱、情爱、友爱、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人与动物的爱,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等,倘若没有安拉赋于的仁慈,都不会存留于世。(《伊斯兰伦理学》)“怜悯"(即慈爱)这个词及其派生名词在《古兰》中出现的次数多达487次。而根据圣人(愿主福安)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熟记安拉的九十九个尊名,而且要仿效这些尊名所表达的属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拥有慈爱这一美德。

  如果说源自安拉的“拉合买"是慈爱的进路,那么遵照“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原则做到特慈和普慈便是慈爱的出路。

  特慈首先要爱父母,爱父母就要孝敬父母。孝敬是子女对父母恭敬顺从的一种态度或行为。伊斯兰作为所有天启宗教的集大成者把孝敬提到了信仰的高度。其次要爱骨肉近亲,伊斯兰非常重视血缘和亲情,要求穆斯林对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亲戚,无论同教与否,要经常联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困解危。爱配偶和子女是特慈的表现,丈夫应该善待妻子、疼爱妻子;同样妻子也要疼爱丈夫,做一个贤妻良母。子女是安拉赐给我们的恩典,也是安拉交给我们的信托物。作为父母理应疼爱子女。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就是一个非常疼爱子女的人。据有关圣史的经书记载:当年每当先知的女儿法图买来见她父亲时,先知总要起身欢迎她,亲吻她并让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先知还常常让她的两个外孙骑着他玩。爱自己也是特慈的表现,爱自己,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信仰,因为正信是获取两世幸福的源泉;爱自己,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明白认主拜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爱自己,就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由躯体和灵魂,以及二者结合后产生的理智组成,既而在三者之间加以协调,既重视躯体的健康和理智的培养,更注重灵魂的升华。“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919-10)一句话:爱自己,就要努力奋斗,博取主喜,使自己最终远离火狱而进入天堂。最后,特慈还表现在爱穆斯林兄弟上,全世界的穆斯林崇拜同一个主宰,朝同一个朝向——麦加的卡尔拜祈祷,遵从同一本《古兰》,追随同一位先知,理应相亲相爱。

  普慈则要爱所有的人,包括非穆斯林。按伊斯兰教义,人类都源自同一个祖先即阿丹圣人。“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41)既然同源同族,人类都是兄弟姐妹。真主创造了信主者也造了不信者,做为人他们具有同等的尊严。穆圣(愿主福安)说:“全人类都是真主的家属,真主最喜爱的人是最有益于真主的家属者"普慈包括爱动物和植物,每个动物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都是真主的创造,所以穆斯林爱动物是一种信仰的本能;植物也是安拉的被造,而且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穆斯林崇尚绿色,也是他们热爱植物、慈爱植物之情的自然流露。普慈还包括爱无生物乃至整个宇宙,穆斯林慈爱周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泥土、沙石、高山、河流无一不是安拉的被造,而且人类本身就来自泥土。“他的一种迹象是:他用泥土创造你们,然后,你们立刻成为人类,散布各方。"(3020)世界各地淳朴的穆斯林大多喜欢席地而坐,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散,而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大地、爱着泥土。穆斯林慈爱自然界以及整个宇宙,因为都是安拉的被造物。“他创造万物,并使各物匀称。他预定万物,而加以引导。"(872-3)在穆斯林看来,宇宙中的万物都用各自的语言,真诚地歌颂和赞美安拉超绝万物,只是人类的理智无法理解他们的赞颂,正如古兰所云:“七层天和大地,以及万有,都赞颂他超绝万物,无一物不赞颂他超绝万物。但你们不了解他们的赞颂。他确是容忍的,确是至赦的。"(17 : 44)我们热爱宇宙,还因为宇宙的本身就是和谐的整体,它带给人类一种和谐、安稳和幸福之感觉,是穆斯林与万物和谐的信仰基础。

  安拉是慈爱之主,伊斯兰是慈爱之道,穆圣(愿主福安)是慈爱之典范,穆斯林理应成为慈爱之人并把慈爱播撒向整个世界。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