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支柱

阿舒拉日的优越
阿舒拉日的优越

阿舒拉日的优越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真主说:""依真主的判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真主创造天地之日,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以物配主的人群起而进攻你们,你们也就应当群起而抵抗他们。你们应当知道,真主是和敬畏者在一起的"。(忏悔章36节)

愿真主将祝福与平安赐于我们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使者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有四个禁月;三个月是连续的;祖尔格尔德(伊历十一月)、祖尔哈吉(伊历十二月)、穆罕勒姆(伊历一月份),还有就是在伊历六月与伊历八月之间的莱吉布(伊历七月)。——(布哈里圣训辑录2958段)

赞主赞圣人后。我们说:"行善的季节有很多,每日的、每周的、每月的、每年的。这些季节包括 应当多封斋的穆罕勒姆月(伊历一月份)"。

我们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曾说:"莱麦丹(伊历九月)之后最高贵的斋戒就是穆罕拉姆(伊历一月)的斋戒"。——(穆斯林圣训辑录1982段)

阿舒拉日的高贵


传自于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的圣训: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到达麦地那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犹太人在封阿舒拉日的斋,便问他们:"你们所封今天的斋戒是什么斋呢?他们回答说:"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真主在今天把以色列人从他们的敌人手中拯救了出来。穆萨圣人封了今天的斋戒。使者说:"我们比你们更适合、更接近穆萨",然后使者就封了阿舒拉日的斋,并命令人们封这一天的斋戒。——(布哈里正确圣训辑录2004段)

阿舒拉日的优越

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他说:"我没有见过使者(愿主福安之)让今天(即阿舒拉日)胜过于其它的日子,让这个月(即莱麦丹月)胜过于其它的月份。——(布哈里正确圣训辑录2006段)。

先知(愿主福安之)说:"阿舒拉日的斋戒,我希冀真主宽恕上一年的罪过"。——穆斯林正确圣训辑录(1162段)。希冀即斋戒阿舒拉日而渴望得到回赐。

因此,亲爱的穆斯林兄弟!选择这高贵的日子斋戒,便能罚赎一整年的错误。感谢真主的恩惠。

何为"阿舒拉"、"塔苏尔"?

伊玛目脑威-(祈主慈悯之)-在汇聚一书中曾说:"'阿舒拉'及'塔素尔'是两个美好的名字。这在语言书中已经众所周知了。我们的同伴说:'阿舒拉'是伊历一月的第十日,而'塔素尔'是伊历一月的第九日。众学者也是这样主张的。这是圣训明文表面的意思。这在语言学家看来已经众所周知了。阿舒拉是一个伊斯兰名称,蒙昧时代是不为人知的。——(顺服者解密-斋戒穆罕拉姆月篇第二册)
因此,斋戒'塔素尔'(伊历一月九日)与'阿舒拉'(伊历一月十日)已成为了可嘉的圣训。因为有传述自阿卜杜拉-本-阿巴斯的圣训,他说:"当使者斋戒了阿舒拉日的斋并命令人们也封之的时候。人们问他:'使者啊!这一天是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所崇奉的日子啊'!使者回答道:印沙安拉!来年的话,我们一定要封九号的斋戒"。伊本-阿巴斯说:"还没有等到来年,使者就奉命归真了。——(穆斯林正确圣训辑录1916段)


阿舒拉日的异端


有人曾问伊斯兰学者伊本-泰叶密(祈主慈悯之)关于阿舒拉日人们的行为如:画眼线、沐浴、用海纳、相互握手、烹饪美食、兴高采烈等行为有没有依据?

回答如下:感赞真主!众世界的养育者!在正确圣训辑录中、先辈先贤的箴言集中是无证可考的。也没有任何伊斯兰学者、四家法学派代表均没有把这些行为定为嘉行。也没有任何可靠著作对此有所传述。没有任何圣训、圣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箴言录传述过正确或非正确的记载。但是,部份后辈学者对此传述过相关的圣训,如:"谁在阿舒拉日用眼药水,他在这年不会发眼病";"谁在阿舒拉日沐浴那他在那年不会生病"等诸如此类的圣训。还有其它一些杜撰的圣训,如:"谁要是在阿舒拉日给家人改善生活,那真主这一年的其他时间让他宽裕。像如此这样的圣训均是圣使者的一种抵毁及捏造。
随后伊斯兰学者伊本-泰叶密(祈主慈悯之)简明扼要地提述了关于这个民族早期经历的部份考验、事件及侯赛因(愿主喜悦之)被杀等一系列事件,及这些团体如此做法的真正原因。他说:"这个团体已经走上迷误、无知的道路,要么是因为不信及伪信;要么是因为无知与迷信。把他们的领导人及圣人家族抬高到主宰位置;把阿舒拉日当作悲伤、疯狂之日,在这一日他们做着种种蒙昧时代陋习,如:打脸颊、自残、哭嚎、作悲伤之诗、传述一些杜撰的圣训、这种忠诚只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悲伤与自恃、挑起纷争与战火、在伊斯兰团体之间制造矛盾、并借此而谩骂先辈。这些人对整个伊斯兰团体的影响那是不言而语的。他们所呈现出的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中的激进分子对候赛因及圣人家族的过分崇奉,要么是因为无知者的以恶制恶,以诈生诈,以异端行异端。并在这天(即阿舒拉日)打着狂欢、吉庆的旗子进行而大肆宣扬。如在阿舒拉日这天用眼药、上指甲油、对亲戚施舍、烹饪各种新奇食品等,一如节日期间人们所做的一样。因此这些人就把阿舒拉日当作了一个节日来庆祝了。而另一些人则在这日选择一个广场来进行泄愤及狂欢。这两伙人都已经违背了圣训的指导,走向了错误的途径。——(伊本-泰叶密法律释译大全)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法图麦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法图麦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圣女法图麦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穆圣(祈主福安)和圣门弟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真主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真主者,你们有使者可以作你们的优良模范。"(33:21),先知说:"我的同伴们犹如繁星一般,无论跟随哪一个,你们都会得到正道。"

莱麦丹月前的一段时间,我们分别讲述了十八位圣门弟子的经历,他们是"以乐园被报喜的十大圣门弟子"、"四大阿卜杜拉"、"三位非阿拉伯裔圣门弟子"和"三位女圣门弟子之圣妻赫蒂彻"。

今天我们讲述穆圣(祈主福安)和圣妻赫蒂彻最小的女儿法图麦,赫蒂彻是圣妻中的典范,法图麦是先知儿女中的典范。穆圣(祈主福安)说:"人类史上,有四位杰出的女性,她们是女性中的领袖人物,她们是尔萨圣人的母亲麦尔彦、暴君法老的妻子阿西亚、赫蒂彻和法图麦。"

穆圣(祈主福安)二十五岁那年,同比他大十五岁的赫蒂彻结婚,婚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真主赐予他们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噶西姆、阿卜杜拉和泰伊布相继夭折,四个女儿分别是宰乃拜、鲁格娅、温姆库利苏姆和法图麦。

穆圣(祈主福安)非常喜欢小女儿法图麦,四个女儿中法图麦不论长相还是性格,甚至走路的姿势都最像先知。圣妻阿伊莎说:"我没有见过言行举止、走姿方面比法图麦更像先知的人。"

法图麦出生在特殊的一年,那年穆圣(祈主福安)三十五岁。麦加发洪水,天房的墙体被冲垮,抢修天房已刻不容缓。麦加人一齐动手修建天房,工期进行到放置黑石时,部落之间产生了大的分歧,各部落都认为只有本族人最有资格独享这份殊荣,人们互不相让,几天的争吵毫无结果,几乎兵戎相见。为了避免一场大的流血冲突,有人提出了和平解决这一争端的方案——请第一个走进禁寺大门的人裁决,真主的意欲,第一个走进的人便是穆圣(祈主福安)。众人欢呼道:"穆罕默德,诚实的人,我们都愿意服从他的裁决。"穆圣机智从容地脱下身上的大衣,铺在地上,把黑石搬到上面,请各部落的头领各抓大衣的一角,命他们一起把它抬到原有的位置。穆圣(祈主福安)又亲手搬起黑石,将它安放到位。就这样,一场大的争端终于圆满的平息了,几乎面临战争的麦加人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穆圣(祈主福安)解决完这场危机,刚刚回到家门口,就听到房内婴儿呱呱叫声,圣妻赫蒂彻平安生下了法图麦。

法图麦备受父母的喜爱,但穆圣(祈主福安)家教非常严格,当法图麦长到五岁的时候,先知奉主命为圣,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天使吉卜利勒时不时地给穆圣(祈主福安)送启示,父亲的一切法图麦从小就看在眼里,耳濡目染,伊斯兰的信仰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在法图麦幼小的心灵当中。

穆圣(祈主福安)还没有为圣前,周围邻居朋友们非常友好,当先知接受启示开始传达使命的时候,人们开始和他作对起来,不相信先知的使命。麦加多神教徒百般折磨、迫害先知及其家人,门口倒满荆棘,将不干净的东西扔进院内。有一次,先知正在卡尔白礼拜,艾布杰赫利和他的同伙们在在一边互相说道,你们谁敢乘穆罕默德礼拜时,把某某家刚宰的骆驼胎盘倒在他背上!阿格白立即跳起来端来胎盘,盯着先知,等先知扣下头去的时候,上前把这些脏东西倒在先知的背上。先知扣着头一动不动,当时穆斯林由于力量还很单薄,都不敢站起来,后来,八九岁的法图麦赶来才清除掉这些污秽,并且咒骂了阿格白。

后来,古莱氏人决定和穆圣(祈主福安)、圣门弟子,包括由于家族关系一直支持穆圣(祈主福安)、但尚未归信的哈希姆部族,实行长达三年的经济封锁,并且将他们驱赶到山谷,规定不准古莱氏人和他们交往、说话、做生意、通婚。山谷中的生活非常艰难,甚至圣门弟子吃树叶充饥,很多人因此归真。从山谷出来不久,保护先知多年的伯父艾布塔利布的病越来越重,最终去世。两三个月后,信士之母赫蒂彻也归真,享年六十五岁。一年内,穆圣(祈主福安)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悲痛年"。法图麦从小失去了母爱,姐姐们也相继出嫁,照顾先知的重任就落在了法图麦的肩上。

穆圣(祈主福安)和圣门弟子将家庭和财产都留在麦加,背井离乡迁徙到麦地那后,生活非常窘迫。穆圣(祈主福安)非常疼爱法图麦,每当出门或出战回来第一站是到清真寺礼两拜庆贺拜,然后直接去探望女儿法图麦。

"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26:214)这节经文降示,穆圣(祈主福安)召集自己的亲人,并告诫道:"你们要自己干善功,要抓紧干教门,但如果你们你干善功,哪怕我是真主的使者,也不会对你们有丝毫裨益。法图麦!你要自己干善功,我不会有益于你。"

穆圣(祈主福安)时代,古莱氏贵族的一位妇女犯偷盗罪,按教法应割去其手。其家人怕丢面子,遂找乌萨麦向穆圣(祈主福安)说情,希望可以网开一面。结果,穆圣(祈主福安)听到乌萨麦的说情后勃然大怒,严厉训斥乌萨麦并登上讲台,说道:"正是由于不公道,前辈的人才遭受到真主的惩罚而被毁灭,当有权势之人违反法律,不执行律令;当贫穷可怜之人违法时,却要完全受惩罚。真主的法度一定要执行,任何人都不可逾越。指主起誓,假如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犯了偷盗罪,我一定会砍去她的手!"这里先知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说明在真主的法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先知对女儿严格的教育。哪怕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违法的法律,也绝不姑息!

法图麦要照顾自己的父亲,所以一直拒绝别人的求婚,直到十八岁还没有出嫁(阿拉伯女孩一般八九岁就已成熟,达到可婚配的年龄)。迁徙麦地那后,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相继来求婚,但穆圣(祈主福安)都婉言谢绝,阿里前来求婚,先知很情愿并且答应了求婚,并问阿里:"你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聘礼?"答曰:"什么都没有。"先知说:"我给你的铠甲呢?你卖了它吧。"欧斯曼花470个硬币买了阿里的铠甲,阿里用400个硬币作为聘礼,70个硬币买了其他东西。

就这样,法图麦从一个孝顺父亲、悉心照料父亲的女儿转变成一个贤妻。婚后,两人的生活非常清贫,法图麦亲自磨面,两只手上起了许多茧,阿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并说:"要不你去找先知,让他赏赐我们一个奴婢帮你干活。"先知看到女儿手上的茧,心疼地留下了眼泪,说:"我的女儿啊!你要忍耐,真主的回赐是无限量的。你夫妻二人晚上睡觉前念《忠诚》章,《曙光》章和《世人》章,真主会襄助你们的。"法图麦高心地回家了,丈夫阿里见妻子两手空空而回便问何故,法图麦说:"先知给我们比奴婢更好的了。"

夫妻二人生活如此艰难,但始终坚持行善干好。有一天昏礼,阿里和法图麦做了点好吃的准备开斋,正当他们要吃的时候,来了一个穷人讨饭,阿里二话不说把吃的全部给了乞丐。第二天,两人又做了点吃的,正要吃又有人来敲门,一个可怜的孤儿来要饭吃,阿里把吃的全给了孤儿。第三天,正开斋的时候,声称是俘虏的人来讨饭,于是阿力毫不犹豫地把吃的给了俘虏。经云:这三个人是天使吉卜利勒扮成人形来考验夫妻二人的。"他们为喜爱真主而赈济贫民、孤儿、俘虏。我们只为爱戴真主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感谢。"(76:7

婚后,法图麦生下了两个儿子哈桑、侯赛因,两个女儿宰乃拜和温姆库利苏姆,法图麦是个真正的贤妻良母,把孩子们照顾的很好。

伊历十一年,穆圣(祈主福安)归真了,法图麦非常痛苦,因为她不仅是女圣门弟子,也是先知活着的唯一的女儿。先知的三个儿子很小就夭折了,然后三个女儿也相继归真。

穆圣(祈主福安)归真前,法图麦来探望父亲,法图麦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心疼地说:"我的父亲啊,您受苦了。"先知回答说:"我的女儿啊!今天之后,你的父亲就不会受苦了。"先知给法图麦说了悄悄话,她立即就哭了,第二次又说悄悄话,她破涕为笑。先知归真后,阿伊莎就此询问了法图麦。他拒绝回答,后来阿伊莎再次询问时,法图麦说:"先知告诉我,由于这个病他会归真,所以我就哭了;第二次他告诉我,我是众妇女的领袖,我将是去见他的第一位亲人,我就笑了。"

果然,半年后法图麦归真了,年仅二十九岁。

一个人的成就不以年龄来衡量,而是以善功来衡量。

祈主擢升法图麦的品级,让我们的女同胞中出现更多的像法图麦一样优秀的女性。

?什么是伊斯兰教
?什么是伊斯兰教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伊斯兰是什么?怎样才能加入伊斯兰?

任何宗教、任何团体、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信仰纲领、组织原则、思想基础、宗旨和目的,这就叫做党章和党纲,如果有人原意加入,可以先看这些章程,如果觉得它真实、合理、诚恳、无欺,可以作为人生的目标,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加入,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对于党章与党纲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应时刻牢记,恪守无违,忠心耿耿,誓死不渝,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来升华自己的道德,争做一名标兵和楷模。

伊斯兰是道集大成的宗教,它也毫不例外地具备上述所提出的要求。无论如何人,只要他愿意加入伊斯兰,就应当首先对伊斯兰赋有理性的基本原则加以了解,然后再接受它,这样才能对其深信不疑。

伊斯兰告诉人们:这个物质世界不是永恒的,今世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人在出生之前就早已存在了,死后也将继续存在。人自己并非创造者,他周围的无生物也不能使他从无到有,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无生物是没有理智的,那么,是谁创造了他,使他从无到有的呢?是真主——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主宰,只有他才能使人以及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他掌管人类的生死,他创造了一切,如果他意欲,顷刻间他可以使其化为乌有。宇宙间的一切没有任何可以作为他的匹敌,他固有、永恒、无始、无终、永存、永生,他能而无所不能,知而无所不知,任何事物都不能隐瞒他,他公正而绝对公正,这公正绝不与人类的相对公正同等,他制定了宇宙的法规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观规律,他使万物都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先天他就制定了它的细规细则,无论是有生的、无生物、行为动静,都不会偶然产生,都是由他的意志自由决定的。他赋予人理智,用以辨别是非,对于他周密而又精细的安排,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短暂的今生之后安排了一个永恒的后世,使善者得以善报永居乐园,使恶者必遭恶报永坠火狱。

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主宰,是赏善罚恶的主宰,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的跟前替人说情呢?只有真心为主的善举才是接近主的唯一阶梯。

在他创造的宇宙中,有些是我们直观可以看到的,有些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些被造物,有些是生物,有些是无生物。有些专事作恶,我们把它称之为恶魔;有些介于两者之间,他们中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时我能们看见,有时我们则不能看见,我们把这种生活在四维空间的生物叫做精灵。真主从人类中选拔了一些人,并命令他的天使把发自他的法律启示给他们,以便他们奉真主的命令向世人传喜讯和警告,我们把这些人称之为真主的使者,这些就是历代先知的经典中所载的(共有一百零四部)。随着时代的变迁,后者废除或包含着前代经典中的内容,这些经典中的最后一部就是《古兰经》。《古兰经》的降示废除了前代的一百零三部经典,原因是前代的有些经典已经失去,存在的均已被篡改,其真本已不复存在。只有《古兰经》与世长存,永不变更。那些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便是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其父亲阿布杜拉,他是一位封印的先知,他之后再无先知直至末日,他的教门汇集了所有天启的宗教,是最完美的信仰。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立法原则,是正信的根源,坚定不移地相信它是来自于真主的经典者,才能堪称为一个有正信的人(信士)。既然《古兰经》是真主为引导世人而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伊斯兰是世界性的正道,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正确的信仰,都能成为穆斯林,那么,必须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种信仰。

它简单明了,即口诵清真言、作证词:我作证"除独一无二的真主,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真主的仆人"。无论是谁,只要他诚心敬意地念了它,那么他就是一位穆斯林,在伊斯兰国家就是一位合法的公民,他可以享受到一个穆斯林应享有的权利,当然,他必须履行伊斯兰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各项功修。这些功修简单易行,毫无困难,而且对自身也有很大的裨益。

首先是两拜晨礼(时间是在黎明升起直至太阳出生之前),在这两拜里与真主交言,祈福避祸,在礼拜之前需要洗小净,洗身体的局部,如果没有大净者需要洗全身,参看《清洁与拜功》。在中午日偏后(约十二点十五至三点时间内),礼四拜叫晌礼拜;在三点半之后至日落前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叫哺礼拜;日落后(从日落后至晚霞消失,在这段时间内)礼三拜叫昏礼拜;最后是从晚霞散尽直至黎明前,在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叫霄礼拜。这就是一昼夜之间的主命拜,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这些功修,无论是谁、也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尽力遵守,直接向真主祈祷,无需任何媒介。

其次,要在每年伊历的"赖麦丹"(九月)封一个月的斋戒,被称为斋月。穆斯林在这一个月内,每天早晨在黎明之前吃饭,然后在白天不允许吃饮,不允许过性生活,通过这样一个月的修炼,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净化,肠胃得以休息,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与此同时,在这个月内还要积极行善,劝善戒恶,以此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道德风尚。斋月的另一大益处就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激发富人对穷人的恻隐之心和怜悯之情。

第三:有钱人在满足了自身和家庭的需求之后,年终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一次清理净化,拿出百分之二点五的用以周济贫民、孤寡和一些无依无靠的人等等,这对他来说是很微不足道的。尽管这样,他对需求者来说确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帮助,它能增强人与人之间团结和友爱,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济世良药。

第四:伊斯兰为人类制定了一系列有秩序、有规律的社会活动,有些活动是日常的简单聚会,那就是每天礼五时拜的形式,它和学校上课一样,分几个课室,每天大家在一起礼拜就类似这种情境。

礼拜时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是站在真主的阙下,虔心拜主,与主交言,这种集体礼拜的效用则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精神团结、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共迈乐园。

每次集体礼拜最多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无论是工人、农民、商人、学生都不会有任何困难,如果有人因故未能参加这种集会,他可以在家中自己去做,也不会受到任何责备,只不过他失去了集体礼拜的报酬而已。

有些活动是赋有生机的,比如每一周的聚礼,聚会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成年的、理智健全男子必须参加这种活动。

有些活动如同在城市里召开的大型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我们把它称为会礼,这种活动并不强制人们去参加,历时不到一个小时。

就像人大会一样,每年按时在一个地方聚会,这对每个人来说确是一次思想受到教育、言行受到熏陶的良好的机会。聚会期间,人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改进自我、促进自我、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再接再厉。这种聚会,作为一个穆斯林如果他有能力一生中必须参加一次,这就是伊斯兰的朝觐,以上这些就是伊斯兰要求必须履行的基本功修。

现在我们再谈谈它的部分戒律,那都是正常的理智认为是丑恶的、应当远离的事物,如无故杀人、侵害他人的财产与利益、亏害他人、酗酒闹事、奸淫乱性、放高利贷、说谎欺诈、背信弃义、临阵逃脱、忤逆父母、无中生有、道听途说、背谈多端、发谎誓、作伪证等等,这些罪恶中最大莫过于忤逆双亲、不义和作伪证,作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或者是违背了真主的部分禁令,只要他向真主忏悔,知过改过,寻求真主的宽恕,真主就会饶恕他,因为真主是多恕的、宽宥的,如果他执迷不悟、不觉醒、不忏悔,那他就是个犯罪者,复生日必定受到真主的惩罚,不过其刑罚是有限的,不会像那些否认主的一样在火狱之中永居。

要是一个人否认了信仰中的某个基本原则、或信仰基础、或对其有所怀疑,或对当行可止的予以否认,或否认《古兰经》中的任何一段经文,那就叫叛,就是背离伊斯兰的行为,在伊斯兰的法律中任何罪过莫过于叛教,用现代的法律说就如同叛国。如果他不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必自食其果,今后两世难逃罪责。

一个穆斯林,虽然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违背了他的部分禁令,只要他承认应当作,必须止,他仍然算是一个穆斯林,但他是有罪的,信仰问题就不同了,比如一百条中他承认九十九条,而否认其中的一条那他也算是叛教。

是一个穆斯林不一定是一个穆民,比如一个人加入了某个人组织,他参加组织的会议,也作捐献,也能尽一个组织成员应尽的义务,但就是不接受其基本原则,拒不承认它的健全体制,他加入的目的只是为了搞破坏、作奸细、当密探,这种人我们称之为伪信者,因为他虽然口称归信,念作证词,甚至表面也做功修,他也不能算真正归信,他在真主那里是不能逃脱刑罚的,甚至会罪加一等,这种人尽管也被称为穆斯林也罢!因为人们只能看其表面,只有真主才能洞悉人们的内心和隐私。

如果一个人能归信伊斯兰的基本原则,对真主诚信无疑,远离配主的行为、信天使、信经典、信末日,信好歹的前定,念作证词,礼五时拜功,封伊历九月"赖麦丹"的斋戒,交纳天课,如有能力终生朝觐一次,远离真主的禁令,那么,他既是穆斯林又是穆民,不过正信的核心还未能真正显示出来,也可以说还不能算得到正信的乐趣,直到他脚踏实地的履行一个穆斯林、一个穆民所应遵循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曾以最能表达人们心声的、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描述了通向这条道路的方法,它包含着今后两世的福利:即一个穆斯林应时刻牢记,在他行起坐卧、公开独处、无论身居何处,真主都观察着他的所作所为,都与他同在,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观察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他就不敢违法乱纪;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与他同在时,他就不畏惧、不胆怯、不绝望、不忧虑、不寂寞,他知道只有真主才是他的拯救者,他只向真主祈求,只向他求救。一旦他犯了错误,他就急忙向主忏悔,他知道只有真主才能赦宥其罪过。以上所说的是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让人们认识真善的《圣训》中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了概括:"你崇拜真主,就如同看见真主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真主,须知,真主是观察着你们的。"

探望的礼节
探望的礼节

150%;font-family:DFKai-SB;mso-bidi-font-family:宋体;color:#434343;mso-font-kerning:

0pt">真主说:"

font-family:DFKai-SB;mso-bidi-font-family:宋体;color:#00B050;mso-font-kerning:

0pt">信士们不要冒入别人的住室,直到你们请求许可,并向主人道安,这对你们是最好的,以便你们记取教诲。如果你们发现主人不在,就不要进去,直到你们获得许可,如果有人对你们说:"请回去!"你们就应当立即转回去,这对你们是更纯洁的。真主是全知你们的行为的

宋体;color:#434343;mso-font-kerning:0pt">。"(古兰24:27-28)

据赛海理传述:一个人探视先知的寝室,圣人拿着铁梳,对他说:"假设我知道你偷看,我一定要用铁梳刺戳你的眼睛,真主制定了求见时要请求许可。"另一传述:"先知拿着个箭头,似乎猛刺之"。

据艾布胡莱勒传述:先知说:"不经许可,窥探住室者,可以挖掉他的眼睛。"

又说:"不经许可拧索人者,可以石击之,并挖掉他的眼睛也无罪。"

据阿布杜拉传述:"曾经,先知到了别人的门前时,他不会面向门站,只是站在右旁或左旁等待主人开门。"

据阿布杜拉传述:穆圣对我说:"听到我的信号再拉帷幕,也就是批准你进来的表示。"

据温姆赛莱梅传述:在我奉命用遮幔以后,我和美姆在穆圣跟前,伊本漫姆默史图慕来了,穆圣说:"你俩个躲起来!"我们说:"先知啊!他是瞎子,看不见我们,也认不得我们。"穆圣说:"你俩个也是瞎子吗?看不见他吗?"

综上所述:伊斯兰规定探访的礼节:

禁止窥探别人的家里,不论是从外面看,或是从洞中看,或是从窗口中看或是从其它地方看。

请求许可的好处就是远离真主禁止的事情。

应当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探访、应当柔和地敲门;由艾乃斯传述,"圣人的门上经常响起轻柔的敲门声。"布哈里圣训集收录

希望探访的人要站在门的左边或右边请求允许,不要窥视屋内,因为主人不想任何人看见他家里的情况,而请求允许是为了避免双方难堪。

在请求允许前应当先道安,由拉比尔传述,一个阿米勒家族的人在圣人在家时去探望他,他在门外说:"我可以进来吗?"圣人对佣人说:"你出教教他请求允许的礼节,你对他说:你说:你好,我可以进来吗?"-艾哈买德艾卜达吾德收录

请示允许可达三次,如果不允许就转回,圣人说:"当你们中请求允许三次还没得到允许的话,就请回去。"两家圣训集收录

当主人问来者名字时,应报上名字或别名,不能说"我"由加比尔传述:我为父亲债务的事情去找圣人,我敲了敲门,圣人问"谁"我答"我"圣人说:"我""我",他好像很讨厌这种口气。-艾罕买德艾卜达吾德收集

 ​伊斯兰的特色 2
​伊斯兰的特色 2

伊斯兰的特色 2


6、伊斯兰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婚姻是家庭的基础。

因此,伊斯兰鼓励结婚,为此提供种种便利,通过教育和立法消除经济方面的障碍。反对使婚姻变得困难的恶风陋习,如高额聘金,铺张浪费,争富比阔等安拉和使者恼怒的事。

运用合法的途径来堵住非法的途径,如暴露的衣着,挑逗的言辞,黄色小说和影视等,特别是现在已走进千家万户﹑人们耳濡目染的媒体中的种种色情和淫秽。

夫妻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依恋、喜爱和怜悯,以及相互的权力、义务和善待。当夫妻关系完全破裂无法调解时,允许离婚,犹如药物治疗无效时不得不动手术一样。

父母必须使子女的物质、情感和精神得到充分满足。作为子女,也必须孝敬和善待父母。

社会必须照顾妇女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无人收养的孩子。

伊斯兰扩大了家庭的范围,使其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接续亲属是主命,而断交是大罪。

7、伊斯兰重视教育,一如重视法律,甚至更重视

因为仅仅凭法律不能铸造社会,铸造社会要靠不断的教育,深刻的指导。一切复兴与改革的前提是建设有思想、有良知、有信仰、有理想和有道德的个人,有了优秀的个人才会有优秀的社会。

因此,必须最大程度的重视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让学生学习信仰和知识,道德和技能。

伊斯兰教育的最主要标志是:正确的信仰,认主独一,坚信后世,品行端正,说话诚实,兢兢业业,守信重诺,宣扬真理,反对虚假,忠于伊斯兰,用生命和财产为主道奋斗;用手、舌和心灵尽力制止罪恶;反对不义、强权。

8、伊斯兰将社会建立在兄弟友情的纽带之上

在穆斯林社会中,种族、宗教、阶级和派别冲突没有市场。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阿丹的后裔和安拉的仆人。正如穆罕默德胜任在辞朝演说中说:"你们的主是一个,你们的祖先也是一个"。(艾哈买德圣训实录)人们之间发生分歧是安拉的意欲,有其哲理,安拉将在复生日进行最后的判决。

伊斯兰也尊重非穆斯林,认为他们是安拉也是安拉的所造物,只要他们没有亵渎伊斯兰教,没有对穆斯林造成伤害和侵犯,就应当对他们保护、捍卫、善待,因为公正对待他人是一种善行和义务。伊斯兰维护非穆斯林的信仰自由,保护他们的生命、荣誉和财产,就像保护穆斯林的一样。保护他们免遭内部的压迫和外部的侵略。让他们享有和穆斯林一样的尊严和权力,并承担一定的责任,除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特殊义务。

9、伊斯兰不承认占卜

在伊斯兰中不存在教士阶层来垄断宗教,控制人心,把守安拉的大门,发布生杀予夺的命令,或发售赎罪券。在伊斯兰中,所有的人都是宗教人士,人与安拉之间不需要中介。安拉对人来说比动脉还接近。宗教学者只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其它学者一样起释疑解惑的作用。清高的安拉说:"没有任何人像彻知者那样告诉你"【古兰经35:14】,又说:"如果你们不知道,当询问有知识的人"【古兰经16:43】。

每个穆斯林都有可能通过学习成为宗教学者,而不是通过遗传、称号或服饰。在这一方面绝无任何垄断和限制。

10、伊斯兰肯定,在正义事业中必须服从领导

如果命令罪恶,则不得服从。对于违规者,应该进行忠告。伊斯兰教制度也并非西方人在中世纪所认识的宗教制度,它建立在缔约、协商和公正的基础上,以天启的法律为仲裁。领导不一定是宗教人士,而是所有既有能力,又忠实可靠的人,是那些古兰经描述的人:"当安拉使他们在大地上得势时,他们力行拜功,缴纳天课,命人行善,止人作恶。"【古兰经22:41】。

11、伊斯兰保护财产,认为财产是人们的生活支柱

没有财产,既无法建设现世,也无法发展教门。财产是应该感谢的恩典,也是应该守好的信托,同时也是安拉对人类的一种考验。因此,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履行财产的义务,不得浪费,也不得吝啬,特别是公共财产,在伊斯兰中享有十分神圣的地位,如孤儿的财产。伊斯兰尊重私有财产,并制定了各种措施,防止被剥夺,通过立法和劝诫引导其服务于大众利益。同时,尽可能的发展经济,利用其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独特的经济体系,生产工农业领域所需的产品,以实现自足,不能依靠别人,特别是在生活必需品方面。伊斯兰认为,为现世而努力和奋斗是教门的组成部分,建设大地是功修,发展社会是主命,增强民族的整体实力是为主道奋斗,努力实现经济自足是最优越的近主功修。

因此,伊斯兰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社会,让每个穆斯林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从而实现社会的繁荣和昌盛。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