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五支柱

马坚勤奋的一生
马坚勤奋的一生

马坚勤奋的一生

سيرة محمد مكين ما جيان

  • 马坚离开人世已将近25年了!他音容笑貌,孜孜不倦伏案写作的身影,开朗风趣的言谈,对年轻人循循善诱的教导,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 追思马坚一生走过的道路,可以用现金句话来概括:学习勤奋认真,刻苦踏实;治学严谨苦干,锲而不舍。他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兢兢业业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研究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无论社会是动荡不安还是和平安定,无论是条件顺利还是身处逆境,他始终坚持苦干、实干,不改初衷。
  • 马坚传略
  • 马坚—字子实,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杰出的穆斯林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 1906年6月6日生于云南个旧市沙甸村(回族聚居村)。1925年中学毕业后在家乡鱼峰小学任教。1928年到西北甘肃固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三营村师从著名经师虎嵩山阿訇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
  • 1929年考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继续专修阿拉伯语、伊斯兰经典教义。1931年以品学兼优成绩毕业,由上海回教学会选派参加中国首届留埃学生团赴埃及留学。先后在爱资哈尔大学和著名国立达尔艾勒欧鲁米阿拉伯语文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共学习八年。对阿拉伯语言、文学、宗教、伊斯兰哲学、教义、教法、历法、历史和教育系统深入学习研究,造诣很深,深得埃及学者们的好评。回国前曾到过麦加朝觐。
  • 1939年学成归国后,潜心于《古兰经》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翻译,并从事回族大众文化教育。为云南回族培养了不少阿拉伯语和宗教人才。1946年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授。他参加组建东方语言文学系,亲自创立该系阿拉伯语专业。从此阿拉伯语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进入高等教育体制。后来,他一直担任职拉语教研室主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委员。他编写阿拉语教材,主编《阿拉伯语汉语词典》。为我国培养了一代代阿拉伯语人才,他奠定我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学基础。
  • 马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翻译出版过《古兰经》、《回教哲学》、《回教真相》、《阿拉伯史通史》……等许多有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他还将《论语》、《中国格言谚语》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出版,得到埃及学术界称赞。解放前后还发表过大量有关阿拉伯有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文章。这些译著和文章对促进中阿文化交流和友谊作出巨大贡献。
  • 1949年马坚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又连续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担任亚非学会理事。他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起人之一,后任该会常务委员,50年代他在报刊上发表的《穆罕默德的宝剑》、《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的几点愿望》等许多篇文章对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间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民族团结,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作出突出贡献,因而受到中央领导好评,得到人们的尊崇,尤其得回民群众的尊敬和信任。
  • 学者的成长
  • 马坚出生于云南个旧市沙甸,这是一个回民聚居村,该村文化水平较高,十分注重伊斯兰文化教育。他幼年就读于紧邻沙甸的个旧市鸡街镇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从初小就开始学习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基础知识。他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各科成绩优异,《古兰经》背得最熟,阿拉伯语学得又快又好,小学高年级就开始自学古汉语和英语,深得老师和长辈的喜爱,说他一定会有出息。
  •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他决心在小学毕业后到昆明市明德中学(四年制中学)学习,为日后继续深造打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在家乡一位关心地方教育的贤达人士白亮诚先生的资助下,他升入明德中学。他理解力强并善于独立思考,入学后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二名,不但汉语、英语成绩出色,数理化也学得好。假期回乡还向通晓古书的白亮诚先生和当地学校语文教师学习古文并在他们指导下博览我国古文典籍。
  • 马坚少年老成,青少年时代就有理想、有抱负、经常思考回族社会、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中的一些问题。他渴望成为一名学者,立志到伊斯兰文化中心埃及去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通过自己对它全面研究和介绍,让教内外同胞正确了解伊斯兰教及其文化,让中国穆斯林本着伊斯兰教真精神,精诚团结,互助合作,为民众服务,为国家效劳。
  • 中学毕业后在故乡的两年教学生涯,使马坚深感教育的重要性。改革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常识教学的旧教材和旧方法的强烈愿望,更加坚定了他去埃及求学的决心,并开始为实现这一理想而积极创造条件。
  • 1928年,马坚约挚友马元卿同赴西北、上海投师。受白亮诚先生资助,他们离乡乘车经汉口、郑州、西安、平凉到甘肃固原,师从著名的虎嵩山学习经文。在平凉至固原途中,为节省路费,他俩共租乘一匹马,历尽艰辛,才到嵩山阿訇的故乡——固原三营村。嵩山阿訇学识渊博,思想开明,教授得法,指导他们学习经典教义和阿拉伯语。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马坚却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学完了侯赛因的《古兰经注》、《伟嘎业注》等多种经注,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水平均有长足进步。
  • 后因西北时局动乱,他们被迫转去上海,于1929年考入上海回教协会办的私立伊斯兰教师范学校,系统学习阿拉伯语、伊斯兰经典和英语。他短短三年就通读了阿拉伯文版和英文版的《古兰经》,学完了《穆宛塔圣训集》和各种重要的伊斯兰教经典,并能熟练阅读阿拉伯文书籍,能用阿文写作、会话。为出国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 1931年12月,由上海回教学会选派,马坚作为我国文化史上第一届留埃学生团成员到达开罗,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8年勤奋刻苦的攻读。首先进古老的宗教学校受资哈尔大学,其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设有法学、哲学、文学、《古兰经学》、《圣训学》等12门课程。马坚非常用功,除认真学好规定课程外,还认真研读埃及中学用的几本语法教材,做了全部练习题,请老师批改。在爱大学习期间,埃及著名大学者吉巴里教授是他热心的导师。马坚每周两次在万家灯火的晚上执经登门求教,坚持多年,风雨无阻;并在吉巴里教授指导下,着手在课余作《古兰经》汉文译注本的准备。
  • 1935年下半年马坚从容不迫受资哈尔大学预科毕业。为使自己有更高的阿拉伯语文水平,以便能更好地研究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他又转入埃及有名的国立达尔爱勒欧鲁米阿拉伯语文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学习。该校设有高级阿拉伯语言、阿拉伯语言文学、历史和伊斯兰教研究等课程,曾培养出许多优秀学者。他在向校内专家、学者学习之余,仍经常去请教吉巴里教授,并注意向周围的埃及人学习活的语言,以增强阿拉伯语言感。
  • 1937年国内爆发抗日战争,马坚与留埃中国同学共同向阿拉伯朋友介绍中国人民抗日真相,揭穿敌伪散布的种种谎言。1939年2月留埃中国学生组团去麦加朝觐,马坚任副团长。一路上他们抓住一切时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宣传抗日。在船上马坚发表演说,介绍中国穆斯林同全国人民一道英勇抗战的事迹,痛斥日机轰炸各省回民区域和清真寺的罪行,揭露日寇欺骗伊斯兰世界,妄图利用伊斯兰教为其侵华效劳的种种阴谋,呼吁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正义的抗日战争。他激动人心的演讲,博得全船人的同情和支持。朝觐回到埃及不久马坚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欧鲁米阿拉伯语文学院。1939年秋返回祖国。
  • 马坚生活上十分俭朴,学习上则异常勤奋,分秒必争。在上海学习时虽身居繁结的大都市,却一直穿着家乡带来的粗衣布履,从不闲逛。只是终日埋头苦读,钻研业务。有一次卧病两周,他仍在病床上坚持学习。在埃及爱大期间,他三餐自煮,衣袜自补,靠学校每月发给的2埃镑奖学金,不仅解决了衣食住问题,还撙节出一部分买书钱。欧鲁米语言学院没有奖学金,他就靠上海伊斯兰师范学院董事马晋卿先生的资助,节俭维生。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开朗乐观感,把困难置之度外,每日生活有节,学习、工作安排得很紧。他回忆当年在开罗的学习生活时曾兴奋地说:"一只旧闹钟,是生活中的重要伴侣。我每天把它拨到四五点钟,只要铃声一响,一脚蹬开被子就起身,涮洗后开始学习。"每年漫长的3个月暑假,他总是排满读书、翻译、写作计划。夏天开罗天气炎热,有时高温达40多摄氏度,他经常是挥扇坚持著译。《回教哲学》、《回教真相》、《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等学术名著就是在留埃期间利用暑假译成,寄回国内出版的;还把孔子的《论语》、《中国神州故事》、《中国格言谚语》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出版。
  • 为学术研究、中阿文化交流和友谊作贡献
  • 马坚曾表示,他一生要做两件事:一是要自己精通后在国内推广阿拉伯语,二是要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名著,特别是要做好《古兰经》汉译本的译、注工作。1939年回国时,国内正值抗战期,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但他不计个人前途与得失,不羡高官厚禄,婉拒当时在重庆的国民党大人物请他赴渝工作的邀请,毅然投身到研究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推进回民大众文化教育的事业。
  • 为了翻译和注释《古兰经》的汉译本,马坚倾注了毕生心血。回国后的最初几年,他辗转于上海、云南沙甸村和昆明市,潜心研究、翻译《古兰经》。在家乡沙甸村时,每日清晨5点钟就开始工作,晚上借着昏暗的植物油灯光一直工作到深夜。在昆明时日寇的飞机经常来轰炸,几乎每天昼夜都要疏散到郊外。但他不畏艰险,仍坚持坐野外埋头译经,敌机来了躲一躲,敌机走后继续干。1946年到北大执教后这一工作也未间断。1946年全部原文最后一次修订完毕开始注释,1949年前8卷注释完毕,并于同年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了带有注释的汉译《古兰经》上册,1950年全部注释完成后再出版其余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致使注释工作中断。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春,马坚以病弱之躯和微弱的视力重新整理幸存的译稿,一直工作到归真的前一天。但是原文译稿的其余部分直至他逝世都未能出版,使他抱恨终天。
  • 1981年,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更为了珍惜马坚华的心血,我们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把他确定下来的原译稿整理、誊清、校对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性出版了不带注释的(为保持体例一致)《古兰经》全译本,发行约20万册后,又重印3次,并于1996年再版。1987年(回历1407年)经沙特阿拉伯王国朝觐义产部督导,出版了《古兰经》阿文、汉文对照本,发行到世界各地,成为迄今全球影响最大的《古兰经》汉译本。
  • 马坚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译注《古兰经》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留埃同学、现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授的纳忠先生在《中国穆斯林》杂志1989年第1期的纪念文章中说:"马坚选择各家经注,对比研究。可是经注典籍浩如烟海,如何取舍,谈何容易。最后他选取了3部有代表性的经注。一是公元13世纪著名的《白达维经注》,二是有新见解的当代《召赫里经注》,三是拉希德里达的《光塔经注》。子实(马坚字子实)经过研读对比之后,选摘出他认为合适的资料。按章节顺序,边研读边抄写……"他对译文的一字一句都要反复推敲。他的一个学生回忆当时情景时说:"有时马先生为一些很细微的问题,如一个字念着有些拗口,或一个标点欠妥,都要聚精会神推敲。经过反复对比、锤炼,才最后决定下来。"他在一张张手稿上勾来圈去不断删改,有的甚至几经反复。他给自己确定的原则是:翻译力求"忠实、明白、流畅",注释不敢"牵强、附会、穿凿"。经过五次修润,对译文满意后才着手注释译文。
  •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曾说:"马坚具有广泛的学术兴趣,他研究的范围包括了:阿拉伯的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法律、医学、天文历法,以及中阿关系史等各方面。他在一些学术领域可以说是在国内开研究之先河,起到了填补学术空白和铺路石的作用。"这一评价马坚可谓是当之无愧的。
  • 1940年至1943年,马坚译出了《回教教育史》和《伊斯兰哲学史》,分别于1941年和1944年在渝出版。1951年,他编译的《回历纲要》问世。这是研究伊斯兰文化史和中西交通史的一本重要工具书。其中收入马坚关于伊斯兰教历的一篇论文,论述了伊斯兰教历的科学价值和计算方法,并对其自元朝时传入中国以后的影响作了考证。白寿彝教授认为,这篇论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解决了数百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希提教授的《阿拉伯通史》英文版是一部颇有影响的阿拉伯史专著,应商务印书馆的切邀,马坚于1957年开始翻译这部70余万字的巨著,在繁重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之暇,时作时辍,1965年脱稿后,又据原书1970年第10版再行增订。全书在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于90年代再版,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一项空白。这部阿拉伯史译著已成为我国有关人士研习阿拉伯史和中东问题的必备参考书。
  • 马坚在解放前后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数十篇,包括《阿拉伯文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回回天文学对于中国天文学的影响》、《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伊斯兰哲学对于中世纪的时期欧洲经验哲学的影响》、《伊斯兰文化的光芒——纪念阿维森纳诞辰一千周年》、《中国与阿拉伯悠久的传统友谊关系》等,还撰写了《回教天文学史》(尚未出版)。其中《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一文论述了阿拉伯人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等方面曾经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肯定了阿拉伯民族对世界文化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这篇论文马坚多年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获得各方面好评。当时埃及首任驻华大使专门向他致谢,并索取文章的阿拉伯译文寄回国发表。即使身处逆境,马坚也从没动摇自己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决心。翻译《阿拉伯半岛》(197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阿拉伯简史》(1973年,商务印书馆,内部发生)和《阿拉伯文学入门》(简史,未出版)的工作,就都是在处境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
  • 马坚分别为《回教教育史》和《伊斯兰哲学史》两书所写的译者序,实际上是两篇有关伊斯兰教育和伊斯兰哲学发展史的论文,是他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让阿拉伯人民对新中国有所认识,他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译成阿拉伯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54年参与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后,又参加宪法阿拉伯语版的翻译工作。为了使中国人民了解新生的埃及共和国,他又翻译了《埃及共和国宪法》,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 随着与我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的日益增多,不少阿拉伯国家代表团来我国访问,马坚曾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和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当翻译。来华访问的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只要访问北京大学,马坚向乎都要出面接待。1959年底马坚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亚非团结大会,来到了阔别近20年埃及。开会之余,他重访当年在开罗苦读时的旧居,探望旧友,大家畅叙别情,兴奋不已。1956年11月声援埃及人民反帝斗争和1958年声援黎巴嫩、约旦两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两次中国政府声明,也都是由马坚翻译并直接向阿拉伯国家广播的。
  • 北京大学为马坚诞辰90周年发表的纪念文章写道:"马坚为全面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出了开创性努力;也包括在新的历史时期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国的政治、法律、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文献和著述,为现代中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不愧为这新时代中阿文化交流事业的先导。"对马坚一生的学术成就作了公正的评价。
  • 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中国阿拉伯语教学新时代
  • 马坚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而且重视教育,热心培养人才。他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可以说一生都是与教育相伴而行的。他热爱教育事业,深知教育的重要意义。长期的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 马坚从昆明明德中学毕业回乡,适值地方上开办鱼峰小学(中阿学校)。在热心教育的白亮诚先生主持下,马坚受聘与王良弼、马元卿等到校任教,并兼教务主任。他坚持勤俭办学,身体力行,采标本、作模型、购置教具、建图书馆,为办学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爱国主义和劳动教育,除了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外,还带领他们在课余植树修路,造福乡里,获得家长广泛好评。在马坚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入学人数也大大增加,不久该校就由初级小学扩充为6年制完全小学。1928年马坚外出求学,遂结束了这段教学生涯。
  • 马坚从埃及回国后,1939年至1940年间曾应云南回教俱进会之请,任教于昆明私立回民明德中学负责教务。他除了认真办好明德中学之外,还利用暑假为在昆明求学的回民中学生办补习班,请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回民大学生给他们讲课或座谈会等,对于团结在昆明的回民大中学生生起了积极作用。
  • 虽然马坚在从埃及回之后的最初几年是把主要精力倾注在翻译《古兰经》的工作上,但仍时刻不忘发展回民文化教育效力。他主编过《清真铎报》,在沙甸私立回民养正学校教授过阿拉伯语、《古兰经》、阿伯拉文选等。特别是在讲授《尔歌一德》原文时,他边讲译成汉文(即汉译本《教典诠释》),以加深同学对原文的理解。上述以及在昆明的其他一些教学活动,为云南培养了不少阿拉伯语人才和宗教人才。中央民族大学林松教授和云南文山—清真寺伊玛姆马云崇,就都是他当年的学生。马坚在中国率先采用新的科学方法教授阿拉伯语和宗教学。他在其译著《回教教育史》译者序中全面论述了中国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中国人学习阿拉伯语言学和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正确途径。为了使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的学习摆脱陈旧落后的经堂教育,逐步走上科学的轨道,他身体力行,以亲身实践作了毕业不懈的努力。
  • 1946年马坚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参加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组建,并亲自在该系建立阿拉伯语专业。当时是既无教材,也无前例可循,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肩负重任,独自一人给首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阿拉伯语大学生开出了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伊斯兰宗教史、伊斯兰教育史和《古兰经》研究这5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专业的发展打开了局面。他重视教材建设,积极编写阿拉伯语教材,系统归纳了阿拉伯语语法规律。他所确立的一整套阿拉伯语语法概念和术语,一直为国内各高等院校阿语专业沿用至今。"他奠定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基础,开辟了中国阿拉伯误教学的新时代,使阿拉伯语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进入高等学校。"他还付出大量心血,主编了《阿拉伯语汉语词典》。甚至在糖尿病加重而住院治疗期间,仍然耐着盛夏酷暑,挥扇坚持工作,使医生、护士和病友为之感动。为了把住质量关,他在定稿时对每一个词条都要反复研究,博采众长,斟酌再三。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使这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词典得以问世,为中国人学习使用阿拉伯语提供了最基本的工具书,也为以后编写各种类型的阿汉词典和汉阿词典奠定了基础。北大阿拉伯专业青年教师邬裕池在《平生风仪兼师友——忆马坚先生》一文中写道:"马坚先生对自己是勤奋刻苦,学而不厌;对学生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直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虽然身染沉疴,长期缠绵病榻,然而只要有人前来请救,他总要挣扎着起来不辞辛苦地介绍有关资料,或反复思考作出详尽的答复。"又写道:"马坚先生在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大学生的同时,还非常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用很大力气指导青年教师阅读原著,如语法原著《克里莱和笛木乃》和《一千零一夜》。"
  • 马坚从1946年到北大任教直到1978年病逝,共在北大工作了32个春秋。他以自己辛勤的工作开辟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巨大变革。他为我国外事、文教、出版、科研、宣传等部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阿拉伯语言文化人才,成为发展中阿关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事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是国家重要的领导干部。北大阿语教研室中,他的学生已是四世同堂,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 马坚先生的杰出科研和教学成就,使他成为北京大学近半个世纪以来知名的教授之一,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穆斯林学者。

履行享受朝的人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几趟?
履行享受朝的人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几趟?

履行享受朝的人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几趟?

:履行享受朝的人必须要完成正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吗?或者完成副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就可以了?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履行享受朝的人必须要完成两次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正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以及副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这是包括马力克和沙斐仪在内的大众学者的主张,也是艾哈迈德最正确的传述。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之)传述:有人向他问享受朝,他说:迁士和辅士们以及先知的众妻室在辞朝中都念了“应召词"受戒,我们也念了“应召词"。当我们接近麦加时,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对履行单朝的人们说:“你们把你们的正朝改变为副朝,已经给牲挂了环子的人除外。"我们到达麦加后环游了天房,在索法与麦尔沃之间奔走,与妻子同宿,并换上了平日的服装;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已经给牲挂了环子的人,不许开戒,直到牲到达其定所。"到饮水日(泰尔维叶)傍晚,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命令我们从麦加为正朝念“应召词"受戒。我们结束了各项功课后来环游天房,并在索法与麦尔沃之间奔走,这样,我们的朝觐就圆满了,我们只剩下宰牲。正如真主所说:“凡在副朝后享受到正朝的人,都应当献一只易得的牺牲。凡不能献牲的,都应当在正朝期间斋戒三日,归家后斋戒七日。"(2196)即回到你们各自的地方后,一只羊可以代替牲。这样,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和圣门弟子就在一年中同时履行了正朝与副朝两个朝觐,因为真主在他的经典中就这样启示,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就这样规定了圣行,并允许麦加以外的人这样去做。伊玛目布哈里在朝觐篇中辑录:论真主说:“这是家眷不在禁寺区域内的人应尽的义务。"(2196)谢赫闪给退说:“这是在《布哈里圣训实录》中辑录的正确的圣训,明确地说明履行享受朝、并且从副朝中开戒的人,必须要为副朝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然后为正朝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这是关于争执的焦点的明文。"《阐释之光》(5 / 178)。谢赫闪给退说:“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知伊本•阿巴斯传述的上述圣训说明履行享受朝的人,在驻了阿尔法特山之后必须要完成正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仅仅完成副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是不够的,这是关于争议焦点的正确的明文。"《阐释之光》(5 / 182)。阿伊莎(愿主喜悦之)说:“那些只为副朝而受戒的人,他们环游了天房,在索法和麦尔沃之间奔走后就开戒了。最后,他们从米纳返回后,又环游了一次天房;至于同时完成正朝和副朝的人,他们只进行了一次环游。"《布哈里圣训实录》(1557段)和《穆斯林圣训实录》(1211段)辑录。谢赫闪给退说:“这是大家一致同意的明确的明文,说明了连朝和享受朝斋戒的区别,履行连朝的人与单朝的人做法一样,履行享受朝的人为副朝环游天房,也要为正朝环游天房,在了解了这一段圣训以及伊玛目布哈里辑录的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训之后,在这个问题中没有争执的理由。"《阐释之光》(5 / 185)。学术研究和教法律例常任委员会的学者们说:“履行享受朝的人必须要完成两次奔走:副朝的奔走和正朝奔走。"谢赫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谢赫阿卜杜•冉扎格•阿菲福、谢赫阿卜杜拉•本·额德亚尼《学术研究和教法律例常任委员会法特瓦》( 11 / 258 ) 。这是谢赫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在他的《法特瓦》( 6 / 65 )、以及谢赫伊本•欧塞米尼在《津津有味的解释》( 7 / 374 )中侧重的主张,明文如下:“履行享受朝的人:他在朝觐的月份里为履行副朝而受戒,然后从中开戒,并且在同年为履行正朝而受戒,他必须要完成正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以及副朝的环游天房和奔走索法与麦尔沃。"真主至知!

诵读《古兰经》的好处
诵读《古兰经》的好处

诵读《古兰经》的益处

1、常诵《古兰经》者与伟人同伴,乃人中俊杰,属高品之人。

2、诵《古兰经》者每读一个字,记善功一件,而此一件善功十倍于其它善功。

3、诵《古兰经》者蒙慈爱笼罩,天使簇拥,宁静环绕。

4、安拉照亮诵《古兰经》者的心灵,佑其免遭末日之黑暗,佑其化险为夷。

5、诵《古兰经》者,其气味是新鲜的,其口味如香橼。因此,他应是守信笃志的清廉者热交之人,以便他们吸其芬芳,仰其大德。6、诵读《古兰经》者末日时无忧,因为他处于安拉的护佑中,也因为《古兰经》将为其说情。

7、诵读《古兰经》者乃其父母蒙慈爱、沐恩泽的原因。

8、诵读《古兰经》者能升至顶级的乐园,得享受顶级的恩泽。

9、清廉者们也羡慕诵读《古兰经》者,他们期盼近主前也得诵读《古兰经》者品级,并乐意效仿他。

10、读《古兰经》者,得天使们的祝福。

11、诵读《古兰经》者已牢抓不可断折的把柄,得享有效的医治,不会偏迷,能遇险而安。

12、诵读《古兰经》者属安拉的亲属,安拉的近仆,属对安拉毕恭毕敬者。

13、诵读《古兰经》者本着《古兰经》在今世可获高品。因为安拉借《古兰经》提拔了一些人,也借此贬低了另一些人。

14、诵读《古兰经》者被安拉看成是多多记念安拉的、毕恭毕敬的男女信士。

15、熟练诵读《古兰经》者在末日与高贵的天使们同复生。

16、诵读《古兰经》者恶魔远离他,并从其住宅逃窜。

17、诵读《古兰经》者其思维闪光,其心灵充满智慧,其学识渊博。

18、诵读《古兰经》者传承着圣品的火炬,但其得不到启示而已。

19、背诵《古兰经》者不会与无知者一般无知,因为《古兰经》在其心中保护他不至于尖酸刻薄、暴怒。

20、通过诵读《古兰经》,可以建设精神的心灵与家庭,并给两者带来吉庆与福利。21、诵读《古兰经》可以给心灵带来畏惧,并净化之。22、诵读《古兰经》者向安拉祈祷,必被应答,特别是在封印《古兰经》时,这是来自安拉的恩惠。23、热爱《古兰经》者,安拉在天庭提及他们,仅此就足以彰显他们的荣耀与高贵。24、诵读《古兰经》能使诵读者知足常乐,内心富足,而这种富足是无负面影响的真正富足,正如有钱人以钱为乐一般。来源: 伊斯兰讯息网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我们这样欢迎新年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祈求安拉赐福于先知。 时光如梭,如白驹过隙,日月转瞬


即逝,时光中留下了我们的工作,光阴就是我们的寿


在岁末年初,人们更应该忏悔反省,以崭新的面貌辞旧迎新。清高伟大的安拉


说:"信士们啊,你们全体向安拉忏悔吧,以便你们成功"。又说

我的确会)

(饶恕忏悔者

在嬉戏和疏忽中度过年月: 没有重视来到的穆哈热木月; 没有完成热杰布月

的义务; 尚未全美斋月的斋戒; 在组里.哈吉月里, 既没有礼站夜间拜,也

未曾受戒, 你怎么才能吸取教训、消除罪过,懊悔不已,泪流满面。 请你用

忏悔之心迎接新的一年,愿你能抹去往昔所犯的过错。 亲爱的兄弟们: 安拉

使时光各有优劣,使一部分时节更加尊贵,鼓励人们在其中努力做副功和各

种功修,这些由《古兰经》和圣训提到的尊贵的时节中,就有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接下来我们将要谈谈它的尊贵之处以及地位,以该月为

主,并谈及阿舒拉日。 首先:为什么叫做穆哈热木月? 历史学家称,公元

412年,先知(求主福安之)的第五代先祖-凯俩布是第一位用阿拉伯语给月

份起名的人,将该月命名为穆哈热木月,(穆哈热木在阿语由禁止,禁戒之

意),是因为在该月禁止杀戮,如此命名是为了强调这一禁戒。 安拉的月份

—穆哈热木月的尊贵之处: 1:它是禁月之一; 伟大的安拉说:"依安拉的判

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安拉创造天地之日,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

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讨白章,36节),穆哈热

木月是禁月之一,先知(求主福安之)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其中的四个月

份是禁月,而禁月中的三个月份是相连的,分别是伊历的十一月、十二月、

一月,以及六月和八月间的穆达尔人的七月"。(布哈里圣训集辑录)。格塔

德(求主怜悯他)在解释这段经文时说:"禁月中的不义行为罪过更大,尽管

所有时刻的不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安拉为所欲为的制定事务。"古热图

比(求主怜悯他)说:"安拉专门提及四个禁月,并禁止在其中行不义之事,

表明了这几个月的尊贵"。 2:将该月称为安拉的月份; 安拉将该月称之为安

拉的月份,充分证明了该月的地位,使该月优越于其他的月份。伊玛目伊本.

热杰布(求主怜悯他)说:"安拉将该月称为安拉的月份,用安拉的尊名修饰

该月,证明了该月的尊贵,安拉只会把一些特殊的被造物用安拉的某物来表

达"。 3:这个月斋戒的尊贵; 安拉的先知(求主福安之)说:"莱曼丹月的

斋戒外最好的斋戒是安拉的月份穆哈热木月(伊历一月)的斋戒"。(穆斯林

圣训集辑录)。 吉庆祥和之禁月, 谨遵圣训多斋戒, 斋戒只求主回赐, 定

被天使永记录。 艾布.奥斯曼.乃海底(求主怜悯他)说:"人们很重视三个十天:

(莱曼丹月)伊历九月的后十天,伊历十二月(组里.哈志月)的前十天,以

及伊历一月(穆哈热木月)的前十天。" 4:阿舒拉日斋戒的尊贵,以及相关

问题; (1):阿舒拉来自"阿舍热"(阿拉伯语"十"的音译),是一种张大名词,

表示夸大,这是古热图比等人的主张。 (2):在伊斯兰初期阿舒拉日的斋戒

对穆斯林是主命,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他)的传述:当安拉的使者(求主

福安之)来到麦地那发现犹太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便问道:"这是为什么?"犹

太人说:"这是清廉的一天,这一天安拉拯救以色列人摆脱了敌人,所以穆萨

在这天斋戒"。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

萨"使者在在该天斋戒了,并命令人们斋戒。(布哈里圣训集辑录)。这段圣

训证明了犹太人在这天斋戒,另外一段圣训传述也证明了此事,在布哈里和

穆斯林圣训集中有圣训提到,蒙昧时期的人们也在这天斋戒。当莱曼丹月的

斋戒成为主命后,这一天的斋戒不再是主命,而成为可嘉的圣行。 伊本.哈杰

热(求主怜悯他),引用伊本.阿布杜.班勒(求主怜悯他)的话说:"公议决

定在该天斋戒不是主命,而是可嘉的圣行"。 (3):这一天斋戒的尊贵;

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为了安拉的喜悦而在阿舒拉日斋戒,能消除

过去一年的罪过"。(穆斯林圣训集辑录)。有人就阿舒拉日的斋戒询问伊本.

阿巴斯,他说:"使者从未像重视阿舒拉日一样重视过其他日子,也从未像莱

曼丹月一样重视过其他月份"(布哈里和穆斯林圣训集辑录)。在泰白拉尼

(求主怜悯他)传述的圣训中提到:"莱曼丹月之外,在使者(求主福安之)

看来最尊贵的日子是阿舒拉日。"艾里巴尼鉴定这段为正确的圣训。摘自《鼓

励行善的正确圣训》。 (4):在这一天怎么斋戒; 伊本.哈着勒(求主怜悯

他)说:阿舒拉日的斋戒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品级是只在阿舒拉日当天斋

戒; 中等品级是在第九日和阿舒拉日两天都斋戒; 最高品级是在第九日和阿

舒拉日以及第十一日都斋戒。 第一个等级的证据:有圣训中提到阿舒拉日斋

戒,而没有说前面一天和后面一天的斋戒; 第二个等级的证据:先知(求主

福安之)说:"如果活到来年,我定会在第九日斋戒"。(穆斯林圣训集辑

录)。 第三个等级的证据:白哈给传述的圣训,"你们要有别于犹太人,在阿

舒拉日前一天和后一天都斋戒"。传述系统羸弱。 伊本.盖伊姆(求主怜悯

他)说:"单独在第九日斋戒的人没有正确理解圣训,他没有明白圣训语句,

以及圣训的表达方式,远离了圣训字面意义以及教法意义"



.蜂蜜的奥妙
.蜂蜜的奥妙

真主说"你的主曾启示蜜蜂:"你可以筑房在山上和树上,以及人们所建造的蜂房里。然后,你从每种果实上吃一点,并驯服地遵循你的主的道路。"将有一种颜色不同,而可以治病的饮料,从它的腹中吐出来;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古兰-蜜蜂章16:68-69)

你知道安拉通过小昆虫提供给人的蜂蜜是何等重要的食物来源吗?

来自小昆虫的极其重要的食物来源

蜂蜜由(葡萄糖、果糖等)糖类与(镁、钾、钙、氯化钠、硫磺、铁 和磷酸盐等)矿物质组成。它包含不同比例维生素C、B1、B2、B4、B5和B6,依据花蜜和花粉的品质而改变。此外,还有少量的铜、碘、锌和微量激素。

实例证明

就像全能的安拉在古兰经中提到的蜂蜜是"治病的饮料", 下述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1993年9月20-26日世界养蜂会议举办期间,科学家聚首中国讨论蜂蜜衍生物的治疗功效。

1_ 美国科学家特别强调,蜂蜜、蜂王浆、花粉和蜂胶可以治愈多种疾病。

2_ 罗马一位医生提到,他尝试用蜂蜜治疗白内障患者,发现2094例病人中2002人痊愈。

3_ 波兰医生在会议上说,蜂胶有助于治疗痔疮、皮肤病、妇科病和其他疾病。

蜂蜜的益处

蜂蜜作为药物使用时,同样有许多超越其他自然或非自然物质的特点。特点如下:

易消化:尽管酸含量较高,蜂蜜还是非常容易被最敏感的胃消化的,因为蜂蜜中的糖分子可以转化成其他糖分(如果糖转化成葡萄糖),有助于肠胃更加有效地工作。

低热量:蜂蜜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同数量糖相比,它提供的热量减少40%。提供活力,不加重量。

速扩散:溶于温水时,蜂蜜能在数分钟内扩散于水中。它的自由糖分子能让大脑更加灵活,因为大脑是糖分的最大 消费者。

血动力:蜂蜜能为身体中血液的形成提供非常重要的动力。它同样有效地减少毛细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形成。

抗菌性:蜂蜜的抗菌特性被称为"抑制作用"。实验表明稀释的蜂蜜抗菌效果增加两倍。更加有趣的是,新生幼蜂都是用稀释的蜂蜜喂养的,仿佛它们知道蜂蜜的这一特点一样。

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窝中工蜂的唾腺分泌的一种营养物质,其中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常用于治疗组织不足和身体虚弱。蜜蜂产出的蜂蜜量要远远高于它们的需求量,它显然是为人类造福的,同样,很明显蜜蜂是不能"独自"完成如此难以置信的任务的。

因为就赐予人类的福祉,安拉说:"他为你们而制服天地万物,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古兰-屈膝章45:13)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