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五支柱

教门是尽忠
教门是尽忠

切赞颂,全归安拉,他命令信士们在敬畏和正义方面互助互勉。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他以他的言传身教教导我们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愿安拉祝福祝安我们的先知及其眷属、弟子和所有追随他们脚步的后来者。

穆斯林兄弟姐妹们!相互尽忠,相互勉励,是我们穆斯林之间的一项重要义务。今天,我们就讲这个话题——宗教就是尽忠。

《穆斯林圣训集》辑录,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宗教就是尽忠"(重复了三遍)。我们问:为谁尽忠呢?他说:“为安拉,为安拉的经典,为安拉的使者,为穆斯林的首领与穆斯林大众。"

使者(愿主福安之)描述的尽忠涵盖了教门的一切。尽忠同样是历代众先知的使命。安拉叙述努哈圣人时说:

أُبَلِّغُكُمْ رِسَالاَتِ رَبِّي وَأَنصَحُ لَكُمْ

“我把我的主的使命传达给你们,并且忠告了你们。"762)胡德、萨利哈、舒阿卜等先知也都曾说“我给你们传达了使命,忠告了你们。"(见7:687:79,7:93

尽忠的意思是:诚心诚意的让被劝告者得到自己渴望的福利,并摆脱对他自身不利的一切。一位穆斯林只要做到了尽忠,那么他的信仰就得到了完善。反之,如果他不屑于尽忠,那他的教门就会根据他的忽视程度减弱。

首先,尽忠于安拉

安拉是全能的,至高无上的,是无求于任何事物的,难道安拉还需要人类的忠告吗?绝不!赞美安拉,对安拉尽忠指的是,笃信安拉独一,他无偶无伴,无匹敌;相信安拉具有完美德性;服从安拉的一切命令,远离一切禁令;一心一意地接受和相信安拉的定然;一丝不苟、虔诚敬意地履行安拉规定的一切功课。穆斯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获得今后两世的幸福。

其次,尽忠于安拉的经典

相信安拉降示给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是最后一部经典,它证实以前所降的所有经典。《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永恒的奇迹,是被铭记在心中与载入经卷的永恒启示,要尊敬它,诵读它,学习它并教授它,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义,遵从和实践其中的训诫。它是伊斯兰最权威的法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是伊斯兰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是人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行为规范的指南。

第三,尽忠于使者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我们必须坚信这一永恒的概念,承认他所接受的使命,笃信他所传达的一切,表里如一地遵从他的一切命令,远离他的一切禁令。同时还要喜爱他、服从他。安拉说:

قل إن كنتم تحبون الله فاتبعوني يحببكم الله ويغفر لكم ذنوبكم

“你说:如果你们喜爱安拉,就当顺从我。(你们顺从我),安拉就喜爱你们,就赦宥你们的罪过。"331节)

对使者尽忠,还要学习他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高尚品德,效法他的言行举止,并用这一切教育下一代,把这一切传播到世界。

第四,尽忠于穆斯林的领袖

穆斯林领袖,指穆斯林中掌权的人。对每一位穆斯林来说都应该遵照《古兰经》的教导:

يَا أَيُّهَ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أَطِيعُواْ اللّهَ وَأَطِيعُواْ الرَّسُولَ وَأُوْلِي الأَمْرِ مِنكُمْ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服从你们中的主事的人。"459)而服从穆斯林的领导人,只要他们的命令不违背安拉的经典,只要他们没有公开地叛教行为,我们就应该从大局出发,服从他们,忠于他们,还有尽心尽力地协助他们建设社会,而当他们偏离正道时,我们当以真理相告,以智慧的言辞奉劝之。

第五,尽忠于穆斯林大众

安拉说:

إِنَّمَا الْمُؤْمِنُونَ إِخْوَةٌ

“凡是信士皆为教胞。"4910

穆斯林之间应建立起兄弟般的友情,应该相互都有一种责任感,互勉互励,互帮互助,团结一致,互不伤害,安拉忠告我们说:

وَالْعَصْرِ إِنَّ الْإِنسَانَ لَفِي خُسْرٍ إِلَّ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وَعَمِلُوا الصَّالِحَاتِ وَتَوَاصَوْا بِالْحَقِّ وَتَوَاصَوْا بِالصَّبْرِ

以时光盟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惟信道而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1031-3)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不用口舌和拳脚伤害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穆斯林。"

又说:“穆斯林是兄弟,不可抛弃他,也不可远离他,更不可伤害他。"(穆斯林辑录)

穆斯林相互尽忠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否则,尽忠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首先,尽忠要诚心诚意,不带私心杂念,不为沽名钓誉,完全出于对被忠告者关爱。

其次,尽忠者要明确所忠告之事的利弊权衡,若自己不懂或不了解事情,就不可唐突地进行忠告。

第三,尽忠者要坦诚率直,还要委婉善劝,尽忠时不可嘲弄讽刺,更不可揭人之短。我们常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何况这是在忠告他人。另外,尽忠要面对被忠告者本人,秘密处进行,不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忠告他人。如果需要公开忠告的也可以,但必须在不伤害对方脸面的前提下。

尽忠和被忠告,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权利,不管他是宗教学者、一般知识分子、各阶层领导,还是普通群众。

祈求仁慈的安拉赐予我们每一个信士尽忠之心,尽忠之行!

答复无神论的问题
答复无神论的问题

回答无神论者的问题:真主能否创造一个他自己也无力抬起的大石头?

回答无神论者的问题:真主能否创造一个他自己也无力抬起的大石头?

这个问题是一个基督教传播者提出的:真主能否创造一个他自己也无力抬起的大石头?"我们怎样反驳他的谬论?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中包含着很大的诡辩,很多无神论者试图在与穆斯林谈话时使用它。他们想给回答者设下圈套,如果他回答:不能创造。他们就会说:主宰难道无力创造吗?如果回答说:能创造。他们就会说:主宰怎么会无力抬起这石头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这个问题本身从根本上是不正确的,真主的能力是不与不可能"有联系的。既然大能是真主的伟大属性之一,那么主宰又怎么会无力抬起他们的石头"呢?!难道他们会在被造物的属性里发现比造物主的属性更伟大的吗?!

赛尔德·莱斯图目以知识性的、有力的答案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引用在此:

无庸置疑,真主的能力是无限的,是与可能性"相结合的,而与不可能"是无关的。能力无论达到怎样之广大无边,也是在存在的可能性范畴里,而与不可能发生的"无关。这并非是局限了广大无边的意义。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举一些例子:

让我们向那些主教和神学家们提问:真主是否能创造出一个和他同样的主宰来?如果他们回答:是的。那我们对他们说:这个被造物如何能成为主宰呢?真主是原有的,而这个新生的又怎能和真主同样?实际上,创造一个主宰"这样的话只是诡辩,是违反理智的。因为某一事物只要是被造的,就不是主宰;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与以下这个问题是相同的:真主是否能够创造一个不是主宰的主宰"?显而易见,答案肯定是这样的:真主的大能与这是无关的。因为是主宰又不是主宰,这是理智所无法接受的,是不可能的。真主的大能与不可能"的事情是无关联的。

另一个例子:我们在向他们提问:崇高的真主是否有能力使一物超越出他的掌管之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就局限了真主的权力和大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当然是正确的答案)那么他们已经承认了我们的观点:真主的大能是无限的,与不可能"的事情是无关的。因为任何一个被造物都是不可能脱离开他的创造者的权力和掌管的。

第三个例子:一次,一个无神论者问我:你们的主能否创造一块他自己都无力移动的巨石?"接着他有带着讥讽的语气说道:如果你告诉我:是的,能创造。那么,你已承认你的主无能移动巨石,这证明他不是主宰。如果你回答:不能创造。那么,你已承认了你的主无力做任何事情,当然,他不是主宰!"我非常自如地答复了这个无神论者:是的,创造一个 自己无力移动的巨石不在真主的大能范围之内。但是,不能将真主的大能与创造类似这块巨石的事物相联系,这不能作为真主无能的证据,而且正好相反,它恰恰证 明了真主大能之全面性!因为你的这个问题,与有人问的以下这个问题相同:真主是否能够做到对一件事无能,同时理智又能接受?显而易见,否定的答案并不意味 着局限真主的大能,而是肯定了真主的大能之全美。因为否定无能正是对能力本身的肯定,而不是无能。这也正是能力全美的表现,如果我们说,真主不可能对事情 无知或遗忘;在这句话中不会有确定真主无能或能力欠缺的意思,而是肯定了真主的完美,他的大能和知识的全美。"

赛尔德·莱斯图目教授的《与古兰经一致,圣经四福音书和保罗及约翰书信均否认耶稣的受拜性》

真主至知。

回答无神论者的问题:真主能否创造一个他自己也无力抬起的大石头?

回答无神论者的问题:真主能否创造一个他自己也无力抬起的大石头?

这个问题是一个基督教传播者提出的:真主能否创造一个他自己也无力抬起的大石头?"我们怎样反驳他的谬论?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类似这样的问题其中包含着很大的诡辩,很多无神论者试图在与穆斯林谈话时使用它。他们想给回答者设下圈套,如果他回答:不能创造。他们就会说:主宰难道无力创造吗?如果回答说:能创造。他们就会说:主宰怎么会无力抬起这石头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这个问题本身从根本上是不正确的,真主的能力是不与不可能"有联系的。既然大能是真主的伟大属性之一,那么主宰又怎么会无力抬起他们的石头"呢?!难道他们会在被造物的属性里发现比造物主的属性更伟大的吗?!

赛尔德·莱斯图目以知识性的、有力的答案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引用在此:

无庸置疑,真主的能力是无限的,是与可能性"相结合的,而与不可能"是无关的。能力无论达到怎样之广大无边,也是在存在的可能性范畴里,而与不可能发生的"无关。这并非是局限了广大无边的意义。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举一些例子:

让我们向那些主教和神学家们提问:真主是否能创造出一个和他同样的主宰来?如果他们回答:是的。那我们对他们说:这个被造物如何能成为主宰呢?真主是原有的,而这个新生的又怎能和真主同样?实际上,创造一个主宰"这样的话只是诡辩,是违反理智的。因为某一事物只要是被造的,就不是主宰;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与以下这个问题是相同的:真主是否能够创造一个不是主宰的主宰"?显而易见,答案肯定是这样的:真主的大能与这是无关的。因为是主宰又不是主宰,这是理智所无法接受的,是不可能的。真主的大能与不可能"的事情是无关联的。

另一个例子:我们在向他们提问:崇高的真主是否有能力使一物超越出他的掌管之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就局限了真主的权力和大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当然是正确的答案)那么他们已经承认了我们的观点:真主的大能是无限的,与不可能"的事情是无关的。因为任何一个被造物都是不可能脱离开他的创造者的权力和掌管的。

第三个例子:一次,一个无神论者问我:你们的主能否创造一块他自己都无力移动的巨石?"接着他有带着讥讽的语气说道:如果你告诉我:是的,能创造。那么,你已承认你的主无能移动巨石,这证明他不是主宰。如果你回答:不能创造。那么,你已承认了你的主无力做任何事情,当然,他不是主宰!"我非常自如地答复了这个无神论者:是的,创造一个 自己无力移动的巨石不在真主的大能范围之内。但是,不能将真主的大能与创造类似这块巨石的事物相联系,这不能作为真主无能的证据,而且正好相反,它恰恰证 明了真主大能之全面性!因为你的这个问题,与有人问的以下这个问题相同:真主是否能够做到对一件事无能,同时理智又能接受?显而易见,否定的答案并不意味 着局限真主的大能,而是肯定了真主的大能之全美。因为否定无能正是对能力本身的肯定,而不是无能。这也正是能力全美的表现,如果我们说,真主不可能对事情 无知或遗忘;在这句话中不会有确定真主无能或能力欠缺的意思,而是肯定了真主的完美,他的大能和知识的全美。"

赛尔德·莱斯图目教授的《与古兰经一致,圣经四福音书和保罗及约翰书信均否认耶稣的受拜性》

真主至知。

宣教中吸引人心的方法
宣教中吸引人心的方法

切赞颂归于安拉!他用泥土造人,并赋予其灵魂;一切赞颂归于安拉!他赋予人理智与天性,将正、邪两条道路摆在他们面前,选择正路者,两世幸福,选择它途者,自受其害。祝福和赞美正教的典范——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家人,祝福所有的圣门弟子、再传弟子和追随正教直至末日者。

安拉的仆人们啊!每个人生来就向往幸福、快乐、顺利的生活,同时,每个人又都想急于求成,希望自己的善功立竿见影。这是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天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好事时,总是高兴,得意,甚至有时候会得意忘形,更有甚者会变的狂妄自大,忘记安拉、忘记教门,把所有的成就归给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的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唯一因素;相反,每当他们遭遇不幸、连连失败的时候,他就忧伤失望,甚至绝望,以至于怨天尤人,抱怨安拉对他不公。但是,不管境况如何变化,具有坚定信仰的人总是时刻牢记安拉,从不忘记今世生活中的富贵或贫贱都是安拉的考验,是暂时的。因此,他们在康乐富足时,感赞安拉,更加努力地行善、做好事;在贫困潦倒时,也知道忍耐和祈求安拉的回赏。

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فَأَمَّا الْإِنسَانُ إِذَا مَا ابْتَلَاهُ رَبُّهُ فَأَكْرَمَهُ وَنَعَّمَهُ فَيَقُولُ رَبِّي أَكْرَمَنِ وَأَمَّا إِذَا مَا ابْتَلَاهُ فَقَدَرَ عَلَيْهِ رِزْقَهُ فَيَقُولُ رَبِّي أَهَانَنِ

“至于人,当他的主考验他,故优待他,而且使他过安逸生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优待我了。'当他考验他,故节约他的给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凌辱我了。"8915-16

又说:

وَلَئِنْ أَذَقْنَا الإِنْسَانَ مِنَّا رَحْمَةً ثُمَّ نَزَعْنَاهَا مِنْهُ إِنَّهُ لَيَئُوسٌ كَفُورٌ،وَلَئِنْ أَذَقْنَاهُ نَعْمَاء بَعْدَ ضَرَّاء مَسَّتْهُ لَيَقُولَنَّ ذَهَبَ السَّيِّئَاتُ عَنِّي إِنَّهُ لَفَرِحٌ فَخُور،إِلاَّ الَّذِينَ صَبَرُواْ وَعَمِلُواْ الصَّالِحَاتِ أُوْلَئِكَ لَهُم مَّغْفِرَةٌ وَأَجْرٌ كَبِيرٌ

“在遭遇艰难之后,如果我使他尝试幸福,他必定说:'灾害已脱离我了。'他必定欣喜而且自夸。如果我使人尝试从我发出的慈恩,然后我把那慈恩夺取了,他必定失望而且孤恩。但坚忍而且行善的人们,将蒙饶恕,并受重大的报酬。"11:9-11

由此可见,急于求成、急于下结论、随着遭遇的优劣变化而欣喜或失望等,都是人的天性,唯有当人们心系安拉,信仰坚如磐石时,才不至于如此浮躁。那么,如何使人心系于安拉,又如何坚定人们的信仰?这是每一个有志于宣传圣教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这问题的最简单直接的答案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认可你的时候,才会接受你的宣传。正如《古兰经》所说:

فَبِمَا رَحْمَةٍ مِّنَ اللّهِ لِنتَ لَهُمْ وَلَوْ كُنتَ فَظّاً غَلِيظَ الْقَلْبِ لاَنفَضُّواْ مِنْ حَوْلِكَ

“只因为从安拉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末,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3:159)又如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人们的)灵魂犹如征集的军队,相互认可的,团结在一起;相互排挤的,彼此分歧。"(布哈里辑录)那么,如何赢得人心呢?这正是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

伊斯兰非常重视用各种美德和嘉言懿行感化人心,联合人心,把伊斯兰的精义用最美好的方式传递给世人。

圣妻赫蒂彻曾描述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性格说:“誓于安拉,你接续骨肉,忍辱负重,救助贫弱,款待客人,援助真理,安拉绝不会羞辱你。"(布哈里辑录)

迁徙到麦地那之后,先知(愿主福安之)运用伊斯兰的精诚互助精神,把迁士和辅士们团结在一起,让这些曾经相互仇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人结成了同甘共苦的兄弟。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我们看看使者是怎样教育迁士和辅士们团结在一起的。扎比尔的传述:“某此行军途中,一位迁士从后面用手或脚打了一位辅士。那位辅士喊道:'辅士们啊!'那位迁士喊道:'迁士们啊!'(呼喊各自的部族以威慑对方)安拉的使者听见喊叫声,问道:'这个愚昧时代的呼叫是怎么回事?'他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一位迁士从后面用手或脚打了一位辅士。'使者说:'你们放弃这样的呼喊吧!它的确令人恶心。'阿卜杜拉·本·吴班耶(伪信士)听到这个话以后说:'他们做了这(样的事),以安拉发誓!如果我们返回麦地那,尊荣者必将卑贱者驱逐出城。'(他指的卑贱者是使者和信士们)有人把阿卜杜拉的话告诉了安拉的使者,大贤欧麦尔站起来说:'安拉的使者啊!允许我杀了这个阳奉阴违的人吧!'使者说:'由他去吧!以免人们说:穆罕默德杀自己的弟子。'当时,迁士少而辅士多,之后迁士增多。"(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就这样,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凭着他包容的胸襟和智慧的方法,让所有的穆斯林成为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他常教导穆斯林要宽容、温和,不要粗暴、狭隘,他曾警告说:“人们啊!你们中有些人只能让人们惊恐逃散。你们中有谁带众礼拜,就让他礼的轻快一点,因为他后面有老人、小孩和有急事者。"(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从上面两段圣训中,不难看出伊斯兰对联合人心的重视,说明赢得人心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伊斯兰同时强调,为了赢取人们的心和信任,得到他们的喜爱和接受,我们的态度、方式和方法都必须源自我们的信仰,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要真实地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上,没有造作,没有虚情假意。《古兰经》中讲述了“七人一狗"的故事,故事中的几个青年人之所以离开故乡和家人,放弃舒适的生活,完全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安拉在《故事章》中关于穆萨圣人和那位报信人而说:

وَجَاء رَجُلٌ مِّنْ أَقْصَى الْمَدِينَةِ يَسْعَى قَالَ يَا مُوسَى إِنَّ الْمَلَأَ يَأْتَمِرُونَ بِكَ لِيَقْتُلُوكَ فَاخْرُجْ إِنِّي لَكَ مِنَ النَّاصِحِين، فَخَرَجَ مِنْهَا خَائِفًا يَتَرَقَّبُ قَالَ رَبِّ نَجِّنِي مِنَ الْقَوْمِ الظَّالِمِينَ

“有一个人,从城的极远处忙来说:'穆萨啊!臣仆们的确正在商议要杀你,你快出走吧。我确是忠于你的。'他就从城里战战兢兢地逃出来了,他说:'我的主啊!求你使我脱离不义的民众。'"28:20-21)报信人之所以“从城的极远处忙来",是因为其信仰使然,穆萨圣人之所以从城里逃出,是为了“脱离不义的民众"。

为了赢得人们的心和信任,得到他们的喜爱和接受,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首先要有端正的举意。时刻牢记“一切工作,全凭意念。";其次,要紧随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圣行,学习和效法他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第三,同时还要借鉴清廉先贤们的经验;第四,始终坚持温和、宽容的待人方式,避免粗暴、狭隘。正如安拉在《古兰经》中要求使者说:

فَبِمَا رَحْمَةٍ مِّنَ اللّهِ لِنتَ لَهُمْ وَلَوْ كُنتَ فَظًّا غَلِيظَ الْقَلْبِ لاَنفَضُّواْ مِنْ حَوْلِكَ فَاعْفُ عَنْهُم ْ وَاسْتَغْفِرْ لَهُمْ وَشَاوِرْهُمْ فِي الأَمْرِ فَإِذَا عَزَمْتَ فَتَوَكَّلْ عَلَى اللّهِ إِنَّ اللّهَ يُحِبُّ الْمُتَوَكِّلِينَ

“只因为从安拉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么,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故你当恕饶他们,当为他们向主求饶,当与他们商议公事;你既决计行事,就当信托安拉。安拉的确喜爱信托他的人。"3159

获取人们的喜悦和接受的方式有:与人见面时亲切握手、问候;说话交谈时和颜悦色;对方说话时认真倾听;要经常和人们接触,关心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人们做好事、善事;保持幽默风趣的性格;给人容易,不强人所难;在劝告别人时,态度诚恳,语言温和,就事论事,点到为止,最好能引经据典,让人心服口服;对行善的人和工作积极的人表示感谢和支持,认可他们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

安拉在《古兰经了》中描述敬畏者说:

الَّذِينَ يُنفِقُونَ فِي السَّرَّاء وَالضَّرَّاء وَالْكَاظِمِينَ الْغَيْظَ وَالْعَافِينَ عَنِ النَّاسِ وَاللّهُ يُحِبُّ الْمُحْسِنِينَ

“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安拉是喜爱行善者的。"3:134

伊本·欧麦尔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与人们相处并能忍耐他们的伤害的信士要比不与人往来,也不能忍耐他们的伤害的信士优越得多。"(艾哈迈德辑录)努尔曼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信士们彼此友爱、互相怜悯,犹如一个身体,如果一个肢体疼痛,全身就会为它失眠、发烧。"(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安拉啊!求你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德,增加我们的善行,你确是唯一引导者!

愿安拉以伟大的《古兰经》赐福我和你们,使我们大家受益于天经的启示和教诲。祈望主饶恕我和你们所犯的罪过,向安拉忏悔吧!安拉是至恕至慈的。

赛俩目的礼节
赛俩目的礼节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今天你说或者回赛俩目了吗???

“安赛俩目尔库木" !主的平安、吉庆在你上!

“我尔来库孟赛俩目" !主的平安、吉庆也你上" 多么优美的祝福。

在生活中,在网上,你说或者回赛俩目吗???

一个人问安拉的使者:“伊斯兰中什么善功最高贵?"使者说:“你施舍食物,向你认识的和你不认识的人到赛俩目"。——圣训

安拉的使者说:“你们不能进天堂,除非你们有了信仰;你们得不到信仰,除非你们相互喜爱;我指给你们一件工作,如果你们做了,你们就会相互喜爱——你们互相传播赛俩目。"——圣训

“色俩目"来自至慈的安拉的安宁。互道“赛俩目"不仅是对穆斯林的规定,而且对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也有很大的作用:“赛俩目"能使素不相识的穆斯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个“赛俩目"能增加几分亲热,双方自然进入一种亲切的友谊之中,即使偶有隔阂,也会在“赛俩目"的往回之间得以冰释。互道“赛俩目"寄予穆斯林弟兄间无比真挚的情感。穆圣说:“人们中接近安拉的人就是向人道赛俩目的人。"

色俩目的方式:

最佳方式:开始道赛俩目的人说:“安赛俩目而来库木,我热哈麦屯拉黑,我白热卡土乎。"回答赛俩目的人说:“我尔来库孟赛俩目,我热哈麦同拉黑,我白热卡土乎。"这样回答表示亲切和对问安者的重视。

真主说:“当人以祝贺词祝贺你们的时候,你们应当以更好的祝贺词祝贺他或以同样的祝贺词回答他。"——《古兰经》

一个人来见先知说:“安赛俩目尔来库木",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先知说:“十件善功";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人,说:“安俩目尔来库木,我热哈麦同拉黑,"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说:“二十件善功";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人,说:“安赛俩目尔来库木,我热哈麦同拉黑,我白热卡图乎,"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说:“三十件善功"。——圣训

赛俩目的礼节:

1 进门的人先向屋内的人道赛俩目。

2 客人先向主人道赛俩目。

3 站着的人向坐着的人先道赛俩目。

4 行走的人向停站的人先道赛俩目。

5 乘骑的人向步行的人先道赛俩目。

6 年轻人向年长的人先道赛俩目。

7 人少的向人数多的先道赛俩目。

8 穆斯林先向阿訇道赛俩目。

9 知识少的人向知识多的人先道赛俩目。

10)学生先向老师道赛俩目。

11)男子先向妇女道赛俩目。

12)丈夫先向妻子道赛俩目。

13)进入会场或离开会场应道赛俩目。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