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礼拜

奉安拉之名的优越
奉安拉之名的优越

奉真主之名" Bismillah奉真主之名)是一切善事的开端,所以我们当以此开始。这句受赐福的话是伊斯兰的标志,所有的生灵都在以它们天性的舌头不断地诵念着这句话。如果想要了解其中永不枯竭的力量与福赐的源泉,不妨思考一下这个寓言:

在阿拉伯沙漠中旅行的人,必须以一个部落首领的名义出行并受其保护,否则他们就会受到匪徒的骚 扰,无法完成旅行的目的。有两个人一起出发旅行,其中一个很谦虚,而另一个却很傲慢,那个谦虚的人获得了部落首领的名义,而傲慢的人却没有,谦虚的人到处 旅行都非常安全,每次遇到歹徒,他就说:我是以酋长的名义来的。"于是他就安然无事,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尊敬,相比之下,那个傲慢的人却饱受灾难、恐慌不已,因为他凡事都得挣扎乞讨,最终沦落为一个被厌弃之人。

傲慢的人啊!你只是一个旅行者,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沙漠,你的软弱与贫穷是没有尽头的,你所遇到的敌人和受到的损失也是不计其数的。所以,必须向这个世界永恒的主人和永在的统治者祈求名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摆脱乞讨和恐惧。

奉真主之名"是一份受祝福的财宝,不仅可以转化你无穷的贫弱,将你和全能普慈主的无穷力量与仁慈联系起来,还可以成为真主的至高法庭上最受欢迎的说情者。你如果说了奉真主之名",等于是在以真主的名义做事,你就犹如以国家的名义出征的士兵,不畏惧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法律和国家的名义,不会有风险。

那么,万物如何以它们的存在方式诵念奉真主之名"呢?比如,一个陌生人初来乍到一个城市,却能够将这里的居民召集到一个地方并完 成一项任务,既然人们愿意服从他的命令,那么很明显这个陌生人是在以统治者的名义行使权力,而不是他自己的。同样,万物都在以全能真主的名义行事,一粒小 小的种子却能够头顶参天大树并举起如山般的重物,每一棵树都在说奉真主之名",满载着来自仁慈主的宝藏的果实,用盘子呈现给我们,每一个果园都是来自真主大权之厨房的托盘,上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鲜美水果,说着奉真主之名"

所有受祝福的牲畜,如牛羊骆驼,都在说奉真主之名",并因为真主无穷的仁慈而成为乳汁的喷泉。它们以给养者的名义向我们提供最为可口纯洁的食物,有如生活中的水。每一棵植物每一片草叶,每一条根茎和枝干,都在说奉真主之名",所有的花草树木,纤弱如丝者却能够口诵奉真主之名"破土而出。诵念仁慈真主之名,等于是在借真主之力而行事。

树木的繁茂枝叶直指云霄,而根系却下扎于土石之中不受阻碍,在上长(向上生长)的同时也在下长 (向下延伸),而其娇嫩的绿叶却能够在炎炎烈日下保持水分。这些现实让自然主义论者恼怒不已,因为这等于是在指着自然论者视而不见的眼睛说:你不是相信固 体和高温的力量吗?但是它们服从的是真主的命令。因为植物根系的每一根纤维,都有如穆萨(摩西)的手杖,惟命是从:我说:你用手杖打那磐石吧。"(古兰经260)结果手杖就击穿了岩石,每一片轻薄如纸的树叶,都如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手足,在诵念:火啊!你对易卜拉欣变成凉爽的和平的吧!"(古兰经21:69)而公然藐视着高温。

万物都在内心里说奉真主之名"并以真主的名义将他的恩惠给了我们,所以我们也应当以真主的名义取予,并且拒绝接受任何不以真主的名义给出的东西。

问题:无论我们从人们那里获得什么,我们都要付钱。尽管他们只是送货人"。那么货物真正的拥有者,真主会向我们要什么?

回答:我们所享受的所有珍贵恩惠与福利的赐予者向我们要求三样东西:记念、感恩和反思。在行事之初就念奉真主之名"是一种记念方式,在事后说艾利哈目度利俩(一切赞颂归于真主)则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反思的意思是时刻清 醒,记住我们所接受的这些珍贵的恩惠是万物所向之大能的奇迹,是来自于真主仁慈的礼物。有人给你送来了珍贵的礼品,你就吻谢了他的手,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 送出者是国王,那么你犯了一个大错。赞扬喜爱表面上的施赠者,却忘记了真正的馈赠者,是更大的错误。人们啊!如果你们要避免这样的蠢事,那么就以真主的名 义取舍吧。白始至终都以真主的名义,这会使你富足。

第十四束光的第二站

奉真主之名"。这其中有无穷的奥秘,我现在解释其中的六个。尽管这封信是写给我自己的,但是我还是称之为第十四束光的第二站"。但愿这封信能够使那些在思想上与我息息相通的人和那些比我更聪慧的人受益。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灵而不是思想,我们的目的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寻求理性的证据。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她说:臣仆们啊!我接到一封贵重的信?这封信确是素菜曼寄来的,这封信的内容确是'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古兰经27:29-30)

奥秘之一:在宇宙、地球和人类的脸上都有真主的三个印记。这三个印相互包含,并且携带着彼此的式样。

真主之神圣:体现于宇宙万物的相互帮助和彼此合作,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和互惠互利中,其中的主题是:奉真主之名。

真主之仁:体现于彼此的相似性和形式的共同性,以及在处置、培育和管理动植物时的秩序、和谐、恩赐和怜悯,其中的主题是:普慈主,奉普慈真主之名。

真主之慈:体现于真主之善的精妙、真主之中和的细微,以及播撒在我们全面本性中的真主慈悯之光的的广博。其中的主题是:特慈主,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所以,奉真主之名"是独一真主的三个印记的神圣表达。它们在宇宙的书页上形成一道光明之线,强健稳固,闪着金光。奉真主之名"之线的一端来自于我们之上的天国,另一端直接通向人类——微型的宇宙和宇宙的果实。奉真主之名"将这个世界和真主的宝座联系起来,是我们通向那里的梯阶。

奥秘之二:真主的统一性在无穷无尽、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的生灵中可以体现出来。为了不至于一下子将我们的思想淹没,《古兰经》反复强调统一性中独一性的展观(统一性是所有生灵都在展示的真主尊名)。这也是《古兰经》的奇迹之一。

不妨这样类推:太阳的光辉普照万物,但是如果要将太阳全部的光集中在我们脑海中,那我们就需要 巨大的概念和感知力,所以,为了不将太阳忘记,所有的反光体都在竭尽全力地反射着太阳的特性(光和热)并显示自己就是太阳。这种显示是相互的,因为这些特 性(光、热和色谱)也包裹围绕着太阳所面对的那些物体。

犹如真主的独一性、他为万物永久之诉求和他的尊名在万物中得到展现一样,真主的每一个与生命有 关的尊名都通过真主的统一性包含了所有的生命,尤其是在有感知的生命和我们明镜般的本质当中,所以《古兰经》不断地提醒我们注意真主统一性中的独一性印 记。唯恐我们的头脑被统一性所淹没,从而致使我们对真主的纯洁和神圣本质掉以轻心。奉真主之名"表明了真主统一性之印记的三个重要方面。

奥秘之三:真主的仁慈使整个宇宙欢腾,它带来了光明的火花并赋予那些黑暗的实体以生命,它养育 了与自己无尽的需求作斗争的众生命。它使宇宙面向人类,就像果树面向果实那样,从而加强了对我们的援助,它充满、照亮了无穷的空间,使之欢腾。如果没有真 主的仁慈,那必是一个空虚冷漠的世界。对于瞬间存在的人类,真主也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并使其晋升到与真主对话、受真主关爱的品级,那是独一的主在永恒之前和 之后都永恒存在的主。既然真主的仁慈是如此强有力的真理,如此的吸引人、温和、有益、值得热爱,那么就说: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吧。坚持真理,则可以从无 尽的荒凉和需求中得到拯救。接近那至高无上、无始无终的永恒主宰吧,与他交谈、与他交友、为他所爱吧。

万物都有目的、有预见地汇集在人类周围,争先恐后地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此地恰到好处、如此和谐 有序,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它们认识我们才跑过来帮助我们吗?它们毫无理性可言,无论从那方面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难道是因为我们有威盛无比、举高无上的 绝对大权吗?对不起,而我们毫无权力可言,抑或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以可见的宇宙为帷幕而隐藏在后面的绝对大权——独一的主?换言之,万物之所以认识我们,是因为那全知、特慈的独一主熟知我们。

我们思考一下,威严无比的真主命令万物趋向于你,伸出它们的手帮助你,他怎么可能不了解、看不 见或者不彻知你的需求?他教导你他是因为他的仁慈而知道你。所以,认识真主吧,虔诚地表明你确信无疑地理解了这一点:是真主的仁慈让宇宙万物为你所用,而 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转瞬即逝、弱不禁风、无法无力、充满需求的生命。

对于这样的仁慈,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感谢并虔诚热切地敬畏。说了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这句话,就是在表达传递这样的感情,这就是通往真主仁慈的桥梁,在普慈主的法庭上,这句话就是你的说情者和辩护人。

真主的仁慈是现实存在的,这如同太阳一般明白无误。一个有中心图案的挂毯在编织的时候要对经线 和纬线进行定位和排序,然后使它们都向中心汇集。同样道理,彰显真主尊名的光辉射线编织了一枚怜悯的印章,一幅温和柔雅的挂毯,一个仁慈印记之中的善良图 案,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其光亮胜过了太阳。

普慈特慈的独一主使万物为生命而服务,他让他的怜悯在动植物的自我牺牲、非凡柔情和母性当中体现无遗,他让动物顺服人类,从而展现了我们作为真主和他的仁慈光辉最精美、最可爱的织作的重要性和地位——独一的主没有任何需求,他允许他的仁慈成为短暂的众生和人类的说情者。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人,那你就说:人类啊,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吧!"寻找这个说情者吧。唯有真主的仁慈创造了所有动植物的生命,哺育着它们、管理着 它们。既不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不相互混淆,而是在适当的时机以完美的秩序、智慧和善良对它们进行抚育,然后在地球的表面上留下了独一真主的印记。真主 的仁慈是存在的,这就像大地上的众生是存在的一样确信无疑,每一个生命都是证据。

真主的仁慈和独一性的印记留在大地上和人类的本性之中,留在我们身上的仁慈印记与留在宇宙中的一样多,我们的本性是全面的,因为我们是织作的中心,是真主尊名的汇集点。

既然真主给了你这样的形象,并在其上留下了他仁慈和独一性的印记, 他怎么可能将你弃之不理呢?他怎么可能让你为所欲为而不负任何责任呢?他让你成 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你所用。难道这些都是毫无用途的浪费之举吗?他怎么可能让造化之树变得分文不值、任由其果实腐烂呢?他的仁慈如太阳般显而易见,他的智 慧如阳光般清楚无误,他怎么可能让这些都被否认呢?这些都不容怀疑,也不会被认为有所缺陷。

通过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你可以上升到真主仁慈的宝座之前。不妨观察《古兰经》的每一章都是以此开始的,所有优秀的书籍和善行都是以此为开端的,这其中的重要性要领会,是真主决定了这句话的伟大,关于这句话的伟大有一个明确的证据,那就是伊玛日沙菲仪说的:“'奉真主之名'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在《古兰经》中它被提到114"

奥秘之四:真主造化的各种生命多种多样、无穷无尽,这其中体现了真主的统一性。如果只是说:我们只崇拜你(古兰经:15"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会因为现实而徘徊。我们的心必须像大地一样广阔,在这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的万物中观察那隐藏在统一性之后的真主的独一性。然后说: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如此,真主独一性的印记必然显现在万物的思想和类型上,正如显现在每个单独个体上一样。

此外,他们应当记住他的独一性中的独一之主,是真主的仁慈的印记中表现出来的真主独一性满足了这个需求。所以,处于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求助于纯洁、神圣的独一主,说: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并和他直接交谈。

至睿的《古兰经》将个体与整体、渺小与宏大、具体与普遍相提并论,这样显得很突兀,但是,这是 为了表达伟大的奥秘和指明真主仁慈的印记,为了不让思想彷徨,不让心灵窒息,为了灵魂直接找到崇拜的方向,《古兰经》将我们的造化和语言、我们特性中那恩 宠和智慧的细微点滴都穿插论述,同时还提及诸天与大地的造化,这一事实奇迹般地体现在这句经文中:他的一种迹象是:天地的创造,以及你们的语言和肤色的差 异。对于有学问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古兰经3022)。

物种生命无穷的数目和无尽的多样性所体现的真主统一性具有不同的种类和程度,它们就像是同心 圆,环环相套,从最大一直到最小。但是无论统一性有多么清楚,它依然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观察者无法真正地探讨。所以真主独一性的印记必然隐在统一性之 后,因此形式的不同并不等于思想的不同,于是就会有一条畅通的道路直接通向纯洁神圣的独一主。

真主的独一性印记光芒四射、优美迷人、润如甘饴、强力其外、真理其内,令人心驰神往。仁慈的勃勃生机强烈地吸引着有感知能力的生灵,使它们达致独一性的印记,侍奉独一的主,从而真正也彰显了这句经文的主题: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

所以《古兰经》开端章的一句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经》的浓缩,是这一伟大奇迹的迹象和阐释者。凡是能够获得这句话的人都能够拾级而上获得真主的仁慈, 凡是令这句话发扬光大者会得知真主仁慈的奥秘并目睹真主慈悯的光辉。

奥秘之五:有一则圣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真主以普慈独一主的形貌创造了人类,有一些苏菲对此做的过分解释并不符合信仰的基本原则,有些处于狂喜状态的苏菲说我们的灵魂本质是普慈主的形貌"。这些人在沉思参悟时思维状态混乱,所说的这些话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其他人接受这样的观点,那么他们犯了相同的错误。

纯洁神圣的真主指挥管理宇宙,轻松自如,犹如闲庭信步,他拨转星系犹如拨转微粒般容易,并以智慧和优雅使它们在空间中运转,他差遣最微小的粒子有如差遣毕恭毕敬的官员, 他没有任何匹敌、伙伴或者对手。根据经文任何物不似象他。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明的 (古兰经30:27",他是无形的,没有任何相似物也没有匹敌。另据经文天地间最高的典型,只属于他,他是万能的,至睿的(古兰经30:27"。人类可以通过类比和对比来了解他的行为、属性和尊名。所以,这则圣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的形貌总合起来反映了真主的尊名之普慈。"

​阿拉法日子之贵
​阿拉法日子之贵

阿拉法日子之贵

真主说:以黎明发誓,以十夜发誓,以偶数和奇数发誓,以离去的黑夜发誓,对于有理智者,此中有一种盟誓吗?(古兰89:1-5)

"上述古兰经文中的'偶数'一词,经注家们对此有几种解释,各自引证圣训明文支持其观点。这些解释均属于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更适宜的解释是:'偶数'是指宰牲日子(伊历十二月初十),'奇数'是指'阿拉法'日子(伊历十二月初九)。

据查比尔(求主喜悦之)传述:圣人说:十夜是宰牲节的前十夜,奇数是指'阿拉法'日,'偶数'是指宰牲日。《伊本凯西尔经注》4册506页

真主又说:以有宫分的苍穹发誓,以所警告的日子发誓,以能见证和被见证的日子发誓。(古兰85:1-3)

对上述古兰节文中提到的几个日子,经注家们也有不同解释,都有圣训明文,而其中一种解释是所警告之日是复生日,能见证之日是主麻日,被见证之日是"阿拉法"日。(查阅《伊本凯西尔经注》4册493页

"阿拉法"日是伊历十二月初九即朝觐的人们驻"阿拉法"山之日,这是毫无争议的。

"阿拉法"山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地方,人们在朝觐仪式中驻在此地。从伊历十二月初九在"米那"山礼了晨礼后奔向的地方,直到太阳落山为止。这是朝觐的一项要素,哈吉们必须到达此地驻下一定时间,否则朝觐就不算。因为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过:朝觐就是驻"阿拉法"山。《圣训之冠》3册139页

"阿拉法"一词,阿语音译,其意原为"知道""认识"。据阿团伊(求主喜悦之)传述:哲伯里天使曾奉主命在此地昭示伊卜拉欣圣人朝觐仪式,然后伊圣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故名。(查阅《封斋的圣训经释》119页)

另一说法:阿丹人祖与其妻哈娃太太由于在乐园中触犯禁令,便逐到世间,夫妻分开数百年,后来在此相会认识,故名。(查阅《圣训之冠》2册137页)

还有另一说法:以此命名是因为伊卜拉欣圣人在初八之夜(即"深思之夜")梦中奉命宰子,第二天他反复思考,他想:这是来自于安拉的命令,或者仅仅是一个梦而已,所以初八便称为"深思之日"。到了第二天晚上,他再去梦到这一件事,于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便知道这是来自于安拉的命令,所以这天就叫"阿拉法"日(即知道之日),这是高贵之日,回赐巨大。(查阅《妇女知识大全》134页)

伊斯兰学者伊本奥赛敏(求主怜悯之)说过:根据最正确的说法,将此地命为"阿拉法",是因为此地高:从"阿拉法"三个阿语字母就可以看出它代表"高"、"知名"的意思,所以"鸡冠子"就叫"欧尔夫"就是因为它凸出而得名。(查阅《封斋的圣训注释》119页

总之,"阿拉法"是指麦加禁地以外的一个宽广的地区,离麦加城12英里,位于麦加东部,其中还有"慈悯之山",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曾在其山脚下作过著名的辞朝演讲。我在这里只想简单说明一下其日子的高贵以及在这一天凡没有朝觐的人在家中应当做什么注意些什么,以便抓住机会多作善功,获主喜悦。

众所周知,真主创造天地,设置昼夜,规定年月,使之在高贵方面各不相同,一日比另一日高贵,一夜比另一夜强,一月比另一月好,一时胜于另一时,最高贵的十天是伊历十二月的头十天,最高贵的十夜是伊历九月斋戒期间的后十夜,最强之日子是"阿拉法"日,最强之夜是"盖德尔"夜,最好之夜是斋月(伊历九月),最好之时是主麻的一个时间。(查阅《盖勒尔威演讲集》126页)

在"阿拉法"日这天,全体哈吉云集一个地方,共同完成朝觐仪式,集中在一起干善功,虔诚地向真主祈祷、忏悔。这一天有许多高贵和好处,现简述如下:

1)"阿拉法"日是真主为我们成全宗教,完成所赐我们恩典(即伊斯兰教之恩典)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庆贺而记念的日子。

真主说: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古兰5:3)

一个犹太人曾对欧麦尔(求主喜悦之)说过:信士长官!假若这一节经文被降示给我们,我们一定以这天为节日,然后欧氏说:我确定知道,这一节经文在哪一天颁降的!是在主麻天,(驻)"阿拉法"日颁降的。《圣训之冠》4册102页

另一传述:欧麦尔(求主喜悦之)说:我一定知道它颁降于何地,何时,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当时在哪里!它颁降于"阿拉法"日, 以主发誓,我也在"阿拉法"山上。

又说:那时正是主麻日,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站在"阿拉法"山上。《圣训之冠》1册33页

2)"阿拉法"日和宰牲日以及之后晒肉的三日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应当尊重,并给予重视的节日。

据欧盖伯伊本阿密(求主喜悦之)传述: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阿拉法"日、宰牲日与晒肉节的几天是我们伊斯兰人民的节日。《圣训之冠》1册85页

3)"阿拉法"山是伟大的场所,"阿拉法"日是重大的日子,在这里,在这一天,人们为自己的罪恶而向主哭诉,泪如泉涌,向主诚心祈祷,向主痛心疾首地忏悔,错误缺点能蒙主宽恕,罪人受刑会得主放赦,请求心愿大有希望,祈祷要求有望被准,吉庆幸福垂降人间,善功,好事获得接纳,朝觐人士云集一块,平等待人亲如一家。

据伊本阿巴斯(求主喜悦之)传述:我看见主的使者(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在"阿拉法"山上,双手对胸,向主祈祷,犹如一个贫民祈求食物一样。《艾布达乌德圣训集》、《盖勒尔威演讲集》127页

据阿慕尔本舒尔伯的祖父(求主喜悦之)传述: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最好的祈祷是 "阿拉法"的祈祷。《圣训之冠》2册138页

据阿伊莎(求主喜悦之)传述: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没有哪一天比真主在"阿拉法"日释放仆人脱离火刑再多的了,真主接近朝觐的人们, 以他们向天使们夸耀,真主说:"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你们看我的这些仆民。他们蓬头散发,满面灰尘远道而来到我这里,我请你们见证,我确已宽恕他们。《圣训之冠》2册107页

4)"阿拉法"是赞主之日,不论朝觐与否,人们在这一天晨礼后便开始赞念真主,这是特定的可佳事项,直到伊历十二月十三日晡礼后为止。

当然,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均应多记念真主,这里是指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所,记念真主更为重要和高贵。

真主说:你们当在数日内记念真主。(古兰2:203)

5)对不朝觐的人们来说,"阿拉法"日封斋是教律规定的,是可佳的圣行,是最高贵的副功斋。

据艾布盖塔达(求主喜悦之)传述: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阿拉法"日封斋,我希望以此清除去年和明年的罪恶。《圣训之冠》2册95页

一说:有人问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阿拉法"日封斋的事(它的益处是什么?)圣人说:能消除上年和下年的罪过。《穆斯林圣训集》《封斋的圣训注释》119页

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最高贵之日是"阿拉法"日子。

总而言之,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确已鼓励人们除了封"勒买丹"月斋以外的其它日子的副功斋,尤其是特殊日子,以指示人们积极行善,多做善功,寻求善报。

据艾布赛欧德(求主喜悦之)传述: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说:谁为主道封斋一日,真主使谁远离火狱七十秋(即七十年)。《圣训之冠》2册87页

求伟大的真主慈悯我们全体男女穆斯林教亲两世吉庆,恕饶我们的一切大小罪恶,接受我们的善功,增加我们的善报,应答我们的祈祷。

我们最后的祈祷是: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众世界的主。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 1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 1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

当代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错误理解伊斯兰的危机大幅度升级。这就是造成有些仇视伊斯兰的人和一些无知者对伊斯兰进行丑化和描绘成"暴力"、"恐怖"与"极端"形象的原因。事实上,伊斯兰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伊斯兰的名字本身即派生自"和平(赛俩目)"一词,而且和平也是安拉的尊名之一。归信伊斯兰的人被称作"穆斯林(和平人士)",穆斯林一词在古兰和圣训中多有提及。作为伊斯兰旗帜下每一位穆斯林,在当下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有责任阐明伊斯兰的真实和崇高。

———泰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谢赫苏瓦德索玛里亚素

人际关系中的伊斯兰和平

伊斯兰呼吁以互识互助作为交往的基础。伊斯兰为人类生活所制定的基本原则,便是安宁、和平和稳定,这是毫无疑意的。在伊斯兰看来,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凡人类关系之根本,就在于主持正义、互识互助;而并非侵略压迫、恐怖冲突。假若我们悉心思考伊斯兰理念,即可明显发觉,伊斯兰的根本目的,乃是呼吁全人类实现包罗今、后两世的全面的真正的和平与成功:今世的安宁稳定与后世的永久乐园。诚如安拉所言:"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此段经文中的"至善"一词,即指的是伊斯兰———它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通过安拉的启示,为了实现人类今、后两世的幸福,带给全人类的生活制度。这便是伊斯兰使命和宣传的最崇高目标。

认识安拉如同认识全人类

然而,全知彻知的安拉却意欲部分人拒绝接受旨在实现今、后两世全面和平的这一正义与互助。尽管如此,为了在今世生活中实现部分和平,伊斯兰仍然呼吁所有人在正义事业上互识互助,坚决反对因侵略和压迫而相互媾合。

安拉在《古兰经》中确立了人类关系的准则:"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上创造你们,我是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们相互认识,在安拉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安拉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49:13)

互识就像是一根在不同种族、不同部落、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类关系间旋转的轴心,有别于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名字的更深远意义。然而,互识将促使人们相互间展开更高层次的有益交流和互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明确的互识,必须要认识以敬畏和高尚为崇高理想,积极努力向上,和平的关系本质,把个体、部落和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提升到理想的水平;这便是名副其实的多领域、多层面的相互认识。当相互认识的目标在不同阶层的民族间得以实现的时候,导致仇视和冲突、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的分歧的领域就会相对减少。

互识互助共创和平因此,和平乃是促进目标明确的互识互助,以及在不同民族、部落间传播正义的最基本的要求。各民族间的目标明确的互识,是实现人类社会和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在敬畏和正义的层面上彼此互助,响应安拉命令的基础。安拉说:"你们当以敬畏和正义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你们当敬畏安拉,因为安拉的刑法确是严厉的。"(5:2)

互识的本质,促进了互识各方的互助;伊斯兰将理想的互助定格在正义与敬畏的层面之上,此二者是人类两世和平与幸福的保障。而在人类间时常发生的以犯罪和侵略为目的的相互媾合,则是伊斯兰所禁止的;因为此二者是引发一切战争、矛盾,以及点燃危害人类和平与幸福的冲突之火的万恶之源。综上所述,可明显获知:伊斯兰信仰共同体的外交关系之根本,就是和平与互助。至于因偶然的原因所发生的偶然的战争,则是出于敌人对穆斯林及他们宗教的侵犯所致。

和平是每个人的愿望,它不仅仅是信仰和安宁的结果,而且出自无侵犯的原则。伊斯兰对于战争的规定,旨在于保护伊斯兰宣传和伊斯兰人的平安,确保高举仁爱与和平大旗的伊斯兰号召的进程,维护人类有选择(并非强迫)信仰作为一个宗教和生活制度的伊斯兰的自由权。 诚如安拉所言:"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谁不信恶魔而信安拉,谁确已把握坚实的绝不断折的把柄,安拉是全知的,是全聪的。"(2:256)

辞朝演说
辞朝演说

辞朝演说

先知穆罕默德的辞朝演说是在公元632年朝觐期间发表的,伊历129日,在阿拉法特,一年中最神圣的一天。使者发表辞朝演说时, 有十几万的穆斯林参加朝觐。

辞朝演说:

赞颂安拉之后,先知(愿主福安之)说道:

“人们啊!请听我说,今年以后,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再次相聚并一起朝觐。因此,今天在此我要清楚地告白。

人们啊!确实的,直到你们回到安拉那里,正如本月本日和本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样,你们的生命、财产以及你们的名誉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确实的,不久的将来,你们要见到你们的主,而且你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安拉禁止你们放高利贷(利息),因此今后的所有利息全部废除。但是,你们的财产归你们所有。你们既不能压迫也不会遭受任何的不公平。安拉已规定,再不会存在任何的利息,阿拔斯·本·阿卜杜·穆台利卜所放高利贷的全部利息从今以后被废除……

为了你们教门的安全,你们当谨防恶魔。恶魔的希望虽已破灭,但他将会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误导你们,因此,你们做任何事时都要警惕他的捣乱。

人们啊!确实的,对于你们的女人,你们有某些权利;对于你们,你们的女人也有某些权利。尊重她们的婚姻权利,而不使她们发生不正当行为,是你们的责任。如果她们发生不正当行为,安拉准许你们不与她们同床并管教她们,但对待她们不可苛刻。而如果她们悔过,就应供给她们足够的食品和衣物。要善待你们的女人,因为她们是你们的帮手,而她们又无法照料自己。不经丈夫的同意,妻子不可将丈夫的财物赠送任何人。

人们啊!你们要认主拜主;每日五次礼拜;封莱麦丹月的斋;及时出纳财产的课税;有能力时朝觐天房。

全人类都是阿丹和哈娃的后代。阿拉伯人不优越于非阿拉伯人,非阿拉伯人也不优越于阿拉伯人;白人不优越于黑人,黑人也不优越于白人。确实,在安拉看来,你们中最尊贵的是那些最敬畏安拉的人。天下的穆斯林彼此都是兄弟。除非自愿的赠予,穆斯林兄弟的任何财物对于其它人都是非法的。因此,不要亏损自己(而私自拿别人的财物)。

记住,会有一天你们将站在安拉面前,来回答你们的行为。因此,在我之后你们不要远离正义步入迷途。

人们啊!在我之后,不会再出使者,也不会有新的信仰产生。人们啊!我在此将我知道的传达给你们。我之后留下了两件东西:《古兰经》和我的圣行,如果你们跟随其后,你们绝不会误入迷途。

在场的人要向那些不在场的人传达我说的一切,因为许多被传述的人比听讲的人还要用心。主啊!求您见证,我已将您的消息传达给了您的仆人。"

就这样,可敬的使者在阿拉法特完成了他的《辞朝演说》,表明伊斯兰的教诲已经全美的启示也随即降临:

“……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古兰经》5:3

即使在今天,先知穆罕默德的“辞朝演说"仍通过一切可能的信息工具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诵。尤其在清真寺和演讲中,穆斯林都可受到这一警示。
事实上,《辞朝演说》的意义确实是非凡的,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权利,
安拉优越于世人,世人彼此优越。虽然先知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言辞仍然在我们的心中留存。

什叶派
什叶派

什叶派

المذهب الشيعة


"什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党人" 、"派别"。又译作"十叶派"。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该派以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故又称作阿里派。与逊尼派相对。

该派只承认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为合法继承人,并神化阿里与其后代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超人"、"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圣人,甚至高于穆罕默德。且认为末代伊玛目已隐遁,将以救世主(马赫迪)身份再现。后因内部主张分歧,又相继分化出凯萨尼派、栽德派、伊斯玛仪派、十二伊玛目派等派别和许多支系。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穆斯林属于这个教派,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约有80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富汗、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巴林等地区。

历史由来

"什叶派"音译自阿拉伯语,"什叶"有党羽、追随者之意。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后,穆斯林围绕继承人问题出现分歧,逊尼派认为应公开推举哈里发,什叶派则认为应由先知的女婿阿里及其后裔继承。因此,"什叶派"又称"阿里的宗派"。目前,什叶派约占整个穆斯林人口的10-15%(逊尼派穆斯林占85%),是伊斯兰教中最大的少数派。

632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逝世的时候,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包括大部分阿拉伯半岛。当时穆斯林中有两大势力:一方是注重传统的北方两河流域阿拉伯部落长老和波斯商人,另一方是着重穆罕默德本人宗教遗产的南部信众。其中后者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对伊斯兰教贡献重大,应继承政教合一的领袖哈里发位。

在穆斯林社团的早期政治斗争中,迁士集团赢得胜利,其代表人物阿布伯克尔(又译阿布巴克或巴克尔)出任第一任哈里发。其后奥马尔(又译欧麦尔)、奥斯曼先后成为第二、第三任哈里发。在第三任哈里发遇刺身亡之后,阿里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这导致伊斯兰内部的分化加剧以至内战。支持阿里担任哈里发的穆斯林被称为阿里党人,反对阿里担任哈里发并主张为奥斯曼报仇的穆斯林被称为奥斯曼党人。两派之间的战争是伊斯兰的第一次内战,从656年一直持续到661年。661年阿里被政敌刺死。

阿里死后其子哈桑当选哈里发,但被迫让位给政敌穆阿威叶。穆阿威叶创立倭马亚王朝(又译伍麦叶王朝,《唐书》中称之为白衣大食)。680年穆阿威叶去世,他的儿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又译胡赛因)拒绝向叶齐德效忠,起兵反抗,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被伍麦叶王朝的军队所杀,起身失败后,渐由政治集团演变成宗教派别。

683年,分散在各地之信徒再次起事,以阿里第三子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的名义,由穆赫塔尔领导起事,他们认为在库法的什叶派教徒未尽全力出军,致令侯赛因战死,故击渍库法之什叶派教徒,未几,穆赫塔尔亦战死,起义失败,其追随者形成凯桑派。约700年,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逝世,派内关于马赫迪再世及太平盛世的思想崛起。

传系上,主张伊玛目位在侯赛因之后应由他的嫡传后裔继承并由前任伊玛目指定方为合法,因此否认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的继承权。第六任伊玛目

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家属后代阿里、哈桑、侯赛因等人有权任哈里发的信众被称为"阿里什叶"("什叶"在阿拉伯语中是"追随、党派"的意思),即后来的什叶派。他们认为其他的哈里发都是篡权者。而认为所有哈里发都是合法的多数的"正统派"即成为"逊尼派",以《古兰经》和六大《圣训集》为根据。

十至十二世纪,什叶派曾在北非建立法蒂玛王朝。十六世纪被伊朗定为国教,并沿袭至今。

由于什叶派在人数上占少数,阿里、侯赛因皆遇害而亡,而且在历史上什叶派长期受到迫害,所以什叶派有强烈的受难心理和凝聚力。

主要派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什叶派衍生出许多支派,主要有三大分支:

第一,十二伊玛目派,什叶派中的主流派和温和派,尊奉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中的十二人为伊玛目。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和波斯湾其他地区(包括沙特东部),其余则分布在阿塞拜疆、阿富汗、黎巴嫩、叙利亚、印度次大陆等地。主要分支有乌苏尔派、阿赫巴尔派、谢赫—巴布派(埃提尔派);

第二,伊斯玛仪派(也称七伊玛目派),什叶派中的极端派。主要分布在埃及、叙利亚、伊朗、印度、中亚、东非等地。主要分支有卡尔马特派、法蒂玛派、阿萨辛派、阿拉维派、阿里—伊拉希派;

第三,宰德派(也称五伊玛目派),什叶派中的温和派。主要分布在也门和伊朗两国。主要分支有也门宰德派、伊朗宰德派(被称为努克塔维派)。此外,现已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巴哈依教也出自什叶派。

什叶派信奉的伊玛目教义。伊玛目在阿拉伯语中原义是祈祷主持的意思。逊尼派中该词还是如此。在什叶派中,伊玛目代表人和真主之间的中介,有特别神圣的意义。《古兰经》中的隐义,只有通过伊玛目的秘传,信众才能知其奥意。

按什叶派教义,伊玛目只能来自穆罕默德的家属后代。阿里、哈桑、侯赛因是全体什叶派共同信奉的最早三位伊玛目,之后有多少伊玛目各支派有不同意见。

当代什叶派内部分为十二伊玛目派、五伊玛目派、七伊玛目派、阿拉维教派等分支。其中十二伊玛目派认定从阿里开始,总共有过十二位伊玛目,前十一名逝世后,第十二名伊玛目隐遁,将在世界末日之前重现。而七伊玛目派以阿里的第六代后裔伊斯玛仪为宗,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建立了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

以上每一宗派之下还分成多个分支。

基本教义

1、除信安拉、《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这些伊斯兰教的共同信条外,信仰伊玛目是什叶派的基本特点,并被定为信条之一。认为伊玛目是继穆罕默德之后穆斯林世界的领袖,伊玛目的权力应属阿里及其后裔。但在伊玛目的神性大小和数目多寡等问题上,内部的见解不一。栽德派认为伊玛目是安拉确定的,经穆斯林大众选举而产生的有学问、有德行、有自卫能力的成年男子。十二伊玛目派认为从阿里开始至马赫迪而终的十二代伊玛目均是依安拉的意志,通过先知穆罕默德或前一任伊玛目相延而指定的阿里和法蒂玛的后裔,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童均可担任;伊玛目还拥有一切"表学"和"内学"知识,具有免罪性,能显示奇迹,是安拉和世人的中介。伊斯玛仪派则主张,伊玛目是自安拉而流出的神质,在人类发展的七个历史时期中,开创每个新时期的先知都有依次相替的七个伊玛目相随,阐扬先知所带来人间的天启。而最后一个伊玛目又上升为下一个时期的先知。在伊斯玛仪派的一些支系中,还有伊玛目即安拉化身的主张。

2、隐遁伊玛目和马赫迪思想。伊本哈乃菲叶于700年逝世后,凯萨尼派提出他并没有死,而是隐遁于麦地那以东的一座山中,在将来某个时候将以马赫迪──救世主的身份重现人间。尽管什叶派各支派对谁是隐遁伊玛目和将来的救世主意见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安拉不会让人间一刻没有精神领袖──伊玛目。所以,最后的一位伊玛目没有死,只是隐藏在人所不知的地方,将有一天重现人间,铲除暴政与邪恶,使人间充满正义。他们还认为在伊玛目隐遁期间,要有经过专门培养的教法学家,根据经、训原则和伊玛目的教训,管理穆斯林的政教事宜。

3、内学和流溢说。伊斯玛仪派发展了内学思想,认为天启的经典除了字面的表义外,还有常人不知、只有伊玛目知道的隐义,只有通过伊玛目的秘传,信徒才能得悉其奥秘,进入宗教的更高境界,故该派也常被称为内学派。在他们看来,《古兰经》和圣训的表面意义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一些支派曾因此一度废除伊斯兰教法,不履行五功,不要清真寺等。伊斯玛仪派还创立了一种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的宇宙流溢说。认为安拉的表现形式是被称为宇宙理性的知识,由这种宇宙理性流溢出宇宙万物。这种流溢说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该派各支系的学说中。

4、崇拜伊玛目陵墓。由于什叶派信仰并尊崇伊玛目,而且有几位伊玛目是被政敌杀害或暗害的,因此认为这些伊玛目既是超凡的领袖,又是以身殉道的先烈,从而十分敬重他们的陵墓,经常前往参谒吊祭,缅怀他们的功绩,或哀悼他们的殉难,并为自己求取福泽。

5、塔基亚原则。什叶派在长期受压制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自己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掩护手段,即允许该派穆斯林在遇到难以抗拒的压力时,可以隐瞒自己的信仰,而且应在外表上承认流行的宗教,以免遭受迫害而作无谓的牺牲。

教法原则

在法学原理方面,什叶派各分支均承认《古兰经》、圣训为立法原则,一般不承认"公议",他们认为众人的公议不一定正确,而伊玛目的判断才是最可靠的立法依据。他们认为,创制教法的大门一直敞开,没有关闭,在伊玛目隐遁期间由具有创制教法条件的法学权威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法例演绎,每个什叶派穆斯林都必须随从一位在世的教法学权威。在具体法例方面,该派主张农产品的天课税率不是十分之一,应是五分之一。准许实行临时婚姻制,即根据男女双方协议确定婚姻期限,届满后自行解除。什叶派一般的教法学思想与逊尼派较为相近,各支派中最接近逊尼派的是栽德派,他们不否认前三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不相信隐遁伊玛目,不承认临时婚姻制和塔基亚。

与逊尼派相比,什叶派教义主要有以下独特之处:(1)继承权上的正统主义和马赫迪(救世主)观念。认为阿里及其后代为合法的哈里发;阿里及其后代为政教合一的首领伊玛目,他们从不犯错误;末代伊玛目已经隐遁,并将以马赫迪(救世主)身份再现,在末日来临前消灭世界上的一切非正义现象。(2)对统治者态度含糊。逊尼派一般强调秩序,尊重统治者(即使是独裁者也是如此)。而什叶派则认为,在伊玛目隐遁的情况下,没有哪位人间的君主是完全合法的,因而在理论上具备挑战当权者的可能。(3)独立的经典。什叶派有本派的圣训(四圣书),并认为《古兰经》有隐意(删去了关于阿里继位的内容)。(4)完善而严密的教阶制。什叶派有相对严密的教阶制,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霍加特伊斯兰"(伊斯兰权威)、"穆巴拉赫"(信使)、穆智台希德、"塔利布"(在校宗教学生)六级,其中大阿亚图拉宗教威望最高。由此形成相对严密的组织体系。而逊尼派以清真寺为单位,各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信众组织性较差。(5)崇拜圣徒和圣陵。什叶派把阿里、侯赛因及其他伊玛目视为圣徒,他们的陵墓即为圣陵,什叶派信徒要经常朝拜这些圣陵。(6)独特的宗教节日。如阿舒拉节。(7)为应付逊尼派压制,允许隐瞒什叶派身份(称"他欺也")。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什叶派宗教情感狂热,并具有强烈的悲情主义色彩,最能显示这点的是阿舒拉节中自我鞭打表示哀悼的方式。

信仰与制度

与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不同,什叶派有自己的四圣书,即什叶派自己的四大圣训集。 什叶派有不同于逊尼派的宗教学者等级制度,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霍贾特伊斯兰三个等级。只有极少数的什叶派宗教学者(乌莱玛)才能达到大阿亚图拉的等级,比如伊朗前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

十二伊玛目什叶派主张伊玛目是真主指定的穆斯林社团政教领袖,有传自穆罕默德的真光,具不谬性,并坚信末代伊玛目已隐遁,终将以马赫迪身份复临人世,恢复正义。其经注学尤为强调《古兰经》的隐义,唯有伊玛目才深知其玄奥。圣训学有经伊玛目传述的圣训集四圣书及其注释。教法学以经、训和伊玛目的教法判断为立法原则,伊玛目隐遁后由权威教法学家公议,对伊玛目的判断作出解释,并以理智为补充。

圣地

除了所有穆斯林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之外,什叶派穆斯林还有几个另外的圣地:

纳杰夫,位于伊拉克,阿里葬于此地。

卡尔巴拉,位于伊拉克,侯赛因殉难并埋葬于此。

马什哈德,位于伊朗,什叶派第八伊马目阿里里达埋葬于此。

分布情况

海湾地区什叶派人口最为集中,其中伊朗、伊拉克为什叶派大国。此外,中亚地区也有大量什叶派教徒,其中阿塞拜疆(61%)、巴基斯坦(25%)、阿富汗(15%)什叶派人口最多。我国新疆境内也有什叶派"七伊玛目派"教徒。由于逊尼派的压制和什叶派隐瞒信仰的"他欺也"原则,什叶派的具体人数无法准确统计或被大大低估。其实,即使是在传统逊尼派地区,也有什叶派存在。如马来西亚曾宣布什叶派为非法,证明东南亚也有什叶派分布。

什叶派伊玛目列表

十二伊玛目派

1.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 (600年 - 661年)
2. 哈桑伊本阿里 (625年 - 669年)
3. 侯赛因伊本阿里 (626年 - 680年)
4. 阿里伊本侯赛因 (658年 - 713年)
5. 穆罕默德巴齐尔 (676年 - 743年)
6. 贾法里阿斯—萨迪克 (703年 - 765年)
7. 穆萨卡齐姆 (745年 - 799年)
8. 阿里里达 (765年 - 818年)
9. 穆罕默德塔基 (810年 - 835年)
10. 阿里哈迪 (827年 - 868年)
11. 哈桑阿斯卡里 (846年 - 874年)
12. 穆罕默德马赫迪 (868年 - ?)(隐遁的伊玛目)

七伊玛目派
1.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 (600年 - 661年)
2. 哈桑伊本阿里 (625年 - 669年)
3. 侯赛因伊本阿里 (626年 - 680年)
4. 阿里伊本侯赛因 (658年 - 713年)
5. 穆罕默德巴齐尔 (676年 - 743年)
6. 贾法里阿斯—萨迪克 (703年 - 765年)
7. 易司马仪伊本贾法里 760年(隐遁的伊玛目)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