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道德

以物配主的含义及种类
以物配主的含义及种类

在(认主独一的种 类)一文中已说过:"讨罕德"(认主独一)包括确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不彻底地"否定"就是"不信",不彻底地"确定"就是"举伴"(以物配主)。因此, "讨罕德"必须是"否定"与"确定"并举。谁不以这种方式来确定清高伟大的安拉的权利,那他就以物配主了。

以物配主,分为两种:一种是脱离出伊斯兰教的"大的以物配主"。一种是除此而外的以物配主。

第一种:大的以物 配主。是被"沙里亚"(指安拉及其使者)所命名为"以物配主"的一切行为,这种"以物配主"意味着行为人已叛离伊斯兰教。例如:把专为清高伟大的安拉所做 的某一功课转向除安拉之外的,如为除安拉之外的作礼拜(崇拜安拉之外的)、为安拉之外的斋戒、宰牲。同样地,呼求除安拉之外的,也属于最大的以物配主行 为。如:呼求死人、呼求不在的人从除清高伟大的安拉外,人力不及的事物中拯救他。诸如此类以物配主的现象,在学者们的专著中有论述。

第二种:小的以物 配主。凡是被"沙里亚"称为以物配主的言行,以"以物配主"而命名,但行为人不认为是脱离出伊斯兰教的。例如:以除安拉之外的起誓,因为穆圣(愿安拉福安 之)说:"谁以安拉之外的发誓,他确已叛教了,或以物配主了。"因为以安拉之外的发誓者,不会相信除安拉之外的具有类似安拉的尊大崇伟时,他就是犯了小的 以物配主罪的以物配主者。无论这个被起誓的是位大人物或不是大人物,都是一样的。因此,以穆圣(愿安拉福安之)发誓不允许,以领袖、大臣、部长发誓不允 许。不允许以"克尔白"天房、以哲伯莱依勒、米卡依勒发誓,因为这是以物配主的行为。但属于小的以物配主,不导致脱离出伊斯兰教。

小的以物配主行为 当中,还有:沽名钓誉,例如,有人为清高伟大的安拉作礼拜(拜主),但他知道有人看见他礼拜,他就刻意地美化他的拜功,为了让人们看,这人就是犯有小的以 物配主罪的以物配主者。因为他是在为安拉作功课,但他在功课当中加入了为人们炫耀功课的成份。同样地,当有人为了追求安拉的喜悦施舍了他的财物,但他又希 望博得人们的赞赏,那他就是犯有小的以物配主罪的以物配主者。这类小的以物配主现象,在学者们的著作中多有提及。

​论伊斯兰教的斋戒
​论伊斯兰教的斋戒

论伊斯兰教的斋戒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念、礼、斋、课、朝)之一。真主对穆斯林们说道:"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故你们当斋戒有数的若干日。你们中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的人,当纳罚赎,即以一餐饭,施给一个贫民。自愿行善的人,必获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倘若你们知道。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知道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守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以便你们补足所缺的日数,以便你们赞颂真主引导你们的恩德,以便你们感谢他。"(《古兰经》2:183-185)

使者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教是建立在五件事上:(1)证实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宰,并证实穆罕默德是真主的特使;(2)力行拜功;(3)完纳天课;(4)朝觐天房;(5)封莱麦丹月的斋。"(《布哈里和穆斯林圣训实录全集》)

以上两段经训是伊斯兰教把斋戒作为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天职的依据。从经训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斋戒"这一天命不仅是伊斯兰教信徒所必须履行,伊斯兰教以前的人民和其他宗教信徒也曾奉行过,可见自古以来,斋戒这种宗教活动,就被真主和各宗教所重视。

(一)古代各民族、宗教的斋戒一瞥

只要注意研究各民族宗教发展史的人,便可以发现那些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没有不把斋戒当作善功的一种要素来看待。例如:印度的摩尼教教律就十分强调斋戒的必要性,把它看成是教徒高尚行为的表现;而婆罗门教徒从远古以来就对斋戒克尽其职,恪守不移,连老、病、残、弱者也不放弃,其中尤以瑜伽派最为虔诚和突出,他们为了献身于一件善事而需斋戒十天到十五天,在此期间除了饮少量的水以外,任何食物都不吃。

佛教和中国的儒教也都有各自的斋戒规定和仪式,我们中国的穆斯林都耳闻目睹过,这就不多说了。

古埃及人在所有的节日都要斋戒。他们的宗教师则需斋戒七天至六个星期;古希腊的艾勒资纽人和特思目夫尔人则责成自己的妻女斋戒,要她们坐地上,现出犹豫、悲伤的情状,以示斋戒应有的礼节;希腊古代民族的拉森底姆奈人,每到战争以前,也要连续斋戒数天,当时,克里特岛的牧师们都不吃鱼肉类及烹调过的食物,像佛教的和尚、尼姑一样,终生以素食为生;罗马人和意大利人,同样地也是以持斋为美而称著于世,据传说塔尼梯人,当罗马人包围他们的时候,也曾经斋戒了十天,以求胜利的降临。

至于犹太人,在他们的经典中也有歌颂斋戒的诗篇,他们的祖先在斋戒时,不仅仅满足于二十四小时之内不吃不饮,而且还要睡眠在沙土之上,对自己所遭的不幸事情要深刻自我反省,而表示哀痛,因此,他们的青年男女,其教律规定不许在斋月结婚。可是近代的犹太人每年只斋戒六七天了,其中德行好的,则斋戒一整月,每二十四小时开斋一次。如今的以色列人,只是每年阳历八月九日这天才斋戒一次,以纪念耶路撒冷大寺被毁而已,在八月九日以前要作好斋戒的一切准备,例如饮食方面就开始限于只吃一味,品行优良的人所吃的面包里还要混合着土质,夜间睡在盘石上,不断地呻吟、啼哭,以示对灾难的哀伤。

基督教徒则每年需斋戒四十天,以仿效尔萨圣人的德行。每二十四小时开斋一次,在开斋时的饮食不许可有带生命物类或由生物身上产生的付食品,如乳汁、乳饼、干酪等。另外,基督教还有四旬斋(也叫大斋)的规定,即每个季节斋戒三天,都列为天职,其余的如每星期四、五的斋戒为自愿的副功斋。可是,时至今日,在基督教中,不说普通教徒已废弃传统的斋戒制度。就连牧师、神职人员也违背了这一教律。

以上是对古代各民族、各宗教的斋戒作简略地回顾一下,以此证明斋戒在人类社会中的历史性和连贯性。

(二)伊斯兰教的斋戒和要求

伊斯兰教的斋戒是使者穆罕默德由麦加迁都麦地那的第二年(即伊斯兰历二年——公元六二三年)开始定制的,规定每年的九月(莱麦丹月)为穆斯林举行斋戒的月份,所以普通称为斋月。斋月到底相当于阳历的哪个月,这是难以肯定的,因为伊斯兰教的历法是根据太阴(月亮)绕地球一周(29530588日)为一月来算的,因而是纯阴历,全年十二个月,合计有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每年与阳历相差十一日左右,每三年相差一月,所以斋月虽固定在回历九月,然而与阳历相比是活动的,每三年向后退一个月。

从斋月的第一天起到最后一天,每天从破晓到日落戒除饮食和房事(夜间不戒),是伊斯兰教斋戒的基本要求。这是根据下面这节《古兰经》的原文提出的,真主说:

"斋戒的夜间,准你们和妻室行房……你们吃吧!饮吧!直到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截然划分,然后整日斋戒,直到夜间。"(《古兰经》2:187)"这是真主的法度,你们不要临近它。真主这样为世人阐明他的迹象,以便他们敬畏。"

伊斯兰教斋戒的宗旨,总的说来是使穆斯林通过斋戒这一手段养成坚强的意志、廉洁的操行、守法的精神。对于合法的饮食与正当的夫妻性生活尚能戒除和节制,那么对于非法贪污和败坏道德的奸淫更能加以防范和杜绝了。所以《古兰经》说"以便你们敬畏",便是斋戒的宗旨和效果。

但是,伊斯兰教的斋戒,除了止""""这两方面以外,在耳、眼、口、鼻、手、脚、思想等各个器官和肢体方面也要受到教法的约束和训练,如果仅仅不吃不饮,不行房事,还不完全符合斋戒的要求,那么,要达到斋戒的宗旨自然也就谈不上了。因为圣使者穆罕默德说过:

"有许多所谓斋戒者,除了饥渴以外,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斋戒可言"又说:

"谁不放弃谎言,仍津津乐道,那么真主并不需要他放弃食饮(指斋戒)"又说:

"背谈他人,会使斋戒者开斋。"

由此可见,仅仅不吃不饮,不行房事,但是眼所视、耳所闻、口所言、心所思、手所取、脚所趋,仍然离不开低级下流、猥亵淫荡、败坏道德、伤天害理、违反教法、扰乱治安、危害人群的思想言行,都足以坏斋,所以,这种徒具形式的斋戒自然没有价值和任何意义。因为伊斯兰教的斋戒,要使斋戒者第一:远离食色;第二:节制欲行;第三:克尽己私,然后"省功涤过"从而"明心见性"以达到"敬畏"真主。要做到这样,斋戒者就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非礼勿思、非礼勿取、非礼勿趋",整个身心都纳入在斋戒的范围内,使思想言行表里一致地受教律的规范和熏陶。这样的斋戒才符合要求,才有益处。

此外,斋戒者要出于自觉自愿,诚心诚意,如果是为了应付或沽名钓誉等等不纯动机而斋戒,那么,也是毫无意义的。那么伊斯兰教的斋戒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精神方面和躯体方面来谈谈。

(三)伊斯兰教的斋戒是促进思想向善的有效措施。

大家都知道:人是精神(灵魂)与肉体两者的结合物。造物主使精神与肉体又各赋有相互不同的特性。大多数人常常被他内体方面的各种需求所控制、驱使,于是陷入在欲念的深渊里,给自身和集体甚至给社会造成许多危害。而伊斯兰教制定的每一种律例,责成人们必须奉行的每一种仪式,其目的是要使人类的思想品质在适度与可能的范围内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因此,教律根据人的操行优劣、体质强弱、性别差异、接受能力快慢,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信徒在宗教生活中逐步学习和培养许多礼仪和美德,规定他们要实践各种集体性的善功,以保证相互鼓舞,一致向善,不致独善其身,因为在各种集体活动的善功中,无论从形式到内涵,都具有无穷的潜在能量,可以用以推动人人从善如流,防止放肆行为和纵欲为恶。比如:规定按时集体礼拜,一日五次,以便让全体穆斯林共同都能在敬畏真主的前提下并驾齐驱,团结互助,并养成守法、守时、践约的精神;规定斋戒,以造就穆斯林适应于高尚美德的人格,从而尽可能地脱离物质欲望的拘羁。因为要清心,必须寡欲。

真的!人的生活环境如果能处在适度与中和的情况下,那么精神与肉体的两种能量就可以保持平衡,符合机体的自然规律,否则,平衡就要失调,规律就要被破坏,导致道德堕落,人格扫地,因为人身上的情感和欲望是多方面的,中医说的"七情六欲"是导致疾病,损害魂魄的主要原因。比如,单以口腔这一器官来说,如果不节制食欲,那么"病从口入"那是必然的,因为食欲过甚,便是大吃大喝,于是各种肠胃疾病生发,同时,饮暖思淫,色胆包天,常常把人的高等理性泯灭,而降成低级的兽性,但是,如果通过斋戒的锻炼,节制食欲、色欲,再加上在斋月期间,口诵心惟地阅读《古兰经》,研究学术,探讨真理,勤于拜功,热心公益,自然无暇搬弄是非,说谎背谈,虚度时光……等等教律所禁戒的事情,于是优良的道德品质逐渐形成,向善的心情与日俱增,这种超凡脱俗的高尚思想是属于上界(天仙)的特性,因为天仙是不吃不饮、没有男女之性别、超然于物质和情欲的控制、一尘不染,所以如果按教律的要求,斋戒者能达到"己私克尽,物我全忘"的话,那么在性质上他已臻于天仙的境界,可以享受真主之光的沐浴,使性灵得以净化、纯洁,进一步有力克服各种欲望的干扰和私心杂念的复萌;增进了与真主的接近,远离了各种罪恶。

从善功的地位而论,伊斯兰教的斋戒比其他善功占据更高的等级,以致真主把它器重为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真主说:

"人类的每一种工作都是为了他自己,只有斋戒是为了我,我将亲自报赏他。他为我而放弃情欲和食欲。斋戒者有两种快乐——一种快乐是在他开斋时,另一种快乐是在与我相会时。"(经外传说)。斋戒者每天开斋时的快乐人人都有体会,但是与真主相会的快乐,一说是在将来,一说是斋戒者如能一尘不染、一私不立,那么,便能与真主神交,这种快乐是无以复加的,不可以比拟的。所以伊玛目安萨里大哲学家说:"琵琶之所以能弹出悦耳动听的美丽音调,是因为它有一个空空的腹腔。斋戒者能领会与真主相交的快乐并且享受智慧的果实,也是因为他绝其外物,化其己私,少吃少饮,清心寡欲所致。"真主不久将对斋戒者们说:

"你吃吧,你喝吧,你愉快吧!如果你见人来,你可以说:'我确已向至仁主发愿斋戒,所以今天我绝不对任何人说话。'"(《古兰经》19:26)可见斋戒的效益何等的大,地位多么高啊!这是因为斋戒者为了真主的喜悦,抑制了自己物质与精神上一切需要,心悦诚服地遵从真主的命令。"服从"是仆民的义务,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旨之一。

此外,斋戒的本质,除了能与真主神通交往这种密切关系外,还可以培养许多为真主所喜爱和命名的美德。例如斋戒者亲身体验到饥饿的真实情况,于是便能推己及人,对于赤贫者、弱者、受难者产生恻隐怜悯之心情,而给以救济或寄以同情,不致冷酷无情、无动于衷。"仁慈"、"博爱"、"怜悯"等等是真主的属性,如果人人能具备了这些品质和美德,一旦形成集体的、社会的性质,那么,大家都能感到强者与弱者,贫富之间的相互依赖,团结一致是非常必要的,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定,从而消除由于各种矛盾的对立和贫富不均而引起的经济上的、道德上的各种社会危机和弊端。大家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又有天课这一经济制度节制了资本的集中和社会产品的垄断,那么便为在世界上建立公道与正义的普遍的秩序,在精神与物质创造了条件。

斋戒对于人们的思想建设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既然有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宗教上被列为伊玛尼(信仰)的四分之一看待。因为至圣说:

"斋戒是忍耐的一半"而"忍耐是信仰的一半"

近代有一些心理学家已经公认伊斯兰教的斋戒,在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法不可媲美的,因为斋戒是以无穷的精神为力量,自觉克制肉体上的非法要求,以理性的需要,适当调整物质(躯体)的存在。根据这一原理,法国的加布哈尔德教授以伊斯兰教的斋戒为论据,写了一本《意志的强化》的书,主张伊斯兰的斋戒是实现精神主宰身体的有效手段,它能使人成为自己生活的真正主人,不致变成物质偏向的俘虏,而导致伤亡。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因为如果真正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实行斋戒的话,确实需要很大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我们仍旧以口腔这一器官为例来说明问题,如果有一丰盛可口的山珍海味摆设在面前,对于一个斋戒有素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毫不困难地控制住食欲,无动于衷,不屑一顾,即使是平时贪食,食欲旺盛的人,在垂涎三尺的情况下,他一定不致轻易中途开斋而去品尝一口,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器官强烈冲动的抑制,正如前面所说那样,是对耳、眼、鼻、手……整个躯体的绳之以法、治之以礼,不能任性、放肆,通过这样严格训练,又能持之以恒,那么,性格暴躁的人,可以变成温和的人;矜骄自持的,在"真主的法度"面前,也只得服服帖帖,变成谦卑、平凡、懦弱的人,并可以培养坚强的思想;富贵逞强的,可以挫其骄奢淫逸的锐气,而受到忆苦思甜的启示,贫苦的人进一步加强艰苦的精神,并树立了自尊心。此外,斋戒者无论在大庭广众之间或独处幽居的情况下,开斋时间不到,除突然因病确需打针吃药外,都不可提前或推迟食饮;言、行、视、听同样受到教律的规范,这就养成人们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奉公守法、廉洁可嘉的品德,以及守时、践约的观念。人人都能如此坚持不渝,男女老少,家家户户,同心同德,推己及人,那么斋戒的意义,便从宗教的范围、个人的修养,发展成社会性的、集体的领域里,从而使和平、安宁、幸福、团结的环境更能稳定、持久。

(四)伊斯兰教的斋戒对增强体质所起的作用

实践证明,伊斯兰教的斋戒,其优点还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思想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建设上,而且对于促进人体健康、防止或医治许多疾病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施舍
施舍

伊斯兰是一个天启的完美的生活方式,主要宗旨是敬主爱人。

捐献施舍是穆斯林的一项重要的功修,它是真主给穆斯林的一项重要义务,其目的是合理的运用自己手中的钱财既利于自己又造福于他人。所以合理的捐献施舍方式能最大发挥信仰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古兰经》给与充分的肯定:"行一件善事将获得十倍的回赐。"(6:160)又说:"为主道而施舍钱财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种子,发出七个穗,每一穗结一百颗谷粒。真主加倍的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1)穆圣说:"慷慨好比一棵树,它的根是在天堂里,它的枝叶伸在顿亚(今世)中,谁抓住了它,它就把谁引向天堂;吝啬也好比一棵树,其根是在火狱中,它的枝叶伸在顿亚中,抓住它的人会坠入火狱。
所以伊斯兰教义规定了正确的施舍方式,要想获得真主的喜悦又不伤害接受人、同时虔心敬意不带有任何私心杂念的做好这项工作获得完美的报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虔心敬意为主,《古兰经》:"施舍钱财以寻求真主的喜悦,并确定自身信仰的人譬如高原上的园圃,它得到大雨,便结出加倍的果实;如得不到大雨,小雨也足以滋润。真主是明察众仆的。"(2:265)又说:"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利于你们自己的,你们只可以为真主的喜悦而施舍,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将获得完美的报酬,你们不受亏枉。"(2:272)
二:费用自己心爱的东西,《古兰经》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或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仙、信经典、信先知,并将自己心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2:177)与之相反,拿着不好的东西或者自己该扔的东西用之施舍不但起不到作用,而且引起人们对他反感,真主也不喜欢,也不会获得任何报酬。《古兰经》云:"有正信的人们啊!你们当分舍自己所获得的美品和我为你们从地下出产的物品用以施舍。你们不要用那除非闭着眼睛连自己也不愿收的劣质物品用以施舍。你们当知道安拉是无求的主,是可颂的。"(2:265)尤其是现在的穆斯林群体对于施舍有很大问题,清真寺收供养(麦子),往往出一些最差的,捐献东西往往是自己该扔掉的来美其名曰用以施舍,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反省了。
三:不计报酬,真正捐献施舍者是不图别人的回报,只寻求主的喜悦,也不是礼尚往来的报答。《古兰经》:"敬畏者得免于火狱,他虔诚施舍他的钱财,他没有受过任何人应报的恩德,但他的施舍只是为了寻求真主的喜悦,他自己将来必定喜悦。"(93:17——21)又说:"我们只为爱戴真主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感谢。"(76:9)。
四:不待人求,捐献者的目的是让真正有需要的人的需求得到解决,而自己的捐献施舍能够发挥最大效益。尤其是一些虔诚的为主道服务的人,轻易不愿张口求别人援助,实际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古兰经》:"施舍应归于那些贫民,他们献身于主道,不能到远方去谋生,不明他们真相的人,以为他们是富足的,因为他们不肯向人乞讨。你从他们的外表可以认识他们,他们不会呶呶不休的向人乞讨。你们所施舍任何美物真主都是知道的。"(2:273)
五:不使人蒙羞,有些人稍微捐献一点,就说一些刺挠难听话,让受施者难堪和蒙羞,或者让受施人表白他的恩惠,
这是真主所不允许的。《古兰经》:"为主道费用自己钱财,施舍后不示惠受施人,也不损害他们,,这等人在他们主那里享受他们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2:261)又说:"与其在施舍后损害受施人,不如婉言谢绝,并原谅他的烦扰。真主是自足的,是至容的。"(2:262)
六:不沽名钓誉,真主说:"有信仰的人们啊!你们不要对受施人示惠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得无效。犹如为沽名钓誉而施舍的人,并不信真主和后世一样,譬如一个光滑石头,上面有一层浮土,一阵大雨过后,使它变得又硬又滑。他们不能够获得他们所施舍的报酬,真主是不引导没正信的民众。"(2:264)又说:"他们中有沽名钓誉而施舍钱财的人,他们不信真主,也不信末日。谁以恶魔为伴侣,谁的伴侣真恶劣。"(4:38)从这两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凡作善而专给人看,他的信仰就有很大的问题。但我们应明白:如果捐献施舍只是为真主,内心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或者炫耀,而是起到带头作用,或者是寺内公布名单,或者是你施舍后别人知道后夸赞你都不属于沽名钓誉的范畴。毕竟暗藏的要贵过名扬的价值。真主说:"如果你们公开的施舍,这是很好的;如果你们秘密的施济贫民这对于你们是更好的。这能消除你们的一部分罪恶。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2:271)
七:不是贿赂性的,有一段经文我们必须注意,就是二十七章二十节至三十六节因为这段文字太长,其大意如下:当年苏莱曼得到消息有个"塞拜"小国非常富有,本国女王和臣民不拜真主而拜太阳,苏莱曼就写了一封信劝她归信。女王见信后差人送来了许多礼物来试探苏莱曼。苏莱曼对那送礼的差人说,你们用钱财来资助我的吗?真主赐给我的强过赐给你们的。你们以为礼品可以解决问题吗?你回去吧,我必定率军队前去攻打你们,直到你们信仰真主,或者在卑贱的状态下离开那块土地。苏莱曼接了礼物为什么发怒而率军队征讨呢?就因为其带有贿赂性。因此真正的捐献不能是为了某一种利益,如公务员对长官、商家对公务员送的礼品,或者回扣诉讼人对法官、纳税人对税吏、老百姓为办事便利对有权人所送的礼物均属贿赂,这一段经文是告诉我们真正施舍不是贿赂性的。
八:不要怕穷,要有克己利人的精神,真主说:"恶魔以贫穷恐吓你们,以丑事命令你们,而真主应许你们的是恕饶和恩典,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8)又说:"在他们之前,安居故乡确信正道的人们,他们对于那些教胞所获得的赏赐不怀怨恨,他们虽有急需也愿把自己所有的让给那些教胞。能戒除自身贪吝者才是成功者。"(59:9)
以上是根据经典的指示正确捐献施舍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捐献施舍价值既利己又利人,同时又能获得真主的喜悦。这才叫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的简介
​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的简介

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本巴兹自述

我是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赫合曼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巴兹家族。我于伊历133012月生于利雅德市,在初学阶段,我本来不是盲目的,后来在伊历1346年因两眼患病,造成视力低下,最终在伊历1350年元月初彻底失明,时刻感赞安拉!我祈求清高的安拉在今世以此给我于补偿,在后世给予我很好的报酬,正如安拉通过穆圣所许约的那样,也祈求他使我获得两世善果。

我自幼开始学习,并背记了《古兰经》,接着我跟利雅德市的许多著名学者开始学习阿语和伊斯兰宗教各门学科,这些学者是:

1、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莱推夫本阿卜杜拉赫曼本哈桑本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愿主怜悯他们。

2、谢赫萨利哈本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胡赛尼本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利雅德法官----愿安拉怜悯他。

3、谢赫赛义德本哈迈德本阿齐格:利雅德法官----愿主怜悯他。

4、谢赫赛义德法勒西:利雅德国库副部长----愿主怜悯他。

5、谢赫赛义德宛嘎斯布哈里人(麦加学者之一),愿主怜悯他,我于伊历1355年在麦加跟他学习了古兰读法学。

6、谢赫穆罕默德本伊卜拉欣本阿卜杜莱推夫阿卜杜勒瓦哈布家族-----愿安拉怜悯他,我追随他长达十年,他给我传授了各种宗教知识,后来,恩师推荐我担任法官。愿安拉很好的回赏他!并怜悯、喜悦他!

我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1哈勒吉法官一职,长达14年之久,我于伊历1357年六月上任,于伊历的1371年年底辞职。

2、我于伊历1372年在利雅德学院任教,于伊历的1373年利雅德教法系建校后,我在其中教授教法、信仰、圣训等学科,长达九年时间,伊历1380年结束。

3、于伊历1381年我被任命为麦地那伊大的副校长,直到伊历的1390年。

4、在大学校长我的恩师谢赫穆罕默德本伊卜拉欣于伊历的1389年九月归真后(愿主怜悯他),我于伊历1390年担任了伊大校长职务,直到伊历1395年。

5、在伊历1395年10月14日国王发布命令让我担任学术、裁决、宣教研讨委员会秘书长职务直到伊历的1414年。

6、在伊历的1414年1月20日国王发出命令让我担任沙特教法总说明官,高级学者委员会主席和学术、裁决、研讨委员会秘书长职务直至现在。我向安拉祈求相助、成功和正确!

另外,我还是当时的许多伊斯兰学术研究理事会委员,其中有:

1、沙特高级学者委员会;

2、上述机构的学术、裁决研讨常务委员会职位;

3、伊斯兰世界联盟制定宪法议会委员;

4、世界清真寺高级理事会职位;

5、麦加伊斯兰教法议院委(伊盟分会);

6、麦地那伊斯兰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7、沙特伊斯兰宣教组织委员会委员。

我的著作如下:

1、《遗产学详解》

2、《朝觐若干问题的说明》

3、《谨防异端》(此书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过圣纪的断法;②纪念登宵之夜的断法;③纪念'白拉特'夜之断法;④揭穿圣墓的守护者:谢赫艾哈迈德虚构的谎言)

4、《天课、斋戒概论》

5、《正信及其反面》

6、《必须遵行圣训与其否认者之断法》

7、《宣教与宣教者之品德》

8、《必须依安拉的法律裁决事务》

9、《带盖头、面纱和互换婚姻之断法》

10、《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评论》

11、《画像的断法之答复》

12、《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布生平(传)》

13、拜功方面的3个小册子:(穆圣拜功模式、必须同众集体礼拜、礼拜者鞠躬起来两手放在何处)

14、《伊斯兰对诽谤古兰及圣人者之断法》

15、《对布哈里圣训实录之注(泛梯合巴勒)之旁注》

16、《对太阳运行、地球的不动,可以登上星球(星系)经训和理性的依据》

17、《提出论证反驳向安拉以外的求助或相信占卜者、看相者》

18、《为主道奋斗》

19、《扩大伊斯兰民族之重要讲座》

20、《朝觐指南》

21、《必须遵循圣行谨防异端》

宣教员要了解所宣对象的状况
宣教员要了解所宣对象的状况

宣教员对宣教对象的了

第一章 对宣教对象的了解

何谓宣教对象?

所有的人无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宣教对象,都有权力接受安拉的召唤,因为伊斯兰是永恒安拉的道路,他派遣使者向全人类宣告其使命。

安拉说:“你说:'众人啊!我确是安拉的使者,他派我来教化你们全体。'"(7158

又说:“我(安拉)只派遣你为全人类的报喜者和警告者。"(3428

这些宣谕是针对全人类而言,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被排除在外而丧失聆听召唤,接受宣教的机会,只要他具备理智,则不论他的种族、民族、血统、肤色、职业、性别等差异,犹如使者的同伴,艾卜·白克尔是阿拉伯人,比俩里是埃塞俄比亚人,索海布是罗马人,色来芒是波斯人,海蒂吉是妇女,阿里是少年,奥斯曼富甲一方,奥玛尔则一贫如洗。

召人信主的使者是面向全人类的,它不只专属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阶层、哪一部分人,正如《古兰》以阿丹的子孙呼唤众人那样。

安拉说:“众人啊!你们的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221

又说:“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731

宣教者应明白其宣教使命的全球性,尽其所能召人信仰安拉,这与宣教者先向身边的人宣教而后向外拓展其宣教领域是不矛盾的,每个人都有权获得召唤,但不应舍近求远,因为近而易于宣教,渐至外围远处,关于此《古兰》指示说:“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26214)尽管该节启示是对使者的告诫,但其意义却是针对每个宣教者,他们应首先从亲人、亲戚以及他们所认识的人开始宣教,而且对亲人、亲戚的宣教比对他人的宣教更有责任,因为宣教者若是一家之主,则他对家人有此责任。

使者说:“你们每个人都是放牧者,对他所牧放的要负责任。"这一责任范围很广,要提供他们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教门,教授人们所必须遵守的各项伊斯兰事务的规定,召唤他们信安拉。

安拉赞誉一位使者时说:“他以拜功和教课命令他的家属,他在他的主那里是可喜的。"(1955

安拉又说:“信安拉的人们啊!你们当为自身和家属预防那以人和石为燃料的火刑。"(666

为家人预防火狱的方法便是召唤他们服从安拉的命令,弃绝安拉的禁止,归顺伊斯兰。

宣教对象的权力

宣教对象有权获得探访、召唤,也既宣教者应该主动寻找、探访宣教对象,召唤他们信仰安拉。而不是坐于家中、寺内等待他人前来聆听教诲。使者曾亲往古莱氏人的聚会、谈话处,向人们宣教。节日期间,有不少部落的人前往麦加。在伊本·哈希姆生平中记载:“在一些节日期间,使者前去看望那些异地来的各部族,召唤他们信仰安拉,说明自己是安拉的使者,要求他们承认并支持。人站在各部落的驻地,对他们说:'某某部落的人啊!我是安拉派往你们的使者,他命令你们崇拜安拉,不以假主与之相匹配。你们脱离那些偶像,你们要相信我承认并支持我,我要向你们说明安拉派遣我的使命。'使者不问前来麦加的人姓名、地位,都无一例外地予以欢迎,召他信安拉,而且使者不满足于麦加居民和前来麦加的人,他还外出到塔伊夫去宣教(他到了塔伊夫,找到一部分有学识和地位的人,与他们座谈,向他们宣教)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去探寻宣教对象从而向他宣教而不是坐等他来?回答如下:

一、使者的职责就是传达安拉的启示。

安拉说:“使者啊!你当传达你的主所降示你的全部经典。"(567

又说:“使者只负明白的传达责任。"(2454

这个传达的使命要求使者转至任何一处宣教未曾达到的地方,或者传达的讯息有误或传达正确但未见落实与效果,从而找到使者聆听教诲,为此,使者奔赴各地传达启示,召人信主。

二、使者怜悯主的仆人,促使他努力指导他们脱离违逆安拉的境况,前往传达其使命,召他们信安拉。

三、背离伊斯兰的人,其心有病,有心病的人不了解他们的病因,甚至感觉不出自己有病而需诊治,在使者们看来必须将他们的病告诉他们,不能坐等他们前来求治,而是主动前往,明确告知并为其诊治,因为他们的病致使他们拒绝召唤,不愿寻医。

宣教应以使者为楷模,到人们中间去,向他们宣传伊斯兰,召唤他们信主,分散到城乡各地的宣教者多好啊!为此伊玛目安萨里说:“每个学者或负责一个国家、地区、清真寺或一处地方,他要教授他所负责的地区的人们的教门知识,告诉他们什么对他们有害,什么对他们有益,什么使他们不幸,什么使他们幸福。当人们求教于他时,他不应安坐不理,而是主动欢迎人们到他这里来。这样的学者是众使者的继承者,而众使者是不会坐视人们的无知愚昧而不顾,他们都曾主动召唤人们,敲打他们的房门,逐家逐户地去引导他们。对学者和掌权者而言,这是安拉的命令,他们在各地培养一些教门人才,教授人们教门知识。恶劣和德性不是生而带来的,是愚昧夫知导致的。必须前去传达和召唤他们信主、行善。"

不要轻视任何人

宣教者不应轻视任何人,而不向他宣教,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听取召唤。也许宣教者不以为然的事,他将在安拉那里以他服务于安拉,召唤人们信主的工作而获得更大的份额。使者对所遇见的或前去找到的每一个人都予以宣教。使者生平记载,在迁徙以前三年,在各部落都参加麦加节庆、季节的集会上,人遇到了六个从黑兹来吉来的人,使者与他们坐谈,召唤他们信仰安拉,并向他们诵读了《古兰》启示,他们随即响应,归信了安拉和使者,而后回到了他们的家乡麦地那,向他们的族人介绍了使者,敦促他们也信仰伊斯兰,从而伊斯兰在他们中间传播开来。使者并未轻视他遇见的这六个人,他们是理发匠。当时,在麦加周围的部落都不响应他的召唤,他未对自己说:“这几个理发匠又有什么希望呢?"而后这六个人成了麦地寻第一批宣教者,作为宣教者应该以使者为榜样,不轻视任何人努力宣教,也许将有他当时看不到的重大效益,在其手中产生出来。

宣教对象的义务

宣教对象有权得到召唤不受轻视,在他听到召唤时也应响应,因为他听到的是真善美的召唤,是安拉的召唤。现在要说明和解释的也许有益于宣教者,助其避免失望,低落的情绪,使其看到希望。我们认为人们在响应召唤,接受宣教方面是不一样的,有人很快响应,有人则很慢,在这二者间有许多不同的程度,有人很快信仰,有人则观望等待,反复犹豫,象艾卜·白克尔和法老的一些术士就属前者,使者在提到艾卜·白克尔响应宣教时说:“任何人听到我的召唤都观望犹豫,只有艾卜·白克尔,当他一听到召唤就即刻信仰了。"关于法老的那些术士们,当时他们被法老召集来了,与穆萨的奇迹能力抗衡,安拉叙述了他们的故事及他们的信仰过程:“穆萨就扔下他的手杖,那条手杖忽然吞下他们所有幻化的[大蛇],术士们就拜倒下去,他们说:'我们只信仰全世界的主──穆萨和哈伦的主。'法老说:'我还没有允许你们,你们就信仰他了吗?他必是你们的头目,他传授你们的魔术,你们不久就知道我必交互着砍你们的手和脚,我必将你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说:'那也没什么,我们将归于我们的主,我们的确渴望我们的主赫宥我们的过失,因为我们是首先归顺的。'"当时那些术士们应法老之召而来,原是要助纣为虐,对抗穆萨的召唤,但当他们看见穆萨的奇迹,他们知道,这绝不是什么魔术,而是来自于安拉的大能,证实了穆萨是安拉的使者,当他们看到了明证立刻信仰,这足证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光辉深入其心灵,驱除了谬误,使他们毫不迟疑地明确表达:“我们只信仰全世界的主──穆萨和哈伦的主。"当罪恶的法老恫吓他们时,他们说:“那也没什么。"也即今世的惩罚其痛苦是短暂的,我们能够忍受,而后,我们将看见我们的主,信士的主,我们渴望赦宥我们先前罪过。当我们看见穆萨的奇迹后,我们即刻归信安拉。

以上是二例迅速响应号召,信仰安拉的例子。至于观望等待、迟缓、犹豫的例子不胜枚举,努哈与其族人相伴九百五十春秋,但信仰者了了。象艾卜·苏福扬等人,他们有的在麦加收复后,才信仰伊斯兰。有的是经过二十多年严酷的战争之后才归信,另有一些人则至死不响应召唤,背逆地死去,求安拉使我们免遭此难!

宣教对象有义务在获得安拉引导后,履行伊斯兰的责任,按伊斯兰的准则处理各项事务和生活,遵从《古兰》、《圣训》,敬拜安拉,服从安拉、使者所命的各项要求,不能掺杂伪信,并说自己是穆斯林,但同时又不履行伊斯兰的责任与义务。

参悟古兰的故事
参悟古兰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发生在肯塔基东部山脉的一个农场。一位美国穆斯林老者和他的小孙子住在那儿。每天早上,爷爷都起个大早,坐在厨房的餐桌边读古兰经。孙子想做爷爷那样的人,就努力的模仿爷爷做的所有事情。

一天,孙子问:爷爷!我试着象你一样读古兰经,但是我又不懂它,而且一关上书就完全不知道是些什么了。这样读古兰经有什么益处啊?"

爷爷把煤扔到炉子里,很平静地转向孙子,说:拿着这只装煤的篮子,到河里去盛水回来给我。"

孙子照他说的去做,但是在他到家以前,水都漏光了。爷爷笑着说:下次你得走快点。"又让他去河边去,再试试。这次孙子飞快地跑回来,但水仍然漏光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爷爷说,不可能用篮子打到水的,换成桶吧。老人说:我不想让你用桶打水,想让你用篮子。你没有尽力。"说完他走到门外,看着孙子又去试一遍。

孙子已经知道不可能,可是想让爷爷看看,无论他如何尽力快跑,水还是在回到家以前漏光了。孙子又一次到河里打了水,竭尽全力地快跑,但回到爷爷身边时篮子还是空的。他喘着粗气,说:爷爷,瞧啊!没有用的。"

你认为没有用?"老人说,看看篮子。"

孙子望着篮子,才发现篮子不一样了。一只又旧又脏,装煤的篮子,里外都已经干净了。

孩子啊,这和你读古兰经是一样的。也许你不能明白和记住每一个地方。但当你读后,你已经在改变了。里边和外边。安拉使我们在生活中发生这种变化。"

如果你觉得这个邮件有阅读的价值,请发给其它的人。穆圣(求主福安之)说:引导别人向善的人会得到应得的回賜。"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