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道德

自己归信伊斯兰的心路历程我
自己归信伊斯兰的心路历程我

伊斯 一四O九 年(公元一九八九年)开斋节之后的第二天,我在公司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希望我写一篇关于自己归信伊斯兰的心路历程。我想这项建议来得正是时候,我的 该为自己的信仰过程作一番回顾、记录,否则数年之后说不定我连自己如何成为一个穆斯林的原因都会逐渐淡忘掉。纵使我明了自己是个毫无社会地位的小人物, 一篇自述性的文章更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但我还是祈求真主赐我耐心与智慧来完成它,并能激起穆斯林兄弟们少许的共鸣,以坚定我们的信仰

何一个归信伊斯兰的人,在谈起他们未成为穆斯林之前对伊斯兰的了解,总是千篇一律的说,回教就是可以娶四个老婆、不能吃猪肉的那种宗教。我亦未能免俗, 对伊斯兰的了解仅止于此。但是,更令自己惭愧的是,我毕业于台北政大阿拉伯语文系,在修习了四年阿拉伯文之后竟然对伊斯兰的了解程度是「零」。甚至可 说,我了解的伊斯兰是被人有意、无意扭曲了的宗教。一九八五年我从政大毕业之前,伊斯兰在我心中是个负面的宗教,因为我从非穆斯林处得到错误的数据,又 触了一些行为不检的穆斯林,伊斯兰并没有吸引我的成分。另外一方面,我是个有神论者,我不能确定当时的我是偏向一神论或多神论。反正是逢庙必拜,抱着宁 信其有的心情,蒙着头到处烧香礼佛。但是我心灵的最深处,确实认为这个宇宙有个主宰,只是从没有人告诉我如何去认识祂

九八五年九月中旬至一九八七年七月底我在部队服役,服役的第二年开始,我和一位伙伴吃素。吃素的原因非为宗教,只因我那位朋友不擅烹饪,我为了贪图小锅 的美味,也觉得那些煮大锅菜的厨房实在很脏。很奇怪的是,我有几位吃素的朋友却会喝酒,而且平时谈吐亦粗俗不堪,和我们一些没有明确宗教信仰者无多大之 别,可以说区别只在饮食上罢了。当兵时我最厌恶的事,就是每次庆生会或聚会总是少不了酒,我厌恶酒简直到了极点。而每次参加亲友的婚礼最让我尴尬的总是 人强行劝酒喝酒。我心里常常幻想,如果我是个回教徒的话,就没有人会逼我喝酒了,但那也仅止于幻想

退伍的前两个月,我那位吃素的朋友邀我去他在台中的家,没想到他母亲竟帮我安排了一个十几个人欢迎的入教仪式,而我也在毫无招架能力下半推半就的入了一贯 道。入他们的教倒也是无所谓,反正他们也是信仰神者。但偏偏他们还要我发了一个毒誓,意思是若是将来叛教的话,将遭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九八七年九月下旬我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离开生长廿多年的台湾,前往梦想多时的沙特学习阿拉伯语。初到沙特,当地以宗教为生活重心的社会型态深深的吸引 我。我心里暗自的想,这个国家突然暴得的富庶,一定和她整个国家的人民虔诚的信仰有某种看不到的关系。虽然我心里如此的想,但是对于穆斯林一天五次的 拜,我还是采取讪笑的态度。我心想,信仰虔诚也就够了,干嘛还得一天作五次礼拜?浪费时间、消耗人力、减少睡眠时间,简直没有经济效益嘛!渐渐地,我发现伊斯兰并不是我在国内所了解那种落后、浅薄的宗教。再加上经常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穆斯林,主动来向我介绍伊斯兰,有几次我冲动的想立 宣布信仰伊斯兰,但我心里的障碍一直未克服。就是和我一同到沙特求学的同伴,原本在国内都是同学,我知道自己一旦入教,一定会招致他们奇异的眼光,甚至 惹来他们背后的嘲笑,入教的想法一闪及逝

九八八年一月下旬,我和四位台湾同学加上一位泰国同学利用学校放寒假,作了一次到土耳其的长途巴士之旅。出发当天,这位泰国同学的同伴齐集到校门口为他 行,我初次感到穆斯林的兄弟之情。从沙特到土耳其是一段漫长之旅,我利用在车上的时间,不断地对我那位泰国同学提出问题,请他解释什么是伊斯兰。一直到 天,我都不明了当时为什么我会问那么多关于伊斯兰的问题,而他的解答仍不尽令我满意

伊斯坦堡是个让我相当感动的城市,原因在于这城市中处处可见宏伟的清真寺,那些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在泰国同学带领下冒称自己是穆斯林进入每一座清真寺参观,寺中那些穆斯林礼拜、静坐的安详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在苏尔坦罕默德清真寺,泰国同学教我双掌合并祈求安拉,我暗自祈求安拉开启我的心灵,我记得自己当时对真主说:如果你是真正的主宰,就请你打开我的心吧、、、。 白说,当时我所作的祈求就和以前在国内任何庙中所作的祈求无多大差异,但以前的祈求都是功名利禄之类的现实利益,而这次在清真寺中的祈求却是加上希望安 开启我的心灵,接受我成为一个穆斯林,尽管我对伊斯兰仍是似懂非懂

束旅行回到沙特之后,我就盘算着请沙籍朋友带我去办入教手续。有一位华裔沙籍的阿布都拉阿济滋听到我想入教的风声,立刻飞奔到我房间。我把自己的意愿告诉 了他,同时也告诉他,我对伊斯兰仍是一知半解。他说一切不急慢慢来,但他要我当着他的面先念了作证词「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 是他说从那天开始我就是穆斯林了,并问我每天清晨的礼拜起得了床吗?我答:「没问题!」, 心里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感谢真主,不到几天的适应期,一天五次的礼拜成为我生活的一部份了。而事实上,我心里充满了问号及一丝恐惧,所谓一丝的恐惧, 指我曾经在入一贯道时发了不得叛教的毒誓,我担心自己是否会意外死亡,阿布都拉阿济滋要我别傻了。但另外一方面,我对伊斯兰有太多的疑问了,为什么不能 猪肉?为什么一天有五次礼拜?为什么女人全身要裹得那么紧?为什么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 我的问题太多了,有些沙特朋友甚至被我问得答不出话来,好友福阿德甚至为了我的问题上图书馆,又到文学院找院长求教。我喜欢自己的一项态度,就是我虽然对 伊斯兰有许多疑问,但从不因这些一时解不开的问题而否定了伊斯兰所代表的真理。感谢真主,许多存在心里的问题,也都因为许许多多热心的穆斯林兄弟协助而 渐明了。在此我要强调一点,交往信仰虔诚的穆斯林兄弟是再重要不过的事,唯有坚守教门的穆斯林兄弟才是值得我们完全信赖的朋友,并可做为我们进德修业的 范。这点在今日的台湾可说是一项隐忧,年轻一代的穆斯林完全不懂伊斯兰,而一些有幸到中东国家求学的穆斯林子弟,回国之后并未积为伊斯兰奉献其所学。 斯林兄弟缺乏联系,是迈向火狱之门的第一步

上是我个人归信伊斯兰的背景,虽然到今天为止我入教不过一年又两个月,但伊斯兰给我带来极大的影响。不管是内在的思想,或是外在的行为,伊斯兰深深的嵌 我的生活之中。我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正道,尽管我的父亲曾经怀疑我是否"走火入魔",因为封斋、礼拜、饮食等等限制是家人无法立即接受的。我的一位老师 明白的告诉我,他不喜欢现在的我,因为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处处受到宗教的"控制",是不正常的现象。而我不知道一个人的生活若离开了伊斯兰,和禽兽还有 大的差距。人短短的一生中,若不去思考我们为谁而活?为何而活?谁造化了宇宙万物等等切身问题,反而汲汲于钻营名利,如此浑沌的一生比那飞禽走兽也高级不到哪里去

最后,我祈求真主赐福于伊斯兰及穆斯林,祈求真主让大家从迷误中归回正道,祈求真主赐给我永远虔诚的信仰,阿敏

阿瑟

民国七十八年五月 于台北


转载自伊斯兰之光(norislam.com)资讯,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

奉安拉之名的优越
奉安拉之名的优越

奉真主之名" Bismillah奉真主之名)是一切善事的开端,所以我们当以此开始。这句受赐福的话是伊斯兰的标志,所有的生灵都在以它们天性的舌头不断地诵念着这句话。如果想要了解其中永不枯竭的力量与福赐的源泉,不妨思考一下这个寓言:

在阿拉伯沙漠中旅行的人,必须以一个部落首领的名义出行并受其保护,否则他们就会受到匪徒的骚 扰,无法完成旅行的目的。有两个人一起出发旅行,其中一个很谦虚,而另一个却很傲慢,那个谦虚的人获得了部落首领的名义,而傲慢的人却没有,谦虚的人到处 旅行都非常安全,每次遇到歹徒,他就说:我是以酋长的名义来的。"于是他就安然无事,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尊敬,相比之下,那个傲慢的人却饱受灾难、恐慌不已,因为他凡事都得挣扎乞讨,最终沦落为一个被厌弃之人。

傲慢的人啊!你只是一个旅行者,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沙漠,你的软弱与贫穷是没有尽头的,你所遇到的敌人和受到的损失也是不计其数的。所以,必须向这个世界永恒的主人和永在的统治者祈求名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摆脱乞讨和恐惧。

奉真主之名"是一份受祝福的财宝,不仅可以转化你无穷的贫弱,将你和全能普慈主的无穷力量与仁慈联系起来,还可以成为真主的至高法庭上最受欢迎的说情者。你如果说了奉真主之名",等于是在以真主的名义做事,你就犹如以国家的名义出征的士兵,不畏惧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法律和国家的名义,不会有风险。

那么,万物如何以它们的存在方式诵念奉真主之名"呢?比如,一个陌生人初来乍到一个城市,却能够将这里的居民召集到一个地方并完 成一项任务,既然人们愿意服从他的命令,那么很明显这个陌生人是在以统治者的名义行使权力,而不是他自己的。同样,万物都在以全能真主的名义行事,一粒小 小的种子却能够头顶参天大树并举起如山般的重物,每一棵树都在说奉真主之名",满载着来自仁慈主的宝藏的果实,用盘子呈现给我们,每一个果园都是来自真主大权之厨房的托盘,上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鲜美水果,说着奉真主之名"

所有受祝福的牲畜,如牛羊骆驼,都在说奉真主之名",并因为真主无穷的仁慈而成为乳汁的喷泉。它们以给养者的名义向我们提供最为可口纯洁的食物,有如生活中的水。每一棵植物每一片草叶,每一条根茎和枝干,都在说奉真主之名",所有的花草树木,纤弱如丝者却能够口诵奉真主之名"破土而出。诵念仁慈真主之名,等于是在借真主之力而行事。

树木的繁茂枝叶直指云霄,而根系却下扎于土石之中不受阻碍,在上长(向上生长)的同时也在下长 (向下延伸),而其娇嫩的绿叶却能够在炎炎烈日下保持水分。这些现实让自然主义论者恼怒不已,因为这等于是在指着自然论者视而不见的眼睛说:你不是相信固 体和高温的力量吗?但是它们服从的是真主的命令。因为植物根系的每一根纤维,都有如穆萨(摩西)的手杖,惟命是从:我说:你用手杖打那磐石吧。"(古兰经260)结果手杖就击穿了岩石,每一片轻薄如纸的树叶,都如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的手足,在诵念:火啊!你对易卜拉欣变成凉爽的和平的吧!"(古兰经21:69)而公然藐视着高温。

万物都在内心里说奉真主之名"并以真主的名义将他的恩惠给了我们,所以我们也应当以真主的名义取予,并且拒绝接受任何不以真主的名义给出的东西。

问题:无论我们从人们那里获得什么,我们都要付钱。尽管他们只是送货人"。那么货物真正的拥有者,真主会向我们要什么?

回答:我们所享受的所有珍贵恩惠与福利的赐予者向我们要求三样东西:记念、感恩和反思。在行事之初就念奉真主之名"是一种记念方式,在事后说艾利哈目度利俩(一切赞颂归于真主)则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反思的意思是时刻清 醒,记住我们所接受的这些珍贵的恩惠是万物所向之大能的奇迹,是来自于真主仁慈的礼物。有人给你送来了珍贵的礼品,你就吻谢了他的手,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 送出者是国王,那么你犯了一个大错。赞扬喜爱表面上的施赠者,却忘记了真正的馈赠者,是更大的错误。人们啊!如果你们要避免这样的蠢事,那么就以真主的名 义取舍吧。白始至终都以真主的名义,这会使你富足。

第十四束光的第二站

奉真主之名"。这其中有无穷的奥秘,我现在解释其中的六个。尽管这封信是写给我自己的,但是我还是称之为第十四束光的第二站"。但愿这封信能够使那些在思想上与我息息相通的人和那些比我更聪慧的人受益。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灵而不是思想,我们的目的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寻求理性的证据。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她说:臣仆们啊!我接到一封贵重的信?这封信确是素菜曼寄来的,这封信的内容确是'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古兰经27:29-30)

奥秘之一:在宇宙、地球和人类的脸上都有真主的三个印记。这三个印相互包含,并且携带着彼此的式样。

真主之神圣:体现于宇宙万物的相互帮助和彼此合作,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和互惠互利中,其中的主题是:奉真主之名。

真主之仁:体现于彼此的相似性和形式的共同性,以及在处置、培育和管理动植物时的秩序、和谐、恩赐和怜悯,其中的主题是:普慈主,奉普慈真主之名。

真主之慈:体现于真主之善的精妙、真主之中和的细微,以及播撒在我们全面本性中的真主慈悯之光的的广博。其中的主题是:特慈主,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所以,奉真主之名"是独一真主的三个印记的神圣表达。它们在宇宙的书页上形成一道光明之线,强健稳固,闪着金光。奉真主之名"之线的一端来自于我们之上的天国,另一端直接通向人类——微型的宇宙和宇宙的果实。奉真主之名"将这个世界和真主的宝座联系起来,是我们通向那里的梯阶。

奥秘之二:真主的统一性在无穷无尽、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的生灵中可以体现出来。为了不至于一下子将我们的思想淹没,《古兰经》反复强调统一性中独一性的展观(统一性是所有生灵都在展示的真主尊名)。这也是《古兰经》的奇迹之一。

不妨这样类推:太阳的光辉普照万物,但是如果要将太阳全部的光集中在我们脑海中,那我们就需要 巨大的概念和感知力,所以,为了不将太阳忘记,所有的反光体都在竭尽全力地反射着太阳的特性(光和热)并显示自己就是太阳。这种显示是相互的,因为这些特 性(光、热和色谱)也包裹围绕着太阳所面对的那些物体。

犹如真主的独一性、他为万物永久之诉求和他的尊名在万物中得到展现一样,真主的每一个与生命有 关的尊名都通过真主的统一性包含了所有的生命,尤其是在有感知的生命和我们明镜般的本质当中,所以《古兰经》不断地提醒我们注意真主统一性中的独一性印 记。唯恐我们的头脑被统一性所淹没,从而致使我们对真主的纯洁和神圣本质掉以轻心。奉真主之名"表明了真主统一性之印记的三个重要方面。

奥秘之三:真主的仁慈使整个宇宙欢腾,它带来了光明的火花并赋予那些黑暗的实体以生命,它养育 了与自己无尽的需求作斗争的众生命。它使宇宙面向人类,就像果树面向果实那样,从而加强了对我们的援助,它充满、照亮了无穷的空间,使之欢腾。如果没有真 主的仁慈,那必是一个空虚冷漠的世界。对于瞬间存在的人类,真主也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并使其晋升到与真主对话、受真主关爱的品级,那是独一的主在永恒之前和 之后都永恒存在的主。既然真主的仁慈是如此强有力的真理,如此的吸引人、温和、有益、值得热爱,那么就说: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吧。坚持真理,则可以从无 尽的荒凉和需求中得到拯救。接近那至高无上、无始无终的永恒主宰吧,与他交谈、与他交友、为他所爱吧。

万物都有目的、有预见地汇集在人类周围,争先恐后地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此地恰到好处、如此和谐 有序,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它们认识我们才跑过来帮助我们吗?它们毫无理性可言,无论从那方面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难道是因为我们有威盛无比、举高无上的 绝对大权吗?对不起,而我们毫无权力可言,抑或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以可见的宇宙为帷幕而隐藏在后面的绝对大权——独一的主?换言之,万物之所以认识我们,是因为那全知、特慈的独一主熟知我们。

我们思考一下,威严无比的真主命令万物趋向于你,伸出它们的手帮助你,他怎么可能不了解、看不 见或者不彻知你的需求?他教导你他是因为他的仁慈而知道你。所以,认识真主吧,虔诚地表明你确信无疑地理解了这一点:是真主的仁慈让宇宙万物为你所用,而 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转瞬即逝、弱不禁风、无法无力、充满需求的生命。

对于这样的仁慈,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感谢并虔诚热切地敬畏。说了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这句话,就是在表达传递这样的感情,这就是通往真主仁慈的桥梁,在普慈主的法庭上,这句话就是你的说情者和辩护人。

真主的仁慈是现实存在的,这如同太阳一般明白无误。一个有中心图案的挂毯在编织的时候要对经线 和纬线进行定位和排序,然后使它们都向中心汇集。同样道理,彰显真主尊名的光辉射线编织了一枚怜悯的印章,一幅温和柔雅的挂毯,一个仁慈印记之中的善良图 案,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其光亮胜过了太阳。

普慈特慈的独一主使万物为生命而服务,他让他的怜悯在动植物的自我牺牲、非凡柔情和母性当中体现无遗,他让动物顺服人类,从而展现了我们作为真主和他的仁慈光辉最精美、最可爱的织作的重要性和地位——独一的主没有任何需求,他允许他的仁慈成为短暂的众生和人类的说情者。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人,那你就说:人类啊,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吧!"寻找这个说情者吧。唯有真主的仁慈创造了所有动植物的生命,哺育着它们、管理着 它们。既不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不相互混淆,而是在适当的时机以完美的秩序、智慧和善良对它们进行抚育,然后在地球的表面上留下了独一真主的印记。真主 的仁慈是存在的,这就像大地上的众生是存在的一样确信无疑,每一个生命都是证据。

真主的仁慈和独一性的印记留在大地上和人类的本性之中,留在我们身上的仁慈印记与留在宇宙中的一样多,我们的本性是全面的,因为我们是织作的中心,是真主尊名的汇集点。

既然真主给了你这样的形象,并在其上留下了他仁慈和独一性的印记, 他怎么可能将你弃之不理呢?他怎么可能让你为所欲为而不负任何责任呢?他让你成 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你所用。难道这些都是毫无用途的浪费之举吗?他怎么可能让造化之树变得分文不值、任由其果实腐烂呢?他的仁慈如太阳般显而易见,他的智 慧如阳光般清楚无误,他怎么可能让这些都被否认呢?这些都不容怀疑,也不会被认为有所缺陷。

通过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你可以上升到真主仁慈的宝座之前。不妨观察《古兰经》的每一章都是以此开始的,所有优秀的书籍和善行都是以此为开端的,这其中的重要性要领会,是真主决定了这句话的伟大,关于这句话的伟大有一个明确的证据,那就是伊玛日沙菲仪说的:“'奉真主之名'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在《古兰经》中它被提到114"

奥秘之四:真主造化的各种生命多种多样、无穷无尽,这其中体现了真主的统一性。如果只是说:我们只崇拜你(古兰经:15"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会因为现实而徘徊。我们的心必须像大地一样广阔,在这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的万物中观察那隐藏在统一性之后的真主的独一性。然后说: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如此,真主独一性的印记必然显现在万物的思想和类型上,正如显现在每个单独个体上一样。

此外,他们应当记住他的独一性中的独一之主,是真主的仁慈的印记中表现出来的真主独一性满足了这个需求。所以,处于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求助于纯洁、神圣的独一主,说: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并和他直接交谈。

至睿的《古兰经》将个体与整体、渺小与宏大、具体与普遍相提并论,这样显得很突兀,但是,这是 为了表达伟大的奥秘和指明真主仁慈的印记,为了不让思想彷徨,不让心灵窒息,为了灵魂直接找到崇拜的方向,《古兰经》将我们的造化和语言、我们特性中那恩 宠和智慧的细微点滴都穿插论述,同时还提及诸天与大地的造化,这一事实奇迹般地体现在这句经文中:他的一种迹象是:天地的创造,以及你们的语言和肤色的差 异。对于有学问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古兰经3022)。

物种生命无穷的数目和无尽的多样性所体现的真主统一性具有不同的种类和程度,它们就像是同心 圆,环环相套,从最大一直到最小。但是无论统一性有多么清楚,它依然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观察者无法真正地探讨。所以真主独一性的印记必然隐在统一性之 后,因此形式的不同并不等于思想的不同,于是就会有一条畅通的道路直接通向纯洁神圣的独一主。

真主的独一性印记光芒四射、优美迷人、润如甘饴、强力其外、真理其内,令人心驰神往。仁慈的勃勃生机强烈地吸引着有感知能力的生灵,使它们达致独一性的印记,侍奉独一的主,从而真正也彰显了这句经文的主题: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古兰经15)。

所以《古兰经》开端章的一句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经》的浓缩,是这一伟大奇迹的迹象和阐释者。凡是能够获得这句话的人都能够拾级而上获得真主的仁慈, 凡是令这句话发扬光大者会得知真主仁慈的奥秘并目睹真主慈悯的光辉。

奥秘之五:有一则圣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真主以普慈独一主的形貌创造了人类,有一些苏菲对此做的过分解释并不符合信仰的基本原则,有些处于狂喜状态的苏菲说我们的灵魂本质是普慈主的形貌"。这些人在沉思参悟时思维状态混乱,所说的这些话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其他人接受这样的观点,那么他们犯了相同的错误。

纯洁神圣的真主指挥管理宇宙,轻松自如,犹如闲庭信步,他拨转星系犹如拨转微粒般容易,并以智慧和优雅使它们在空间中运转,他差遣最微小的粒子有如差遣毕恭毕敬的官员, 他没有任何匹敌、伙伴或者对手。根据经文任何物不似象他。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明的 (古兰经30:27",他是无形的,没有任何相似物也没有匹敌。另据经文天地间最高的典型,只属于他,他是万能的,至睿的(古兰经30:27"。人类可以通过类比和对比来了解他的行为、属性和尊名。所以,这则圣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的形貌总合起来反映了真主的尊名之普慈。"

穆圣爱祖国爱家乡
穆圣爱祖国爱家乡

穆圣爱祖国爱家乡

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爱国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是穆斯林应尽的义务。

穆圣不仅努力宣传伊斯兰教,而且教导穆斯林要爱国。他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广大穆斯林做出了榜样。他爱麦加,爱麦地那,爱阿拉伯半岛。当年,穆圣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家乡麦加,迁往麦地那。

在离开麦加这块养育了自己多年的土地时,穆圣满怀深情地说:“指主发誓!的确你(麦加)是近主跟前最受喜爱的,也是我最热爱的土地,若不是他们驱逐我,那么,我绝不会离开你。"(艾哈迈德、铁力米兹、奈萨伊、伊本·马哲传自哈姆拉祖赫里)

穆圣曾向真主祈祷:“主啊!求你使我们的麦地那繁荣吧!主啊!求你使我们丰衣足食吧!主啊!求你把两倍于麦加的吉庆赐予麦地那吧!"

据伊本·欧麦尔传述:我们同穆圣一起旅行,途经一村庄,穆圣欲进入时念三遍:“主啊!求你在此地给我们吉祥。主啊!求你赐给我们此地的丰硕果实。求你使我们与善良的村民之间彼此友好。"(塔布拉尼传自伊本·欧麦尔,见塞伊德·萨比格《伊斯兰教法》)

据阿依舍传述:穆圣每临近一城,欲进入时念:“主啊!我向你恳求这里的吉祥与恩泽。我求你护佑,勿使这里遭受害处及各方面的不幸。主啊!求你赐给我们这里果实,求你护佑我们免遭瘟疫。求你使我们与这里的善良者彼此友爱。"(伊本·逊尼传自阿依舍,见散伊德·萨比格《伊斯兰教法》)

穆圣对阿拉伯半岛的爱,对半岛各地的祝福溢于言表。我们穆斯林应以穆圣爱祖国爱家乡的光辉榜样时时激励自己。

​间歇拜究竟礼几拜​
​间歇拜究竟礼几拜​

间歇拜究竟礼几拜


:间歇拜,也就是斋月中宵礼后所礼的拜功,它属于副功拜,阿拉伯语音"泰勒威哈",是休息,歇息,放松的意思,所以也叫"休息拜",下文中用"间歇拜"。

摘要:间歇拜可以是八拜,加三拜维特尔共十一拜。证据:阿伊莎传述圣训明文提到使者的做法;

也可以增加,比如二十拜,或者更多。证据:学者们根据"夜间拜是两拜两拜的礼"所演绎出来的主张。

但前提是必须稳定完美的礼,不能为了完成固定数量而加快礼拜,因为丢失了"稳定"这一要素的拜功并不正确(这是国内很多人在犯的错误)。证据:"艾布胡勒传述一个人到清真寺三次礼拜不正确"的圣训,"偷窃拜功的人"圣训,"胡宰法看见一个人礼拜"等(后文有详细内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夜间拜的定义:

夜间拜指的就是宵礼后到黎明破晓之前所礼的拜。所以间歇拜也是属于夜间拜的一种,认为"间歇拜不属于夜间拜"是一种没有证据的说法。(明确这个有助于下文理解此类圣训:"夜间拜就是两拜两拜的礼"和"夜间拜都未超过十一拜")

争论焦点:

关于间歇拜的拜数,一部分人反对礼20拜的人,视其为异端;另一部分人反对礼11拜的人,认为他们违背了伊斯兰民族的公决。

其实,在学者们看来,这两种人的言论在都过分了。

德高望重的筛黑伊本欧赛敏的看法:

他认为我们在这个宽松的问题上不应相互指责,也不应过分。他说:"我们既不能过分,也不能怠慢。局限于圣训的拜数的那些人主张必须要坚持圣训所说的拜数,绝对不能增加,否则就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他们这是错误和过分的主张;有人向先知(愿主福安之)询问夜间拜的拜数,先知回答:"两拜两拜的礼。"先知没有确定夜间拜的具体数目,众所周知,向他询问夜间拜的人不知道数目,不知道数目的人更不知道具体的礼拜方式,他也没有服侍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所以他也不知道使者在家里做礼拜的情况;既然使者没有为他阐明做礼拜的具体方式,也没有限定礼拜的数目,由此可知这件事情大有余地,非常宽松,可以礼100拜夜间拜,最后做一拜奇数拜结束。

至于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按照我做礼拜的那样去做礼拜。"这不是笼统的, 所以穆斯林在做奇数拜的时候不必有时候礼五拜、有时候七拜、或者有时候九拜;这段圣训指的是做礼拜的样子,而不是拜数,但是圣训明文确定的拜数除外;所以我们不应该在宽松的事情中严厉的要求别人,我们看到甚至有的人主张奇数拜超过十一拜是异端行为,不愿意跟着伊玛目在这样的清真寺里做礼拜,失去了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所说的报酬:"谁如果和伊玛目一起履行了间歇拜,那么他获得了履行夜间拜的报酬。"《提尔密集圣训实录》(806段)辑录,谢赫艾利巴尼认为这是正确的圣训。

他们如果做了十拜,就坐下来在礼拜者的行列中休息,有的时候说闲话而干扰做礼拜的人,我们知道这些人想做好事,他们都是教法创制者,但是并非所有的教法创制者都是正确的。

另一部分人与之相反,他们坚决反对只做十一拜,并且说:"你已经脱离了伊斯兰民族的公决。"真主说:"谁在认清正道之后反对使者,而遵循非信士的道路,我将听谁自便,并使他入于火狱中,那是一个恶劣的归宿。"(4:115)他们只接受二十三拜。这也是错误的。"

《教法解答(晒尔胡穆沐提尔)》( 4 / 73 - 75 ) .

坚持间歇拜不能超过八拜(加维特尔共11拜)的人(包括筛黑艾勒巴尼)的证据:

艾布赛莱迈(愿主喜悦之)传述:他曾就使者(愿主福安之)在斋月里的夜间如何礼拜一事请教了阿伊莎(愿主喜悦之)。她说:无论是斋月抑或是非斋月,使者(愿主福安之)在夜间从未超过十一拜。他先礼四拜,你别问这些礼拜有多长和完美。接着他再礼四拜,你别问这些礼拜有多长和完美。此后,他再礼三拜。我(阿伊莎)说:'真主的使者啊!你在礼"奇数拜"前睡觉吗?'他说:'阿伊莎啊!我的眼睡眠,而心则清醒。"《布哈里圣训实录》(1909段)和《穆斯林圣训实录》(738段)辑录。

他们说这段圣训证明这是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斋月和其他日子的夜间拜中所坚持的。

但是,其他学者们驳斥说,这段圣训只说明了使者的行为,而这个行为并不说明穆斯林必须要这样做,下面的这段圣训说明包括间歇拜在内的夜间拜没有受到拜数的限制;伊本欧麦尔(愿主喜悦之)传述:一个人就夜间拜功向使者(愿主福安之)请教: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夜间拜都是两拜两拜地礼,如果谁担心随着黎明的到来而失去奇数拜的话,他可以礼一拜奇数拜。"《布哈里圣训实录》(946段)和《穆斯林圣训实录》(749段)辑录。

主张间歇拜可以超过11拜的学者:

哈奈非学派的伊玛目赛尔赫斯(愿主怜悯之)说:"我们主张除奇数拜之外,间歇拜就是二十拜。"《教法大全》( 2 / 145 ) .

伊本古达麦(愿主怜悯之)说:"伊玛目艾哈迈德(愿主怜悯之)主张间歇拜就是二十拜,伊玛目扫尔、艾布哈尼发和沙菲尔(愿主怜悯他们)也如此主张;伊玛目马力克(愿主怜悯之)主张间歇拜是三十六拜。"《穆额尼》( 1 / 457 ) .

伊玛目脑威(愿主怜悯之)说:"根据学者们的公决,间歇拜是圣行;我们主张间歇拜是二十拜,可以单独做,也可以集体做。"《总汇》( 4 / 31 ) .

所以:

综合各学派学者们的主张,我们可以得知此事非常宽松,可以礼十一拜(如圣训明文提到),可以礼超过十一拜,比如礼二十拜(多位学者主张),都是完全可以的。

总而言之:间歇拜可以是八拜,也可以增加,比如二十拜。

前提是必须稳定:

"稳定"是拜功的要素之一,失去了"稳定"的拜功是不正确的,不被安拉所接纳的。证据:

由艾比胡莱勒传述:使者(祈主福安之)到了寺里,刚好一个人也去寺里礼拜,当那个人礼完后,他就向使者道了"色兰",使者回了"色兰"后就对他说:"你回去重新礼拜,你刚才根本没有礼拜。"那人又去礼拜了。礼完后,他来见使者,使者又对他说了上面那番话。如此反复了三次,那个人对使者说:"使者啊,以凭真理而派遣你的主起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请你教我吧。"使者说:"如果你要礼拜的话,先念开拜词,接着念你会念的古兰经章节,然后,再鞠躬,鞠躬时要典雅稳重,完了后,再抬起头来,直到端正的站直,然后再叩头,叩头时也要稳稳重重,当你抬起头坐下时,也要坐端正,每番拜就照此去做吧。"《布哈里圣训集793,6251》

穆圣(愿主福安之)说:"最恶劣的偷窃者是偷窃拜功的人。"圣门弟子们说;主的使者啊!他怎能偷窃拜功呢?穆圣说:就是他不能完美拜功的鞠躬和叩头"(艾哈迈德圣训集)

穆圣(愿主福安之)说:"一个人的拜功并不完美,直至他在鞠躬和叩头时稳定。"(艾布达乌德圣训集)

由此可看出缺乏"稳定"的拜功及其的危险,所以我们与其争论纠结于八拜还是二十拜,不如根据当地跟拜群众的状况,制定出最适宜的间歇拜礼法(适宜的长度和拜数),使群众们能怀着敬畏之心完美稳定的礼完间歇拜,又不至于太累而影响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去完成某些固定的拜数(比如二十拜),而盲目加快礼拜动作,以至于丢掉了"稳定",这样的二十拜,不如端正完美的两拜。

最后,

再附上谢赫伊本欧赛米尼(愿主怜悯之)针对这个问题的一段话,以作劝告:"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伊斯兰民族中有些人在教法允许有分歧的事情中闹不同,致使穆斯林互相离心离德;在圣门弟子的时代也有分歧和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同心同德的;所有谨守教规的穆斯林,尤其是青年人必须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因为伊斯兰的敌人正在对他们虎视眈眈。" 《教法解答(晒尔胡穆沐提尔)》( 4 / 225 )

整编:欧麦尔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