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者的特点

2伊斯兰民族是一个中正的民族
2伊斯兰民族是一个中正的民族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求安拉赐福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后裔、圣门弟子和所有追随者吉庆、平安。

穆斯林兄弟们!在功修层面,伊斯兰的中正性体现在它规定了适当的功修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安拉为了人的利益而设置的。伊斯兰不像某些宗教,提倡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家修行和苦修主义的方式,它也不像某些宗教,把功修局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而在生活中放纵私欲和享乐。伊斯兰对 功修的规定,仍然遵循了不偏不倚的中正原则。中正原则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小到餐桌礼仪,大到参政治国,在功修中更是如此。一段著名的圣训提到,一 伙圣门弟子来到圣妻阿伊莎家里问先知的功修情况。圣妻告诉他们圣人的功修是怎样的。这些圣门弟子认为先知的功修有些少了,他们就说先知怎么能和常人比呢? 他的一切过错都被安拉饶恕了,他还这样做功修。我们更应该抓紧做功修。其中一个弟子说:我将彻夜不睡,一直礼拜。"另一个说:我将终年封斋,不开斋。"第三个说:我将终生不娶妻子。"先知(愿主福安之)得知后就招来他们:你们就是说了如此如此的话的人们吗?以安拉发誓,我是你们中最敬畏安拉的人,我礼拜我也睡觉,我封斋我也开斋,我也娶妻生子。谁违背了我的'逊乃',谁就不是我的教生。"(艾哈迈德辑录) 伊斯兰教把一切活动都纳入到功修的框架之内,不叫人轻视,也不叫人过分,所以它不是乌托邦,它是两世并重的宗教。不让穆斯林为了后世丢掉今世,也不让穆斯林为了今世而忘却后世。安拉在一段经文中引证先知(愿主福安之)的祈祷说:

رَبَّنَا آتِنَا فِي الدُّنْيَا حَسَنَةً وَفِي الْآخِرَةِ حَسَنَةً وَقِنَا عَذَابَ النَّارِ

“主啊,你赐我今世的福利和后世的福利并保护我们免遭火狱的刑罚吧!"2:201

所以穆斯林对人生的态度是两手抓,一手抓今世,一手抓后世。这就是出世与入世的 结合。穆斯林手抓今世而放眼后世,以出世的心态干入世的工作。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说:“你们当为今世工作就如同永生不死,你们当为后世工作就如同明 天就要归真上路。"(伊本·古太拜辑录)虽然很多圣训学家指出这段圣训的传述系统羸弱,但其意义是正确的,符号《古兰经》精神,正如安拉说的:

وَابْتَغِ فِيمَا آتَاكَ اللَّهُ الدَّارَ الْآخِرَةَ وَلَا تَنسَ نَصِيبَكَ مِنَ الدُّنْيَا

“你应当借安拉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

一些穆斯林认为抛弃今世才能得到后世,可是没有得到今世怎谈抛弃今世呢?只有得 到才能言谈抛弃,这是常识。安拉创造我们是让我们作大地的代治者,而不是苦行僧,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极端。另一个极端是许多人都抛弃了后世,被今世的表面现 象迷惑,沉浸到今世的浮华当中。在今世忘记安拉的人,在后世必被安拉忘记。人生必有一死,你尽量去享受吧!你每顿都山珍海味的吃吧,你能吃多少?一斤不 够,两斤撑死。今世你尽最大限度的享受吧!可是这个最大的享受总有个度,到死亡的那一刻来临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原来人生就是一口气(安拉创造阿丹的时候向 他的躯体吹了一口气),享受的再多还是逃不了这一关。使者曾经对圣门弟子们说,他不害怕他们的钱多,不害怕他们过富裕的生活,但担心他们把钱财,把今世的 浮华放在心中而迷失方向。我们应该把所谓物质享受放在手中,把安拉记在心间。这就是先知说的,当你崇拜安拉的时候就像是看见安拉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他, 那么(你要觉得)他看着你。这就是信仰的境界。

穆斯林兄弟们!伊斯兰的中正性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只要是关于伊斯兰的事物,我们都可以把中正性放在其中来讨论。因为安拉说“我这样使你们成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安拉的使者作证你们。"(2:143

我们今天谈论的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囿于时间限制,我们不能从多方面探讨伊斯兰的中正原则及例举更多的实例,实为憾事。但是,穆斯林兄弟们!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把中正的原则放在首位,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一定要保持中正。

最后祈求安拉引导我们遵守先知的教导、追寻前辈们的方针,使我们不偏不倚地走在伊斯兰康庄的大道上。

我们的主啊!在你引导我们之后,求你不要使我们的心背离正道,求你把你那里发出的恩惠,赏赐我们,你确是博施的。

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阿敏)


天课
天课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每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公元622年穆圣迁徙麦地那后的第二年确定了天课制度,并将完纳天课作为每个穆斯林必需履行的主命。天课是阿拉伯语则卡提"的音译。意为洁净、廉洁等"。天课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心灵,二是净化财产。就是说使完纳天课者的思想、精神不断得到升华,摆脱吝啬的控制。缴纳天课可以在各阶层、各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美德,逐渐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财富在社会上流通,使耕者有其田、孤寡有所养、饥寒交迫者有衣食。

穆圣在世时,天课由穆圣派人到各地收缴,然后送到麦地那,再由穆圣统一使用,分配给穷人,或用于解放奴隶和国家开支等。

缴纳天课的含义

真主说:

信道而且行善,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将在真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没有恐惧,也不会忧愁"。(2277

实行天课制度,富人既完成了施济的责任,而被资助者有了依托和生活希望。慷慨完纳天课者在今世将会相安无事,享受许多的赞誉;被人们称为好人、善人、仁义者、慷慨好施者、敬主爱人者、爱教门之士等美名,广泛得到人们的尊重。在后世更能得到安拉的优厚报酬,真主表扬他们说:确信天经,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确信真主和末日的人,我将赏赐他们重大的报酬"。(4162

一位法学家说过:你们要坚持施舍,无论多寡,施舍可获得十样好处。今世五样:1、洁净财产。2、涤出罪过。3、使穷人快乐。4、保护财产,给养宽裕。5、消灾减难。后世五样:1、替施舍者防避火狱。2、减轻清算。3、秤盘加重。4、迅速通过仙桥。5、升高乐园里的品级。

吝啬拒纳天课者在今世人身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终日为自己的财富煞费苦心,不知怎样存储最安全,因而背上许多的外号,如:守财奴、小气鬼、吝啬皮、一毛不拔等。因聚财而亲友远离,为富不仁。在后世将遭到安拉严厉的清算,等待他的是凌辱的刑罚。真主谴责他们说:

吝啬真主所赐的财产者,决不要以为吝啬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其实那对他们来说是坏事。末日里,他们吝啬的财产要向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脖项上。"(古兰3180

穆圣说:真主给了钱财而不交天课的人,复活日,那些钱财会变成蛇蟒,剧毒无比,露出两颗獠牙,缠住他不放,并张开两颌对他说。我就是你积攒的钱财,我就是你储存的财宝。"(布哈里圣训集)

上述《古兰》和圣训"的教诲,一再强调完纳天课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伊斯兰教中如果说诚信是念功的话,拜功则是身功,天课就是财功。在末日,只有具备虔诚的信仰和善良的功修才是脱离火狱进乐园的重要保障。 总之,积累的财产,只有诚心为安拉而施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哭声到来人间,带着别人的哭声回归后世。天课是五功中最容易遵行的,既取得安拉的喜悦,又救济了贫苦艰难的人。每年只抽出百分之二点五,就完成自己的天命。如果不抽出这点义务",自己的财产便都是不合法的。所以说则科特"意为纯洁"。譬如一头牛,它的肉是洁净的,但若不以安拉之名宰,不把血流尽,肉便是非法的,则科特也是同样的道理。《古兰经》警告不抽天课的人:窖藏金银,而不施舍于主道的人,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两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你们尝尝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滋味吧。"(934—35)经文中把积攒金银的人不用于主道的结局,说得这么严厉。用烧红的金银烙吝啬者的各个部位。同时,把刑罚说成报喜,这在修辞学中,称为似夸实贬",十分耐人寻味。

小净中的科学与世界洗手日
小净中的科学与世界洗手日

小净中的科学与全球洗手日

清高的真主阿在《古兰经》第五章第六节云:“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当摸头,当洗脚,洗至两踝。"这节《古兰经》经文是在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真主启示给先知穆圣的,以经文的行式正式把洗小净定制为穆斯林的主命,必须履行的净礼仪式,其中洗手是小净中四项主命条件之一。

每年的1015日是“全球洗手日"与古老的伊斯兰教清洁礼式的不谋而合,是伊斯兰教的神圣性与科学性的坚不可摧的有力证明。2011111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麦吉莲表示:“腹泻和肺炎严重威胁着儿童生命,每年超过200万名儿童因此无法迎来他们自己的5岁生日。用肥皂洗手可以改善这种状况,而人们对此却并不重视。"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我国第一个《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显示:通过对北京、辽宁、浙江的5省市居民的调查,居民的正确洗手率仅为4%。换句话来说,就是全国有96%的国民不懂得任何正确洗手,不了解怎样才能洗干净自己的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是与外界接触最多的身体部分,人们常常说的“病从口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双手携带着许多细菌,双手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接触,给身体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洗手能够预防腹泻、肺炎、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病、非典和禽流感,对癌症病人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健康都非常有利。

卫生部发布的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坚持用肥皂洗手,可以使全球位居儿童死亡原因前两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腹泻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为25%50%。按照卫生部推广的洗手步骤应该是:首先取下手上的饰物以及手表,然后打开水龙头,润湿双手,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者肥皂。接着采用“6步洗手法"洗手,每一步骤至少洗5次,要充分搓洗15秒钟以上,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擦手纸或者肘部关闭水龙头,擦个双手。“6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搓洗双手的手心;

第二步,擦洗双手的手背;

第三步,交错清洗双手的手指缝;

第四步,转洗双手的拇指;

第五步,细细地洗双手的手心;

第六步,绕洗双手的手腕。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仅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预防经双手传播疾病的有效办法。

这种21世纪科学洗手方法,其实早在1400年前,伊斯兰教就已经颁布实施了。我们可以下面的论述之中了解到伊斯兰教净仪中的科学。首先、洗手是伊斯兰教净仪中的主命(法雷度)条件之一,是敬拜真主之前必须做到的清洁步骤之一。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五章第三节云:“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教法学家们一致决议洗手要洗到肘部位。

其次、小净开始之前,要先洗两手至两腕。因为两手是清洁其他肢体的清洁用具,所以要先洗净两手,然后才能清洗其他肢体。以圣训为证,奥斯曼的仆人哈慕兰传述:欧帆之子欧斯曼要来洗小净的水作小净,他洗手三遍,然后漱口......。(穆斯林辑录)

洗两手至两腕是小净中的圣行礼仪(逊奈),是先知穆圣经常做的事情,而且不曾放弃的行为。阿语中“手"称作“耶代",一是指“手指尖至手腕"的范围,二是指“手指尖至肘部位"的范围。

因此,在阿语中说“洗手"就知道是指洗手至腕,或者是指洗手至肘部,在《古兰经》中提到洗手的时候,也是指“手至肘部"。其三、两手交叉着搜洗手指缝,也是圣行礼仪之一。伊本·阿巴斯传述:穆圣说:“你洗小净的时侯,应当搜洗手指缝和脚趾缝。"(提尔米兹辑录)。其四、每一步骤至少洗三遍。因为有许多圣训叙述过穆圣洗小净的时候,都洗三遍。其中,舒阿布之子阿慕尔传述:有人来见穆圣说:“真主的使者啊!怎样洗小净呢?"

因此,穆圣要来一器皿水,先洗三遍手,然后洗三遍脸......。"(艾布·达乌德辑录)教法规定:洗一遍是主命,洗三遍是圣行,也可以洗五遍、七遍,但是以不浪费为原则。其五、洗小净时,要转动手上的饰品。据艾布·拉斐尔传述:穆圣洗小净的时候,转动戒指。(白海格辑录)这是小净中的嘉仪(穆斯泰汗布)的礼仪。如果戒指等饰品比较容易取下来的话,就必须要取下来,清洗干净后再戴上。

其六、睡醒后起来要先洗手,再做其它事情。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你们中谁睡醒后,在洗三遍手之前,不要把手伸入器皿里面,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手在哪儿过的夜。"(穆斯林辑录)这是非常好的礼仪,睡醒后要先洗干净双手,然后再做其它的事情。

其七、大小便后要洗净双手,最好是用肥皂擦洗双手。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去方便后,我给他拿来一罐水,他先净下,然后用手擦地,我又他拿来一罐水,他洗来小净。(白海格辑录)教法规定:便后一定要洗手,最好是用肥皂擦洗双手,这样才能洗干净。

其八、净下后用肥皂洗双手。麦姆娜传述:穆圣放下大净水,然后用右手把水倒在左手上二三次洗生殖器,然后用手擦地或擦墙二三次。"(布哈里辑录)等等。以上这些小净中关于洗手的礼仪,都是来自于先知穆圣的言行圣训。故此,教法学家们把这些步骤定为圣行(逊奈)或者嘉仪(穆斯泰汗布)的行为。这些圣训的传述与洗手步骤都是1400年前的事情了,它们与现代科学的洗手方法却是非常的吻合。是科学验证了伊斯兰教的净礼仪式的正确性呢,还是伊斯兰教的净礼仪式引导了科学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伊斯兰教是具有神圣性和科学性的宗教。我们再看看科学规定了在什么时候应该洗手,科学规定在10种情况下必须要洗手:

1、饭前饭后:2、吃药之前;3、便前便后;

4、接触钱币之后;5、接触别人之后;6、做完扫除工作之后;7、做完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8、在室外沾染了脏东西之后:

9接触过血液、泪液、唾液、和鼻涕等之后;

10、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后反复洗。这十种情况必须洗手也是伊斯兰教教法规定之中的事情,除去前面所提及的圣训中的论述之外,圣训中还有提到这些方面的。如:饭前饭后要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等等,这些都证明了伊斯兰教对于个人修养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求与规范是非常科学的。

我们不妨仔细想想:1400年前,伊斯兰教所引导的是一个文化落后,更谈不上有什么文明的民族,在那个蛮荒的时代,人们根本就懂得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因此讲,说伊斯兰教是科学的、理性的、神圣性的宗教,绝对不是自吹自擂。这是伟大的真主引导并恩赐的宗教——伊斯兰教,因为“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穆斯林教胞们,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九章第-O八节云:“真主是喜爱清洁者的。"先知穆圣也说:“清洁是信仰的一半。"(穆斯林辑录)因此,我们在完成自己的功课之后,要多学习,把伊斯兰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力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发扬伊斯兰教优秀文化,发挥伊斯兰教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应尽的贡献。

来源:伊斯兰之光

知、行的重要性
知、行的重要性

一 切赞颂全归安拉!他造化宇宙万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灵魂以及分辨真伪、区别善恶的理智;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他教人用笔写字,教授他们原本不知道的知识,提 升有学问的人若干品级。祝福和赞美我们的先知、学人的典范、廉者的楷模——穆罕默德,祝福他的家属、弟子、再传弟子及所有追随他们脚步的清廉者直至末日。

人们啊!安拉造化了宇宙万物,唯独让人类成为最尊贵的被造物,因为他赋予人灵魂 和理智,也只有人担负着建设大地、宣传真理的重大信托。造人之初,安拉曾命令从光上造化的天使和从火上造化的精灵,向用泥土创造的人——阿丹叩头致意,因 为安拉教授了他万物的名称,阿丹以他的知识而贵过了天使和精灵。因此,知识是安拉赋予人类的最大恩典。

伊斯兰重视教育,鼓励人们学习和传播知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安拉以“你读"的命令式动词开始了他给人类的最后启示——《古兰经》。众所周知,《血块章》15节是最初启示的《古兰经》文:

إقۡرَأۡ بِإسۡمِ رَبِّكَ الَّذِي خَلَقَ، خَلَقَ الۡإِنسَـٰـنَ مِنۡ عَلَقٍ، اقۡرَأۡ وَرَبُّكَ الۡأَكۡرَمُ، الَّذِي عَلَّمَ بِالۡقَلَمِ،عَلَّمَ الۡإِنسَـٰـنَ مَا لَمۡ يَعۡلَمۡ

“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

学习知识先于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正如伊玛目布哈里说:“说话、做事前先需学习,因为安拉说:

فَاعْلَمْ أَنَّهُ لَا إِلَهَ إِلَّا اللَّهُ

“你应当知道,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4719

安拉是以命令学习开始的。"学者们是利用安拉赐予的恩典——理智去研究、探索知 识的人,所以他们也是最了解安拉的种种显迹的人。比方说,人体是证明安拉及其属性的一个迹象,而只有研究人体的学者最了解它的奇妙结构,最清楚它的每一块 肌肉、每一个骨骼、每一缕神经的功能。同理,任何领域的学者比别人更容易通过自己的知识认识到造化的伟大和完美,也更容易产生对造化者——安拉的敬畏。因 此安拉说:

إِنَّمَا يَخْشَى اللَّهَ مِنْ عِبَادِهِ الْعُلَمَاء

“安拉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35:28

又说:

هَلْ يَسْتَوِي الَّذِينَ يَعْلَمُونَ وَالَّذِينَ لَا يَعْلَمُونَ

“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39:9)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也说:“安拉意欲给谁福利,就让他精通教门。"(海推布·巴格达迪辑录)

知识是高贵的,因此,拥有知识的人是高贵之人。大量的经、训明文和学者们的论述都证明安拉用知识提升一个人的品级。如安拉说:

يَرْفَعِ اللَّهُ الَّذِينَ آمَنُوا مِنكُمْ وَالَّذِينَ أُوتُوا الْعِلْمَ دَرَجَاتٍ

“安拉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们提升若干级。"58:11)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只有两种人值得羡慕:一种人,安拉恩赐了他钱财,他把那些钱财费用在好事上;一种人,安拉恩赐了他智慧,他用它来裁判,并教授人们。"(布哈里辑录)

又说:“谁踏上求学的道路,安拉就为他铺平通过天堂的道。"(穆斯林辑录)

又说:“所有的一切东西都为求学的人祈祷,甚至是海洋里的鲸鱼。先知们没有留下一枚金币,也没留下一枚银币,他们留下的只是知识,谁得到知识,谁就得到了丰厚的遗产。"(艾布·达乌德辑录)

获得益人的知识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和礼节,著名的伊斯兰教育家安萨里为求知者总结了最主要的十条:l、思想纯正,修德养性;2、全神贯注,减少杂务;3、虚心用功,尊重师训;4、由浅入深,循序渐进;5、博学多问,触类旁通;6、专门研究,精益求精;7、注重价值,注重效果;8、实用知识,接近安拉;9、老实认真,殷勤温和;l0、目光远大,勇往直前。

以上10条中,最最要紧的还是第一条,即端正的学习动机,《古兰经》云:

وَمَا أُمِرُوا إِلَّا لِيَعْبُدُوا اللَّهَ مُخْلِصِينَ لَهُ الدِّينَ

“他们只奉命崇拜安拉,虔诚敬意……"98:5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也说:“求学之人当以追求安拉的喜悦为目标。谁为了获得今世的名利而学习,谁在复生日就闻不到天堂的气味。"(艾布·达乌德辑录)先知还说:“《古兰经》要么是有利你的凭证,要么是不利你的凭证。"(穆斯林辑录)伊玛目艾哈默德说:“若举意端正,没有任何工作能抵得上求知。"有人问:“怎样的举意?"他说:“消灭无知,推己及人。"

知识是伊玛尼(信仰)的基础。人只有对造物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产生真 正的、正确的伊玛尼。对造物主一无所知的人,怎么会有坚如磐石的信仰呢?一个人只有知道“工艺必有匠"的常识,才会有“大造必有主"信仰,只有知道了造化 者的尊名、能力和属性,才能正确、坚定地信仰他;一个人只有了解到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是一个伟人,有着诚实可贵的品德,做出过非凡的工作,才有可能相 信他是安拉拣选的先知和使者。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正确的信仰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

知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知道工作的重要性,并知道怎样去做,他的工作才会有成效。一个农民,只有知道怎样耕地、播种、施肥、浇水及时令等基本常识,才能春播秋收。知识之于崇拜安拉,也莫不如是。 因此,安拉说:

فَاعْلَمْ أَنَّهُ لَا إِلَهَ إِلَّا اللَّهُ وَاسْتَغْفِرْ لِذَنبِكَ وَلِلْمُؤْمِنِينَ وَالْمُؤْمِنَاتِ

“你应当知道,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你应当为你的过失而求饶,并应当为众信士和众信女而求饶。"47:19

又说:

شَهِدَ اللّهُ أَنَّهُ لاَ إِلَهَ إِلاَّ هُوَ وَالْمَلاَئِكَةُ وَأُوْلُواْ الْعِلْمِ قَآئِمَاً بِالْقِسْطِ لاَ إِلَهَ إِلاَّ هُوَ الْعَزِيزُ الْحَكِيمُ

“安拉秉公作证: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众天神和一般学者,也这样作证: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3:18

综上所述,《古兰经》和圣训一再强调求学者和学者的高贵,首先是因为知识本身的高贵,其次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他们不仅要把学到的知识实践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且还要把它原原本本地传达出去,去教育无知者,引导迷茫者,劝谏作恶者,感化堕落者,指导求教者……

愿安拉以伟大的《古兰经》赐福我和你们,使我们大家受益于天经的启示和教诲。祈望安拉饶恕我和你们所犯的罪过,向安拉忏悔吧!安拉是至恕至慈的。

​《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古兰经》在全世界已经拥有成百上千的译本,包括七、八十个大小语种。几乎凡有穆斯林聚居的国家或地区,只要有伊斯兰社团,有清真寺建筑,就会有。

用该地区通用的语言翻译的《古兰经》。有些大语种,如英语、法语,近、现代相继出现的以及当代争相竞译的版本很多,从十几种到几十种,而且,仍有新译本频频问世。限于时间和能力,我不准备把话题扯得太远,只侧重谈一谈我国翻译《古兰经》的概况,特别是汉译本的若干特色。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很早就传入我国,早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国"遣使朝贡",被多数史学家认为是第一批具有穆斯林身份的人前来我国,建议这一年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起点。这一年,距穆圣奉命在阿拉伯半岛传教才40 来年,离穆圣归真也只有19年。屈指一算,至今已有1356年。1300多年来,伊斯兰教在这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广泛传播,我们从唐、宋文献资料中,能够寻找到不少有关伊斯兰教的记载或介绍。然而,《古兰经》的翻译,却起步很晚。尽管伊斯兰教在我国的十个民族中有很大发展,而今已拥有穆斯林二千万人,但回顾历程,在千百年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古兰经》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口传面授,阿訇讲解,群众聆听的方式进行,宣传条件简陋,宣讲范围有限。用文字翻译,虽然是广大穆斯林的迫切需要,却迟迟不能实现。明末清初,有些精通阿拉伯文和汉文修养很高的穆斯林学者如王岱舆、刘智、马注等,都有极其丰富的译著,但他们也不敢把翻译《古兰经》的计划列入议程。主要是由于这些学者态度特别严肃、认真、谨慎、虔诚,认为《古兰经》是真主的语言,是最有权威的最高经典,惟恐曲解误译,走样失真,表达不了原文的微言妙意,自己承担不了误己误人的重任。在他们的著述中,偶尔出现几句汉语转述《古兰经》的引文,译者也会感到诚惶诚恐。看来,穆斯林学者认真严肃、小心谨慎的态度,是《古兰经》全译本推迟到20世纪才陆续问世的主要原因。从1927年开始,才有《古兰经》汉文全译本的出现,迄今还到不到80年。即便如此,也并非穆斯林文人在试探摸索,勇开先河,才打开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翻译的局面。

回顾《古兰经》在我国翻译的历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概况是:
1.摘译阶段。即零零星星的片段摘译,出现在17-18世纪(明末清初)几位译著丰富的穆斯林学者如刘智、王岱舆、马注的著述中,其中最长的译文是刘智在《天方至圣实录》中翻译的"开端"章:
世赞归主,化育万物,普慈独慈,执掌公期。
吾唯拜主,唯主求助,导吾正路!
是夫人路,主福之者,非祸之者,亦非迷路。
译文仿效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体裁四言体,呕心沥血,字斟句酌,庄重严肃,音韵铿锵,节奏和谐,很有特色。可惜像刘智这样的大师,没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古兰经》译文。

2. 选译阶段。即若干中、短章和局部长章片段的选译,主要是根据在我们流传已数百年之久的一个被称为"海特姆古拉尼"的《古兰经》选本翻译,民间习惯称之为"孩提(或亥听)",又称"18个素来"(实际上有大亥听,小亥听两种选本,都不止18章)。其中最早的汉文译本出现于19世纪末叶,即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在昆明出版的马联元译本,以后,译本连续不断,直到目前还有新译本流传。在全国,这个译本的阿,汉文对照手抄本、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以至注音本有几十种,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能朗读或背诵的穆斯林大有人在,他们常在宗教礼仪中"圆经"时集体轮流恭诵。它被翻译成许多汉文本,反映了穆斯林群众在不可能学习全部《古兰经》的情况下,对选本的迫切需要。

3.通译阶段。即自始至终、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翻译全部《古兰经》。穆斯林对通译的探索,大约在19世纪中叶,清代穆斯林著名学者马德新(公元 1794~1879年)及其得意门生马安礼曾经发愿举意,要翻译全部《古兰经》,并且已实际动笔尝试。据说已经按照顺序译成20卷(即全经的2/3),但保存下来的只有5卷,题为《宝命真经直解》。遗稿在马德新归真后将近50年,才在上海刊印了少量样本,目前已不容易搜集到。至于全文通译本,迟至20世纪才接二连三问世,从1927年到1996年约70年时间,包括港、台和海外,共有14个译文通译本出版,此外还有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全译本问世。按先后出版次序是:

汉译本名称 译者姓名 出版年代 出版处
1 可兰经铁铮1927年北平中华印刷厂铅印本
2 汉译古兰经姬觉弥 1931年上海光仓学窘线装本
3 古兰经译解王文清 1932年 北平中国回教俱进会铅印本
4 古兰经译解王静斋 1942年 宁夏石印线装本
5 可兰经汉译附传 刘锦标1943年 北平新民印刷局铅印本
6 古兰经译解王静斋 1946年 上海永祥印书馆铅印本
7 古兰经大义杨仲明 1947年 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铅印本
8 古兰经国语译解 时子周 1958年 台北中华学术院回教研究所铅印本
9 古兰经马坚1981年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铅印本
10 古兰经韵律 林松1988年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阿汉对照本
11 对照详注古兰经 仝道章 1989年 南京译林出版社铅印本
12 古兰经 周仲羲 1990年 新加坡佳艺彩印公司铅印本
13 古兰经 马振武 1995年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影印本
14 清真溪流古兰经 沈瑕淮 1996年 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铅印本
新译
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维吾尔文《古兰经》译本 买买提赛来1986年 北京民族出版社
哈萨克文《古兰经》译本 哈再孜、马哈什 1990年 北京民族出版社
从译者的身份或经历看,这些汉文通译本的译者,最早摸索开路的是非穆斯林学者铁铮、姬觉弥。相继而起的回族学者中,有在经堂教学第一线的清真寺掌教王静斋(文清)、杨仲明、马振武;有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授马坚、林松;有海外华裔仝道章、周仲羲;有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社会人士刘锦标、时子周、沈瑕淮。至于少数民族译文的译者, 买买提赛来是维吾尔族著名学者,哈再孜、马哈什是两位优秀的哈萨克译者。

从《古兰经》在我国的翻译主要是汉译本的概况看,似乎有几条规律:
1.穆斯林学者的翻译,是从零星摘译开始,发展到重点选译,往后才敢于顺序通译,有长期的小心翼翼的摸索过程。
2.全译本的完成,是教外人首先从非阿拉伯文转译,而后刺激并推动穆斯林学者从阿拉伯文原文直译。
3.初期,只刊印汉文单行本,逐渐发展到越来越多的注释。
从译文的体裁和风格看,可以说是丰富多采的,译者们作了种种尝试,大致说来,有4类文体:即一、文言体;二、白话体;三、经堂语;四、押韵体。
究竟那种体裁更好、更适宜呢?对不同的译者本人和读者群众来说,似乎不可笼统地一概而论,也许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也各有利弊,读者可以自己选择,或参照阅读。比如:
文言体--凝练古雅,给人以深奥含蓄之感,但用词过于艰涩冷僻,曲高和寡,不易理解;
白话文--通俗畅达,给人以明白易懂之便,但措辞接近口语过多,咀嚼不出经文古雅的韵味;
经堂语--结构独特,使习听耳熟的父老乡亲觉得亲切有味,但面临中年人及往下的后代对这种语言没有机会接触,恐怕人们会对它越来越陌生;
押韵体--顺口悦耳,使距离寺院较远的青年人增加阅读兴趣,但为了保持韵脚协调,用词有时就难免顾此失彼,因韵损意。

再从译本的质量和具体情况看,有有些问题值得探讨。应该怎样看待或评价这许许多多的译本呢?先说教外人的译本,以铁铮、姬觉弥为例,他们都有向国人介绍外国优秀名著的动机,都有弘扬人类文化遗产的善良愿望,不像早期西方学者那样不怀好意,声称要"批判"《古兰经》。铁铮很赞赏《古兰经》"经文简洁遒劲",表示要尽可能翻译得"存神,求真",姬觉弥郑重声明他对伊斯兰教的态度是"既重其道,复敬其经",他的译本"经再三修订,句求简练,文重雅驯",还特别邀请了李廷相、薛天辉两位精通伊斯兰教义的阿訇参证审查,态度十分友好。更何况他们勇于开拓,顾虑较少,率先翻译《古兰经》,对小心翼翼的穆斯林学者而言,客观上起到了促发、刺激、推动、鞭策的作用,使他们鼓起勇气,当仁不让,急起直追,担负起译经的重任。当然,教外人的译作,既是从日文、英文转译,难免会有隔膜,情感上对于经文的分量与重视,不可能像穆斯林那样贴近、深刻;他们又不太熟悉回回人的语汇和用词习惯,译文肯定不尽完善、到位,但也不宜苛求。
至于回族穆斯林的译本,正如马坚教授所说,"见仁见智,各有特色,亦各有价值",彼此之间总会有截长补短与交流、借鉴之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王静斋阿訇的译本。他毕生孜孜不倦,发愤治学,著作等身,光是《古兰经》,就自始至终、从头到尾翻译过4遍,除第3部手稿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飞机轰炸毁灭外,其余用古汉语、经堂语、白话文翻译成的3部天经,都前后出版,向广大穆斯林推出过,习惯上被大家分别称之为"甲种本、乙种本、丙种本"。 尤其是《古兰经译解》丙种本,久经锤炼,注解充实,引证丰富,措辞用句与穆斯林乡亲的习惯互相吻合,深受欢迎,海内外和民间纷纷再版、翻印,流传极广泛。
学术界推崇的马坚译本,是孕育过程甚长、准备阶段很久、公开发行量最多、社会影响面极广的一部。译者着说他"在翻译的时候,力求忠实、明白、流利;在注释的时候,不敢牵强、附会、穿凿",以译者精湛的阿、汉文造诣和海内外享有的威望,深得舆论好评,我国学者的论著中引用《古兰经》语句,大都以马坚译本为依据。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厂,已将《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原文和马坚译文一起,精印成对照本,馈赠前往麦加的朝觐者。
杨仲明(敬修)在北方著名阿訇中素有"杨才子"之美称,他译的《古兰经大义》,用文言体扣紧原文直译,典雅凝练,给人以古朴、庄重、严肃之感。可惜只有高度概括、提炼的本经译文,缺乏必要的注疏或解说,有如阳春白雪,不免曲高和寡,一般读者看不懂,望文生畏,汉文水平较低的阿訇们读起来也很费劲。
马振武译本的主要特色是全面整理并反映了几百年来经堂语教学的结晶,译文所用的全部是纯粹的、浓郁的"正宗"经堂语。长期习惯于听阿訇按照传统方式和特殊语言讲经的朵斯提乡老,会感到津津有味,倍加亲切。此外,译本中还使用了经堂教学中发明创造的一种汉语拼音符号"小儿锦"(借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字母拼写汉语),记录并保存了眼看逐渐消失、迟早可能废弃的宝贵资料,很有历史文献价值,值得永久珍藏。时子周的《古兰经国语译解》,参照尤素福阿里的英文译本翻译,其译文与王静斋的"丙种本"大同小异,但其释文却大不相同。释文达2117条,内容主要采自他认为"注释精辟、领域最多"的英译本,确实很丰富,有不少材料吸取了现代以至当代结合现实研究经文的新成果。
美籍华裔仝道章的《〈古兰经〉中阿文对照详释本》,是其在新加坡遭遇冤狱的年代,在牢房中着手翻译的,以穆马毕克滔氏英译本为蓝本,译文语言朴实,畅达明快,遣词造句,琅琅上口,每章有开篇提示,长章有段落提要。译本后附录的《古兰经引得及其注释》,是一份呕心沥血编成的详细索引,近8.3千行,约19万字,条分缕析,独具匠心,自有特色,查阅方便,一目了然,读者可以节省大量烦琐查资料的功夫。

林松的《古兰经韵译》,以带韵脚的散文体试译,读者有音韵铿锵、顺口悦耳、好记易懂的反映,能激发年轻人阅读的兴趣。
有一些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或特殊境遇中活动的社会人士,他们翻译的《古兰经》,固然有其可取的、自身的、文笔流畅的特点,但如前所述,总会存在一些未见得与经文原意相符的情况。问题不一定表现在译文上,而是更多地暴露于注释中。态度端正严肃,阅读仔细用心,感觉灵敏迅速的一些穆斯林,多有强烈反映或反感。例如刘锦标的《可兰经汉译附传》是1943年在日寇占领下的北平出版的,他当时在敌伪统治下担任伪职,国难当头,严重失足,甘当奴才,在其译文的"附传"中,就夹杂着糟粕,散发他的个人牢骚与情绪,为其苟且偷安、媚敌求荣辩护,甚至为帝国主义企图搞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张目,与《古兰经》分清敌友、爱憎分明、抵抗侵略的教诲背道而驰。又如周仲羲的译本译文、编排方面确实有很多优点,但在释文中却不时宣扬了"爱哈默底也"观点,特别是在注解第33章《联军》40节时,释文第1935条居然否认穆圣是最后一位先知,鼓吹继穆罕默德之后还会有先知,因而遭到穆斯林的抵制。再如沈遐淮在台湾出版的译本题为《清真溪流》,竟然将他自己乱七八糟的文章同尊贵神圣的《古兰经》并列,与译文装订成一本书。他的文章中还散布了敌视大陆的反动言论,借出版《古兰经》之机,放肆发泄,已经受到海峡两岸穆斯林舆论的谴责。

以上事例表明,虔诚的穆斯林学者翻译和宣传《古兰经》,必须首先参悟经文本身内涵的真谛,必须认真严肃地、不含任何偏见地领会《古兰经》的精髓,必须虚心倾听并接受穆斯林群众的正确批评,不断学习钻研,反复修改译文的错误、漏洞与不足,决不能掉以轻心,自以为是。

汉语,是全世界人口使用最多的大语种,宏观上看,全球普遍流行的、到处通用的似乎是英语,但确实不可忽略有13亿中国公民和众多海外侨胞、华裔都在使用汉语,因此,把《古兰经》翻译成汉译本,不仅仅是为中国上千万的操华语穆斯林服务,实际上也是把这部阿拉伯文尊贵的天经,推荐与传送给有十几亿人口能读懂它的国度。从这个角度看,《古兰经》的翻译,下笔落墨,更应该一丝不苟,慎之又慎。

对于任何语种翻译的《古兰经》,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多么高明出众的译本,都不能取代阿拉伯原来的经典,都不能与原经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因为它们只是译者个人学习《古兰经》的心得体会,谁也不敢狂妄地认为自己的或他人的某种译本尽善尽美。因此,当我们听到对任何名家的译本有意见时,是正常现象,并不奇怪,而且,也不是对整个译本的否定或贬低。






我们现在已有十几种汉、维、哈3种文字的《古兰经》译本,值得欣慰,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来说,特别是与西方国家和大语种地区出版《古兰经》的数量相对而言,十几种译本不算太多。据我所知,目前还有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新译本的翻译,有的已经送到出版社、印刷厂,有的正陆续在期刊上连载,还有些穆斯林青年留学生也在国外努力翻译,这是令人鼓舞的信息。我们期待着、企盼着有数量更多,特别是质量更高的、尽可能吸取现、当代《古兰经》研究成果的新译本问世。使我们翻译《古兰经》的水平、质量迈上更高的台阶,与飞速发展中的祖国前进的步伐相适应,作出中国穆斯林应有的贡献!

不要发怒
不要发怒

圣训﹕不要发怒

  清高的安拉在尊贵的《古兰经》中告诫说﹕“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我将考核关于你们的工作的报告。"(4731) 你知道为什么婴儿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 根据圣训的解释﹕“每个婴儿在出生的时候﹐都遭到恶魔的触动﹐除了麦尔彦和她的儿子(马丽亚和耶稣)﹐所有婴儿一出生就哭。" 恶魔(易卜劣斯)是安拉造化的生灵﹐但人类的肉眼看不见﹐却能感觉到。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恶魔靠拢过来﹐挑唆他任性作恶事﹐这是安拉意欲的考验。 同时﹐恶魔也是每个人提高人性品级的艰难阶梯﹐在一生当中﹐一层一层挣扎到考验的顶峰﹐以理智抵制恶魔﹐提高人性品级。 如果顺从恶魔的阴谋﹐随心所欲﹐行为放荡﹐如同吸毒者受控于毒品﹐无力自拔﹐人格堕落就“变成最卑劣的"(古兰经﹐955)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先师导师教化族人克制感情﹐不要轻易表现发狂和愤怒﹐虽然说法不一﹐但都能意识到人性之中有恶魔作祟。 人类优秀的质量是能“克己"﹐这是各民族圣贤哲人共同的劝告﹐如今社会的自由化﹐鼓励个人纵欲﹐金钱万能﹐道德败坏﹐导致人类良知泯灭﹐社会崩溃。 伊斯兰提倡的“坚忍"﹐其中包涵克制愤怒的情绪﹐将获得安拉的喜悦和赏赐。 有一个人来到先知穆圣面前﹐要求穆圣指点怎样做个优秀的穆斯林﹐穆圣概括地指导他说﹕“不要发怒。"《布哈里圣训集》 先知穆圣说﹕“一个人的力量不在于有多么大的力气﹐而在于在生气的时候﹐是否能控制激动的情绪。"《布哈里圣训集》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感情﹐首先出现在心理的激荡﹐然后便爆发出格的行动﹐一时会有极大的破坏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个看来非常有教养﹑有理智﹑有风度的人﹐也可能失去感情控制﹐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抵制恶魔的纠缠﹐摆脱依附在身上的鬼气﹐坚忍并非易事。

  一位弟子向先知穆圣请教说﹕“安拉的使者啊﹗ 请你教导我们怎样才能克制愤怒呢?" 穆圣回答说﹕“如果一个人愤怒的时候是站着的﹐就应当请他坐下﹐消消气。 否则﹐就应当请他躺下﹐让心情平静下来。 "《艾哈迈德圣训集》《布哈里圣训集》 现代生理学发现﹐在人发怒的时候﹐表现最明显的是肾上线分泌物增多﹐刺激血液循环﹐加快心跳﹐感情冲动。 肾上线中含有一种去甲肾上线荷尔蒙﹐是激励行动的主谋。 而这两种荷尔蒙都是心脏活动必须的要素﹐一般正常情况下都是从肾上线得到均匀的供应﹐只是在过量分泌的时候﹐便能使人失去正常理智﹐产生暴烈的行动﹐例如酒后胆大杀人。 怒火攻心时﹐愤怒像毒素﹐散布到每个毛孔﹐顿时嘴唇发紫﹐面色铁青﹐手脚冰凉﹐浑身哆嗦﹐有一种恶魔附体的感觉。 如果这时改变一下身体的姿态﹐暂时能产生抑制肾上线的作用﹐减少激发愤怒的荷尔蒙﹐会感到一阵冷静和安宁。 这个方法虽然不是从根本性上消除震怒﹐但心情的稍有平息﹐可能立即停止过火行动﹐有消灾免祸的积极意义。 此法不失为一个临时性的急救措施。

  容易暴怒的人﹐一般健康都有问题﹐动不动要发怒﹐无法驾驭自己﹐心境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愤怒的恶气夺走了他身上的自然快乐本能。 而且对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可能遭致猝死的后果。 急躁和愤怒的时候﹐主要的特征是心跳加快﹐血管膨胀﹐血糖含量升高﹐为了加速运输氧气心肌运动紧张﹐这样的生理状况是促使突然爆发疾病的因素﹐如心脏病﹑脑溢血﹑中风﹑瘫痪﹑肾功能衰竭。 伊斯兰教导信士心情永远和平与安宁﹐不但保持高尚的情操﹐而且对健康有利。 先知穆圣对穆斯林的教诲﹐如果有心成为优秀穆斯林﹐必须“不要发怒"﹐是人间的金玉良言﹐因为优秀穆斯林应当表现在全面的身心健康。

  当代穆斯林医学理论专家哈里森博士说﹕“现代科学试验证明﹐当一个人烦恼持续五分钟﹐他体内分泌的去甲肾上线荷尔蒙将增加一倍到两倍。 站立的姿势﹐分泌线增加最快﹐但是血液中的肾上线分泌量的多少受到思想情绪的控制。" 因此﹐在站立时情绪激动和愤怒﹐因为体内荷尔蒙在数分钟之内成倍增加﹐而且站立的姿态最容易发生破坏性的运动﹐例如行动狂暴﹐挥舞四肢大打出手﹑摔砸对象或投掷凶器。 如果能坐下来﹐或在床上躺下﹐心情可以获得暂时平静﹐也许避免了一场灾祸﹐便是“忍一忍﹐海阔天空﹔退一步﹐风光无限"。 当代的生理科学和心理学都能充份证明﹐先知穆圣在一千多年前的教诲是精辟的人生哲学和生活真理。 《古兰经》说﹕“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 安拉是喜爱行善者的。"(3134) 这就是一个优秀穆斯林的品性准则﹔有同情心﹐设身处地谅解别人。 在任何时候都向急需者施舍﹐而且能抑制愤怒﹐又能对别人的错误宽恕。

  伊斯兰把信士的坚忍和抑制愤怒提高到了很高度人性品格﹐根据是﹐伊斯兰是和平﹐每个人的坚忍和抑怒是家庭和平﹑社会和平与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 能坚忍和抑怒的信士是敬畏的人﹐将获得安拉许诺的许多报酬。 先知穆圣说﹕“当一个人有能力进行报复和还击的时候﹐他克制了感情的冲动而抑制了愤怒﹐他将被安拉召唤﹐使他站立在安拉造化的万物之前﹐允许他选择最美丽的大眼佳丽﹐与之永生为伴。" 今生一世都是安拉的考验﹐人人心中都隐藏着恶魔作祟﹐在每一件事上都能经得住考验的人﹐不仅与人为善﹐而且远离一切安拉禁止的行为﹐都将受到安拉的奖励。 安拉是仁慈的﹑公道的﹐许诺了敬畏者的幸福.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