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朝觐的哲理1
朝觐的哲理1

一年一度的盛大朝觐,世界各地数百万虔诚的穆斯林云集圣城麦加,共同完成安拉为人类规定的朝觐仪式。朝觐包含着深奥的哲理,它不仅使朝觐者本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而且也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伟大和团结。

朝觐是安拉的命令每年的朝觐,世界各地数百万穆斯林遵循安拉的命令,抱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来到这块天启的故乡麦加,完成朝觐。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那么多的人们云集一起?究竟是什么动因促使亿万穆斯林向往麦加圣城?回答是:是安拉的命令,伊斯兰教的感召力,信仰的力量。



朝觐是伊斯兰的感召力伊斯兰教是为人类谋求今后两世幸福的宗教,伊斯兰教的一切规定都是为了人类在今后两世的幸福生活。在伊斯兰教中,凡是阻止人类获取幸福、妨碍人的思想和精神发展的都是禁止的。凡是对人类有利的、能促使精神升华的都是伊斯兰教所鼓励的。



安拉的大能与我的渺小朝觐包含有很多哲理,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认识安拉和认识自我。当朝觐者站在天房面前,虔诚地祈求安拉时,他的身心全部倾向于安拉,他的内心除了安拉外,什么也没有。此时此刻,他亲身感受到了安拉的伟大,除安拉外,一切都是渺小的。



从贪婪中惊醒忏悔朝觐的每一个仪式都蕴藏着无限的哲理,都能够使人从今世贪婪的沉睡中醒来,认识到安拉的伟大,认识到生活的真谛。朝觐的精神意义就更大了,据《圣训》传述,安拉饶恕朝觐者的所有罪过,朝觐者返回家时,犹如初生的婴儿,纯洁无染。



铲除私欲的最好途径朝觐是精神和意志的锻炼,它能赋予人们克服私欲,战胜困难的力量。人往往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性,如贪婪、自私、嫉妒、傲慢等,这些不良习性对人的道德和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朝觐则是铲除这些不良习性的最好途径。



意义重在虔诚忠诚当然只有朝觐者全神贯注、全心敬意地履行朝觐仪式,并充分体会朝觐的真正含意的情况下,朝觐才对他的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否则如果随波逐流,心不在焉地跟着朝觐人流履行朝觐功修,那么虽然完成了朝觐仪式,但意义不大。



自我反省忏悔奉献余生在朝觐期间,朝觐者须暂时放弃尘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专心致志地崇拜安拉,记念安拉,认主独一,拜主独一,同时反省自己的过去,祈求安拉饶恕自己以往的一切罪恶,展望未来,祈求安拉佑助和引导,把自己的余生奉献在伊斯兰教事业上。



抛弃名利返璞归真朝觐者在未到圣城麦加之前,就必须在规定的戒关受戒,即用两块白色且没有缝过的布,一块围下身,一块披在上身。其意义是回归到人本来纯洁的天性中去,抛弃尘世的一切享受和牵挂,放弃一切名利和地位,用一颗纯洁的心去天房,虔诚地祈求安拉饶恕罪过,去接受安拉给朝觐者赋予的光亮

妇女的礼拜方式与男子一样
妇女的礼拜方式与男子一样

妇女的礼拜方式与男子一样

صفة صلاة النساء و الرجال مستويان


问:请告诉我妇女在拜中正确的跪坐方式,并请描述男女在拜中跪坐方式的区别?

答:一切赞颂全归安拉! 妇女的礼拜方式在叩头,跪坐和其他所有的动作中都与男子完全一致。有下列证据可证明:

一:先知{祈主福安之}说:"你们当如亲眼见我礼拜一样礼拜。"——《布哈里辑录》这一指示包括了男女穆斯林。

筛黑艾勒巴尼{求主慈悯他}说:"通过对先知{祈主福安之}礼拜方式的考证可以得知,男女在礼拜方式上都是一致的,圣训中并没有提到女性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先知{祈主福安之}的圣训'你们当如亲眼见我礼拜一样礼拜'对男女都是一概而论的。

二:先知{祈主福安之}还说:"女人只是男人的同胞。"即是男女同论。——艾布达伍德、铁密济传自阿依莎,达里密传自艾乃斯。阿卢吉提到:伊本格汤说:"这段圣训从阿依莎的传述系统看,是软弱圣训,可从艾乃斯的传述看,则是正确圣训。"——载于《咖沙夫衡珐》1/248

汉塔比说:"从这段圣训中可以理解到的教法之一:圣训中出现的阳性人称也包含阴性,除非是在有证据证明其为特指的特殊部分。"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妇女不可像男子一样跪坐,他们所引证的则是两段软弱圣训。拜伊海格说:"针对这个问题记载有两段软弱圣训,都不足为据。"

第一段是由尔塔阿吉拉传自艾比乃祖勒阿布迪、传自先知{祈主福安之}的圣门弟子艾布赛尔德胡得里、传自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先知曾命令男子叩头时要松弛,妇女叩头时要收缩。他还曾命令男子在'太闪乎德'跪坐时要铺平左脚,立起右脚,妇女则叠足而坐。"拜伊海格说:"这是一段讹圣训"。【即属软弱圣训】

第二段是由艾比穆退尔哈凯姆本阿布杜拉柏拉赫传自欧麦尔本赞尔、传自穆扎西德传自阿布杜拉本欧麦尔,他说:"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妇女在拜中跪坐时要把双腿交叠,叩头时则将腹部贴向双腿,这样最能遮挡她。而安拉会看着她,并说:'我的天仙们啊!我已饶恕她了!"——《拜伊海格笋乃集》

这段也是软弱圣训,因为是传自艾比穆退尔柏拉赫。伊本哈哲尔对其评价为:'不足为论。'默勒说:'软弱圣训。'布哈里也评价说:'属软弱传述人,善用个人见解。'乃撒依评价为:'软弱圣训。'——《里撒米宰》2/334

伊本阿迪说:"艾布穆退尔传述的很多圣训明显软弱,大多不足为论。"——《软弱传述人全集》2/214

第三段则是由也宰德本艾比哈比布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经过两个正在礼拜的妇女,他说道:"你们叩头时当把部分身子贴向地面,因为妇女叩头不同于男子。"——艾比达伍德收录于《麦拉赛勒》118页,拜伊海格也有收录。这段圣训的传述中缺圣门弟子,属软弱圣训。

伊本艾比谢柏在《姆算乃夫》第一卷242页记载了部分传自先贤的有关男女跪坐方式不一的史料,然而,教门当以安拉和使者所说为依据。

布哈里{求主慈悯他}曾说:"温姆岱尔达在拜中曾像男子一样跪坐,她是著名的女法学家。"伊本哈哲尔在《布哈里注释》一书中提到:"艾布岱尔达曾有两位妻子,两人都叫温姆岱尔达,第一位是圣门弟子,第二位是再传弟子,布哈里所指的是第二位。"

----安拉至知!

伊斯兰简介
伊斯兰简介

伊斯兰简介

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出身于麦加古莱氏族的穆罕默德(约570年-632年,意为:深受人们高度赞扬的先知)在阿拉伯半岛上开始传播。原意为"顺从"、"和平",指信仰和顺从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以求得今后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信奉伊斯兰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伊斯兰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有五十个左右。此外,在其它很多国家也都有信仰伊斯兰的人(穆斯林),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俄、法、德等。

伊斯兰的使者穆罕默德曾经说过:"求知是穆斯林男女的义务。"又说:"你们教人知识,给人方便,传达喜讯,切勿恐吓他人,若生气动怒时应当沉默。"

穆罕默德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进行贸易或旅行,伊斯兰通过他们得以传播。

穆斯林诚信安拉独一、承认穆罕默德是安拉派遣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最后一位先知;笃信安拉的独一、全知、全能、自立、无始无终、无匹敌,这是穆斯林的基本信仰,也是穆斯林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

伊斯兰信仰主要纲领

伊斯兰的信仰主要包括: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

还包括穆斯林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作证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

伊斯兰五功

伊斯兰学者根据《古兰经》、《圣训》的内容,将五项基本功课概括为:念"作证言"、礼拜、斋戒、天课、与朝觐。穆罕默德说:"伊斯兰建立于五项基础: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履行拜功;完纳天课;封莱买丹月的斋;有能力的人朝觐天房"。

念"作证言":又称为"宣誓词",是非穆斯林加入伊斯兰的标志。意思是: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收崇拜的,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当一个人当众见证这一证词后,他就成为一名穆斯林了。

礼拜: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一年两次的会礼拜(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礼拜)。礼拜是督促穆斯林坚守正道,对自己过错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给社会减少不安定因素,为人类和平共处提供条件。

斋戒:清心寡欲,以近安拉。即成年的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的莱买丹月(即伊历九月),从黎明前起日落止,戒除饮食和夫妻房事等一切戒除的事项,整整一个月。但封斋有困难者,如病人、年老体弱者和出门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以暂免,或过时再补,或交纳定量的物品施济。

天课:是伊斯兰对拥有一定财力的穆斯林规定的一种功修。伊斯兰认为,财富是安拉所赐,富裕者有义务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济贫和慈善事业。"营运生息"的金银或货币每年抽百分之二点五,农产品抽十分之一;各类牧放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课的用途在《古兰经》有明确的规定,最主要的还是救济贫困,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朝觐:是指穆斯林在伊斯兰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履行的一系列功课活动的总称。伊历的每年12月8-13日为法定的朝觐日期(即正朝)。在此时间外去觐见麦加天房称为"欧姆尔"(即"副朝")。所谓"朝觐"一般是指"正朝"。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路途通畅的情况下,一生一次到圣地麦加朝觐是必定的义务。不具备此3个条件之一者则可以免除此义务。

朝觐的哲理
朝觐的哲理

赞归于安拉,他使古老的天房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圣地,他使人们通过对他的敬拜而成为高尚的代治者,他使朝觐成为伊斯兰的五功之一,成为对安拉的一种敬拜方式,成为伊斯兰的一个鲜明标志,他还使朝觐成为朝觐者求饶赎罪、使自己变得犹如新生的婴儿一样一尘不染的最佳机会。愿安拉赐福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他的弟子、妻室及所有跟随者们

觐是伊斯兰的五大功课之一。是指在伊历128-12日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完成环游克尔白等一系列宗教礼仪活动。伊斯兰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成年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麦加朝觐一次,作为必须履行的主命课。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安拉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

有关朝觐的详细律例,在伊斯兰法学典籍中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在此我们不必赘述。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谈谈朝觐的意义和哲理

安拉规定的任何功课都富有哲理和意义,朝觐作为伊斯兰的五功之一也不例外。自先知伊布拉欣修建了天房,号召世人朝觐以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成群结队地从世界各地前来响应安拉的召唤。朝觐意义深远,朝觐的哲理更是不胜枚举


一、世界大团结

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穆斯林朝觐者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麦加,身着统一的服装,以统一的语言——阿拉伯——高念着统一的口号:们的主啊!我们来了,我们来响应你的召唤,我们来了,我们来了,响应独一无偶的主的召唤,我们来了,一切赞颂都归你,一切恩惠都归你,一切权力都归你,独一无偶的主。"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天房、米那山谷和阿尔法平原行进,在那些圣洁之地进行统一的活动。尤其是在阿尔法,那里是朝觐活动的高潮之地,高潮之时。在那里朝觐者们回顾过去,祈福未来,他们伸出双手,向伟大的安拉悔罪、祈祷,用虔诚的泪水洗刷心灵。到晌礼时,在阿尔法集体并礼晌礼和晡礼,然后继续忏悔以往的过错,作未来的计划,等太阳落山后,集体涌向穆兹代里法,身着洁白戒衣的朝觐者们高念着大赞词缓缓移动,远远望去好似天空中的白云在流动,这一壮丽的景象使人们联想到复生日走向安拉跟前受审的那一时刻。到了宵礼时,在那无边无际的穆兹代里法一起并礼昏礼和宵礼,并在那里过夜。次日集体晨礼后,又统一奔向米那山,进行射石仪式,表示记念安拉,同时也表示纪念圣祖易卜拉欣和伊斯玛依父子坚决服从主命,勇敢地驱赶蛊惑人心的恶魔的高尚事迹,从而警示自己要戒除内心的私欲,以免遭一切恶魔的教唆。射石礼之后,开始剃头开戒,表示从头开始,重新做人。最后去环游天房,以纯洁的心灵赞念安拉,寻求安拉的喜悦,到那时真正体会安拉的《古兰经》文

如果我的仆人询问我的情状,你就告诉他们,我确是临近的,确是答应祈祷者的祈祷的,当他祈祷我的时候。"2186

犹如安拉在自己的身边,那时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述。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奔跑赛法"尔瓦"山,回忆当时伊布拉欣圣人的太太哈吉尔为了给幼小的孩子伊斯玛仪找水奔跑的故事。炎热的沙漠,无助的女人,幼小的孩子,那是怎样的考验啊。伊布拉欣经受了考验,没有被眼前凄惨的一幕击倒他对安拉的坚信,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哈吉尔太太也凭借她对安拉坚定信仰,对安拉的无限信赖,没有绝望于安拉的恩惠。每每想起她对易卜拉欣的话,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易卜拉欣啊,如果这是安拉的安排,那么,你请回吧,安拉绝不会弃绝我们的!她对安拉充满希望,便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奔跑于赛法和麦尔瓦山之间,去寻找水源。安拉没有使她失望,而是赐予了她们渗渗泉"……


二、安拉饶恕罪过的最佳时

觐是安拉饶恕罪恶的最佳时机。人生在世,难免犯罪,犯罪后不应该自暴自弃,而应该知错改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朝觐就是安拉赐予犯罪的穆斯林这样的一个机会。先知说:阿丹的所有子孙都是犯错误的,而他们当中最好的人就是立即悔过者"(伊本·马哲辑录)不管是在阿尔法还是在天房跟前,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安拉都会接受,并消除他的罪恶,使他一尘不染,犹如母亲刚刚生下的新生儿一样


三、升华信

觐的每项功课都不断地升华着哈智的信仰,净化着他们的心灵。每项功课都在缩短着哈智与安拉之间的距离。虔诚举意,只为取得安拉喜悦的哈智,他的信仰一次次地得到升华,他的心灵一次次地得到洗涤


四、回忆先贤们的功绩

先知(愿主福安之)和他的弟子及先贤们为了把真理的光芒带给世人,在那科技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时期,便从遥远的麦加、麦地那,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阻力,牺牲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或徒步,或骑马,或乘船把伊斯兰的光芒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让世人认识了宇宙万物的造化主——安拉。


五、自我修炼,感谢主

觐之旅,困难重重,磨练了哈智的意志,锻炼他的耐心;种种集体功修,提高了哈智的服从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互助互利意识,培养了舍己为人的品德,内心栽培了顺主顺圣的精神;他从内心感谢安拉的恩典,赐予了他财产和健康的身体,使他完成朝觐的主命。大学者卡萨尼说:觐体现着奴仆性和感恩的心,至于奴仆性,不管是总统还是百姓,不管是富翁还是贫民,大家都穿着统一的白色戒衣,不得装扮,远离物欲,抛弃现世的一切浮华,毕恭毕敬,一心一意地进行每一项功课;至于感恩之心,伊斯兰的功修要么是身体立行,如礼拜,斋戒,要么是费用钱财,如天课,只有朝觐是身体和钱财的功修兼并,有了足够的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方可朝觐。因此内心要感谢安拉的这一大特恩。"


六、世界大集会,交朋

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习俗的穆斯林同胞们由统一的信仰、统一的目的、统一的理念使他们汇集在麦加,畅所欲言,互相传播各自的文化,互相了解对方的状况,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哈智们都成了难分难舍的亲朋好友

这也许就是美国民权领袖马尔科姆·X在他的历史性朝觐中获得的最大收获,他写道

这里有白色人种、黑人人种、棕色人种、黄色人种,有蓝眼睛的、黄头发的,还有像我一样的红色卷发的,此时皆为兄弟,人人都用同一种方式赞颂着安拉,安拉面前人人平等……而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不同肤色的人彼此真诚地称兄道弟,情同手足,彼此尊重。"


七、敬畏安拉

觐的哲理之一就是敬畏安拉。这一点安拉在《古兰经》文中说得很清楚,安拉说

在朝觐中当戒除淫辞,恶言和争辩,凡你们所行的善功,安拉都是知道的,你们当以敬畏做旅费,因为最好的旅费是敬畏,有理智的人啊,你们当敬畏我"2197)了解了朝觐的含义及哲理的哈智,他的朝觐才会使他一尘不染,他才能具备真正的敬畏。而如果没有实现敬畏,那么,他的朝觐只是一次劳民伤财的远程旅行而已,毫无意义


八、紧跟先知的步

对穆斯林而言,取得成功的多少取决于跟随先知脚步的多少。这在朝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朝觐的所有功修方式都来自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指导,如果朝觐者在朝觐过程中随心所欲,对圣行漠不关心,对异端乐此不疲,那么,其朝觐要么大打折扣,要么功亏一篑,不被接受


九、美化品德,自我完善

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派遣我只是为了完成一切美德"摆海给辑录)朝觐培养哈智们的以下品德

廉耻。安拉

凡在这几个月内决计朝觐的人,在朝觐中当戒除淫辞,恶言和争辩"2197)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克制自己的私欲。

抑怒。控制自己的私欲,克制恼怒,不得跟他人无意地争辩,正如上述经文所禁止的那样

稳重。先知(愿主福安之)有次在穆兹带里法听到人们大声赶驼声和喧嚷声时说:们啊!你们要稳重,你们要稳重。"(穆斯林辑录

吃苦耐劳。几百万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水泄不通的道路上,步行快于车速的情况下同时完成五日的功修,虽使哈智们精疲力竭,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互助互爱。不懂一句阿拉伯语的哈智们远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慷慨大方。一点一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平日里也许啬不舍",但为了完成安拉制定的主命朝觐却毫不犹豫

记念安拉。整个朝觐的过程就是记念安拉的过程,通过每项功修接近安拉,记念安拉是朝觐的哲理中最大的哲理

以上,就是我们对朝觐及其哲理的大概阐述。知晓了这些哲理的哈智,他的朝觐便是终生最大的一次训练,是最高级别的一次培训,是心灵的洗涤,思想的净化,信仰的提升

主啊!求您赐给我们一颗不敢违抗您的敬畏之心,赐给我们进天堂的顺主机会,赐给我们化解今世磨难的坚定信心;主啊!求您使我们的听觉、视觉和体力能够享受您所赐的生活乐趣,求您使其持续到我们的生命结束;求您惩罚对我们不公的人,求您援助我们战胜敌人;求您不要使今世成为我们的最烦恼和知识极限;主啊!求您援助伊斯兰和穆斯林,使以物配主行为和以物配主者变得卑贱,求您使真理、正义、正教之言高于一切,求您援助您的信民。主啊!求您饶恕所有的男女信士和穆斯林,宽恕他们中的活人和亡人

主啊!求您接受正朝和副朝者们的功课,求您喜爱我们和他们以及所有的穆斯林,使他们

​我为什么信仰伊斯兰
​我为什么信仰伊斯兰

我为什么信伊斯兰 ?

信仰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天性,是人的基本需要,犹如人类对水和食物的需要一样。

我为什么信伊斯兰?我是穆斯林家庭长大的孩子,我的父母一直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伊斯兰对他们的人生指导;同时,他们用伊斯兰教育着我们,我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不是自然形成的,人类不是猿猴演变成的,世界有一个主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主宰创造的。长大了后我们用造物主赋予的理智,会思考会参悟,便更坚信必定有一个全能的主宰创造并管理着世界万物。工艺必有匠,大造必有主。见草木之偃仰而知有风,睹绿翠之萌动而只有春;视己身之灵敏而只有性,参天地之造化而只有主。

伊斯兰不是人为创新的宗教,而是与犹太教、基督教同宗同源的天启宗教,是从人类的祖先阿丹(圣经里的亚当)开始,造物主陆续派遣了很多使者,如诺亚、亚布拉罕、大卫、约翰、摩西、耶稣等都是真主安拉选拨、派遣来传达主的讯息,让人们敬畏真主,命人行善,止人作恶,带人们走向幸福的使者,直到穆罕默德,是真主安拉慈悯人类而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复兴了伊斯兰的正道精神,对古老正教的继承与延续。历史上的所有先知使者都是人,而不是神,我们尊重和爱戴他们。

伊斯兰的核心思想就是除安拉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意思是所有具备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的、有需求的都不配被万物之灵的人类崇拜,唯一应该被人类崇拜的主宰是独一、无求的安拉即真主,他是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且制定了一切秩序的造物主,他掌管着宇宙万物,他是全知、全能的,是公正、永恒的,是无求、慷慨的。任何人无论贫穷或是富裕,健康或者疾病,国王或者乞丐均可直接崇拜他、直接向他祈祷、直接向他寻求帮助和指引,在独一的主看来,一个人的尊贵不在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寡,他所拥有的权力的大小,而在于这个人是否认识并且敬畏真正的主。穆罕默德是一个人,是主的仆人,是主派遣给全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穆罕默德作为使者把来自主的消息传达给人类,谁获得来自主的消息谁就获得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获得了通向成功的向导。他是我们的榜样。

伊斯兰要求信奉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在世俗事务和宗教礼仪中都能够遵循一种神圣的秩序和规范而达到内心的和平安宁、达到社会的和谐团结。由此信仰而形成的人生观、宇宙观、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以及行为的准则,统一在完整的信仰体系中。

伊斯兰没有原罪说和轮回说,伊斯兰告诉人们活着是为了认识造物主,崇拜他,服从他,得到他的指引,就会获得永恒的幸福。每一个有生命的都将面临死亡,这是任何一个被造物都无法摆脱的,这也是每个被造物的显著特征,是被造物与造物主之间的区别。死亡如同影子一样伴随着每个活着的人,死亡不会因为一个人拥有的权利或者财产而不降临。对于大多数人死亡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人们为了避免它,甚至把"死"在自己的生活里屏蔽。以求逃避"死"带来的困扰。越年迈越惧怕死亡,没有人因为屏蔽和忽略思考死亡而永生,也没有谁因为惧怕死亡而幸免于死。

伊斯兰让我们明白人的整个一生分三个阶段,第一是母腹阶段、第二是现世阶段、第三是后世阶段,人必然要到达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正如胎儿要结束母腹生活来到现实,今世生活的人也要离开今世到达后世。母腹阶段的结束在今世的人看来是新生,那么后世对于离开今世的人也是新生,唯一的区别是胎儿不为自己在母腹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今世生活的人只要理智健全他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人人都不能掌握自身死亡的讯息,伊斯兰的信仰让我们从不担心死亡,也从不惧怕死亡,更不会以忽略死亡的方式逃避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会铭记死亡的来临,并且以死亡鞭策自己在活着时多在自己的福祉簿上积福。今世是后世的耕耘场,为为后世有丰硕的收获而努力耕耘。永恒的幸福不在今世,永恒的幸福在后世。

伊斯兰让人内心充实而不在空虚,因为深知生命的短暂,确信每个人死后都将会因自己的行为受到安拉的赏善罚恶。伊斯兰所规定的生活原则,有利于保持生理、智力、和精神各个活动的平衡。所有生活规则和习惯都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伊斯兰要我们宣扬真善美并加以践行,抨击假丑恶,远离酗酒、赌博能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低级趣味!坚守能让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高尚道德情操,如接续近亲、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周济贫困、爱人如己、诚实守信等等,如果大家都如此,我们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便是美好的生活,今生后世都幸福的生活。

通过学习,让我更坚定信仰伊斯兰。我为什么没有丢弃伊斯兰,伊斯兰让我不骄不躁,让我的身心健康成长,不会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能自拔,让我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穆斯林,我因为这份信仰而非常幸福。一个人倘若了解了伊斯兰,他便会认为伊斯兰是最适合自己和其他所有善良且追求真理之人的完美信仰,这也是今天在全球范围内的媒体,在对信仰伊斯兰的民众报道多为负面新闻的情况,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在选择伊斯兰作为自己的信仰,而信仰伊斯兰的人没有因为这些负面的新闻而怀疑伊斯兰或放弃伊斯兰的信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有一个正确的信仰,我要分享这个美丽的信仰!在此邀请大家来学习《古兰经》的教诲,来认识先知穆罕默德,来了解伊斯兰的美!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