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英国科学教授归信伊斯兰谈心得
​英国科学教授归信伊斯兰谈心得

英国科学教授归信伊斯兰谈心得

إسلام أستاذ علوم البريطاني

亚瑟艾里森(Arthur Alison)


伊斯兰国际通讯社(IINA)2月15日发自英国的消息:伦敦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亚瑟艾里森(Arthur Alison),通过自学和研究,归信伊斯兰,成为穆斯林。

艾里森教授对媒体记者说,他从多年的研究和比较中得出结论,伊斯兰是真理的宗教,是造物主对人类的天启真理,表现了人类被造化的本性,因此他最后决心皈依正道。 他心悦诚服地跟随伊玛目诵读了《作证词》:"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面对一位阿拉伯文月刊记者,艾里森教授讲述了他学习和归信伊斯兰的过程。 他说:"作为英国心理学与精神文明研究学会的会长,我必须熟悉世界上的各种宗教,这个职责迫使我敲开各种宗教知识的大门。 我研究过古代和现代的各种宗教,例如印度教、佛教等等。 学习和研究伊斯兰是在最近, 很自然,我对这些宗教进行了比较。"

他说:"我有一次参加了一场宗教学术研讨会,内容是:《古兰经》经文中包含的医药知识。 会上听到许多专家的研究报告,使我顿时开悟,醍醐灌顶。 我开始对伊斯兰深信不疑,认识到这确实是天启的教诲,天人合一的真理,宇宙是个整体,真主是万能的造物主,主宰天地万物。 我的本职专业是科学,懂得许多现代科学原理,以我有限的科学知识来检验今天所理解的伊斯兰,处处吻合,天衣无缝,充分证明这个宗教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完美性。 真主造化了天地万物,并且向人类传授了认识大自然和人类自己的真理,就是我们看到的《古兰经》,这是再合理不过的简单道理,妇孺皆知。 后来,我在一位德高望重学者面前诵读作证词,成为穆斯林。 当我诵读了作证词之后,霎那间,轻松的感觉贯通全身,异常愉悦,不可名状,感受上下求索最终找到真理的兴奋和快感。"

"真主造化了每一个人,并且注定了他的生与死。 当死亡来临之时,灵魂被招回到真主那里;世上所有死亡过的人都没有完全消失,他们的灵魂被储存在一个地方,等待着真主最后审判的日子"死后复活"。 这些事实应当是对每个人显示的迹象,要人们领悟真主存在的真理,对于有信仰、有知识和有理智的人,都是深刻的教育。"

妇女在伊斯兰的地位
妇女在伊斯兰的地位

我们常听说古兰经赋予妇女权利,但却很少讲述这些权利。

古兰经确实谈到了这些权利,讨拉特、福音书上则没有。而欧洲直到法国革命才提出"权利"的概念。

一些妇女权利是古兰经特有的:

参与政府的权利

"信仰的男女,互相是盟友。他们劝勉为善,禁止做恶。他们守拜功、缴天课、服从安拉和他的使者。这些人,安拉会对他们仁慈,安拉是大能的、大智的。"(古兰经9:71)

在古兰经中,我们也读到女统治者士巴皇后的故事。

离婚的权利

"倘若他们决心离异,安拉是听到和知道一切的。"(古兰经2:227)

复数"他们"表明,安拉指的是配偶双方。

离婚时获取生活费用的权利

"被离异的妇人的赡养费(必须)按合理的(程度供给)。这是敬畏的人应尽的责任。"(古兰经2:241)

孩子父母抚养孩子的权利

"生母们应当喂她们的孩子两整年的乳,如果生父愿意,就完成这个期限。但是他却要在公平的条件下,供应她们的衣食。不过,任何人都无需担负他力所不及的负担。生母既不应该由于她的孩子受到亏待,生父也不应该因为他的孩子而吃亏。(生父的)继承人也被责成同样的(责任)。"(古兰经2:233)

"生母们应当喂她们的孩子两整年的乳",对于她,这两年只是哺乳,不用提供其他抚养费用。

工作权和财产权

"你们不要贪图那些安拉曾经使你们当中一些人比其他人更为优越的东西。男人被赐给他们所应得的一份财富,女人也被赐给她们所应得的一份财富。(所以,你们不要互相嫉妒,)而要向安拉祈求他的恩赏,安拉确实全知万事万物。"(古兰经4:32)

享受性的权利

"他的迹象之一,是由你们当中造化了你们的配偶,以便你们能由她们得到身心的安宁。他(主)在你们之间注入了爱和怜。对于那些能参悟的人,其中确有许多迹象。"(古兰经30:21)

遗产继承权

"这是规定的:当死亡接近你们当中任何人时,如果他遗留任何财物用来遗赠给双亲和近亲,(你们要)按照合理的定制(来处理)。这是敬畏主的人应尽的责任。如果任何人在听到遗嘱之后改变它,那些改变(遗嘱)的人就会有罪。安拉是能听的和深知的。倘若任何人恐怕立遗嘱者有偏袒或做错而从中调停,他是无罪的。安拉是多恕的、大慈的。"(古兰经2:180-182)

所以我们要以最好的方式,通过协商,满足继承人的需求。若无遗嘱或遗嘱不公,可以设定最小的合法增添量:

"这些就是安拉所规定的限度……"(古兰经4:13)

这个合法的最小限度就是:

"男性的一份等于女性的两份。"(古兰经4:11)

"在你们的遗产中,如果你们没有子女,她们的份是四分之一。倘若你们留下一个孩子,在付清(你们所嘱咐的)遗赠或债务之后,她们应得八分之一。"(古兰经4:12)

你们当中死后留下遗孀的人,应当留给他们的遗孀一年的居停和赡养费用,而不要把她们赶出去。倘若她们自动离开(居所),你们对于她们在其权力范围之内为她们自身所做的是无罪的。安拉是大能的、明智的。(古兰经2:240

以上这些规定建立在:

男子是妇女的保护者(和供养者),因为安拉已经使他们当中的一方比另一方优越(力量上)。同时,也因为他们花费他们的财产(赡养她们)。(古兰经4:34

分割遗产的这些规定体现了真正的公正和平等。现代社会对维持妇女生计没有太多公义可言,类似惨状每天都在发生,且愈演愈烈,更加体现了坚持让妇女获取一半遗产的意义。记住,古兰经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公义和平等的概念:

"你说:'我的主命人公正。'"(古兰经7:29

"他创始造化,然后再复制它,以便他能公平地回赐那些信仰和做善事的人。"(古兰经10:4)

"有信仰的人啊!你们要坚决地为安拉公平作证,不要由于任何人(对你们)的仇恨使你们乖离公道。你们要处事公道,公道是更近于虔敬的。"(古兰经5:8)

商议、表达观念的权利

"但是在安拉跟前的那些(回赐)却是更好的、更持久的,它是给那些信仰并仰赖安拉的人的,和那些远避大罪及可耻行为的人的,和在他们发怒时能够宽恕的人的,和那些听从他们的主,并遵守拜功的人的,和以互相磋商(处理)他们的事务的人的,和使用我赐给他们作为生计(于施舍)的人的。"(古兰经42:36-38

换言之,作为穆斯林社区一部分的穆斯林妇女应该在各项事务及各个层面上进行商议,以便达成共识——从夫妻双方到政治组织的事宜。

法律面前的平等权

"(在公平的原则下),妇女跟男人有相同的权力。"(古兰经2:228)

在光章(24:1-8),确立了对被发现的通奸行为的惩处,又一次证明了一个男人的证言等于两个女人的证言这一说法的谬误,包含了无罪推定的权利:

-辩护权;

-上诉权;

-要求有权利保障的公开审判的权利;

-悔改和修补伤害的权利

天启的宗教​第三章 人是进化来的吗
天启的宗教​第三章 人是进化来的吗

第三章 人是进化来的吗

进化论并非科学事实

我们既已了解真主是创造万物,至仁至慈的主宰。那么,我们应对所熟知的进化论报何态度呢?是否相信真主的创造,与其并不矛盾,或许真主先创造低级的生物,然后由生物自己进化演变为万千物种?还是相反的答案?

首先我们应了解进化论(Darwinism)是否是经过科学的实证而得出的确凿无误的事实,因为伊斯兰不反对用科学实证探索世界的奥秘。但进化论是这样吗?它具备科学事实所应有的证据吗?

达尔文宣称,物种并非永久不变,新的物种不断产生,但他们是由一种自然的方式进化而来,甚至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是有极少数、甚至是一种微生物祖先进化而来。这种进化依循着一条规律就是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

也就是说最初的一个单细胞生物,亿万年间可以演变成为花鸟虫鱼以及人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如长颈鹿的形成,据解释是由原来的短颈鹿进化而来。

它们所吃食的树木发生变化,越来越高。而脖颈较短的鹿就因为无法够到高处的树叶而死去,于是下一代就剩下脖颈较长的鹿,以及它们的孩子。树木继续升高,脖子不足够长的鹿,仍然会因此被淘汰,最终导致短颈鹿的灭绝,长颈鹿的产生。

进化论相信,其他物种也是如此,随着水源的减少,能够适应环境的鱼类最终形成两栖类或爬行类或鸟类,随着环境的改变,灵长类动物最终解放了上肢直立行走,后来形成了人类。


缺乏证据的假说

然而所有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达尔文曾引用了人工选种的例子,人工可以培育毛更长的羊,生蛋更多的鸡。

然而这都是在一个物种之内的改变,同长颈鹿的例子一样没有意义,最高明的育种家也不能培养出任何新种。所有的狗类都属同一物种,各种狗互相杂交,虽然形体各异,但绝不可能变为猫类。

然而这样同一物种内的变化,也是人工所致。这与达尔文所主张的差之千里,因为他认为万物都可以因环境而自然选择。长颈鹿的产生是因为它具有超越于同类的优点,然而这个优点会不会也是它致命的缺点呢?或许在躲避猛兽袭击时,正在进化中的、长着不太灵活的长颈的鹿,在茂密的森林里反而不如短颈鹿呢!那么这样真正的适应者应是短颈鹿,该灭绝的应是长颈鹿。雄性孔雀有美丽的开屏,雌性喜爱它,然而长着长长的尾巴也是逃避敌人时的累赘,而雌孔雀何以具有如此古怪的性趣味,喜欢那些具有杀身之患的异性?或许它更应该喜欢具有尖锐爪子和强壮翅膀者才是。仅仅因为雌性的喜欢,机械的、毫无情感的自然选择就可使雄鸟身上的美丽羽毛逐代增多,形成五彩的大屏?

登顿曾经用鸟类的翅膀来源问题质疑进化论,他详细描写了飞翔的羽毛构造之精巧,比如毛与毛之间有连锁的小钩,这与保暖的绒毛完全不同。按照进化论,羽毛是由爬行动物的鳞片进化而来的,可是谁能想象鳞片与羽毛之间的中间型是怎样的东西?鸟类的肺在结构上与任何假想的祖先都极不相同。登顿指出:

一个完全不同的呼吸系统,怎样逐渐从脊椎动物的常态进化而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进化过程中任何一个时刻,呼吸功能必须维持,只要稍有差错,几分钟内必定死亡。就如羽毛没有小沟和小倒刺,并且同步进化到完全吻合之前,鸟不可能飞。同样,鸟肺也不可能发挥它的功能。

(登顿《进化论:处于危机中的理论》)

难道他们没有看见在他们的上面展翅和敛翼的众鸟吗?只有至仁主维持它们,他确是明察万物的。(67:19)

昆虫、鸟类及蝙蝠身上都长有翅膀,然而却截然不同,这是简单的进化吗?进化论者称,起初可能是动物趾间出现一小块薄皮,来帮助动物跳得更远或者在跌倒时不受伤,后来形成了翅膀的雏形,就可以滑翔了,在经过很多进度累积之后,就可以飞翔了。但问题是:在前肢向翅膀进化的过程中,有一段漫长的时间,它对爬树或掌握物件不利怎么办?

客观事实证明,这故事只是进化论者的猜想,鸟类或蝙蝠的翅膀在化石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发展完全的翅膀,从来没有实验证明,也没有化石的证明,眼睛和翅膀可以逐渐进化而来。达尔文说,在现存的生物中及已经绝种的生物种之间必须有极大数目的过渡环节和中间型。可惜事实却恰恰相反,现存动物各个物种都是分立稳定的,各地的化石显示也没有任何的中间型动物存在。达尔文只能坦白的说:我不能提供满意的答案。

斯蒂芬斯坦利根据美国怀俄明州通过对埋藏500万年的化石记录发现许多被进化论当成祖先的物种,竟然与其"后代"同时存在。而且物种在化石记录中消失之前平均100万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他说:

假设我们用已有物种演变的办法生成一只蝙蝠或鲸,每一个长期种的平均寿命都有100万年,而事实上,我们只能在1000万年内完成这个任务,那么,我们用最紧凑的方法也只可能将10到15个长期种连接起来,串连出一个连续的系列,就要将一只低等的哺乳动物祖先演化成为蝙蝠或鲸,这简直是荒唐不可思议的事。……一连串10到15个这些种,或者可以使一只小鼠一样的动物改变成稍有不同的动物,它或者可以算个新属的动物。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只蝙蝠或鲸。

(斯蒂芬斯坦利《进化新时间表》)

化石记录中,大约6亿年前,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完全没有进化论者所必需的祖先痕迹,完全没有进化的历史可以追寻。1995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在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云南虫"化石,属脊索动物门,这种动物与其他许多种复杂动物同时在五亿三千万年之前的地层中一次性地、以爆炸的姿态出现,完全没有渐进的痕迹,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新的门出现。传统的进化论长期以来被当作真理,然而在事实面前,它只是像童话故事一样可笑。

有的人在这种窘境下,转而主张突变论,也就是说,动物并非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而来,而是一次性的偶然、随机、无目的的突然演变成为万千物种。可是怎样引起的突然变化呢?他们解释说这是由于复制脱氧核糖核酸中的遗传信息时偶然的错误所引起的。承认靠这样偶然的机遇能产生一个像肝脏或肾脏那么复杂的器官,等于是在说:

要想改良手表,可以将一只旧手表仍向石墙一样。

(詹腓力《审判达尔文》)

可见,用进化论来解释万物的生成是多么的牵强附会。他们既缺乏科学的方法,又缺乏科学的态度,严格的说,进化论不属于科学,只属于一种臆断。

真的,天地间的一切,确是真主的,舍真主而祈祷许多配主的人,究竟凭什么呢?他们只凭臆测,他们尽说谎话。(10:66)

他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例如一个物种相似于另一个物种就异想天开地断言,是由那个物种进化而来的。我们不能因为人类和一些猿类有一些形态、特征的相似,就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断言,人是由猿经过不断的劳动进化而来的。

法国有个科学家最近又提出一种新奇的主张,它质疑人的祖先是猿猴的说法,他认为人的祖先应是海豚,理由是海豚也拥有和人一样的许多特征,例如会流眼泪,会游泳,除头部外全身无毛,喜欢吃鱼类等,而这些特征猿猴却没有。这些不负责任的理论象进化论一样在世间流行,甚至还打着科学的旗号高呼是即成的定论。利用这些荒谬的理论不仅能够标新立异,最重要的恐怕是因为通过进化论可以来否认神在万物生成中所起的作用。

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反对有神论的情绪,例如说宇宙没有设计者,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人类只不过是一个盲目过程巧合的产品。更糟的是他们不愿承认这种立场只是个人意见,相反地,竟然打着科学的旗号把它当成毫无可疑的真理!

他们说:"只有我们的今世生活,我们死的死,生的生,只有光阴能使我们消灭。"他们对于那事,一无所知,他们专事猜测。(45:24)

反过来,证实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荒谬之后,又如何解释世界万物的产生呢?除了承认造物主的参与,他们没有别的道路。可是这样,就等于要受造物主的约束,不能够再为所欲为。道金斯说:

达尔文可以使人成为一个在理智上自慰的无神论者。

(《盲目的钟表匠》)

没有真凭实据而争论真主的迹象者,他们的胸中,的确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想达到他们绝不能达到的伟大。(40:56)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达尔文对地球上最初的生物生成问题所作的猜想:我们能想象在某一个温暖的小湖中,具有各式各样的氨、磷酸盐类、光线、热能、电能等等,一种蛋白质化合物得以形成,并经历种种复杂的变化。许多人都相信这种热烘烘的汤羹是生命的源头,可是最初的生命究竟怎样的莫名其妙的从这汤羹中变化出来呢?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在这原始汤羹中互相碰撞的化合物会有产生生命的趋向。虽然今天用高科技可以复制生命系统中的某些部分,但科学家用尽他们的智慧尚且不能直接从氨基酸及糖类中制造出细胞来,那么没有任何科学智慧的自然,是怎样施展的这样的招术呢?最简单又能独立生存的生物是单细胞细菌,可说是最小型的、极其复杂的结构。今天最具尖端科技的太空船与一只活细胞相比,也只显出太空船的粗糙。那么,从一个比细菌简单不知多少万倍的东西(例如核酸),开始达尔文式的进化,就算经过数亿年的光阴,凭借偶然机遇组成一个细胞构造的概率,也实在低得荒谬无比。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指出过一个逼真的比喻来形容其概率低小的程度。他说生命从原始汤羹中自然形成的机会,好比:

"一阵旋风吹到一片充满各种破铜烂铁的废物堆之后,突然组成了一架波音747飞机。"

所有荒谬的理论终将被人们识破,达尔文主义在真理面前已经破产。奥妙无穷的宇宙,大地上亿万种形色各异的生物,都证明着必然是全知全能的创造之神——真主的做工。他随意的创造一切,并赋予它们千姿百态的形状特征,使它们在这个世界生生不息。

真主用水创造了一切动物,其中有用腹部行走的,有用两足行走的,有用四足行走的。真主创造他所意欲者,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24:45)

你说:"真主啊!国权的主啊!你要把国权赏赐谁,就赏赐谁;你要把国权从谁手中夺去,就从谁手中夺去;你要使谁尊贵,就使谁尊贵;你要使谁卑贱,就使谁卑贱;福利只由你掌握;你对于万事,确是全能的。你使夜入昼,使昼入夜;你从无生物中取出生物,从生物中取出无生物;你无量地供给你所意欲的人。"(3:26-27)

穆圣(愿主福安之)的环保举措
穆圣(愿主福安之)的环保举措

穆圣(愿主福安之)的环保举措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以上是现代专家学者们对“环境保护"一词所下的定义。

其实,凡学习过伊斯兰历史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也就是他刚刚迁徙到麦地那的那段时间里的许多言行和举措,足以说明伊斯兰教在环保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足以揭示伊斯兰文明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具有前瞻性的贡献之一。

在史学界,学者们历来认为,迁徙,是伊斯兰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给摇篮中的伊斯兰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契机;使在麦加受到残酷迫害、无情打击的穆斯林先贤们在麦地那——这个光辉的城市里得到了一个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场所。

教历元年十月,在先知迁徙到麦地那的几个月后,圣妻阿依舍也在其兄阿卜杜拉和宰德•本•哈里赛、艾布拉菲尔和阿卜杜拉•本•乌莱盖图等圣门弟子的接应下,与多位圣眷以及艾布白克尔的家属一起抵达麦地那了。她如实陈述对麦地那的第一印象说:“我们到达了麦地那——真主的大地上热病最盛的地方,连(麦地那)布托哈努山谷里都流淌着变味的水。"圣妻的这段话是对当时麦地那城的真实描述。麦地那在先知与穆斯林们迁徙到达之前不仅是一个瘟疫和热病肆虐的地方,而且水资源匮乏、水质也不纯洁。

所以,初来乍到的圣门弟子中患病者很多,《布哈里圣训实录》里记录着艾布白克尔、毕俩里等圣门弟子病倒后的情形,说他们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有的圣门弟子濒临死亡,甚至先知也曾一度染病在身。患病的圣门弟子往往站都站不起来,礼拜都是坐着礼,直到先知提醒他们“坐着礼拜的人只能得到站着礼拜者的一半回赐"时,他们才费力地站着礼拜,期望获得真主更多的回赐。

那么,生存环境的恶劣,卫生环境的不如意,先知穆罕默德对此的态度和举措是什么呢?

作为真主的使者,穆圣深知: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真主的创造。穆斯林此次大举迁徙的目的地——麦地那,是全知全能的真主默示与他的。目前的一切艰难困苦都是暂时的!

笼罩在麦地那上空的瘟疫、疾病,以及匮乏的水资源等只是一些外象,其中人为因素居多。真主揭示说:“灾害因人们所犯的罪过而显现于陆地和海洋,以致真主使人们尝受他们行为的些许恶果,以便他们悔悟。"既然这些现象有它的“来龙",也必将会有它的“去脉"。

那么,它的“脉"是怎样“去"的呢?

换句话说,穆圣对此的举措究竟是什么呢?

1、 向真主祈祷。

《布哈里圣训实录》记载,当穆圣听到妻子阿依舍对患病的圣门弟子的情况汇报后,立即向真主祈祷说:“主啊!祈您使我们热爱麦地那就像热爱麦加一样,甚至更胜于热爱麦加!祈您使麦地那成为健康的!使麦地那的食物因为我们而成为多福祉的!祈您将麦地那的热病转到'祝哈法'去!"纵观穆圣生平,我们知道,穆圣从未只说不做。

相反,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凡事从自己开始,也让每个穆斯林都从自己开始。穆圣深知:真主厌恶那些只说不做、夸夸其谈的人。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哪!为什么你们说你们不做的事情呢?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这在真主看来是可恨的。"因而,穆圣没有满足于只向真主祈祷而自己无所作为。

所以我们看到穆圣的第二举措是:

2、 重视清洁卫生,

将“外洁"与“内清"联系在一起。穆圣倡导清洁,把它提升到伊玛尼的高度,说:“清洁是信仰的一半。"据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说:“你们当竭尽所能地保持清洁。因为,清高的真主将伊斯兰建立在清洁之上,只有洁身自好的穆民才能进天堂。"这两段圣训充分说明伊斯兰教对清洁问题重视的程度。

为杜绝污染,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穆圣命令说:“你们当清洁你们的院落。" “不要在果树下小便。"“你们当远离溪流、大路上和阴暗处——这三个易被诅咒之地——大小便。"不仅如此,穆圣还禁止人们迎风小便、禁止在死水里小便、禁止在少量的流动的水里小便;禁止人们在坟地里大小便。

与此同时,穆圣还把清洁问题与伊斯兰的信仰、功修联系起来,他说:“'你们告诉我:假设在你们中某人的门前有一条河,他每天在河里洗五次澡,你怎么说?他的身上还会有污垢吗?'

他们说:真主的使者啊!不会有了。穆圣说:'那就是五番拜功的比喻。真主以它来抹去罪孽。'"

3、 划定丢弃脏物、堆放垃圾的区域。

为根除生活污染源,穆圣禁止人们随意乱扔垃圾。据《伊斯兰的麦地那》一书记载:穆圣命令将脏物和垃圾丢放在远离人们住宿区域的被称作“麦纳遂尔"的垃圾专用区。这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壮举!

4、 重视水利开发、疏浚河流、广开水源。

麦地那布托哈努山谷的水不纯洁,这是圣妻阿依舍在前边的圣训中所肯定过的。这不洁的水,可能是导致该地热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所以,为确保麦地那居民——特别是穆斯林们的生命健康,远离疾病,就必须溯本清源,根除隐患、重视水利开发。

a——据《先知生平》记载:先知鼓励圣门弟子购买被犹太人垄断的——麦地那仅有的甜水井之一——“柔迈井"的所有权,先知的女婿奥斯曼响应号召,当场买下了它,并慷慨地把其所有权捐献给全体穆斯林。

b——先知还命令圣门弟子泰利哈•本•欧拜顿拉率人打了好多眼水井,每眼井跟前都派有专人看守、并助人汲水

c——泰利哈在先知的命令下利用新挖的甜水井的便利,开辟了水道,使麦地那有史以来第一次种上了小麦。

d——穆圣投入不少人力物力用于疏浚河流,溯本清源,没过多久,布托哈努山谷的水终于还原为清亮的甜水。圣妻阿依舍说:“我听到真主的使者说'布托哈努的确是天园中的一条运河。'"

5、关注麦地那的自然环境

禁止砍伐麦地那的树木,维护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穆圣是真主的使者,他高瞻远瞩地将麦地那定为“禁城",禁止人们砍伐树木,使其植被得以恢复,强化了水土保持,保护了麦地那可持续发展的潜质,造福了人类。穆圣说:“易卜拉欣确已把麦加定为'禁城',我把麦地那也定为'禁城'",“禁城"里既“不允许砍伐树木,也不允许狩猎"。这样既保护了动物的生存安全,也保护了植物的生存空间。从而保障了人们安居乐业、团结互助的积极生活态度,使天、地、人、物都得以均衡、和谐地共存,有力地巩固了绿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所有这一切,自始至终都仰赖真主的佑助。真主说:“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吗?真主已为你们制服了天地间的一切,他博施你们表里的恩惠。有人争论真主的德性,但他们既无知识又无向导,且无灿烂的经典。"

穆圣早就告诫我们说:“你们中任何人的信仰都不完美,除非爱他人如爱自己者。"

伊斯兰认为:个人信仰的完美与否,取决于他是不是一个“想他人所想"、“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谦谦君子。而所谓“可持续发展"(正是对这段圣训意思的现代诠释)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综上所述,穆圣在迁入麦地那的初期,就匠心独具地对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疾病和瘟疫等进行了大刀阔斧地综合治理,根除了生活污染和水污染,保护了绿色植被和动物生存空间,并把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提到信仰的高度。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发生的。这就更加说明伊斯兰的正确和它的前瞻性。即使在今天,伊斯兰环保精神仍然光芒四射,照耀着世人。

来源:安拉的使者网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伊斯兰教发源地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尊贵的麦加,位于阿拉伯半岛西部希贾兹地区,现今属于沙特阿拉伯王国境内。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地处群山之间,为热带干旱气候,降雨稀少。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北有圣城麦地那,东有夏都塔伊夫,西有沿海城市吉达和红海。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全球约有十五亿穆斯林把它作为每天礼拜的朝向。礼拜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之一。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穆斯林每天须做五次礼拜,它们分别是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是所有穆斯林最向往的地方,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前来此地朝觐。除了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外,伊斯兰教所认可的另外两个圣地,一个是位于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北部的麦地那,一个是位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最神圣的地方,因为其中有尊贵的禁寺和天房。禁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禁寺环绕着天房。天房的历史可追溯至易卜拉欣(基督教称作亚伯拉罕)先知时代,他奉到真主启示,和儿子伊斯玛仪(基督教称作以实玛利)一起修建了它。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除了禁寺和天房外,还有其它很多神圣的标识,例如易卜拉欣先知的立足处、伊斯玛仪短墙、黑石、也门角、索法和麦尔瓦、阿尔法特山、米纳山、穆兹戴里法、射石场(分别有大、中、小三个石柱)等。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有一个著名的泉眼——渗渗泉。渗渗泉的历史可追溯至伊斯玛仪的母亲哈洁尔。渗渗泉是真主的恩赐,从古至今渗渗泉水一直流淌不息,供给当地人和前来朝觐的人们饮用。据科学家们研究,渗渗泉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钙、镁、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钠、钾以及低含量的氟化物。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先知和使者穆罕默德出生的地方。公元571年,穆罕默德出生在古老的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中。四十岁那年,他在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西边光明山顶的希拉山洞中静修时,通过吉卜利勒天使受到真主启示,开始宣传和传播伊斯兰教。迄今伊斯兰教的信众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和角落。

伊斯兰教发源地是《古兰经》最初降示的地方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斯林的宪法,《古兰经》除了阐述宗教生活和礼义方面的规定外,还广泛涉猎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庭婚姻、遗产继承、债务纠纷、饮食禁忌、衣着服饰、财经法令、刑法、诉讼程序法、宪法、战争法等等。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到了每年斋月(伊斯兰历九月)都会人满为患,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副朝者都会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度过斋月,因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斋月里的副朝,相当于正朝的回赐。"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大地上真主最喜爱的地方,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誓以安拉,你确是真主的大地上最高贵的地方,真主在大地上最喜欢的地方。"如果在其中的禁寺礼一番拜相当于其他地方礼十万拜的回赐,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在禁寺中礼的一拜优越于在其他地方礼的十万拜。"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是一个安宁的地方,易卜拉欣先知和他的儿子伊斯玛仪筑起天房地基时曾虔诚地向真主做了祈祷,正如《古兰经》中记述说:"当时,易卜拉欣说: '我的主啊!求你使这里变成安宁的地方。'"(黄牛章:126)"这里"指的就是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先知易卜拉欣祈求真主把麦加作为安宁的城市, 因为只有一个城市的居民获得了安宁,那么他们的生活才会是幸福的。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在《古兰经》中多次被提及,真主说:"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老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仪姆兰的家属章:96)真主说:"我们的主啊!我确已使我的部分后裔住在一个没有庄稼的山谷里,住在你的禁寺附近——我们的主啊!——以便他们谨守拜功,求你使一部分人的心依恋他们,求你以一部分果实供给他们,以便他们感谢。"(易卜拉欣章:37)

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在《圣经》中也有提及:"他(以实玛利)住在巴兰(麦加)的旷野,他母亲(夏甲)从埃及地给他娶了一个妻子。"(《创世纪》21:21)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是我对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的简单介绍,如果你们想了解有关伊斯兰发源地麦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可以登录穆斯林在线等网站,查询更多的内容,谢谢大家。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法图麦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法图麦

三位女圣门弟子之

圣女法图麦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穆圣(祈主福安)和圣门弟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真主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真主者,你们有使者可以作你们的优良模范。"(33:21),先知说:"我的同伴们犹如繁星一般,无论跟随哪一个,你们都会得到正道。"

莱麦丹月前的一段时间,我们分别讲述了十八位圣门弟子的经历,他们是"以乐园被报喜的十大圣门弟子"、"四大阿卜杜拉"、"三位非阿拉伯裔圣门弟子"和"三位女圣门弟子之圣妻赫蒂彻"。

今天我们讲述穆圣(祈主福安)和圣妻赫蒂彻最小的女儿法图麦,赫蒂彻是圣妻中的典范,法图麦是先知儿女中的典范。穆圣(祈主福安)说:"人类史上,有四位杰出的女性,她们是女性中的领袖人物,她们是尔萨圣人的母亲麦尔彦、暴君法老的妻子阿西亚、赫蒂彻和法图麦。"

穆圣(祈主福安)二十五岁那年,同比他大十五岁的赫蒂彻结婚,婚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真主赐予他们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噶西姆、阿卜杜拉和泰伊布相继夭折,四个女儿分别是宰乃拜、鲁格娅、温姆库利苏姆和法图麦。

穆圣(祈主福安)非常喜欢小女儿法图麦,四个女儿中法图麦不论长相还是性格,甚至走路的姿势都最像先知。圣妻阿伊莎说:"我没有见过言行举止、走姿方面比法图麦更像先知的人。"

法图麦出生在特殊的一年,那年穆圣(祈主福安)三十五岁。麦加发洪水,天房的墙体被冲垮,抢修天房已刻不容缓。麦加人一齐动手修建天房,工期进行到放置黑石时,部落之间产生了大的分歧,各部落都认为只有本族人最有资格独享这份殊荣,人们互不相让,几天的争吵毫无结果,几乎兵戎相见。为了避免一场大的流血冲突,有人提出了和平解决这一争端的方案——请第一个走进禁寺大门的人裁决,真主的意欲,第一个走进的人便是穆圣(祈主福安)。众人欢呼道:"穆罕默德,诚实的人,我们都愿意服从他的裁决。"穆圣机智从容地脱下身上的大衣,铺在地上,把黑石搬到上面,请各部落的头领各抓大衣的一角,命他们一起把它抬到原有的位置。穆圣(祈主福安)又亲手搬起黑石,将它安放到位。就这样,一场大的争端终于圆满的平息了,几乎面临战争的麦加人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穆圣(祈主福安)解决完这场危机,刚刚回到家门口,就听到房内婴儿呱呱叫声,圣妻赫蒂彻平安生下了法图麦。

法图麦备受父母的喜爱,但穆圣(祈主福安)家教非常严格,当法图麦长到五岁的时候,先知奉主命为圣,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天使吉卜利勒时不时地给穆圣(祈主福安)送启示,父亲的一切法图麦从小就看在眼里,耳濡目染,伊斯兰的信仰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在法图麦幼小的心灵当中。

穆圣(祈主福安)还没有为圣前,周围邻居朋友们非常友好,当先知接受启示开始传达使命的时候,人们开始和他作对起来,不相信先知的使命。麦加多神教徒百般折磨、迫害先知及其家人,门口倒满荆棘,将不干净的东西扔进院内。有一次,先知正在卡尔白礼拜,艾布杰赫利和他的同伙们在在一边互相说道,你们谁敢乘穆罕默德礼拜时,把某某家刚宰的骆驼胎盘倒在他背上!阿格白立即跳起来端来胎盘,盯着先知,等先知扣下头去的时候,上前把这些脏东西倒在先知的背上。先知扣着头一动不动,当时穆斯林由于力量还很单薄,都不敢站起来,后来,八九岁的法图麦赶来才清除掉这些污秽,并且咒骂了阿格白。

后来,古莱氏人决定和穆圣(祈主福安)、圣门弟子,包括由于家族关系一直支持穆圣(祈主福安)、但尚未归信的哈希姆部族,实行长达三年的经济封锁,并且将他们驱赶到山谷,规定不准古莱氏人和他们交往、说话、做生意、通婚。山谷中的生活非常艰难,甚至圣门弟子吃树叶充饥,很多人因此归真。从山谷出来不久,保护先知多年的伯父艾布塔利布的病越来越重,最终去世。两三个月后,信士之母赫蒂彻也归真,享年六十五岁。一年内,穆圣(祈主福安)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悲痛年"。法图麦从小失去了母爱,姐姐们也相继出嫁,照顾先知的重任就落在了法图麦的肩上。

穆圣(祈主福安)和圣门弟子将家庭和财产都留在麦加,背井离乡迁徙到麦地那后,生活非常窘迫。穆圣(祈主福安)非常疼爱法图麦,每当出门或出战回来第一站是到清真寺礼两拜庆贺拜,然后直接去探望女儿法图麦。

"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26:214)这节经文降示,穆圣(祈主福安)召集自己的亲人,并告诫道:"你们要自己干善功,要抓紧干教门,但如果你们你干善功,哪怕我是真主的使者,也不会对你们有丝毫裨益。法图麦!你要自己干善功,我不会有益于你。"

穆圣(祈主福安)时代,古莱氏贵族的一位妇女犯偷盗罪,按教法应割去其手。其家人怕丢面子,遂找乌萨麦向穆圣(祈主福安)说情,希望可以网开一面。结果,穆圣(祈主福安)听到乌萨麦的说情后勃然大怒,严厉训斥乌萨麦并登上讲台,说道:"正是由于不公道,前辈的人才遭受到真主的惩罚而被毁灭,当有权势之人违反法律,不执行律令;当贫穷可怜之人违法时,却要完全受惩罚。真主的法度一定要执行,任何人都不可逾越。指主起誓,假如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犯了偷盗罪,我一定会砍去她的手!"这里先知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说明在真主的法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先知对女儿严格的教育。哪怕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违法的法律,也绝不姑息!

法图麦要照顾自己的父亲,所以一直拒绝别人的求婚,直到十八岁还没有出嫁(阿拉伯女孩一般八九岁就已成熟,达到可婚配的年龄)。迁徙麦地那后,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相继来求婚,但穆圣(祈主福安)都婉言谢绝,阿里前来求婚,先知很情愿并且答应了求婚,并问阿里:"你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聘礼?"答曰:"什么都没有。"先知说:"我给你的铠甲呢?你卖了它吧。"欧斯曼花470个硬币买了阿里的铠甲,阿里用400个硬币作为聘礼,70个硬币买了其他东西。

就这样,法图麦从一个孝顺父亲、悉心照料父亲的女儿转变成一个贤妻。婚后,两人的生活非常清贫,法图麦亲自磨面,两只手上起了许多茧,阿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并说:"要不你去找先知,让他赏赐我们一个奴婢帮你干活。"先知看到女儿手上的茧,心疼地留下了眼泪,说:"我的女儿啊!你要忍耐,真主的回赐是无限量的。你夫妻二人晚上睡觉前念《忠诚》章,《曙光》章和《世人》章,真主会襄助你们的。"法图麦高心地回家了,丈夫阿里见妻子两手空空而回便问何故,法图麦说:"先知给我们比奴婢更好的了。"

夫妻二人生活如此艰难,但始终坚持行善干好。有一天昏礼,阿里和法图麦做了点好吃的准备开斋,正当他们要吃的时候,来了一个穷人讨饭,阿里二话不说把吃的全部给了乞丐。第二天,两人又做了点吃的,正要吃又有人来敲门,一个可怜的孤儿来要饭吃,阿里把吃的全给了孤儿。第三天,正开斋的时候,声称是俘虏的人来讨饭,于是阿力毫不犹豫地把吃的给了俘虏。经云:这三个人是天使吉卜利勒扮成人形来考验夫妻二人的。"他们为喜爱真主而赈济贫民、孤儿、俘虏。我们只为爱戴真主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感谢。"(76:7

婚后,法图麦生下了两个儿子哈桑、侯赛因,两个女儿宰乃拜和温姆库利苏姆,法图麦是个真正的贤妻良母,把孩子们照顾的很好。

伊历十一年,穆圣(祈主福安)归真了,法图麦非常痛苦,因为她不仅是女圣门弟子,也是先知活着的唯一的女儿。先知的三个儿子很小就夭折了,然后三个女儿也相继归真。

穆圣(祈主福安)归真前,法图麦来探望父亲,法图麦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心疼地说:"我的父亲啊,您受苦了。"先知回答说:"我的女儿啊!今天之后,你的父亲就不会受苦了。"先知给法图麦说了悄悄话,她立即就哭了,第二次又说悄悄话,她破涕为笑。先知归真后,阿伊莎就此询问了法图麦。他拒绝回答,后来阿伊莎再次询问时,法图麦说:"先知告诉我,由于这个病他会归真,所以我就哭了;第二次他告诉我,我是众妇女的领袖,我将是去见他的第一位亲人,我就笑了。"

果然,半年后法图麦归真了,年仅二十九岁。

一个人的成就不以年龄来衡量,而是以善功来衡量。

祈主擢升法图麦的品级,让我们的女同胞中出现更多的像法图麦一样优秀的女性。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