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要为自己的盟誓而以安拉为障碍(二)
你们不要为自己的盟誓而以安拉为障碍(二)
阿伊德格尔尼博士著
赵阿丹 译
安拉的仆民们!
许多人由于无知而尊重安拉以外的,故他们不相信发誓者,不信任其誓言,以致有人以离婚或非法发誓。
这些人无知安拉的尊严,没有切实地尊重他。在《托卜拉尼圣训集》中以健全的传述线索辑录了赛勒曼法里斯——波斯人的宣教者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三种人,复生日安拉不看顾他们,不纯洁他们,他们将受痛苦味的刑罚。奸淫的老人、傲慢的穷困潦倒者、以伪誓买卖商品者。"[1]
至于他(愿主福安之)的话"奸淫的老人",指的是年迈的老者,头发已白,腰已躬,这样了他还在干大罪,在安拉以白发警告的这把年纪还奸淫,一如伊本阿巴斯(愿主喜之)在读了安拉的话:"难道我没有延长你们的寿数,使能觉悟者有觉悟的时间吗?警告者已降临你们了。"(35:37)他说:
警告者,指主发誓!就是白发。白发足以作为警告者了。
欧麦尔(愿主喜之)经过一人正在作诗,他吟道:
伊斯兰和白发足以禁止人了
欧麦尔双眼流泪,说:噫!誓以安拉:
伊斯兰和白发足以禁止人了
据传述至仁主的密友伊卜拉欣,当斑白出现在他的胡须上时,他照着镜子说:我的养主啊!我胡须上的这白东西是什么?主说:伊卜拉欣啊!这是庄重。伊卜拉欣说:主啊!求你给我增加庄重。
故安拉用白发给予谁庄重后,他又陷入到丑事中,干伊斯兰还没在他们心中扎根的那些堕落者的丑行,复生日安拉不理睬他们,不纯洁他们,他们将受痛苦味的刑罚。因为他已是行将就木、即将入土的老人了,他理应挖好自己的坟坑,为死亡做好准备,一如苏福扬骚里(愿主喜之)所说:"活到六十岁的人啊!你当把克凡布搭在你的肩上,你当挖好你的坟坑,因为你离死亡只有两弓或更近的距离了。"
至于他(愿主福安之)的话"傲慢的穷困潦倒者",指的是一贫如洗的穷人,尽管如此,他对安拉的众仆傲慢,一如格言谚语所说"卑鄙又无耻(枣劣又缺称)",他跟前没有值得骄傲、炫耀、自负的资本,而他却昂首挺胸、趾高气扬,这是受谴怒、遭弃绝的,他在安拉阙前没有丝毫价值,因为尊大的安拉要使仆人的举意端庄时,会让他成为谦虚者的行列,一如超绝的安拉所说:"至仁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谦逊而行的;当愚人以恶言伤害他们的时候, 他们说:'祝你们平安。'"(25:63)
据传清高的安拉启示穆萨(愿主平安之):穆萨啊!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拔你超越世人,选拔你超越以色列人吗?他答:我的养主啊!不知道。主说:我观察了以色列后裔的心,发现你的心比任何一个心都更喜爱我,我见你只要和任何一个人同坐,我感觉你内心比他更谦虚,更低调。
这一标准在《穆斯林圣训实录》中辑录了艾布胡莱赖传述的圣训,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任何一人只要为安拉而谦虚,安拉就会提拔他。(谦虚者愈高贵)"[2]因为伟大属于尊大的安拉,任何人不应该就此与安拉争抢,因此先知(愿主福安之)禁止以安拉以外的东西发誓,因为以安拉之外的东西发誓是尊重被造物,他(愿主福安之)曾说:"谁以安拉之外的东西发誓,他已经叛教或举伴了。"[3]
据他(愿主福安之)传述的健全的圣训,一如伊玛目艾哈迈德辑录的伊本阿巴斯(愿主喜之)传述的圣训,一人对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有意欲和你的意欲。先知(愿主福安之)遂对他说:"难道你使我成为安拉的配偶吗?而是[你当说]安拉独自的意欲。"[4]
据伊本阿巴斯(愿主喜之)传述的健全的圣训,他说:我以安拉的名义发伪誓,对我而言,定比我真心地以拉之外的发誓更喜欢。[5]
据他(愿主福安之)传述的健全的圣训,一个乡下人说:"安拉的使者啊!人受困苦,家眷受饥,钱财损失,牲畜死亡,请你为我们向安拉求雨,我们藉你向安拉说情,藉安拉向你求情!"安拉的使者(愿安拉福安之)就说:"你真可怜!!你知道你说了什么吗?"安拉的使者(愿安拉福安之)就赞主超绝清净,他一直念清净词直至他看出圣门弟子们变了脸色,之后说:"你真可怜!人不可以安拉之名向任何一位被造物求情,安拉的事务比此巨大,你真遭殃!!你知道安拉的伟大吗?他的阿尔什在诸天上确像这样——"他用众手指做成圆顶状,"阿尔什承载安拉而吱吱作响,犹如驼鞍驮负乘者哀鸣一样。"[6]
[1] 艾勒巴尼考证其为健全的圣训,一如在《增补大全健全圣训集》中第3072段所辑,白海基也辑录于《伊玛尼的分支》中。
[2] 穆斯林辑录于卷四第2001页第2588段。
[3] 提尔米济辑录于卷三第93—94页第1535段,并说:良好的圣训。艾勒巴尼考证其为健全的圣训,一如在《增补大全健全圣训集》(第6205段)中所辑。
[4] 艾哈迈德辑录于卷一第214、283、347页。
[5] 海赛米在《增加大全》(卷四第180页)中说:托卜拉尼辑录于《大集合》中,其传述人都是健全可靠之人。
[6] 艾布达吾德辑录于卷四第232页第4726段。[艾勒巴尼考证此段圣训为羸弱的。——译者]
伊本 泰敏叶的简介
十四世纪伊斯兰教义学家、教法学家、原教旨主义的倡导者。本名艾哈迈德本阿卜杜勒哈利姆。库尔德人。生于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哈兰。
1268年因蒙古人入侵随家迁居大马士革。出身于宗教学者世家,祖父为罕百里派法学家、圣训学家,其父希哈卜丁曾任大马士革圣训学校教师,并兼任伍麦叶清真大寺宣教员。
伊本泰米叶幼承家学,能背诵全部《古兰经》和圣训,后就读于罕百里派圣训学校。30岁时继其父在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大寺讲授圣训教法,并担任宜教员,对逊尼派四大法学派的教法学说进行研究,继承和发展了罕百里派的教法学说,享有盛名。
1298年,因反对一些学者对《古兰经》中关于真主德性问题的任意注释而被指控。1306年,被叙利亚总督遣送开罗,曾与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斐仪派的学者、法官进行辩论。后因沙斐仪派首席法官指控他犯有"把安拉人格化"罪,被监禁18个月。
1308年获释后,在开罗萨利赫学校讲学,继续宣传他的教义、教法主张。又因反对伊本阿拉比派对苏菲圣墓的崇拜而遭软禁。
1309年被流放到亚历山大。1313年随马穆鲁克王朝素丹伊本盖拉温出征,收复被蒙古人占领的叙利亚。后定居大马士革,继续讲学和著述。1320年因对教法中有关休妻律例用类比推理去解释,有悖于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的主张而被囚禁。
次年出狱,仍坚持己见。1326年再度下狱,其著作全部被封禁。1328年9月26日在开罗狱中病逝,葬于苏菲公墓。
伊本泰米叶一生执着于早期伊斯兰教的正统思想,遵循罕百里学派的法律传统,明确提出了"回归古兰经"的著名口号,以纯洁信仰,恢复伊斯兰教的本来精神。
他通过对伊斯兰教各派学说的研究和批判,认为伊斯兰教从中世纪以来,由于受到希腊哲学、基督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崇拜 外里(即所谓的老人家或上等人)、朝拜圣墓、祭祀自然物等新的多神崇拜和异端思想,背离了"安拉的正道"。
他主张应复兴早期伊斯兰教的原旨教义,恢复《古兰经》、圣训的真正精神和赛莱菲耶(sailaifengye,即伊斯兰最初三代)的传统惯例,坚持伊斯兰教认主独一论的根本信仰。除遵循经、训外,不信奉任何权威,反对凯拉姆学派、苏菲主义和其他哲学学派离开认主独一教义的任何"创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四分五裂的伊斯兰社会再度统一。
他认为(古 兰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对其注释要严格、精确,不能妄加推猜和穿凿附会。在伊斯兰教的立法上,他认为《古兰经》和圣训是立法的基础,在不违背经训原则下 可应用"类比推理"(即;革亚斯),对律例进行独立判断,而"公议"(即;易只玛而)或某个团体的意见对立法并无价值。在政治上,他承认早期四大哈里发的 正统性。
认为哈里发只有经过民主选举,才符合伊斯兰教关于穆斯林人人平等的原则。伊斯兰国家的政府应对'稳埋'(即穆斯林社团)负责,实行沙里亚教法,稳埋则对真主负责,保证政府实行教法。服从执行教法的政府和反对异端及偏离教法的政府同样是穆斯林的义务。那些离开"安拉正道"而又渎职和腐败的统治者,是最不道德的人,穆靳林没有必要去服从这样一个腐败的统治者。
伊本泰米叶的学说和著作对18世纪阿拉伯半岛兴起的瓦哈比教派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近现代的伊斯兰复兴思潮和运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思想影响。他被称为"罕百里教法学派的权威"、"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
伊本泰米叶对《古兰经》和圣训均有研究和注释,著有教法、哲学、逻辑、伦理及对各派学说批判的大量论著,流传至今的约64部。著名的有《教法判例》、《政治与教法》、《论文集》、《圣行之道》、《反驳哲学家》、《批判逻辑学家》等。
什么是至善
奉安拉的尊名,一切赞诵,全归安拉,祝福和平安降临于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
伊斯兰律法(沙里阿)的各个领域里,均把至善(الاحسان)列为极高的位置。很多人认为至善就是给穷人、可怜者、有需要者等的施舍。所以,把经常向有需要者施舍财物的人称为"至善之士المحسنون"。但是,仅仅向穷人施舍并非至善的实质,更不是至善的全部。
至善(الاحسان)的真相是做好每一件事情,并跟踪和观察,直至确定其达到最佳效果。一段著名的圣训这样说:"…...至善就是你崇拜安拉,就如同你见到他一样,你不能见他,他却能见你。"---《布哈里圣训集》第50段。
每当穆斯林敬拜安拉的时刻,满怀敬畏之心,犹如看见安拉一般,恭谨的崇拜,努力去完美拜功每一项主命、当然、圣行等细则。目的只是获得安拉的喜悦。而且他定会极为认真和诚恳的按时礼拜。在礼拜的时候,你看见他是幸福的,满脸喜庆的,他不会偷懒,更不会延迟时间。
任何一位穆斯林,想象自己干功修的时刻,可以看见安拉。那么他定会勤奋,丝毫不怠慢的去干这项功修。并在功修的过程中享受宁静、平和即温馨。先知(愿主福安之)对比拉力(愿主喜悦之)说:"比拉力啊!用拜功让我们舒心吧!"另一段圣训记载:"每当有事物使他(先知'愿主福安之')伤心时,他就去礼拜。"---《艾哈迈德圣训集》第23088段。
同样,如果穆斯林在礼拜中,丢失了御见安拉的(虔诚)品级,那么绝不会错过第二个等级,即安拉确实在看着他。这个等级是当礼拜者因知道安拉在看着自己,对此深感羞愧,便神贯注履行拜功,他坚信安拉在看着自己,做礼拜是不容忽视和慢待的。一段圣训这样说:"当穆斯林礼拜的时候,他是站在清高的仁慈在主面前,如果你左顾右盼,清高的养主问'你在顾盼谁呢?在顾盼比我更仁慈的吗?人啊!朝着我(认真礼拜)'我胜过你左顾右盼的。"---见(مسند البزار)第9332段。
正是因为如此,当再传弟子赛义德本木赛义卜(سعيد بن المسيب المخزومي القرشي)看到礼拜不认真的人时,就说:"如果这颗心敬畏了,(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敬畏。"---见伊本穆巴拉克(ابن المبارك伊历181年卒)的(الزهد)第1188段。
阿布胡赖拉说:"你们中礼拜的人,不要左右张望,因为他是在和他的养主交言诉己,他的养主就在他的面前对他说'你在顾盼谁呢?我比你顾盼的都优美'。"---见(مصنف عبد الرزاق)第二册256页。
先知(愿主福安之)曾以此嘱咐圣门弟子。阿布祖尔(愿主喜悦之)传述的圣训,他说"我的挚友(愿主福安之)嘱咐我敬畏安拉,犹如我看见他一样,我无法看见他,而他却能看见我。"---《四十段》第2段。
阿卜杜拉本欧麦尔传述,他说,先知(愿主福安之)抓住我的身子说:"你崇拜安拉的时候,要像看见他一样,你活在今世要像个陌生人或过路人一样。"---《艾哈迈德圣训集》第6156段。
"你崇拜安拉,要(恭谨的)就像看见他那样"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清廉者们劝告他人的座右铭。以为这句话阐明了经典倡导的"至善"的实质,并对实施者加以鼓励和肯定。在经文中多次提及"安拉喜爱行善者"。这是安拉对行善者的鼓励,鼓动他们加倍努力,争取进入被安拉喜爱之列。所以,穆斯林最应当追求的就是得到他的养主的喜悦。安拉对一个仆人的喜悦是所有的吉庆和祥运。圣洁的圣训说,安拉说:"……我的仆人一直通过副功接近我,直到我喜悦他,如果我喜悦了他,我就是他听从的听觉,观测的视觉,持取的手,行走的腿,他祈求我,我就赐予他,他求我护佑,我就护佑他……"---《布哈里圣训集》第6502段。安拉喜悦谁,谁 就在恩赐中畅游,赐予和吉庆围绕在他的左右。所有关于这段圣训的注释都是意义相近的表述,含义就是我们所提及的,即安拉将他的爱赐予这位仆人,得此恩赐 者,只能听见安拉意欲其听到的,看见安拉意欲其看到的,作为安拉喜悦他作为的,安拉赐予该仆人能力、援助、依靠,并保护他不听见、看见、行至安拉不喜悦 的。安拉会赐福他极高的等级和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