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尽忠与尽责
​尽忠与尽责

尽忠与尽责


第一讲

演讲目标:

1、说明教门就是尽忠。

2、说明尽忠的实质及其优越。

3、说明尽责的实质及其优越。

4、告诫穆斯林不可怠慢尽忠与尽责的宗教及人道主义职责。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他命令信士们在敬畏和正义方面互助互勉。我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他以他的言传身教教导我们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愿安拉祝福祝安我们的先知及其眷属、弟子和所有追随他们脚步的后来者。

穆斯林兄弟姐妹们!相互尽忠,相互勉励,是我们穆斯林之间的一项重要义务。今天,我们就讲这个话题——宗教就是尽忠。

《穆斯林圣训集》辑录,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宗教就是尽忠"(重复了三遍)。我们问:为谁尽忠呢?他说:"为安拉,为安拉的经典,为安拉的使者,为穆斯林的首领与穆斯林大众。"

使者(愿主福安之)描述的尽忠涵盖了教门的一切。尽忠同样是历代众先知的使命。安拉叙述努哈圣人时说:

أُبَلِّغُكُمْ رِسَالاَتِ رَبِّي وَأَنصَحُ لَكُمْ

"我把我的主的使命传达给你们,并且忠告了你们。"(762)胡德、萨利哈、舒阿卜等先知也都曾说"我给你们传达了使命,忠告了你们。"(见7:687:79,7:93

尽忠的意思是:诚心诚意的让被劝告者得到自己渴望的福利,并摆脱对他自身不利的一切。一位穆斯林只要做到了尽忠,那么他的信仰就得到了完善。反之,如果他不屑于尽忠,那他的教门就会根据他的忽视程度减弱。

首先,尽忠于安拉

安拉是全能的,至高无上的,是无求于任何事物的,难道安拉还需要人类的忠告吗?绝不!赞美安拉,对安拉尽忠指的是,笃信安拉独一,他无偶无伴,无匹敌;相信安拉具有完美德性;服从安拉的一切命令,远离一切禁令;一心一意地接受和相信安拉的定然;一丝不苟、虔诚敬意地履行安拉规定的一切功课。穆斯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获得今后两世的幸福。

其次,尽忠于安拉的经典

相信安拉降示给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是最后一部经典,它证实以前所降的所有经典。《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永恒的奇迹,是被铭记在心中与载入经卷的永恒启示,要尊敬它,诵读它,学习它并教授它,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义,遵从和实践其中的训诫。它是伊斯兰最权威的法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是伊斯兰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是人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行为规范的指南。

第三,尽忠于使者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我们必须坚信这一永恒的概念,承认他所接受的使命,笃信他所传达的一切,表里如一地遵从他的一切命令,远离他的一切禁令。同时还要喜爱他、服从他。安拉说:

قل إن كنتم تحبون الله فاتبعوني يحببكم الله ويغفر لكم ذنوبكم

"你说:如果你们喜爱安拉,就当顺从我。(你们顺从我),安拉就喜爱你们,就赦宥你们的罪过。"(331节)

对使者尽忠,还要学习他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高尚品德,效法他的言行举止,并用这一切教育下一代,把这一切传播到世界。

第四,尽忠于穆斯林的领袖

穆斯林领袖,指穆斯林中掌权的人。对每一位穆斯林来说都应该遵照《古兰经》的教导:

يَا أَيُّهَ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أَطِيعُواْ اللّهَ وَأَطِيعُواْ الرَّسُولَ وَأُوْلِي الأَمْرِ مِنكُمْ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服从你们中的主事的人。"(459)而服从穆斯林的领导人,只要他们的命令不违背安拉的经典,只要他们没有公开地叛教行为,我们就应该从大局出发,服从他们,忠于他们,还有尽心尽力地协助他们建设社会,而当他们偏离正道时,我们当以真理相告,以智慧的言辞奉劝之。

第五,尽忠于穆斯林大众

安拉说:

إِنَّمَا الْمُؤْمِنُونَ إِخْوَةٌ

"凡是信士皆为教胞。"(49:10)

穆斯林之间应建立起兄弟般的友情,应该相互都有一种责任感,互勉互励,互帮互助,团结一致,互不伤害,安拉忠告我们说:

وَالْعَصْرِ إِنَّ الْإِنسَانَ لَفِي خُسْرٍ إِلَّا الَّذِينَ آمَنُوا وَعَمِلُوا الصَّالِحَاتِ وَتَوَاصَوْا بِالْحَقِّ وَتَوَاصَوْا بِالصَّبْرِ

"以时光盟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惟信道而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1031-3)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不用口舌和拳脚伤害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穆斯林。"

又说:"穆斯林是兄弟,不可抛弃他,也不可远离他,更不可伤害他。"(穆斯林辑录)

穆斯林相互尽忠有几个原则需要遵循,否则,尽忠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首先,尽忠要诚心诚意,不带私心杂念,不为沽名钓誉,完全出于对被忠告者关爱。

其次,尽忠者要明确所忠告之事的利弊权衡,若自己不懂或不了解事情,就不可唐突地进行忠告。

第三,尽忠者要坦诚率直,还要委婉善劝,尽忠时不可嘲弄讽刺,更不可揭人之短。我们常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何况这是在忠告他人。另外,尽忠要面对被忠告者本人,秘密处进行,不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忠告他人。如果需要公开忠告的也可以,但必须在不伤害对方脸面的前提下。

尽忠和被忠告,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权利,不管他是宗教学者、一般知识分子、各阶层领导,还是普通群众。

祈求仁慈的安拉赐予我们每一个信士尽忠之心,尽忠之行!

第二讲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

这一讲我们谈谈责任。

安拉说:

إِنَّا عَرَضْنَا الْأَمَانَةَ عَلَى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وَالْجِبَالِ فَأَبَيْنَ أَن يَحْمِلْنَهَا وَأَشْفَقْنَ مِنْهَا وَحَمَلَهَا الْإِنسَانُ إِنَّهُ كَانَ ظَلُوماً جَهُولاً

"我确已将重任信托天地和山岳,但它们不肯承担它,它们畏惧它,而人却承担了——人确是不义的,确是无知的。"(3372

安拉的仆民啊!这个重任就是要求我们去完成对安拉、对同胞、对自己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义务。我们人类承担了这一重任,对此重任,我们在末日将要接受审问。

一个人,只有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才会有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才会激发潜能去承担责任。清高的安拉说:

وَإِذْ قَالَ رَبُّكَ لِلْمَلاَئِكَةِ إِنِّي جَاعِلٌ فِي الأَرْضِ خَلِيفَةً

"当时,你的主对众天神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治者。'"(230)安拉以"代治者"确立了人类的身份,也用"代治者"明确了人负的责任:对造物主、对人类自身、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头顶的天空、身边的花草树木、江海湖泊、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一切有生物和无生物。明确责任本身会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参悟宇宙的创造,思考生命的来源,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利用有限的生命更加虔诚地崇拜安拉。

对安拉的责任

认主拜主是每一位穆斯林对造物主的首要责任。对安拉负责,就是要信主独一,拜主独一,不以任何物举伴他,同时,履行伊斯兰规定的拜主的功课:礼拜是责任、斋戒是责任、天课是责任、朝觐是责任……

对社会的责任

每个人都不能单独地在世界上生存,因此伊斯兰所定义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伊斯兰强调人与社会之间彼此存在着相互的责任。一方面,伊斯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个人享有一定范围的自由,但另一方面,更强调每一个人对其他人以及对整个社会所应负有的一定的责任。伊斯兰认为个人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自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和自由,就会使作为整体的社会利益受到损害,到头来害已害人。同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个人无论做了好事,还是做了坏事,都要被记录在他自己的账簿上,而别人是不为他的行为负责任的。安拉说:

أَلَّا تَزِرُ وَازِرَةٌ وِزْرَ أُخْرَى وَأَن لَّيْسَ لِلْإِنسَانِ إِلَّا مَا سَعَى

"一个负罪者,不负别人的罪。各人只得享受自己的劳绩。"(5338-39)

对家庭的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也就承担和解决了一部分社会责任。《古兰经》中安拉明确地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责任,要求子女必须孝敬侍养父母,父母也须抚养教育子女,丈夫需善待妻子,妻子也需忠于丈夫,只有这样,成员在家庭中各尽其责,共同维护家庭和睦生活。

关于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安拉说:

وَقَضَى رَبُّكَ أَلاَّ تَعْبُدُواْ إِلاَّ إِيَّاهُ وَبِالْوَالِدَيْنِ إِحْسَاناً إِمَّا يَبْلُغَنَّ عِندَكَ الْكِبَرَ أَحَدُهُمَا أَوْ كِلاَهُمَا فَلاَ تَقُل لَّهُمَا أُفٍّ وَلاَ تَنْهَرْهُمَا وَقُل لَّهُمَا قَوْلاً كَرِيماً وَاخْفِضْ لَهُمَا جَنَاحَ الذُّلِّ مِنَ الرَّحْمَةِ وَقُل رَّبِّ ارْحَمْهُمَا كَمَا رَبَّيَانِي صَغِيراً

"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

关于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伊斯兰教义认为,孩子是来自安拉的赐予,是安拉对我们的信托和考验。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极大的责任,尤其在这个信仰衰败和道德滑坡的时代,父母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并不断完善自己。因为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儿女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也是作为父母必须履行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安拉的使者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牧羊人,将要因自己所牧放的而受审问。"(布哈里辑录)

关于丈夫的责任。伊斯兰要求丈夫宽容忍让妻子,要关心、爱护、体贴妻子,不得无故怀疑猜忌妻子,更不得无理伤害和虐待妻子。安拉说:

وَعَاشِرُوهُنَّ بِالْمَعْرُوفِ

"你们当善待她们。"(4:19)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也说:"你们中最好的人是善待妻子的人。"(伊本马哲) 在家庭中,丈夫为一家之主,他要承担起供养和保护家人的责任。

关于妻子的责任。在伊斯兰看来,男人并不比女子高贵,女人在建设家庭及社会方面的作用也丝毫不亚于男人。她对家庭的主要责任是管理家务和教育子女,使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妇女是家庭的牧人,她要对丈夫的家庭负责……"(布哈里辑录)

对亲友的责任

安拉说:

وَاتَّقُواْ اللّهَ الَّذِي تَسَاءلُونَ بِهِ وَالأَرْحَامَ إِنَّ اللّهَ كَانَ عَلَيْكُمْ رَقِيباً

"你们当敬畏安拉—你们常假借他的名义,而要求相互的权利的主当尊重血亲。安拉确是监视你们的。"(41) 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断绝骨肉者入不了天堂。"(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对邻居的责任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归信安拉和后世,谁就不要伤害自己的邻居。"又说:"使邻居不得安宁者,不能进乐园。"(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每个人对自己的责任

人对自己的责任,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伊斯兰禁止那些对人的理智、道德、精神等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食物和行为。人,一方面要通过佳美的食物滋养身体,另一方面要通过教门、知识滋养自己的精神。

安拉的仆人啊!赞颂伟大的安拉,安拉会赐福你们;感谢安拉的恩典,安拉会加倍回赐你们。

主啊!求您赐予我们的家园和所有穆斯林国家长治久安。主啊!求您接纳所有的穆斯林烈士。我们的主啊!求您赐予我们今世幸福和后世幸福,使我们免遭后世火狱之灾。

关于房事的礼节
关于房事的礼节

房事是教门解释的重要生活事务之一,教法规定了其礼仪和律例,不是仅仅的满足性欲和生理需求,而是房事与很多诸如虔诚的举意、念词、教法规定等事项有关联,甚至被提升到一个穆斯林通过它能得到回赐的功修之平台。

圣训里有详细的解释。因为性事的根本目的有三个:

1、传孙接代、繁殖人类,让真主前定该来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出现。

2、放出长时间存在身体里面对身体有害无益的精水。

3、解决需求、感受快乐、享受恩典。性事的益处是管住眼睛不去看外女人、管住 私欲不去想外女人、保持贞节而不去犯违禁,尤其是对女性。所以性事是今后两世对自身有益的,对此穆圣注重并称喜爱之,穆圣说:"你们的今世中只有女人和美香是我所喜欢的" 穆圣说:"青年们!有能力结婚的人就结婚,结婚能管住眼睛不去看外女人,能管住羞体不去犯罪;没有结婚能力的人当封斋,封斋能节制性欲"

对于性事应注意一下重要事项:

1、性事要举意虔诚为了真主,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和妻子不去犯罪,是为了增加伊斯兰教的后代,让伊斯兰教令人刮目相看,因为人多就是荣誉。应该知道自己做房事是有回赐的,尽管自己有快感和兴奋。艾布赞雷传述:穆圣说:"你们和妻子的性事有索得格(施舍)的回赐。"大家说:"主的使者!我们自己满足性欲还有回赐吗?"穆圣说:"你告诉我,如果去行奸有罪吗?同样,合法的性事是有回赐的"这是真主对这个 有福民族的特恩,知感真主让我们成为这个民族的一员!

2、还未性事前先贴近、嬉笑、挑逗、接吻。穆圣曾经就和妻子先嬉戏、接吻。

3、在开始性事时念:"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名,主啊!祈你让恶魔远离我们和你所赐予我们的子孙后代"(音:比斯名俩黑,安拉红麦,展尼卜南筛 tua 乃,我展尼丙筛 tua 乃,吗乐泽个特那)穆圣说:"如果这次蒙真主恩惠而怀孕,则恶魔永远不伤害他"

4、可以用任何姿势在妻子前窍进行性事,无论是从前面还是从后面,但必须 是在前窍,就是生孩子的部位。真主说:(你们的妻子好比是你们的田地,你们可以随意耕种)2223)扎比尔阿布杜拉传述:犹太人说:"如果男 人和妻子从后方在前窍进行性事,生的孩子是瞟眼子。"然后真主降示(你们的妻子好比是你们的田地,你们可以随意耕种)2223"穆圣说:"只要是在前窍进行性事,从前后都可以"

5、绝对不可以从妻子的后窍进行性事,真主说:(你们的妻子好比是你们的田地,你们可以随意耕种。)2223)众所周知,所谓田地就是妇女的前窍,就是寻求生孩子的部位。穆圣说:"从妻子的后窍进行性事者是被诅咒的"后窍被定为非法是因为相反本性、做正规人的内心不愿做的事,同时剥夺了妇女应享受的快感,而且后窍是粪便的排出口。

6、和妻子性事后还想再次性事者应该洗个小净,穆圣说:"和妻子性事后还想再次性事者应该洗个小净,因为这样能使人精神饱满" 这是嘉行,不是必然。如果在两次之间洗个大净,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艾布拉费尔传述:有一天,穆圣和所有妻子同房了,他在每个妻子那里都洗了大净,我说:"主的使者!你为什么不洗一个就行了呢?"他说: "这样最清洁、最美、最洁净。"

7、有下列情况夫妻二人都必须洗大净:1、男女两性物的直接接触。穆圣说:"如果男女两性物接触了,就必须洗大净"这种情况下 无论射精与否都必须洗大净。所谓两个性物接触就是阳物插入阴物,不仅仅是接触。2、射精,即使两个性物没有接触。穆圣说:"射精就必须大净" 夫妻二人可以同时在一块洗大净,即使相互看见。圣妻阿依莎说:"我和穆圣是无大净的,我们一块用一个水具洗大净,他用的快,我说:给我留点水。"

8、无大净的 人可以睡觉、推迟大净到礼拜时候,但是在睡觉以前洗个小净是可嘉行为。欧麦尔传述:我问穆圣:"无大净者可以睡觉吗?"穆圣说:"可以,想洗就洗个小"

9、妻子经期期间性事是合拉目(非法的)。真主说:(他们问你月经的(律例),你说:"月经是有害的,故在经期中你们应当离开妻子,不要与她们交接,直到她们清洁。当她们洗净的时候,你们可以在真主所命你们的部位与她们交接。"真主的确喜爱悔罪的人,的确喜爱洁净的人。)2222)丈夫可以和来月经的妻子做除了交接之外的任何可享受的。圣妻阿依莎说:"如果我们来月经,穆圣就让我们穿上裤子和我们相拥而睡"

10、如果不想要孩子,丈 夫可以体外排精,也可以使用避孕用具,但要征得妻子的许可,因为她有权(以性事)享受,有权要孩子。扎比尔阿布杜拉传述:在穆圣时代我们都实行体外排精,穆圣听见后没有禁止

11、夫妻之间散布相互间的秘密和隐私是合拉目(非法的),是最恶劣的事情。穆圣说:"在末日,真主面前地位最恶劣的人就是夫妻性事后,而散布之间秘密之人"

这是简单的关于性事的礼节,知感真主引导我们走上这个有崇高礼仪的伟大宗教!!

不讲正信 必搞迷信
不讲正信 必搞迷信

不讲正信 必搞迷信

自离开祖国,我来阿拉伯国家从事宣教工作已有九年了。无论在科威特还是在阿联酋,相比其它国家的侨民而言,我发现对中国人宣教比较困难。我曾接待过一位美国学者,这位博士在美国宣教多年,并为基督教徒编辑了一套伊斯兰教程,吸引了不少人。我问他有没有针对十五亿中国人编一套类似的教程,他说他们尝试过,但后来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的信仰观念太复杂,难以让他们专心侍奉一个造物主。中国人什么信仰都可以接受,但也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而已,并没有信仰诚信可言。听罢此言,我深有同感。

中国虽说是个无神论国家,但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迷信活动。由于全国人民视为最神圣的哲学主义,被那些标榜为最虔诚的信仰者歪曲宣传和愚蠢地践行后,其公信力已普遍受到怀疑,如今对它的承认多数被看作是时尚的政治标签,而与信仰无关。尤其当这种被信仰"的主义恰恰又排斥宗教时,中国人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这不是指没有信仰的形式。相反,在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由什么都不信的无神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多神论和泛神论。中国人又开始什么都信了,而且信的东西太多太杂,最后又导致什么都不诚信。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没有永恒的神的位置,也就是没有终极性的精神信仰追求,这也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关。

中华文明虽有五千年历史,但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汉文化因缺乏宗教正信思想,导致其传统信仰迷信色彩十分浓厚。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以及民众平常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功利主义观念,就是中国人传统宗教意识及信仰心理的真实写照,这也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有一个出自本土的世界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先后以不同的形式传入了中国,但是中国人在对待这三大宗教时,也是持利用改造的功利主义态度。

佛教在道教出现前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它原本是个注重修身成佛的无神论宗教,佛祖释迦牟尼并未允许人们进行偶像崇拜,他活着的时候也未被时人神化,然而不具有神性的佛陀很难赢得中国人的青睐,于是为了迎合人们的信仰心理,僧人们特意神化了释迦牟尼,他的尸骨(舍利)也受到了具有迷信死者传统的汉民族的敬奉。佛教为了能与中国的本土道教争宠,遂改变其原来的教义彻底搞起偶像崇拜来,虽曾一度被奉为国教,但也难免遭受国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式的嘲弄。

基督教在唐代和明代的两次传教都因不同原因而中断,后来借鸦片战争之机闯入近代中国,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由于它进行了宗教改革,具有了包容性甚至允许过去看来是异端邪说的存在,比如利用中国人信则灵"的迷信心态大搞信主治病",使得它刚一进入中国就像流行音乐一样风靡全国。洪秀全这个儒家弟子改信基督创立拜上帝会"就是一例。基督教虽然是一神论宗教,但是先知耶稣被人神化后称作神的儿子,这有点类似中国天子"的味道,而上帝道成肉身"的说法又与中国人的下凡"相仿。基督教的圣像也很直观,让中国人对"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很符合中国人固有的人格神迷信模式。即使如此,国人还是很随意地把顾客称作上帝",其功利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伊斯兰教在唐朝永徽年间,沿着古丝绸之路,以遣使经商的和平方式进入中华大地。尽管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与儒家思想很接近,而且有过很好的结合,穆斯林也曾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伊斯兰教所崇拜的造物主——安拉,超绝万物不可想象,不像其它宗教所崇拜的神像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所以伊斯兰的认主独一论信仰,令那些缺乏形而上思维,只具有眼见为实"认识层次的人感到不可思议。再加上伊斯兰严格的饮食文化,令信奉以食为天"的中国人难以接受,所以伊斯兰至今尚未成为中国的主流信仰。

虽然世界三大宗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色彩,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仍很淡薄,而且信仰内容也很杂乱,许多人平时什么宗教功修都不做,却在遇到困难时既信佛又信道也信上帝。由于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中国人的迷信思想显得特别庞杂。他们的迷信对象有老天爷、财神爷、灶王爷、释伽牟尼、观音菩萨、关公、妈祖、自然、祖先等,迷信方式有抽签、算卦、烧香、拜佛、看手相、看风水等,迷信风俗则体现在各种恶风陋俗和生活忌讳上,此外还迷信龙、气功、特异功能、星座、血型、属相、数字、吉祥物等。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迷信,许多中国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几头讨好谁都不得罪,始终没有一个明确肯定的信仰。

毫无疑问,迷信是中国人的文化糟粕和精神毒瘤,它不仅扼杀理性和亵渎正信,同时也是产生各种邪教的思想根源和罪魁祸首。因此,要想改变这种信仰模式,就得大力破除迷信思想,全面进行正教宣传,使人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信仰。其实,正信与迷信,只是一念之差:正信所崇拜的对象是无限和绝对存在的造物主,而迷信所崇拜的对象则是有限和相对存在的被造物,即人类和万物。

伊斯兰认主独一论,反对任何形式的迷信思想,主张任何人或物都不具有神性,凡是有限和相对的事物都不值得人类去崇拜。先知穆罕默德只是一个接受造物主启示的凡人,他以身作则从不神化自己,他的使命就是带领人类只崇拜独一无二的造物主——安拉。也正因为如此,邪教无法在伊斯兰教中找到滋生的土壤,从而使得伊斯兰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独树一帜地高举认主独一的正信大旗。


作者:一卅柯·韩文成

赛俩目的礼节
赛俩目的礼节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今天你说或者回赛俩目了吗???

“安赛俩目尔库木" !主的平安、吉庆在你上!

“我尔来库孟赛俩目" !主的平安、吉庆也你上" 多么优美的祝福。

在生活中,在网上,你说或者回赛俩目吗???

一个人问安拉的使者:“伊斯兰中什么善功最高贵?"使者说:“你施舍食物,向你认识的和你不认识的人到赛俩目"。——圣训

安拉的使者说:“你们不能进天堂,除非你们有了信仰;你们得不到信仰,除非你们相互喜爱;我指给你们一件工作,如果你们做了,你们就会相互喜爱——你们互相传播赛俩目。"——圣训

“色俩目"来自至慈的安拉的安宁。互道“赛俩目"不仅是对穆斯林的规定,而且对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也有很大的作用:“赛俩目"能使素不相识的穆斯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个“赛俩目"能增加几分亲热,双方自然进入一种亲切的友谊之中,即使偶有隔阂,也会在“赛俩目"的往回之间得以冰释。互道“赛俩目"寄予穆斯林弟兄间无比真挚的情感。穆圣说:“人们中接近安拉的人就是向人道赛俩目的人。"

色俩目的方式:

最佳方式:开始道赛俩目的人说:“安赛俩目而来库木,我热哈麦屯拉黑,我白热卡土乎。"回答赛俩目的人说:“我尔来库孟赛俩目,我热哈麦同拉黑,我白热卡土乎。"这样回答表示亲切和对问安者的重视。

真主说:“当人以祝贺词祝贺你们的时候,你们应当以更好的祝贺词祝贺他或以同样的祝贺词回答他。"——《古兰经》

一个人来见先知说:“安赛俩目尔来库木",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先知说:“十件善功";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人,说:“安俩目尔来库木,我热哈麦同拉黑,"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说:“二十件善功";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人,说:“安赛俩目尔来库木,我热哈麦同拉黑,我白热卡图乎,"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说:“三十件善功"。——圣训

赛俩目的礼节:

1 进门的人先向屋内的人道赛俩目。

2 客人先向主人道赛俩目。

3 站着的人向坐着的人先道赛俩目。

4 行走的人向停站的人先道赛俩目。

5 乘骑的人向步行的人先道赛俩目。

6 年轻人向年长的人先道赛俩目。

7 人少的向人数多的先道赛俩目。

8 穆斯林先向阿訇道赛俩目。

9 知识少的人向知识多的人先道赛俩目。

10)学生先向老师道赛俩目。

11)男子先向妇女道赛俩目。

12)丈夫先向妻子道赛俩目。

13)进入会场或离开会场应道赛俩目。

伊斯兰教法系列-2 论污秽物
伊斯兰教法系列-2 论污秽物

第二章 论污秽物



第一节 污秽物的种类

1、自死物非按教律规定所宰的和从活牲畜身上割下来的肉均属自死物。艾布瓦格迪的传述:穆圣说:"从活牲畜身上割下的肉,实属自死物。"

以下三种例外

a、死鱼、死蝗虫是洁净的。伊本·欧玛的传述:穆圣说:"两种死物、两种血液是合法的。两种死物是鱼、蝗虫;两种血液是肝、脾。"穆圣也曾指着大海说:"海水是清洁的,海里的死物是合法的。"

b、无血液的死物,如蚂蚁、蜜蜂等是洁净的,若它掉进液体食物中而死时,不会污染食物。沙菲尔派主张:它是污秽的,但它掉进液体后,液体不变质时,可以使用。

c、死物的骨、爪、角、毛、羽、皮等,论其本质是洁净的,不是污秽的。教法学家祖胡勒针对大象等兽的死骨说:我见过部分前辈的学者,他们用此梳头、盛油,并没主张它是污秽的。

伊本·安巴斯的传述:有人给美姆奈的奴仆送了一只羊,尔后羊死了,穆圣路过时说:"你们何不剥下它的皮子,一熟而用呢?"他们说:它是自死物。穆圣说:"吃为非法。"

伊本·安巴斯的传述,我自从诵读了这段:(你说:"在我所受的启示里,我不能发现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除非是自死物,或流出的血液,或猪肉——因为它们确是不洁的——或是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犯罪物。"

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你的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六:145)经文后主张:吃自死物为非法,用其皮、牙、骨、鬃、毛为合法。故死物的乳酶、奶也是洁净的。因为圣门弟子们,在解放伊拉克后,吃了拜火教徒的乳饼。与此同时,那些所宰的牲畜被论为自死物,有人问苏莱曼:死物的奶酪、奶油、皮是否合法?他说:真主在经典中允许的为合法,禁止的为非法,默认的为认可。

2、血液真主说:(你说:"在我所受的启示里,我不能发现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除非是自死物,或流出的血液,或猪肉——因为它们确是不洁的——或是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犯罪物。"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你的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六:145)。

凡从被宰物身上流出的血,或经血都是污秽的,但一点滴血不算污秽。伊本·朱勒吉说:经文中所述的是从动、静脉血管中流出的血,毛细血管的血不属于污秽物。有人问艾布米哲里资:被宰物刀口中的血、漂浮在锅面上的血是否属污秽物?他说:不是污秽物,禁止的只是动、静脉血管中流出的血。阿依舍的传述:我们原来吃血沫漂浮在锅面上的肉。哈桑说:穆斯林们曾带着伤口礼拜,欧玛也曾经伤口流着血而礼拜。

艾布胡勒认为:礼拜者在拜中流出一两滴血,无碍于拜功。跳蚤的血和从疮口中渗出的血不算为污秽物。有人问艾布米哲利兹:染在身体和衣服上的脓是否属污秽?他说:不是污秽物,真主叙述了血,而没有叙述脓。伊本·泰米叶主张:必须清洗染在衣服上的脓和脓血,尽管无依据定其为污秽,但小心为宜。[注3]

3、猪肉真主说:(你说:"在我所受的启示里,我不能发现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除非是自死物,或流出的血液,或猪肉——因为它们确是不洁的——或是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犯罪物。"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你的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六:145)。

故猪的全部都是污秽的,天性憎恶的。但有些学者主张:用猪毛可以作刷子或刺孔用。

4、呕吐物及大、小便众学者决议:呕吐物和大小便都是污秽物,但少量的呕吐物不算污秽物,未吃食物的婴儿的小便,一冲洗则净。温姆盖斯的传述:我带着未吃食物的婴儿来见穆圣,婴儿在穆圣怀中小便了,穆圣要了水,冲了自己的衣服而没有洗。阿里的传述:穆圣说:"男婴的小便,一冲则净;女婴的小便清洗则净。"盖塔德说:此段圣训指的是未吃食物的婴儿。对于已吃食物的婴儿的小便,必须清洗。总之,吮乳婴儿的小便,一冲则净,吃食物的婴儿的小便,当清洗。允许冲洗的道理是:人们喜欢抱婴儿,难免婴儿在他们衣服上小便,故冲洗会带来许多方便。

5、 浓白水(外吉)所谓浓白水,是指小便后遗出的白水,它是污秽的。阿依舍说:小便后,遗出浓白水者,则必须清洗生殖器,洗小净,不必洗大净。伊本·安巴斯说:见精液则大净,见欢水、浓白水则小净。一说:见浓白水、欢水时,清洗生殖器并做小净。

6、欢水(麦兹)它是无论男女,想到性交,彼此逗乐时,不知不觉遗出的白粘液。众学者定其为污秽,它污染到身体,则清洗,污染到衣服,一冲则可。因为允许冲洗的道理是未婚男女的衣服难免受此污染。但它比婴儿的小便稍洁净。阿里的传述:我是一个多欢水的人,因为我是穆圣的女婿,觉得难为情去请教他,故我托人去请教穆圣。穆圣说:"应洗生殖器,做小净就行了。"候奈福之子赛海里的传述:我长流欢水,常洗大净感到困难,后来,我请教了穆圣,穆圣说:"只洗小净就行了。"我说:主的使者啊!我的衣服染上白粘液怎么办?他说:"你可以用一捧水冲洗它。"一说:我长流欢水,我去见穆圣,向他请教此事,他说:"你用一捧水冲洗则可。"

7、精液(麦尼)部分学者定精液为污秽。其实,它是洁净的。湿精液,清洗为宜,干精液,一搓即可。圣妻阿依舍说:我曾搓穆圣衣服上的干精液,清洗湿精液。伊本·安巴斯的传述:有人问穆圣,染在衣服上的精液怎么办?他说:"象痰、唾液一样处理,用布块或香草一擦便可。"

8、穆斯林不可食的动物的粪便穆斯林不可吃的动物的粪便是污秽物。伊本·麦赛吴德的传述:穆圣进厕所,教我给他找三块小石头,我只找到了两块,没有找到第三块,就拿了粪蛋,给他送去。他只拿了两块石头,扔掉了粪蛋。他说:"粪蛋是脏东西。"一说:"驴粪蛋是脏东西。"因难以提防,牲畜的一丁点尿染在衣服上时,可以不洗。穆斯林之子沃里德说:我问奥咱尔,象骡、马、驴等动物的小便怎么处理?他说:圣门弟子在战争年代,从未清洗过染在身体和衣服上的牲畜的小便。穆斯林能吃的动物的粪便,马立克、艾哈默德及沙菲尔派的部分学者主张:是洁净的。

伊本·泰米叶说:任何一位圣门弟子都未主张其污秽,断其为污秽是后辈学者的主张。艾奈斯的传述:阿克里的一伙人来到麦地那后,患了厌食病,穆圣命令他们喝奶驼的尿和奶。由此可见,驼尿和其它肉可食动物的尿为洁净。伊本·蒙宰尔说:认为那是专指那一伙害病的人,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特定的律例,要凭可靠的证据来确定。在古今药物中,驼尿的使用较广,这说明肉可食的动物的粪便是洁净的。邵卡尼说:牲畜粪便的洁净与否,取决于能否食其肉。

9、吃过粪便的家禽家畜吃过粪便的驼、牛、羊、鸡、鹅,其肉味有所变质时,严禁吃其肉,喝其奶及骑乘。如果强制它停止吃粪便,让它吃洁净的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肉味正常时,则不然。伊本·安巴斯的传述:穆圣严禁饮用吃过粪便的动物的奶,并禁止骑乘它。舒尔布之子欧玛的传述:穆圣禁止吃家驴肉,禁止骑乘吃粪便动物,并禁止吃其肉。

10、酒众学者断定:酒为污秽物。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污秽,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古兰经》五:90)。部分学者主张:酒不为污秽物,经文中酒为污秽物是指精神污秽,非物质性污秽(物质性的污秽和精神性的污秽要分开,物质性的污秽会污染我们的身体、衣物等,要洁净之;精神性的污秽不一定会污染我们的身体、衣服,但会污染我们的精神,要远离之)。真主说:(故你们应当避开污秽及偶像)(《古兰经》二二:30)。

由此可见,偶像是精神污染,并非一触摸会污染。经文中所述的恶魔的行为是指,恶魔借此给你们投入愤恨和仇视,阻止你们记念真主,礼拜。在《和平之道》一书中说:酒的本质是洁净的,禁止使用,是因为饮酒后会带来种种害处。如烟草的本质虽是洁净的,但定为非法,不定为污秽物。因为凡是污秽的,都是被禁止的,凡是被禁止的不一定都污秽,定为污秽是为了禁止使用。如禁止男人穿丝、戴金,其实丝绸和金子都是洁净的,如果读者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为什么禁酒。

11、狗狗是污秽的。狗舔过的器皿必须清洗七次,第一次用土擦。艾布胡勒的传述:穆圣说:"你们的器皿当被狗舔了的时候,令他清洗七次,先用土擦。"假若狗舔了固体食品的时候,只扔掉被舔的及周围的食品,剩余的是洁净的。狗毛和狗皮一熟则净,不是污秽的。

注3:马立克派主张:从疮口中流出的血无论是自流,或无意的挤、压流出的血,超过一金币则不坏小净。故意挤、压流出的血,超过一金币则不然。沙菲尔派主张:染在衣服上看不清楚的猪、狗的一丁点血迹不算为污秽,能看清的算为污秽。眼、耳、鼻中流出的少量的血不算污秽,象粉刺、脓疮中及放血流出的血,只要不超过疮口的范围,也不与水混合在一起时,不算为污秽。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