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天课
天课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每一个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公元622年穆圣迁徙麦地那后的第二年确定了天课制度,并将完纳天课作为每个穆斯林必需履行的主命。天课是阿拉伯语则卡提"的音译。意为洁净、廉洁等"。天课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心灵,二是净化财产。就是说使完纳天课者的思想、精神不断得到升华,摆脱吝啬的控制。缴纳天课可以在各阶层、各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美德,逐渐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助于财富在社会上流通,使耕者有其田、孤寡有所养、饥寒交迫者有衣食。

穆圣在世时,天课由穆圣派人到各地收缴,然后送到麦地那,再由穆圣统一使用,分配给穷人,或用于解放奴隶和国家开支等。

缴纳天课的含义

真主说:

信道而且行善,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将在真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没有恐惧,也不会忧愁"。(2277

实行天课制度,富人既完成了施济的责任,而被资助者有了依托和生活希望。慷慨完纳天课者在今世将会相安无事,享受许多的赞誉;被人们称为好人、善人、仁义者、慷慨好施者、敬主爱人者、爱教门之士等美名,广泛得到人们的尊重。在后世更能得到安拉的优厚报酬,真主表扬他们说:确信天经,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并确信真主和末日的人,我将赏赐他们重大的报酬"。(4162

一位法学家说过:你们要坚持施舍,无论多寡,施舍可获得十样好处。今世五样:1、洁净财产。2、涤出罪过。3、使穷人快乐。4、保护财产,给养宽裕。5、消灾减难。后世五样:1、替施舍者防避火狱。2、减轻清算。3、秤盘加重。4、迅速通过仙桥。5、升高乐园里的品级。

吝啬拒纳天课者在今世人身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终日为自己的财富煞费苦心,不知怎样存储最安全,因而背上许多的外号,如:守财奴、小气鬼、吝啬皮、一毛不拔等。因聚财而亲友远离,为富不仁。在后世将遭到安拉严厉的清算,等待他的是凌辱的刑罚。真主谴责他们说:

吝啬真主所赐的财产者,决不要以为吝啬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其实那对他们来说是坏事。末日里,他们吝啬的财产要向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脖项上。"(古兰3180

穆圣说:真主给了钱财而不交天课的人,复活日,那些钱财会变成蛇蟒,剧毒无比,露出两颗獠牙,缠住他不放,并张开两颌对他说。我就是你积攒的钱财,我就是你储存的财宝。"(布哈里圣训集)

上述《古兰》和圣训"的教诲,一再强调完纳天课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伊斯兰教中如果说诚信是念功的话,拜功则是身功,天课就是财功。在末日,只有具备虔诚的信仰和善良的功修才是脱离火狱进乐园的重要保障。 总之,积累的财产,只有诚心为安拉而施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哭声到来人间,带着别人的哭声回归后世。天课是五功中最容易遵行的,既取得安拉的喜悦,又救济了贫苦艰难的人。每年只抽出百分之二点五,就完成自己的天命。如果不抽出这点义务",自己的财产便都是不合法的。所以说则科特"意为纯洁"。譬如一头牛,它的肉是洁净的,但若不以安拉之名宰,不把血流尽,肉便是非法的,则科特也是同样的道理。《古兰经》警告不抽天课的人:窖藏金银,而不施舍于主道的人,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两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你们尝尝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滋味吧。"(934—35)经文中把积攒金银的人不用于主道的结局,说得这么严厉。用烧红的金银烙吝啬者的各个部位。同时,把刑罚说成报喜,这在修辞学中,称为似夸实贬",十分耐人寻味。

​斋月的贵重
​斋月的贵重

斋月的贵重


《古兰经》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斋月的贵重:

1、"莱麦丹"月是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辨真伪的月份。

2、"莱麦丹"月是隐藏着"盖德尔"夜的月份,那一夜真主形容过:"胜过一千个月"。

3、斋戒在伊斯兰教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斋月的斋戒被定为每个成年男女穆斯林应遵守的主命。

《古兰经》中说:"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

穆圣说:"这一月是安拉的月份,它贵过一年中任何一个月。"


穆圣传述斋月的贵重有以下几点:

1、"莱麦丹"月是打开天堂之门,关闭火狱之门,监禁恶魔的月份。

2、斋月里,信仰者的信仰不断增强。

3、斋月是所有月份中最高贵的一个月。

4、"莱买丹"月是月初慈悯人,月中饶恕人,月末从为狱中释放人的月份。

5、在斋月中,谁若履行了一件副功,谁将会更加接近安拉,并获得如同其它月份中完成的主命义务所获得的报酬。

在这一月中,谁若履行了主命义务,他将获得相当于其它月份中主命义务的七十倍赏赐。


历史上斋月的贵重:

"莱麦丹"是第一晚夕降示给伊卜拉欣经典,第六晚夕降示给穆萨《讨拉特》,第十三晚夕降示给尔萨《引支勒》经典的月份。白德尔战役和解放麦加就发生在斋月的一天。所以"莱麦丹"月也是穆斯林军队大败敌军的月份,是战胜欲望,战胜嗜好的月份。

蒙昧时代的人们非常重视"莱麦丹"月,到了伊斯兰时期,对"莱麦丹"月更是尊崇倍至。"莱麦丹"月是《古兰经》中唯一提及的月份,真主赞誉了它——最崇高的赞誉。"莱麦丹"月的贵重难以用数字统计。假若我们特意地形容这一月份,可以说,它是教育人、改造人的月份。

说"莱麦丹"月是教育人的月,是因为斋戒有助于人性的正直和纯洁,净化人的心灵,用监察的创造者的恩惠妆饰自己,并且从隐微处、明显处害怕真主。因为斋戒隐蔽于人类和他们的尊大崇高的创造者之间。毫无疑问,真主赏赐给最大的恩典就是"莱麦丹"月中斋戒的恩典。如果人们知道了这个月中的诸多好处、吉庆,那么,就会盼望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寻求它。

穆斯林在这贵重月份中守斋戒、礼副功拜、施舍财物、多做善功、做虔诚忏悔、祈求真主护佑,所有这些行为不是任意的个人见解,也不许可不同地方的穆斯林各行其是,这些行为的指南来源于《古兰经》的启示,使全体穆斯林采取同样的方式表达对真主的敬畏和顺从。

尊贵的"莱麦丹"月是穆斯林学习和参悟《古兰经》之月、是自我反省的忏悔之月、是善良和施舍之月、是向伟大真主祈求之月,在尊贵的斋月里,封斋人的"独阿一"将获得真主的准承和接受。

杭州凤凰寺
杭州凤凰寺

杭州市凤凰清真寺


凤凰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上,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公尺,建筑面积约1370平方公尺、礼拜殿面积约570平方公尺,寺内有水房及殓建筑面积房等附属设施,是伊斯兰宗教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杭州伊斯兰教的礼拜中心;凤凰寺于2000年1月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授予"全国模范清真寺"的荣誉称号、2001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之一,成为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凤凰寺又名"真教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是中国沿海地区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另三处为:扬州的仙鹤寺、泉州的清净寺和广州的怀圣寺)之一,在阿拉伯国家中也享有盛誉。凤凰寺即清真寺,因寺院建筑结构似凤凰展翅,故名。寺内大殿是最古老的建筑。正殿没有梁架。殿顶上起攒尖顶三座是宋代的遗物。中间一座上刻《可兰经》文,相传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时设置的。寺内还保存有阿老丁墓碑等阿拉伯文碑刻。远在五代,杭州与阿拉伯国家就有友好往来。如今,这里是杭州伊斯兰教的礼拜中心。


该寺的历史悠久,它创建于唐朝(618—907),到宋朝(960——1279)时被毁掉。1281年,元朝(1206—1368)著名伊斯兰教人物阿老丁开始重修,明朝(1368—1644),在1451—1493年期间再次扩建重修,最终形成凤凰寺的建筑群规模。1646年,清朝政府下令再次重建,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1953年大修后保存至今,于1961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用高大的砖墙围合,寺内主要建筑物为门厅、礼堂、大殿。大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为元代所建,由三个穹隆顶相连成长方形砖结构无梁殿顶,外观作成三个攒尖顶,中间为重檐八角,两边为单檐六角,是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产物。内部以圆拱门相通,内壁四隅上端转角处作菱角牙子叠涩。殿内彩画是明代遗物,外墙粉刷白色。寺内碑廊中存古碑数通,碑文记录了凤凰寺历代维修情况。


现存的凤凰寺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包门厅、礼堂、礼拜殿等。其中礼拜殿是元朝时代的无梁建筑。寺内还珍藏着不少文物和艺术品,主要有木制的"经函"和一些碑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先后3次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06月25日,凤凰寺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什么是伊斯兰教
?什么是伊斯兰教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伊斯兰是什么?怎样才能加入伊斯兰?

任何宗教、任何团体、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信仰纲领、组织原则、思想基础、宗旨和目的,这就叫做党章和党纲,如果有人原意加入,可以先看这些章程,如果觉得它真实、合理、诚恳、无欺,可以作为人生的目标,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加入,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对于党章与党纲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应时刻牢记,恪守无违,忠心耿耿,誓死不渝,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来升华自己的道德,争做一名标兵和楷模。

伊斯兰是道集大成的宗教,它也毫不例外地具备上述所提出的要求。无论如何人,只要他愿意加入伊斯兰,就应当首先对伊斯兰赋有理性的基本原则加以了解,然后再接受它,这样才能对其深信不疑。

伊斯兰告诉人们:这个物质世界不是永恒的,今世也不是人生的终点,人在出生之前就早已存在了,死后也将继续存在。人自己并非创造者,他周围的无生物也不能使他从无到有,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无生物是没有理智的,那么,是谁创造了他,使他从无到有的呢?是真主——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主宰,只有他才能使人以及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他掌管人类的生死,他创造了一切,如果他意欲,顷刻间他可以使其化为乌有。宇宙间的一切没有任何可以作为他的匹敌,他固有、永恒、无始、无终、永存、永生,他能而无所不能,知而无所不知,任何事物都不能隐瞒他,他公正而绝对公正,这公正绝不与人类的相对公正同等,他制定了宇宙的法规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观规律,他使万物都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先天他就制定了它的细规细则,无论是有生的、无生物、行为动静,都不会偶然产生,都是由他的意志自由决定的。他赋予人理智,用以辨别是非,对于他周密而又精细的安排,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短暂的今生之后安排了一个永恒的后世,使善者得以善报永居乐园,使恶者必遭恶报永坠火狱。

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主宰,是赏善罚恶的主宰,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的跟前替人说情呢?只有真心为主的善举才是接近主的唯一阶梯。

在他创造的宇宙中,有些是我们直观可以看到的,有些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些被造物,有些是生物,有些是无生物。有些专事作恶,我们把它称之为恶魔;有些介于两者之间,他们中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时我能们看见,有时我们则不能看见,我们把这种生活在四维空间的生物叫做精灵。真主从人类中选拔了一些人,并命令他的天使把发自他的法律启示给他们,以便他们奉真主的命令向世人传喜讯和警告,我们把这些人称之为真主的使者,这些就是历代先知的经典中所载的(共有一百零四部)。随着时代的变迁,后者废除或包含着前代经典中的内容,这些经典中的最后一部就是《古兰经》。《古兰经》的降示废除了前代的一百零三部经典,原因是前代的有些经典已经失去,存在的均已被篡改,其真本已不复存在。只有《古兰经》与世长存,永不变更。那些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便是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其父亲阿布杜拉,他是一位封印的先知,他之后再无先知直至末日,他的教门汇集了所有天启的宗教,是最完美的信仰。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立法原则,是正信的根源,坚定不移地相信它是来自于真主的经典者,才能堪称为一个有正信的人(信士)。既然《古兰经》是真主为引导世人而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伊斯兰是世界性的正道,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正确的信仰,都能成为穆斯林,那么,必须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种信仰。

它简单明了,即口诵清真言、作证词:我作证"除独一无二的真主,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真主的仆人"。无论是谁,只要他诚心敬意地念了它,那么他就是一位穆斯林,在伊斯兰国家就是一位合法的公民,他可以享受到一个穆斯林应享有的权利,当然,他必须履行伊斯兰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各项功修。这些功修简单易行,毫无困难,而且对自身也有很大的裨益。

首先是两拜晨礼(时间是在黎明升起直至太阳出生之前),在这两拜里与真主交言,祈福避祸,在礼拜之前需要洗小净,洗身体的局部,如果没有大净者需要洗全身,参看《清洁与拜功》。在中午日偏后(约十二点十五至三点时间内),礼四拜叫晌礼拜;在三点半之后至日落前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叫哺礼拜;日落后(从日落后至晚霞消失,在这段时间内)礼三拜叫昏礼拜;最后是从晚霞散尽直至黎明前,在这段时间内礼四拜叫霄礼拜。这就是一昼夜之间的主命拜,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这些功修,无论是谁、也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应尽力遵守,直接向真主祈祷,无需任何媒介。

其次,要在每年伊历的"赖麦丹"(九月)封一个月的斋戒,被称为斋月。穆斯林在这一个月内,每天早晨在黎明之前吃饭,然后在白天不允许吃饮,不允许过性生活,通过这样一个月的修炼,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净化,肠胃得以休息,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与此同时,在这个月内还要积极行善,劝善戒恶,以此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道德风尚。斋月的另一大益处就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激发富人对穷人的恻隐之心和怜悯之情。

第三:有钱人在满足了自身和家庭的需求之后,年终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一次清理净化,拿出百分之二点五的用以周济贫民、孤寡和一些无依无靠的人等等,这对他来说是很微不足道的。尽管这样,他对需求者来说确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帮助,它能增强人与人之间团结和友爱,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济世良药。

第四:伊斯兰为人类制定了一系列有秩序、有规律的社会活动,有些活动是日常的简单聚会,那就是每天礼五时拜的形式,它和学校上课一样,分几个课室,每天大家在一起礼拜就类似这种情境。

礼拜时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是站在真主的阙下,虔心拜主,与主交言,这种集体礼拜的效用则是: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精神团结、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共迈乐园。

每次集体礼拜最多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无论是工人、农民、商人、学生都不会有任何困难,如果有人因故未能参加这种集会,他可以在家中自己去做,也不会受到任何责备,只不过他失去了集体礼拜的报酬而已。

有些活动是赋有生机的,比如每一周的聚礼,聚会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成年的、理智健全男子必须参加这种活动。

有些活动如同在城市里召开的大型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我们把它称为会礼,这种活动并不强制人们去参加,历时不到一个小时。

就像人大会一样,每年按时在一个地方聚会,这对每个人来说确是一次思想受到教育、言行受到熏陶的良好的机会。聚会期间,人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改进自我、促进自我、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再接再厉。这种聚会,作为一个穆斯林如果他有能力一生中必须参加一次,这就是伊斯兰的朝觐,以上这些就是伊斯兰要求必须履行的基本功修。

现在我们再谈谈它的部分戒律,那都是正常的理智认为是丑恶的、应当远离的事物,如无故杀人、侵害他人的财产与利益、亏害他人、酗酒闹事、奸淫乱性、放高利贷、说谎欺诈、背信弃义、临阵逃脱、忤逆父母、无中生有、道听途说、背谈多端、发谎誓、作伪证等等,这些罪恶中最大莫过于忤逆双亲、不义和作伪证,作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或者是违背了真主的部分禁令,只要他向真主忏悔,知过改过,寻求真主的宽恕,真主就会饶恕他,因为真主是多恕的、宽宥的,如果他执迷不悟、不觉醒、不忏悔,那他就是个犯罪者,复生日必定受到真主的惩罚,不过其刑罚是有限的,不会像那些否认主的一样在火狱之中永居。

要是一个人否认了信仰中的某个基本原则、或信仰基础、或对其有所怀疑,或对当行可止的予以否认,或否认《古兰经》中的任何一段经文,那就叫叛,就是背离伊斯兰的行为,在伊斯兰的法律中任何罪过莫过于叛教,用现代的法律说就如同叛国。如果他不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必自食其果,今后两世难逃罪责。

一个穆斯林,虽然他未能完全履行真主的命令,违背了他的部分禁令,只要他承认应当作,必须止,他仍然算是一个穆斯林,但他是有罪的,信仰问题就不同了,比如一百条中他承认九十九条,而否认其中的一条那他也算是叛教。

是一个穆斯林不一定是一个穆民,比如一个人加入了某个人组织,他参加组织的会议,也作捐献,也能尽一个组织成员应尽的义务,但就是不接受其基本原则,拒不承认它的健全体制,他加入的目的只是为了搞破坏、作奸细、当密探,这种人我们称之为伪信者,因为他虽然口称归信,念作证词,甚至表面也做功修,他也不能算真正归信,他在真主那里是不能逃脱刑罚的,甚至会罪加一等,这种人尽管也被称为穆斯林也罢!因为人们只能看其表面,只有真主才能洞悉人们的内心和隐私。

如果一个人能归信伊斯兰的基本原则,对真主诚信无疑,远离配主的行为、信天使、信经典、信末日,信好歹的前定,念作证词,礼五时拜功,封伊历九月"赖麦丹"的斋戒,交纳天课,如有能力终生朝觐一次,远离真主的禁令,那么,他既是穆斯林又是穆民,不过正信的核心还未能真正显示出来,也可以说还不能算得到正信的乐趣,直到他脚踏实地的履行一个穆斯林、一个穆民所应遵循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曾以最能表达人们心声的、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描述了通向这条道路的方法,它包含着今后两世的福利:即一个穆斯林应时刻牢记,在他行起坐卧、公开独处、无论身居何处,真主都观察着他的所作所为,都与他同在,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观察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他就不敢违法乱纪;每当他想起真主时时刻刻都与他同在时,他就不畏惧、不胆怯、不绝望、不忧虑、不寂寞,他知道只有真主才是他的拯救者,他只向真主祈求,只向他求救。一旦他犯了错误,他就急忙向主忏悔,他知道只有真主才能赦宥其罪过。以上所说的是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让人们认识真善的《圣训》中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了概括:"你崇拜真主,就如同看见真主一样,如果你没有看见真主,须知,真主是观察着你们的。"

 爱人属于敬畏安拉
爱人属于敬畏安拉

敬主爱人

—— 2013年(伊历1434年)盖德尔夜的演讲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在这吉庆的夜晚,向大家致以赛俩目问候。

"盖德尔"夜,是高贵之夜。所有的夜晚都是真主创造的,那为什么"盖德尔"夜比其他夜晚高贵了呢?《古兰》降示在这个月份,"盖德尔"夜也因此而高贵。"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 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麽?那高贵的夜间, 胜过一千个月, 众天神和精神, 奉他们的主的命令, 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 直到黎明显著的时侯。"(97:1—5)

"盖德尔"夜的另一层含义是定然之夜,"定然"是由"定"和"然"组成,"定"是盖达(قضاء),真主在艾则力(世界未被创造之前)所预定的一切;"然"为盖德尔(قدر),在后天中真主使万事万物按"定"的规则逐一实现。因此,"盖德尔"夜的意思是,在此夜真主重新安排"盖达",然后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实现"盖达"。这一夜如果我们平安了,那么未来一年就平安了;如果这一夜成功了,那么未来一年我们就成功了;如果这一夜获得了"盖德尔"的吉庆,那么未来一年也就有了吉庆。

何谓"复活"盖德尔夜?为什么要说"复活",经云:夜晚是睡觉休息的时候,睡觉是小死亡。我们在此夜熬夜记念真主、诵读《古兰》、礼拜、向真主求饶、为活着的人和已故的亡人做祈祷,以我们清醒的状态、熬夜求饶的决心而使此夜鲜活起来。

伊斯兰是博大精深的,人类全部的理智聚集起来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古兰》,更无能于表达其深奥的内涵。《古兰》云:"假若用大地上所有的树来制成笔,用海水作墨汁,再加上七海的墨汁,终不能写尽真主的言语。真主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31:27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德"字。

穆圣(祈主福安)是万圣万贤的领袖,是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政治家,空前绝后的社会改革家,但《古兰》中没有从这些方面来形容先知,而是说:"你确是具备一种伟大的性格的。"(684)穆圣(祈主福安)说:"我被差为圣,只是为了使各种美德臻于完善。"又说:"历代的先知就像一座美妙绝伦的宫殿一样,美中不足的是缺一块砖,而我便是那块砖。"

因此,用一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德"字。

这是我们2010年"盖德尔"夜的演讲——以德立教。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么非"中正"二字莫属。

《古兰》云:"我这样使你们成为一个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成为世人的作证者,而使者成为你们的作证者。"(2:143)穆斯林最大的特点就是中正,因为真主使我们成为了中正的民族。我们是最优秀的民族,优秀之处就在于中正。中正就是不左不右,不搞极端,不过分也不怠慢。

因此,用两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中正"两字。

这是我们2011年"盖德尔"夜的演讲——中正之道。

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真善美"三字。

真善美是整个人类的追求,每个民族、每个群体、每种主义和每个宗教都在追求真善美,甚至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在追求,但只有伊斯兰才真正体现了真善美,也只有伊斯兰用"伊赫桑"(إحسان)一个词涵盖了"真"、"善" 、"美"三个方面。试问,世界上除了伊斯兰外还有哪个宗教或主义可以用一个词来涵盖"真善美"?

因此,用三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那就是"真善美"三字。

这是我们2012年"盖德尔"夜的演讲——伊斯兰的真善美。

那么,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伊斯兰的话,应该是哪几个字呢?

敬主爱人!这是我们今天晚上演讲的主题。

空口无凭,要拿证据来证明"敬主爱人"可以概括伊斯兰。

《古兰》是真主降示给我们使者穆罕默德——封印万圣的至圣的启示,是封印万经的至经。因此,《古兰》经文是最有力的证据。

《古兰》中有一节经文最特殊,也最贵重。

这节经文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没有哪节经文比这节更特殊,更贵重的了。这节经文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牙牙学语,长辈们就教我们吃饭时要念"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但是,往往我们最熟悉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最陌生的。

我们去国外的时候,会发现有的伊玛目领拜时,高念的第一句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而不是"一切赞颂,全归真主……"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众派有四大教法学派(مذهب),大家一致主张这四大学派都是正确的,但各个学派之间学术观点不同,伊玛目沙菲仪认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开端章——法谛海中的一节经文。伊玛目马利克认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不是《古兰》经文,是章与章之间的隔断。伊斯兰是各个宗教中最中正的宗教,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认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是《古兰》经文,否则不会出现在《古兰》中,但这节经文是独立的。

一位美国的学者把《古兰》的原文输入电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数字奇迹,其中包括:بِسْمِ اللَّـهِ الرَّحْمَـٰنِ الرَّحِيمِ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句经文由19个字母组成。

1)《古兰》共计114章,这节经文共出现114次,114是19的6倍。

(《古兰》共计114章,除第9章《忏悔章》外其余113章每章章首都有这节经文,而第27章《蚂蚁章》除章首一次外,中间还有一次。)

2)"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中含有四个名词, 其中"名"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1 9次;"安拉"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2 6 9 8次,是1 91 4 2倍;"至仁的"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5 7次,是1 93倍;"至慈的"一词,在《古兰》里共出现过1 1 4次,是1 96倍。

3)最初降示的五节启示由1 9个单词、7 6个字母组成,7 6是1 9的4倍。这五节经文出现在《古兰》第96章《血块》章,按照《古兰经》编排成册的章序来算,这一章是倒数第19章。该章共有2 8 5个字母组成,而2 8 51 91 5倍,该章共有19节经文。

4)《古兰》的1 1 4章当中,有2 9章是用字母来开头的,而这些字母在该章里出现的次数,也是19的倍数。譬如:第5 0章《戛弗》章以ق 这个字母开始,这个字母在这一章里共出现5 7次,5 71 9的3倍。

1400年前颁降的《古兰》是摆在我们眼前、可验证的、实实在在的奇迹,这是来自真主的启示,绝非人的创作。这一点有力地反驳了一些质疑者,他们说:《古兰》是默罕默德的自创,或与他人合作的产物。大家想想,人能做到这一点吗?1400年前,写一部涵盖这些数字奇迹的著作,然后让后人发明电脑发现这些奇迹?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古兰》是真主降示的启示。

《古兰》是奇迹,它所有的词汇都是由28个字母组成的,阿拉伯语也是由这28个字母组成的,只不过排列次序不同,这个排列恰恰就是奇迹所在。假如用一个汉字来概括整个宇宙,那就是"序"字。

著名经注《鲁哈白亚尼》云:真主降示给人类的104部经典涵盖了所有的知识,而《古兰》则涵盖了之前被降示的103部经典的精华;而《古兰》的精华浓缩在《古兰》开端章中,而《开端章》的精华则浓缩在"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这节经文中。

因此,"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涵盖了所有的经典,所有的启示。这节经文有着很深奥的内涵,穆圣(祈主福安)说:"凡是有意义的事情,没有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开始时,那这件事情就没有福分可言。"

原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韩生贵阿訇在一次会议上说:"伊斯兰就是尊重造物主,疼慈被造物。"尊重造物主,就是敬主;疼慈被造物,就是爱人。

2007年,本人应邀参加广东伊斯兰学术论坛时,发表《论伊斯兰的最高宗旨——敬主爱人》一文,其中谈到:近代中国四大阿訇之一的达浦生阿訇说:"故其为教也,以'敬主爱人'为宗旨,以顺从主命为功夫,以享受和平乐园幸福为究竟。夫敬主,天道也;爱人,人道也;顺从,天职也;享受,归宿也。"(伊斯兰六书)

特斯米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奉真主之名"表达了敬主;后半部分"至仁至慈的"则表达了爱人。

我们以吃饭为例:当一个穆斯林饭前诵念"奉真主之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安拉创造了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从而生出了粮食,是安拉赐给了他佳美的食物。在我们享受真主赐予各种各样美食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饥饿而死。

当一个穆斯林饭前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必须做到所吃的东西是合法的(海俩里);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应该讲究吃饭的礼仪,饭前洗手、用右手取食;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应尽量少食,不褒贬食物,更不浪费食物;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要知道进食、消化、吸收等新陈代谢的过程无一不是在真主的恩典下完成的;当他诵念"奉真主之名"时,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吃饭,不是为吃而吃,而是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继而认主拜主,恪守五功,多行善事,从而获得两世的吉庆。

敬主表现在远离被禁止的事物,全心致力于真主命令的事情。口头满是敬主,而行动并没有表现,甚至还干被禁止的事情,就不算敬主。斋月中做礼拜,斋月一结束就将礼拜撇弃,这是敬主的表现吗?真主明令禁止饮酒和赌博,一个自称敬主的人执意饮酒、赌博,这是敬主的表现吗?

敬主还表现在不越权,对真主最大的不敬是举伴真主,其次便是越权。真主的权利是判决,合法与非法的判决者是真主,信士和非信示的判决者只是真主。穆民当中寻觅非穆斯林(臆断他人)是剥夺真主权利,是对真主的不敬。"……故复活日真主将判决他们所争论的是非。"(2:113)我们对事不对人,可以说某种行为或信仰是"库夫勒"(隐昧行为),但万不可臆断他人为非穆斯林,断人是真主的特权。

"奉真主之名"表达的是敬主,"至仁至慈的"则表达着爱人。"至仁的"和"至慈的"是真主九十九个尊名中的两个,为什么单单选中这两个尊名作为最特殊经文中"安拉"一词的定语,而不是其他尊名?在阿拉伯语中这两个词来源于同一个词根——"拉合买"( رحمة ),意为慈爱、怜悯,足见仁慈是安拉的所有属性中最显著的一个。"普慈"指真主在今世慈爱世人,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也无论是顺从者还是违抗者,真主都一样的保证他们的给养,同样地慈爱他们;"特慈"指真主在后世只慈爱行善干好的信士,只让他们进入乐园。

"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 : 107)因此,疼慈是伊斯兰最大特征之一。伊斯兰有五个关键词,即:伊斯兰(إسلام)、伊玛尼(إيمان)、伊赫桑(إحسان)、中正(وسطية)、怜悯(رحمة)。"拉合麦"这个词及其派生名词在《古兰》中出现的次数多达487次,这足以说明"拉合麦"的重要。

安拉的日子——阿舒拉日和使者的迁徙
安拉的日子——阿舒拉日和使者的迁徙

安拉的日子——阿舒拉日和使者的迁徙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确已派遣穆萨带着我的许多迹象出发,(我说):'你把你的宗族从重重黑暗中引入光明吧。你应当以真主的一些纪念日提醒他们。'对于每个坚忍者和感恩者,此中确有许多迹象。当时,穆萨曾对他的宗族说:'你们应当铭记真主赐给你们的恩典,他曾使你们脱离法老的臣民。他们使你们遭受酷刑,屠杀你们的男子,留下你们的女子,此中有从你们的主降下的大难'。"(伊布拉欣章,5、6节)。
我们的养主让穆萨以认主独一和践行教门的旗帜带领他的民众从卑贱屈辱的黑暗走向尊贵荣耀的光明,在这期间,为了实现这些,要求他提醒他的民众纪念安拉的日子

所有的时日非安拉莫属,但是有些日子体现了安拉的大能而变得尤为特殊,因为期间安拉援助了势单力薄的弱者,挫败了数量众多的暴徒,使他们一败涂地;在这些日子之前那些弱者曾以为他们在法老和他的暴政面前只剩下绝望、失败和屈从

穆萨(求主使他平安)在他的民众面前演讲,提醒他们伟大安拉的时光中的一天,这一天清高的安拉拯救他们摆脱了法老和他的军队,法老的臣民曾使他们遭受酷刑,屠杀他们的男子,只留下们的女子。这提醒是为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承担穆萨在出埃及之后将要告知他们的崇高使命。

不过穆萨(求主使他平安)的提醒还远远不够,安拉还将这伟大的一天成为信士们每年都庆祝纪念的日子,以便将它根植、铭记于他们的内心,所以穆萨(求主使他平安)在这一天斋戒,并命令信士们也斋戒。人们欢迎这一天,用斋戒纪念这一天,一直到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的时代,关于阿舒拉日的斋戒询问他们,他们说:"这是清廉日子,这一天安拉从敌人手中拯救了以色列民族,所以穆萨在这一天斋戒",先知(求主福安之)便说:"我们比你们更应该追随穆萨",他便斋戒这一天,也命令人们在这一天斋戒。(两大圣训集辑录)

的确,安拉以命令穆萨(求主使他平安)去做的同样事情命令穆罕默德(求主福安之),如在同一个章节中提到的:"艾列弗,俩目,拉仪。(这是)一章经,我把它降示你,以便你奉主的命令而把众人从重重黑暗中引入光明……"(伊布拉欣章,第1节),如果目标是统一的,那么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们会采用统一的章程和渠道。所以在纪念安拉的日子,其中最重要的阿舒拉日,先知(求主福安之)在这一天斋戒,并命令人们斋戒,还积极地寻求这一天,为这一天做准备,如同对待莱曼丹月一样,为了彰显这一天的精神意义,喜迎这一天的到来

在斋戒的状态下,最有利于进行思索和参悟,这是饱腹终日的人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看到,安拉是如何将莱曼丹月的斋戒和《古兰经》的下降紧密相连的,(即在莱曼丹月下降《古兰经》),以便用纯洁无暇的灵魂、清洁无染的心灵、清醒矍铄的理智接受主宰的光明指导。尽管《古兰经》是对信士们和不信道者的指导,但只有敬畏的人才会获益,正如《古兰经》所说:这本经典毫不疑问是对敬畏者的向导"。

先知(求主福安之)决定在第九日和第十日都斋戒,这不仅仅是为了有别于有经人,我们相信更是为了从精神和思想上为更好地迎接这一天做好准备。

相信安拉的援助、坚信安拉的能力、等待安拉的怜悯的人,他们有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完成所愿,但是那些悲观、绝望、厌世的人,满眼悲伤之人,不要期望他们能得到胜利,能有所进步、有所成就。安拉命令他的先知号召信士们原谅那些不指望安拉援助的人,"你对信道者说,要他们宽恕那些不盼望安拉日子的人们"(屈膝章,14节)。他们是绝望的可怜虫,害怕任何的改变,他们不但惧怕法老,甚至援助法老反对、伤害拯救他们的人。

纪念安拉的日子有很重大的意义,这促使欧麦尔(求主喜悦他)和尊贵的圣门弟子在他执政期间,选择使者的迁徙作为伊斯兰历史的开始,拒绝随从罗马和波斯人,诸如先知的出生、为圣、去世等日子作为纪念日,而用伊斯兰历法来计算

使者的迁徙是伊斯兰宣教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从此穆斯林们从被驱逐的弱势团体成为了有尊严、独立的集体和国家。此前使者(求主福安之)看他的圣门弟子饱受迫害却只能告诉他们忍耐并等待安拉天堂的回报,但是在迁徙之后他们成为了强大的军队,甚至前往罗马属地——穆阿塔,并在此回击了罗马傀儡

尊贵的《古兰经》永远的记录了使者的迁徙,并把它形容为对安拉的使者的援助:"那末,安拉确已相助他了。当时,不信道的人们把他驱逐出境,只有一个人与他同行,当时,他俩在山洞里,他对他的同伴说:'不要忧愁,安拉确是和我们在一起的'";这与穆萨(求主使他平安)的情形相似,当时他们的前面只有大海,身后是法老和他的军队,他的民众坚信他们会被法老追赶上,穆萨充满信心,坚定的回答道:"绝不然,我的养主与我同在,他会引导我"。事实果然如此

这篇文章无意讨论庆祝穆圣迁徙的教法律例,不是要将该天视为节日或者官方假期,而是说,这一天民众从黑暗被引导至光明的旗帜被举起,以便让我们多多纪念安拉的日子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