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伊斯兰教的道德观
​伊斯兰教的道德观

伊斯兰教的道德观

伊斯兰教是讲究道德的宗教,我仅就伊斯兰教的厚德观念阐述一下伊斯兰教的观点。

一、 教德:伊斯兰教以德立教,以德传教,以德兴教,最为重视道德在宗教中的作用,所以伊斯兰教认为,这个宗教是个道德宗教,是以道德教化作为首要任务的宗教。尤其在确认安拉属性和解释安拉创造世界等问题上,更是高举道德的旗帜。

说到 "教德"这个词,并不是泛指宗教道德,而是在说明伊斯兰教秉承着道德的传统和具有普世的道德高位并具有道德属性。在《古兰 经》中有关伊斯兰教,尤其是对独一安拉的描述,代表了伊斯兰教的道德准则,安拉不仅仅是造物主,而且还是道德的化身,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古兰经如何描述安拉的德行,在《古兰经》中,安拉有 99个尊名。

也就是和安拉同义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指称安拉的,《古兰经》中提到了安拉的许多美妙的名称,而且在相应的语境中反复地出现。所以很有必要注意安拉尊名的概括意义与综合含义。这些尊名的解析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安拉的大德与至高的品级。把伊斯兰教的道德归应为安拉的品格。这就从根本上解决的宗教的道德化归属,确立了伊斯兰教的道德属性,确立了以德立教。

在描述安拉创造宇宙和世界和人 类时,体现了道德的力量,号召穆斯林遵从道德教化,学习安拉的一切德行。

二、法德:伊斯兰教在确立了以德立教,安拉是道德的最高表现形式之外,在建立伊斯兰教法规方面也体现了以德立法和法中见德的特性,伊斯兰教的教法来源于《古兰经》、圣训、类比和决议。

具有不同于其他的特点。第一,它的立法基础是天启的。伊斯兰教法区别于其它人为法律在于它的立法来源,即安拉的《古兰经》与先知的圣训。每一位致力于剖析教法论断的创制者,都必须依靠这两种源泉。所有直接从这两个源泉中分支出现律例、原则也都是依照这两个源泉。第二,它包含了生活所有的要求。伊斯兰教法区别于其它法律在于它容纳了人类的三种关系:人与主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服务于家教、社会及整个人类:它既包括信仰、功修,又包括道德、交往;它阐明权利和义务,并接收安拉的明、暗的督察:它规定了生活的专门制度和普通制度。

具体地说,它包括:1、宗教功修如:清洁、礼拜、封斋、朝觐、天课、许愿、发誓等人与安拉之间的。 2、社会交往如:婚约、经商、惩罚、担保、礼节等人与人之间的。

第三,它在宗教上具有合法与非法判断的特点。其中包括人为裁判和宗教裁判两种。

第四,它与道德紧密联系。我们知道,任何法律的设置,都会将宏扬高尚的社会道德置于较高的地位,因为这是维护制度、安定社会的手段,而伊斯兰教法尤其重视道德方面的建设,它重视美德,倡导高尚的典范;它制定各种功修目的是为了纯洁人们的心灵,使其远离禁止:它禁止高利贷,目的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宽容的精神,并保护需求者;它提倡友爱和互信,反对欺骗和不义;它尊重人权,号召守约;它禁止饮酒,保护人区别善恶的标记——理智。

第五,它对于违法者实行今后两世的惩罚。一般法律对于违法者只限定今世上的惩罚,而教法还要对人们内心的恶念如嫉妒、仇视等进行惩罚,尽管这些内心的犯罪不足以得到今世的惩罚,因为伊斯兰教法重视倡导使人行好,止人做恶。

第六,它同时重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两种利益相冲突时,首先考虑集体利益,当两个人利益相冲突时,首先考虑受损较大的一方的利益,例如:鼓励集体礼拜,鼓励交易,反对高利贷等。

第七,它是永久的、适于长期执行的法律。原则性的教法是不会改变的,但涉及到推理、习俗等的利益时,可以视环境、人文、时间等作适当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充其量也只是在社会交往方面,而涉及信仰和宗教功修方面的教法是不会变更的。 通过以上对教法特点的描述,我们明晰的看到,教法的确立也是体现了伊斯兰道德的属性,以德立法,具体的事例我们可以从宗教法(念礼斋课朝),社会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等条文中感受到。以婚姻为例,婚姻对人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婚姻,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在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也能给人莫大的快慰;同时还可以生儿育女,完成种族 的繁衍,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穆斯林的婚姻制度,是根据 《古兰经》、圣训和教法而订的。

三、人德:我们最熟悉也最被重视的就是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建设和相关的道德规范,因为是规范人类的行为,所以简称为人德。这方面的论述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简单的论述一下,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相关规定。伊斯兰教不仅要求人们信仰安拉,而且还要遵循安拉为人们制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即《古兰经》所反覆强调的"信主行善"。伊斯兰教义、教法与它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密不可分,伊斯兰教的有些伦理道德规范同时又是伊斯兰的教义和教法条款。《古兰经》处处强调要行善,要公正,禁止 作恶、霸道。穆罕默德也很重视道德,他本人就是一位伦理思想家和道德实践者。他的言行是穆斯林伦理道德的典范,成为穆斯林仿效的榜样,被尊崇为"逊奈"(圣行)。他说:"后世之日,信世之功德,分量最重者,是美德,安拉最厌恶者是恶性和野 性。""我的使命是为了弘扬一切美德。"

伊斯兰教道德观之范围可说是包罗万众,它包括对安拉(安 拉)的信从、宗教的仪节、精神的遵奉、社会的行为、决策的制定、知识的追求、消费的习惯、言谈的态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其它各方面。对伊斯兰教的道德观,马明良先生做了十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本文主要引述他的观点。他认为,伊斯兰教的道德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整人与安拉之间关系的宗教伦理规范;二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伦理规范;三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规范。 1.调整人与安拉之间关系的宗教伦理规范。"伊斯兰"意为服从安拉的意志,而"穆斯林"的意思是顺从者。

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顺从安拉的安排,都在安拉的驾驭和控制之下。人作为安拉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应该赞美、崇拜、敬畏、感谢、喜爱安拉。唯有如此,才是"善"的。在伊斯兰教中,《古兰经》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或最高标准。其中关于敬畏安拉的教训约有 250 处,如:"你们当中最高贵者为最敬畏安拉者。""安拉确是同敬畏者和行善者在一起。"《古兰经》 中关于顺从的教训有100 处,如:"顺从安拉与使者的人,与安拉所赐之先知、贤哲、烈士、义人同在。"用 Muslim 的话来说,"介乎一位穆斯林与安拉安拉之间的关系,乃是一种爱与服从、全然的信任与关怀、和平与感念、坚定不移与积极主动的侍奉之关 系。" 2. 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伦理规范。

伊斯兰教在确定了人与安拉之间纵向垂直关系(主仆关系)以后,还确定了调整人与人之间横向平行关系(兄弟关系)。调整人与人之间横向伦理关系的规范,就是社会伦理规范。

伊斯兰的社会伦理规范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安拉面前人人平等。《古兰经》指出:"我以你们成为 大地上的代治者,以便我看你们怎样工作。"(10:14)全人类都是安拉造化的,人人都是安拉的仆人。因此,人不分部落、民族、种族、地域、语言、文化、门第、阶级、贫富、强弱,在安拉面前一律平等。穆罕默德更明确地指出:"你们的主是一个,阿拉伯人与波斯人毫无区别,黑种人与红种人谁也不比谁优越;所不同者只在于敬畏安拉,工作善美而已。"又说:"谁伤害异民族,我便是他的敌人。"还说:"我对你们而言,虽是圣人,但我们对安拉而言,都是他的仆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穆斯林是平等的,犹如梳齿一般。"以上种种都说明, 安拉面前人人平等, 是伊斯兰教社会伦理规范的基础和根本。

第二,人道主义。伊斯兰教有关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孝敬父母,慈爱子辈,抚养孤儿,善待奴隶,款待旅客,扶危济困,接济亲属,亲爱近邻,泛爱众生。《古兰经》指出:"正义是信安拉、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物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2:177)穆罕默德说:"有信仰的人们相亲相爱,相互同情,相互怜悯,像一个身体一样,如果这个身体上的某个器官生病,其他器官便因此而出现发烧、失眠现象。" 还说:"谁具有三种美德,安拉就用荫影掩护他,让他进乐园,慈爱弱者,孝敬父母,善待下属。""不慈小孩,不尊敬老人者,不是穆斯林;为救护寡妇和贫弱者奔波的人,相当于主道上的战士和昼 夜封斋礼拜的修士。""你不慈悯人,主不慈悯你。只有薄福的恶人才无仁慈,也得不到慈悯。"

以上种种说明,人道主义是伊斯兰教社会伦理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要求。

第三,中正均衡。伊斯兰对任何事物都主张中正、均衡原则。无过无不及。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既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又要他们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对个人与集体,既提倡群体价值,又不抹杀个人个性;等等。由于伊斯兰的社会伦理观强调中庸、均衡,所以,穆斯林在处理诸如权利与义务、个人与群体等关系时,并不存在二难选择,其中正、均衡的伦理观使他们能够较自如地处理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四,劝善戒恶。劝善戒恶是伊斯兰伦理道德观的重要内容。

3.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伦理规范。 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创造了自然万物——日月星辰,整个大 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和谐美妙,有高山、陆地、河流、海 洋,还有空气、阳光、水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无数种动物、植物。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协调有序、生机盎然的宇宙大家庭。人类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且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治者"。 因此,人除了处理好与安拉和同类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得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 要求人们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改造自然 而不滥用自然。

我们对伊斯兰教道德观的主要特点作一番总结:(1)在人与安拉的关系上,伊斯兰要求人们在牢固确立六大信条(信安拉、 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信来世)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功修(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在所有领域都要体现人与主之间的主仆关系。(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伊斯兰主张人人平等,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此外,伊斯兰主张在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均衡关系,既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又要 他们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

(3)伊斯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提出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改造自然而不滥用自然的中正之道。接近自然为了领悟大自然的奥秘所在,从而更好地把握宇宙的运动变化规律,坚定自己的信念;改造自然的目的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合理的开发自然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通过以上我们对伊斯兰教道德的解析和了解,我们知道,教德是伊斯兰教的道德基础,法德是伊斯兰教的道德途径,而人德是伊斯兰教的道德结果。完善人性,纯洁善行是穆斯林最终的追求和归宿。但是我们清楚的看到,宗教倡导的高尚道德理念在社会生活中还远远没有被理 解和遵行,有的无德,有的缺德,有的薄德。离厚德的要求相差 很远,在伊斯兰教组织,在教职人员,在穆斯林信众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憾。有的追求名利,有的卖名显夸,有的沽名钓誉,还有的追求物质利益的享乐,追求浮华,表现出与一名纯粹和虔诚的信仰者极大的差距。这些都要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宗教道德,践行北京精神的过程中加以完善和改变。我们深信,作为宗教界人士,一定会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发掘和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的纯洁自身,立行善举,完善人生。

赛俩目的礼节
赛俩目的礼节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今天你说或者回赛俩目了吗???

“安赛俩目尔库木" !主的平安、吉庆在你上!

“我尔来库孟赛俩目" !主的平安、吉庆也你上" 多么优美的祝福。

在生活中,在网上,你说或者回赛俩目吗???

一个人问安拉的使者:“伊斯兰中什么善功最高贵?"使者说:“你施舍食物,向你认识的和你不认识的人到赛俩目"。——圣训

安拉的使者说:“你们不能进天堂,除非你们有了信仰;你们得不到信仰,除非你们相互喜爱;我指给你们一件工作,如果你们做了,你们就会相互喜爱——你们互相传播赛俩目。"——圣训

“色俩目"来自至慈的安拉的安宁。互道“赛俩目"不仅是对穆斯林的规定,而且对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也有很大的作用:“赛俩目"能使素不相识的穆斯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个“赛俩目"能增加几分亲热,双方自然进入一种亲切的友谊之中,即使偶有隔阂,也会在“赛俩目"的往回之间得以冰释。互道“赛俩目"寄予穆斯林弟兄间无比真挚的情感。穆圣说:“人们中接近安拉的人就是向人道赛俩目的人。"

色俩目的方式:

最佳方式:开始道赛俩目的人说:“安赛俩目而来库木,我热哈麦屯拉黑,我白热卡土乎。"回答赛俩目的人说:“我尔来库孟赛俩目,我热哈麦同拉黑,我白热卡土乎。"这样回答表示亲切和对问安者的重视。

真主说:“当人以祝贺词祝贺你们的时候,你们应当以更好的祝贺词祝贺他或以同样的祝贺词回答他。"——《古兰经》

一个人来见先知说:“安赛俩目尔来库木",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先知说:“十件善功";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人,说:“安俩目尔来库木,我热哈麦同拉黑,"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说:“二十件善功";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人,说:“安赛俩目尔来库木,我热哈麦同拉黑,我白热卡图乎,"先知回答了赛俩目,然后坐下,说:“三十件善功"。——圣训

赛俩目的礼节:

1 进门的人先向屋内的人道赛俩目。

2 客人先向主人道赛俩目。

3 站着的人向坐着的人先道赛俩目。

4 行走的人向停站的人先道赛俩目。

5 乘骑的人向步行的人先道赛俩目。

6 年轻人向年长的人先道赛俩目。

7 人少的向人数多的先道赛俩目。

8 穆斯林先向阿訇道赛俩目。

9 知识少的人向知识多的人先道赛俩目。

10)学生先向老师道赛俩目。

11)男子先向妇女道赛俩目。

12)丈夫先向妻子道赛俩目。

13)进入会场或离开会场应道赛俩目。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基本信仰为:"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中国穆斯林称之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信仰的核心,贯穿于六大信仰当中。

六大信仰,是穆斯林的基础信仰原则,包括: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末日,信前定。正如穆罕默德教授我们的那样,信仰就是: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末日,信前定。

1、信安拉。是伊斯兰原则中的基础,是严格的认主独一的宗教,要相信除安拉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古兰经》第112章(忠诚章)说:你说:他是安拉,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据《古兰经》记载,安拉有99个美名(99种属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创造一切的主宰。信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认主独一的特点。

2、信天使。相信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各项事务,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们的功过。《古兰经》中提到了部分天使的名字及其职务:如哲布勒伊来、米卡伊来、及伊斯拉非来,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间事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

3、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最完美一部经典,穆斯林必须信仰和奉行,不得诋毁和篡改。伊斯兰也承认《古兰经》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如:旧约和新约。

4、信使者。相信《古兰经》中曾提到的所有使者,其中有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萨、尔撒(即《圣经》中的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以及未被提到的,只有安拉知道他们的数目,而最后一位圣人与使者是穆罕默德,他是最伟大,最尊贵的。负有传达"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

安拉说:使者确信主所降示他的经典,信士们也确信那部经典,他们人人都确信安拉和他的众天神,一切经典和众使者。﹙他们说﹚:我们对于他的任何使者,都不加以歧视。【古兰经2:285】

5、信后世。伊斯兰教认为: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有一天将全部毁灭。然后,安位使一切生命复活。安拉说:凡在大地上的,都要毁灭;惟有你的主的本体,具有尊严与大德,将永恒存在。【古兰经55:26-27】又说:不信道的人们,妄言他们绝不复活,你说:不然!以我的主盟誓,你们必定复活,然后你们必定获得关于你们的行为的报告,这对于安拉是容易的。【古兰经64:7】

复生日到来的时候,一切生命的灵魂都将复返于原始的肉体,奉安拉的命令而复活,并接受安拉最终的判决:行善的人将进入天堂,永享欢乐;作恶的人将被驱入火狱,永食恶果。伊斯兰所提倡的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同时也应该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相信后世可以制约人们今生的行为。

6、信前定。归信前定是信仰的要素之一。正如先知所说:信仰就是你信仰安拉,相信天使、经典、使者、末日、好与歹的前定。(穆斯林圣训集)它是必须相信一切善与恶都是安拉的定然和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对安拉的顺从和忍耐才符合安拉的意愿。不可更改的前定,如:生老病死。通过施舍、祈祷等因素可以改变的前定,如:福祸、善恶、寿命。言行、动静有一定的自由,如:蹲坐、走动,哭笑等,这些行为不是完全注定的,而是安拉给人类输入了双向选择权,人类有意志自由的选择。

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150%;font-family:华文隶书;mso-hansi-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

color:#FF0066;mso-font-kerning:0pt">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我们不出卖身体去为人们做商品促销;

你也不会发现我们去为像卡车一样的货物做广告

我们出门时不会盛装打扮得好像琳琅满目的商品

管好你的脏手,真主会让你为自己的劣行付出代价!

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啊!你们这些男人,管好你们的眼睛,我们不是供人观赏的商品

抛开你们的赞誉之词吧,我们可不想听你们说什么

我们不像那些睡在城镇周围的女人,

我们绝不会坠落到那种卑劣的程度(因沙安拉,阿米乃)

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是的,我们戴面纱,那是我们敬畏的象征

我们不像其他女人那样穿戴;我们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不出卖自己的形象在广告牌上

我们有尊严,我们会从真主那儿得到回赐(因沙安拉,阿米乃)

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我们不会在派对上喝醉做出丢人的事

那是多么羞耻!那样的女人抹杀了她们的尊严

我们不像其他女人那样穿着;我们不给男人以廉价的快乐,

我们不会像追逐金钱的妓女那样穿着。

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别靠近我们想要什么肮脏的一夜情!

你最好离我们远点儿,去计划点儿别的事情。

我们不是思绪混乱的人,我们正忙着发展我们的民族,

那是真理,我们正忙着把伊斯兰教给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

我们是那些要努力发展壮大我们民族的人,

如果我们不尽这样的责任,那么我们民族的命运会是什么呢?

从婴孩到领袖,我们是创造自己的人。

我们是尊贵的穆斯林妇女,没有我们民族将不会发展!

​穆罕默德先知简介
​穆罕默德先知简介

穆罕默德先知的生活简介

伊斯兰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一位主宰,他就是安拉,中国称呼为真主。他创造了万物,在宇宙和世界上他是至高的,没有任何东西和他相似,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他比拟。安拉创造了人类之后,就派遣使者引导人类,在每个民族中都派遣了使者,号召他们崇拜独一的安拉。所有使者都是诚实可靠虔敬的,教导并遵循正道的,传达安拉为之派遣他们的一切,没有隐瞒也没有改变,更没有增减丝毫。安拉先后派遣了许多使者,如易卜拉欣,伊斯哈格,耶尔古柏,优素福,穆萨,尔萨等等,安拉最后派遣的一位使者便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是主的最后一位使者,他以《古兰经》和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伊斯兰的完整意义——这便是要我们信服主的意旨。

穆罕默德于公元570年8月20日,在阿拉伯的麦加诞生。穆罕默德经常在麦加附近的希拉山洞里沉思,当时,人们对于良好的德行毫不重视,但是由于穆罕默德的崇高品格,所以大家都赏识他,尊重他,并公认他为最值得信任的人。穆罕默德经常在希拉山洞中沉思有关人类的基本问题,也想到了宇宙,它的主宰,以及人类和他的关系。他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神,也不相信那些由人手造成的石制或木制的偶像会有处理世人俗务的权利。穆罕默德在沉思中,只信仰独一的,全能的,至上的主。

穆罕默德四十岁那年,他又在山洞中沉思,忽然他听到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向他命令:"你宣读吧!"这就是第一次降世《古兰经》,是由天使哲不依赖所带来的。经过这次启示不久,真主再次派遣哲布依赖天使告诉穆罕默德,使他知道自己已被真主选作宣扬真理的人,要他向迷途的人类指示正确的道路。从此,他默默地开始了他的传教工作:宣扬真主是独一的;号召人们归顺主的道路;告诉人们崇拜偶像的荒诞和每个人无可避免的审判日,在这个日子,每个人必须将生平所作所为向真主作交代。有关真主的独一无二,《古兰经》这样说:"你说: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古兰经第112章)

穆罕默德默默地、耐心地开始宣传工作,他首先在自己的亲友之间宣扬教义,他在麦加宣教13年,然后迁至麦地那宣教10年。经过23年的宣教,在伊历十年,差不多所有的阿拉伯人都渐渐的成为穆斯林,甚至那些不接纳伊斯兰的人也都在和平,安全及保障下生活,正如《古兰经》中所说:"宗教绝无强迫"(第二章256节)穆穆罕默德于伊历十年完成了最后的朝觐,穆罕默德以最后的宣讲来完成他的使命。他强调:真主独一,相信天经及最后审判日的来临,尊重妇女和不可侵犯他人的生命财产。他接受了真主最后的启示:"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古兰经第五章三节)

穆罕默德的一生,正是实践《古兰经》的一生,他是所有人的楷模,树立我们依遵的正路。穆罕默德完美的一生,正好作为我们生活的明灯,卓越的典范。他改善了人类各方面的行为,他是真主的使者,他铺下了一条拯救世人的路。《古兰经》中说:"希望真主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真主者,你们有使者可以作你们的优良模范。"(古兰经第三十三章21节)《古兰经》提及穆罕默德的高贵:"真主的确怜悯先知,他的天神们的确为他祝福。信士们啊!你们应当为他祝福,应当祝他平安!"(古兰经第三十三章56节)

最后,让我们祈求真主,感谢他赐予我们智慧和力量,以便跟随真主的最后使者——穆罕默德圣人所指引的道路。阿米乃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