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斯兰教的疑问

安静稳重是穆斯林的美德
安静稳重是穆斯林的美德

在似乎漫长但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不知要经历多少悲欢离合,荣辱成败,是非得失。当你遇到这些事情时切莫过度的兴奋,切莫无尽的悲伤;切莫狂喜,切莫沮丧;不可忘乎所以,也不可一筹莫展。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得失自若,悲喜安详,处之淡定。因为这一切都是真主的安排。你要将一切心境因记忆真主而安静。" (13:28)

淡定是酸甜苦辣后的一种洒脱;淡定是悲欢离合后的一种从容;淡定是荣辱成败后的一种豁达;淡定是是非得失后的一种彻悟。淡定是一种智慧,是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理性,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宁静和澹泊。说到底,淡定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也是一种处世之理,淡定需要自我的培养,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 (91:9-10)

人不可辜恩。许多人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你无病无灾,却因为没有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而感觉没有幸福,一旦你有病卧床,你才感到健康就是幸福。你工作稳定,且丰衣足食,却常与贪官、大款相比,感觉没有幸福。一旦你失业,你才感到工作稳定,月月领薪就是幸福

有人用水和杯子做了一个比喻。眼前摆着许多杯子,有瓷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当你口渴的时候,不必去挑剔杯子档次的高低和外观的美丑,只要干净,你就可以用它盛水喝。如果我们把水看作是生活、平安和健康,而把杯子看作是工作、金钱、地位,杯子不过是盛生活之水的器具,只要水的质量好,何必去计较杯子的好坏呢?

人不可过激,过激之人必受害。" 陈克礼译《圣训经》15195)江河奔流,途经峡谷,水流湍急。奔流出峡谷,进入开阔之地,水流平缓。人也是这样,心胸狭窄的人,性情必定急躁;而心胸开阔的人,性情总是那么淡定。性柔者,已获大福;性燥者,已遭大祸。"陈克礼译《圣训经》15184)愿你的心情永远像走出峡谷,进入开阔之地的大江那么淡定、那么平和。

对人生,学会淡定

转载自伊斯兰之光(norislam.com)资讯

古尔邦节的功修与礼仪
古尔邦节的功修与礼仪

伊历12月8日朝觐开始,于12月12日结束,朝觐的第三天1210日是伊斯兰的重大节日——"古尔邦节"或曰"宰牲节"

古尔邦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吾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吾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我国穆斯林一般把这个节日也叫"牺牲节"、"宰牲节"或"忠孝节"。它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的来源

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生活在今日巴勒基坦希伯伦一带的先知伊布拉欣,他是一位诚实的人,一生遵守他的誓言,为了信仰安拉独一,放弃了古老的祖传宗教信仰和荣华富贵,他冒火刑之险,走上流亡之途,耗尽了青春年华,致力宣扬安拉的正教——命人行好,止人干歹。在他已到八十六岁时,非常渴望能有一个儿子。安拉满足了他的要求,赐予他一儿子,取名"伊斯玛仪"。为此,他非常感谢安拉赐予他的恩惠,十分喜爱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希望他成年后能为安拉的正教和人类社会做出点贡献。

在经历许多的患难之后,伊布拉欣又接受安拉对他的一项考验,以此来证明他对安拉的爱,是否超越了他对周围事物之爱,这个考验就是要他将晚年所得之独子献祭牺牲。伊布拉欣坚定地接受了安拉对他的考验,他对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说道:"'我的孩子啊!我确己梦见牺牲你;你考虑一下怎样对待',他说:'我的父亲啊!假如安拉意欲,你将发现我是忍耐的。'当他们两人服从了,他把他的前额按下去时,我呼叫他说:'伊布拉欣啊!你确己实践梦境了'。我就这样报赏做好事的人,这确是一个明显的考验。我以一个大的牺牲救赎了他,我使他(享誉)于后代之中,安宁在伊布拉欣上。"

为此易布拉欣将儿子带到麦加附近的米娜山上,正当举刀宰杀儿子时,天使哲伯衣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抵羊以代替牺牲。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安拉,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举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10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国各地区的穆斯林在10日至12日宰牲,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时。安拉降示:"我确己赐你多福,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并宰牲"。穆圣顺从主命,效仿伊布拉欣宰牲献主,于伊斯兰教历之年(公元633年)定每年的12月10日为会礼,即今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的意义

宰牲的意义可分四点:一是学习易布拉欣父子对安拉敬畏、顺从的大无畏精神;二是把宰牲肉分散救济贫民,使穷人也能感觉到节日的喜庆和快乐;三是抑制私欲,培养坚忍不拔的高尚品德;四是不仅对主能生敬畏.而且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能做到亲、爱、公、善。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个伟大的考验,能体会到宰牲的真正意义,珍惜今世时光,与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共处、互敬互爱,达到名符其实的穆民的标准。

古尔邦节的功修与礼仪

一、洗大净,换新衣,擦美香。(凡打算宰牲者,会礼前十日不剪发、剪指甲、不剃腋毛)

二、念"太克比热"(至大词)

从"阿拉法日"伊历12月9日的晨礼后开始,到1213日的晡礼后为止,在每番主命拜后念大赞词三遍:

(الله أكبر، الله أكبر، لاإله إلا الله ، والله أكبر، الله أكبر، ولله الحمد)

译音:安拉乎艾克拜尔, 安拉乎艾克拜尔,俩一俩海,应烂拉乎,万拉乎艾克拜尔, 安拉乎艾克拜尔,我林俩黑了哈木都。

大赞词的种类很多,这一种最为著名和常用。

三、礼会礼拜

1、宰牲节当日晨礼后至会礼前不吃不饮为圣行。不能称为半天斋。

2、所有居家穆斯林包括妇女、儿童,都应该参加会礼。

3、经期的穆斯林妇女,尽管不能参加礼拜,但可获得庆贺节日的功修回赐。

4、会礼拜是两拜,第一拜念七次大赞词,第二拜念五次大赞词。拜后念"呼图白"宣讲词。

5、会礼拜结束,在返回的路程应选择走另一条路。

四、宰牲

宰牲对有能力者是当然的圣行。

1、宰牲的举意只为真主,不得涉及除真主以外的任何事物。

2、宰牲的对象包括驼、牛、羊。其它任何牲畜不在宰牲的范围。

3、宰牲的时间必须在会礼拜结束,不得提前。

4、被宰牲畜的年龄和特性:

骆驼年满5岁,牛年满2岁,绵羊6个月,山羊年满1岁。牲灵应该外表美丽、肥大,被割阉的可以。有明显缺陷的、明显疾病的、瞎的、跛(瘸)的、太老而不能自洁的、缺耳断角的、门牙掉光的、角壳断掉的等牲畜不可以做牺牲。

5、可以联合宰牲:七个人共同宰一峰骆驼或者一头牛,羊只能一个人宰。

6、献牲的人亲手宰牲最好,也可以委托他人宰牲。

五、古尔邦肉的分配

节日中,宴客亲朋、互送所宰牲的肉食、周济穷人、款待过往教胞、深思悔罪、求主恕饶、立志自新、互勉行善、多干善功都是嘉美的圣行。

献牲者应该把所宰牲灵的肉分成三份,自己留用一份,一份送给亲戚朋友,一份施舍给本地或者外地的穷人。如果自己需要,可以全部留用。

不得卖肉和皮子使用其费用,皮子可以转卖,但价值必须施舍给穷人;或出散到清真寺里最好。禁止用古尔邦的肉和皮子作为屠宰费交换。

六、古尔邦献牲的高贵

古尔邦的宰牲是向崇高安拉的供献物,是将来到后世获得丰厚报酬的善功之一,是伊斯兰教规定的一项功课,有它的专指时间。所以,古尔邦节的宰牲优越过因其它时间而宰牲的千倍万倍。

古尔邦节的习俗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大部分穆斯林群众还邀请阿訇到家里做知感、念经,以此缅怀先人,祈求全家平安等宗教仪式。

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开斋节基本相似,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穆斯林,无论男女,在古尔邦节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

信主独一只优越2
信主独一只优越2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主宰。祈求伟大的安拉赐福于我们的使者默罕默德和圣门弟子们。

穆斯林兄弟们!既然讨赫德"是伊斯兰的命脉,是伊斯兰使命的核心,那么,落实它对我们有何重要意义?

首先,落实讨赫德"能实现对安拉的崇拜,从而获得两世的成功。

安拉说:

وَمَا خَلَقْتُ الْجِنَّ وَالْإِنسَ إِلَّا لِيَعْبُدُونِ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 5156

安拉开宗明义,说明了他创造人类的目的,那就是要人类崇拜安拉,落实讨赫德"——两世成功的关键。他派遣使者,降示经典,就是为了给人类指明方向,阐释真理,从而让人们明白:一部分人将在乐园中,一部分人将在烈火中,而讨赫德"是进入乐园与火狱的分水岭。

第二,落实讨赫德"能使人获得心灵安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许多人终日心神不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患忧郁病的人,自杀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往往又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仰的支撑而产生心灵空虚。但对于有讨赫德"信仰的人来说,心境永远是安宁的。安拉说:

الَّذِينَ آمَنُواْ وَلَمْ يَلْبِسُواْ إِيمَانَهُم بِظُلْمٍ أُوْلَ ـ ئِكَ لَهُمُ الأَمْنُ وَهُم مُّهْتَدُونَ

确信安拉,而未以不义混淆其正信的人们,是获得正道的,享有安宁……" 682

又说:

الَّذِينَ آمَنُواْ وَتَطْمَئِنُّ قُلُوبُهُم بِذِكْرِ اللّهِ أَلاَ بِذِكْرِ اللّهِ تَطْمَئِنُّ الْقُلُوبُ

他们信道,他们的心境因纪念安拉而安静,真的,一切心境因纪念安拉而安宁。"1328

第三,讨赫德"是安拉接受我们善功的前提条件。

任何一件工作获得安拉接受的条件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虔诚为安拉而做的动机。虔诚为安拉"即为真正意义上的讨赫德"

第四,讨赫德"是开启乐园大门的钥匙。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虔诚地见证说:'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谁就能进入乐园。"

又说:安拉禁止火狱惩罚真诚念诵了清真言的人。"(布哈里辑录)

第五,讨赫德"是安拉宽恕仆人罪过的前提。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清高的安拉说:阿丹的子孙啊!只要你具备拜主独一的信仰,然后你即使带着充满大地的罪恶来见我时,我也会饶恕你。"(铁尔米济辑录)人免不了犯罪,但落实讨赫德"的人,后世最终会得到安拉的饶恕,在今世,讨赫德"的力量也能让他悬崖勒马,及早回头。当他受恶魔的教唆而陷入迷惘时,讨赫德"信仰会提醒他走出误区,他凭着讨赫德"信仰的推动力,最终能回归在安拉的正道上。

最后,祈求安拉坚定我们的信仰,让发自信土的每一个祈求,每一个意志,每一个愿望,每一件工作,都在落实讨赫德"的前提下成为信士后世路上的盘缠。

我们的主啊!在你引导我们之后,求你不要使我们的心背离正道,求你把你那里发出的恩惠,赏赐我们,你确是博施的。

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的(生活),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

关于阿舒拉日的三十个观点
关于阿舒拉日的三十个观点

关于阿舒拉日的三十个观点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祈求安拉赐福被选拔的使者。

最近伊斯兰民族将要经历一件大事,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前辈民族,那就是阿舒拉日,在本文中,我想通过圣训总结出自己对这一天的一些重要观点。

1:阿舒拉日是在人类征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围绕着信仰与悖信而产生,所以即便是在蒙昧时期,人们也在这一天斋戒,如阿依莎(求主喜悦她)所言:"蒙昧时期的古莱氏人在阿舒拉日斋戒"。(两大圣训集辑录)。并且有经人也在这一天斋戒,并把这一天当作节日,这都辑录在两大圣训集中.


2:阿舒拉日把不同血统、不同语言甚至是不同时代的穆斯林民众相互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一天源自于穆萨和与他同仇敌忾的信士们,然后由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传承。


3:培养信士,使他们发自内心的相互喜欢,团结,因为通过斋戒,人类共同纪念他们的教胞和穆萨(求主赐予他平安)所经历的历史事件,那些前人受到被悖信者的残酷折磨。

4:阿舒拉日证明了先知们互为盟友,正如在圣训中所言:"我比你们更加追随穆萨"。


5:阿舒拉日的斋戒证明了这个民族比先前的民族更加追随他们的使者,他们背离了本民族的先知,正如两大圣训集辑录的:"你们比他们更应该追随穆萨"。这是安拉那里穆罕默德的民众的特点,正因为此才能在复生日作证众先知已经传达了使命。


6:阿舒拉日教育穆斯林同胞的兄弟情,因此使者(求主福安之)说:"你们比他们更该追随穆萨",这一关系只因信仰而被构建,否则从血统来看有经人自然更加亲近穆萨(求主赐予他平安)。

7:阿舒拉日提醒全体人类安拉对安拉的盟友的援助,,这会促使人的内心在每一年寻求胜利和胜利因素。

8:阿舒拉日同时也提醒全体人类,安拉会挫败敌人,这会给内心带来希望和乐观。


9:阿舒拉日证明了对于穆斯林来说胜利的形式多种多样,胜利有时并不仅是战胜敌人,获取战利品,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毁灭援助了全体穆斯林,比如穆萨所经历的阿舒拉日(求主赐予他平安),又如在壕沟战役中先知所经历的事情一样。

10:阿舒拉日证明穆斯林必须要和多神教徒做出区别,即使是在功修方面,如圣训所言:a:当有人对先知(求主福安之)说:"犹太人和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先知(求主福安之)说:"你们斋戒";b:先知(求助福安之)命令人们在阿舒拉日前一天和后一天都斋戒",(艾哈迈德传述)。


11:思考关于阿舒拉日斋戒的圣训的人都会发现,圣门弟子们明确知道穆斯林和多神教徒要有区别,因为当他们知道有经人也在这一天斋戒时,立即询问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那犹太人和基督徒也在这一天斋戒",如他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你已经教育我们要有别于犹太人和基督徒,但是现在他们也在斋戒,我们要怎么样才能与他们不同?"

12:阿舒拉日证明了犹太人自古以来喜欢把一些事件当作特殊的节日来纪念,如把阿舒拉日也作为节日,艾布.穆萨(求主喜悦他)传述的圣训:海波尔人曾在阿舒拉日斋戒,并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在这一天让妇女们戴上首饰,身着华装。(穆斯林圣训集辑录)。

但是安拉只给我们制定了两个节日,没有第三个。

13:阿舒拉日证明了犹太人和基督徒在生活中的矛盾,他们重视阿舒拉日的斋戒,尽管并不是他们信仰的必须要求,而仅仅是效仿穆萨(求主赐予他平安),却放弃了信仰的根本--对安拉的崇拜、对安拉使者(求主福安之)的追随。

.

14:阿舒拉日证明在尊贵和地位方面任何事物都不能和主命义务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因此当安拉为这个民族将莱曼丹月的斋戒定为主命后,阿舒拉日的斋戒就成为自由选择的功修,因此先知(求主福安之)说:"安拉说:我的仆人为了接近我而做的的功修中,没有比主命功修更被我喜欢的"这是一段古都斯圣训,(两大圣训集共同辑录)。

15:阿舒拉日也表明了副功不一而同,

因为:

阿拉法特日的斋戒可以消去过去一年和下一年的罪过;

阿舒拉日的斋戒消去过去一年的罪过。

所以信士会更加勤奋的去做最优越,最完美的事情。

16:阿舒拉日的斋戒证明了教法简单易行,因为安拉的使者(求主福安之)说:"愿意在这一天斋戒的人斋戒,愿意放弃斋戒的人放弃"。(两大圣训集辑录)。

17:阿舒拉日的斋戒证明了安拉的慷慨伟大,因为他给微小的工作以巨大的报酬,因为一天的斋戒就饶恕了一年的罪过。
18:阿舒拉日的斋戒证明了在先知(求主福安之)去世前,伊斯兰民族的教法立法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律被废止的情况,因为阿舒拉日的斋戒曾是主命后来被废止而成为可嘉的圣行。
.

19:阿舒拉日斋戒的主命的以及其他律法的废止证明了安拉的智慧——他为所欲为的创立和规定,他创造他所选择创造的。
.

20:阿舒拉日的斋戒证明,前辈民族用他们的行为对安拉表示感谢,犹如用语言感谢一样,穆萨(求主赐予他平安)用斋戒表示他对清高的养主的感激之情,这是众先知所用的方式,犹如达乌德(求主赐予他平安)所做以及最后的先知(求主福安之)礼站夜间拜,别人问及时说:"难道我不应该成为一个感谢的仆人吗?"(两大圣训集共同辑录)

21:思考关于阿舒拉日斋戒的圣训的人都会发现,不能责备在阿舒拉日没有斋戒的人,伊本.欧麦尔(求主喜悦他)曾放弃这一天的斋戒,除非是和他平时的习惯性斋戒相重合时才斋戒,(布哈里圣训集辑录)。即便如此,其他的圣门弟子们(求主喜悦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责备他。

22:阿舒拉日的斋戒给人们打开了争相行善的大门,先知(求主福安之)说明了阿舒拉的优越性之后,提到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并应该和别人竞争行善。

23:阿舒拉日的斋戒教育人们只要是合理的分歧导致的不同行为,就不应该相互否定,因此圣门弟子们当时有人斋戒,也有人不斋戒,但并没有任何人指责对方错误或者认为对方信仰有所欠损。

24:阿舒拉日的斋戒表明了对安拉和他的使者(求主福安之)的命令的迅速回应,两大圣训集辑录的塞里买(求主喜悦她)传述的圣训,先知(求主福安之)派遣一男子在阿舒拉日宣告大家,已经吃东西的人可以继续吃或者斋戒,而没有吃东西的人不要再吃。人们直接响应这一号召并未追问,也没有争辩,赶紧付诸行动,这说明了穆斯林在行为上应该积极实践安拉的命令。

25:圣门弟子们(求主喜悦他们)曾教育他们的小孩斋戒,正如拉比尔.宾提.麦吴泽(求主喜悦她)传述的圣训说:"并让孩童也斋戒……"。(两大圣训集传述)。

26:关于圣门弟子们(求主喜悦他们)培养他们的孩子们在阿舒拉日斋戒的习惯,证明了在社会中应该显示信仰的标识,即便是在未成年人身上,以便培养他们的信仰归属感。


27:认真培养担待和忍耐的精神,因此圣门弟子们(求主喜悦他们)培养他们的孩子习惯斋戒,甚至拉比尔.宾提.麦吴泽(求主喜悦她)传述的圣训说:"如果他们中有人哭泣,我们就给他们羊毛做的玩具"。(两大圣训集传述)。


28:阿舒拉日的斋戒表明可以接受没有被伊斯兰教法否认的有经人的信息,因为这一天是安拉拯救穆圣圣人免遭淹没的日子,这是来自有经人的消息,有可能先知(求主福安之)受安拉启示而证实了这一信息,这也表明了对敌人也要无保留地做到公正。


29:我们比否认穆萨的有经人更追随穆萨(求主赐予他平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即使没有见过他,我们也相信他,信仰他,不像他的民众一般否认他。

2:他像我们的先知一样,确已号召人们认主独一,从这一方面他们毫无区别。

3:我们作证他已经传达了安拉的教门,完成了他的使命。

4:我们不会中伤侮辱他(求主赐予他平安),不同于那些诬陷他的人,"信士们啊!你们不要仿效冤诬穆萨的人们。真主已为他洗雪冤诬……"。

5:我们作证如果他生活在先知(求主福安之)的时代,一听到先知的信息就会追随他。.

6:从信仰方面我们归信他所传达的信息,即便是我们没有阅读过。

7:我们作证所有穆萨的民众中没有追随先知(求主福安之)的人,穆萨都与他们毫无关系。

8:先知(求主福安之)和穆萨所带来的信息来自同一个渊源。如同乃扎西所言。两大圣训集传述。

这是部分益处和观点,祈求安拉使我们从中获益,祈求安拉援助他的宗教,他的经典,他的先知(求主福安之)的道路。.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