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角

穆罕默德成为圣人的证据
穆罕默德成为圣人的证据

穆罕默德成为圣人的证据


大凡研究我们的圣人——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不胜枚举的明证,充分地表明他身为圣人的真实可靠性!我们从这四个方面略谈如下:

首先、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独特而特殊的历史传记,以及展示在他生活的各个阶段中的那些风云往事。我们的圣人——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是人所共知的道德高尚之人,以诚实可信、忠诚可靠而闻名遐迩!甚至麦加人因为十分信赖他的人格,按照他们拥有的最高美誉,把他称作是"忠诚可靠之人"。 富孀——海蒂柴(求主喜悦之)把自己所有商业贸易经营活动的主管权托付给他,就是由于他忠诚可靠、善于管理、倍受人们的爱戴。

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在人们中间确实以智慧聪颖、公正耿直而家喻户晓、传遍四方!他是麦加人异口同音地接受其意见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人。那时,当大家针对复原安放黑石之事发生争执。古莱氏各个部落在重修"克尔白"的过程中,关于由谁去把黑石恢复安放于原位的事情他们中间发生严重的争执。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正确意见是平息即将发生在麦加人各部落中间的那场灾难之火的主要因素。 历史学家们公认不讳这样一个实事:共同与他生活交往频繁的麦加人,甚至是敌视他宣传使命的人们,没有谁诬陷过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曾撒谎骗人、瞒心昧己、疯傻有病。反而,他们对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证据,证明了穆圣的理智健全,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和他诚实无欺!那是在为圣前夕,他把他们召集在山脚前,询问他们说:"你们告诉我,如果我告诉你们从山谷那边有一支马队要袭击你们,你们会相信我吗? 大家异口同音的回答:是的,我们知道你从来都不说谎!!

至于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在为圣以后的生活片段更是不胜枚举,充分地证明他的人格出萃拔类,他确实性格仁慈、品德高尚地生活在他们中。他的门弟子们非常喜欢他,他们可以达到想用自己的身心生命、金钱财富来为他牺牲的地步。他的生活却平凡,朴素而不奢侈。

这一切事情都完全鲜明地证明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是完全具备超群而平凡的人格,将信任和诚实种植于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而引导人们去确信他是化育主派遣来的圣人。

第二、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宣教目的和身负的使命是面对全人类的!自从他初步的宣教生涯时间里便展示出卓越高尚。他的族人曾经用当头领来诱惑他放弃宣传安拉独一论,他们还进一步地将财富与任意娶阿拉伯最美的女人为诱惑和作为给他的代价,以终止他宣教认主独一,都一一被他拒绝了,他向人们强调他的目的是传达伊斯兰真理于全人类。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人生经历就充分地证明了他的崇高目标和高瞻远瞩!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人格美德和在宣教过程中与人的交往,以及在麦加、麦地纳和整个阿拉伯半岛,安拉使其伊斯兰教得到巩固之后,他与人们的交往,这一切都充分地证明了他不是为了谋求权势和地位。与此相反,充分肯定了他是化育主派遣来的圣人。有一个 ' 团伊 ' 部落的首领名叫阿迪 本 哈帖木,他原来信奉基督教,他告诉人初次一遇见圣人就受到穆圣道德的感化。阿迪 本 哈帖木叙述:圣人带着我去到他家,指着安拉发誓!是他完全执意要叫我去的。当时一位肥大的女人碰见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要求圣人停下,听她自己诉说其需求,圣人为因她站了很长时间!我心中自言自语:指着安拉发誓,此人绝对不是君王!

然而历史绝不会遗忘他对敌人的那种难能可贵的姿态!那些麦加的同族逆徒肆无忌惮地伤害过他,以及疯狂地惩罚他的门弟子,甚至他们企图杀死他,他们与圣人作战,迫使他背井离乡,并且杀死了他的许多门弟子。然而在光复麦加的那天,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以怜悯、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尽管他与他们有过深仇大恨,但他却既往不咎。当时他问他们说:"你们认为我会怎样对你们?"大家异口同声回答;你是仁慈的弟兄,仁慈的弟兄的后代!结果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以仁慈的圣人应有的高尚美德对他们宣布:"你们去吧!你们都是自由的。"圣人便大赦了他们。

第三、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穆圣所受到的启示,即《古兰经》吧。安拉确已把它作为最伟大的奇迹降示给了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那么《古兰经》的奇迹在哪些方面呢?


针对《古兰经》的奇迹,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 就《古兰经》的文字和组织结构,以及从文字证明意义的修辞方面。一旦我们加以思考的话,这就一目了然 ! 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面对的人群是说着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的民众,他们某些人又是敌视圣人宣传的,尽管如此,也没有任何人胆敢讽刺《古兰经》的文章结构。故此,当我们知道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是一位目不识丁的人,不会读也不会写,然后突然带来了一部奇特而非凡的经典,这件事情至关重要,充分地证明了他是来自化育主那里的一位圣人。最大的奇迹莫过于在《古兰经》里接连不断地出现经文挑战古来氏的阿拉伯人,甚至是全人类!直到世界末日,叫他们拟作类似《古兰经》的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作对比!结果在历史的长河里竟达十四个世纪以来都没有任何人敢拟作一篇文章,哪怕是一节类似《古兰经》里的经文,直到世界末日也绝对不可能做到。

2、就《古兰经》意义方面的奇迹。它确实告诉人们过去未来的一切,诸如各位先知的轶事古闻。犹太人原是有经典之人,他们的确听见《古兰经》,也听到了叙述针对他们圣人——穆萨圣人的轶事。就此而言,犹太人对于《古兰经》的有关叙述供认不讳。我们提醒人们说: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是一位文盲的圣人!

清高的安拉说:

{وَمَا كُنتَ تَتْلُو مِن قَبْلِهِ مِن كِتَابٍ وَلَا تَخُطُّهُ بِيَمِينِكَ إِذاً لَّارْتَابَ الْمُبْطِلُونَ}[ سورة العنكبوت الآية : 48 ]

"以前,你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假若你会读书写字),那末,反对真理的人必定怀疑。" 蜘蛛章 : 48节 。

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是在不会读,也不会写的民族中被选拔出来的。

清高的安拉说:

{هُوَ الَّذِي بَعَثَ فِي الْأُمِّيِّينَ رَسُولاً مِّنْهُمْ يَتْلُو عَلَيْهِمْ آيَاتِهِ وَيُزَكِّيهِمْ وَيُعَلِّمُهُمُ الْكِتَابَ وَالْحِكْمَةَ وَإِن كَانُوا مِن قَبْلُ لَفِي ضَلَالٍ مُّبِينٍ}[ سورة الجمعة الآية : 2 ]

"他在文盲中派遣一个同族的使者,去对他们宣读他的迹象,并培养他们,教授他们天经和智慧,尽管以前他们确是在明显的迷误中。"聚礼章 : 2节.


穆圣(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是长期居住麦加的,从来没有旅行到外过,除非有两次:一是在他成年之前紧跟随着他伯父到过叙利亚;二是为富孀、也是他后来的第一位妻子——海底彻经商,偕同商伴——麦希尔一起到过叙利亚。他当时是二十几岁,旅伴们都认识他的一切情况,证实他绝对没有相遇过任何学者,去跟他学习点什么东西;更没有跟过无论是犹太教、或是基督教、或其他任何学者学习过什么知识!包括历史上提到的布海尔等人,穆圣一律都没有向他们学过一点。布海尔是邂逅相遇的,他是一位基督教的修士,当他一看见穆圣,便认出来了圣人,因为在他读过的<新旧约>里提到过最后这位先知及其特征的描述。他将此事告诉其家人,要他们保护好这位先知,以避免犹太人的伤害。需要强调的是穆圣根本没有跟布海尔等人学习过一句话!清高的安拉为他使者——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幸福和平安)辩护的话就载于《古兰经》中,为了批驳有些人误认为曾有人教导过圣人。清高的安拉说:

{وَلَقَدْ نَعْلَمُ أَنَّهُمْ يَقُولُونَ إِنَّمَا يُعَلِّمُهُ بَشَرٌ لِّسَانُ الَّذِي يُلْحِدُونَ إِلَيْهِ أَعْجَمِيٌّ وَهَـذَا لِسَانٌ عَرَبِيٌّ مُّبِينٌ}[ سورة النحل الآية :103].

"我的确知道,他们说过:「这只是一个凡人所传授的。」他们所倾向的那个人的语言是化外人(的语言),而这(部经典的语言)是明白的阿拉伯语。"蜜蜂章 : 103节。

在这段天经里戳穿了他们的弥天大谎!因为他们妄言圣人受教的的语言是不畅通的外国语,而《古兰经》确是阿拉伯语,清晰明了、修辞高雅达至登峰造极。众所周知,《古兰经》中就有针对有经典之人的批驳,关于他们篡改过部分天经,比如他们妄言:尔萨圣人(愿真主赐他平安!)是被钉死于十字架 ; 还有一部分人说他是主宰; 另一部分人说他是 "魔术师 "。又如他们诽谤素莱曼圣人(愿真主赐他平安!),污蔑说他是一位 "魔术师" ,等类似的一切,充分地表明穆圣根本就没有跟任何人学习过知识。在《古兰经》里提到了列圣的风云轶事,是《新旧约》中没有提及的,例如呼德、努哈圣人的宗族,萨里哈、舒阿布等圣人的故事;在《古兰经》中提及了人的归宿及其详述;提到了天堂、火狱、恩泽与罪刑,这一切都是在《新旧约》中没有提及的。

谈到关于幽玄之事,穆圣(愿真主赐他平安!)曾经告诉人们:自己的伯父——艾布•赖海布绝对不会皈信,他将要死于不信中。这个人就在经文颁降时仍然是活着的,他亲耳听到针对他下降的经文,就这样他依然没有皈信,也没有佯称过自己是个信士,最终还一直诽谤《古兰经》的真实性。

另一个证明;《古兰经》曾经叙述罗马人在败北于波斯以后,将来必反败为胜,卷土重来。穆圣的门弟子们曾给反对派的麦加人赛事博彩此事的发生,因为他们诚信穆圣(愿真主赐他幸福和平安!)为圣品的千真万确。然后,《古兰经》所预言的罗马人在败北于波斯以后确实反败为胜,此事果然应验了!《古兰经》的真实性也就昭然若揭了。

3:、《古兰经》的奇迹包括有其意义广泛及法律的完整性,有条不紊,彼此间以确定证实而互助,故此,这一切表明假若《古兰经》是出自安拉以外之手,一定法律会有所差别,其意义会自相矛盾,彼此间的真相相互扭曲。清高的真主说:

:{أَفَلاَ يَتَدَبَّرُونَ الْقُرْآنَ وَلَوْ كَانَ مِنْ عِندِ غَيْرِ اللّهِ لَوَجَدُواْ فِيهِ اخْتِلاَفاً كَثِيراً}[ سورة النساء الآية : 82].

"难道他们没有研究《古兰经》吗?假如它不是真主所启示的,他们必定发现其中有许多差别。"妇女章 : 82节

4、《古兰经》中的奇迹包括着对人心或性情有强大的影响,而令其惊心动魄,它犹如利箭穿入人的心灵, 就像是太阳照射着黑暗的天际那样制约着人的理智。正如大众所见证的那样,甚至一个普通的人. 特别是学习《古兰经》的人,他一定听见过《古兰经》,就从内心中发现有巨大的吸引力把他吸引过去,他知道这绝非是出自普通人的语言。艾布杰亥里的叔父——沃里德本穆艾伊勒,他原是反对圣人的大劲敌,有一次他听见了安拉的使者(愿真主赐他平安!)念诵《古兰经》,便对着他的白尼买赫祖目族人说:我刚才的确从穆罕默德那里听见了一种话绝非是人和神的语言,它的文词耐人寻味,它的言语惊心动魄,上至为富有成效,至下却是慷慨陈词,它空前绝后,至高无上、首屈一指。


5、《古兰经》中的奇迹包括本身那极大的影响 , 致使以《古兰经》为指导方针的人们形成了紧随其后,尽力执行其中所倡导的崇高目标,听从其正确的教导!的确《古兰经》提升了那些以它为指针的人们,无论是在功修、礼仪、高尚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和无可比拟的境地!他们重视《古兰经》的文字、意义和实践。他们领先于世人,名列前茅!尽管在此之前,他们曾四分五裂、目不识丁、误入歧途、在各民族中间是被打败的乌合之众。

令人关注的伊斯兰教法律之特点如下:


1、公平、公正。的确,伊斯兰命令人们公正,禁止人们不义。首先禁止一个人自己亏待自己!!然后全面性禁止对他人的不义行为,甚至禁止残害动物!!

2、伊斯兰法律的到来维护了人权。实现和保障了人类对生命、财产、家属以及他们的理智和思想自由的安全。


3、伊斯兰法律的卓越成就,包括了人类的全部生活, 以简而易行而著称。伊斯兰法律内含着怜悯、友爱、团结。它促使人具备高尚的美德,以便人间充满友爱和美好的生活。

4、伊斯兰法律的出现,给人类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怜悯、互相疼慈。所以富人要关爱穷人,并提供给和赞助穷人一定的财富份额。对于双亲,应该得到子女孝敬的权利;对于邻居,也应尽到和睦为邻的义务;对于近亲骨肉,应该合理享受接系照顾的权利。


5、伊斯兰教区别贵贱就是以敬畏安拉为标准。这样在所有人眼里就会把生活变成是幸福的!人类之所以高贵,是由于自身必须负担对主的敬畏,以及来自于宗教里那崇高的意义! 这对于个人和周围其他人的生活具有强大的影响,对于这一切所有的贫富人群均都参与。


6、伊斯兰法律号召人们积极的对待生活,督促人寻求知识,努力工作,爱人如爱己。

7、伊斯兰法律给人的内心营造了安宁。它使人的理智、感情、身躯共同向往一个目标——清高伟大主的喜悦。伊斯兰法律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奇怪的平衡感,这就是穆斯林所解释的人之幸福。一位观察人们加入伊斯兰教的原因,以及注视人们信仰穆罕默德为圣人和使者之原因的人,尤其是大多数阿拉伯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圣人被派遣的喜讯来自于天启的各大经典。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人们的信仰就是因为面对他们的种种迹象和明证,证明了穆圣(愿真主赐他平安!)的圣品身份。况且跟随穆圣(愿真主赐他幸福和平安!)的人,无论是阿拉伯人或是非阿拉伯人都是在圣人去世以后才日益增多!他们绝大部分也不知道派遣圣人的喜讯和预言,信奉者持续不断地增加。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亲眼目睹穆圣(愿真主赐他平安!)所带来的伊斯兰法律之公正、怜悯、简而易行;还因为他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穆圣的宣传对于其随从者们的美好影响,由此他们的道德品质变得善良。


第四、穆圣(愿真主赐他平安!)所带来的一切直觉性的种种奇迹,实在是不胜枚举!例如:指月两半、少食变多、饮水自手指缝里流淌、椰枣树枝哭啼、石头给圣人说赛俩目、树林靠近圣人等许多证据,有知之士将此收集起来,充分地证明穆罕默德(愿真主赐他平安!)的圣品身份千真万确。

{يَا أَيُّهَا النَّاسُ قَدْ جَاءكُمُ الرَّسُولُ بِالْحَقِّ مِن رَّبِّكُمْ فَآمِنُواْ خَيْراً لَّكُمْ وَإِن تَكْفُرُواْ فَإِنَّ لِلَّهِ مَا فِي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وَكَانَ اللّهُ عَلِيماً حَكِيماً} [ سورة النساء الآية: 170 ].


"众人啊!使者确已昭示你们从你们的主降示的真理,故你们当确信他,这对于你们是有益的。如果你们不信道,(那末,真主是不需求你们的),因为天地万物,确是真主的。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 " 妇女章: 170节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 2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 2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 2

接着讲述伊斯兰的和平,和平不是强迫而是选择 《古兰经》中说:"宗教无强迫",这种和平是选择而不是强迫,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凡生活在伊斯兰家园的人,皆有选择宗教的自由权。在伊斯兰悠久的历史中,没有听说他们曾经虐待过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及其他教徒,或逼迫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加入伊斯兰。

英国东方学者托马斯埃尔诺德这样说道: "我们从不曾听到过任何强迫非穆斯林接受伊斯兰的欺压事件,也不曾听说过任何铲除基督教的预谋活动。"自卫抵抗反侵略是和平的媒介 自卫战争是实现和平的媒介,抵抗与反击侵略均为合法,从 这个基点出发,伊斯兰承认和规范了这一事实。伊斯兰认为,凡 致力于实现自卫反击,捍卫自由、权利与和平,抵抗压迫与不义的战争,皆为合法。安拉说:"要不是安拉以世人相互抵抗,那末,大地的秩序必定紊乱了。但是安拉对于世界是有恩惠的。" 【古兰经 2:251】又说:"要不是安拉以世人相互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其中常有人纪念安拉之名的建筑物---必定被人破坏了。凡扶助安拉的大道者,安拉必定扶助他;安拉确是至强的,确是万能的。如果我使那些人在地面得势,他们得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万事的结局只归安拉。"【古兰经 22:40-41】意即:假若安拉没有为众先知和信士们规定抵抗和反击侵略的圣战的话,多神崇拜者必定控制了所有信教者;伊斯兰律法也会遭到废除。故安拉下令通过与敌作战的方式,抑制那些人的恶行。假若没有抵抗和反击侵略的圣战,每一个民族的正义必定为邪恶所压制。因此,伊斯兰的第一个战争观便是:战争是一种社会必然,无可避免;除非是为了 谋求利益与和平。总而言之,圣战的合法性,并非是用来作为侵 略的工具,并非是用来实现个人野心的媒介,并非是用来谋取某一民族的利益。

禁止屠杀妇女儿童

这方面最具说明意义的证据,便是穆斯林学者一致认为:不 许杀害非参战人员,特别是妇女、儿童、老人、僧侣、病人等等。 如果说伊斯兰的交际原则,只是为伊斯兰而战的话,那么以上这些人是不可能幸免遇难的;因为他们并不接受加入伊斯兰和信仰伊斯兰。

同样,妄称建立在和平原则之上的公平交往,只是出于 穆斯林无能的说法也不正确。

公正是和平的基础

伊斯兰历史明确表明,安拉的使者同卡非尔(非穆斯林)所 展开的所有大、小型战争,都未超出理由的合法性。其中很大一 部分战争的发生,实际上都是自卫还击战。

总的说来,伊斯兰的交往关系,充满着和平原则。《古兰经》 中有大量经文指出,通过履行义务、不侵犯任何实体、以公平和友善与人乃至动物相处的途径,实现公正的内涵,从而支持和建立区域性、全球性的和平法案。甚至公正和友善的意义,还上升到包括愿意接受和平、不进行侵犯的敌人。这一切就是为了援助公正和真理,而不徇私舞弊。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维护公道,当为安拉作证,即使不利于你们自身,和父母和至亲。 无论被证的人,是富足的,还是贫穷的,你们都应当秉公作证; 安拉是最宜于关切富翁和贫民的。"【古兰经 4:135】

​当今时代穆斯林青年面对的挑战
​当今时代穆斯林青年面对的挑战

当今时代穆斯林青年面对的挑战

我们讲当今时代,当今时代是怎么样的时代、社会,它与以前的以往的世界、时代、社会有什么根本的不同?首先认识一下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现代,现代与以往的很大不同就是在器物方面,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物质领域,与以往的时代有大大的不同,简单的数据:上个一百年在科学技术发展领域所做出的重大发明以及人类所进行的经济和物质的发展,超过了几千年人类发展的总和。所以,从现代的的科技、经济、物质领域的数据来讲,怎么赞美它都不为过。而且我们穆斯林也正在享受着科技、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之所以很快的来到甘肃、西宁,印什安拉(安拉意欲)明天我还很快的回到上海,得益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此的便捷。我们现在普遍人人有一部手机,通讯联络多方便,异常发达。这些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享受它,我们应当感恩,应当赞美安拉把知识赐给了人类。

安拉在创造阿丹(愿安拉福安之)时候,麦俩依开(天使)们有疑惑,依不劣斯(恶魔)很傲慢,但是安拉很明确,我(安拉)要把万物的知识、名称告诉阿丹(愿安拉福安之),所以,人类与其它的物种相比,以知识见长。而且,我们的知识不断呈爆炸性的在发展。我在上海曾经遇到一位做RIT芯片的科技工作者,我们俩聊天,说在电子领域科技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他告诉我,大概不用100年,也许有可能把一个电子芯片(里面有无数的数据)置入人的大脑皮层。什么意思呢,今天你要查一个数据,你可以上手机、电脑,在手机和电脑上查,电子芯片如果置入大脑,意味着你不用在外面点了,你用意识控制它,你要查什么资料,比如说麦加,麦加资料就出来。他说学习的方式将会有一场革命。我说这个有可能吗?他说现在我们在两个领域都在推进:脑神经的科技在推进,芯片的技术在推进,这种结合完全有可能。说明未来的知识,科技的发展更加迅猛。我们正处在这样的一个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物质领域极大丰富和满足的时代。当然这不是我今天要讲的。我今天要讲的是在科学技术、经济增长、物质领域极大发展的今天这个时代,人类的精神领域、信仰领域、道德领域是不是和科技、经济、物质的发展同步提高发展了呢?我的回答是:不,恰恰相反。人类的信仰、精神、道德不但没有和科技、经济、物质的发展同步发展,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在发展。如果我们不为过的说一句:经济、物质腾飞了,信仰、道德堕落了。这正是今天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一个恰如其分的描绘。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主任、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高国希教授他在一份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国际社会及人类社会所做的报告里有这样一段话:"科学越普及,信仰的东西就越少;经济的冲击力非常强大,市场经济的弥漫、现代性的兴起驱赶了'宗教冲动力',只剩下'经济冲动力'。在现代社会中,原有的传统东西没有了,上帝也被祛魅了,人们无所畏惧了,这便形成了现代人的信仰危机。"所以,刚才我们说,经济、物质腾飞了,精神、信仰、道德堕落了。这不只是我认为的,也是这位教授对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和信仰所作出的评估。

对当代社会、现代社会学者们、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如今的时代是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盛行、横行的的时代。在坐的大学生们在学校里上通识课时已经接触到这个了吧?!什么是现代?什么是现代性?现代从哪里开始?现代社会他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什么?我们说,现代社会要从西方讲起,因为从整个国际社会来讲,第一个走出中世纪,走进近代、现代社会的是西方。走出中世纪,对伊斯兰来讲,奥斯曼帝国还在中世纪的时候,西方已经率先走进近代、现代了。我们知道有观点认为中国1840年以前还没有走出中世纪,1840年以后国门打开,我们才进入近代社会。当然也有学者如朱维铮教授认为明代中国已经走出中世纪了。

现代社会从传统社会分离出来发出的第一个震聋聩耳的声音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尼采讲的:"上帝死了"。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上帝死了"意味着上帝所带给人类的《圣经》及由《圣经》建立起来的信仰、道德、文明、礼仪统统死去了,没有价值了,可以不要这些了。如此以来在西方社会近两千年的基督教的基础崩塌了,整体性没有了。所以尼采紧跟着说:上帝死了怎么办呢?我们的精神,现代性的精神就成了碎片,再没有一个统一的信仰价值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说到这,或许有同学还不十分的理解。我们举一些例子就明白就明白什么叫"上帝死了",什么叫精神的碎片,什么叫没有统一的价值了。我们以艺术为例,因为在艺术领域现代性的解构是最快的,大家注意,"现代性"它有一个非常擅长用的工具叫"解构","解构"就是把人类几千年来的那种信仰、道德、文明等等所建立起来的精神大厦把它解散掉,这就是"解构主义"。他比马克思对宗教信仰的批判更为有害。因为"批判"是想要建设一个自己的理论,一个价值体系,针对你进行批判,因此尽管可能是谬误的,但是他是在严肃的探讨,他是学术性的。而"解构"呢,它不再建立系统的价值观,它是随心所欲的,不负责任的把你认为高尚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一个的"解构"掉,破坏掉。

在艺术领域,我们说画画吧,画一幅画,刚才那位老先生送给我的字画,有画轴,有工整的一笔一笔写出来的书法艺术,这是传统的,到目前还没有在书法艺术上进行"解构"。但是在美术的艺术上面做"解构",怎么解构呢?你要画画,比如说画一个建筑,我们需要写生,把建筑一笔一笔描绘它,窗子是什么形状的,阳光是怎么照射的,这些是美术的基本要求。而解构主义对美术的"解构"是怎样的呢?他们提出质疑:我们为什么这样画呢?为什么一笔一笔的描绘它呢?什么色彩、光线、对比度、角度,为什么需要这些呢?不需要。解构主义的艺术作品是:一个人领一桶漆,对着一面墙把这桶漆泼上去,泼出了就是作品,是后现代艺术作品。2014年7月1号在伦敦苏福比拍卖行拍卖一幅作品,一个50多岁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她要拍卖一件作品,什么作品呢?她睡过的一张床,被子没有叠,床上有她喝的酒杯,抽烟的烟灰缸,还有她没有来得及洗的内裤,还有她与男朋友用过的避孕套。就这么一个破烂玩意,仅卖出220万英镑(合2300万人民币)的高价。大家知道了吧,什么是现代性的破坏,"解构"在美术作品中就是这么体现的。

又比如唱歌,唱京剧要字正腔圆,"解构"它,为什么唱京剧要字正腔圆?唱一个让你听不懂的;写诗为什么像李白、杜甫那样写诗?唐诗为什么这样写?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还可以这样写:"一只蚂蚁两只蚂蚁三只蚂蚁许多蚂蚁"。这叫"梨花诗"——现代诗,后现代的作品。我们国内作"梨花诗"的女作家是赵丽华(编者注:赵丽华,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

你们可以看到西宁的街头穿着牛仔裤的小姑娘,好好的买了一条新裤子,还没有穿呢,在膝盖上就凿两个洞,看到过这样的吧?这两个洞不是她干活磨出来的。有的裤子你买的时候就有两个洞,买有洞的裤子,大腿上有一个洞,屁股上有一个洞,膝盖那儿再来一个洞,看到过这样的吧?!这就是现代"解构"。我们穿服装整整齐齐,这是基本的要求和标准,破坏它,所以被"解构"就是破坏,对一切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严肃的、认真的东西都进行破坏,而且美取名为"艺术"。你们知道中央电视台的建筑吧,外号叫"大裤衩",后现代作品就是这样的,这个建筑要扭曲成不同规则的几何,干嘛要这样呢?我们看我们南关清真寺的大殿就是传统作品,正正方方,这不是现代的,不是后现代的,不是"解构"作品。

在婚姻观念上,爱情上,两性关系上,我们知道无论中外,就是西方的基督教,中国的传统社会都强调"从一而终",穆斯林也强调婚姻——尼卡哈的神圣性,伊玛目作证,虽然我们不是完全的遵循"从一而终",但是安拉最憎恶的一件合法的事情就是太俩格(离婚)。现代的婚姻、两性的关系是什么呢?"快餐婚姻","短、平、快","一夜情","杯水主义"(口渴了,随便喝一杯水先解渴;泡茶,不要讲什么茶道,先泡一杯解渴)。婚姻一直以来都是一男一女结合,古老的规矩,任何文明的传统都是这样的。现代、后现代性提出挑战,谁规定一男一女才能成为夫妻?两个男的、两个女的为什么不能结为夫妻?同性恋、同性结婚?我们说《圣经》上不行,《古兰经》上不行,传统上不行,越是不行,他们越要打破。因此,美国在坚持了几十年以后放弃了,奥巴马总统去年签署了美国联邦法:同性恋合法。去年在美国华盛顿大教堂对同性恋开放,牧师在教堂第一次为同性恋的两个男人举行了婚礼。不仅普通的美国人有这种同性恋爱好,而且牧师里也有同性恋者,所以,有两个牧师同性恋也结婚了。你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去年(2013年)有一个新闻,有一个国家离我们很远,名字也很冷,叫冰岛,他们的总理,一个女总理,我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这样播送的:冰岛总理携她的夫人来华访问。德国外长带着他的男性的伴侣来华访问。婚姻原本的神圣性、传统性被打破,越来越呈几何级数的形式在增长和发展。

现代性,我们刚才讲了,对婚姻、艺术等等的"解构",现代性对文化的"解构"还有很重要的对象——神圣人物、伟大的人物、神圣的经典进行"解构"。在西方,基督教有非常强的历史,强到什么程度呢?一千年以前,一零几几年的时候,今天的德国是一个小的公国,选出的国王,意大利的罗马教皇不满意,说应该选另一个,但是大家还是选了这个人做了国王。按照西方传统,国王选出来后要教皇加冕。但教皇拒绝给他加冕,他也不屑一顾,但是两年以后,教徒们看到怎么两年过去了,教皇还不给国王加冕祝福,我们不跟随你了。他(国王)此时才感到了恐惧,于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他带着几个仆从从德国来到意大利罗马,教皇听说他要来,教皇跑了,躲起来了,跑到另一个城堡躲起来了,国王赶到罗马,再赶到那个城堡,在城堡外面的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求见教皇,才获得教皇的原谅。今天的意大利,近年出来个花花公子的首相,就在梵蒂冈的门口,教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教皇一言不发,他不能讲话,他只能闭嘴,他只能给他的信徒讲一些信仰的东西,不能干政,政教分离,一千年以后完全颠倒了。西方基督教有非常强势的历史,有裁判所,对一些科学家动辄用刑,杀死布鲁诺四百多年了(编者注:1600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宗教裁判所奉教皇克莱门特八世之命,向众多虔诚的基督教徒宣布了布鲁诺亵渎神圣宗教的"罪行"(日心学),宣布了将布鲁诺处以火刑的决定,熊熊烈火吞噬了一个杰出科学家的生命)。

西方的基督教有非常强势的传统和地位,但是"解构主义者"要挑战,他挑战的就是权威、尊严和价值观。基督教崇尚耶稣(尔萨,愿安拉福安之),西方怎样挑战耶稣这位他们认为的上帝的儿子的权威呢?基督教的信仰是:说阿丹犯罪了,那是原罪,后来阿丹的子孙都有罪了,那是阿丹犯罪的影响,上帝派来了他的儿子,最后他的儿子被绑在十字架上为全人类赎罪了,人再也没有罪了。当然,我们伊斯兰教认为,他们在胡说,可是基督教就是这么讲的,西方的基督教徒们就是这么信仰的,十字架上的耶稣是伟大的、神圣的、高尚的,他死了,他这样受苦,为我们而死的,因而崇尚他。后现代对这伟大的人物、历史的人物如何"解构"的呢?怎样来戏说呢?好莱坞拍了一部电影《十字架上的耶稣》,电影前面拍了和《圣经》里面讲的一样,耶稣传教、治病,最后被罗马人抓了,被犹太人迫害了,绑在了十字架上,绑上了,到了这里,就开始"解构":来了一位妓女叫玛达拉,这是《圣经》里的人物,耶稣曾经给她宣教,拯救了她,所以妓女玛达拉来了,来到了耶稣的脚下,给他涂橄榄油(抹橄榄油是圣洁的象征),耶稣在十字架上绑着,妓女玛达拉给他脚上抹油,他看着看着他喜欢上她了,不去死了,下来和她结婚了,一起过日子了。罗马的梵蒂冈天主教、基督教教会都起来反对、抗议。自由,言论自由吗,你反对什么?为什么不可以这么说?我们大家就知道了,在西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他们可以挑战的了,耶稣都可戏说。说到这里大家要知道,今天世界上只有一本书是不可以被戏说的,那就是《古兰经》;只有一个人是不可以被戏说的,那就是穆罕默德(愿安拉福安之);只有一个主是不可以被戏说的,那就是安拉乎塔阿俩。西方人非常愤怒,耶稣都可以戏弄,为什么穆罕默德不可以?因此他们画那些个漫画(侮辱穆圣的),焚毁《古兰经》。穆斯林紧紧的捍卫着我们的圣人,我们的《古兰经》,我们的安拉乎塔阿俩——我们的信仰、全人类的主宰、众世界的主宰。他们想突破这个底线,而我们一再的抵制,这个抵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们一些年轻人受到多元主义的影响,虚无主义的影响,所谓民主自由的影响,我们一些穆斯林青年说:哎呀,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嘛,人家画一画就让他画一画嘛,时代不同了嘛。不,我们要坚决抵制。如果他们突破这些,伊斯兰将被他们戏说、"解构"。所以我们在捍卫着我们伊斯兰圣神的价值观,同时我们在为人类守护着最后的一片净地。我们要记着,只有一本书,一个圣人,一个主宰还被我们穆斯林紧紧的守护着。他们(指西方人)所向披靡,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戏说的。他们要把人类的这种几千年建立起来的精神、信仰、价值,一一的"解构",一一的破坏,破坏一切,归于世俗化、一切归于虚无化,什么都没有——认真的东西、严肃的东西、高尚的东西统统没有了。现代性的这种"解构"就是对传统信仰、道德的彻底的否定,他的"解构"比否定更厉害和毁灭,再也没有什么永恒的信仰、永恒的价值。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完整的牛,经过被庖丁解剖后,不再是完整的牛,目无全牛,有的只是一条腿,腿上的一块肉,一些肢架,支离破碎。所以现代性的危害无孔不入的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再也没有什么永恒,再也没有什么高尚。当他们都"解构"完以后,再也没有什么永恒的对象——信仰的追求的时候,这个"解构"慢慢地就转向人类。那么人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而存在呢?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所有的价值观都被他们"解构"完了,他们最后找不到人的价值了。因此,当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三百年,西方又有一个哲学大师福柯,他有喊出了类似的口号:"上帝死了,人也死了"。意思是那个时代的一次革命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崇高价值的信仰。人类建立起来的一些理性价值,到今天的这些价值也被否定了,所以"上帝死了,人也死了",再也没有什么信仰,再也没有什么追求。人活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了。紧跟着是什么呢?这些传统的价值观被动摇、粉碎、瓦解了,我们看到中国社会一些现象,比如说孝道,我们有二十四孝图,子女对父母的孝,现在这个价值观面临瓦解。很多很多我们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东西,经过这个"解构主义"以后慢慢的被奔溃了。那么一旦把这些都"解构"完之后,我们人类会进入怎样的社会状态中去呢?这就是学者专家们告诉我们的现代性"解构"出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虚无主义",就是什么也没有了,价值、信仰、道德统统没有了。人们进入到一个个人的私利的功利的自由主义时代——虚无主义时代。

虚无主义就是人的存在和活动没有了高尚的意义,他代表的是我们社会的这种悲观、颓废的精神,人人以自己的个人化的利益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生活。用我们穆斯林的话来讲:不再相信后世,不再相信有安拉。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些穆斯林青年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我们的一些大学(高校)食堂里还执行着国家的民族政策,设有清真食堂,我们一些穆斯林的孩子在这些学校中学习,他们有时会到清真食堂看一看,今天吃什么?一看饭菜质量不行,转汉餐(非清真食堂),千百年年我们穆斯林不能坏口(不吃非清真食品),这个规矩已经无所谓了,他们会说吃了有什么问题?吃了会生病吗?吃了会死亡吗?我们说你信仰不行,他们会说什么信仰?什么民族?一切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我感觉好,就好,我不在乎你们的感觉是什么。这是当下对我们青年人非常大的冲击和诱惑。在坐的大学生不要忘了,你们正遭受着这种冲击,一切无所谓,没有什么不改变、不可以来"解构"的。虚无主义有历史的虚无主义,民族的虚无主义,文化的虚无主义,道德的虚无主义,信仰的虚无主义,今天我们的年轻人受到的最大的影响就是道德的虚无主义。

道德的虚无主义对我们的冲击是一切原有的道德已经不再成为有价值的,荣辱、耻辱、美丑、是非颠倒,那些可耻的事情,人们不以为耻。圣训说:知耻属于伊玛尼(正信)。以往人们让我们羞耻的事情,在今天不以为耻。比如,我们穆斯林传统的斋月,斋戒在以往的历史上,三十年、六十年、一百年以前,在我们青海穆斯林中间,不管你是回族、撒拉族,有没有在斋月里不封斋的?不可能有。但是在今天已经有了,他们不再认为这个价值观很重要。上个星期我在上海,我们沪西清真寺门口有一个牛羊肉铺,来了个老外,说着半生不熟的阿拉伯语,不知道他是那个国家来的,他要买哈拉里(合法)的牛肉,哈拉里!哈拉里!我赶紧找人给他切肉、称量,但是他买的很少,那个肉铺的老板说,50块的肉我怎么给他切呀?我就说给他切,斋月里面,穆斯林有需要就应该帮,你赔本也应该给他卖,我想这个人买了50块的肉回去到晚上开斋嘛,这个老板挖了一块,还是最好的,因为我在场(毕竟看我面子),肉铺老板正在给他打包时,这个年轻老外人出了肉铺,转过身去点了支香烟抽上了,大稀奇,你还要什么哈拉里,哈拉目有什么关系,我赶紧说:热木钻尼(斋月),扫目(斋戒)。他脸很尴尬,把香烟扔了。他这个表情告诉我,他不是忘了,他本来认为是无所谓的事情,你阿訇还跑来说热木钻尼(斋月)、扫目(斋戒),我是知道的。如果是忘记的,哦,他应该表现的很紧张的 ;没有一点诧异,只是有一点尴尬,他知道是扫目(斋戒)热木钻尼(斋月),但对他没有什么关系,清真的肉他要吃,安拉的斋戒无所谓,这是一个老外的行径。那我们中国的穆斯林青年里没有吗?不要说斋戒不封,连哈拉里(合法)都不管了,比他更严重,只是没有跑到清真寺门口而已。但是我们南关清真寺门口有没有呢?答案不得而知,如果没有!一切赞颂全归安拉!这种荣辱、耻辱、美丑、是非、善恶完全颠倒了,丑的东西不丑了,美的东西不以为美,是非价值观念全都颠倒了,就是道德的虚无主义。我们说,不可以这样对待老人,不可空巢老人,我在上海经常批评拉面店的老板,你们跑到南方,跑到上海赚钱做生意,你们家的空巢老人,怎么可以呢?(你们要善待自己家里的老人)。现在改变了,人们无所谓,什么爱情、亲情、人亲、乡情,这些非常温暖人心的东西被自己的功利主义、私利变的一文不值,只有为我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伤害的。所以虚无主义、"解构"文化对我们穆斯林青年是有非常大的冲击,没有什么信仰,没有什么道德需要他们去遵守的。今天整个世界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前面我讲的拍卖的那幅绘有丑陋的、淫荡的、肮脏的破床字画,就是这个社会道德价值虚无主义,耻辱、善恶已经被颠倒了的非常好的写照。

第二部分

我们中国这个社会,大家都看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都看到了公德遭到了破坏,所有的行为价值观都被扭曲。这些我们讲出来很痛快、很气愤,我们穆斯林不要以为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和我们有很大关系。我们今天的穆斯林,特别是年轻人,正受着这种颓废思想、虚无主义的影响,我们很多穆斯林的行为是走样的,既不符合伊斯兰的传统,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也不符合世界文明的标准。上一个月,主麻之后,散了,我下殿来到院子里,远远有一个国外的穆斯林老人站着看着我,我一般下大殿来到院子里,就要和许多穆斯林打招呼、说话、应酬,这位老人站在哪里一直等,等我20分钟左右忙完了后,这位老人走过去我也迎上去,问他是否有事情,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他说:他刚才坐出租车到清真寺来做主麻,但是在清真寺对面的马路上我看到了六个中国的穆斯林,戴着白帽子,他们没有等红灯也没有走人行道,而且直接从中间的栏杆上翻过去了,我坐的出租车刚好路过这里,司机急刹车,让他们翻越过去,那个司机在车里不停的骂骂咧咧,伊斯兰怎么怎么、穆斯林怎么怎么。我看到这一幕,我的心被刀刺了一样。伊玛目呀,你一定要告诉我们的穆斯林,再不能造次。我们今天正遭受着来自于西方的对伊斯兰偏见仇恨媒体对我们穆斯林的污名化,把一件件与穆斯林不相干的事情,丑陋的事情,暴力的事情,贴上穆斯林的标签,说这是穆斯林干的,那也是伊斯兰干的。而我们穆斯林却在配合他们,给他们提供了这些东西。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嘛!人家想办法找我们的毛病,我们恰恰又越来越多的表现出这些个毛病,不文明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中国今天有一种"三不靠"的穆斯林出现了。一不靠,伊斯俩目的笋奈(圣训)和伊斯俩目的道德不靠。二不靠,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面也有可取之处,比如我们说斋戒,普通的斋戒——你的肚腹、你的性行为要制止,第二种斋戒——你们的手、眼、耳、脚、身体也要斋戒,更高级的斋戒——你的心要斋戒,我们这样来讲我们伊斯俩目的斋戒,在中国传统里面也有这样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正对应我们的第二种斋戒,中国传统里面也有优秀的,穆斯林也没有学好,因为他没有文化,不靠。三不靠,由西方传来的也是先进的文明、准则,符合伊斯兰的,比如说不要乱闯红灯,我去过欧美许多国家,英、法、美、德,没有车辆,但是红灯没有人过马路,如果有人闯红灯过马路,那一定是Chinese(中国人)。西方的这些是好的,但是这些好的东西,文明的东西穆斯林也没有学来。我们到西方去,一些旅游的地方,厕所门口用中文写着:"大小便后请冲洗",在外国写中文干什么?在法国写中文给谁看?给Chinese(中国人)人看,你们大小便后一定冲洗。这不是对我们的侮辱吗?!难道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的吗?是这样的。在上海我们沪西清真寺最近就是这样,我们在斋月前刚刚把厕所修好,我们区政府领导来了后说比他们区政府的好,我说,好就对了,我们穆斯林很注重清洁。自动冲洗的、净下的,全部装好,我又担心人们会不会用,贴标记,写汉语给我们回回穆斯林看的,写维吾尔语给我们维吾尔穆斯林看的,我说英语、阿拉伯语不要,人家们已经过关了及格了。写了字,我想还是不行,他看不懂字怎么办?我们有贴上图标——画上冲便器,再画上一个大母指,摁在这里。我们一共18个,结果,那天从撇什(晌礼)到迪格勒(哺礼),4—5个没有冲洗,我们一个年轻的朵斯提(教友)去一个一个冲洗,他说阿訇你今天再不讲就不得了啦。我们今天在穆斯林中正在出现上述的"三不靠"的人,没有伊斯兰的文明道德,没有文明的修养,没有中国传统的文明修养,也没有世界标准的文明修养。开斋,我们在清真寺里开斋,就像组织幼儿园的学生一样,给大家说,老人先来!妇女先来!呵,一个个着急呀,我给他们说厨房里大大的有,放心好了,怎么说也不行。我们的问题非常的严重,当然更严重的还不在这些行为方式上,而在我们的内心,在我们的信仰当中,我们的年轻人中出了很大的问题。两个月前,在我们清真寺大学生学习班上课结束后,有一个年轻大学生说: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我说:好,你等我一下,我处理完事情。半个小时后我找他,这个大学生在上海读大学,是西北的大学生,我不说是那个地区的,因为你们知道了会寒心。这个年轻人很认真的给我说:阿訇,你今天讲的信仰后世,我怎么也不相信呢,虽然我们哪里我爸我爷爷也讲,但是到今天我还不相信有后世,人死怎么有后世呢?这个孩子离你们很近,就是你们家庭中的一员,或许你们的孩子虽然没有这样问,心里就是也许这样想的,这个孩子只不过说出来了,问出来了,我们有多多少少的孩子在西北长大的,他们心里面已经没有这样的伊玛尼(正信),只是他们没有胆量给阿訇提出来。我对大学生是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我告诉他们在我的课堂里,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提,没有任何问题是反动的,所以他们才有胆子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了解过这个孩子所在的村庄是百分之百的穆斯林的村庄。我耐心的给他讲了、解释了。艾里海目杜力拉黑(一切赞颂归于安拉),过了一个星期他给我发了一张图片,他买了好多的巧克力糖,拍了张照片,图片下方他写到:我为我自己今天庆祝,我的伊玛尼(正信)建立起来了,祝福一下自己! 没有说出来的、没有问出来的,穆斯林家庭中的孩子还有多少?今天早上班达(晨礼)之后我讲的有点激动,也讲的有点严重了,有人说,一针扎出血来了,这是我有感而发的。这是我在上海看到大西北的孩子,当然上海的孩子就更不必说了(更差劲)。提起大西北,中国的教门是以大西北为标准的,中国的"麦加"(甘肃临夏)离你们不远,所以今天我们要提醒,特别是在坐的穆斯林大学生,在我们穆斯林大学生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人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也不知道怎样去信仰,不知道怎样支撑自己的信仰,找不到一个理性的依据。南关清真寺的阿訇、学董们在暑期举办这样的大学生学习班非常及时而且有必要。学习非常必要。我在上海沪西清真寺到今年整整20年,在这20年里许许多多的穆斯林的孩子,包括在西北长大的孩子,在上海得到了伊玛尼(正信)。这个时代是颓废的,精神、道德、信仰上是虚无的,人们追求个性、自由、解放,无所不做。安拉在阿也提(《古兰经》)里面警告过这样的人:"那些自作堕落不义的人,他们追随自己的私欲、无知的追随自己的欲望,谁能引导那些安拉使他迷误的人,他将没有任何的援助者"。安拉警告我们:"你们切不可追随你们的私欲,追随你们所谓的自由的欲望,他会让你迷误,偏离安拉的大道,那些偏离安拉的大道的人,他们有着安拉的严酷的刑罚,因为他们忘记了复活日报应的那一天。"所以以追求自由名义下追求自己的私欲的人,安拉在《古兰经》已经有了警告。

大学生们知道,18世纪法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那场大革命的领导者之一罗曼夫人被推上了绞刑架,在她被绞死的那一刻,她说了一句话: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就是说,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你的名义而行。我们年轻人标榜自由,标榜自我,标榜个性,不接受经典的教训、伊玛目的告诫、老人的教育和传统的要求,在我们的大学中或者将要走近大学的年轻孩子中,这样的(穆斯林的)孩子比比皆是,一个一个比的是自己的个性。我们一些孩子在离开青海之前还是蛮淳朴的,整个初中、高中在家乡还是挺淳朴的,到了大学,受到这些文化的思潮的影响,身边周围的人和事的影响,他们也慢慢变的不单纯了。

我讲了这些以后,你们不要产生这样一个误会:呵,白阿訇这样讲了,我们不要让孩子读大学了。这是错误的,大学已经要让孩子读,而且还要读好。但是我们要提醒自己的孩子,大学里面有陷阱的。这些话不是我说的,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布鲁姆,1987年写了一本书,书名《大学》,就是给美国大学生写的,他认为现代大学生的道德已经崩溃了,缺乏家庭教育和引导,又没有经典的解释给他们,道德被边缘化。我们不要害怕大学。我们有一位新疆的回族孩子,她一心想上大学,本来和父母讲好的,只能考新疆的大学,可是她学习成绩好,不小心考上了上海的大学,家里坚决不让她去上,父母认为,去上海上大学你还不坏口呀!(编者注:吃非法食品),坚决不同意,这个女孩叫法土买,她哭、求、动员爷爷奶奶及亲戚去说,总算父母同意,但再三叮嘱:不能坏口啊!不能胡吃啊!所以她到大学报道后,赶快把学校的清真食堂去看,看了后觉得还是可以的,拍了照片给她父母发过去,家里人一看,哦,有清真食堂,那好!那好!(父母放心了)。这个同学听说星期六在清真寺有学习班,她也来了,她从阿拉伯语字母开始学习,从伊玛尼(正信)开始学习,在第一学年学习结束后,她做上了乃玛子(礼拜),她会读亥听(编者注:《古兰经》精选),放假回家她戴上了盖头,她的爸爸到乌鲁木齐火车站去接她,唉!怎么戴着盖头回来了?你是读大学还是念经?精着头去上大学,戴着盖头回来了,爸爸觉得很奇怪。她告诉她的爸爸:我既上大学,又在学习信仰,上海的清真寺里有学习班。回到家,她对他爸爸说:你再不能只做主麻的乡老,阿訇讲过的,这样的伊玛尼(正信)是危险的,你要礼拜。她爸爸不以为然。有一天她爸下班回来,沙发上一坐,打开电视,她到洗手间,灌了一汤瓶水,站在了她爸和电视机中间递给她爸爸,让爸爸洗小净。父女俩僵持了足足十几分钟,她妈妈出来解围了,嗨!你起来洗一洗嘛,孩子说的也没错嘛,做乃玛子(礼拜)嘛,她爸爸很无奈,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起来去洗小净,做了乃玛子(礼拜)。她又对她妈说:您也洗。班达起来,她敲爸妈的房门:起来,洗,做乃玛子(礼拜)。这一家人在她的督促下开始做乃玛子(礼拜),她的亲戚们也慢慢做起了做乃玛子(礼拜)。所以我们说上大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大学以及进入大学之后迷失自己。社会有风险,但是我们还要闯社会。安拉在古兰经里面告诫我们:法斯比海(坚韧),你们要坚韧,坚韧住各种各样的困难的考验,还要接受来自于各种快乐幸福的考验。讲起这个考验,北京来的何老师何凤珊老师,我在北京学习时,他给过我许多的教导,其中给我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启迪,一直伴随着我,我不敢说我把它作为座右铭,但是真的,在时时的提醒我,什么是考验:考验就是"威逼利诱"。穆斯林要遇到的考验就是这四字。我深以为然,而且我一直奉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导。这是前辈对我们后辈的提醒,"威逼"就是当困难来临了,灾难来临了,你能顶的住吗?伊玛尼(正信)、耶给尼(诚信)够不够;"利诱"当利益的诱惑来临了,你能顶的住吗?耶给尼(诚信)够不够?所以安拉要我们坚韧,法斯比海(坚韧),忍受住这个时代和社会对我们信仰的挑战,"威逼利诱"。

安拉的应许——安拉答应我们的一定是真的;安拉答应我们——在今世当好安拉的仆人,在后世安拉完全完全的加倍的惠赐我们,不要怀疑,这是真的,一定会实现的。为了获得安拉给我们的应许,我们应做的是什么呢?前面我讲的法斯比耶(坚韧),忍受着社会生活对我们的诱惑、考验。"你们千万不要被耶给尼(诚信)不坚定的人,让你们也变的轻率起来"。我们身边充满了伊玛尼(正信)不坚定的人,耶给尼(诚信)不坚定的人,在教门的遵守上,他们很随便,不讲究,不特格哇(敬畏安拉)。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来做主麻了,做太热委海(斋月的休息拜)了,但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礼拜中的恭敬、特格哇(敬畏安拉)哪里去了?人来了,心不在。着急呀,一会儿看看表,还有半小时!太长了!怎么还有20分钟!哎呀!那个着急呀!好像他马上到天堂去了。这种现象是不是真的?所以我建议在礼拜大殿里大家不要戴手表,大殿里的钟也拿掉,不知道时间多好呀!我们这个大殿里挂着两个钟,大家一出赛俩目就看,哦,总算散了,艾里海目杜力俩黑(万赞归于安拉)。这对我们阿訇们也是一个警告,有人会说,阿訇们都这样了,我们瞎汉(教盲)算什么?满拉们都这样了,我们瞎汉(教盲)算什么?老年人都这样了,我们年轻人算什么?大家都来这样比,比谁比谁更不特格哇(敬畏安拉),不是竞相为善,而是竞相为更差。阿訇差,我瞎汉(教盲)更差;老的瞎汉(教盲)差,年轻的瞎汉(教盲)更差;男人差,女人更差。

在社会思潮对我们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坚守住伊玛尼(正信),特别是在坐的年轻的大学生们,如果你们今天还没有建立起伊玛尼(正信),不要着急,我知道在许多大学里面有穆斯林青年活动小组,你们要参加,我们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面参加了伊斯兰的学习,得到了挽救。你们在寒、暑假到南关清真寺好好学习,伊玛尼(正信)还不够坚定的,通过学习要慢慢建立和坚定起来。因为今天的穆斯林的稳麦(群体)需要你们,我们穆斯林需要你们。因为穆斯林民族正在苦难当中。

我们南关清真寺金碧辉煌,白天开着这么多的灯,我们有条件,我们随代格(施舍)多。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叙利亚的穆斯林,巴勒斯坦加沙的穆斯林,那些在苦难中的穆斯林,连干净的水、果腹的食物,都是非常非常的困难。我们生活在恩典当中,那么许多的穆斯林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奋起,来复兴,要靠我们的年轻人。

艾里海目杜力俩黑(万赞归于安拉),我们今天的穆斯林尽管处在困难之中,但是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最近有一本美国版的书出来了,这本书是展望今后发展的世界,这本书的书名是《孤单的美国:穆斯林化的欧洲与西方的衰落》,这是美国的一位专家编写的,他们看到了穆斯林在这个社会中的发展,在西方的发展,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其中1997年英国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被认为20世纪最后一位人类学的专家,顶级的教授,叫盖尔纳,他写了一本书《民族主义》,在这本书的第十四章里面,他写到:在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两件事情是,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失败,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整盘崩溃。二是伊斯兰的复兴,不弱反强,在一些地方真的复兴了。我们的一些穆斯林大学者们讲,穆斯林世界没有伊斯兰,而欧洲有伊斯兰,在欧洲我们的穆斯林在非常努力的发展伊斯兰,我们看到,最近英国首相卡麦隆在斋月有个讲话,表彰了英国的穆斯林的贡献,英国千分之二的穆斯林群体是英国慈善公益捐款最多的群体。我们上海有个汉族大学生女孩在英国留学,在英国入的教(伊斯兰),学习了伊斯兰,去了约旦读了《古兰经》,现在在埃及,她在英国的时候,受到穆斯林的影响,在英国利兹大学加入伊斯兰,她告诉我说,在英国每年举行一次大型慈善义卖活动,十几万人到一个城市,进行义卖,其义卖得来的钱捐给贫困人,在这个义卖活动中穆斯林参与人数最多,三天的活动,能得到百万英镑,现在这项活动搞的越来越大。我有一个朋友去了比利时国(我们国家领导人刚刚去哪里访问,欧盟的总部布鲁塞尔),回来他告诉我,白阿訇呀,他感到非常奇怪,比利时是欧洲的,在欧洲总部所在地有那么多穆斯林呢?!戴头巾的、穿袍子的、大胡子的那么多。我说你不要奇怪,穆斯林在欧洲正在呈几何级数在发展。大家知道,在欧洲有两个城市,一个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另一个是荷兰的鹿特丹,布鲁塞尔小学里40%是穆斯林小学生,所以布鲁塞尔的教育部门说,你们穆斯林的学生占到了40%,你们穆斯林的学生学习的人文科的教材你们自己编;荷兰的鹿特丹,现在孩子们最流行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世界杯足球,世界最大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里面有许多穆斯林运动员,法国队有5—6位穆斯林,在德国队里也有两位,在比利时队里也有好几位。这是一个先兆,在一个体育体竞技运动项目里面,在欧洲的球队里面有那么多穆斯林,说明我们有比较庞大的人口基数。所以说我们在发展,在复兴,在崛起,引起了(得到了)西方、社会学家和专家的接受。当然这里面有些是夸大的,但是有些是确实的事实。不过我们要冷静下来,尽管我们在复兴中间,但我们穆斯林毋庸讳言,我们还处在非常困难的状态当中,加沙的穆斯林一天也得不到解放和自由,就是全世界穆斯林的耻辱。我们16亿穆斯林没有能力去解放、帮助在今天人类历史上最耻辱的隔离墙中的露天监狱中的加沙的穆斯林,我们16亿穆斯林人数多,但是我们如同浪中的泡沫,没有力量。我们在很多方面很落后,今天很多科技发明没有穆斯林的,但是在500年以前,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穆斯林在发明。今天上午我们参观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回药图书馆,多少中世纪的穆斯林大学者们著书立学、研究、发明,但是现代穆斯林不会发明了,我们现在享受的高科技的产品、用品全部来自于非穆斯林生产和加工,而我们穆斯林依然在我们的传统的行业里面开饮食店,做牛羊肉,做皮革,倒买倒卖。我们与先进的生产力、高科技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不落后谁落后呢?100年前的甲午战争我们为什么被打败,堂堂的大清帝国败给了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就是科技力量的不足。甲午海战,实际上两国的舰船都受到了重创,可是日本人的舰船回去三天修好了,而我们的舰船开进港口再也修不起来了,清朝政府只会购买,他们从德国、法国购买舰船,他们不会修理。而日本人不仅会买、会造,而且会修。中国怎么会不败呢?!近几十年,中国在拼命的发展,我们看到发展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大,科技生产力在发展,尽管有一些道德上的不足,但是我们不能讳言科技生产力的重要性。我们穆斯林只会倒买倒卖,安拉赐悯给地下的石油,就买石油,海湾一些国家只知买石油。我曾经讲过,富裕并不一定富强,有钱并不一定强大。所以我们穆斯林的青年要发奋学习,你们好好读书,钻研科技,要穆斯林的科技跻身到世界的一流,那样我们穆斯林稳麦(群体)有一个整体的发展、强大。一个没有科技势力的民族,在这个奉行丛林规则世界里面是不会有什么前途,你保护不了自己。美国人要干涉叙利亚,把军舰开到离叙利亚海岸500公里的地方,叙利亚就没有办法了,因为俄罗斯给他们的导弹只能打到300公里。美国人在一万公里以外打击你。我们有些穆斯林说,我们有的是人体炸弹,其实你以后就找不到他们的。人家有隐形的战机,隐形的武器。我们拥有伊玛尼(正信),不错,这是最最重要的,除了伊玛尼(正信)我们还需要别的,尤其是要有高科技。我们举个例子:冷兵器时代,两个人,一个拿着一把大刀,一个拿着一把匕首,他们比的是勇气,勇气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过了一个时期,别人把匕首换成枪,这时候勇气就大打折扣了;又过一个时期,你的手上的匕首换成了一把大刀,可是别人手中的大刀换成了AK47连发的。我们说,伊玛尼(正信)当然是我们永恒的主体,是重要的,但是伊玛尼(正信)并不排斥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今天我们穆斯林恰恰还在传统贸易里徘徊,一个穆斯林说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想做一点生意,开饭店(什么的),别的什么都不行。我们中国的穆斯林姓马的多,"十个回回八个马,一个不是哈就是达",在今天的中国经济、科技领域最厉害的两匹马,马云和马化腾,但他们不是穆斯林,不是我们的马,不是"拉面马",跑的很快。当然我不是说"拉面马"不好,好,劳动是光荣的,有什么不好,好!做为个人没有问题,但是做为一个民族当然有问题,当一个民族只能做手工作坊式生产的时候,他的实力、地位一定是下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了,我并没有看不起开拉面店的意思,其实我有许多开拉面店的好兄弟,好朋友,我们关系挺好的,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我是从穆斯林稳麦(群体)的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的。

在坐的大学生,我们的胸怀、责任、事业要大,所以我劝大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创业,因为安拉给穆圣(愿安拉福安之)的使命靠我们去继承、传承,安拉给穆圣(愿安拉福安之)的使命是什么呢?"我派遣你只为众世界"。穆圣已逝,我们要继承,完成安拉给使者的使命,我们要发展,唯有发展,我们才能把伊斯兰传遍更多的地方。安拉在交代给达吾德圣人的时候说:"呀!达吾德,我派遣你为大地的代治者",达吾德圣人以勇猛、坚强著称,所以安拉派遣他为大地的代治者,管理大地,但是安拉有个要求:"你已经要公正的处理人类社会的事物"。那就是要有权力,有权力执政才能公正,有权力才能维护公正,获得公正,一切要有实力。所以,穆斯林青年们我们要有事业、要有胸怀,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穆斯林世界的稳麦(群体)和整个人类世界,我们的事业横跨今后两世,我们不但要忙碌今世,还要追求后世,我们不但要追求后世,还要不能抛弃今世,"我们的主啊,求您赐予我们今世的幸福生活,求您赐予我们后世的幸福生活,保护我们免于火狱的惩罚"。我们要坚守着我们传统的优秀的原则,那些道德,那些高尚的。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演绎现代的,不要排斥现代的,优秀的传统的我们要好好继承,现代的与我们穆斯林信仰穆斯林稳麦(群体)发展有利的有益的,我们要积极去掌握。传统和现代大致平衡,今世和后世要兼顾,穆斯林稳麦(群体)与世界要关联。

最后,我们的伊玛尼(正信)、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实力、信仰的力量与科技的力量要融合起来,这是我对我们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青年的一个希望。四个方面——胸怀穆斯林的稳麦(群体),胸怀穆斯林民族,胸怀全世界,要两世兼顾。我们的眼光要远,我们不能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传统和现代很好的融合、结合,我们要获得信仰和科技实力的结合,穆斯林稳麦才能够逐步有弱转强,把伊斯兰的使命传遍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祈求安拉宽恕我在讲话当中的不足、错误和过度的地方,如果有一点你们觉得有益的地方,大家给我作好嘟哇,让我们共享。我们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行走在这个充满风险和危机的时代,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然后兼善天下。

马坚勤奋的一生
马坚勤奋的一生

马坚勤奋的一生

سيرة محمد مكين ما جيان

  • 马坚离开人世已将近25年了!他音容笑貌,孜孜不倦伏案写作的身影,开朗风趣的言谈,对年轻人循循善诱的教导,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 追思马坚一生走过的道路,可以用现金句话来概括:学习勤奋认真,刻苦踏实;治学严谨苦干,锲而不舍。他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兢兢业业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研究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无论社会是动荡不安还是和平安定,无论是条件顺利还是身处逆境,他始终坚持苦干、实干,不改初衷。
  • 马坚传略
  • 马坚—字子实,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杰出的穆斯林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 1906年6月6日生于云南个旧市沙甸村(回族聚居村)。1925年中学毕业后在家乡鱼峰小学任教。1928年到西北甘肃固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三营村师从著名经师虎嵩山阿訇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
  • 1929年考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继续专修阿拉伯语、伊斯兰经典教义。1931年以品学兼优成绩毕业,由上海回教学会选派参加中国首届留埃学生团赴埃及留学。先后在爱资哈尔大学和著名国立达尔艾勒欧鲁米阿拉伯语文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共学习八年。对阿拉伯语言、文学、宗教、伊斯兰哲学、教义、教法、历法、历史和教育系统深入学习研究,造诣很深,深得埃及学者们的好评。回国前曾到过麦加朝觐。
  • 1939年学成归国后,潜心于《古兰经》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翻译,并从事回族大众文化教育。为云南回族培养了不少阿拉伯语和宗教人才。1946年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授。他参加组建东方语言文学系,亲自创立该系阿拉伯语专业。从此阿拉伯语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进入高等教育体制。后来,他一直担任职拉语教研室主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委员。他编写阿拉语教材,主编《阿拉伯语汉语词典》。为我国培养了一代代阿拉伯语人才,他奠定我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学基础。
  • 马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翻译出版过《古兰经》、《回教哲学》、《回教真相》、《阿拉伯史通史》……等许多有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他还将《论语》、《中国格言谚语》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出版,得到埃及学术界称赞。解放前后还发表过大量有关阿拉伯有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文章。这些译著和文章对促进中阿文化交流和友谊作出巨大贡献。
  • 1949年马坚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又连续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担任亚非学会理事。他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起人之一,后任该会常务委员,50年代他在报刊上发表的《穆罕默德的宝剑》、《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的几点愿望》等许多篇文章对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间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民族团结,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作出突出贡献,因而受到中央领导好评,得到人们的尊崇,尤其得回民群众的尊敬和信任。
  • 学者的成长
  • 马坚出生于云南个旧市沙甸,这是一个回民聚居村,该村文化水平较高,十分注重伊斯兰文化教育。他幼年就读于紧邻沙甸的个旧市鸡街镇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从初小就开始学习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基础知识。他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各科成绩优异,《古兰经》背得最熟,阿拉伯语学得又快又好,小学高年级就开始自学古汉语和英语,深得老师和长辈的喜爱,说他一定会有出息。
  •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他决心在小学毕业后到昆明市明德中学(四年制中学)学习,为日后继续深造打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在家乡一位关心地方教育的贤达人士白亮诚先生的资助下,他升入明德中学。他理解力强并善于独立思考,入学后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二名,不但汉语、英语成绩出色,数理化也学得好。假期回乡还向通晓古书的白亮诚先生和当地学校语文教师学习古文并在他们指导下博览我国古文典籍。
  • 马坚少年老成,青少年时代就有理想、有抱负、经常思考回族社会、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中的一些问题。他渴望成为一名学者,立志到伊斯兰文化中心埃及去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通过自己对它全面研究和介绍,让教内外同胞正确了解伊斯兰教及其文化,让中国穆斯林本着伊斯兰教真精神,精诚团结,互助合作,为民众服务,为国家效劳。
  • 中学毕业后在故乡的两年教学生涯,使马坚深感教育的重要性。改革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常识教学的旧教材和旧方法的强烈愿望,更加坚定了他去埃及求学的决心,并开始为实现这一理想而积极创造条件。
  • 1928年,马坚约挚友马元卿同赴西北、上海投师。受白亮诚先生资助,他们离乡乘车经汉口、郑州、西安、平凉到甘肃固原,师从著名的虎嵩山学习经文。在平凉至固原途中,为节省路费,他俩共租乘一匹马,历尽艰辛,才到嵩山阿訇的故乡——固原三营村。嵩山阿訇学识渊博,思想开明,教授得法,指导他们学习经典教义和阿拉伯语。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马坚却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学完了侯赛因的《古兰经注》、《伟嘎业注》等多种经注,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水平均有长足进步。
  • 后因西北时局动乱,他们被迫转去上海,于1929年考入上海回教协会办的私立伊斯兰教师范学校,系统学习阿拉伯语、伊斯兰经典和英语。他短短三年就通读了阿拉伯文版和英文版的《古兰经》,学完了《穆宛塔圣训集》和各种重要的伊斯兰教经典,并能熟练阅读阿拉伯文书籍,能用阿文写作、会话。为出国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 1931年12月,由上海回教学会选派,马坚作为我国文化史上第一届留埃学生团成员到达开罗,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8年勤奋刻苦的攻读。首先进古老的宗教学校受资哈尔大学,其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设有法学、哲学、文学、《古兰经学》、《圣训学》等12门课程。马坚非常用功,除认真学好规定课程外,还认真研读埃及中学用的几本语法教材,做了全部练习题,请老师批改。在爱大学习期间,埃及著名大学者吉巴里教授是他热心的导师。马坚每周两次在万家灯火的晚上执经登门求教,坚持多年,风雨无阻;并在吉巴里教授指导下,着手在课余作《古兰经》汉文译注本的准备。
  • 1935年下半年马坚从容不迫受资哈尔大学预科毕业。为使自己有更高的阿拉伯语文水平,以便能更好地研究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他又转入埃及有名的国立达尔爱勒欧鲁米阿拉伯语文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学习。该校设有高级阿拉伯语言、阿拉伯语言文学、历史和伊斯兰教研究等课程,曾培养出许多优秀学者。他在向校内专家、学者学习之余,仍经常去请教吉巴里教授,并注意向周围的埃及人学习活的语言,以增强阿拉伯语言感。
  • 1937年国内爆发抗日战争,马坚与留埃中国同学共同向阿拉伯朋友介绍中国人民抗日真相,揭穿敌伪散布的种种谎言。1939年2月留埃中国学生组团去麦加朝觐,马坚任副团长。一路上他们抓住一切时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宣传抗日。在船上马坚发表演说,介绍中国穆斯林同全国人民一道英勇抗战的事迹,痛斥日机轰炸各省回民区域和清真寺的罪行,揭露日寇欺骗伊斯兰世界,妄图利用伊斯兰教为其侵华效劳的种种阴谋,呼吁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正义的抗日战争。他激动人心的演讲,博得全船人的同情和支持。朝觐回到埃及不久马坚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欧鲁米阿拉伯语文学院。1939年秋返回祖国。
  • 马坚生活上十分俭朴,学习上则异常勤奋,分秒必争。在上海学习时虽身居繁结的大都市,却一直穿着家乡带来的粗衣布履,从不闲逛。只是终日埋头苦读,钻研业务。有一次卧病两周,他仍在病床上坚持学习。在埃及爱大期间,他三餐自煮,衣袜自补,靠学校每月发给的2埃镑奖学金,不仅解决了衣食住问题,还撙节出一部分买书钱。欧鲁米语言学院没有奖学金,他就靠上海伊斯兰师范学院董事马晋卿先生的资助,节俭维生。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开朗乐观感,把困难置之度外,每日生活有节,学习、工作安排得很紧。他回忆当年在开罗的学习生活时曾兴奋地说:"一只旧闹钟,是生活中的重要伴侣。我每天把它拨到四五点钟,只要铃声一响,一脚蹬开被子就起身,涮洗后开始学习。"每年漫长的3个月暑假,他总是排满读书、翻译、写作计划。夏天开罗天气炎热,有时高温达40多摄氏度,他经常是挥扇坚持著译。《回教哲学》、《回教真相》、《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等学术名著就是在留埃期间利用暑假译成,寄回国内出版的;还把孔子的《论语》、《中国神州故事》、《中国格言谚语》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出版。
  • 为学术研究、中阿文化交流和友谊作贡献
  • 马坚曾表示,他一生要做两件事:一是要自己精通后在国内推广阿拉伯语,二是要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名著,特别是要做好《古兰经》汉译本的译、注工作。1939年回国时,国内正值抗战期,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但他不计个人前途与得失,不羡高官厚禄,婉拒当时在重庆的国民党大人物请他赴渝工作的邀请,毅然投身到研究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推进回民大众文化教育的事业。
  • 为了翻译和注释《古兰经》的汉译本,马坚倾注了毕生心血。回国后的最初几年,他辗转于上海、云南沙甸村和昆明市,潜心研究、翻译《古兰经》。在家乡沙甸村时,每日清晨5点钟就开始工作,晚上借着昏暗的植物油灯光一直工作到深夜。在昆明时日寇的飞机经常来轰炸,几乎每天昼夜都要疏散到郊外。但他不畏艰险,仍坚持坐野外埋头译经,敌机来了躲一躲,敌机走后继续干。1946年到北大执教后这一工作也未间断。1946年全部原文最后一次修订完毕开始注释,1949年前8卷注释完毕,并于同年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了带有注释的汉译《古兰经》上册,1950年全部注释完成后再出版其余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致使注释工作中断。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春,马坚以病弱之躯和微弱的视力重新整理幸存的译稿,一直工作到归真的前一天。但是原文译稿的其余部分直至他逝世都未能出版,使他抱恨终天。
  • 1981年,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更为了珍惜马坚华的心血,我们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把他确定下来的原译稿整理、誊清、校对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性出版了不带注释的(为保持体例一致)《古兰经》全译本,发行约20万册后,又重印3次,并于1996年再版。1987年(回历1407年)经沙特阿拉伯王国朝觐义产部督导,出版了《古兰经》阿文、汉文对照本,发行到世界各地,成为迄今全球影响最大的《古兰经》汉译本。
  • 马坚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译注《古兰经》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留埃同学、现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授的纳忠先生在《中国穆斯林》杂志1989年第1期的纪念文章中说:"马坚选择各家经注,对比研究。可是经注典籍浩如烟海,如何取舍,谈何容易。最后他选取了3部有代表性的经注。一是公元13世纪著名的《白达维经注》,二是有新见解的当代《召赫里经注》,三是拉希德里达的《光塔经注》。子实(马坚字子实)经过研读对比之后,选摘出他认为合适的资料。按章节顺序,边研读边抄写……"他对译文的一字一句都要反复推敲。他的一个学生回忆当时情景时说:"有时马先生为一些很细微的问题,如一个字念着有些拗口,或一个标点欠妥,都要聚精会神推敲。经过反复对比、锤炼,才最后决定下来。"他在一张张手稿上勾来圈去不断删改,有的甚至几经反复。他给自己确定的原则是:翻译力求"忠实、明白、流畅",注释不敢"牵强、附会、穿凿"。经过五次修润,对译文满意后才着手注释译文。
  •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曾说:"马坚具有广泛的学术兴趣,他研究的范围包括了:阿拉伯的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法律、医学、天文历法,以及中阿关系史等各方面。他在一些学术领域可以说是在国内开研究之先河,起到了填补学术空白和铺路石的作用。"这一评价马坚可谓是当之无愧的。
  • 1940年至1943年,马坚译出了《回教教育史》和《伊斯兰哲学史》,分别于1941年和1944年在渝出版。1951年,他编译的《回历纲要》问世。这是研究伊斯兰文化史和中西交通史的一本重要工具书。其中收入马坚关于伊斯兰教历的一篇论文,论述了伊斯兰教历的科学价值和计算方法,并对其自元朝时传入中国以后的影响作了考证。白寿彝教授认为,这篇论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解决了数百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希提教授的《阿拉伯通史》英文版是一部颇有影响的阿拉伯史专著,应商务印书馆的切邀,马坚于1957年开始翻译这部70余万字的巨著,在繁重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之暇,时作时辍,1965年脱稿后,又据原书1970年第10版再行增订。全书在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于90年代再版,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一项空白。这部阿拉伯史译著已成为我国有关人士研习阿拉伯史和中东问题的必备参考书。
  • 马坚在解放前后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数十篇,包括《阿拉伯文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回回天文学对于中国天文学的影响》、《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伊斯兰哲学对于中世纪的时期欧洲经验哲学的影响》、《伊斯兰文化的光芒——纪念阿维森纳诞辰一千周年》、《中国与阿拉伯悠久的传统友谊关系》等,还撰写了《回教天文学史》(尚未出版)。其中《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一文论述了阿拉伯人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等方面曾经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肯定了阿拉伯民族对世界文化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这篇论文马坚多年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获得各方面好评。当时埃及首任驻华大使专门向他致谢,并索取文章的阿拉伯译文寄回国发表。即使身处逆境,马坚也从没动摇自己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决心。翻译《阿拉伯半岛》(197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阿拉伯简史》(1973年,商务印书馆,内部发生)和《阿拉伯文学入门》(简史,未出版)的工作,就都是在处境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
  • 马坚分别为《回教教育史》和《伊斯兰哲学史》两书所写的译者序,实际上是两篇有关伊斯兰教育和伊斯兰哲学发展史的论文,是他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让阿拉伯人民对新中国有所认识,他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译成阿拉伯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54年参与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后,又参加宪法阿拉伯语版的翻译工作。为了使中国人民了解新生的埃及共和国,他又翻译了《埃及共和国宪法》,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 随着与我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的日益增多,不少阿拉伯国家代表团来我国访问,马坚曾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和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当翻译。来华访问的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只要访问北京大学,马坚向乎都要出面接待。1959年底马坚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亚非团结大会,来到了阔别近20年埃及。开会之余,他重访当年在开罗苦读时的旧居,探望旧友,大家畅叙别情,兴奋不已。1956年11月声援埃及人民反帝斗争和1958年声援黎巴嫩、约旦两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两次中国政府声明,也都是由马坚翻译并直接向阿拉伯国家广播的。
  • 北京大学为马坚诞辰90周年发表的纪念文章写道:"马坚为全面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出了开创性努力;也包括在新的历史时期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国的政治、法律、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文献和著述,为现代中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不愧为这新时代中阿文化交流事业的先导。"对马坚一生的学术成就作了公正的评价。
  • 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中国阿拉伯语教学新时代
  • 马坚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而且重视教育,热心培养人才。他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可以说一生都是与教育相伴而行的。他热爱教育事业,深知教育的重要意义。长期的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 马坚从昆明明德中学毕业回乡,适值地方上开办鱼峰小学(中阿学校)。在热心教育的白亮诚先生主持下,马坚受聘与王良弼、马元卿等到校任教,并兼教务主任。他坚持勤俭办学,身体力行,采标本、作模型、购置教具、建图书馆,为办学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爱国主义和劳动教育,除了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外,还带领他们在课余植树修路,造福乡里,获得家长广泛好评。在马坚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入学人数也大大增加,不久该校就由初级小学扩充为6年制完全小学。1928年马坚外出求学,遂结束了这段教学生涯。
  • 马坚从埃及回国后,1939年至1940年间曾应云南回教俱进会之请,任教于昆明私立回民明德中学负责教务。他除了认真办好明德中学之外,还利用暑假为在昆明求学的回民中学生办补习班,请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回民大学生给他们讲课或座谈会等,对于团结在昆明的回民大中学生生起了积极作用。
  • 虽然马坚在从埃及回之后的最初几年是把主要精力倾注在翻译《古兰经》的工作上,但仍时刻不忘发展回民文化教育效力。他主编过《清真铎报》,在沙甸私立回民养正学校教授过阿拉伯语、《古兰经》、阿伯拉文选等。特别是在讲授《尔歌一德》原文时,他边讲译成汉文(即汉译本《教典诠释》),以加深同学对原文的理解。上述以及在昆明的其他一些教学活动,为云南培养了不少阿拉伯语人才和宗教人才。中央民族大学林松教授和云南文山—清真寺伊玛姆马云崇,就都是他当年的学生。马坚在中国率先采用新的科学方法教授阿拉伯语和宗教学。他在其译著《回教教育史》译者序中全面论述了中国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中国人学习阿拉伯语言学和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正确途径。为了使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的学习摆脱陈旧落后的经堂教育,逐步走上科学的轨道,他身体力行,以亲身实践作了毕业不懈的努力。
  • 1946年马坚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参加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组建,并亲自在该系建立阿拉伯语专业。当时是既无教材,也无前例可循,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肩负重任,独自一人给首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阿拉伯语大学生开出了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伊斯兰宗教史、伊斯兰教育史和《古兰经》研究这5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专业的发展打开了局面。他重视教材建设,积极编写阿拉伯语教材,系统归纳了阿拉伯语语法规律。他所确立的一整套阿拉伯语语法概念和术语,一直为国内各高等院校阿语专业沿用至今。"他奠定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基础,开辟了中国阿拉伯误教学的新时代,使阿拉伯语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进入高等学校。"他还付出大量心血,主编了《阿拉伯语汉语词典》。甚至在糖尿病加重而住院治疗期间,仍然耐着盛夏酷暑,挥扇坚持工作,使医生、护士和病友为之感动。为了把住质量关,他在定稿时对每一个词条都要反复研究,博采众长,斟酌再三。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使这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词典得以问世,为中国人学习使用阿拉伯语提供了最基本的工具书,也为以后编写各种类型的阿汉词典和汉阿词典奠定了基础。北大阿拉伯专业青年教师邬裕池在《平生风仪兼师友——忆马坚先生》一文中写道:"马坚先生对自己是勤奋刻苦,学而不厌;对学生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直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虽然身染沉疴,长期缠绵病榻,然而只要有人前来请救,他总要挣扎着起来不辞辛苦地介绍有关资料,或反复思考作出详尽的答复。"又写道:"马坚先生在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大学生的同时,还非常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用很大力气指导青年教师阅读原著,如语法原著《克里莱和笛木乃》和《一千零一夜》。"
  • 马坚从1946年到北大任教直到1978年病逝,共在北大工作了32个春秋。他以自己辛勤的工作开辟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巨大变革。他为我国外事、文教、出版、科研、宣传等部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阿拉伯语言文化人才,成为发展中阿关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事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是国家重要的领导干部。北大阿语教研室中,他的学生已是四世同堂,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 马坚先生的杰出科研和教学成就,使他成为北京大学近半个世纪以来知名的教授之一,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穆斯林学者。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