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穆斯林

天启的宗教第一章:认识真主的存在
天启的宗教第一章:认识真主的存在

第一章 认识真主的存在


伊斯兰信仰宣言

这个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为什么活着?世界上的许多宗教,许多哲学,都对这些问题提出过各自的看法。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本来就有的,连人类本身也是自然产生,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逐渐由低级的生物变成人的。拥护这种说法的人,就是无神论者。与之相反,还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宇宙万物皆来自于神的意欲,持这种说法的人便是有神论者。在有神论者中,又有信仰多神的,有信仰一神的,那么,伊斯兰信仰究竟属于哪一种呢?信仰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伊斯兰信仰者的入教宣誓词,是要作证"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这是由于他们信奉的神圣经典《古兰经》上面所说:你应当知道,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47:19)

也就是说,伊斯兰教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真主,他是唯一的神,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本身的创造者,除他之外再无别的神灵,再无任何的应受崇拜者。

任何产品需要制造

《古兰经》告诉我们:

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万物的监护者。(39:62)

可是无神论者的看法却正好相反,他们却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万物能够脱离创造者的参与,而自行产生。但我们知道,自然——也就意味着没有预先的安排,没有人为地设计,没有思想智慧的操纵,也就是偶然和巧合的产物。然而,这个世界,能够自然产生吗?
我们知道,人类所制造的任何一件产品,不用说,都是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辛勤劳动而生产出来,今天人们已经研制出了许多高科技产品,可是有哪一件不是被制造生产出来的呢?大到万吨巨轮,小到一根绣花针,有哪一件产品是没有人制造,而自己产生的呢?我们不可能发现,任何一件产品,没有生产它、制造它的人。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产品,不可能自己产生。那么,我们人类本身,就可以没有制造者,而自己产生吗?这个世界的亿万物种,也都不需要制造,而自己产生吗?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以及所有的宇宙天体,都不需要制造,而自己产生吗?

不,任何一件产品,都是被制造出来的,没有制造者,它们便不能产生。假如有一块手表,走时十分准确,你一定要问,它是哪里产的,是瑞士还是日本?你绝不会问,它是如何自然产生的。因为你知道,如此精密的产品,怎能自己出来?!

手表的走时,依据的是地球的运转速度,小小一块手表,走时精确尚不如地球,还必须有人来制造出来,那么,比手表精确的多的地球,以及太空中亿万颗星球,竟不需要制造,而自己产生吗?手表的走时,来自于人类的智慧,而地球以及所有星球的动力,又是从何而来呢?一列火车从北京走到上海,必须要用大量的柴油或大量的电,要用足够马力的机车来驱动。我们要问,地球也在不停的运转,它的动力从何而来呢?没有人为它提供动力,而它已经不停地运转了大约四十五亿年了。由于它的精确的运行,我们才能在大地上生存。殊不知,地球设若偏离了自己的轨道,靠近太阳几公里,大地上的一切都将被燃烧净尽,远离了太阳几公里,大地上的一切都将被冻死。那么,假如没有安排者,它怎么可能保持这样精确的距离呢?怎么可能进行这么周密的运行呢?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能说它没有司机来驾驶吗?一架飞机,横空掠过,我们能说他没有飞行员来操控吗?——当然不能!那么精确运转的地球呢?秩序井然的太阳系呢?浩渺无垠的宇宙中亿万颗星球呢?它们各自循着自己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运行,是什么使它们保持着如此均衡的运动呢?当然我们知道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但我们可以武断地把这奇妙的引力,归结于没有智慧的自然吗?

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不得超越白昼,各在一个轨道上浮游着。(36:40)

所有这一切,绝不可能是除真主外的任何人的创造,更不可能是没有思想、没有智慧的自然所能制造的。理智可知,每一件产品的制造者,必须精通该产品的制造工艺,玉器的雕琢,必须有懂玉器的匠人;电视的组装,必须有懂无线电的工人;看到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你知道它的创作必须有一位不凡的画家,听到一首美妙的钢琴曲,你知道钢琴前必定坐着一位优秀的钢琴家……由此可知,宇宙万物的创造,亦必须由知晓万物、洞悉天地的、万能的主宰来完成。

人类的奇妙

观察庞大的宇宙天体,必然推知其产生来自于主的创造。下面让我们把视角转向这个宇宙中的万物之灵——人类,从而来更好地认识造物主的奇迹。伊斯兰鼓励人对自身进行观察:

是他们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呢?还是他们自己就是创造者呢?(52:35)

古人曾把世界比喻成大宇宙,把人体比喻成小宇宙。因为人体的构造,并不亚于天体的精密。一个人长着细腻的皮肤,皮肤之下是密密麻麻的血管,最细的血管尚不及人的头发梢。如此细的空心管道,其中却在不停地奔腾着血液。微观地看,血液由无数的细胞组成,而每一个细胞,又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它们还在进行着有如天体运行般的运动。如此奇妙的血液,是人生存的必需,设若一个人一分钟心跳六十次,如果他一生能活六十岁,就会心跳十八亿九千二百一十六万次,每次心跳所输出的动脉血,可以汇成一个大海,能够浮起万吨巨轮。如此奇妙的血液的来源,则是由人体摄入的食物,经肝脏、脾脏的作用,转变为糖元,再转变为血液。假如我们的科学家们坐在一起,能否研制出一台机器,放进去蔬菜禽蛋,就能生产出血液吗?如果我们的这些智慧结晶不能制造,那么没有智慧没有思维的大自然又如何能制造呢?

众人啊!有一个譬喻,你们倾听吧!你们舍真主而祈祷的(偶像)虽群策群力,绝不能创造一只苍蝇;如果苍蝇从他们的身上夺取一点东西,他们也不能把那点东西抢回来。祈祷者和被祈祷者,都是懦弱的!(22:73)

是啊!我们富有智慧的人类连苍蝇这样简单的物种都无法创造,又为何要悖逆地把世界上万千物种的创造归于无智慧的自然呢?

该死的人,他是何等的忘恩!真主曾用什么创造他的呢?是用精液。他曾创造他,并预定他发育的程序。然后,他使他的道路平易,然后,他使他死,并安葬他。然后,当他意欲的时候,他使他复活。(80:17-21)

我们面对自身,没有理由否认将自己创造出来的主宰,而应当认识到,拥有智慧的人类,必须由拥有智慧者来加以创造,是万能的主用精液创造了我们,让我们来到这美好的世间。给我们维持生命的阳光雨露,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食物。

人类的给养

教人观察自己的食物吧!我将雨水大量地倾注下来,然后,我使地面奇异地裂开。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橄榄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81:24-32)

我们的饮食,来源于大地上生产的谷物,但如果谷物中没有预先安排的益于人体的营养,我们又何以为生呢?或者就算有百种美食,而主倘若没有给我们摄取食物的能力,我们又该如何觅食呢?我们能够品尝美味佳肴,是凭着舌头上的九千多个味蕾,如果人类被换成牛的味觉,恐怕今天也只能吃草。我们能够看到绚丽的色彩,是因为我们具有一千万个视觉细胞,而许多动物,眼中的画面都是黑白的……正是伟大的真主,创造了我们,并将大自然的宝藏赐给我们,供我们生存,供我们享用。

人类受真主的安排,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脑,便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产物。我想没有人会说,电脑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这种高智能产品的任何程序、任何编排都是聪明的人类精心的设计,那么,比电脑要聪明无数倍的人脑呢?难道却是由无智慧的物质或自然来设计、编排并制造出来吗?


否认者的比喻

否定世界万物、否定人类需要造物主的创造的人,就如一个无知者一样。他走进了一座豪华的别墅,看到天花板上光华四射的明灯,墙壁上精美别致的挂钟,房中陈设的古朴典雅的家具,以及地上铺的雍容华贵的地毯。他没有承认这一切是由人制造,而是说它们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他说石块逐渐形成了墙壁;粉末形成了玻璃灯;灯中的空气形成了电产生了光;铁矿石进化成自鸣钟;某牧羊人从此经过,大风将羊毛吹到一起,就产生了地毯;至于上面的彩色花饰,也是无人织造,由霉菌作用而自己产生的。否定这样精美的产品系出于制造,我们肯定会说他已丢失理智,可是否认万般精美的宇宙的创造,又该如何呢?《古兰经》说:

难道他们不观察吗?骆驼是怎样造成的?天是怎样升高的?山峦是怎样竖起的?大地是怎样展开的?(88:17-20)

伊斯兰教人去观察万有的奇妙,观察人类的精美,从而认识到,这一切的产生必须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万物非主,唯有他。《古兰经》说:

我将在四方和在他们自身中,把我的许多迹象昭示他们,直到他们明白《古兰经》确是真理。难道你的主能见证万物还不够吗?(41:53)

​论害怕与希望
​论害怕与希望

论害怕与希望

第一讲

演讲目标:

1、说明"害怕"与"希望"的实质。

2、说明"害怕"与"希望"在穆斯林生活中的重要性。

3、说明"害怕"与"希望"的优越性。

4、鼓励穆斯林在生活中"害怕"与"希望"并重。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无论你高声说话或低声私语,他一一知晓。他知道你们所有公开与隐藏的事情。我作证:除安拉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主啊!求您赐吉庆、平安于你的使者穆罕默德、及其家属和所有圣门弟子们吧!

人们啊!你们当敬畏清高的安拉,他知道人们心中所想的一切,天地间的一切都不能隐瞒他。每当我们参悟安拉的经典时,就会发现安拉确已在他的经典中命令我们行善,并告诉我们善有善报;禁止我们做恶,并告诫我们恶有恶报;安拉描述了乐园及其恩泽,以便我们怀着希望去追求;还描述了火狱及其刑罚,以便我们畏惧而去防范。我们每每打开《古兰经》时,就会发现安拉在多处经文中把乐园与火狱共同提及,旨在让我们经常处在害怕和希望之间——害怕他的刑罚,希望他的怜悯,以不至于胆大妄为,漠视安拉的刑罚,也不至于心灰意冷,绝望于安拉的慈爱。安拉说:

وَالَّذِينَ هُم مِّنْ عَذَابِ رَبِّهِم مُّشْفِقُونَ إِنَّ عَذَابَ رَبِّهِمْ غَيْرُ مَأْمُونٍ

"他们是惧怕他们主的刑罚的,他们的主的刑罚确是难保不降临的。(70:27-28)又说:

وَقَدْ خَلَتْ مِن قَبْلِهِمُ الْمَثُلاَتُ وَإِنَّ رَبَّكَ لَذُو مَغْفِرَةٍ لِّلنَّاسِ عَلَى ظُلْمِهِمْ وَإِنَّ رَبَّكَ لَشَدِيدُ الْعِقَابِ

"众人虽然不义,但你的主对于他们,确是饶恕的,你的主的惩罚确是严厉的。"(13:6)

敬畏安拉、畏惧他的刑罚,要求人们不可超越安拉的禁止,不可忘乎所以、为非作歹,希望安拉的慈爱和饶恕则要求人们坚信安拉慷慨仗义、博施恩惠,且坚信一个人只要迷途知返,虔心悔过,就一定会得到安拉的赦免。

"希望"只在清廉善功的衬托下才得以完美。"希望"有三种:

第一种:一个人通过顺从安拉,努力行善的方式来获取安拉的喜悦,希望得到安拉的垂青,这种希望是蒙安拉接受的,也是受到安拉的嘉奖的。安拉说:

إِنَّ الَّذِينَ يَتْلُونَ كِتَابَ اللَّهِ وَأَقَامُوا الصَّلَاةَ وَأَنفَقُوا مِمَّا رَزَقْنَاهُمْ سِرًّا وَعَلَانِيَةً يَرْجُونَ تِجَارَةً لَّن تَبُورَ لِيُوَفِّيَهُمْ أُجُورَهُمْ وَيَزِيدَهُم مِّن فَضْلِهِ إِنَّهُ غَفُورٌ شَكُورٌ

"诵读安拉的经典,且谨守拜功,并秘密地或公开地分舍我所赐予他们的财物者,他们希望这经营不破产,以便他使他们享受自己的完全的报酬,并把他的恩惠加赐他们;他确是至赦的,确是善报的。(35:29-30)

第二种:犯罪者的希望,即一个人通过洗心革面、真心忏悔来求得安拉的饶恕,这种希望也是安拉接受和嘉奖的,也会得到安拉的宽大赦宥。安拉说:

وَأَمَّا مَنْ خَافَ مَقَامَ رَبِّهِ وَنَهَى النَّفْسَ عَنِ الْهَوَى فَإِنَّ الْجَنَّةَ هِيَ الْمَأْوَى

"至于怕站在主的御前受审问,并戒除私欲的人,乐园必为他的归宿。"(79:40-41)

第三种:冥顽不灵、执迷不悟者的希望。他既不知悬崖勒马,也不知悔过自新,更谈不上力行善功,但却妄想得到安拉的慈爱,这种希望无疑是自欺欺人,且荒唐至极。清高的安拉说:

أَفَأَمِنُواْ مَكْرَ اللّهِ فَلاَ يَأْمَنُ مَكْرَ اللّهِ إِلاَّ الْقَوْمُ الْخَاسِرُونَ

"难道他们不怕安拉的惩罚吗?只有亏折的民众才不怕安拉的惩罚。"(7:99)

真正的信士介于"害怕"与"希望"之间,不偏不倚,既不过于希望而疏于害怕, 也不过于害怕而忘却希望,前者容易使人心生幻想,心存侥幸而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后者则会使人心灰意冷,万念俱灭而自暴自弃,不思悔改。《古兰经》中描述这种人时说:

قَالَ وَمَن يَقْنَطُ مِن رَّحْمَةِ رَبِّهِ إِلاَّ الضَّآلُّونَ

"他说:除迷误者外,谁会绝望于安拉的恩典呢?(15:56)

又说:

وَلاَ تَيْأَسُواْ مِن رَّوْحِ اللّهِ إِنَّهُ لاَ يَيْأَسُ مِن رَّوْحِ اللّهِ إِلاَّ الْقَوْمُ الْكَافِرُونَ

"你们不要绝望于安拉的慈恩,只有不信道的人们才绝望于安拉的慈恩。"(12:87)

学者们做了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害怕和希望如同鸟儿的双翼,如果双翼平行对称,鸟儿才能协调稳定,展翅翱翔于天际。若其中一只有所残缺,就意味着这只鸟儿无缘于蓝天之上,若失去双翼,则意味着死路一条。

伊本盖伊姆在《修行者的阶梯》一书中说,心灵归依安拉之时,犹如一只鸟,对安拉的"爱"就好比是鸟儿的头。"害怕"和"希望"好比是它的两翼,害怕安拉的惩罚能驾驶心灵趋于行善,拒绝犯罪。希望安拉的饶恕,能鼓励仆人奔向安拉的喜悦和报酬,使其决心向善,消除各种丑陋的行为。只有头与双翼健全的鸟儿,才能翱翔于天际,最终抵达希望之彼岸,若是头没了,鸟也就活不成了,失去双翼,它只会成为猎人和鹰犬猎杀的对象。

害怕安拉,能制服内心的各种欲望,制止迷误,能把人推向善行和成功;害怕安拉,属于"认主独一"的信仰的一种体现,而害怕除安拉之外的任何物,则属于万恶不赦的"举伴"行为。清高的安拉说:

إِنَّمَا ذَلِكُمُ الشَّيْطَانُ يُخَوِّفُ أَوْلِيَاءهُ فَلاَ تَخَافُوهُمْ وَخَافُونِ إِن كُنتُم مُّؤْمِنِينَ

"那个恶魔,只图你们畏惧他的党羽,你们不要畏惧他们,你们当畏惧我,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3:175)

又说:

فَلاَ تَخْشَوُاْ النَّاسَ وَاخْشَوْنِ

"你们不要畏惧人,当畏惧我。"(5:44)

希望安拉的饶恕,希望安拉的慈悯是一种崇拜安拉的功修,把这样的希望寄予除安拉以外的被造物身上,那就是一种 "举伴"安拉的行为。安拉说:

فَمَن كَانَ يَرْجُو لِقَاء رَبِّهِ فَلْيَعْمَلْ عَمَلًا صَالِحًا وَلَا يُشْرِكْ بِعِبَادَةِ رَبِّهِ أَحَدًا

"谁希望与他的主相会,就叫谁力行善功,叫谁不要以任何物与他的主受同样的崇拜。"(18:110)

有人问:为希望安拉的报酬,害怕安拉刑罚而崇拜安拉是许可的吗?

苏菲派认为带着这样的目的崇拜安拉,是一种功利主义行为,它没有体现出对安拉的"爱"。他们说:"崇拜安拉,要出于'真爱',而不应该以害怕刑罚,或希望报酬为目的,因为这是一种只追求个人利益,只求实现个人目的功利主义,真正 '爱主'的人,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表现出'爱主'的人,其'爱'是有瑕疵的。一个人希望得到安拉的报酬而行善,就会产生两种灾难性结果:第一,只指望回赏,而违心地表示'爱主';第二,作了善功后,就以为高枕无忧。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在敬拜安拉的过程中舍弃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一切因素,才能摆脱这两种结果。圣洁的圣训中安拉说:'假若我没有创造乐园与火狱时,难道我就不应受崇拜了吗?'

诗曰:

"若复生的天使不来临,

火狱不会点燃,

众仆赞颂施恩者(安拉),

岂非应尽之责?"

他们认为:纯洁的心灵敬拜安拉的原因只在于安拉是真应受拜的主。他们说:"仆人同养主的关系不是雇工同雇主的关系?若他得到代价,就工作,若得不到,就不工作。这是讨价还价的买卖,而不是'爱主'的行为。"

而穆斯林大众学者主张,因为"害怕"和"希望"而崇拜安拉无可厚非,既符合人之天性,也符合经训要求,没有像苏菲大师们说的那样"危言耸听",因为 "希望"和"害怕"是接近安拉的一种媒介和功修。在圣训中,安拉说:"我正如仆人对我所希望的那样。当他记念我时,我就与他同在"。所有的主命都处在希望与害怕之间,仆人最完美的时刻,就是他在"爱"安拉的同时希望与害怕安拉,这是众先知和信士们的行为,他们集害怕和希望在心间,争先行善。清高的安拉表扬他们说:

إِنَّهُمْ كَانُوا يُسَارِعُونَ فِي الْخَيْرَاتِ وَيَدْعُونَنَا رَغَبًا وَرَهَبًا وَكَانُوا لَنَا خَاشِعِينَ

"他们争先行善,他们为希望和恐惧而呼吁我,他们对于我是恭顺的。"(21:90)

又说:

تَتَجَافَى جُنُوبُهُمْ عَنِ الْمَضَاجِعِ يَدْعُونَ رَبَّهُمْ خَوْفًا وَطَمَعًا

"他们肋不落床,他们以恐惧和希望的心情祈祷他们的主。"(32:16)

我们侧重于大众学者的主张,这是最中和的主张,它既顾及到了苏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又矫正了在此问题中产生的一些过激或怠慢的思想,同时阐明了希望、害怕、爱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啊!你是仁慈的主,祈求你不要使我们在今世所有寄予你的希望在后世毁于一旦。

主啊!你是饶恕罪恶的主,祈求你不要使我们在复生日恐惧。

第二讲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主。求主赐福我们的领袖穆罕默德及其家人和同伴们!

穆斯林兄弟们!心灵的工作确实是伟大、崇高的工作,其回赐也是最大,同时,它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因为身体的行为是受内心行为支配的。 "心灵是统治各肢体的,所有的肢体都是心的兵将。"艾奈斯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只有心灵端正,信仰才能正确。"(艾哈迈德辑录)

心灵端正的意义是:信安拉独一无偶,内心喜悦安拉,害怕他的惩罚、希望他的饶恕,喜安拉之所喜,憎安拉之所憎。艾布胡莱勒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的确,安拉不观看你们的外表和财产,但是,他只观看你们的内心和工作"。(穆斯林辑录)

害怕安拉的惩罚,渴望安拉的报酬是一个人心灵中最伟大的工作之一,但在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心坚硬如石,麻木、疏忽和贪婪已成为他们心灵上的毒瘤,这些人就像受伤的鸟,他们"害怕"的翅膀已经折断,如果他们不珍惜生的希望,生命的价值,永远昏聩疏忽,那么,他们只能拖着受伤的翅膀痛苦地走向生命的终结。只有医治心灵的病症,用忏悔之水洗涤罪孽之垢,医治受伤之膀,让希望与害怕并存于内心中,才有获得重生的机会。因为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唯有对伟大的安拉怀有希望才可以死去。"(穆斯林辑录)

害怕安拉,需要履行对安拉、对人们的义务,远离罪恶,不应放纵内心的私欲,使其成为心灵的主宰,同时,希望安拉的饶恕和慈爱。我们更应向清廉的先贤们学习,他们是敬畏者的典范,他们曾害怕安拉的惩罚,竞相行善,渴望安拉的慈悯,克服私欲。因此,他们最终获得了美好的归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成为安拉喜悦的人。哈里发阿里在礼完晨礼拜之后,搓着手掌显出特别忧伤的样子,他说:"我确已看见过安拉使者的弟子们的工作,而如今,找不到任何一个人的工作类似他们,他们常常面容憔悴、衣衫褴褛,额头上生出类似山羊蹄一样的老茧,那是因为他们夜间礼拜,诵念《古兰经》,彻夜未眠,他们在记念安拉时因劳累而摇摇晃晃,如同狂风之日的树木一样,他们常常因记念安拉而泪如泉涌,打湿衣襟。"(艾布奈叶姆《海利亚》中辑录)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举这样一例,想要说的是,先贤们之所以得到安拉如此厚爱,这与他们清廉的功修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功修既有身体的、更有心灵的,他们得到了安拉的喜悦,安拉为他们许约了乐园。我们只有循着他们所走的路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才能在复生日得到安拉的赦免。

主啊!你是引导世人的主,祈求你赐予我们正道后,不要再使我们的心灵迷误!

主啊!你是拨转心灵的主,祈求你让我们的心灵为记念你而变得柔软!

​论害怕与希望
​论害怕与希望

论害怕与希望

第一讲

演讲目标:

1、说明"害怕"与"希望"的实质。

2、说明"害怕"与"希望"在穆斯林生活中的重要性。

3、说明"害怕"与"希望"的优越性。

4、鼓励穆斯林在生活中"害怕"与"希望"并重。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无论你高声说话或低声私语,他一一知晓。他知道你们所有公开与隐藏的事情。我作证:除安拉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和使者。主啊!求您赐吉庆、平安于你的使者穆罕默德、及其家属和所有圣门弟子们吧!

人们啊!你们当敬畏清高的安拉,他知道人们心中所想的一切,天地间的一切都不能隐瞒他。每当我们参悟安拉的经典时,就会发现安拉确已在他的经典中命令我们行善,并告诉我们善有善报;禁止我们做恶,并告诫我们恶有恶报;安拉描述了乐园及其恩泽,以便我们怀着希望去追求;还描述了火狱及其刑罚,以便我们畏惧而去防范。我们每每打开《古兰经》时,就会发现安拉在多处经文中把乐园与火狱共同提及,旨在让我们经常处在害怕和希望之间——害怕他的刑罚,希望他的怜悯,以不至于胆大妄为,漠视安拉的刑罚,也不至于心灰意冷,绝望于安拉的慈爱。安拉说:

وَالَّذِينَ هُم مِّنْ عَذَابِ رَبِّهِم مُّشْفِقُونَ إِنَّ عَذَابَ رَبِّهِمْ غَيْرُ مَأْمُونٍ

"他们是惧怕他们主的刑罚的,他们的主的刑罚确是难保不降临的。(70:27-28)又说:

وَقَدْ خَلَتْ مِن قَبْلِهِمُ الْمَثُلاَتُ وَإِنَّ رَبَّكَ لَذُو مَغْفِرَةٍ لِّلنَّاسِ عَلَى ظُلْمِهِمْ وَإِنَّ رَبَّكَ لَشَدِيدُ الْعِقَابِ

"众人虽然不义,但你的主对于他们,确是饶恕的,你的主的惩罚确是严厉的。"(13:6)

敬畏安拉、畏惧他的刑罚,要求人们不可超越安拉的禁止,不可忘乎所以、为非作歹,希望安拉的慈爱和饶恕则要求人们坚信安拉慷慨仗义、博施恩惠,且坚信一个人只要迷途知返,虔心悔过,就一定会得到安拉的赦免。

"希望"只在清廉善功的衬托下才得以完美。"希望"有三种:

第一种:一个人通过顺从安拉,努力行善的方式来获取安拉的喜悦,希望得到安拉的垂青,这种希望是蒙安拉接受的,也是受到安拉的嘉奖的。安拉说:

إِنَّ الَّذِينَ يَتْلُونَ كِتَابَ اللَّهِ وَأَقَامُوا الصَّلَاةَ وَأَنفَقُوا مِمَّا رَزَقْنَاهُمْ سِرًّا وَعَلَانِيَةً يَرْجُونَ تِجَارَةً لَّن تَبُورَ لِيُوَفِّيَهُمْ أُجُورَهُمْ وَيَزِيدَهُم مِّن فَضْلِهِ إِنَّهُ غَفُورٌ شَكُورٌ

"诵读安拉的经典,且谨守拜功,并秘密地或公开地分舍我所赐予他们的财物者,他们希望这经营不破产,以便他使他们享受自己的完全的报酬,并把他的恩惠加赐他们;他确是至赦的,确是善报的。(35:29-30)

第二种:犯罪者的希望,即一个人通过洗心革面、真心忏悔来求得安拉的饶恕,这种希望也是安拉接受和嘉奖的,也会得到安拉的宽大赦宥。安拉说:

وَأَمَّا مَنْ خَافَ مَقَامَ رَبِّهِ وَنَهَى النَّفْسَ عَنِ الْهَوَى فَإِنَّ الْجَنَّةَ هِيَ الْمَأْوَى

"至于怕站在主的御前受审问,并戒除私欲的人,乐园必为他的归宿。"(79:40-41)

第三种:冥顽不灵、执迷不悟者的希望。他既不知悬崖勒马,也不知悔过自新,更谈不上力行善功,但却妄想得到安拉的慈爱,这种希望无疑是自欺欺人,且荒唐至极。清高的安拉说:

أَفَأَمِنُواْ مَكْرَ اللّهِ فَلاَ يَأْمَنُ مَكْرَ اللّهِ إِلاَّ الْقَوْمُ الْخَاسِرُونَ

"难道他们不怕安拉的惩罚吗?只有亏折的民众才不怕安拉的惩罚。"(7:99)

真正的信士介于"害怕"与"希望"之间,不偏不倚,既不过于希望而疏于害怕, 也不过于害怕而忘却希望,前者容易使人心生幻想,心存侥幸而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后者则会使人心灰意冷,万念俱灭而自暴自弃,不思悔改。《古兰经》中描述这种人时说:

قَالَ وَمَن يَقْنَطُ مِن رَّحْمَةِ رَبِّهِ إِلاَّ الضَّآلُّونَ

"他说:除迷误者外,谁会绝望于安拉的恩典呢?(15:56)

又说:

وَلاَ تَيْأَسُواْ مِن رَّوْحِ اللّهِ إِنَّهُ لاَ يَيْأَسُ مِن رَّوْحِ اللّهِ إِلاَّ الْقَوْمُ الْكَافِرُونَ

"你们不要绝望于安拉的慈恩,只有不信道的人们才绝望于安拉的慈恩。"(12:87)

学者们做了这样一个贴切的比喻:害怕和希望如同鸟儿的双翼,如果双翼平行对称,鸟儿才能协调稳定,展翅翱翔于天际。若其中一只有所残缺,就意味着这只鸟儿无缘于蓝天之上,若失去双翼,则意味着死路一条。

伊本盖伊姆在《修行者的阶梯》一书中说,心灵归依安拉之时,犹如一只鸟,对安拉的"爱"就好比是鸟儿的头。"害怕"和"希望"好比是它的两翼,害怕安拉的惩罚能驾驶心灵趋于行善,拒绝犯罪。希望安拉的饶恕,能鼓励仆人奔向安拉的喜悦和报酬,使其决心向善,消除各种丑陋的行为。只有头与双翼健全的鸟儿,才能翱翔于天际,最终抵达希望之彼岸,若是头没了,鸟也就活不成了,失去双翼,它只会成为猎人和鹰犬猎杀的对象。

害怕安拉,能制服内心的各种欲望,制止迷误,能把人推向善行和成功;害怕安拉,属于"认主独一"的信仰的一种体现,而害怕除安拉之外的任何物,则属于万恶不赦的"举伴"行为。清高的安拉说:

إِنَّمَا ذَلِكُمُ الشَّيْطَانُ يُخَوِّفُ أَوْلِيَاءهُ فَلاَ تَخَافُوهُمْ وَخَافُونِ إِن كُنتُم مُّؤْمِنِينَ

"那个恶魔,只图你们畏惧他的党羽,你们不要畏惧他们,你们当畏惧我,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3:175)

又说:

فَلاَ تَخْشَوُاْ النَّاسَ وَاخْشَوْنِ

"你们不要畏惧人,当畏惧我。"(5:44)

希望安拉的饶恕,希望安拉的慈悯是一种崇拜安拉的功修,把这样的希望寄予除安拉以外的被造物身上,那就是一种 "举伴"安拉的行为。安拉说:

فَمَن كَانَ يَرْجُو لِقَاء رَبِّهِ فَلْيَعْمَلْ عَمَلًا صَالِحًا وَلَا يُشْرِكْ بِعِبَادَةِ رَبِّهِ أَحَدًا

"谁希望与他的主相会,就叫谁力行善功,叫谁不要以任何物与他的主受同样的崇拜。"(18:110)

有人问:为希望安拉的报酬,害怕安拉刑罚而崇拜安拉是许可的吗?

苏菲派认为带着这样的目的崇拜安拉,是一种功利主义行为,它没有体现出对安拉的"爱"。他们说:"崇拜安拉,要出于'真爱',而不应该以害怕刑罚,或希望报酬为目的,因为这是一种只追求个人利益,只求实现个人目的功利主义,真正 '爱主'的人,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表现出'爱主'的人,其'爱'是有瑕疵的。一个人希望得到安拉的报酬而行善,就会产生两种灾难性结果:第一,只指望回赏,而违心地表示'爱主';第二,作了善功后,就以为高枕无忧。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在敬拜安拉的过程中舍弃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一切因素,才能摆脱这两种结果。圣洁的圣训中安拉说:'假若我没有创造乐园与火狱时,难道我就不应受崇拜了吗?'

诗曰:

"若复生的天使不来临,

火狱不会点燃,

众仆赞颂施恩者(安拉),

岂非应尽之责?"

他们认为:纯洁的心灵敬拜安拉的原因只在于安拉是真应受拜的主。他们说:"仆人同养主的关系不是雇工同雇主的关系?若他得到代价,就工作,若得不到,就不工作。这是讨价还价的买卖,而不是'爱主'的行为。"

而穆斯林大众学者主张,因为"害怕"和"希望"而崇拜安拉无可厚非,既符合人之天性,也符合经训要求,没有像苏菲大师们说的那样"危言耸听",因为 "希望"和"害怕"是接近安拉的一种媒介和功修。在圣训中,安拉说:"我正如仆人对我所希望的那样。当他记念我时,我就与他同在"。所有的主命都处在希望与害怕之间,仆人最完美的时刻,就是他在"爱"安拉的同时希望与害怕安拉,这是众先知和信士们的行为,他们集害怕和希望在心间,争先行善。清高的安拉表扬他们说:

إِنَّهُمْ كَانُوا يُسَارِعُونَ فِي الْخَيْرَاتِ وَيَدْعُونَنَا رَغَبًا وَرَهَبًا وَكَانُوا لَنَا خَاشِعِينَ

"他们争先行善,他们为希望和恐惧而呼吁我,他们对于我是恭顺的。"(21:90)

又说:

تَتَجَافَى جُنُوبُهُمْ عَنِ الْمَضَاجِعِ يَدْعُونَ رَبَّهُمْ خَوْفًا وَطَمَعًا

"他们肋不落床,他们以恐惧和希望的心情祈祷他们的主。"(32:16)

我们侧重于大众学者的主张,这是最中和的主张,它既顾及到了苏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又矫正了在此问题中产生的一些过激或怠慢的思想,同时阐明了希望、害怕、爱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啊!你是仁慈的主,祈求你不要使我们在今世所有寄予你的希望在后世毁于一旦。

主啊!你是饶恕罪恶的主,祈求你不要使我们在复生日恐惧。

第二讲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主。求主赐福我们的领袖穆罕默德及其家人和同伴们!

穆斯林兄弟们!心灵的工作确实是伟大、崇高的工作,其回赐也是最大,同时,它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因为身体的行为是受内心行为支配的。 "心灵是统治各肢体的,所有的肢体都是心的兵将。"艾奈斯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只有心灵端正,信仰才能正确。"(艾哈迈德辑录)

心灵端正的意义是:信安拉独一无偶,内心喜悦安拉,害怕他的惩罚、希望他的饶恕,喜安拉之所喜,憎安拉之所憎。艾布胡莱勒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的确,安拉不观看你们的外表和财产,但是,他只观看你们的内心和工作"。(穆斯林辑录)

害怕安拉的惩罚,渴望安拉的报酬是一个人心灵中最伟大的工作之一,但在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心坚硬如石,麻木、疏忽和贪婪已成为他们心灵上的毒瘤,这些人就像受伤的鸟,他们"害怕"的翅膀已经折断,如果他们不珍惜生的希望,生命的价值,永远昏聩疏忽,那么,他们只能拖着受伤的翅膀痛苦地走向生命的终结。只有医治心灵的病症,用忏悔之水洗涤罪孽之垢,医治受伤之膀,让希望与害怕并存于内心中,才有获得重生的机会。因为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唯有对伟大的安拉怀有希望才可以死去。"(穆斯林辑录)

害怕安拉,需要履行对安拉、对人们的义务,远离罪恶,不应放纵内心的私欲,使其成为心灵的主宰,同时,希望安拉的饶恕和慈爱。我们更应向清廉的先贤们学习,他们是敬畏者的典范,他们曾害怕安拉的惩罚,竞相行善,渴望安拉的慈悯,克服私欲。因此,他们最终获得了美好的归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成为安拉喜悦的人。哈里发阿里在礼完晨礼拜之后,搓着手掌显出特别忧伤的样子,他说:"我确已看见过安拉使者的弟子们的工作,而如今,找不到任何一个人的工作类似他们,他们常常面容憔悴、衣衫褴褛,额头上生出类似山羊蹄一样的老茧,那是因为他们夜间礼拜,诵念《古兰经》,彻夜未眠,他们在记念安拉时因劳累而摇摇晃晃,如同狂风之日的树木一样,他们常常因记念安拉而泪如泉涌,打湿衣襟。"(艾布奈叶姆《海利亚》中辑录)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举这样一例,想要说的是,先贤们之所以得到安拉如此厚爱,这与他们清廉的功修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功修既有身体的、更有心灵的,他们得到了安拉的喜悦,安拉为他们许约了乐园。我们只有循着他们所走的路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才能在复生日得到安拉的赦免。

主啊!你是引导世人的主,祈求你赐予我们正道后,不要再使我们的心灵迷误!

主啊!你是拨转心灵的主,祈求你让我们的心灵为记念你而变得柔软!

​幸福的四个阶梯
​幸福的四个阶梯

幸福的四个阶梯

——马润干

安拉说:"以时光盟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惟信道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古兰经》103章)

这章经文中阐述了穆斯林的四种特性,分别是:信仰、行善、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我把这四个特性比做人类幸福的四个阶梯,而这四个阶梯连起来就如同一座"完美大厦"。

信仰安拉及其使者带来的一切讯息,就是其第一个阶梯,它如同"完美大厦"的基础。它是成为穆斯林最基本的要素,更是伊斯兰人活着追求的终极目标。伊斯兰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除了需要延续生命的资料一一食物和水之外,更有超越物质之外的直达灵魂的高级生活追求。这种生活存在于今世和后世,今世得到的是心理与灵魂的安宁,后世将获得的是永久的乐园享受,而为了达到后世的完美生活,人类必须遵循安拉为人类制定的生活方式一一伊斯兰,人类必须承担安拉所赋予的一切权力与义务一一"艾玛奈"。

行善,是人类幸福的第二个阶梯,它如同"完美大厦"的支柱。伊斯兰是一个完美的生活体系,它要求穆斯林心口如一,即内心的信仰要通过实际行为来表达。要求穆斯林在生活中要做到敬畏真主、虔诚信仰、忠诚可靠、正心诚意、安贫守道、记念真主、知恩知德、唯真主是指望和托靠;个人思维和能力的一切自由只能用于主道事业,对人善良、同情、怜悯、帮助;生活俭朴、思想坚定、善良仁爱,己所不欲不施于人;忍耐克制,不斜视,不邪思,不听嬉言,行为谨慎,自觉自律;出言不伤人,不背谈,不说谎,语言优美,态度温和;勤奋努力,工作认真,挣钱有道,消费正当,坚守正义,宁死不屈。不参与阴谋诡计,不玩弄虚心假意,不对人施加暴力;对邪恶不妥协,对压迫不屈服,对权贵不弯腰,为维护真理和正义不惜代价和生命。做一个胸怀坦荡,无所畏惧,堂堂正正的伊斯兰人。

以真理相劝,是人类幸福的第三个阶梯,它如同"完美大厦"的四壁。安拉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真主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古兰》49:13)说明人类自被造以来是以群居方式繁衍生息的,因为安拉赐予了人类"阿格来"(理智),人类以此优越于其它物种而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自然也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的思想感情需要沟通交流,从而使大脑更活跃,使感情更丰富。如果人类之间没有了沟通,那么人类文明就无法继往开来。然而,人性是脆弱的,如没有人经常以正确的价值观(真理)给予互助互勉,那么人的感情或低落,或崩溃,或膨胀,或歪斜……所以,信士之间经常以真理互助互勉,才能自我生成"思想防腐剂",抵御外来思想的冲击和侵蚀。

以坚忍相勉,是人类幸福的第四个阶梯,它如同"完美大厦"的封顶。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借坚忍和拜功,而求佑助。真主确是与坚忍者同在的。"(《古兰经》2:153)坚忍,这一高贵的品质源自安拉的属性,是万事成功之母。穆圣说"最好的功修就是持之以恒的工作,哪怕(工作量)少许也罢。"须知,人是有惰性,要战胜自己的惰性并非易事。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迈向成功的途中总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其主要原因就是惰性使然。就像如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一样,国内所有城市几乎处处可见广场舞,总有一群人在一起锻炼,寒来署往持之以恒,其主要原因就是"群众的惯性"的作用,这个"群众的惯性"就是互助坚持,互勉坚忍。所以,在为主道工作,迈向永久幸福的道路上,如果你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主道兄弟,不断的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那么,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感谢浏览伊斯兰之光(norislam.com)资讯,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