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斯兰教

《古兰经》的精华
《古兰经》的精华

古兰经》的精华

جوهر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古兰经》是安拉的言辞,将一直存在,直到末日。

当我们恰到好处地实践了其精华时,我们可能改变世界。这在先知(*)和早期穆斯林中间曾经得以实现;他们把《古兰经》作为来自安拉的鲜活讯息,以其精华打造自己的生活,成就了世界的一个精神壮举。

《古兰经》绝对不仅仅是关于做和不做的律法、命令......安拉的《古兰经》是深邃的。我们越是挖掘,就越能感受到其深度。

《古兰经》的十个精华

为了真正从《古兰经》获益,我们要知道其精华,知道如何去读她。

这里我要列出学者们编辑的《古兰经》精华:

•认识天地的创造者安拉;

•通过了解自己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以及造物主对奴仆的希望,来认识自己;

•认识伊斯兰传递的讯息及其目的;

•认识伊斯兰是种安拉为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按照其教义生活;

•了解先知和使者们的故事,以便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

•为我们介绍安拉的王国,以及他的行事方式。让我们知道安拉的王国在报应日会为我们作见证,并指出是有益的见证还是不利的见证。

•认识这次旅行,告诉我们行程中等待我们的困难和敌人,比如恶魔,比如我们的欲望,比如对今世的热爱,比如对不可见事物的恐惧,比如我们自身的弱点等等。一旦我们知己知彼,就可以从容面对了。

•强调对安拉的爱以及穆斯林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今天的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缺乏这种品质。

生命之旅的两个终点:乐园或者地狱。如果我们按照伊斯兰方式来度过一生,那么我们的回赐就是乐园,否则就是地狱。《古兰经》的1/3都在描述乐园的快乐和地狱的恐怖。

知识的内涵

如果我们知道《古兰经》的精华以及其降示目的,就会知道其内涵。

我们并非生活在《古兰经》降示的年代,也没有先知(*)来亲口告诉我们行动的方向。但这种知识已经蕴含在《古兰经》中。保存知识的安拉早已知道我们目前的状况,于是他降示《古兰经》,并将一直保护她直至末日。我们要清楚《古兰经》就如同适用于圣门弟子一样地适用于我们。

如何将自身与《古兰经》联系起来,是种非常个人的努力;《古兰经》包含了我们所有的状况和个性......

在《古兰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如何做个母亲、父亲、孩子,如何面对富裕、贫穷、作恶、知识,如何处理事故、疾病,如何完成受命的任务......

将《古兰经》个体化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面对安拉,保持绝对的恭谦。

我们越是感觉自己无知,感到自己需要他、需要他的讯息,我们的视野就越会发生变化,我们就可以深入理解《古兰经》。

第二个先决条件就是,从早期学者那里获得可靠的知识来理解伊斯兰,并遵行之,而不是依靠自己个人的理解,这种理解通常都是不实的。

一旦我们认识了《古兰经》的精华,我们就忍不住为信仰、为拜功、为记念安拉而感赞他。

《古兰经》是治愈心病的良药

人们啊!确已降临你们的,是从你们的主发出的教诲,是治心病的良药,是对信士们的引导和慈恩。(《古兰经》10:57马坚版)

一旦心病被治愈,我们的拜功——与安拉交流的方式就会受到较少的干扰,而变得更加有意义,由此获得提升。

《古兰经》教导我们感谢安拉,认识他对我们无尽的慈恩。

作为人类的我们,容易忘恩,因此安拉提醒我们要小心这一点;对于感恩的奴仆,安拉会增加他的慈恩:

如果你们感谢,我誓必对你们恩上加恩;如果你们忘恩负义,那么,我的刑罚确是严厉的。(《古兰经》14:7马坚版)

故你们当记忆我,(你们记忆我),我就记忆你们;你们当感谢我;不要孤负我。(《古兰经》2:152马坚版)

安拉的仁慈

人类被造为感性的,趋向于过分恐惧或者快乐,常常偏移中正之道。

安拉在《古兰经》中承诺,不过分者将获得希望,并宣布了过分者将获得的惩罚。

先知(*)在一段圣训中证实了安拉的承诺:

先知(*)说:"没有哪天比阿拉法特日那天安拉从火狱释放更多的奴仆,他确是临近的,然后在天使面前称赞他们说:'他们在寻求什么呢?'"(穆斯林)

另外一段圣训这样讲:"的确,安拉在天使面前称赞阿拉法特日的人们:'看看我的仆人啊,他们风尘仆仆地来到我面前。'"

安拉在《古兰经》中称自己为仁慈的主。他作证了自己的仁慈,并向他的仆人承诺他的仁慈。一段古都斯圣训这样讲:"阿丹的子孙们啊,只要你呼唤我,希冀我,我就宽恕你的所为,我不介意。阿丹的子孙啊,如果你的罪过高过天上的云,然后你寻求我的宽恕,我会饶恕你。阿丹的子孙啊,如果你带着覆满大地的罪过来到我身旁,而没有举伴我,我必然宽恕你。"

我的过分自害的众仆呀!你们对真主的恩惠不要绝望,真主必定赦宥一切罪过,他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39:53马坚版)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古兰经》的精华,我们如何还会抑郁、焦虑、喜怒无常、精神紊乱?《古兰经》中写满安拉的仁慈、善良和希望。

如果《古兰经》已经为我们明确了生命的目的,我们为何还要迷失,为何还要漫无目的?

当大多数人活在梦境和亏折之中,而安拉选择我们聆听他的讯息,我们亦回应了他的讯息时,我们如何能不感激他呢?安拉宽恕我们,安拉聆听我们的祈祷,我们如何能不爱他呢?

真主有许多极美的名号,故你们要用那些名号呼吁他。(《古兰经》7:180马坚版)

如果我的仆人询问我的情状,你就告诉他们,我确是临近的,确是答应祈祷者的祈祷的。当他祈祷的时候,叫他们答应我,信仰我,以便他们遵循正道。(《古兰经》2:186马坚版)

结论

生命是不断的奋斗......

今世与后世的斗争

聚敛财富和为主道出散的斗争为自身欲望还是为主道的斗争

我们永远不会胜利,除非我们将《古兰经》的精华作为我们灵魂的精华,除非我们学会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真主言辞的语境提取信息。

《古兰经》使我们沉思自己的内在和外在,沉思外界的事务;《古兰经》使我们依经文智慧行事。

我们越是认识和展示这种知识,越会更多地去追求与真主的约定,即今后两世的尊严和幸福。

《古兰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外界。

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你是谁,你在何处,你该如何去做,不该做什么,你的生命将向何方,那么,去读古兰吧!

注:*愿安拉赐他平安与吉庆

(作者:艾哈迈德•穆阿伊特)

来源:http://www.noora1.com/essenceofquran.htm

朝觐的哲理1
朝觐的哲理1

一年一度的盛大朝觐,世界各地数百万虔诚的穆斯林云集圣城麦加,共同完成安拉为人类规定的朝觐仪式。朝觐包含着深奥的哲理,它不仅使朝觐者本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而且也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伟大和团结。

朝觐是安拉的命令每年的朝觐,世界各地数百万穆斯林遵循安拉的命令,抱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来到这块天启的故乡麦加,完成朝觐。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那么多的人们云集一起?究竟是什么动因促使亿万穆斯林向往麦加圣城?回答是:是安拉的命令,伊斯兰教的感召力,信仰的力量。



朝觐是伊斯兰的感召力伊斯兰教是为人类谋求今后两世幸福的宗教,伊斯兰教的一切规定都是为了人类在今后两世的幸福生活。在伊斯兰教中,凡是阻止人类获取幸福、妨碍人的思想和精神发展的都是禁止的。凡是对人类有利的、能促使精神升华的都是伊斯兰教所鼓励的。



安拉的大能与我的渺小朝觐包含有很多哲理,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认识安拉和认识自我。当朝觐者站在天房面前,虔诚地祈求安拉时,他的身心全部倾向于安拉,他的内心除了安拉外,什么也没有。此时此刻,他亲身感受到了安拉的伟大,除安拉外,一切都是渺小的。



从贪婪中惊醒忏悔朝觐的每一个仪式都蕴藏着无限的哲理,都能够使人从今世贪婪的沉睡中醒来,认识到安拉的伟大,认识到生活的真谛。朝觐的精神意义就更大了,据《圣训》传述,安拉饶恕朝觐者的所有罪过,朝觐者返回家时,犹如初生的婴儿,纯洁无染。



铲除私欲的最好途径朝觐是精神和意志的锻炼,它能赋予人们克服私欲,战胜困难的力量。人往往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性,如贪婪、自私、嫉妒、傲慢等,这些不良习性对人的道德和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朝觐则是铲除这些不良习性的最好途径。



意义重在虔诚忠诚当然只有朝觐者全神贯注、全心敬意地履行朝觐仪式,并充分体会朝觐的真正含意的情况下,朝觐才对他的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否则如果随波逐流,心不在焉地跟着朝觐人流履行朝觐功修,那么虽然完成了朝觐仪式,但意义不大。



自我反省忏悔奉献余生在朝觐期间,朝觐者须暂时放弃尘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专心致志地崇拜安拉,记念安拉,认主独一,拜主独一,同时反省自己的过去,祈求安拉饶恕自己以往的一切罪恶,展望未来,祈求安拉佑助和引导,把自己的余生奉献在伊斯兰教事业上。



抛弃名利返璞归真朝觐者在未到圣城麦加之前,就必须在规定的戒关受戒,即用两块白色且没有缝过的布,一块围下身,一块披在上身。其意义是回归到人本来纯洁的天性中去,抛弃尘世的一切享受和牵挂,放弃一切名利和地位,用一颗纯洁的心去天房,虔诚地祈求安拉饶恕罪过,去接受安拉给朝觐者赋予的光亮

穆斯林对待古兰和圣训的义务
穆斯林对待古兰和圣训的义务


今天,穆斯林迫切需要团结一致、统一方向,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信仰、教法、操守等方面都统一在《古兰经》与圣训的指导下。然而,号召人们遵《古兰 经》与圣训,往往会与一些因袭的传统主义者的禁锢相冲突,这些人认为,遵循经训有损四位伊玛目的作用,或贬低了他们的形象。他们还认为,这是废黜四位伊玛目的法学,是在教门中制造混乱。

在 伊斯兰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学者、伊玛目,他们为服务经训、宣传经训、引导穆斯林"稳麦"鞠躬尽瘁,付出毕生的精力,他们中有的从事注释《古兰经》、有 的从事辑录圣训、有的从事辑录圣史、有的从事编辑教法,安拉藉着他们的努力体现对这个"稳麦"的仁慈。求安拉加倍地回赐他们,啊米乃!

在伊历1世纪末至3世纪中的150年 间,有四位杰出的伊玛目、教法学家,他们的教法主张在整个"稳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乃至一般人认为,伊斯兰的教法主张仅局限于这四位伊玛目。那么,四位伊玛目是怎样在"稳麦"中赢得如此高的声誉?"稳麦"对他们的立场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人把他们的主张当成传统的、不可改变的?为什么有人把号召人们遵 《古兰经》与圣训称之为"赛莱菲耶"?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一下,什么是"赛莱菲耶"。"赛莱菲耶"这个词是阿语"赛莱夫"(前人之意)的从属名词,意为"前人的主张"或"继承前人的主张"。"赛莱夫"(前人)是怎样概定的呢?伊斯兰历史学家们认为,伊斯兰信仰最纯洁的时代是这个"稳麦"的前三代,即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三传弟子,这一点有圣训为佐证:你们最优秀的是我这个时代,然后是接近他们的人,然后是接近他们的人。(《布哈里圣训实录》:2651)有许多圣门弟子以及众多的学者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前三代的人心地更纯洁、学识更渊博、信仰更虔诚、受外道思想影响更少。从时间上说,圣门弟子的年代以伊历100年为截止时间,再传弟子的年代以伊历181年为截止时间,三传弟子的年代以伊历220年为截止时间。从这个时间表来看,四位伊玛目都是"赛莱夫"(前人),艾布哈尼法是再传弟子,其他三位伊玛目是三传弟子,所以,四位伊玛目的教法主张应该归在"赛莱菲耶"的范畴中。

"赛莱菲耶"不是一种教派,它是紧紧依靠经训证据为指导,同伊斯兰"稳麦"优秀的前三代的信仰纲领以及教法主张保持统一的思想认识,并依照《古兰经》、圣训以及前人的训示来履行功修。或许会有人说,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怎么能老是抓住前人的东西?不错,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可是,穆斯林的信仰与功修能随着变化与发展吗?信仰与功修是安拉和圣人(祈主福安之)确定的,是不容变更的,不变更的东西才显示出它的高贵与完美,要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添加一些东西,或者吸收一些外道的思想,这怎称得上高贵与完美,这哪是主圣制定的内容,这是对主圣的污蔑,是对伊斯兰的亵渎,在教门功修中遵守前人的训示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简要地谈一谈四位伊玛目的简历及他们的风范和为教门所做的工作,以认识"赛莱菲耶"与四位伊玛目的关系,并探讨上面提到的问题。

第一位伊玛目是努尔曼本撒比特,号艾布哈尼法。伊历80年生,伊历150年 归真。从小在库发生长,他从事教法编辑和传授教法后,在库发及巴格达享有很高的声誉。安拉赐于他许多优秀的学生,如艾布优素福、穆罕默德本哈桑、祖 菲尔本胡载依勒。艾布哈尼法传授教法的风格是,他在学堂里召集学生,向他们提出问题,尔后让他们去寻找证据和钻研该问题,接着再次召集他们,让他们 各自称述自己的教法主张,最后伊玛目再加以纠正和点评。他的教法主张中很大程度上应用了"创制",这是因为当时他得到的可靠正确的圣训较少以及他慎用圣训 的原因所致。他的学生们从事辑录他的教法主张,不过他还是禁止辑录他的所有教法主张,他对艾布优素福说:"你不要完全记录我所说的话,我们都是凡人,今天说过的话,明天会反悔;明天说过的话,后天会反悔。"莎菲仪伊玛目曾评价他说:"论法学我们都是艾布哈尼法的家属。"

艾布哈尼法自食其力,靠经商布匹、丝织品为生,从不欺骗人,也不巴结有权有势者。当时,伊拉克总督要委任他作法官,遭到他的拒绝;后来,帝国哈里发曼素尔也要委任他作法官,同样遭到他的拒绝;他因此被投入监狱,直至死于狱中,一直保持着伟大学者的风范。求主慈悯他,啊米乃!

第二位伊玛目是马立克艾乃斯,伊历93年生,伊历179年归真。从小在麦地那生长,他酷爱学习,尊重圣训,未满20岁 就学有所成,大批学者证明他可以作教法决议。他辑录了集圣训、圣门弟子的主张为一体的教法典籍——《穆宛塔》,帝国哈里发曼素尔曾要求把它当作帝国法典, 遭到他的拒绝,理由是圣门弟子已遍及帝国各大城市,《穆宛塔》只搜集了圣训和圣门弟子主张的一部分。这部典籍吸引了众多穆斯林学子,纷纷投入到马立克帐下 学习,包括莎菲仪和艾哈迈德罕佰里等,它让穆斯林大众在教法主张中紧紧依靠经训明文和重视圣训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马立克的传授风格与艾布哈尼法的讨论式完全不同,他的风格是灌输式的,在授课中他不喜欢有人打断他,这是因为他背记的圣训多,授课时都援引经训明文,而打断经训明文是不礼貌的。他一生授徒颇多,其中包括莎菲尔。

第三位伊玛目是莎菲尔,伊历150年生,伊历204年归真。他从小在麦加生长,随禁地大学者学习,15岁就被学者们公认有资格做出教法决议。他后来到麦地那随马立克学习,背记了《穆宛塔》。

莎菲尔伊玛目游历了伊斯兰各大城市,如巴格达、开罗等,同各大城市的教法学家研讨教法问题,据传他同艾布哈尼法的学生穆罕默德哈桑讨论过教法,使后者的1/3的教法主张都归到了他的观点上来,当然他的一些教法主张也受到了哈乃菲学派的影响,这一点说明了伊玛目们是追求真理者,而不是因袭者。他还同艾哈迈德罕佰里研讨过教法问题,从后者那里获得了许多圣训依据,他对罕佰里说:"你比我更知道圣训,你跟前有的正确圣训,你应该告诉我,以便我遵循它的要义" 。罕佰里也非常敬重他,称自己的许多知识都是从莎菲尔跟前学的。闻知莎菲尔归真,罕佰里非常痛苦地啼哭,对人才的流失感到深深的无奈。他的儿子阿卜杜拉问他:"父亲啊!莎菲尔是什么人啊?"他说:"莎菲尔是世界的太阳,是身体的健康;这两样东西一旦失去,还能有弥补吗?"他还说过:"30年来,我一直没有中断为莎菲尔做好杜阿宜、替他向真主求恕饶。"

第四位伊玛目是艾哈迈德罕佰里,伊历164年生,伊历241年归真。他自小就酷爱圣训,在巴格达就跟随几位大学者学习圣训与教法,其中包括莎菲尔、艾布优素福。后来他从事搜集圣训的事业,曾多次徒步旅行到麦加、麦地那、库发、巴士拉、也门等大城市,遍访圣训传述人,搜集和编录了40000多段圣训,统编为《艾哈迈德圣训集》。他因对待圣训的严谨态度而赢得了广大穆斯林的尊敬和爱戴,在教法方面,他严格依照圣训根据,虽然他也著过一些创制性的 教法经典,但他没有让它流传下来;在信仰和操守方面,他严格批评:"苏菲主义"的蛊惑思想、"哲赫林耶派"否定安拉的属性的论调、受希腊哲学影响的"穆阿太齐勒派"关于"《古兰经》受造"等问题的理性思潮。他在这些离经叛道的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激怒了深受"穆阿太齐勒派"思想影响的帝国哈里发马蒙,以致于被捕入狱,受尽磨难。

艾哈迈德罕佰里的学生很多,有教法学家、圣训学家:布哈里、穆斯林、艾布达悟德等都是他的学生。他是以其善良、虔诚、笃信、畏主而闻名于世的。在他归真之日,巴格达的男女老幼都出来给他送葬。

通过我们简要地了解四位伊玛目的大概情况,我们明白了这些伊玛目们都是主道上的诤友、是弟兄、是朋友、是师徒。他们言传身教地遵循真理,互相学习,互相讨论,谁也没有固执己见,自立门户,更没有号召人们来跟随他们。他们同时都禁止自己的学生因袭师传,命令他们跟随真理、寻找证据,艾布哈尼法说:"不知道我的证据的人,禁止他用我的话来作出决议。"艾哈迈德罕佰里说:"不要因袭我,不要因袭马立克,不要因袭奥扎仪,不要因袭扫里,你们应从他们获取原理之处去获取教法主张。"

四位伊玛目是再传弟子或者三传弟子,是我们的"赛莱夫"。他们的根本主张是"赛莱菲耶";他们寻真理、抓证据、不因袭,而且禁止人们因袭他们、跟随他们、不 问青红皂白地采取他们的教法主张。是啊!《古兰经》没有一节经文、圣训里也没有一段圣训、伊玛目们更没有一句话讲过要跟随哪一个伊玛目,而《古兰经》、圣 训、伊玛目的话确确实实讲到要跟随穆圣(祈主福安之),关于跟随穆圣(祈主福安之)的内容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当然,四位伊玛目给整个"稳麦"留下了丰富 的遗产——教法学、圣训学,他们为主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丰硕的贡献,求主加倍地回赐他们,艾啊米一乃!

需要说明的是,与四位伊玛目同时代的还有一些知识渊博、为主道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伊玛目,如奥扎仪、莱依斯本赛尔德、艾布扫里。可是,安拉前定了四位伊 玛目培养的学生们辑录了老师们的知识和教法主张,并编辑成书,得以流传后辈。这就是四位伊玛目的教法主张驰名于后人而其他伊玛目的教法主张及他们本人的名 字均未驰名于后人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这种驰名的因素,以及阿巴斯王朝的危难时刻的来临——国力衰退、四分五裂、反对阿拉伯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的声音高涨、地方首领及长官各自为政、教派林 立而迎合各种不同的私欲的不良教法决议层出不穷,这个时候,穆斯林们强烈希望结束危险的教法主张和创制决议。于是,在人们之间出现了这样一种论调:四位伊 玛目之后不再有教法主张,创制教法决议之门已被关闭,人们不可以采用和他们的教法主张相反的内容来创制教法决议。这样一来,非但没有制止不良教法决议的出 现,而且,又走向了另一个死胡同,给"稳麦"带来了不小和不少的危害,大致为以下几点:

1.因袭自己喜欢的伊玛目的教法主张,不追求经训证据,放弃对经训内容的思考与领悟,只追求认识自己喜欢的伊玛目的教法主张,毫不在意其他伊玛目的教法求证证据和不同教法主张之间的相互比较。

2.因袭的各教法学派之间各立门户、相互竞争,这导致了穆斯林之间相互仇恨、相互残害。历史已证明这一点,很多穆斯林互相不在不同于自己的学派的弟兄后面跟随礼拜。这是明显的分裂现象。

3.认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主张,甚至是矛盾的主张都是对的,这是另一种怪异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要因袭出自四位伊玛目的教法主张都是正确的。这是人的思想所不能接受的啊!一件事情怎么可能同时既是白又是黑,即是非法又是合法,既是对又是错。

4.使"稳麦"看不到与四位伊玛目不同的许多经训证据,如"一次休妻三休"是算一休,还是算三休。四位伊玛目都主张算三休,而正确、可靠的圣训讲到在圣人(祈主福安之)时代、在艾布拜克尔时代、欧麦尔执政的前两年是算一休。

5.使"稳麦"失去在新形势下对各种教法问题的创制能力,穆斯林思想因此僵化,对学习与求证的兴趣荡然无存。这导致了"沙里亚"与穆斯林的生活渐行渐远,并且逐渐默认了"世俗法律"。

6.把因袭的教法主张当"迪尼"遵循,严厉指责遵循经训、以经训证据创制教法的穆斯林,认为这是反对四位伊玛目、是搞分裂,从而加以仇视、诋毁和贬责。

7.让人认为每一个穆斯林都可以采取四位伊玛目的任何主张,即便是与经训内容相反的也罢。因此,各种不同的教法主张在穆斯林中间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

8.使人减弱对经训的认可力度,一个承担教法责任的人,当他听到《古兰经》与圣训明文的时候,他可能不以为然;可当他听到是某位伊玛目的主张时,他会马上给以重视,两眼发起光来。

9.各学派间互抓辫子、互找弱点,每一个学派都在搜寻其他学派松软的、证据不强的教法主张,以致互相轻视,导致穆斯林不团结。如果,寻求的证据都是《古兰经》与圣训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10.尊重伊玛目超过应有的限度,甚至有人认为他们不会犯错误。我们看到很多学者,即便知道伊玛目的一些主张与经训内容相反,也不敢断言伊玛目的错误。这样的尊重会导致该学者因害怕与某位伊玛目不能保持一致而断然拒绝正确的经训证据。这虽然还不是举伴主的大罪,可也是导致举伴主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 上十条,是盲目因袭伊玛目的主张、断言创制之门已被关闭的危害,事实上危害远不止这些,我们把最严重的这十点罗列出来,为的是提醒大家注意,应该加强警 觉,遵经革俗。不错的,四位伊玛目是我们的先辈,是我们"稳麦"中被公认为虔诚、高贵的优秀学者,我们应当效法和学习他们一丝不苟、严格追求经训证据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因袭他们的教法主张。

因袭者以为自己跟伊玛目们很亲近,实际上他们跟伊玛目很疏远,因为他们违背了伊玛目们关于禁止因袭和不弄明白证据就出决议的训示,又因为他们忽视了伊玛目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他们以为自己跟伊玛目们很亲善,实际上,他们的言行已经拒绝了伊玛目们的教育纲领,这跟仇视伊玛目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伊玛目们都说过:如果我的话跟圣人(祈主福安之)的言行相矛盾,那么你们就遵循圣人(祈主福安之)的言行,而把我的话抛在墙角跟。没有任何一个伊玛目说过:教法的知识只归于我们做伊玛目的所有,你们要紧跟我的每一个步伐。

综上所述,反对因袭、倡导紧抓经训证据、跟随圣人(祈主福安之)是整个"稳麦"的学者们共同的心声,是四位伊玛目等一切先辈学者们召人于主道的纲领和最终目标。

跟随圣人(祈主福安之)、依据经训创制教法主张,这是教法所赋予"稳麦"的使命。这一使命对"稳麦"和个人都有许多益处和重大的吉庆。我们把它大致归纳如下:

1.保持"稳麦"的团结与统一,不搞宗派主义、门户之见,没有四家学派、五家学派的说法,只有一家学派——那就是《古兰经》与圣训学派,伊玛目们是这唯一一家学 派的开创者、号召者和宣传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这一条统一道路上的一座座灯塔、盏盏明灯。他们的主张和决议,只要符合经训明文都是被"《古兰经》与圣训 大众派"所接受的。

2.让整个"稳麦"与天经、圣训紧紧联系起来,加强教门的亲切感,因为一个人记住主圣的话与记住别人的话是完全不同的。

3.培养完美的、真正的穆斯林,让他们养成求真理、寻证据的作风,让他们用心去做事,凡事都寻证据而不是因袭别人。这样,他们能辨别各种不同的言论,真理才能被他们看见和看重。

4.认识教门的原则是:遵循经训的证据。穆斯林要与这一原理紧扣在一起,假如人们过度地青睐某个人的主张和意见,必定不能更多地从经训中获益,这也就违背了安拉的教诲。尊大的真主说:(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们觉悟。)38-萨德章:29毫无疑问,追求经训知识、寻找经训证据的人与依靠学者们的各种不同主张,这二者本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根据是正确的、受保护的,而后者是不受保护的、或许是错误的。

总之,遵循经训证据、放弃因袭、不搞门户主义是充满吉庆的。这样做难道会受指责吗?又难道怕受指责吗?跟随受主保佑的使者(祈主福安之)与跟随不受主保护的学者、伊玛目或其他人相等吗?

遵循经训是我们的信仰要求,不是创新,不是异端,是安拉已经证实了的真知灼见,是使者(祈主福安之)的号召,是伊斯兰的号召,是"稳麦"喜爱的四位伊玛目的号召,是优秀、高贵的圣门弟子们所奉行的统一纲领,是每一个穆斯林的要为!

有《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我们信仰、思想和行为的具体指导。我们通过遵循它得享安拉的巨大恩惠,祈求安拉让我们凭经训而生,为经训而死,坚持经训,直至见主,啊米乃!

安拉是应答其众仆祈求的真宰,我们只依靠他;除了依靠他,我们没有任何力量与策略。


摘自《怎样跟随圣人مُحَمَّد(祈主福安之)

施舍
施舍

凡穆斯林均应施舍。如果无物可施,就应当积极地用自己的双手去辛勤劳作,这样既有益于自己,亦可用所得施舍。如果无业可就,不能劳作,尽力去帮助向你求助的人,也是施舍;如果连这也做不到的话,命人行好止人作恶也是你的施舍。因此,施舍要根据自己的能力。

施舍的最佳时机。

高贵的施舍应选择在你畏贫求富、迷恋钱财和身体健康时。因为,当你在生命垂危时才想起施舍,你的财物已经不属于你了,先弃你而去了。

施舍的方式。

公开和秘密两种。而暗地里施舍是更好的:左手不知右手所施何物者,在末日,安拉会让他在自己的浓荫下乘凉,何其美哉!
施舍的报酬。会消除自己的一部分罪恶,而且将来会在安拉哪里享受报酬,没有恐惧,没有忧愁。

施舍的对象。

可以是任何人。使者曾说过,把施济物给了盗贼,但愿他从此洗手不干。把施济物给了淫妇,但愿她从此停止卖淫。把施济物给了富人,但愿他能够醒悟,从安拉恩赐给他的财物中抽出些许施散于穷人。关键是要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善良的举意。

施舍就是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人性大美的体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需用我们一生向善而不趋恶的努力,博大而温暖的爱心去践行,去诠释。真正善良的心灵,是藏在云间的雨露,是伏在林间的清风,默默地把清爽与润泽送给人们之后,便转身逝去,不留下一丝印痕。

施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当你幸福的时候,留些幸福给你身边和周围的人;当你快乐时,分些快乐给默默关注你的人;当你成功时,让些激励给正在苦苦跋涉的人。这都是施舍。""永远比""愉快。自己的"财富"并不会因为施舍而减少,反而会因为施舍而增值。
施舍其实就是奉献精神。当你心中有了一颗爱的种子,用虔诚的信仰之水去浇灌后,它就会发芽、开花,开遍全世界!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