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果只归敬畏者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优美的结局只归敬畏者。"(古兰经:7:128)。)“优美的结局",就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能获得如愿以偿的结果。我们穆斯林希望自己今后两世幸福并能达到如愿以偿。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达到心想事成,如愿以偿呢?“敬畏者"就是指敬畏真主的人。显然,真主只将美好愿望的实现给予敬畏之人,他们害怕真主的惩罚,认认真真,他们虔心认主,敬遵主命,远离真主的禁止,谨言慎行,恐违主命。这就是敬畏之人,就是对任何事情认真对待的人。
作为穆斯林,无论做什么好事、善功,首先要看他的动机如何,如果你举意为主道而努力,你就属于 敬畏者,就能如愿以偿。穆圣曾说:一切工作全凭举意。总之,你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想凭权力和投机钻营是不行的,必须要加入到敬畏者的行列中,才能实现 美好的愿望。要想得到真主的恩赐,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穆斯林,做一名合格的敬畏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敬畏者呢?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们是坚忍的、是诚实的、是顺从的、是好施的、是在黎明时求饶的。"真主在这段经文中明确的提出通往敬畏者的途径。经文中提到了五项属性:坚忍、诚实、顺从、好施、黎明时求饶。如果我们能符合这五项属性,我们就能进入敬畏者的行列,就能得到真主的喜悦,我们便是最终的成功者。
第一是“坚忍的"。
这就是叫我们要做一名坚忍者,我国有句老话叫“能忍自安",就是说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事都要忍耐,遇到好事则知感真主,遇到灾难则求主护 佑,这就是忍耐。只要你对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忍耐,泰然处之临危不惧。那么事情就会有一个应有的结局。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我们托靠真 主,真主就会赐给我们一份忍耐的所得。穆斯林忍耐要基于顺从,顺从就是一种顺主的忍耐,在现实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病痛、烦恼,我们都应时刻铭记我们是 一名穆斯林,穆斯林就是相信好与歹均是真主的定然,不能违抗,所以应该在顺主上忍耐。 从私欲上忍耐,任何 人无论男女都有私欲,而私欲是导致犯罪的因素之一,在私欲上忍耐,就是要我们不断地向真主作讨白,祈求真主饶恕,不要对真主失望,要不断把握自己,否则就 不叫忍耐。因为信仰的基本条件就是指望真主的慈悯,害怕真主的罪行,无论我们干了什么样的大罪,我们应向真主作讨白,我们的贵圣人对此也有训示:“真主喜欢悔过自新的人,比某人在荒郊丢失骆驼后失而复得的喜悦还要喜悦。"这段圣训说明了作讨白的益处,因此我们要努力克制私欲,并及时忏悔。从钱财上忍 耐,就是要求我们把真主所赐予我们的钱财花费在正确的道路上,也就是主道上来,如孝敬父母、资助教育、救济灾民等等,相反呢就是没有在钱财上忍耐。从智慧 上忍耐。就是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正道,为国家的建设、为教门的发展、为下一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发挥自己的才智,否则就是浪费你的智慧,在智慧上没有做 到忍耐。
第二是“诚实的"。
就是要求我们做一名正直、忠诚的人,忠诚朴实是敬畏者的主要标志之一。我们每讲一句话,每办一件事,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多说一些对教门、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话,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对待朋友,同事进忠言,心口如一,不要瞒心昧己,更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
第三是“顺从的"。
顺从就是尊真主的命令,如念清真言、礼拜、封斋、朝觐真主的天房、施散天课和干善功等等。远离 真主的禁止。如饮酒、赌博、拜佛、抽签等以及对社会、对国家、对教门有害无益的事情。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坚定的信仰。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和对真主有 寄托的人,他就会检点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总是把害怕真主的罪行,指望真主的慈悯放在首位,这样他就不会去做那些违法、违教、破坏社会道德的事了。如果 人人如此,世界岂不和平,人类也就没有战争和仇恨了。
第四是“好施的"。
好施,就是合理使用真主赐予我们的学、财、言、力、心等几种能力。学的使用,就是在教门的道路 上继往开来,阐明教义,把研究经典,圣训的心得写成专著,让穆民受益,这就是学的使用。钱财的使用,就是对饥饿的人以实物去救济,对寒冷的人以衣服去救 济,对贫困的人以钱财去救济,这就是钱财的使用。语言的使用,就是遇人急难就应出言解救,遇人痴迷就出言提醒他,命人行善、指人作恶,指引迷路者走上光明 的正道,这就是伊斯兰教语言的功能与作用。力量的使用,就是为穆斯林大众的利益竭尽劳苦,为教门而不断效力,这就是力的使用,各尽其能吗?心是万善之根, 理喻之界,要想使自己成为一名通达而知天命的人,就应该正心修身,贫穷的穆斯林对他人不能以物相济,但只要有了助人之心,功德也就可以达到了。
第五是“黎明时求饶的。"
黎明时也就是“邦达"为什么在黎明时候求饶好呢?“邦达"追根溯源于人祖阿丹,曾违天禁被赶出天堂,夫妻分离,彼此不能相互照顾,在黑暗 中度过漫长的岁月,整天悲痛哭泣,忏悔罪孽,终于得到真主的饶恕,夫妻重逢,再次相聚阿拉法特山,东方刚露曙色,阿丹肃立,朝礼两拜,一是感谢真主给予自 己脱离黑暗,二是感谢真主给予自己重得光明,真主喜此两拜,所以命令穆圣和他的教民,都要礼这两拜,因此说在“邦达"时求饶最好,以上是进入敬畏者行列的五项重要属性。谁照着《古兰经》中所吩咐的去做了,谁就是敬畏真主的人。敬畏真主的人能够得到美好愿望的实现。
最后,祈求尊大的真主相助,我们穆斯林在经训的指导下,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进入敬畏者的行列,并获得两世幸福。
男女平等吗
当我们探讨某一问题时,如果要作一个较为准确、公正的论断,我们必须放眼过去,审视眼前,思考未来。
男女平等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每一种宗教,哲学,思想,都有其不同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弄清"男女平等"这是一个笼统含糊的概念,它指的是天赋人性方面的平等,还是天赋权利、义务方面的平等?还是二者的综合体?同时我们还得弄清楚:什么是平等?平等背后所蕴藏的实质又是什么?平等、相等、相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伊斯兰如何看待男女平等?伊斯兰中的男女平等和西方文明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区别何在?.......如果我们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是古埃及,人们几乎都没有把女人当人看待。有道是"女人是祸水"、"女人非人难养也"、"最毒妇人心",印度则将女人归类为最低等的"首陀罗",并认为:有罪者死后被投胎为女人;希伯莱人认为:女人是万恶之源,地狱之门;希腊教会否认:女人有灵魂。在人类历史中似乎除了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中女人有过高于男人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外,似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段历史时期女人都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和虐待,诸如让女人陪葬于先逝的丈夫、杀女人祭神…..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男女平等时,它指的是男女天赋人性和天赋权利义务二者的综合体。我们无法孤立其中一个,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只有当我们全面、客观、准确地对每一个组成部分作出判断,综合分析,才可能揭示出男女平等的实质。在这里我们得先弄清"男女平等"不是"男女相等",也不是"男女相似"。平等指得是价值,相似则指的是形式。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努力营造男女相等,相似的法律制度,权利和义务,但就因为他们忽视了男女在生理、性格本性上的区别。如果忽视了这些实在的区别而盲目相等化,其结果才是不能达到男女平等的根源。
让我们先来看看伊斯兰对男女平等的论述:
قال تعالي: يا أيها الناس التقوا ربكم الذي خلقكم من نفس واحدة وخلق منها زوجها وبث منهما رجالا كثيرا ونساء
"人类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养主,他从一个人传造了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创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出许多男人和女人。"
"我用同一本质传造了男女"
伊斯兰明确肯定了男女在人性的尊严中天赋人性方面和天赋人性的权利方面的平等。
قال تعالى: أن أكرمكم عند الله أتقاكم
"在安拉面前最尊贵的人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و قال تعالى : فاستجاب لهم ربهم أني لا أضيع عمل عامل منكم من ذكر أو أنثى بعضكم من بعض
"他们的主答应他们: 我绝不使你们中任何一个行善者徒劳无酬,无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女是相生的.
قال تعالى : هن لباس لكم و أنتم لباس لهن
"他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男人)也是他们的衣服"
但是伊斯兰却不认为男女相等,相似。公正仁慈的安拉绝没有把女人造成相等,相似于男人;也没有把男人造成相等,相似于女人,在人性尊严平等的前提下,安拉赋予了男人适合男人的属性和功能,也赋予了女人适合女人的属性和功能,男人和女人就像两颗不同的行星,都在按着安拉赋予他们的,适合他们的,特定的轨道运行着。
在安拉原有的天启经典中,从来没有贬低过妇女的痕迹,同样自古兰经下降那刻起,都在讲述着男女平等,而不是男女相等。因此古兰经以法律的方式肯定了男女都是人,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禁止杀戮、活埋女婴。
قال تعالى: أن قتلهم كان خطأ كبيرا
"杀害他们都是大罪"
---------法定女人拥有继承权:
قال تعالى : للرجال نصيب مما برك الوالدان والأقربون وللنساء نصيب مما ترك الوالدان والأقربون مما قل منه أو أكثر نصيبا مفروضا
"男子得享受父母和至亲遗产的一部分,女人也得享受父母和至亲遗产的一部分。无论他们遗产多寡,各应得法定的部分。"
--------拥有受教育权:
قال رسول الله : طلب العلم فريضة لكل مسلم ومسلمة "
"求学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
----------拥有婚姻自由权:
قال تعالى : و إذا طلقتم النساء فبلغن أجلهن فلا تعضلوهن أن ينكحن أزواجهن إذا تراضوا بينهم بالمعروف .
"果你们休妻,而她们待婚期满,那末,但她们与人依礼而相互同意的时候,你们不要阻止她们嫁给她们的丈夫。"
伊斯兰让妇女落实了安拉所赋予她们的一切,正像我们前面所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几乎不把女人当人看待,更谈不上继承权,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而且伊斯兰根据安拉对妇女特定的秉赋,给予妇女特定的荣耀。
قال رسول الله : الجنة تحت أقدام الأمهات
"天堂在母亲的脚下。"
وقال : من أحق الناس بحسن صحبتي قال أمك ثلاث مرات ثم قال أبوك
有人问使者:谁最值得我善待?使者说:你的母亲,连续三次都说:你的母亲,然后才说:你的父亲。较之于其他,伊斯兰不仅解放了妇女不公平的待遇,而且还最大程度上的善待了妇女,这也正因为安拉是创造男人的主,也是创造女人和一切的主,他最知道如何根据男女不同的被造而责成男女,从而展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今天风靡全球的女权运动,他们所说的男女平等是什么? 他们所主张的男女平等和伊斯兰视野中的男女平等有何区别?
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世界掀起了科学和哲学的复兴运动。其社会问题方面的复兴是以"人权问题"而开展的,正像我们前面所述:由于历史以来人类社会深深地误解、虐待着妇女,一些具有良知的哲人和有识之士,诸如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他们认识到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天生就拥有一系列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还是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人类于生具来的天赋权和自由,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国王还是百姓、穷人还是富人、黑人还是白人,再这些权利和自由面前都是平等的。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工业运动一些资本家在工厂中雇佣大量廉价的妇女和儿童作为劳动力,从而使社会对妇女的虐待和剥削变本加厉,而到了二十世纪女权相对于男权被提了出来,于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合国发表了世界人权宣言,首次明确宣布了男女平等。起初这些理论的提出,很具有积极意义,其目的是要还原"女人是人"的天赋权利,但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们匆忙而失真的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不符合天性的口号,诸如:"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男人能作到的女人也能做到,男人外出工作,女人也应该外出工作,男人和女人应该拥有绝对相等的权利等等…..因此,这一复兴在把妇女从一系列不幸的灾难中拯救出来的同时,却又把妇女带入另一个不幸的灾难中,因为他们忽视了"女人是女人"的实际情况。
实质上这一忽视并不是文艺复兴的匆忙所致,还有另一原因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资本家,男人借着人权、平等的幌子企图利用妇女,他们一方面把妇女从家中引向工厂、办公室,剥削她们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去达到他们一些不可告人的丑恶行径。今天他们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上利用妇女的相貌,肉体可见一斑。
我们不难看出伊斯兰中的男女平等和西方文艺复兴中的男女平等有本质的区别。伊斯兰尊重客观实际,不夸张,不喊口号,根据男女天赋有别而给予男女适合其基础和天性的权利和义务。这样,男女天性有别并不意味着谁比谁优越、谁比谁高贵、正像我们说眼、耳、鼻、舌、手,谁不比谁更优越,更高贵,他们是不同的被造,因此有不同的分工和作用,男女的情况亦如此。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男女有别,不论是精神方面还是生理机能方面,都有巨大的区别,正像艾利克西斯.赤尔勒所说:人的每一个细胞都标志着人的性别。
精神方面的区别:男人勇敢好斗,女人胆小温柔;男人善于逻辑推理,女人善于艺术文学;男人豪放不拘小节,女人安静注重礼节;男人具有父亲的威严,女人具有母性的爱,这一切在儿童时期就已表现出来;男人比女人更能保守秘密,女人比男人脆弱、爱哭,常常会因一些小事而昏厥过去……
男人是自己私欲的奴隶,女人是自己对男人的爱的奴隶,男人喜欢自己爱的女人,并选择她;女人喜欢能理解自己价值的男人和公开自己爱情的男人;男人喜欢女人崇拜自己并想控制女人;女人想控制男人的心,男人想占有女人,女人想通过男人的心来影响男人,男人喜欢女人美丽迷人,女人喜欢男人大胆勇敢,男人易冲动,女人比男人更能控制私欲,男人的欲望是原始的、粗暴的、进攻型的;女人的欲望是煽动性的;男人的幸福是获得社会地位,并受人尊敬;女人的幸福是获得一个男人的心,并将它为自己保留一生;男人总想让自己喜欢的女人信仰自己的宗教,女人因所爱的男人改变自己的信仰就像婚后改换姓名一样容易;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身体方面的区别:男人钢一点,女人柔一点;男人高一点,女人低一点;男人劲大一点,女人劲小一点;男人强壮一点,女人软弱一点;男人粗糙一点,女人细弱一点;男身上毛多一点,女人毛少一点……
安拉如此一般使男女有别,我们怎么可能忽视这些实际情况,而生拉活扯让男女一切平等呢!如果硬是要那样,将越来越远离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难道让男人担一百公斤女人也担一百公斤是平等马?难道让女人在面对小偷、强盗、猛兽时象男人保护她们那样保护男人是平等吗?难道让女人在月经期间,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哺乳期间象男人一样外出工作是平等吗?难道让女人象男人一样在高空和地下作业是平等吗?难道让没有耐心和慈心的男人呆在家教育孩子,而女人拖着柔弱的身体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是平等吗?......
因此我们说如果忽略男女天性秉赋的区别,无从谈论男女平等,且更加导致妇女权利的被践踏。
唯有伊斯兰始终客观、公正地对待男女平等的问题,纵然如此也有很多人弄不清楚,无知地攻击伊斯兰。他们认为伊斯兰中男女不平等,具体表现如下:
1
天启的宗教第五章:真主引导世人
使者的使命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要承担治理世界的使命,然而要肩负这个沉重的使命,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仁慈的真主也决不会任随人类在黑暗之中摸索,在愚昧之中挣扎。他必须将真知灼见告知于他的仆人——大地上的代理者。
于是,从亚当开始,他就通过陆陆续续派遣使者、先知或圣人,把"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的真理传达给人类。通过使者,他告诉我们,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告诉我们,只有遵守主的引导,才能获得成功的道路;还告诉我们,伟大的真主要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善恶,要在大地上执行公正,要给每一个善良的人以优厚的报酬,要给每个罪恶的人以应有的惩罚。就是这样他通过历史上无数的先知,向行善者报以赏赐的喜讯,向作恶者给与惩罚的警告。
《古兰经》说:
我曾派遣许多使者报喜信,传警告。(4:156)
那么使者、先知又是谁呢?伊斯兰并不神化任何先知,并不认为任何先知或圣人值得崇拜,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主的仆人中的一员。他们也和常人一样有饮食睡眠,有妻室儿女,在人群之中生活,在人群之中去世。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具有特殊的使命,要把主的真理传达于世。由于具有这样的使命,所以他们都是人群之中伟大卓越的佼佼者,具有优秀的品格,具有超凡的毅力,因此才被真主所拣选。
其实,先知或圣人,都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词汇,《孟子》说: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孟子万章上》)
因此先知先觉,就是上天赐给一个民族中的先哲,他凭着主的启示,首先获得了真理,再把这真理教化给他的人民。《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
也就是说圣人是人群中最优秀者。可以看出,先知或圣人自远古的过去,就出现在各个民族来传播教诲,时至今日,我们还在不断的从古代圣贤的训诫之中去寻求指导。
如若没有先知的教导,任何民族不可能获得开化,不可能获得文明。世界几大古国,之所以在远古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灿烂的文明,有哪一个不是受惠于民族先哲们的智慧训诫呢?现代社会,科学发达,但人类还是要从基督文化、古希腊文化或儒家文化中汲取营养,这足以证明先知先哲在人类历史上为传播真理、启迪愚顽所起的巨大作用。
那么,古代不是落后野蛮的社会吗?今天不是文明发达的社会吗?不是。伊斯兰认为,昨天并不一定落后,今天也不见得就摆脱了愚昧。
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当他顺从了真主的教导,就能产生灿烂的文明,当他背离了真主的教导,虽然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只能居于蒙昧的深渊。
伊斯兰不相信远古时期是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封建社会,现在是文明社会的说法。伊斯兰认为,只有文明社会和蒙昧社会之分,从古至今,任何一个遵守了主的教导的社会,就是文明社会;相反,尚未认识真主的社会,就是蒙昧社会。
因为物质的发达,并不代表文明,我们把七世纪伊斯兰传播之前的阿拉伯半岛称为蒙昧社会,因为那里的人们当时崇拜偶像、民族仇杀、高利盘剥、役使奴隶、歧视妇女、活埋女婴、酗酒成性、奸淫成风、赌博挥霍、迷信盛行……那么今天,这些现象是否已经消除?
没有,一千四百年前的阿拉伯人崇拜形形色色的偶像,今天人们仍然在崇拜着偶像;当时的各部落冲突不停,今天的世界仍然是硝烟四起;当时的人们高利盘剥,今天仍然存在着这些罪恶;当时的人们酗酒、赌博、奸淫成风,今天的人们仍然如此,甚至奸淫已被当今的法律认可!甚至成为当今的时尚!如果我们仍然秉承着这些愚昧,又怎能声称已经是步入文明了呢?
伟大的真主不愿他的仆人在愚昧之中,他不仅赋予了人发达的理智来辨别真伪,而且从人类始祖——亚当开始,就把真理的教给了人。
谁遵守我的引导,谁在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2:38)
亚当以后,真主陆陆续续在各个民族派遣使者,总数超过十二万四千人。《古兰经》说:
每一个民族,各有一个使者。(10:47)
也就是说,以色列民族、阿拉伯民族、希腊民族、罗马民族、波斯民族、印度民族、土耳其民族、中华民族......任何一个民族,真主都曾启示过它的先民,拣选过先知,都曾把真主独一的讯息告诉过他们。
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信奉宗教的文化,在所谓的原始时期,人们就有自己的崇拜,自己的祭祀。
而且可以这样说,古代各民族的先民,他们都曾崇拜过一神,以色列人崇拜耶和华,阿拉伯人崇拜安拉,希腊人崇拜宙斯,中国人崇拜昊天上帝,虽然他们也崇拜多神,但那是后来的事情,中国人信奉偶像,是在道教产生、佛教传入之后,原来的一神信仰遭到篡改,才蜕变为多神崇拜的。希腊、印度也是一样。
但即使他们后来崇拜了多神,希腊人仍然承认宙斯是创造之神,印度人仍然相信婆罗门梵天是创造之神,中国人仍然相信上天主宰着人的命运。
可见,真主已把一神的讯息教给了每个民族,而并非有的历史书上宣称的那样,是伊斯兰的独创。他们说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部落割据,人们渴望统一,穆罕默德顺应趋势,才提出了一个神的主张。
如果真是这样,没有部落割据的犹太人为何也提出一神的主张呢?中国人呢?基督徒呢?他们又为什么要信仰一神论呢?不信宗教的人宣称,原始社会,人们对宇宙奥秘不了解,认为自然现象都有神在操纵,于是就信仰好多神,后来他们又从信奉多神统一成民族神、继而又发展成世界宗教所宣称的一神论。然而这种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当亚伯拉罕号召他的宗族选择一神论时,他们就持这种论调。
他们说:"不然,我们曾发现我们的祖先是那样做的。"亚伯拉罕说:"你们告诉我吧!你们所崇拜的是什么?你们最古的祖先所崇拜的又是什么?"(26:74-76)
我们的史料告诉我们,以色列《圣经》中的耶和华掌管着万国,根本不是民族神;华夏先祖信奉的昊天上帝,执掌着全天下,也根本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神。所不同的只是对神的称呼不同,但各个民族的文化中不约而同的信奉着一位造物主,这不正说明了一神论是普遍的真理吗?不正说明了真主给各个民族启示过这一真理吗?
各个民族都在用自己的语言呼唤着宇宙的主宰,英语中称他为"God"阿拉伯语中称他为安拉,希伯来语中称他为耶和华,波斯语中称他为胡达,蒙古语中称他为腾格尔,汉语中称他为真主、道、上天、上帝。
这些民族所指的都是真神造物主--真主。他们最初所信奉的启示都是伊斯兰,虽然他们并未宣称神就是安拉,也为宣称自己信奉的是伊斯兰,因为安拉、伊斯兰只是阿拉伯语的称呼,在先知穆罕默德还没有宣教之前,其他民族是不可能用阿拉伯语来称呼神的,神也不会那样的责成。因为《古兰经》说:
我不派遣一个使者则已,但派遣的时候,总是以他的宗族的语言(降示经典)。(14:4)
所以,各个民族的语言里都有对神的称呼,真主启示了每个民族,任何民族的宗教在其没有改变一神信仰之前都是伊斯兰教。伊斯兰绝不是产生于公元七世纪,由穆罕默德所创立的。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他只不过是在复兴所有古代各民族先知的教导而已。
正所谓"千圣一心,万古一理。"穆罕默德所宣传的"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在各民族的文化中,也早有记载。《尚书》中指出"钦若昊天。"而犹太人所信奉的《旧约》摩西十诫中开头三条指出: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圣经出埃及记》:20:1-3)
基督徒信奉的《新约》《约翰福音》中指出,耶稣说: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圣经约翰福音》:17:3)
这就非常明白的告诉我们真神是独一的,耶稣是神所差来的使者。其实亚当、诺亚、亚伯拉罕、约瑟、摩西、大卫、所罗门、约伯、耶稣、穆罕默德都是真主的先知,他们来到世间所宣传的真理只有一个:
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者。
这是我的证据,我把它赏赐亚伯拉罕,以便他驳斥他的宗族,我将我所意欲的人提升若干级。你的主,确是至睿的,确是全知的。我赏赐他以撒和雅各,每个人我都加以引导。以前,我曾引导诺亚,还引导过他的后裔大卫、所罗门、约伯、约瑟、摩西、亚伦,我这样报酬行善的人。(我曾引导)撒迦利亚、约翰、耶稣和以利亚,他们都是善人。(我曾引导)以实玛利、以利沙、约拿和罗得,我曾使他们超越世人。(6:83-86)
《古兰经》上共提到了二十五位先知,他们分别是:
序号 | 英语译名 | 阿拉伯语译名 | 大致年代 |
1 | 亚当 | 阿丹 | ?-? |
2 | 以诺 | 易德勒斯 | ?-? |
3 | 诺亚 | 努哈 | 约公元前3900-2900 |
4 | 希伯 | 呼德 | 约公元前2500-2200 |
5 | 马士撒拉 | 萨里哈 | 约公元前2000-1900 |
6 | 亚伯拉罕 | 易卜拉欣 | 约公元前1861-1686 |
7 | 罗得 | 鲁特 | 约公元前1861-1686 |
8 | 以实马利 | 易司玛仪 | 约公元前1781-1638 |
9 | 以撒 | 易斯哈格 | 约公元前1761-1581 |
10 | 雅各 | 叶尔孤白 | 约公元前1800-1653 |
11 | 约瑟 | 优素福 | 约公元前1610-1500 |
12 | 叶太罗 | 舒阿卜 | 约公元前16-15世纪 |
13 | 约伯 | 艾优卜 | 约公元前16-15世纪 |
14 | 以赛亚 | 祖勒基福勒 | 约公元前16-15世纪 |
15 | 摩西 | 穆萨 | 约公元前1436-1316 |
16 | 亚伦 | 哈伦 | 约公元前1439-1417 |
17 | 大卫 | 达伍德 | 约公元前1043-973 |
18 | 所罗门 | 素莱曼 | 约公元前985-932 |
19 | 以利亚 | 易勒亚斯 | 约公元前9世纪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