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斯兰教

宣教员对宣教的理解
宣教员对宣教的理解

对宣教者的认

宣教者是指负有召人信仰安拉的责任的人,伊斯兰赋予他们合法的身份和神圣使命。对此,必须引经据典加以认识并说明其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有助于履行这一重大使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我们将在此篇中分三部分来论述。

第一章──对宣教者的认识

第二章──宣教者的条件

第三章──宣教者的品德

第一篇 宣教者

第一章 对宣教者的认识

在安拉以“伊斯兰"命名我们的教门,完善对我们的恩典之后,第一位召人信主的宣教者就是最后一位封印的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

安拉说:“使者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者、为报喜者、为警告者、为奉安拉之命而召人于安拉者、为灿烂的明灯。"(3345──46

崇高的安拉多次呼唤尊贵的使者坚持不懈地召人信主。

安拉说:“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2267

又说:“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归顺你的主,你绝不要做以物配主者"。(2887

又说:“你说:'我只崇拜安拉,而不以物配他,我只号召人崇拜他,我只归依他。'"(1336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召人于安拉,直至生命的最后,无限喜悦地回归荣耀的安拉那里,安拉给予他最美好的回赐。

召人信主是所有使者的使命

召人信主是所有使者的使命,安拉也是为此而向全人类派遣他们的,他们中毫无例外地向他们的族人和他们所被派往的地区的人宣传信仰独一的安拉,按照安拉颁降的律例敬侍独一的安拉。

安拉对使者努哈说:“我确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59

安拉对使者呼德说:“我确已派遣阿德人的兄弟呼德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1150

安拉对使者萨利哈说:“我确已派遣赛莫德人弟兄萨利哈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73

由此可见,所在的使者,他们一致的使命,便是召人信仰并敬侍独一的安拉,不兼拜其它的任何虚妄的神与灵。

安拉说:“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说:'你们当崇拜安拉,当远离恶魔。'"(1636

所有使者他们都是召人信主的宣教者,安拉挑选他们承担这一神圣的宣教使命,向世人宣谕并传达。

穆斯林民族应协同效法安拉的使者承担宣教责任

在前述中我们曾说过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为伊斯兰的第一位宣教者,也提及部分启示——再指示他召人信主,这些启示也是针对全体穆斯林的。因为对使者的称呼其本质上也是对他的民众的召唤,除非有除外词。在安拉命令宣教一事上没有被除外,这意味着安拉意欲穆斯林民族协同效法安拉使者宣教而得以尊贵、荣耀,这一尊贵和荣耀不仅表现在安拉对使者的召唤方面,也直接体现于下现的这些启示。

安拉说:“你们是为全人类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

这节启示有两点意义:首先,安拉肯定了穆斯林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其次,阐明了它的优秀正在于它承担了劝善戒恶的责任和使命,而这正是所有使者的责任与使命。劝善戒恶的首要是召人信仰独一的安拉,弃绝一分假主的崇拜。安拉在《古兰》中还将真信士与伪信士的特征做了鲜明的对比。

“伪信的男女,彼此是同类的,他们劝恶戒善。"(967

“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497

格尔塔比在注释这两节启示时说:“安拉以劝善戒恶作为真信士和伪信士的区分标准,并特别指出真信士的特质就是劝善戒恶,其首先要做的便是召人于伊斯兰正道。"安拉又以下节对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陈述进一步肯定了伊斯兰民族的特性。

“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做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7157

谁来承担宣教的使命?

穆斯林无论男女都应承担宣教的使命,因为他们是伊斯兰民族的一员。每个理智健全、长到成年的穆斯林都应承担这一责任,而不是专属于部分从事教门工作的学者、阿訇,责任是全体的,他们比常人之不同是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能对教门的各项事务、规则予以解释、说明,至于宣教它是全体穆斯林的责任。

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正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我证]安拉超绝万物!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人。"(12108

如同使者以明证召人信主一样,追随使者的信士们也同样依据明证向人们宣教。由此可知,宣教是构成穆斯林信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他宣教消极落后,则他的信仰也就有所缺损,他应尽快弥补,积极宣教。伊本·凯茜尔伊玛目在注释该节启示时说:“安拉让使者告诉众人说这是他的道,即他的信仰、行为、生活之道,也就是召人于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之道。他以及追随他的人都依据理智和启示的明证而宣教。"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训说:“让在场者将知识传达给缺席之人吧!"所谓在场者也即每个知道一些伊斯兰的道理的穆斯林。

宣教是每个男女穆斯林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以个人的还是以集体的方式。确切地说:或是以个人的形式履行这一责任,或是作为集体中一员。

安拉说:“你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伊本·凯茜尔伊玛目注释该节启示说:“这节启示意在指示穆斯林民族中应有一部分专注于宣教工作的人,既便每个穆斯林都有此责任。正如圣训所肯定的那样,'你们中谁看到不义之事应亲手制止;若不能,则以舆论遣责;若不能,则以心诅咒。这是最起码的信仰要求。'"事实上当宣教工作重大而艰巨时,宣教者们团结合作,以集体的方式 致力于宣教是十分必要的。譬如在多神教和无神论地区,在敌对势力阻碍伊斯兰发展的地区,如非洲等地就急需有组织地投入更大人力、物力地开展宣教工作,教授他们伊斯兰各项事务的要求。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行的,要以团体、组织的形式去开展各项工作。使者曾指示穆斯林迁往麦地那,就是为了集聚更大的力量和接受使者的正确指导。

安拉说:“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52

这又一次证明了组织起来集体性地宣称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如果不组织起团体,是无望达到宣教事业成功的目的。伊玛目艾布·哈尼法也提到凝聚起来劝善戒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达到目的必要性。

对宣教的错误认识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宣教不是一件必须的事因为他不是宗教界人士,这是属于宣教人士或学者们的工作和责任,而且以下列《古兰》为证:

“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事实上,在上述伊本·凯茜尔伊玛目的注释中对此已作了解释:“穆斯林民族中应有一部分人专注于宣教工作,既便每个穆斯林都有责任。"拉齐伊玛目注释这节启示说:“安拉说:'你们中'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词句中的介词'敏'音不作部分讲,证据有二,首先,安拉责成整个穆斯林民族都有劝善戒恶的责任。"

安拉说:“你们是为世人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

其次,穆斯林民族所承担的责任就是劝善戒恶,或以力改之,或舆论遣责,或内心里诅咒罪恶。如果这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说这节启示是号召整个穆斯林民族都成为劝善戒恶的宣教者。至于介词“敏"此处是说明义,不是部分义。如安拉说:“你们应当避开污秽即偶像。"(2230

拉齐伊玛目又说到:“敏"的第二个意思是有'部分'的意思,因为在穆斯林民族中确实有无能力劝善戒恶的人。针对有人说:“宣教责任专属于学者,因为宣教的条件是要知道什么是恶,他也肯定了这一责任确是由学者承担,并非无知者,而学者是穆斯林全体中的一部分。关于这节启示,格尔塔比和吉萨索的注释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事实上拉齐伊玛目的话是正确的。伊本·凯茜尔伊玛目以他精辟的论述证实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有宣教的责任,同时必须有一部分人专注于此项工作。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产生误解,首先是因为学者一词的解释,“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指出了宣教的条件是具备知识,其次是因为将宣教视为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对此,必须进一步说明。

毫无疑问,宣教是需要知识,但知识又是分门别类的,有人在一方面是权威,在另一方面却又懂得很少,这意味着他只属于一方面的权威,他的责任就是宣传所知的,不知不说。这与法学家没有什么两样,哪一方面不知道就不要说,因为知识是宣教者得以成功宣教的重要条件。据此每个穆斯林都应尽力以其所知的去宣教。所谓宣教的责任是学者们的而不是他人的,意在说明凡了解自己所要宣传内容与道理的人都有责任,无论是普通穆斯林还是大学者,说宣教只是学者或宗教人士的责任,普通人不负此责任的话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宗教人士正好说明了每一位穆斯林都是伊斯兰人士,而不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其次,产生这一误解的另一原因是说“宣教是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意味着一部分人做了,其余的人就无责任了,即便要求的是全体。拉齐伊玛目说:首先“宣教是所有穆斯林的责任,介词'敏'是说明义而非部分义,除非一部分人承担了这一责任,其余的人则不再承担,其观点是根据古兰:“你们当轻装地或重装地出征。"(941)又说:“如果你们不出征,安拉就要痛惩你们。"(939)这是一项对全体穆斯林的命令,但如果一部分人履行了,则其余的人再无责任了。吉萨索在注释“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时说这节启示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劝善戒恶的责任;二是要求有人承担这一责任,如果一部分人履行了就不再要求每一个人了,这就是说,他不象绝对的主命,即便有一部分人做了,其他人也不能免除。据此看来,宣教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他根据其能力去做,因为宣教是信士的品质之一,而且圣训也一再要求每个男女穆斯林根据其能力铲除邪恶,如果说一些人他们已经达到了铲除邪恶的目的了,其他人就不必要求让邪恶重现以便亲手制止,他们不会因无邪恶铲除而受责问。穆斯林应积极主动地劝善戒恶,而不应消极等待他人去做,一旦他人也不做,则罪责难以脱离。穆斯林就是召人信主,才被称作穆斯林、穆民。对此,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12108)每个穆斯林必须召人信主,假若他没有特定的对象以宣教召人信主,或没有时间去做,而他人做了,那么,后者获得宣教者应获的回赐。如果一个穆斯林长期放弃宣教的责任,那么,他就不能算做是使者的追随者,因为追随使者的人是如人信主的人。

“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12108

至一于此处“部分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该主命针对的是全体穆斯林,要求他们履行这一主命,有能力者应主动地肩负这一责任。

安拉说:“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3104

指出穆斯林应组成专门的宣教团体,为建立、传播安拉的教门而以各种方法相互协作,如果大家都不做,则全体承担罪责,这不仅适用于宣教领域,其他工作亦然。

也有学者指出:即便按“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一部分人承担,另一部分人得免除,他指的也是有人担起了这一责任。如果尚未有人承担,则全体穆斯林根据其能力都有此责任。特别是我们当今时代,在世界许多地区多神信仰、无神论思想、蒙昧主义在欧美、亚、非等地泛滥、漫延,在这一蒙昧的世界里弘扬真理,以财富、知识、思想、权力召人信主,更需要全体穆斯林根据其能力加强协作。

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保持自身的纯正。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别人的迷误,不能损害你们。"(5105

但有人错误地领会这段启示,想以为只要自己遵守正道,仍可以脱卸宣教的责任,为自己的观望、消极、等待辩解。这一错误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艾布·白克尔时期,他曾在一次宣讲中说到:“众人啊!你们谈到了这段启示,但未正确地理解它的意思:“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别人的迷误,不能损害你们。"我曾听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说过:“当人们看到不义之人而不制止,安拉的惩罚将很快地累及他们。"

这节启示的本意旨在强调每个穆斯林有宣教的责任,否定了那些消极坐视者的错误认识。崇高的安拉说:“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按照伊本·泰米叶伊玛目的解释说:“所谓遵守正道,就是充分履行其责任。"

如果穆斯林履行了他应该充分履行的劝善戒恶及其它责任与义务,他人的执意迷误才不会损害他。

也许有人存在着另外的错误观点,他们认为社会上谬误横行,而宣教的效益甚微,穆斯林只应注重自身建设,莫管他人事务。对这样模糊的观点我们的答复是:宣教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不论他达到目的与否,不管人们响应与否,他只履行自己的职责。关于此,安拉在《古兰》中早已告诫我们:

“当时,他们中有一伙人说:“安拉要加以毁灭,或加以严惩的民众,你们何必劝戒他们呢?他们说:'因为求得你们的主原谅,而且希望他们能敬畏。当他们不采纳忠告的时候,我拯救了戒人作恶者,而以严刑惩罚不义者,因为他们犯了罪。"(7164──165

这段启示指出了该地方的人分为三种类型:犯罪作恶者;忠言劝告者;袖手旁观、沉默不语者,他们不但自己沉默不语,而且对劝告者说:安拉要加以毁灭、或加以严惩的民众,你们何必劝戒他们呢?意思是:你们知道他们趋于毁灭或应受主的惩罚,为什么还要阻止他们呢?对于他们的忠告是没什么作用的。忠告的人则回答说:“希望得到你们的主的原谅。"因为安拉责成我们劝善戒恶,我们向安拉请求原谅,我们只是受安拉之托忠告那些罪人弃恶从善。“希望他们能敬畏。"也既希望我们的忠告唤起他们的响应。这就表明只要我们承担了宣教的责任,就坚持不懈地去忠告,指导,召唤人们信仰安拉,让复苏的心灵复苏,让沉沦的灵魂沉沦。

另有一些人未能正确理解下列启示:“安拉只以人的能力加以责成。"他们推诿自己承受不了宣教的辛苦、劳累,而这正是他们信仰低弱的证明。他们所谓的劳苦都投入到今世生活的追求上去了,所获得的微不足道。宣教中的辛苦是最应付出的,所获得的也最丰裕。事实上他们所臆造的辛劳并非艰难异常,那只是他们不愿宣教的借口,难道教人伊斯兰知识,向对伊斯兰一无所知而不信安拉的人传递伊斯兰的讯息就会使他们劳累不堪吗?难道思考伊斯兰事务,阐述真理就令他们不堪重负吗?难道坦途大道地前往无神论、多神教地区宣教会让他们不胜辛劳吗?难道他们没有看到某些基督徒传教士前往一些地区传教,一去就是若干年吗?而穆斯林是最应该向世人报喜讯、传警告的,最应在无神论、多神教地区传播对安拉的信仰。因此,他们所说的辛苦、劳累的借口只是易卜利斯的唆使。

安拉说:“你们对于追逐敌人,不要懈怠;如果你们感到痛苦,那末,他们确是象你们一样感到痛苦的;你们希望从安拉那里获得他们所不能希望的报酬。"(4104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同伴们,他们积极地承担宣教重任,并为此而奋斗。这里摘录使者生平中的一段史实为证。当使者与穆斯林们在吴侯德战役后回到麦地那,传来消息说,艾布·苏福扬和那些麦加的多神教徒决意要再攻打麦地那,以图消灭余下的穆斯林。当使者做完晨礼后便让比俩里传唤说:安拉的使者命令你们向敌人讨回血债,凡在昨天出战的人与我们一同再度出战。"赛阿德··穆阿兹回到其部族,命令他们出战,而当时他们全部有伤。他说到:安拉的使者要求你们向敌人讨回血债。"多处受伤而需治疗的伍赛德··哈蒂勒立刻说:我听从指挥,服从安拉和安拉的使者,并随时拿起武器,跟随使者出战。"赛阿德··尔巴德回到其部族动员,艾布·盖塔德回到他的队伍中,全部赶来参战,白尼·赛莱曼族中的四十个伤员,其中塔菲勒··努尔曼身受十三处伤,哈尔斯

小净的哲理和世界清洁日
小净的哲理和世界清洁日

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五章第六节云: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当摸头,当洗脚,洗至两踝。"这节《古兰经》文是在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真主启示给先知穆圣的,以经文的行式正式把洗小净定制为穆斯林的主命,必须履行的净礼仪式,其中洗手是小净中四项主命条件之一。每年的1015日是全球洗手日"与古老的伊斯兰教净礼仪式的不谋而合,是伊斯兰教的神圣性与科学性的坚不可摧的有力证明。

2011111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麦吉莲表示:腹泻和肺炎严重威胁着儿童生命,每年超过200万名儿童因此无法迎来他们自己的5岁生日。用肥皂洗手可以改善这种状况,而人们对此却并不重视。"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我国第一个《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显示:通过对北京、辽宁、浙江的5省市居民的调查,居民的正确洗手率仅为4%。换句话来说,就是全国有96%的国民不懂得任何正确洗手,不了解怎样才能洗干净自己的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是与外界接触最多的身体部分,人们常常说的病从口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 双手携带着许多细菌,双手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接触,给身体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洗手能够预防腹泻、肺炎、皮肤感染、眼部感染、肠道寄生虫病、非典和禽流感,对 癌症病人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健康都非常有利。卫生部发布的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坚持用肥皂洗手,可以使全球位居儿童死亡原因前两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腹泻 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为25%50%

按照卫生部推广的洗手步骤应该是:首先取下手上的饰物以及手表,然后打开水龙头,润湿双手,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者肥皂。接着采用6步洗手法"洗手,每一步骤至少洗5次,要充分搓洗15秒钟以上,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擦手纸或者肘部关闭水龙头,擦个双手。6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搓洗双手的手心;第二步,擦洗双手的手背;第三步,交错清洗双手的手指缝;第四步,转洗双手的拇指;第五步,细细地洗双手的手心;第六步,绕洗双手的手腕。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仅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个预防经双手传播疾病的有效办法。这种21世纪科学洗手方法,其实早在1400年前,伊斯兰教就已经颁布实施了。我们可以下面的论述之中了解到伊斯兰教净仪中的科学。

首先、洗手是伊斯兰教净仪中的主命(法雷度)条件之一,是敬拜真主之前必须做到的清洁步骤之一。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五章第三节云:信士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教法学家们一致决议洗手要洗到肘部位。其次、小净开始之前,要先洗两手至两腕。因为两手是清洁其他肢体的清洁用具,所以要先洗净两手,然后才能清洗其他肢体。以圣训为证,奥斯曼的仆人哈慕兰传述:欧帆之子欧斯曼要来洗小净的水作小净,他洗手三遍,然后漱口……。(穆斯林辑录)洗两手至两腕是小净中的圣行礼仪(逊奈),是先知穆圣经常做的事情,而且不曾放弃的行为。阿语中"称作耶代",一是指手指尖至手腕"的范围,二是指手指尖至肘部位"的范围。因此,在阿语中说洗手"就知道是指洗手至腕,或者是指洗手至肘部,在《古兰经》中提到洗手的时候,也是指手至肘部"。其三、两手交叉着搜洗手指缝,也是圣行礼仪之一。伊本·阿巴斯传述:穆圣说:你洗小净的时侯,应当搜洗手指缝和脚趾缝。"(提尔米兹辑录)。其四、每一步骤至少洗三遍。因为有许多圣训叙述过穆圣洗小净的时候,都洗三遍。其中,舒阿布之子阿慕尔传述:有人来见穆圣说:真主的使者啊!怎样洗小净呢?"因此,穆圣要来一器皿水,先洗三遍手,然后洗三遍脸……"(艾布·达乌德辑录)教法规定:洗一遍是主命,洗三遍是圣行,也可以洗五遍、七遍,但是以不浪费为原则。其五、洗小净时,要转动手上的饰品。据艾布·拉斐尔传述:穆圣洗小净的时候,转动戒指。(白海格辑录)这是小净中的嘉仪(穆斯泰汗布)的礼仪。如果戒指等饰品比较容易取下来的话,就必须要取下来,清洗干净后再戴上。其六、睡醒后起来要先洗手,再做其它事情。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你们中谁睡醒后,在洗三遍手之前,不要把手伸入器皿里面,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手在哪儿过的夜。"(穆斯林辑录)这是非常好的礼仪,睡醒后要先洗干净双手,然后再做其它的事情。其七、大小便后要洗净双手,最好是用肥皂擦洗双手。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去方便后,我给他拿来一罐水,他先净下,然后用手擦地,我又他 拿来一罐水,他洗来小净。(白海格辑录)教法规定:便后一定要洗手,最好是用肥皂擦洗双手,这样才能洗干净。其八、净下后用肥皂洗双手。麦姆娜传述:穆圣 放下大净水,然后用右手把水倒在左手上二三次洗生殖器,然后用手擦地或擦墙二三次。"(布哈里辑录)等等。

以上这些小净中关于洗手的礼仪,都是来自于先知穆圣的言行圣训。故此,教法学家们把这些步骤定为圣行(逊奈)或者嘉仪(穆斯泰汗布)的行为。这些圣训的传述与洗手步骤都是1400年前的事情了,它们与现代科学的洗手方法却是非常的吻合。是科学验证了伊斯兰教的净礼仪式的正确性呢,还是伊斯兰教的净礼仪式引导了科学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伊斯兰教是具有神圣性和科学性的宗教。

我们再看看科学规定了在什么时候应该洗手,科学规定在10种情况下必须要洗手:1、饭前饭后:2、吃药之前;3、便前便后;4、接触钱币之后;5、接触别人之后;6、做完扫除工作之后;7、做完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8、在室外沾染了脏东西之后:9接触过血液、泪液、唾液、和鼻涕等之后;10、抱孩子之前,尤其 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后反复洗。这十种情况必须洗手也是伊斯兰教教法规定之中的事情,除去前面所提及的圣训中的论述之外,圣训中还有提到这些 方面的。如:饭前饭后要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等等,这些都证明了伊斯兰教对于个人修养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求与规范是非常科学的。我们不妨仔细想想:1400年前,伊斯兰教所引导的是一个文化落后,更谈不上有什么文明的民族,在那个蛮荒的时代,人们根本就懂得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因此讲,说伊斯兰教是科学的、理性的、神圣性的宗教,绝对不是自吹自擂。这是伟大的真主引导并恩赐的宗教——伊斯兰教,因为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

穆斯林教胞们,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九章第-O八节云:真主是喜爱清洁者的。"先知穆圣也说:清洁是信仰的一半。"(穆斯林辑录)因 此,我们在完成自己的功课之后,要多学习,把伊斯兰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力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发扬伊斯兰教优秀文化,发挥伊斯 兰教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应尽的贡献。

伊斯兰和科学有冲突吗?
伊斯兰和科学有冲突吗?

宗教与科学冲突吗?(1

迄今为止,科学上对万物的属性的发现,无不揭示造物主的存在。科学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万物有一个创造者,他集智慧、力量和知识于一身。而宗教教导我们如何认识和崇拜造物主。所以说科学是我们用来更好的认识和研究宗教的一种工具。今天,一些科学家们却打着科学的名义持完全不同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科学发现不能证明造物主的存在,相反,他们认为科学只能证明他们所信奉的无神论,无神论理解中的科学数据,是不可能达到造物主的,因此,他们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矛盾的概念。

事实上他们这样理解(科学)是近代的才有的。在几个世之前,科学和宗教不是互相矛盾的,科学是证实造物主存在的一种有力途径。所谓的无神论的科学理解出现于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哲学席卷科学界而出现。

尤其是在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推出进化论的假说以后,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开始为这个假设理论进行有意识的辩护,他们甚至把它看成宗教的替代品。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不是造物主所造,而是偶然生成、进化而来的,因此,就断言宗教与科学是违背的。英国研究员迈克尔贝根特、理查德利和亨利林肯在这个议题上说:

牛顿在达尔文之前一个半世纪证实,科学与宗教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科学是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附庸于宗教的。但到达尔文科学时期,似乎与宗教分离开来,从此分道扬镳,甚至开始与宗教对立了。结果,宗教与科学之间不再有一致性,不再和谐,反而互为仇敌。人类也不得不站在两者面前,进行艰难的选择。(1991年,伦敦,亨利林肯,《弥赛亚的遗产》,177-178页。)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过,所谓的科学与宗教冲突,完全是一种空论。有些科学家坚信唯物主义观点,想方设法证明万物没有造物主。进化论就是其中最典型和最著名的例子,在天文学领域也有一些理论,如稳态理论"混沌理论"等。然而,所有这些理论都将被科学本身摧毁,我们有另外的文章证实这一点。

今天,坚持这些理论、坚持否认一切宗教的科学家们,显然是一些教条主义者,是一些狂妄之徒,他们给自己列出的条件就是不信造物主的存在。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和进化论者D.M.S华生承认这是教条主义,他解释为什么他及他的同事们接受了进化论:“也许会出现和进化论相似的学说,也是能被普遍接受的,不是因为进化论是现仅存的事实,对于专门的创造者的存在的确没有证据可以证实。"(自然》,第124233页)

华生定义的专门的创造者"就是造物主。以他的知识是根本不可接受"的。为什么呢?是因为科学如是说吗?不是的,恰恰相反,科学证实被造物的存在。华生先生忽视这个看似不能被接受的事实,是因为他给自己定出的条件是不可以相信造物主的存在。所有的进化论学家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进化论者依靠的不是科学,而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建立在这种哲学之上的假科学。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理查德列万廷说:

科学的规律和制度没有以任何方式强迫我们接受现象世界的物质解释,但是相反,我们受限于对物质因素的附着,设计一种研究机构和一套概念从而产生物质解释,不论这种物质解释多么反直觉,多么让大多数人感到困惑不解。此外,唯物论是绝对的,所以我们不能叩开上帝的大门。(199719 《纽约书评》,恶魔鬼的世界第28页。)

今天,就像在历史中所讲,科学家证实造物主是存在的,而且持有与唯物论相反的观点,并认为科学是证实造物主存在的一种方式。美国的一些转向有神论"设计天才"用科学证明所有的生物都是造物主的杰作。

尔撒(耶稣)的故事
尔撒(耶稣)的故事

尔撒(耶稣)的故事


尔撒的诞生

麦尔彦一直住在寺院里。她无忧无虑,生活恬静。

一天在她面前出现了一位天使。天使和蔼地说:麦尔彦,你不要害怕,我是你的养育之主的使者。他让我来赐予你一个聪明的男孩。"麦尔彦听到这句话,羞赧满面,不知所措。她结结巴巴地说:我哪能有男孩?我未与任何男性接触。"天使说:安拉说,这对于他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他说,你生的男孩将成为人类的先知,对人类的慈悯。"

麦尔彦心里十分慌乱。她想:自己是个姑娘,未结过婚,如果生下孩子,人们将说我什么?一种害羞、恐惧之情袭上心头。她不知所措,只好等待安拉的安排。

麦尔彦的身子一天天沉重起来,可以感到胎儿在腹内蠕动。分娩的时间到了。她预感到就要临盆,便走出寺院,来到荒郊野外的一棵枣树下,躺卧在地。麦尔彦就在这四顾无人的荒野生下了一个男孩。麦尔彦望着自己的儿子,愁容满面。儿子仿佛了解她的心事,忽然开口说道:妈妈,如果你遇见人,你就说,我向普慈的主许下斋戒的心愿,今天碰到人不讲话。"麦尔彦十分惊讶地望着儿子。觉得儿子刚生下就能说话,决不是个平凡的孩子,便抱起儿子,走回城里。

麦尔彦生了孩子,消息不胜而走,不一会儿就传遍全城。人们纷纷议论。有的说麦尔彦纯洁无疵;有的则冷嘲热讽。有些人对麦尔彦说:麦尔彦,你带回来一个怪物。你的父亲并非恶人,你的母亲亦非不安于室。你怎能做出这样有辱先人的事情?"

麦尔彦望着众人,说:今天我斋戒,不讲话。"然后指着摇篮里的儿子说:你们问问他吧!"人们不解地说:我们怎能同摇篮里不懂事的孩子说话呢?'都以为麦尔彦在说胡话。

大家正在迷惑不解的时候,摇篮里的孩子突然说话了:我是安拉的奴仆,他给了我经典,使我成为先知。无论我在什么地方,他都使我成为幸福的人。他叮嘱我,只要我活着,就礼拜、纳天课、孝顺母亲。他没有使我成为不幸的暴戾者。在我生下来的日子,活着被派为使者的日子,安宁是归于我的。"人们惊恐万状,乱成一团,知道麦尔彦是纯洁清白的。人们立即从迷惑、怀疑中醒悟过来,以十分崇敬的眼光看着被他们误解了的母子。

麦尔彦生的男孩就是先知尔撒。

尔撒成为先知

尔撒逐渐长大了。他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他有时和同伴一起玩耍,有时到村塾中听课学习。他坐在课堂里专心听讲,并且聪明过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所以,他少年时就懂得许多知识。

21-1.jpg

在尔撒十二岁的时候,跟随母亲来到巴勒斯坦的圣寺。当时,巴勒斯坦十分繁荣,不但有兴盛的商业和手工业,而且是一个文化中心,那里聚集了许多学者,他开扩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逐渐成熟起来。

当尔撒三十岁的时候,他接受了安拉的经典(引支勒)新约福音。后来他便开始了宣教活动。当时犹太人篡改了穆萨先知的教律,越来越深地陷入了迷误之中。有钱有势的人,一方面拼命聚敛钱财,无恶不作,一方面又让穷人向偶像献祭;穷苦的人们终生劳累,但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拒信者们不相信末日,反对复活、清算、惩罚之说。他们害怕这种学说,也憎恨这种学说。特别是那些贵族,一方面宣扬异教学说,一方面干着聚集钱财的营生。尔撒周游各地,宣传福音,揭露他们骗人的伎俩。

贵族富人和那些传教士恨透了尔撒,把尔撒看作是他们的严重威胁。他们到处造谣,散布流言蜚语,攻击、诽谤尔撒,说尔撒是骗子,违背祖先的教诲;指责福音是伪造的,不足为信的。但是万能的安拉却指引着尔撒的方向,并以奇迹支持他。

尔撒能够用泥土捏成乌,然后给泥鸟吹进灵魂,鸟儿便活了。它叽叽喳喳地鸣叫,抖开翅膀飞向高空。尔撒还能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被人们看成是不治之症的麻疯病。浑身溃烂的麻疯病人,经尔撒治疗,立即就变成一个身强力壮的健康人。尔撒还能使盲人重见光明,能使死人复活。一次,尔撒的反对者抬来一具已经死去多时的老人尸体,叫尔撒医治。尔撒只在老人身上吹了一口气,老人便睁开了双眼,随后便坐了起来,说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所有这些,都被拒信者指责为妖术。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尔撒所传的福音。后来,尔撒又来到了巴勒斯坦,利用节日向聚集的人群宣传《引支勒》经典。尔撒能言善辩,他的演讲吸引了大批的人。人们围在他的身边,聆听他的宣讲。尔撒的举动大大激怒了修士们。他们不允许尔撒传教,害怕人们皈依安拉。所以他们想加害尔撒,但是没有成功,因为有他的信徒在保护他。

宴席

先知尔撒带着几位使徒到处宣讲福音。劝说人们信奉安拉。他们攀登山丘,跋涉河川,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从一个集镇走向另一个集镇。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几乎都来到了。皈依安拉的人日益增多,这更增强了尔撒的信心。

一天,尔撒带领使徒们来到一个村镇。他们从清晨就上路了,但是时过中午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们走在旷野的沙路上,烈日把大地晒得滚烫,沿途没有遇到一眼清泉,也没有遇到一家住户。他们走得精疲力竭,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一句怨言。尔撒走在最前头,他把这艰苦的旅行当作锻炼使徒们意志的好机会。他高声朗诵着安拉的经典,把使徒们带入了一种崇高的境界。

太阳向西滑去,大地飞腾着热气。尔撒和他的使徒们仍然行走在沙路上。这时有一个使徒向尔撒说:先知,我们在这无人的荒野上忍饥受苦,为的是宣传安拉的伟大。您能否祈祷安拉赐给我们一桌仙界的宴席?"其他使徒也都随声附合,表示赞成。他们的要求只是希望看到先知的能力。

尔撒说:你们应该敬畏安拉,千万不要把这些要求当作拒信的理由。"使徒说:我们坚信安拉才追随你。我们的要求是为了加强我们的信仰,清除对你的怀疑。"

尔撒见大家心诚意纯,便祈祷安拉,答应众人的恳求。突然,一桌丰盛的宴席出现在众人面前。使徒们个个面带喜色,欢呼安拉的万能独尊,感谢他的赐予,同时也解除了他们心中的疑团。

这时,天空一片清澈,凉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尔撒对大家说:这是安拉的赐予,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饱餐一顿吧!"

尔撒的结局

尔撒为了宣传对安拉的崇拜,四处奔走。信仰安拉的人增多了。另外,尔撒的一些使徒们也跟随着尔撒,做他的助手。尔撒的活动大大激怒了犹太教的神父、修士们,使他们日夜不安。当时,犹太教的传统势力还很大,所以,神父、修士们便暗寻杀机,想方设法要把先知尔撒和他的使徒们除掉。但是,尔撒行无定所,又有许多使徒保护,所以使得犹太教的神父、修士们无从下手。

神父们便勾结了犹太教中的权贵,派出大批人员四处查访和追捕尔撒。在这种情况下,尔撒和他的使徒们只好从公开转入秘密,继续从事宣传劝说活动。搜捕越来越紧,有几次他们差点落入敌人之手。但这并没有使尔撒丧失信心和改弦易辙,反而更坚定了他的斗争决心。

一天,尔撒和他的使徒们来到一座市镇。他们只好秘密地住在一处隐蔽的房子里。当时的气氛十分紧张,在尔撒的使徒里出现了一个叛徒。他经不起考验,害怕被抓获处死,于是背着尔撒到犹太贵族和神父那里去告密,报告了尔撒的行踪,并答应做内应。当天晚上,尔撒和众使徒正在一起宣讲经典,突然被犹太贵族派来的打手包围了。尔撒和使徒们夺门而出。在漆黑的夜里~场厮杀。在双方搏斗中,先知的使徒们,有的被杀,有的规冲出包围,有的被俘。

犹太权贵们在被俘的人中发现一个和尔撒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就下令把这个人捆起来。这个人就是告密的叛徒犹大。犹大高声大叫:你们仔细看看,我不是尔撒,我是犹大!"犹太权贵又仔细看了看他,确认他就是尔撒,不容分说,就让打手把他押走了。犹大痛哭流涕,乱喊乱叫:是我报告给你们尔撒的行踪的,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但他的叫喊没有人理睬。犹太权贵把吓昏了的犹大拖到人群中,钉死在十字架上。

先知尔撒呢?《古兰经》第四章说:

他们没有杀死他,也没有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们不明白这件事的真相。为尔撒而争论的人,对于他的被杀害,确是在迷惑之中。他们对于这件事,毫无认识,不过根据猜想罢了。他们确实未能杀死他。

尔撒没有死,是安拉将他提升到安拉那里去了。


关于前定
关于前定

今日主题:关于前定。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要铭 记,即使所有人都联合起来帮助你,除非 安拉意欲,他们就无法帮助你;即使所有 人都联合起来伤害你,除非安拉意欲,他 们就无法伤害你。

一旁,前定之书中的文字早已风干。" 【铁密兹】

解读:

我们要从此段圣训中学习的重要一课是, 我们绝不该惧怕死亡、损失或因服从安拉 的指令而受到责骂,因为,只有安拉已经 前定的事物才可能伤害我们。信士不应当 惧怕安拉的敌人之数目或手段,也决不能 让这些成为自己是否要服从安拉的决定因 素,正如这段圣训告诉我们的,他们决不 能够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除非安拉在前 定时就已意欲。纵使信士最终受到伤害, 他也会因服从安拉而得到回赐。

不幸的是,今天,我们看到有的穆斯林帮 助别人去伤害甚至屠杀其他穆斯林,而他 们的借口是:倘若不这么做,受伤害的就 是他们自己。我们必须提升我们对"前 定"的认识,从而变得更加虔诚。

相关古兰经文:

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 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谁想获得今世的 报酬,我给谁今世的报酬;谁想获得后世 的报酬,我给谁后世的报酬。我将报酬感 谢的人。(3章45节)

凡灾难的发生,无一不是依真主的判决 的。谁信真主,他将引导谁的心,真主是 全知万物的。(6章41节)

朝觐的哲理1
朝觐的哲理1

一年一度的盛大朝觐,世界各地数百万虔诚的穆斯林云集圣城麦加,共同完成安拉为人类规定的朝觐仪式。朝觐包含着深奥的哲理,它不仅使朝觐者本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而且也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伟大和团结。

朝觐是安拉的命令每年的朝觐,世界各地数百万穆斯林遵循安拉的命令,抱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来到这块天启的故乡麦加,完成朝觐。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那么多的人们云集一起?究竟是什么动因促使亿万穆斯林向往麦加圣城?回答是:是安拉的命令,伊斯兰教的感召力,信仰的力量。



朝觐是伊斯兰的感召力伊斯兰教是为人类谋求今后两世幸福的宗教,伊斯兰教的一切规定都是为了人类在今后两世的幸福生活。在伊斯兰教中,凡是阻止人类获取幸福、妨碍人的思想和精神发展的都是禁止的。凡是对人类有利的、能促使精神升华的都是伊斯兰教所鼓励的。



安拉的大能与我的渺小朝觐包含有很多哲理,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认识安拉和认识自我。当朝觐者站在天房面前,虔诚地祈求安拉时,他的身心全部倾向于安拉,他的内心除了安拉外,什么也没有。此时此刻,他亲身感受到了安拉的伟大,除安拉外,一切都是渺小的。



从贪婪中惊醒忏悔朝觐的每一个仪式都蕴藏着无限的哲理,都能够使人从今世贪婪的沉睡中醒来,认识到安拉的伟大,认识到生活的真谛。朝觐的精神意义就更大了,据《圣训》传述,安拉饶恕朝觐者的所有罪过,朝觐者返回家时,犹如初生的婴儿,纯洁无染。



铲除私欲的最好途径朝觐是精神和意志的锻炼,它能赋予人们克服私欲,战胜困难的力量。人往往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性,如贪婪、自私、嫉妒、傲慢等,这些不良习性对人的道德和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朝觐则是铲除这些不良习性的最好途径。



意义重在虔诚忠诚当然只有朝觐者全神贯注、全心敬意地履行朝觐仪式,并充分体会朝觐的真正含意的情况下,朝觐才对他的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否则如果随波逐流,心不在焉地跟着朝觐人流履行朝觐功修,那么虽然完成了朝觐仪式,但意义不大。



自我反省忏悔奉献余生在朝觐期间,朝觐者须暂时放弃尘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专心致志地崇拜安拉,记念安拉,认主独一,拜主独一,同时反省自己的过去,祈求安拉饶恕自己以往的一切罪恶,展望未来,祈求安拉佑助和引导,把自己的余生奉献在伊斯兰教事业上。



抛弃名利返璞归真朝觐者在未到圣城麦加之前,就必须在规定的戒关受戒,即用两块白色且没有缝过的布,一块围下身,一块披在上身。其意义是回归到人本来纯洁的天性中去,抛弃尘世的一切享受和牵挂,放弃一切名利和地位,用一颗纯洁的心去天房,虔诚地祈求安拉饶恕罪过,去接受安拉给朝觐者赋予的光亮

开发 midade.com

丝绸之路文明对话协会